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曲线的移动影响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吗

您的位置: &
& &&&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7:48&&自考365 【
  问题: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解答: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例如,地震或战争会极大地减少经济的总供给,即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第二:技术变动。第三:工资率等要素价格的变动。总供给曲线是在工资率给定的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因而工资率的变化将移动总供给曲线。当工资下降时,对于任一给定的价格总水平,厂商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因而降低工资将使总供给曲线的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工资上升,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此外,原材料经济的总供给曲线也向左上方移动。
  编辑推荐:
本文转载链接:
欢迎访问:
自考真题库手机应用
& & & & & &
热门搜索:    欢迎你,    
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3:59:32 来源:新东方在线
最新资讯:
考研关注:
复习指导:
课程推荐:
& & 主要考察微观、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及西方经济学等内容,大家要根据报考院校要求进行准备。下面新东方在线就和大家分享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扎实复习。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是由IS-LM模型决定的,所以,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也就决定了总需求曲线的位置,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也会改变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当物价水平不变时,仍有许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因素,可以用把这些因素总结如下表:  表5-1 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因素 &引起总需求减少的因素 利率下降利率上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上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下降汇率下降汇率上升预期的未来利润增加预期的未来利润减少货币量增加货币量减少总财产增加总财产减少政府对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增加政府对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减少税收减少或转移支付增加税收减少或转移支付减少国外收入增加国外收入减少人口增加人口减少  以上只是就一般而言的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我们知道,财政政策的变动会改变IS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的变动会改变LM曲线的位置,因此,总需求曲线位置的决定与变动就要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影响。下面再分别说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如何决定总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的。  财政政策并不直接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从而也就不影响LM曲线的位置。但财政政策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从而也就要影响IS曲线的位置。这样,财政政策就通过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我们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用图6-4(a)与(b)来说明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货币政策并不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从而也就不影响IS曲线的位置。但货币政策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从而也就要影响LM曲线的位置。这样,货币政策就通过对LM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我们以扩张货币政策为例,用图6-5(a)与(b)来说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应该指出的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所引起的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与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同比例的。由于实际货币供给量度取决于名义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所以,如果价格水平的上升与名义货币供给量和价格的增加是同比例的,那么,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就不会引起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在图5-5(b)中,在AD1的K点上,价格水平P1,P1&P0,所以K点时的实际货币供给量与AD0上E0点的实际货币供给量是相同的。
本文关键字:
考研网络课堂
考研公共课
考研专业课
考研直通车
快速响应:购课即开展择校择专业指导,且有一次更换所报专业课机会;
专属小灶:老师直播互动式教学,真正的“零”起点授课,就是让你入门;
专属辅导:班主任+科目老师,多对一全程辅导,智能讲练结合,随时检验效果;
签约重读:一科不过,全科重读,业内最低重读标准
2019考研早知道——学长陪跑班第一季
2018考研管理类、经济类联考综合写作批改班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冲刺班【逻辑单项】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冲刺班【数学单项】
2018考研数学冲刺班
2018考研英语二冲刺班
2018考研英语一冲刺班
2018考研教育学冲刺模考班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新东方在线"上的内容,包括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其版权 均为"新东方在线"或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得到 "新东方在线"许可 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新东方在线" 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 文章、资料、资讯等 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 " 稿件来源:新东方 " ,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新东方在线联系。
考研网络课堂
考研实用 o 工具
考研交流 o 下载
考研课程排行榜
考研公开课  文刘植荣  (独立学者、媒体评论员、专栏作家)  笔者在《对商品征税会转嫁给生产者吗》一文中已论述,对商品征税并不一定导致供给曲线左移,税负完全由消费者承担。那么,对商品征税会让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如何移动呢?  经济学著作研究供给与需求,几乎均建立在生产者的供给愿望与消费者的需求愿望基础之上。从愿望出发,生产者希望商品的价格无穷大,而消费者希望商品价格为零。实际上,市场的真实价格是实现交易时每单位商品的货款。有交易才有价格;没有交易,生产者和消费者只能提出一个销售或购买的意愿价格,即报价,这并非是市场上的真实价格。  比如石油公司希望以每升10元的价格销售汽油,由于定价过高,汽油根本没人买,无法实现交易,“每升10元”只能是生产者的意愿价格。从消费者角度分析,如果消费者希望用每升2元的价格购买汽油,则没有任何石油公司愿意以这么低的价格卖给他,也无法实现交易,“每升2元”就是消费者的意愿价格。但市场会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撮合,使两者的意愿价格趋于一致,当双方均接受每升5元的价格时达成交易,我们就说汽油的市场价格是每升5元,这才是真实的价格。既然真实的价格是实现交易时的价格,那么,交易时的供给量一定等于需求量,消费者购买17亿升汽油,生产者必然要卖出17亿升汽油。  如果对商品征税,对生产者而言,价格还是原来的价格,因为税收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是生产者的经营收入。从会计角度分析也是如此,对商品征税对企业的利润率没任何影响,损益表上根本就不体现对商品的征税,如增值税,因为这个税虽然是政府对企业征收,但企业是法律上的纳税人,消费者是经济上的负税人,企业会把增值税加进商品的价格里向消费者索回。所以说,在商品流通环节征收的增值税等税的本质就是销售税,而销售税的负税人是终端消费者。  正因对商品征的税全部由消费者承担,所以对商品征税本身不会让商品价格下降。在供给与需求达成均衡时,各企业因竞争利润率保持相对稳定,不存在因利润率下降而减少供给量。对某些商品则恰恰相反,市场的周期性等因素会导致价格下降,也即企业的利润率降低,但为了维持一定的现金流和避免固定资产因停产造成过度贬值或废弃,企业生产规模未必会缩减。如近期黄金和石油价格暴跌,但这两种商品的供给量反而上升。  对消费者而言,对商品征税就是价格上升,对刚性需求的商品来说,价格并不影响需求量;而对弹性需求的商品来说,对商品征税会减少需求量,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必然相应减少,但价格并不会降低。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烟草需求富有弹性,通过征税可以减少烟草消费量。事实并非如此,中国过去30多年来烟草税不断加重,香烟价格里的税约占80%,可烟草消费量还不断增长。据Tobacco Atlas数据,2013年中国烟草消费量2.36万亿根,比1980年增长了129%,一般烟民日均吸烟22根,比1980年增长了50%。  综上,对商品征税,对刚性需求商品而言,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会黏着在一起垂直向上移动所征税的货币单位;对弹性需求商品而言,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先黏着在一起垂直向上移动所征税的货币单位,然后再向左移动需求量或供给量减少的单位。引起AD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收入,偏好,预期,或者其他商品的价格影响等导致需求曲线整体移动。
IS:人们的消费、投资意愿增加,政府的购买支出增加,政府减少税收等可以增加国民收入的情况,均可以使曲线向右方移动;反之向左。
LM:货币的供给减少,货币的需求(...
我国货币供给量M2的影响因素分析 /link?url=GhnaqSIr1h8f938A2zlTSp61Jp1d04b...
要看他对他的贡献有多少一般通过集体皮。
市场结构( Market structure)——指的是某一市场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包括市场供给者之间、需求者之间、供给和需求者之间以及市场上现有...
答: 四维 说建议做超声心动图 但是预约要一个半月以后 有没有一样的情况
答: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的,如果出现了也不会是失真,而是数据丢失。
答: 你要共享装系统可能难以实现了,因为共享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才能共享的,因为装系统时本机的系统以作废不能作了所以是不能共享的,玩得起电脑了花点钱买个光驱也直得吧...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