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融业要为服务实体经济济服务?

吴昀国: 金融业必须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
“十三五”规划建议稿首次提出,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十三五”规划建议稿首次提出,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从当前国家领导人的历次讲话和中央会议精神明确指明了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新方向,并确立了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新重点。这意味着未来五年金融业必须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促进金融业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更为强大的动力源泉。这也是我们这次新金融论坛的初衷: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探路。作为会议的主办方,《中国企业报》集团发展战略就是打造中国的产业园区和战略新兴产业智库平台、产融平台,实现金融与产业的对接和服务。中国企业报自创刊开始就提出了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宗旨。怎么服务?在新形势下,要服务好企业就要实现金融与企业的对接。这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央级媒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中国的实体产业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就是推进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步伐,迎接新金融时代的到来。成为引领中国新金融健康发展的一个风向标、思想库。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叫做助力金融服务实体,我觉得我们至少达成了以下重要的认识:首先既要认识到金融的作用,金融可以兴邦,可以改变生活,可以帮助促进一个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讲共生共融,就是说金融一定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一点是不动摇的,要牢固的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的这种观念。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上先有宝万之争,后有格力电器险资举牌等等引起高层的关注,带来的是资金脱实向虚和脱虚向实的争议。但最终金融必须向实业输血,这是方向。也是我们的共识。另外,由于互联网快速发展,金融业正经历着巨大变革,出现了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金融业务借助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将金融服务覆盖到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让金融更有温度、情怀。同时,互联网企业通过技术、大数据、消费场景等优势,介入到支付、借贷、融资、理财、信息中介等金融服务领域,发展起互联网金融,让金融更有活力、更具生机。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当前金融服务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国家高度关注的普惠金融服务不均衡,普惠金融体系不健全,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频发,也带来了新的监管难题,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尽管普惠金融是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金融服务最大的“短板”也存在于普惠金融领域。推进普惠金融发展,需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双轮驱动。从国家层面,应制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坚定服务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贫困地区发展,增加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有效供给,着力解决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金融机构层面,需要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使普惠金融的供需两端更加匹配。所以说振兴实体经济需要系统措施。这也是我们今天论坛的共识。真正扎根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着力去帮助实体经济解决问题,使其焕发出更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我们论坛的主旨所在,也是中国企业报集团的使命所在。(本文根据《中国企业报》集团社长、总裁吴昀国先生在第十三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暨2016中企新金融高峰论坛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
关注中国企业报微信公众号ID:zgqybnews
经济进退、行业冷暖、牛企动静、观察者发言,关于财经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周小川: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系列报道  & 本报记者 唐福勇  &&与以往不同,周小川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演讲更多的是与在场的近千名国内外官员、企业家、专家及学者在探讨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似乎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答案,是希望通过讨论来给未来的金融改革理清认知上的一些不同看法,从而在&十三五&规划五年里更好地落实相关金融改革。&周小川在2016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比如放开金融准入会不会更混乱?目前的金融供给到底是十分充足还是明显不足?政策性金融还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与完全自由浮动汇率的区别在哪?外汇储备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月的快速回落是怎么一回事?  &&在周小川看来,中国的金融机构过去数量还是比较少的,过去品种也比较少,不能够满足对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需要,所以要丰富金融机构体系。他同时认为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会出现有一部分业务商业性融资做不了,因此,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仍旧把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虽然也讨论中国的金融供给到底是充足还是不足的问题,但周小川坦言,&虽然我们有数量上不少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但是因为国家很大,到了基层金融服务总体来讲还是不足。& 这意味着中国在未来五年加强基层的金融服务是可以预期的。&  &&周小川认为要理清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他看来,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可以分三类:可以是双赢的局面,也可以是零合博弈,也可以是双输的局面。对中国来讲应该做到什么样?至少可以有一个初步的结论,如果金融业不能够更加发展,提供更普遍的服务,同时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至少来说实体经济就会受到限制。因此,他希望在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金融改革方面需要进一步理清这些思想。  &&周小川也坦承中国总的经济杠杆率偏高,希望通过资本市场发展,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降低杠杆。同时也希望通过加快发展资本市场,降低债务占GDP的比重.  &&虽然周小川表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应该说在去年年底之前基本上已完成了,但也认为利率的改革下面还有很多任务,比如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指导以及传导机制健全的问题。此外,利率形成机制的整个过程也还有一个市场上经过磨合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应该说利率市场化已经做出了决定性的进展。  &&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周小川表示,中国还是会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构建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相协调的金融管理体制。  &&周小川还提到,从国际上看,金融监管也没有一个非常理想的模式。全球金融危机出了不少事,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今后在金融监管体制方面应该怎么对待,国际上有众多讨论,也有很多实践探讨,这也是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重要的参考点。  &&对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周小川认为,这也是目前体制上的一个弱点,这个弱点在&十三五&过程中要大力加强,包括合法权益的保护、隐私的保护、金融系统各种基础设施和支付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编辑:maojh&&&&&&
中国经济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经济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中国经济新闻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经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
微信公众号
中国经济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010)
中国经济时报社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邮政编码:102209 电话:(010)(总机) (010)0(编辑部) (010)(广告部) (010)(发行部) 传真:(010) 电邮:.cn
Copyright 2011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金融业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上海证券报
⊙ ○主持 于勇
  在今年金融工作会议上,温总理明确指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发展新战略。这就引出了至少三个问题:哪些实体经济现在没有得到或很少得到金融服务?为什么他们没有得到金融服务?金融体制应如何改革才能真正地为这些实体经济来服务?
