日本经济发展到六十年代,首相和经济学家帝王之道审时度势势提出了什么举措,让日本经济又持续高速发展了将近20年

日本经济_日本经济_pdf_大学课件预览_高等教育资讯网
日本经济:日本经济
分类: 格式: 日期:日
一部了解日本经济的理想入门书―― 《日本经济》
二次大战以后,日本在战败的 “废墟”上复兴经济,继而以惊人的速度
使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 “世界奇迹”,为世人所仰慕。然而,进入 90 年代
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而难以自拔。于是人们
提出重新认识 “日本模式”就成为急切回答的现实问题。作者以这种背景为
着眼点撰写的本书对于正确认识日本经济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
与其它有关日本经济的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和优点: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日本经济的实践相结合;
●全面介绍与重点深入相结合;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纵向国内分析与横向国际比较相结合。
全书共分 7 章,即日本的国土与人口、日本的经济增长与景气循环、日
本的产业与结构、日本的财政、日本的金融、日本企业的统治与经营、日本
的对外经济关系。为便于教学和练习,每章后附有思考题。
总之,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叙述深入浅出的优秀著作,对
学习、研究日本经济的读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来说是一部
难得的好教材,对于希望了解日本经济的一般社会读者来说是一部理想的入
门书和参考书。
从 70 年代至 90 年代初在我国出版了不少有关日本经济的著述。在那个
时候,人们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评价很高,特别是对 50 ― 60 年代日本经济
的高速增长、对 70 年代日本经济面对两次石油危机所表现出的应变能力,许
多人至今记忆犹新。对于 1987 年以后日本出现的泡沫经济,当时能透视其本
质的人为数很少,多数人则感到日本经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在这种
背景下,国内出版的有关日本经济的著述中充满着对日本经济的肯定评价和
热情赞扬,研究和借鉴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本书是从 1997 年下半年开始动笔的。由于屡次被其它临时性的工作所打
断,本书写作断断续续地进行到 1998 年 4 月才告完成。在这 8 ― 9 个月的期
间里,作者不断听到有关日本经济的坏消息: “经济形势日趋恶化”, “企
业收益大幅度下降,被迫大幅度裁员”, “个人消费持续低迷”, “民间设
备投资下降”, “工矿业生产下降” “经济形势极为严峻”等成为有关日本
报道的主要内容。 1997 年 7 月从泰国开始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蔓延又使
本来就十分严峻的日本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关心日本的人不时发出这样的疑
问: “日本经济到底怎么啦?”
其实,早在 1991 年日本经济就开始陷入战后最深刻的经济萧条―― “平
成萧条”, 1992 ― 1994 年度的增长率连续 3 年不到 1 %, 1995 、 1996 年度增
长率虽有回升,到了 1997 年度增长率复又跌落为 -0.7 %,成为 1974 年以来
的首次负增长,也是战后以来幅度最大的负增长。预计 1998 年度增长率将为
-1 %― 2 %。然而, 1973 年石油危机后的严重萧条主要是由于 外部冲击所引
起,而这次伴随泡沫经济崩溃而出现的一再拖长的萧条主要是由于 “内因”
所引起的。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们产生各种想法:在战后曾实现经济高速增
长 “奇迹”的日本 ,它的经济系统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根本性的故障与毛病?
是否如同一部经过长时间运转的机器需要进行彻底的 “大修”和调整?作为
日本经济的研究人员,我们长期以来研究的是基本上处于 “良好、正常”运
行状态的日本经济,其间虽然也发生过环境污染等问题,发生过长达 30 个月
以上的萧条,遇到过 “尼克松冲击”、石油危机等,但这些变化基本上没有
把日本经济推出 “正常运行”轨道,政府与民间企业的精神状态是积极的、
振奋的,是千方百计地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状态。然而,近年来日本经济的
表现似乎表明它偏离了正常运行的范围,从政府到民间,人们普遍感到 “ 像
打了败仗似的”, “茫然不知所措”,有人认为由于这次战后最严重的萧条,
“日本将步入衰落之途”, “日本经济像 ‘泰坦尼克号’”,不仅日本经济
高速增长的神话破灭了,而且日本经济力量超过美国的幻想也破灭了。 ① 甚至
连美国人也因此改变了对日本的看法,认为 “日本的经济已达到了极限,开
始呈现衰退的趋势”, “日本曾是工业界的明星,但如今已成为亚洲的经济
病夫”。 ② 近年来在美国的舆论界,所谓 “日本威胁论”基本上听不到了,代
[日] 《现代》月刊 1997 年 3 月号,第 44―50 页; [日] 《世界》月刊 1997 年 2 月号,第 208、 212
[美]约翰·奈斯比特: 《亚洲大趋势》 (中译本),外文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 年,第 25、 28 页。
之而起的是 “日本经济崩溃论”。 ③ 由于出现了这种战后前所未有的变化,人
们仅靠现有的知识、常识是很难理解今天的日本经济的,仅仅停留在原来的
日本经济的延长线上,既难以把握日本经济的现状,更难以预见日本经济的
80 年代最后几年日本为什么会出现 “泡沫经济”?如何估计泡沫经济的
危害?从泡沫经济的发生到崩溃,日本政府在经济运营上出现了哪些失误?
产生这些失误的思想上与制度上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战后日本经济体制
的性质?如何估价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如何估计日本今后改革的前
然而,即便是在世界经济陷入大恐慌的本世纪 30 年代,在美国也曾产生
了超级市场等经营技术的革新。对于当今的日本来说,各种结构问题虽然拖
了经济复苏的后腿,但也可能孕育着制度革新的新机遇。以 “技术立国”为
基本国策的日本,在经历了结构变革的 “阵痛”之后,将 “分娩”出何种新
的经济结构和体制?告别了 “日本股份公司”之后, ① 日本的政府与民间企业
将形成何种新的关系和分工?在众多民间企业不得不大量裁员的情况下,日
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将发生何种变化?在泡沫经济崩溃前首当其冲的金融系
统将发生何种变革?
近年来日本经济挫折与冷战结束这种国际形势的巨变在时间上的重合,
不免促使人们考虑战后日本经济的成功与当时日本对冷战格局的 “最大限度
的利用”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关系?在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下,日本得以躲在
美国这个 “两极中的一极”的背后, “大树底下好乘凉”,从明治时代的 “富
国强兵”国策中取其 “富国”舍其 “强兵”,在经济增长第一主义的轨道上
迅跑,成长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当日本的这种发展路线 ( “吉田路线”)
所依赖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当美国要日本为体现西方共同利益的各
种 “国际公共财产” (包括美国在安全上为日本提供的保护)更多地支付费
用的时候,日本经济还能像以往那样顺利地发展下去吗? 80 年代末 90 年代
初泡沫经济的膨胀曾造成夸大日本经济实力的假象,近年来泡沫经济的崩 溃
也未必不会引起贬低日本经济的误解。那么,日本经济的 “底力”究竟如何?
日本的改革能否获得成功?今后几年乃至更长时期它将继续 “一蹶不振”抑
或是还将 “东山再起”?如何对面向 21 世纪的日本经济作出较可靠的预见?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曾经取得过很大的成功,其成功经验长期来受到世界
各国的重视,即便是曾经充当过战后日本的 “先生”的美国人也对日本的成
功不乏溢美之辞,甚至称 “ 日本名列第一”。然而,近年来的变化却使一些
人认为 “由于日本经济的失败,主张以日本为榜样的看法已失去了其合理
性”。 ① 对于这种看法,应该如何对待?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是否有其成功的经
验?这种经验在今天是否仍具有值得重视的价值?能否以今天的挫折来否定
昨日的成功?是否应该透过近年来日本经济所暴露的问题来反思战后日本走
过的道路?目前日本经济系统所出现的问题是它不能适应时代变化所致,还
是它本来就是不好的系统?日本政府与民间企业关系的主流究竟是在赶超美
[日] 《每日新闻》 1994 年 1 月 7 日。
[美] 《外交季刊》 1993 年冬季号。
[日] 《朝日新闻》 1994 年 1 月 27 日。
欧的共同目标下形成的协调合作关系还是为了开展金钱与权力的交易而相互
勾结的关系?过去不少学者曾高度评价日本政府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所起的
积极作用并引为借鉴,然而近年来揭露出来的政官财勾结的各种丑闻,又令
人感到是否要对日本政府的作用重新进行评价?
