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倩 李河君君持有八成股票,他不做董事长和做有区别吗

汉能停牌:李河君垂帘听政 副手袁亚彬走到前台_公司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汉能停牌:李河君垂帘听政 副手袁亚彬走到前台
资料图片:李河君。图片来源 网络
  汉能停牌周年,李河君垂帘听政,副手袁亚彬走到前台
  时代周报记者 吴绵强 发自广州、河源
  日,是“妖股”(00566.HK)(以下简称“汉能薄膜”)停牌1年10天的日子,这家号称中国最大薄膜发电企业的灵魂人物李河君,正在退居幕后。
  近日,汉能薄膜发布了自去年股价腰斩以来最令市场轰动的消息,公司创始人和掌舵者李河君,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职务。
  与此同时,汉能薄膜出现大面积的高层人事变动,其他3名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戴(代)明芳、董事会副主席冯电波和常务副总裁陈力均辞职。
  李河君在汉能薄膜的接任者为其“副手”―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能集团”或“汉能”)常务副总裁袁亚彬,当天他被委任为上市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
  始终极具争议性的李河君,早已褪去昔日内地首富的光环,汉能薄膜也因一年前的停牌事件发展遇挫,此次的董事变更,再度使这家特立独行的光伏巨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5月27日,汉能回复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称:“李河君辞任是正常的组织人事调整,目前公司按既定目标持续变革中,技术和市场推进顺利。”
  李河君目前依旧担任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截至日,他持有汉能薄膜股份占比74.39%,即使辞职,依然可对这家港股企业施加影响力。
  刚过去的2015年,是汉能史上最艰难的一年,自股价被腰斩后,一系列连锁反应接踵而至,汉能的发展节奏、中长期规划以及薄膜项目产业化均被打乱,资金链紧绷,“这是汉能薄膜成立以来,变化最大的一年,也是压力最大的一年。”李河君表示。
  2015年,汉能薄膜陷入史上巨亏,亏损额一度达到123.34亿港元,这是其自2011年借壳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在当前复牌遥遥无期的背景下,汉能集团与李河君以及袁亚彬带领的汉能薄膜,如何真正走出危机,公众投资者和业界均静观其变。
  副手袁亚彬上台
  作为汉能控股创始人和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导者之一,李河君的悄然去职,再度引发外界许多猜测,给停牌中的汉能薄膜留下了诸多想象空间。
  对于李河君等为何选择在此时辞任,汉能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电邮中指出,诚如汉能薄膜于5月20日《董事变更》公告中所表示,李河君辞职,主要是基于加强公司治理的原因。
  汉能薄膜出现的高层人事大变动,距离去年5月20日股价腰斩,刚好满一年。自遭香港证监会调查以来,汉能薄膜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和人事调整,以让外界更清楚其架构布局。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经调整后,汉能薄膜现设有8个事业部门,分别为汉能薄膜太阳能投资公司、产品孵化中心、移动能源事业群、分布式能源事业群、柔性民用事业群、柔性工业应用事业群、汉能装备公司和全球光伏应用集团。
  此前,李河君统领上述8个事业部门,如今他显然将此重任转交给了自己深信的得力“副手”袁亚彬,这位汉能薄膜的新任掌门人,自2013年加盟汉能以来,在公司内部担任过多项职务。
  袁亚彬现任汉能集团常务副总裁,Alta Devices, Inc.(阿尔塔设备公司)董事长。
  阿尔塔公司系汉能薄膜于日收购,这家公司掌握了柔性薄膜砷化镓技术。据汉能薄膜介绍,运用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技术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移动能源领域。
  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袁亚彬目前担任武汉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阿尔塔”)的董事长,这家公司系汉能集团的子公司。