  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把实体经济按所有制来划分的话,则国有经济不存在着金融不为之服务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国家的金融机构早先就是为服务国有企业设计出来的。即使是现在国有企业仍然是金融业的主要服务对象。而民营企业就不一定了,起码有相当部分的民企是得不到金融服务的。以企业的大小来分,得不到,或很少得到金融服务的主要是小微企业。以行业分,则农业,特别是农户及农村专业合作社、小制造业、小服务业等难以得到金融服务。
  这也就是说,在当前特定的情况下,要使金融更好地为实业发展服务,指的就是要加强为小微制造业、小微服务业、为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服务。这个方向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则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新政策,又会被曲解、被异化,在政策设计与执行中,又一定会走样。
  小微企业融资难,农户融资难,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然而由于中国经济体制机制中的一些特殊原因,造成我国小微企业与农户融资更难。在我国的金融政策中缺乏一些对小微企业,农户服务的硬指标。如国外的“社区投资法”,“中小企业融资法”, 一些国家硬性规定对农业及小企业的融资比例等等,这些法律法规在我国基本没有。即使国家有一些软性政策,由于我们对中小企业界定不清,特别是没有人真正地去监督。因此经常发生一方面小微企业越来越难,一方面统计表现出形势一片大好。
  近半年来,小微企业、农户的处境更为困难。资金短缺、劳动力工资价格上涨,使得小微企业承担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与此同时,欧美经济陷入金融危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减少。更加上近年来房地产泡沫,一大批小企业主转而投资房地产,或干脆参与炒房,资金被大量地套在其中。最后,很多地方的民间融资处于完全停滞的状态。过去还能通过民间融资的小微企业连最后一根稻草都没有了。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地加强金融业对小微企业,对农户的服务呢?
  首先,不能再玩虚的,要有硬指标。既然经济理论与实践证明了对农户的,对小微企业融资都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失败”,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习别国的先进经验,政府要给予一定的干预,给金融机构定出一些对小微企业、对农户融资的硬性的比例指标来。在实际执行中,这些金融机构可以自己来完成这些指标,也可以委托别的机构来帮助完成这些指标。特别是要设计好包括第三方在内的监督机制,防止这些政策又走过场。
  第二是建立一些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为农户融资服务的机构。几十年来,人们不断地把希望寄托在现有的机构改革上。实际上,农信社、、以及各银行的小贷部也都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很显然,效果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否则,这次中央金融会议就不会把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提到这样的高度来了。温州与出现的资金链断裂现象也证明了,靠民间融资、非正规金融,是解决不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农户融资难的问题的。事实上,用很原始、很传统的民间融资来对现代的小微企业融资,规模一大就有可能出问题。因此,还是应该有一批基于现代的、正规的专门金融机构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与农户融资的服务。
  最后,在当前的情况下,与其成立一些新的小银行、小金融机构,不如从现有的表现好的规范运作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挑出一些来升格成村镇银行,并取消当前要有一个现有的正规金融机构为大股东的限制。同时建一个存款机制。增加监管机构的人员,成立专门对小银行的监管部门。对于那些即使是在市场比较混乱的时候,也能够坚持规范经营的担保机构或小贷公司,应该给他们更多更好的机会。形成良币驱劣币的良好社会风气。(作者供职于友成会)
汤敏 于勇】 (责任编辑:于戈)
 市场连续两天暴跌,让所谓的1949点“建国底”不堪一击……
[简介]崇尚中长线波段交易,善于把握股市节奏,每日送出热点个股!
[简介]实盘交割单100%真实发布,连续5年盈利,年平均收益高达40%。
[简介]看大盘最精准最前瞻最直接,对个股非牛不战,出手必攻直击涨停。
关于的相关新闻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该历史文章已归档,请进博客首页()浏览最新文章
请登录后收藏
用户未登录,请登录
使用更方便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