一国的经济增长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取向有着密切关系。在日本经济迅
速增长的时候,社会上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是把经济增长看得高于一切,然
而,随着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世界名列前茅的水
平,日本人的价值观正在发生什么样的转变? “经济增长第一主义”是否正
在被重视生活质量、精神追求及环境保护等新的价值观所取代?而随着人们
的需求日益趋向多样化、多元化、服务化 (对服务的需求的 比重上升),随
着环境保护等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新产业领域的兴起,日本经济发
展的机制将发生何种变化?……
本书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作为关
心日本经济的一般社会读者的参考书,其主要任务不是对当前日本经济形势
引起的各种疑问一一提供解答。但是,在上面列举有关当前日本经济的 “问
题单子”,至少有助于读者了解本书写作的背景:本书是在日本经济发生了
并继续发生着很大变化、世间对日本经济的评价也在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之
下写作的。也许读者在本书中找不到专门解释日本经济为何从 “西方经济优
等生”跌落为 “西方经济劣等生”的具体章节,却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有助于
解答上述各种疑问的有关日本经济的基本知识。笔者注意到了要坚持客观的
立场来介绍日本经济的知识,不能因为如今 “日本悲观论”弥漫于世,而从
当年 “日本奇迹”誉满全球时代对日本经济采取 “肯定一切”的态度,一下
子跳到另一个极端――对日本经济采取 “否定一切”的态度。
笔者期望本书在作为一本教学参考书的同时,也为普及日本经济知识、
乃至普及一般经济知识 (以日本为实例)起到 “添 砖加瓦”的作用。本书在
结构上不求面面俱到,网罗所有问题,而是力求突出重点,以有限篇幅对日
本经济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这些重点问题是:日本的经济增长与景气循环、
日本的产业与产业结构、日本的财政、日本的金融、日本的企业统治与经营、
日本的对外经济关系等。对上述重点问题的讨论也是根据各个问题的特点,
做到有详有简。例如,本书对金融问题使用了较多的篇幅,是因为考虑到金
融对整个经济的重要性及金融问题在当前日本经济问题中的突出地位。同
时,为了能使本书适合非经济专业的读者阅读,在讨论有关日本经济的各个
专门问题之前,尽量对有关的经济理论与统计作出简要的解说。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严安生先 生、高等教育出
版社副编审祝大鸣先生的鼓励与帮助,特别是北京大学教授色文先生抱病认
真审读了本书的初稿,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忱。
1998 年 6 月
作者小传:
冯昭奎, 1940 年 8 月出生。 1965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1965
― 1983 年从事有关电子技术的研究工作及下放劳动锻炼。 1983 年调至中国社
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历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现任该所
研究员、兼任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著书有: 《新工业文明》、 《经济
技术纵横谈》、 《日本高技术发展问题》、 《扶桑杂话―观察与思考》、 《电
子风云录》、 《日本的零售业》 (以上为独著), 《中日流通业比较》、 《日
本的新技术革命》、 《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改革》、 《日本经济的活力》、
《战后日本 外交
》、 《高技术与日本的国家战略》、 《技术立国
之路―科学技术与日本社会》 (以上为合著、主编)。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
科学重点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等集体研究项目。发表了有关日本
经济、科技及其他国际问题的论文 400 余篇。
日本的国土与人口
在讨论日本经济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日本的基本国情。当人们了解到
战后日本是以占世界 2.2 %的人口,在仅占世界陆地面积 0.25 %、而且在自
然资源其贫乏的国土上,发展成为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 ( GDP )总和 18 %的
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或许就会对 “日本经济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这个问
题产生更大的兴趣。本章内容是日本的国土与人口情况,重点谈日本的人口
及高龄化问题。
日本的国土
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列岛国,东临太平洋,西面日本海,西南隔黄海、
东海与我国相望,是我国的 “一衣带水”的邻邦。
日本列岛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这 4 个主岛和大约 3000 多个小岛
组成,国土面积为 37.7 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0.25 %,约相当
于我国国土面积的 1/25 ,同我国的云南省的面积大体相同。
日本国土的 4/5 是山地、丘陵,主要山脉有南北走向的北湾山脉与东西
走向的南湾山脉,两者相会于本州中部,形成全国地势最高的地区,称为中
央山脉,其中,风景秀丽的富士山海拔 3776 米,为全国最高峰,被公认是日
本的象征。
其余 1/5 的国土多为分散的小平原,最大的关东平原 (位于本州的东南
部)的面积为 1.57 万平方公里。在整个国土面积中,可居住面积仅占 21 %
(远远低于美国的 49 %、英国的 64 %),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 14 %,
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66.4 %。
狭长的国土被南北走向的北湾山脉所分割,东侧为太平洋沿岸,海岸曲
折,有很多天然良港;西侧为日本海沿岸,悬崖多,良港少。太平洋沿岸称
“表日本”,集中着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等日本有代表性的大城市;
日本海沿岸称 “里日本”,是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方。
日本的国土面积虽然狭小,其 200 海里经济海域的面积却达 429 万平方
公里,相当于国土面积的约 12 倍,国土加经济海域的总面积居世界第 10 位,
单位国土面积的海岸线长度居世界第 2 位 (仅次于丹麦),在沿海地区集中
着全国 60 %的市町村 (
20 万人以上)、 53 %的工业生产 (按产值计)、 60
%的商业销售额。日本列岛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可食鱼类有五六
百种,捕鱼量 居世界第一位。日本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 “海洋国家”。
日本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矿物资源很贫乏,能够充分满足本国需要的矿
物只有硫黄和石灰石,作为最重要的能源与工业原料的石油、铁矿石全部依
靠进口,煤的蕴藏量略多一些,但也需进口,即使在明治初年曾作为重要出
口品的铜,现在也有 90 %以上依赖进口。
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除本州北部和北海道较寒冷多雪以外,其
他地方四季温和,雨水充沛,一般比我国同纬度地区暖和。每年 6 月开始的
梅雨季节和夏秋之交多台风,也是日本气候的特点。
日本大部分地区的年均降水为 1000 至 2000 毫米,适合于水田农业的发
展,使日本人形成了以大米为主食的传统。但是,日本的人均年降水量仅为
5300 立方米,与中国的水平大体相同,只及美国的 20 %。因此,很需要重视
对水资源的管理、维护和有效利用。
日本的人口
1. 日本人口的增长过程
日本从 1920 年起,每 10 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 “国势调查”
名词解释国势调查 (国情普查):这是由日本总理府实施、发表的有关
人口的统计调查,调查对象为全体国民,调查项目有人口的地区分布、年龄
结构、劳动力状况、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等。战
后的国势调查在人口统计方面采取 “属地主义”,即只要是在日本国内的常
住人口,不问其国籍,均作为调查的对象,但外国的外交官及其家属、外国
驻军军人及其家属除外 (与 “属地主义”相对的是 “属人主义”,即只要是
本国国民,不论其住在世界什么地方,均作为调查对象)。这里说的 “常住
人口”是指平常住在特定地区的人,包括临时外出者,除去临时滞留者 ( “常
住人口”一般也是 “夜间人口”,即夜间在该地区居住的人口),为此也可
说日本的国势调查采取 “常住地主义”。
国势调查每 10 年进行一次大规模调查 ( 以调查实施年 10 月 1 日凌晨零
时为调查时刻),每 5 年进行一次简易调查。而在调查实施年之间的人口动
向则发表于总务厅统计局的 《人口推算月报》与 《人口推算资料》。 (国情
普查),在每两次国势调查的中间 (即上次国势调查后的第 5 年)进行一次
简易的调查。根据 1920 年进行第一次国势调查,当时的日本人口为 5596 万
人,而根据
1995 年国势调查的速报, 1995 年日本人口为
12 557 万人。
对实施国势调查以前时代的人口,也有各种推算。据称在旧石器时代后
期,日本的人口仅有 1.5 万人,进入绳文时代增加到 15 ― 25 万人, 1573 ― 1592
年期间增至到 1800 万人,江户时代增到 3 200 万人 ( 1721 年前后的数字)。
明治初年 ( 1872 年)日本人口为 3481 万人,大正元年 ( 1912 年)为 5057
万人。日本人口超过 1 亿人是在战后的 1967 年。
日本人口的增长经历了明治维新以前的 “多生多死”、明治维新以后至
战前的 “多生少死”和战后的 “少生少死”这样三个阶段。从 “多生多死”
转为 “多生少死”的原因是,明治维新以后,随着工业化的进展与经济的增
长,国民的生活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公众卫生条件也有所改善,从而导致死
亡率的下降。但是,人们对结婚、生育的传统看法仍然倾向于 “多生贵子”,
因此,形成了 “多生少死”的局面,人口增长率从 1880 年的 0.76 %提高到
1900 年的 1.18 %, 1915 年的 1.4 %。人口增长率提高的原因固然与出生率上
升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因为死亡率的下降。
战后日本人口变化从 “多生少死”转向 “少生少死”的原因是,经济顺
利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改善,为了 “防老、养老”而多生孩子的必要性下
降;妇女的高学历化与参加工作的妇女的增加,又使生儿育女的 “机会成本”
上升;教育费负担与住宅条件等因素也促使 “少而精”的生育观日 益普及。
而出生率和死亡率同时下降反过来又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与 “多生少死”时代相比, “少生少死”时代的人口增长率明显下降,
比如从 50 年代到 70 年代,日本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 1 %强的水平。
但是,战后的人口低增长有两个例外时期,第一个例外时期是 1945 ― 1950
年,由于战争而推迟的结婚、生育集 中到战后的最初几年,从而出现了第一
次 “婴儿热”,人口增长率攀升到 2.9 %,在这次婴儿热期间出生的一代人
被称为 “团块世代”。第二个例外时期是在 1971 ― 1974 年,由于 “团 块世代”
进入结婚、生育期,引起了第二次 “婴儿热”,人口增长率又一次出现短暂
的上升。但是, 70 年代过后, 1980 年人口增长率下降到 0.78 %, 1994 年进
一步下降到 0.23 %,日本进入了 “少子化” (少生子女)时代。
2. 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既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特别是
对于预测经济发展的长期变动来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可预测性较
强的重要依据。
2.1 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的变化
在日本一般将人的一生划分为 3 个年龄段: 15 ― 64 岁称为 “生产年龄”
(或 “就业年龄”);
① 14 岁以下与 65 岁以上称为 “从属年龄” (因为这
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在生活上需依靠生产年龄人口,故称为 “从属年龄”),
其中 14 岁以下又称为 “少龄”, 65 岁以上又称为 “老龄”。
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最主要参数是上述 3 个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例。例如,在 1990 年日本的 14 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18.2 %, 15 ―