  此外,袁亚彬还担任汉能移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汉能太阳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
  工商资料显示,上述两家公司先后注册于2015年6月和7月,注册资本均为5000万元,两者同样拥有一个法人股东云南汉能光伏发电投资有限公司,后者系汉能薄膜的关联企业昆明铂阳远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在武汉阿尔塔公司内部,汉能集团副总裁冯洪滨担任副董事长,如此看来,董事长袁亚彬还是冯洪滨的直接“上司”。但冯洪滨却始终守口如瓶,并未回复时代周报记者关于为何汉能选择袁亚彬担任董事局主席的信息。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在高层人事变动后,汉能薄膜目前共计有7名董事,分别为新当选的袁亚彬、刘建军、徐晓华和“旧臣”黄松春、林一鸣、司海健和张波。
  这7名董事中,无论是在年龄,还是服务于汉能的年限上,袁亚彬的“优势”似乎并不突出。
  袁亚彬今年48岁,司海健和徐晓华才38岁。而在服务于汉能集团的年限上,2013年才加入汉能的袁亚彬,比2005年加盟的刘建军和2010年加盟的张波,服务年限短。
  因此,在工作经历和能力以及深得李河君的信任上,袁亚彬肯定是要脱颖而出。
  公开资料显示,袁亚彬于1990年-1997年,在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工作;年,在全国政协工作,曾担任全国政协机关一局局长、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而李河君从2008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至今。
  袁亚彬在2013年加盟汉能后,还担任汉能集团党委书记的职务。袁亚彬似乎深得李河君的信任,在会见来自母校北京交通大学的校领导时,李也将袁带在身边。
  李河君的这位“副手”的优势和处事风格如何,汉能并未正面回应,只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的电邮中称:“袁亚彬(工作)敬业、(心态)乐观,积极践行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在重要的业务领域有重要贡献。”
  “7位董事中4位为4条技术路线的负责人、1人为市场销售负责人,1人为财务、内控负责人,1人为香港上市公司授权代表,负责跟香港联交所和监管机构沟通。”汉能在最近一次的公开声明中,透露出此次人事任命的玄机。
  据汉能介绍,新当选的各位董事,在汉能薄膜的各重要业务领域均有重要贡献,本次调整,进一步强化了汉能薄膜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为基础的发展思路。
  如此看来,汉能薄膜的此次人事任命,颇为重视技术路线,而袁亚彬刚好是汉能力推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技术公司的负责人,同时其过往机关事业单位的背景,均将给汉能带来更多裨益。
  认购遭三大客户抛弃
  近日,有多名投资者在公开平台上发言,直指李河君持有汉能薄膜多数股票,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他不做董事局主席和做有区别吗?”
  诚然,截至日,李河君仍持汉能薄膜310.57亿股,占比达74.39%,持股比例已接近75%的红线。即使不做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其依然能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施加影响。
  对此,有投资者称,“换个人上台照剧本做事而已,换汤不换药,对复牌没帮助,还是老老实实交账本”。
  李河君到底还是尝到了过去几年激进发展的“苦果”,不久前公布的汉能薄膜2015年年报显示,去年营收达28.15亿港元,较于2014年的96.15亿港元,下跌约70.7%。
  事实上,过去4年(年),汉能薄膜的营收逐年增加,分别为25.65亿港元、27.56亿港元、32.74亿港元和96.15亿港元。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汉能薄膜去年的收入来自三大块,第一块为与母公司汉能集团及其联属公司进行的关联交易,形成的收入为7309.80万港元。第二块则为汉能薄膜与下游分部向第三方客户销售的太阳能电站,达4.27亿港元。第三块则来自独立第三方客户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联”)。2015年2月,汉能薄膜与新华联订立协议,新华联下属企业山东新华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联科技”)向汉能薄膜的子公司福建铂阳精工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铂阳”)购买总产能为600MW的生产线设备,并由福建铂阳向新华联科技提供技术服务,总价达6.6亿美元。