6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69.5 %,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12.0
%。而在 1920 年,这 3 个比例分别是 36.5 %、 58.3 %和 5.3 %。通过比较
1990 年与 1920 年的数字,可以看出这 70 年来日本人口结构的最显著变化
是:少龄人口的比例从 36.5 %降至 18.2 %,下降了一半;老龄人口的比 例从
5.3 %上升到 12.0 %,提高了一倍还多。
如果不以总人口、而以生产年龄人口作分母,则可得出 3 个指数: “从
属年龄人口指数”,即从属年龄人口与生产年龄人口之比例; “少龄人口指
数”,即少龄人口与生产年龄人口之比例; “老龄人口指数”,即老龄人口
与生产年龄人口之比例。其中,从属年龄人口指数反映了生产年龄人口所承
受的人口负担。
1990 年,日本的从属年龄人口指数为
43.5 %,少龄人口指数为 26.2
%,老龄人口指数为 17.3 %。而在 1920 年,这 3 个指数分别为 71.6 %、 62.6
%、 9.7 %。这说明当今日本的老龄人口的比例虽然比过去有明显上升 (上升
了 7.6 个百分点),但生产年龄人口的负担却比过去减轻了 (从属年龄人口
指数下降了 28.1 个百分点),其原因是少龄人口的比例下降的幅度很大 (下
降了 36.4 个百分点)。
当然,实际的 “从属年龄”在不同的时代会有所区别。在大学升学率上
升到 40 %的今天,将 15 岁规定为从属年龄的上限未免过低,多数人到了 17
― 18 岁仍可说是实际的从属年龄人口,因此,生产年龄人口负担减轻的程度
不像以上的统计数字所反映的那样大。
从 1995 年开始,日本的生产年龄人口开始下降,其下降速度到 2020 年
以后还会进一步加速,而老龄人口将明显上升。预计到 2025 年,从属年龄人
口指数将升高到 67.5 %,其中少龄人口指数为 24.3 %,老龄人口指数为 43.2
%。由于少龄人口指数与 1990 年差不多 (仅减少约 2 个百分点),而老龄人
口指数却比 1990 年增加多达 26 个百分点,致使从属年龄人口指数比 1990
年增加 24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战后以来生产年龄人口的负担虽然在过去几十
生产年龄人口是指满 15 岁以上、被作为 “劳动力调查”的对象、有可能在劳动市场上出现的劳动力人口。
生产年龄人口中,又分为有工作志向的 “劳动力人口”与没有工作志向的 “非劳动力人口” (学生、主妇、
病人等就是非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又进一步分为就业人口与完全失业人口。
年趋于减轻 (主要因为少龄人口比例的减少),但今后将转为趋于加重 (主
要因为老龄人口比例增加),而处在这个转折点的 1990 年前后,则成为日本
生产年龄人口最轻松的时候。
2.2 高龄化与少子化
从战前到 1955 年,日本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致保持在 5 %左
右,其后这个比例不断上升, 1960 年为 6 %, 1970 年超过 7 %, 1995 年达到
15 %。据日本厚生省人口问题研究所于 1992 年 9 月发表的 《将来人口推测》,
从 90 年代至下个世纪 20 年代,老龄人口的比例将迅速上升,到
2040 ― 2050 年上升到最高点的 28 %之后,将稍有下降,
然后稳定在 25 %。这意味着 21 世纪的日本将是一个每
以上老人的社会,日本能否迅速而顺利地适应高龄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结
构的变化,将成为 21 世纪日本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按照日本的 “高龄化社会”定义,当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
%时,就算进入高龄化社会。 ① 这意味着日本早在 70 年代就已进入高龄化社
会,今后面临的问题恐怕就是进入 “超高龄化社会”的问题了。
人口高龄化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一个普遍趋势。但是,
日本人口高龄化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速度之快。比如,老龄人口比例从 7 %
上升到 14 %,西欧各国用了 50 至 100 年的时间,而日本只用了 25 年时间 ( 1970
― 1994 年)。日本老龄人口比例迅速增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模式的两
人口增长模式的第一次转换就是从 “多产少死”向 “少产少死”的转换,
这个转换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从 “多产”到 “少产”的质变,其二是 “少
死”程度的提高 (量变)。其中,从 “多产”变为 “少 产”导致了孩子一代
相对于父母一代人数的减少,进而导致总人口的平均年龄的上升: “少死”
程度的提高则导致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即 “长寿化”。在 1970 年以前促进
长寿化的主要因素是不满 1 岁和 4 岁以下幼儿死亡率的下降, 1970 年以后促
进长寿化的主要因素是 65 岁以上老人死亡率的下降。作为长寿化的指标,日
本人的平均寿命从 1947 年的 50.1 岁 (男)和 54.0 岁 (女)延长到 1995 年
的 76.4 岁 (男)和 82.8 岁 (女)。表 1 - 1 表示平均寿命的国际比较。
平均寿命的国际比较
1956 年联合国经济社会局的报告书给 “高龄化社会”下定义所采用的标准是: 65 岁以上人口与 15- 64
岁人口之比 (即老龄人口与生产年龄人口之比,或 “老龄人口指数”)超过 7% ( U.N“The aging of populations
and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Implications”Population Studies, No.26, 1956)。显然,这个标准比日本采用的
标准更 “严格”,即当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尚未超过 7%时,老龄人口指数已经超过 7%了。
第 1 位 日 本 7 5 . 9 1 岁 日 本 8 1 . 7 7 岁
第 2 位 冰 岛 7 5 . 2 3 瑞 士 8 0 . 7 0
第 3 位 澳 门 7 5 . 0 1 法 国 8 0 . 4 6
第 4 位 香 港 7 4 . 2 5 澳 门 8 0 . 2 6
第 5 位 瑞 典 7 4 . 1 5 荷 兰 8 0 . 2 3
第 6 位 塞 浦 路 斯 7 3 . 9 2 瑞 典 7 9 . 9 6
第 7 位 瑞 士 7 3 . 9 0 冰 岛 7 9 . 9 3
法 国 7 2 . 3 3 加 拿 大 7 9 . 7 9
英 国 7 2 . 1 5 西 德 7 8 . 3 7
西 德 7 1 . 8 1 美 国 7 8 . 3 0
欧 美 国 家
美 国 7 1 . 5 0 英 国 7 7 . 8 8
注:表中数字的时间是,日本 ( 1989 年)、冰岛 ( 1988 ― 1989 年)、澳门 ( 1988 年)、香港 ( 1989
年)、瑞典 ( 1988 年)、塞浦路斯 ( 1985 ― 1990 年)、瑞士 ( 1987 ― 1989 年)、法国 ( 1988 年)、
荷兰 ( 1988 ― 1989 年)、英国 ( 1986 ― 1989 年)、西德 ( 1985 ― 1987 年)、美国 ( 1988 年)、加拿
大 ( 1985 ― 1987 年)
资料: UN Demographic Yearbook
人口增长模式的第二次转换就是所谓 “少子化”倾向。导致 少子化的直
接原因在于晚婚与少生, ① 日本女性的初婚年龄从 1950 年的 23.0 岁上升到
1995 年的 26.3 岁,其初婚年龄之高为世界第二 (仅次于瑞典的 26.8 岁)。
晚婚化一方面引起 “有配偶率” ( 15 ― 49 岁育龄妇女中已结婚者的比例)
的下降,另一方面引起 “有配偶出生率” (专指已婚妇女的出生率)的下降。
因为女性生育的终点年龄是不变的,晚婚化导致女性生育期的缩短,也导致
女性在最有生育能力的年龄期 ( 25 ― 29 岁)的有配偶率下降 (从 1970 年的
82 %下降到 1990 年的 60 %),加上人们的生育观从 “多生贵 子”转向 “少
生贵子”,致使已婚女性的出生率明显下降 (在战后第一次 “婴儿热”时期
一对夫妇平均生 4 ― 5 个孩子,其后,逐渐稳定在一对夫妇平均生两个孩子)。
日本的出生率 (对所有女性一生而言的出生率,即一位女性一辈子平均生几
个孩子)在 1947 年为 4.5 人, 1960 年减至 2.2 人, 1995 年进一步减至 1.42
人。与之对照, 1995 年美国的出生率为 2.019 。这说明日本人口结构变化的
又一特征是高龄化与少子化同时进行而美国虽然也面临高龄化问题,但少子
化问题尚不明显。
从 50 年代至 70 年代初,日本出生率下降的原因中, “有配偶 出生率”
的下降是更主要的原因,而在 70 ― 80 年代, “有配偶率”的下降成为导致出
生率下降的更主要的原因。现在,日本的出生率已经大幅度低于 “人口置换
水准出生率” (使孩子一代的人口不少于父母一代的人口所应达到的出生率)
也有人把 “非婚化” (即不结婚的人数增多)看作为少子化的原因,但至少在当今的日本,非婚化倾向
尚不明显,还不是导致少子化的重要原因。日本至今仍可称为是 “皆婚社会”,一辈子不结婚的人数比例
(男 3%,女 4%)比西欧各国低得多 ( 6%― 15%)。不过,近年来的舆论调查表明,独身主义者的人数
有上升的趋势。
的 2.09 。
3. 日本人口的地区分布
日本的人口密度为 327 人 / 平方公里,居世界第 14 位,在发达国家中居
第 2 位 (仅次于荷兰)。由于可居住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较小,致使可
居住地的人口密度高达
1500 人 / 平方公里,南关东 (琦玉、千叶、东京、神
奈川)地区的人口密度更是高达 2 649 人 / 平方公里。
同经历过工业化的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日本的人口分布也经历了从农村
向城市的人口移动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从明治时代开始的,随着近代产业
的兴起,农村的年轻男女纷纷到城市找工作,引起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
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形成了京滨、中京、阪神、北九州 4 大工
业地带,使得人口向城市的移动进一步加速和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战时疏散及城市生活水平的下降,一部分
城市人口返回农村务农,人口集中于城市的现象并不
表 1 ― 2 人、财、物向东京圈集中的情况
(东京圈占全国的百分比 ,%)
面 积 3 . 6 1 9 9 2 年
人 口 2 5 . 9 1 9 9 3 年
企 业 数 2 3 . 4 1 9 9 1 年
产 品 出 厂 金 额 2 3 . 6 1 9 9 2 年
每 年 商 业 销 售 额 3 8 . 6 1 9 9 1 年
主 要 金 融 机 构 店 铺 数 1 7 . 6 1 9 9 2 年
度 个 人 存 款 余 额 2 8 . 3 1 9 9 1 年
度 全 国 银 行 贷 款 余 额 5 2 . 6 1 9 9 2 年
度 信 息 供 应 量 3 3 . 5 1 9 9 1 年 度
资料来源: [日]宫崎勇: 《日本经济图说》,岩波书店 1996 年,第 33 页。
显著。但是,随着经济复兴、特别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开始,人口向城市
的移动迅速扩大。从全国看,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的农村劳动力过
剩和工业生产发展引起的城市雇用扩大,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从地方
看,人口向着各地方的中心城市移动;从大城市看,人口向着东京、大阪、
名古屋等大城市圈、特别是向着东京圈集中 (见表 1 ― 2 );从工业分布看,
人口向着重化学工业集中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集中。
进入 70 年代以后,面向城市的人口移动趋缓,其主要原因是在全国范围
移动性强的年轻人口趋于减少。与此同时,大城市中心部的人口开始向郊区
转移。在 80 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膨胀时,由于大城市中心部分的地价猛涨,
更加速了人口从大城市中心部向外围部的移动。
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又导致人口流出地区出现人口 “过疏化”,这种过
疏化不仅仅是因为单纯的人口流出,而且还因为流出的人口主要是年轻人
口,致使地方的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因为剩下的多是老龄人口),结
果在全国一半以上的市町村 ( 1992 年度统计)出现了人口自然减少的现象。
一部分地方的人口高龄化更是先行一步,如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
岛根县为 18.2 %,在高知县为 17.2 %,明显高于全国的 12 % ( 1990 年数字)。
4. 日本人口的民族构成
日本基本上是单一民族国家,全国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大和族,少数民族
只有一个,即阿伊努族,而且人数极少 (不到两万人),他们是以日本石器
时代人为祖先,与北方人种混血而形成的,起初居住在日本南部,现住在北
大和族是石器时代以后从欧亚大陆的朝鲜半岛、中国等地先后移入日本
的居民 (包括通古斯族、印度支那族、 马来族、印度尼西亚族和汉族等)经
过长期一起生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形成 的。
此外,日本居民中有一部分外国侨民,最多的是朝鲜侨民,近 68 万人,
华侨约 8 万人,大多数聚居于横滨、神户等地。
1. 为什么说日本是 “资源小国”?作为资源小国的日本在战后是靠什么
实现经济的迅速增长的?
2. 日本人口结构变化的特点是什么?高龄化与少子化对人口总量及其结
构的影响有何不同?
日本的经济增长与景气循环
在人们议论经济问题时, “经济增长 ”可说是使用频度最高的词汇之一。
以日本经济来说,诸如 “高增长”、 “低增长”、 “零增长”以及 “明年增
长率如何”等等,几乎成为人们的 “口头禅”。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增长过
程不是呈现为一条直线,而是呈现为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波浪式循环过程,
因此,与 “经济增长”概念相伴,又出现了一个同样为人们熟悉的词汇: “景
气循环”,诸如 “当前景气如何”、 “景气正在回升”、 “景气停滞不前”
等等,也几乎成为一个 “口头禅”。
本章将介绍和讨论有关经济增长、景气循环及其指标的基本概念,在此
基础之上,讨论日本经济的增长过程与景气循环的基本状况。
经济增长的意义
1. 何谓经济增长?
什么是 “经济增长”?简单地讲,经济增长就是一国的经济活动规模的
持续扩大,由于在统计上对一国的经济活动规模一般是以国民生产总值
( GNP )来把握的,因此,经济增长也指国民生产总值 ( GNP )的增加,经济
增长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率。
1.1 “现代经济增长”
在 1700 年以前的一千年间,世界各国人均国民收入几乎没有增长。进入
18 世纪以后,由于少数国家导入生产分工体制,使制造业获得了发展,其结
果开始了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过程,年均增长率约为 0.25 %。进入 19 世纪
以后,一些先进国家开始了产业革命,通过生产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资本
的生产率,使先进国家的人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大约 1 %。进入 20 世纪,
先进国家的人均收入以大约 2 %的年均增长率持续增长,成为如今所说的 “发
达国家”,与此同时,一部分后进国家即所谓 “发展中国家”也进入了 “追
赶”发达国家的增长过程。
库茨涅兹分析了发达国家经济的长期统计之后,认为 18 ― 19 世纪以来的
经济增长同以往的经济增长相比,不仅有着上述的 “量 (增长率数字)的差
别”,而且有着 “质的差别”,应当称之为 “现代经 济增长” ( “现代”,
日本史上指明治维新以后,西欧史上指产业革命以后),现代经济增长的基
本特征可以归结为: “人口以 ‘现代前’时代所未曾有过的速度增长,而国
民收入以比人口增长更快的速度增长,即人均生产品的持续增长”。 ①
将上述定义作一简单的分解,就是:
( 1 )人口与人均生产量都迅速增长;
( 2 )这种增长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期持续的。
作为第一次产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于 18 世纪中叶最早开始了现代经济
增长,其后,荷兰、比利时、法国、美国、德国在 19 世纪前期也开始了现代
增长,日本的现代经济增长晚于上述国家,开始于 19 世纪的 80 年代后期。
1.2 对 “经济增长”的全面理解
但是,仅仅说经济增长就是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容易引起对经济
增长的不全面理解:其一,似乎经济增长专指一国生产的 “量的增加”,而
不包括生产的 “质的提高”,比如,粗放型生产与集约型生产都可以导致 “生
产总值的增加”,但两者的 “生产水平”或 “增长质量”是不一样的;其二,
似乎经济增长专指一国在生产方面的发展,而不包括国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比如,尽管生产发展得很快,然而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结果大大降低
了人们所呼吸的空气和所饮用的水的质量,至少从一个侧面可以说不是 “改
善了”、而是 “恶化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这种生活水平的 “恶化”
或下降,从国民生产总值的角度却反映为 “经济的增长”。 ①
在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即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临近结束之时,由于伴随经济增长而发生的公害问题
日益严重,工业废物和汽车排放的尾气等将美丽的日本国土弄得脏兮兮的,一些地方的居民由于饮用水及
空气被污染而患上了水俣病、 “痛痛病”等,日本列岛到处流行一句名言,叫做 “该死的 GNP”。此外,
在美国,一些思想激进的人甚至说: “不要对我说国民生产总值 ( GNP)这一概念,对我而言,
意思就是国民污染总值” (引自 [美]萨谬尔森: 《经济学》)。
将经济增长归结为 GNP 和人均 GNP 的增加,确实存在着 “仅仅反映了经
济的量的增长而不足以反映经济的质的提高”、 “仅仅反映了生产的发展而
不足以反映国民生活的改善”的局限性,为此,人们开发了或正在开发各种
更加合理的经济增长指标, 如绿色 GNP , ① 但仍没有找到一种比 GNP 更好的反
映一国经济发展的全面的统计指标,因此,至今世界各国仍然普遍采用以 GNP
为中心的统计数字系列 (包括人均 GNP 、 GDP 、人均 GDP 、 GNE 、 NI 等等)来
反映其经济发展的状况。
2. 国民生产总值 ( GNP )
2.1 什么是 GNP ?
国民生产总值 ( Gross National Product -- GNP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由其国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根
据这个定义的内容,需要讨论 4 个问题,其一是 “国民”与 “国内”;其二
是 “名义”与 “实际”; 其三是 “最终产品”与 “中间产品”;其四是 “总
值”与 “净值”。
2.1.1 “国民”与 “国内”
一国的国民不仅在其国内进行生产,而且也在国外进行生产;同时,在
一国的境内从事生产的不仅有本国的国民,而且有外国的国民。因此,一国
的 “国民生产总值”与在该国国境内开展的全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即
“国内生产总值” ( Gross DomesticProduct )不是重合的,而是有出入的。
其 “出入”在于: ( a )一国国民在国外从事生产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 b )
外国人在该国从事生产活动所取得的报酬。 “国民生产总值”应包括 ( a )但
不应包括 ( b ); “国内生产总值”应包括 ( b )但不应包括 ( a )。比如,日
本企业在中国开设的合资、独资企业生产的产品 (或劳务),应计入中 国的
国内生产总值,其中日方的收入应计入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
随着经济国际化的日趋扩大,各国的生产活动相互交叉、渗透程度的增
大,不少国家在生产量统计方面更多地采用国内生产总值 ( GDP )。比如,英
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早就以 GDP 、而不是以 GNP 作为生产量的主要统计数字。
美国也从 1991 年以后开始以 GDP 作为生产量的主要统计数字。 GNP 与 GDP 这
两个数子虽然相差不大,但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比如, 1993 年度日本的 GNP
为 473.36 万亿日元, GDP 为 469.28 万亿日元,两者相差
4.08 万亿日元;而
1973 年度两个数字分别为 116.68 万亿日元和 116.71 万亿日元,两者相差仅
0.03 万亿日元。
2.1.2 “名义”与 “实际”
GDP 使用市场价格作为衡量的尺度,把诸如面包、汽车、理发等不同种
类的产品与劳务 “加总”为一个数字。然而, “价格”这东西是经常变动的,
恰如一把经常伸缩的 “橡皮尺”,当它伸长时,就会把一个东西量 “短”了
(量出来的长度短于实际长度), 反之亦然。比如,假定按现时价格计算的
GDP 在过去的一年中增长了 3 %,同时市场价格水平也上升了 3 %,那么, GDP
1991 年 1 月,经济合作开发组织 ( OECD)召开的环境部长会议发表宣言表示,要将制定 “绿色 GNP”
作为 90 年代的一项重要政策。联合国环境开发会议事务局也建议导入 “绿色 GNP”。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已
经开始 “绿色 GNP”的试算工作。所谓 “绿色 GNP”就是从原来的 GNP 扣除经济增长所导致的环境恶化的
成分,比如,采伐林木虽带来 GNP 的增加,但是却减少了向地球供应氧气的贵重的木材资源,由此导致环
境的恶化相当于 “负的经济增长”,应从 GNP 数字中扣除。
仅仅是在 “名义上”增长了 3 %而在 “实际上”并没有增长 (即实际产量未
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给实际产量统计造成的失真,以便对不同年份的实际
产量进行比较,经济学家发明了 “ GDP 价格调整指数” (简称 “价格指数”)
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修正。所谓 “价格指数”代表在现时购买所有商品与劳务
的费用与其在基准年的费用之比。通过以价格指数进行调整,以现时价格表
示的 “名义 GNP ”就被换算成以 “基准年”价格表示的 “实际 GNP ”,而如果
各个年份的生产总值都以同一个基准年份的价格加以表示,它们之间就有了
可比性。这样,我们就有了两个 GDP 或 GNP ,即未经调整的 “名义 GDP ” (或
名义 GNP )和经过调整的 “实际 GDP ” (或实际 GNP )。实际 GDP ( GNP )等于
名义 GDP ( GNP )除以价格指数。
2.1.3 “最终产品”与 “增加价值”
在 GNP 的定义中,被 “加总”的是 “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所
谓 “最终产品”是指 “不再被用来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至于 “被用来生
产其他产品的产品”则称为 “中间产品”。比如, 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包
房从其他单位购入的生面团就是中间产品;苹果酱是最终产品,而苹果酱制
造商购入的苹果就是中间产品;汽车是最终产品,而汽车组装厂从承包厂购
入的零部件、原材料就是中间产品。当然,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并非总是很
容易区分的,有时甚至是很难区分的。
GDP 简单说来就是 “一切最终产品的总和”,在这个总和之中不应包括
“中间产品”,这是因为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中已经包含了 “中间产品”
的市场价值,比如面包的价值中已经包含有生面团的价值,汽车的价值中已
经包含有零部件、原材料的价值。我们要把面包计入 GDP 之中,但不应把做
面包的生面团也计算进去;要把汽车计入 GDP 之中,但不应把制造汽车用的
零部件、原材料也计算进去。如果把中间产品的市场价值也计入 GDP ,就形
成了二重计算甚至三、四重乃至更多次重复的计算。
除去以 “最终产品法”以外, GDP 也可以用 “增加价值法”来计算。比
如,家电制造商使用价值 8 万日元的零部件与原材料,制造一台价值 10 万日
元的电视机,那么,按照 “增加价值法”,作为该制造商的生产额计入 GNP
的金额应该是 2 万日元,即从电视机的价值 10 万日元减去其中的零部件与原
材料的价值 8 万日元。因为那 8 万日元已经在零部件与原材料的生产阶段计
入 GNP ,如果再计入电视机厂商的生产额,就成为重复计算。
从某制造商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价值中减去购自其他厂商的零部件、
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价值 (简单地说就是从 “生产额”减去 “投入额”),
所剩下的就是该制造商所实际创造的 “增加价值” ( value added ,也译作 “附
加价值”,简称 “增加值”)。
GNP 正是该国所有生产者在一年之中所创
造的 “增加价值”的总和。
2.1.4 “总值”与 “净值”
GNP 的 “ G ”是英文词 Gross 的词头。 Gross 的意思之一是 “总 的、全体
的、毛重的”, Gross 的反义词是 Net ,其意思是 “净的、纯的、无虚价的”。
与 Gross 与 Net 这两个词相对应,一国的国民生产值也有
Gross National