  作为认购代价,汉能薄膜向新华联公司配发及发行15亿股新股份,占其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3.48%,认购价为每股3.64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4.6亿港元。
  汉能薄膜透露,新华联科技为其最大客户,系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在2015年汉能薄膜的销售收入中,来自新华联科技的收入占其全部销售收入的66%,合计达18.68亿港元。
  就在最大客户新华联科技给予汉能薄膜关键时刻的鼎力支持时,5月3日,汉能薄膜称,由于新华联未能在最后完成日期4月30日之前满足股份认购的先决条件,即在销售合同下的累计付款达到全部设备总价的80%,两者之间涉及金额54.6亿港元的股份认购协议失效。
  据接近新华联科技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去年汉能(薄膜发电)66%的收入,都是我们来回的款。”
  “(我们)整个车间现在正在开工的只有300MW,另外300MW还未正式投入使用,汉能(薄膜发电)去年股价被腰斩,因此这块的合作受到影响。”上述内部人士称。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与新华联公司的合作,是汉能薄膜削减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之后,拓展第三方客户的努力之一。
  类似的还有两家第三方客户的设备购买方―宝塔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塔石化”)与内蒙古满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满世投资”)。
  宝塔石化及满世投资的两份认购协议的相关认购款项合共为约220.58亿港元,“终止(这两份)协议,对本集团现金流计划带来重大影响”。
  此外,汉能薄膜透露,终止宝塔石化和满世投资的销售及服务合同,将令该公司分别失去约103亿港元及51.5亿港元的潜在收入。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汉能薄膜与上述三大客户新华联科技、宝塔石化和满世投资之间的协议,都有认购汉能薄膜配发的新股份。其中,新华联公司的认购价为每股3.64港元,而宝塔石化和满世投资的认购价为每股5.38港元。
  对此,有媒体援引外界声音猜测称,第三方客户之所以最终放弃认购股份,可能是出于对汉能薄膜股价走势的担忧。去年5月,汉能薄膜股价暴跌47%,至今定格在停牌前的3.91港元。
  关键机构力挺
  失去了关键客户的汉能薄膜,去年吃了“败仗”。2015年年报显示,录得亏损达122.34亿港元。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2011年-2014年,汉能薄膜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一路直线飙升,分别为7.19亿港元、13.16亿港元、20.69亿港元、33.08亿港元。
  汉能薄膜上述连续4年的净利润合计为74.12亿港元,而去年其亏损的123.34亿港元,差不多是前4年盈利总和的近两倍。
  汉能薄膜将引发巨额亏损的首要原因归结为股票持续停牌。自去年5月20日起停牌至今,汉能薄膜认为这对其声誉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停牌犹如晴天霹雳,使得汉能薄膜的重要客户流失,业务量严重下滑,“本集团的若干现有及潜在客户、业务伙伴和供货商等,由于公司股票停牌,已表示欲减少或暂停或延迟与本集团的合作计划,令公司收入及盈利能力均出现下跌的情况”。
  对于何时复牌,有无具体时间表,汉能集团回复时代周报记者时称,“证监会至今仍没有给出任何结论,也没有给出任何复牌的时间表,导致公司股票一直停牌至今”。
  汉能薄膜不仅把业绩下滑“归咎”于“错误”的停牌指令,具体到与汉能及其关联公司之间的26亿港元的逾期账款,也要求香港证监会“承担责任”。
  截至日,汉能薄膜对汉能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的应收合约客户总额约为20亿港元,贸易应收账约为26亿港元,其中26亿港元为逾期款项。
  “本集团于期内催促汉能集团及其联属公司尽快偿还所有欠款,并发出催款函,要求立刻支付所有逾期款项。”汉能薄膜称。
  从去年底至今,半年时间已过去,李河君称汉能集团最困难时期已过去,那么这笔欠款是否已经归还?