Product 与
Net National Product 之分,前者即 GNP -―国民生产总值,后
者则是 NNP -―国民生产净值。
那么, GNP “毛”在何处, NNP 又 “净”在何处?两者出现差别的根源在
于,进行生产是要使用机器设备的,而机器设备用于生产是要被磨耗的。比
如,某工厂在一年之中制造了价值 300 万日元的产品,购入 100 万日元的原
材料,同时使用价值 100 万日元的机器设备并假定该机器设备由于磨耗而只
能使用两年,那么,工厂所创造的 “增加值”虽说是 200 万日元 (减去了作
为中间产品的原材料费),但这个 “增加值”仍只能说是 “毛值”,因为它
没有扣除机器设备价值的降低 (在一年之中降低了 50 万日元)、即机器设备
的 “折旧费”,如果从工厂创造的 “毛”增加值中再减去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则可得到工厂创造的 “净”增加值,即 200 万日元减去 100 万日元的 1/2 ,
等于 150 万日元。
国民生产净值 ( NNP )就是全国所有生产单位在一年之中所创造的 “净增
加值”的总和。由于机器设备的折旧费较难估计,几乎不可能对每个季度机
器设备的折旧费作出迅速而准确的统计,因此,各国总是先计算 GNP ,然后
再来推算 NNP 。一般情况下,折旧费的变动比较缓慢,其数值大致稳定在 GNP
的百分之十几的范围,因此,就不太长的时期而言, GNP 与 NNP 的变动是非
常相近的。
2.1.5 潜在增长率与现实增长率
一国的 “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该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可能达到的最高的
增长率,即在其劳动、资本、技术能力等生产要素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的场合
下所能实现的增长率。潜在增长率由该国的劳动者人数、劳动时间、教育水
平、劳动者的熟练程度、资本存 量的规模及质量、技术进步等因素所规定。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在规定潜在增长率的因素中,还应考虑能源、国土、
环境问题等制约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此外,日本人口结构的高龄化、少子
化,全球市场竞争的激化所导致的日本企业竞争力的相对下降,也具有使日
本的潜在增长率下降的作用。
与潜在增长率相对照, “现实增长率”是指一国经济在实际上所实现的
增长率,它可以由政府通过审时度势,采取相应的财政、金融政策加以调整,
并由于企业、个人的心理变化及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动。
2.2 “三面等价 ”及 GNE 、 NI 的构成
2.2.1 GNP 、 GNE 、 NI 的 “三面等价”
人们生产出东西,不管是商品还是劳务,不管是面包、汽车还是给人理
发,都可以用同一把尺度来衡量,这就是货币价值,换句话说,生产活动创
造了市场价值。
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费,不是卖给个人用于消费,就是卖给企业
用于投资,而从 “把东西买来加以使用”的意义上说,投资也可以看作是 “广
义的消费”,在 GNP 统计中, “消费”又被称作 “支出”。
同时,生产者把它所生产的东西卖给个人、企业乃至政府以后,需将所
得到的收入分配给对生产做出贡献的各种 “要素”,这 里所说的 “要素”既
包括劳动者,又包括土地、资本等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
总之,无论是对于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还是对于一个国家的生产活动,
都可从生产、支出、分配这三个方面来把握。而对于一国的生产活动,从生
产 (值)方面来把握,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GNP ;从支出方面来把握,就是国
民支出总值
GNE ( Gross National Expenditures );从分配方面来把握,就
是国民收入
NI ( National In-come )。
以某厂家生产一台汽车为例,作为最终产品的汽车的市场价 值为 100 万
日元,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GNP ;最终需求者为购买这台汽车所支出的 100
万日元,应计入国民支出总值 GNE ;厂家 (生产者)通过销售这台汽车所获
得的 100 万日元,应计入国民收入 NI 。从一台汽车推及一国的全部生产活动,
人们不难理解, GNP 、 GNE 、 NI 这三者应是等价的,这个原理通常被称为 “三
面等价”。
GNE 的构成内容
尽管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 GNP 与作为国民支出总值的 GNE 在原理上应该
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统计精确性等原因,两者的统计结果并非是完全一致
的。在日本的国民经济计算中,实际上是将 GNE 的数值当作 GNP ,通常称作
为 GNP 的数字基本上采用的是 GNE 的统计数字。那么, GNE 是由哪些项目构
从 “支出” (或 “使用”)的角度看,各种最终产品 (或劳务)被生产
出来之后,可能有各种用途:它可能被个人用于消费,这部分被用于个人消
费的产品及劳务的总额称为 “总消费”,可用英文词 Consumption (意即 “消
费”)的词头 “ C ”表示;它可能被企业用于建造厂房及添置机器设备等,这
部分被用于企业 (包括民间的和公共的企业)的设备及库存投资的产品及劳
务的总额称为 “总投资”,可用英文词 Investment (意即 “投资”)的词头
“ I ”来表示;它可能被政府所购买和使用,这部分被用于政府消费的产品及
劳务的总额称为 “政府支出”,可用英文词 Government (意即 “政府”)的
词头 “ G ”来表示;它可能被用于出口,这部分被用于出口的产品及劳务的总
额减去进口总额称为 “净出口”,可用英文词 Export (意即 “出口”)的词
头 “ E ”来表示。由上述可见,国民支出总额 GNE 是由总消费、总投资、政府
支出及净出口所组成,即:
GNP=C+I+G+E
在日本的国民经济计算中,相当于上述的总消费、总投资、政 府支出及
净出口的各个统计项目分别是 “民间最终消费支出”、 “国内总资本形成”、
“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及 “经常海外剩余”。
( 1 )民间消费支出 (常用记号为 CH )的大约 99 %是家计消费支出,包
括家计为购入新生产的耐用、非耐用消费品及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家计为
购入旧货、废品及非生产成果的土地的支出。此外,家计购入住宅的支出也
不在此列 (见后文)。民间消费支出的特点是,其在整个国民支出所占的比
重大,接近
60 %;但变动比其他项目 (例如企业的设备、库存投资等)小;
不过,正因为比重大,即使是较小的变动,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影响民间消费支出的因素有:收入的变化、物价的变化、消费倾向的变
化、货币供给的增减等等。
( 2 )政府消费支出 (常用记号为 CG )是中央及地方政府 (它们是面向
公众的服务的提供者)自身的消费支出,其支出的内容包括公务员的工资、
从国外购入商品及劳务的支出。
( 3 )国内总资本形成 (即广义的 “投资”)由 “总固定资本形成”与 “库
存投资”这两个方面组成。 ①
固定资本是指投在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其所以被称为 “固定”资本,并
非是因为它的位置是 “固定”的,尽管一部分固定资本的位置确是 “固定”的 (如厂房等建筑物),但也
有的固定资本的位置不是 “固定”的 (如生产车辆、船舶等),然而,这些固定资本的共同特征是,它们
“总固定资本形成”包括个人为建造住宅的投资即 “民间住宅投资” (常
用记号为 IH )、民间企业为扩大生产手段的投资即 “民间企业设备投 资” ( IP )
及公共企业为建造住宅、购置机械设备的投资即 “公共固定资本形成” ( IG )
三方面,这三方面均体现为通过购入建筑物、机械设备等而导致固定资本的
“存量”的增加。
“库存投资”是指企业内部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的增加 值,包括
民间企业的库存投资 ( JP )与公共企业的库存投资 ( JG )。也有人将公共固
定资本形成与公共企业的库存投资合称为 “政府资本支出”。
在上述的国内总资本形成中,企业 (包括民间的与公共的企业)设备投
资包括 “生产能力增强投资” (又称 “诱发投资”)和 “合理化、省 力化投
资”、 “更新投资”、 “其他 (为了防止公害、节约能源、开发新产品等)
投资” (这 3 种投资又合称为 “独立投资”)。设备投资的特点是:在整个
国民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较大,达百分之十几;具有既是 “需求项目”又形
成 “供给 (生产)能力”的两面性;波动较大,往往成为引起景气波动的重
要原因。企业库存投资的特点是:在整个国民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变动
幅度大;与景气变动的关系极密切。此外,民间住宅投资 (包括新建住宅投
资与扩建、改建投资)关系到国民生活的基础,占整个国民支出的比重达 6
%左右,也是 GNE 的重要构成项目。
( 4 )经常海外剩余包括 “净出口” (即出口 E 减去进口 M )与日本国民
从国外获得的纯要素收入 (从国外获取的要素收入减去付给国外的要素收
入,这里说的 “要素收入”主要指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的收益),它反
映本国与外国之间日常进行的交易活动的动向。至于净出口 (即出口减去进
口)中的 “出口”,除去出口到外国的商品之外,还包括运输费、保险费等
劳务的出口,以及非居民在国内的消费支出;同时, “进口”也包括劳务的
进口以及日本居民在国外的消费支出。
如果更详细地列出 GNE 的公式,就是:
GNE=CH+IH+IP+JP+CG+IG+JG+E-M
2.2.3 NI 的构成内容
国民收入 NI 是从收入的角度来把握国民的生产活动的统计数字。其构成
项目包括雇员收入、财产收入、企业收入等。
( 1 )雇员收入 (常用记号为 YW )是指分配给雇员――他们为生产活动
提供劳动――的收入,所谓雇员是指除去小业主、无报酬的家族就业者之外
的所有从事生产活动的就业者,法人企业的经营者,国会议员也都属于雇员
之列。雇员收入包括工资 (现金工资与实物工资)、雇主所负担的社会保障
费及其他雇主负担,其中工资占雇员收入的约 90 %。
( 2 )财产收入是指伴随金融资产、土地等的贷借所发生的收入,主要有
利息、红利、地租。财产收入按政府、企业、家计等部门分别计算,其中家
计的利息收入占财产收入的约 60 %。
( 3 )企业收入是指营业剩余加上企业的纯财产收入 (从接受的财产收入
减去支付的财产收入)。企业收入按民间法人企业、公共企业、个人企业等
在较长的时期内,在反复多次的生产过程中,能保持其 “固定”的实物形态 (这一点显然与投入生产的原
材料不同)。当然,随着在生产中被使用,固定资本会被不断磨损,因而其自身的价值不断降低,也可以
说固定资本通过生产过程,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了。
部门分别计算,其中民间法人企业的收入约占企业收入的 20 %― 30 %,个人
企业约占 70 %― 80 %。
如果将上述的雇员收入、财产收入、企业收入加总起来,其结果会超过
实际的国民收入,其原因是无论是家计、政府、还是企业,都可能负有债务,
为此要支付负债利息,而企业所支付的负债利息已从企业收入扣除,然而在
政府、家计等部门尽管将其接受的利息计入了财产收入,却未扣除其支付的
负债利息,因此,为了求出整个国民收入,需从上述三项收入的总和中减去
政府、家计等部门的负债利息。
2.3 新国民经济计算体系 (新 SNA )
上述的 GNP 统计仅仅是更加全面的 “国民经济计算体系” ( SNA ,即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的简称)的一个组成部分。在 1978 年,日本在原来
采用的 “国民收入统计” ( “旧 SNA ”)的基础上,扩大统计的对象领域,
改为采用 1968 年由联合国开发并建议世界各国采用的 “新国民经济计算体
系” (新 SNA )。该统计在以 GNP 为中心的 “国民收入统计”之外,还包括
反映各产业部门 ( 60 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的 “产业连关表” (工业间关
联表)、反映资金流动的 “资金循环表”、显示整个国家资产与负债状态的
“国民贷借对照表”以及详细整理对外交易状况的 “国际收支表”,由上述
5 项基本统计结合,构成了全面的国民经济计算体系。将来,该统计还将进
一步充实,比如增加有关余暇、生活时间的社会统计、反映各地方经济活动
的地区统计等。
日本的经济增长
1. 日本经济增长的过程
1.1 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
1868 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将赶超
西方强国、推进经济增长作为国家目标。但是,可称之为 “近代经济增长”
的过程实际开始于 19 世纪的 80 年代后期,其标志是:民间企业开始迅速发
展;制造业的产值开始迅速增加;近代的财政、金融体制开始形成;明治初
期的经济混乱状况开始改观,至少可能从统计上加以把握。
与西方强国相比,日本现代经济增长的起始阶段的特点是:开始最晚;
起点最低;开始之后的增长率最高。美、英、法、德 4 国的现代经济增长开
始于 1850 ― 1859 年。日、美、英、法、德 5 国在上述年份或时期的人均 GNP
分别为 136 美元、 474 美元、 227 美元、 242 美元、 302 美元 (按 1965 年美元
价格折算)。
5 国从现代经济增长至
GNP 和人均
GNP 的年均增
长率分别为 3. 6 %和 2.5 %、 3.6 %和 1.6 %、 2.2 %和 1.2 %、 2.0 %和 1.7
%、 2.7 %和 1.7 %。 ①
明治政府实施 “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自上而下地培育现代产业 (例
如由政府开办 “模范工厂”,然后廉价出售给民间),促使 工业化获得了迅
速的进展,对追赶欧美先进国家起到了重要的效果。与此同时,明治政府还
推行 “富国强兵”政策,将工业化与经济增长带来的 “国富”用于 “强兵”,
而不是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终于走上与西方列强为伍、竞相对外侵略扩张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与进行掠夺成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获得较快增长
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例如,在 1894 ― 1895 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人称
之为 “日清战争”)之后,日本获得了 “割地” (台湾、澎湖列岛)、 “赔
款” ( 2 亿 3150 两白银,相当于 3 亿 6 400 万日元,而当时的中央政府的一
般会计岁出为
7 000 ― 8 000 万日元)及在中国开放港口的通商特权。从一
定意义上说,获取战争赔款,通过侵占殖民地掠夺国外资源与财富,对日本
实现工业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也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点。
从国内看,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过程得益于明治政府积
极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同时,从江户时代 (亦
称 “德川时代”, 1603 ― 1867 年)以来日本就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了一支质
量较高的劳动力队伍,因而,使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与制度能够得到很好
许多后进国家为了追求现代经济增长,普遍采取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
术与制度的政策,但未必都像日本那样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落后。日
本现代化过程的一个特点是,其义务教育的开始早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开始,
而美、英、法各国的义务教育的开始晚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开始。因此,日本
之所以能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除去依靠明治维新的政治变革与明治政府的
强有力的经济政策 (这给日本带来了 “现代因素”)以外,也是与其重视教
育的 “传统因素”的贡献分不开的。
参照 S.库茨涅兹: 《诸国民的经济增长》 (日译本,西川俊作、户田康译),金刚钻社 1974 年; [日]
大川一司等: 《长期经济统计》,东洋经济新报社 1974 年。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14 ― 1918 年)以后,从
慢性的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在经济结构上则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 1918
年工业比重超过 50 %,达到 56.8 %),虽然工业结构是以轻工业为中心,钢
铁、造船、机械、化学等重工 业和化学工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是,与工
业化与经济军事化加速推进的同时,社会发展十分迟缓,三大差距 (不同社
会阶级、阶层的贫富差距、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地区差距、大企业与中小企业
之间的 “二重结构”)不断扩大,劳动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1923 年发
生了关东大地震,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1929 年又卷入世界性经济恐
慌,使日本的工、农业及金融业遭到沉重打击。
从 1937 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 1941 年挑起太平洋战争,使战争费用
更加扶摇直上,达到了
7558 亿日元这样的天文数字,国债余额从 1930 年的
62 亿日元增加到
1945 年底的
1439 亿日元,整个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1945 年日本战败,战争给日本留下的是 “大东亚共荣圈”幻梦的破灭,是 “人
工沙漠” (随美国占领军抵达日本的从军记者语)般的一片废墟,是足以令
国民发誓 “决不能让战争重演”的深刻教训。
1.2 战后经济复兴 (
二战结束的第二年即 1946 年,日本开始走上了经济复兴之路。由于长期
战争的破坏,生产能力锐减,工业设备的 30 %― 60 %遭到空袭破坏,未遭
破坏的设备也急需修理与更新。同时,由于战时大量支出军费的结果,导致
恶性的通货膨胀,许多生活必需品供应奇缺。 1946 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战前
( 1934 ― 1936 年平均值)的 65 %,工矿业生产仅为战前的 28 %,农林渔业
生产仅为 78 %。全国的失业人口多达 1300 万,从海外撤退回国的日本国民
多达 650 万人。大批无家可归的流浪者露宿街头,食品不足导致许多人因营
养不良而死亡。可以说战后的经济复兴之路的起点是极为困难、悲惨的。
在经济复兴的开始,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 “间接统治”下,实行了战
后改革,包括改革初期实施非军事化,制定 “和平宪法”,同时实施解散财
阀、农地改革、劳动立法等三大民主改革。战后改革使日本在外力的推动之
下确立了战后的和平发展道路,并使 市场竞争原理在除金融外的大多数产业
领域得以发挥作用,为整个战后的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6 年采取的 “倾斜生产方式”对经济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当时的
能源中心是煤炭,产业 “粮食”是钢铁,为了全面恢复生产,首先需要倾全
力于增产煤炭与钢铁。 “倾斜 生产方式”就是选准煤炭与钢铁作为恢复经济
的突破口,首先将依靠美国援助,从美国进口的重油优先投入钢铁生产,接
着将增产的钢铁优先投入煤炭生产,再将增产的煤炭投向钢铁生产,通过钢
铁业与煤炭业的相互促进与共同振兴来带动电力、化肥、交通等其他产业部
门的发展。
为了实施 “倾斜生产方式”,日本政府还对重点产业部门实施价格补贴
(对官定价格低于生产费用的差额部分实施补贴),并于 1947 年初设立了 “复
兴金融金库”,给重点产业部门提供低息贷款。这样,到了 1948 年日本经济
虽然摆脱萎缩状态而走上了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使整个经济重建工作开始走
上轨道,但是,大量的价格补贴和巨额的低息贷款加剧了通货膨胀,出现了
所谓 “狂乱物价时期”。
为了稳定日本经济,克服通货膨胀,美国政府于 1948 年底提出了稳定日
本经济的 9 条方针,并委派底特律银行董事长道奇为占领军司令部的财政金
融顾问。 1949 年根据道奇的指示 (道奇路线),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废除
了价格补贴和低息复兴贷款,并编制了超平衡预算,使通货膨胀得到了控制,
物资供应的紧张局面得到缓和,对经济的统制也逐步撤销,为市场机制进一
步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
推行紧缩的财政、金融政策,虽使通货膨胀趋于收敛,却又引起生产萎
缩,失业增加,导致日本经济一步步地陷入危机的深渊。正在这个关头,美
国侵朝战争于 1950 年 6 月爆发,大量的战争 “特需”犹如及时雨润泽了日趋
干枯的日本经济,使工矿业生产部门重又活跃起来,不仅摆脱了道奇路线造
成的经济危机,而且带 来了空前的 “特需景气”。
1952 年朝鲜停战之后,由于美国不再从日本大量采购战争物资,致使日
本经济一度陷入短暂的不景气,但此时日本经济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企业得以依靠其资本积累扩大设备投资,实行产业的合理化,提高国际竞争
力;城乡居民在收入明显提高的条件下,对耐用消费品等的需求不断增大,
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因而很快出现了 “投资、消费景气”。至 1953 年日本的
实际 GNP 超过 1944 年的水平,而在 1946 年实际 GNP 只及 1944 年的 56 %。
从 1946 ― 1955 年的 10 年间, GNP 年均增长率达到 9.2 %。 ①
1.3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 1955 ― 1973 年)
1956 年发表的 《经济白皮书》宣称: “现在已不是战后了”。这句话一
时成为流行语,甚至被后人认为是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 “宣言”。
1955 年度的日本经济不仅在国民收入、矿工业生产等 “流量” (即某个
期间的经济活动水平)方面,而且在企业设备等 “存量” (即业已积累起来
的资源)方面,都超过了战前水平。 “现在已不是战后”的判断,所依据的
正是对战前、战后经济实力的比较。然而,日本经济彻底恢复到战前水平之
后,其增长率是否也将恢复到战前的 4 %― 5 %的平均水平去呢?如果把经济
复兴阶段的高增长率看作是对作为复兴出发点的战败之初过低的经济水平的
补偿 (即越是低水平的经济越容易达到高的增长率),那么,在日本经济恢
复到战前水平之后,还能保持这样高的增长率吗?对此很多人是抱有疑问
然而, “奇迹”再 次发生了。从 1955 年到 1973 年将近 20 年期间,尽管
增长率年年都有变动,但平均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 10 %以上,甚至比复兴时
期的平均增长率还要高一些,既然高速增长 时期的出发点与经济复兴时期的
出发点是大相径庭的,因此,两个时期十分相近的增长率数字 ( 9 %― 10 %)
的含义显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在 1973 年、即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 “终点”年份,日本的实际 GNP 达到
1946 年的 11 倍,达到战前水平 ( 1934 ― 1936 年)的 7.7 倍。日本的人均 GNP