  对此,汉能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上市公司持续停牌,对汉能集团声誉带来严重影响,而上市公司交给证监会的复牌方案,到目前仍没有任何结论。”所以汉能会在上市公司复牌方案通过以后,安排归还对上市公司的债务。
  为了推进业务持续发展,并拥有足够的现金流,以维持庞大的集团运转,李河君不惜对旗下的现金“奶牛”水电站资产动刀。
  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汉能集团的金安桥水电站、木京水电站和五郎河水电站的股权及其资产都有被抵押的情形,这或许是汉能集团遭受资金困局以来的自救措施。
  金安桥水电站是李河君最引以为傲的项目,这座水电站由成立于2003年5月的金安桥水电站有限公司运营。
  目前,汉能集团及李河君旗下到底有多少水电站被质押,未来是否将逐步解除质押,或者进一步出售水电资产,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时代周报记者向汉能集团予以求证,该公司回复称,“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符合企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等有关各方的利益”。
  另外,对于市场传闻汉能集团出售水电资产,该公司回应时代周报记者时称,“没有出售水电资产,汉能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应对危机,我们将继续尽更大的努力让企业发展得更好”。
  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1月14日,汉能集团还将521.0万元的金安桥水电站有限公司股权质押给了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开发银行”)。
  事实上,国家开发银行与汉能集团的关系似乎不一般,前者在关键时刻,对后者予以帮助。早在2011年,李河君借壳上市的那一年,国家开发银行按照签订的协议,为汉能集团提供300亿元的授信额度。
  2015年,就在汉能集团遭受资金困境时,国家开发银行再次“出面”驰援。汉能集团去年获得国家开发银行6.36亿元人民币贷款。
  汉能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上述贷款获批,对汉能淄博一期600MW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项目推进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同时为产业基地申请国家基金支持提供了成功经验。
  汉能薄膜2015年年报还披露,与其往来的银行还包括、兴业银行、、、和荷兰银行等。
最近访问股您当前所在位置:&>&&>&
李河君:一朝被首富,十年怕井绳
相比马云、王健林等交替出现的首富,李河君此前并不出名,所以在以黑马形象占据首富宝座之后,他所获得的关注,许多都停留在简单的“他是谁”层面。冷眉/整理在时间轻蔑的洪流中,你所有的一切终将被带走。比如钱,哪怕最终带进坟墓,也会被神采奕奕的洛阳铲,挖地三尺送出地面。或者一半的钱,被神秘兮兮的交易者,用25分钟就凭空带走,不管这是10块还是1000亿。如果是前者,那是小孩子输了过家家;如果是后者,那是中国首富李河君输了一场生死未卜的战役。龙身的躁动鸟巢所在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在介绍自己景观时,总爱用一个有些俗气的说法,说这里的人工水系,构成了一条龙脉。其实沿着这条北京的中轴线往北走不了多远,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还有一条龙脉,那是汉能的总部。今年曾当过首富的李河君,把办公室安在了龙头位置。笃信风水,是不少商人的共性。李河君的老家也是一个极为讲究风水的宅院,院前大理石雕像群、池塘布局以及房子本身,据说都由风水师专门设计。然而这几天,龙的身体却有些躁动。一位知情人士说,伴随着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在香港25分钟暴跌47%,这里的许多员工坐不住了。不仅是因为他们持股了公司的股票,更因为许多人的股票,是这个周一才买的。这个规模庞大的员工持股计划,只用两天就让员工们感受到了世界的残忍。愿景中的股价会冲到20港币,变成了跌到不足4港币,这颗许愿树,还未盛开就几乎凋谢。至于这些股票从哪里转手而来,不得而知,只知道,这家上市公司大部分的股份在老板手里,而这个持股计划,是公司所倾力推动的。为何选在这个时间点,亦不得而知。只知道,与股价下跌幅度比起来,买股票时的折扣,几乎已不值一哂。不过汉能股价的异动,也早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早在李河君正式登顶胡润富豪榜中国首富之后几天,英国《金融时报》就做了一个影响巨大的报道,这家报纸在调查了从2013年初到今年2月份汉能薄膜发电的股票价格后发现,在每个交易日的最后10分钟内,该股票复合增长536%。更清晰的说法大概是这样。