从 50 年代不及美国的 1/10 ,增长到相当于美国的 60 %。这样的增长速度在
日本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的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如果说,在经济复兴时期的经济增长是以出口 ( “外需”、特别是朝鲜
战争的 “特需”)为主导的增长,那么,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增长则是以投
资为主导的增长,即迅速增长的民间企业的设备投资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
要动力。从数字上看,例如 1969 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率 (民间企业的设备投
资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高达 27.3 %,包括政府投资在内的投资率更是高达
色文: 《现代日本经济的发展与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第 31 页。
35.3 %。 ①
当时,日本无论是在生产方面,还是在消费方面,都以美国作为样板,
为此所需要的技术,也无需自己从头开发,只要把先进技术引进来,通过模
仿、消化与改良,就能迅速使之产业化、产品化。由于竞相引进技术而导致
了设备投资的迅速增长,出现了所谓 “投资呼唤投资”的热潮。通过设备投
资热潮,在战争期间由发达国家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大量流进日本,使原
有的产业设备一举更新,崛起了钢铁、合成纤维、石油化学、电子工业等一
大批新兴产业。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也就是战后重工业
化和化学工业化的过程。
1960 年由池田内阁提出的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
的一个象征,使广大的民间企业受到鼓舞,其低利率 政策则有力地刺激了民
间投资的增长。迅速增长的投资促使生产设备日趋先进化、大型化:在钢铁
业,最大高炉容量从 1953 年不到 1000 立方米扩大到
1964 年超过 3000 立方
米, 1973 年超过 4 600 立方米,以致在 70 年代世界最大的
5 座高炉中日本
4 座,并迅速导入氧气顶吹转炉等最先进的炼钢技术;在石油化工业,
最大乙烯工厂的规模从 1958 年的年产 2 万吨扩大到 1966 年的年产 20 万吨,
1973 年的 30 万吨,建成了以大型联合企业为主的石化生产体系;在电力工
业,最大火力发电机容量从 50 年代后半期的 17.5 万千瓦扩大到 1967 年的
60 万千瓦,进而向 100 万千瓦升级。 ①
与 “大量生产”形成相互促进关系的是 “大量消费”,特别是 “家庭电
器热”成为高速增长时代国民消费的一大特征。在 50 年代,号称为 “三种神
器”的黑白电视、洗衣机、冰箱得到普及,其中黑白电视迅速普及是在每台
价格相当于人们一个月工资的 50 年代后半期。到了 60 年代,彩电、空调、
小轿车 (由于这三大件的英文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 “ C ”,故又称 “ 3C ”)成
为国民消费需求的新的中心。其中小轿车的普及率从 1955 年每千人口保有
1.7 辆提高到 1965 年的 22.0 辆, 1973 年的 133.6 辆。 ②
由于技术引进与革新提高了生产力,加上 1949 年设定的日元对美元的固
定汇率偏低 ( 1 美元等于 360 日元),日本的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增
强,出口以两倍于 GNP 增长率的速度增加,其结果在 60 年代后半期开始形成
贸易收支的黑字态势 (出口大于进口)。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于 1964 年加入经合组织 ( OECD ),进入了发
达国家行列。以美元换算的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于 1967 年超过了英国和法国,
1968 年超过了西德,从而在经济规模上成为西方国家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
济大国。日本的人均国民收 入也从 1960 年的 378 美元上升到
美元,接近了西欧的水平 (占世界第 20 位)。
1969 年度的 《经济白皮书》以 “第 2 位与第 20 位”的表述,刻画了当
时日本的经济实力,认为导致日本的 GNP 占第 2 位与人均 GNP 占第 20 位的 “不
平衡”的是农业、服务业、中小制造企业的低生产率。然而,在经济高速增
长的背景下,对以年轻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扩大,导致出现了劳
动力不足的趋势,以致低生产率部门的工资也迅速增加,而劳动力等生产要
[日]南亮进: 《日本的经济发展》 (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2 年,第 32 页。
[日]佐贯利雄: 《产业结构》,日本经济新闻社 1981 年,第 37、 40、 51 页。
[日]佐贯利雄: 《产业结构》,日本经济新闻社 1981 年,第 37、 40、 51 页。
素成本上升又加速了消费物价上涨。
高速增长总的来说使蕴藏在日本国民中的 “能量”得到了发挥,国民通
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物质生活的贫困,基本上实现了完全雇佣,在消除经济
“二重结构” (例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方面也作出了成绩,广
大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物价上涨、生
活环境建设落后及公害问题严重化等弊病。
70 年代初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进入末期,增长减速过程实际上已经开
始。 1970 年度的实际增长率为 7.6 %, 71 年度由于 “日元升值”的冲击增长
率下降到 5.0 %, 1972 年度增长率复又回升到 9.2 %。然而,紧接着在 1973
年发生了石油危机,致使 1974 年实际增长率下降到 -0.4 %,为战后第一次出
现的负增长。可以说正是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转折产生了决定性的影
响, ① 给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划上了句号。
1.4 稳定增长时期 ( 1973 ― 1986 年)
1970 年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恶化,美元大量流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
货币体制大大动摇。 1971 年 8 月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并对进口加征 10
%的关税,即发生了所谓 “尼克松 冲击”。 ① 1971 年底十国财政部长在华盛
顿开会,对各国通货进行了调整,其中日元对美元汇率从 1 美元兑换 360 日
元调整到 1 美元兑换 308 日元,但行情仍不稳定,又于 1973 年 2 月转为浮动
汇率制,即各国通货的比价不再固定,而由市场机制来决定。
1973 年 10 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将油价从每桶约 2 ― 3
美元提高到 4 美元、 8 美元、 12 美元,从而引发了所谓 “石油危机”。石油
价格大幅度上涨对石油消费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引起了通货膨胀、经
常收支恶化等问题,尤其是对进口中东石油依赖很大、号称 “油上楼阁”的
日本经济的冲击更大。 ②
在石油危机的影响下,日本国内投机盛行,物价暴涨,甚至出现了家庭
妇女抢购卫生纸的现象。为此,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金融紧缩政策,结果虽
然控制了物价上涨,但却导致设备投资停滞,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雇用减少,
失业增加。
日本政府于 1975 年春解除了金融紧缩,又于 1977 年底采用了财政刺激
政策,同时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促使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向技术、
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变。由于出口持续扩大,填补了国内需求的减少,结
果经济开始稳步回升,同时物价保持稳定,失业率趋于下降,经济增长率的
上下摆动也不大。
为了克服石油危机,努力推行生产与经营合理化的民间企业功不可没。
它们依靠市场原理,一方面大力节省资源能源,并实行 “减量经营”以节省
这一点可从一对数字看得一目了然: 1973 年即石油危机发生之年的前 10 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为 9.3
%;后 10 年为 3.6%。
在 1971 年发生了两次 “尼克松冲击”,第一次是 7 月
15 日尼克松宣布访华,第二次是 8 月 15 日尼克
松宣布停止黄金与美元的兑换等 8 项紧急经济政策。美国宣布紧急经济政策的目的对外是为了捍卫美元,
对内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但是,在实质上,这标志着进入 70 年代后美国经济 (它在战后一个时期表现得
突出的强大)相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实力地位开始步入下降过程的一个转折点。
1973 年日本进口原油 3 亿 KL(千升),按照每桶原油价格涨 10 美元计算,日本进口原油的负担每年增
200 亿美元,相当于当时日本
GNP 的 5 %。
各种费用,一方面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了产 品、特别是出口产品的高附加价值
化。通过推进生产与经营合理化,企业的素质与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发生尼克松冲击与石油危机以后,人们曾经预计日本经济承受不了这
样的双重打击:担心进入浮动汇率制以后,日元升值会导致民间企业的国际
竞争力下降;担心石油价格上涨会带动物价全面上涨,导致经常收支恶化,
总之,担心日本会进入 “零增长”的经济萧条时代。
但是,到了 70 年代后半期,人们逐渐发现,尽管油价上涨,在西方国家
中受打击最大的日本经济却恢复得最快;尽管汇率浮动,民间企业却能在困
境中顽强地恢复其活力。整个日本经济由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企业素质的
增强而加强了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因此,尽管在 1978 ― 1979 年爆发了第二
次石油危机 (石油价格从 1978 年中期的每桶 13 美元暴涨到 1980 ― 1981 年的
40 美元), 1981 ― 1983 年又出现了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经济所受影
响甚小。总之,日本经济走上了稳定增长的道路,其经济表现在发达国家之
中实属上乘 (见表 2 - 1 )。
石油危机前后 10 年的实际增长率
前 1 0 年 平 均 后 1 0 年 平 均
日 本 9 . 3 3 . 6
美 国 3 . 9 1 . 8
西 德 4 . 5 1 . 6
法 国 5 . 5 2 . 3
英 国 3 . 3 1 . 0
引自:日本经济新闻社编: 《日本经济入门》,日本经济新闻社 1997 年版,第 104 页。
随着日本的经济、科技水平日益赶上欧美,日本政府越来越感到必须加
强自主的技术研究、开发, “从模仿外国技术的时 代走向独创的时代”。为
此,于 1980 年正式提出了 “技术立国”方针 ① ,制定了 “创造科学技术推进
制度” (科技厅)、 “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 (通产省)等重
要的研究开发计划,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来推动 “产官学” ( “产”指民间企
业, “官”指政府研究机构, “学”指大学)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然而,日本相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的良好的经济表现与迅速的技术进步,
却带来了日本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由于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日本的工
业品出口持续扩大, 1974 ― 1975 年的经常收支赤字到 1976 年转为黑字,此
后出超幅度迅速扩大。特别是在日美之间,由于美国从 1982 年起实行高汇率
政策,使日美贸易不平衡日益加剧,日美贸易摩擦接连不断,日趋激化。 1985
年五国财政部长会议以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在
1988 年 11
3 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从
1 美元兑换
230 日元上升到
1 美元兑换
121 日元。
1.5 泡沫经济的膨胀与破灭 ( 1986 ― 1997 年)
由于 1987 年 10 月的 “黑色星期一” (纽约股市暴跌),加速了日元升
尽管早在 70 年代 “技术立国”的说法就多次出现在各种研究报告与学者的著作中,但作为日本政府第
一次正式提出 “技术立国”方针的官方文件是 1980 年通产省发表的 《 80 年代通商产业政策展望》,这个
报告的几乎全部内容都与技术政策有紧密的联系,其中,特别是专门阐述产业技术政策的第六章,以 “走
向技术立国之路”为标题,从而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正式提出了 “技术立国”。
值,于 1988 年达到 1 美元兑换 122 日元的水准。为了防止日元进一步升值,
1987 年 2 月日本银行将再贴现率调整到空前的低水平,即 2.5 %。这导致大
量游资流向土地、股票市场,引起地价、股价的上升,而在揣摩土地、股票
的价格会继续上涨的心理作用下,人们争相购入,以期取得增值效益,结果,
土地、股票的价格被越炒越高,大大脱离了真实价值, 1989 年 12 月 29 日日
经平均指数 (日本最常用的股价指数,它是根据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部上
市的有代表性的 225 种股票的平均价格计算出来的)达到创 记录的 38915.87
地价、股价等资产价格暴涨导致产业 “资产效应”:其一,刺激了消费
的膨胀,因为拥有土地、股票的人们手里的资产大幅增值,以至于感到自己
顿时 “阔”了起来,于是便大把大把地花钱,贵金属、宝石、绘画、名牌汽
车等高价商品居然成了抢手货;其二,导致建筑、土地的交易空前活跃,金
融机构则积极开展融资活动 (因为作为担保的不动产价格上升),向企业、
个人提供设备投资资金、住宅投资资金及消费资金;其三,在股票市场十分
兴旺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开展伴随股票发行的筹资活动,用于设备投资与建
设面向职工的福利设施。
随着这种带有泡沫膨胀性质的 “大型景气”的发展,企业日益感到人手
不足,结果导致工资上升,为了防止物价跟着攀升,日本银行于 1989 年 5
月将再贴现率一下子提高到 3.25 %,其后股价继续上升了一段时间,终于在
1989 年 12 月上涨到顶转为下跌。在股价首先开始下落之后,地价的上涨率
也在 1990 年年中到顶,其后上涨减缓,至 1992 年转为下跌。
地价、股价下跌导致资产紧缩效应,同时工资上升率的下降,在泡沫经
济膨胀期间购入了过多的耐用消费品使家计也发生了 “过剩库存”,国民的
消费意识由热转冷,个人消费趋于不振,这导致了商品库存的增加,企业不
得不减少生产。另一方面,企业则由于利率的上升加上泡沫膨胀时期进行过
度投资所带来的过剩设备问题而不得不抑制贷款,企业效益也趋于下降。然
而,受泡沫经济崩溃之苦最大的是金融机构。由于作为担保的不动产价格的
下降与所保有的股票价格的下降,部分贷款显然已无法回收,加上通过所谓
“非银行”贷出的大量资金也成了坏账。结果,
名词解释 “非银行”:从事金融业务、但不受理存款的公司,如住宅金
融专门公司等等。非银行开展融资的资金需从同系列的金融机构等处筹措,
由于非银行在泡沫经济膨胀期间融资过度,在景气后退以后无法回收,致使
向非银行融资的金融机构也发生了不良债权问题。 本来在经济萧条时应担负
向企业提供救济、支持企业再建的重任的金融机构自身也陷入了危机状态,
对贷款变得十分慎重。金融机构的问题使这次萧条成为 “复合萧条”,并使
萧条长期化。 ①
1993 年 10 月日本经济走出谷底,其后日本经济虽进入了复苏阶段,但
为了处理不良债权而拖了景气的后腿,使复苏步伐缓慢、乏力, “创了历史
80 年代后半期发生的泡沫经济景气在进入 90 年代以后逐渐进入后退、萧条局面。为了分析这次景气后
退与萧条,日本经济学家宫崎义一写了一本题为 《复合萧条》的书,认为这次萧条不仅是由于有效需求不
足引起的景气减速,而且是由于金融自由化的进展导致了金融资产的调整,并引起了生产增长减缓,从而
形成了不良资产 (存量)的调整与短期的库存 (流量)的调整互相 “联动”的局面。所谓 “复合萧条”就
是指金融方面的存量与实物方面的流量这两者 “复合”的景气不振。
记录”。 ② 继 1992 年度增长 0.4 %之后, 1993 、 1994 两年度又接连出现零增
长 (实际增长率分别为
0.5 %、 0.7 %),这是战后第一次出现连续 3 年的
零增长局面,连经济企划厅也承认 90 年代的日本经济出现了 “令人惊异的低
增长”。 ③ 1995 、 1996 年度增长率有所回升,分别为
3. 5 %,然
而,到了 1997 年度日本经济出现了跌落为 -0.7 %的负增长,导致这种局面的
原因除政府政策的失误 (在 “内需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增税、减少公共投资
等紧缩财政的政策)和泡沫经济崩溃的后遗症以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日
本的经济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
20 世纪日本的经济、人口、人均产值的增长率
时 期 经 济 年 均 增 长 率 人 口 增 长 率 人 均 产 值 增 长 率 备 注
1 9 0 1 ― 1 9 0 5 1 . 8 4 1 . 1 8 0 . 6 6 1 9 0 4 ― 1 9 0 5 年 日 俄 战 争
1 9 0 6 ― 1 9 1 0 2 . 2 9 1 . 1 4 1 . 6 6
1 9 1 1 ― 1 9 1 5 3 . 3 5 1 . 3 6 1 . 9 9
1 9 1 6 ― 1 9 2 0 4 . 7 7 1 . 1 1 3 . 6 6
1 9 2 1 ― 1 9 2 5 1 . 9 3 1 . 2 6 0 . 6 7
1 9 2 6 ― 1 9 3 0 2 . 5 3 1 . 5 0 1 . 0 3
1 9 3 1 ― 1 9 3 5 4 . 9 8 1 . 3 6 3 . 6 2
1 9 3 6 ― 1 9 3 8 5 . 0 7 0 . 9 5 4 . 1 2 1 9 3 7 年 发 动 全
1 9 5 5 ― 1 9 6 0 8 . 3 5 1 . 0 1 7 . 3 4 面 侵 华 战 争 ,
1 9 6 1 ― 1 9 6 5 9 . 1 0 . 9 9 8 . 9 9 1 9 3 8 年 发 布 国
1 9 6 6 ― 1 9 7 0 1 0 . 9 1 . 2 5 8 . 4 2 家 总 动 员 令
1 9 7 1 ― 1 9 7 5 4 . 5 1 . 3 3 3 . 9 7
1 9 7 6 ― 1 9 8 0 4 . 3 0 . 9 2 3 . 1 4
1 9 8 1 ― 1 9 8 5 3 . 4 0 . 6 7 3 . 2 3
1 9 8 6 ― 1 9 9 0 4 . 8 0 . 5 0
1 9 9 1 ― 1 9 9 5 1 . 4 0 . 3 0
资料来源: [日]经济企划厅综合计划局: 《日本的经济结构》,东洋经济新报社 1997 年,第
战后日本经济大事记
[日]小宫隆太郎、佐濑正敬、江藤胜编: 《面向 21 世纪的日本经济》,东洋经济新报社 1997 年版,
第 328 页。
[日]经济企划厅: 《经济白皮书》 1996 年版,第 1 页。
时 间 经 济 事 件 、 背 景 事 件
1 9 4 5 年 8 月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结 束
“ 联 合 国 军 最 高 司 令 部 ” ( G H Q ) 设 立 ( 最 初 设 在 横 滨 , 9
月 1 5 日 迁 至 东 京 )
1 0 月 G H Q 命 令 发 出 有 关 排 除 垄 断 企 业 与 经 济 机 构 民 主 化 的 指 示
1 1 月 G H Q 命 令 解 散 财 阀
1 2 月 G H Q 发 表 关 于 土 地 改 革 的 文 件
1 9 4 6 年 1 0 月 公 布 复 兴 金 融 公 库 法
1 1 月 颁 布 日 本 国 宪 法
1 9 4 7 年 2 月 命 令 中 止 总 罢 工
时 间 经 济 事 件 、 背 景 事 件
4 月 公 布 劳 动 基 准 法 、 禁 止 垄 断 法
1 9 4 8 年 7 月 解 除 对 存 款 的 冻 结
1 2 月 发 表 稳 定 经 济 9 原 则
1 9 4 9 年 3 月 实 施 道 奇 路 线
4 月 实 施 单 一 汇 率 : 1 美 元 = 3 6 0 日 元
9 月 发 布 有 关 夏 普 “ 税 制 建 议 ”
1 9 5 0 年 6 月 朝 鲜 战 争 爆 发
1 9 5 1 年 3 月 公 布 日 本 开 发 银 行 法 ( 5 月 开 始 实 施 )
9 月 西 方 多 国 签 订 对 日 和 约 , 签 订 日 美 安 全 保 障 条 约
1 9 5 2 年 1 月 解 散 复 兴 金 融 公 库
6 月 公 布 日 本 长 期 信 用 银 行 法 ( 1 2 月 开 始 实 施 )
8 月 日 本 加 入 国 际 货 币 基 金 组 织 ( I M F ) 与 世 界 银 行
1 9 5 3 年 3 月 东 证 股 价 大 暴 跌
4 月 签 订 日 美 通 商 友 好 条 约
7 月 朝 鲜 停 战 协 定 签 订
1 9 5 5 年 9 月 日 本 加 入 关 贸 总 协 定 ( G A T T )
1 9 5 6 年 1 2 月 日 本 加 入 联 合 国
1 9 6 0 年 1 2 月 日 本 政 府 决 定 实 施 “ 国 民 收 入 倍 增 计 划 ”
1 9 6 3 年 2 月 日 本 成 为 “ G A T T 1 1 条 国 ”
1 9 6 4 年 1 月 设 立 日 本 共 同 证 券 ( 购 入 由 于 证 券 萧 条 引 起 的 过 剩 股 票 的 机 构 )
4 月 日 本 成 为 I M F 8 条 国 , 日 本 正 式 加 入 经 济 合 作 发 展 组 织 ( O E C D )
1 0 月 东 京 奥 运 会 召 开
1 9 6 5 年 3 月 山 阳 特 殊 钢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破 产
5 月 日 本 银 行 向 濒 临 破 产 的 山 一 证 券 公 司 进 行 特 别 融 资
1 9 6 6 年 1 月 战 后 第 一 次 发 行 赤 字 国 债
1 9 7 1 年 8 月 尼 克 松 冲 击
1 2 月 日 元 升 值 至 1 美 元 = 3 0 8 日 元
1 9 7 2 年 6 月 田 中 角 荣 通 产 大 臣 提 出 “ 日 本 列 岛 改 造 论 ”
7 月 田 中 内 阁 上 台
1 9 7 3 年 2 月 日 元 进 入 浮 动 汇 率 制
1 0 月 第 四 次 中 东 战 争 爆 发 , O P E C ( 石 油 出 口 国 组 织 ) 发 表 石 油 战 略 , 石 油 危 机
1 2 月 原 油 价 格 上 涨
1 9 7 4 年 2 月 物 价 暴 涨
1 9 7 5 年 1 2 月 石 油 危 机 引 起 的 萧 条 开 始 , 发 行 赤 字 国 债
1 9 7 6 年 年 中 企 业 破 产 达 1 5 6 3 8 家 , 创 历 史 最 高 记 录
时 间 经 济 事 件 、 背 景 事 件
1 9 7 8 年 8 月 日 中 和 平 友 好 条 约 签 订
1 9 7 9 年 6 月 O P E C 决 定 原 油 提 价 , 第 二 次 石 油 危 机
1 9 8 3 年 1 1 月 “ 日 美 日 元 美 元 委 员 会 ” 设 立
1 9 8 5 年 9 月 “ 广 场 协 议 ”
1 0 月 银 行 大 额 定 期 存 款 ( 1 0 亿 日 元 ) 的 利 率 自 由 化 ( 利 率 自 由 化 的 开 端 )
1 9 8 7 年 1 0 月 纽 约 股 票 市 场 股 价 暴 跌 ( 黑 色 星 期 一 )
1 9 8 8 年 4 月 废 除 非 课 税 储 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审视夺度与审时度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