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一个交易者有1000港币,每天9点买入,下午3点半卖出,到今年2月,这1000港币会变成635港币;如果他每天愿意多等不到半个小时,这1000港币就会变成8430港币。在这么巨大的脑洞面前,语言是苍白而无力的。龙头的表情知乎上也没人提问,半小时内丢失近千亿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然,我们就可以代为回答了。下面这段同样来自知情人士。5月20日那天上午,也就是股价暴跌那会,李正在汉能清洁能源展示中心落成仪式上做兴致盎然的演讲。之后,走下讲台,脸色大变,一言不发,一副快哭了的表情,带着几个手下迅速离开。一个记者冲上前去问股价,已不是首富的李河君,无动于衷。即使有所准备,这个跌的幅度可能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这场持续不到十分钟的演讲,价值千亿港币。相比马云、王健林等交替出现的首富,李河君此前并不出名,所以在以黑马形象占据首富宝座之后,他所获得的关注,许多都停留在简单的“他是谁”层面。如今看来,其实李河君并非许多媒体口中低调而隐秘的富豪,而是长袖善舞的高调首富。他和他独特的故事,带自己登上了如今万众瞩目的位置。从百亿冒险到万亿市场和大多数创业故事一样,李河君与水电站的相遇颇为偶然。1988年,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的李河君向老师借来五万元创业,但很快这笔钱被折腾个精光,为了还债,他开始倒卖电子产品、玩具等,“什么赚钱卖什么!”就这样,三四年下来,李河君和他的17个小伙伴迅速积累了七八千万元的财富。手揣千万现金,李河君开始谋划未来的方向。1993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通过高中同学介绍,李河君动了收购上市公司的念头,在四川乐山通过一家上市公司,他发现做水电很不错。适逢全国提倡水电建设,于是,李河君花了1000多万,收购了家乡河源东江上一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1500千瓦,就此入行。“如今一晃20年,起点没有那么伟大,很多巧合。”谈及这段经历,李河君记忆犹新。做水电行业发家的李河君,在2002年就与云南省签下了6座水电站的协议,但在最后关头被国家发改委给挡了下来,故事的转折在他高调状告发改委后,终于还是拿下来了其中的金安桥水电项目,直到2011年,金安桥终于并网发电。“一件事情你坚持90%的时候,你只有10%的收获,但到你坚持到最后的10%,你就有90%的收获。” 李河君选择用一场华丽盛大的庆典庆祝这次异常艰难的胜利。如今,金沙江的流水冲过这座电站,如同冲开印钞机的阀门。一天上千万,一年几十亿。水电站成为李河君和汉能源源不断的“印钞机”,“保证了汉能稳定的现金流”。李河君眼中属于汉能的第二个奇迹是光伏,他说:“这不是科幻,这是正在发生的现实。”2009年初,早在金安桥水电站尚未竣工之时,李河君便已着手主导汉能清洁能源的转型,由水电、风电向光伏转型。从进入这个行业开始,李河君就摆出了高调的姿态。除了远大的目标,宏大的叙事之外,他屡屡攻击行业内的其他类别,不惜开炮得罪人。谈到如何推进战略,他又不惜揶揄了其他富豪,“我不会像马化腾他们那样,自己做首席技术官什么的,我没有这个水平。我是一个战略引领者,精神引领者,但不是一个低头(做具体事务的人),我是甩手掌柜。”凭借着“印钞机”般稳定持续的资金流,李河君在两年内完成了四次国际并购,先后将德国的Solibro、美国的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公司收入麾下,这些都是享誉国际的薄膜太阳能技术生产商,拥有顶尖的技术和完整的生产线。“凭着目前我们的技术,未来5—10年汉能在全球是没有对手的。”李河君颇为自豪,他透露今年汉能将进一步完成一些下游产业如新材料方面的并购,夯实太阳能薄膜产业链,“技术并购是汉能永恒的主题”。还有一个让李河君津津乐道的事情是汉能薄膜发电日益增长的营业额。不过,这个事情后来有个神转折——《金融时报》发现,2010年以来,汉能薄膜发电合计实现的148亿港币营收,几乎全部来自向母公司汉能集团销售设备……嗯,这个让他登上首富之位的公司,把大部分产品卖给了自己。1月27日,凭着薄膜发电业务的股价推升,李河君一举超过王健林和马云,首次登上了胡润富豪榜首位。长达5年的转型花费了汉能近500亿资金,超过最初的预算近3倍,很多人将此比作李河君的又一次豪赌,但李河君不以为然,“企业家冒险和赌的区别在于他知道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同时他可以承受。对我而言,如果转型不成,也就相当于五年水电站不发电。”李河君给汉能确定了以清洁能源为基础,引领全球薄膜发电,全面布局太阳能光伏研发与生产,大力开拓太阳能光伏应用的战略路线,这让汉能的未来充满想象。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李河君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自小生活在河源观堂镇的一个祠堂老宅中,兄妹七人,他排行老四,小时候的李河君“话不多,但聪明、孝顺”。虽上有兄长,但李河君自小跟父亲关系更亲密,“父亲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在李河君眼中,父亲是 “中国最早的个体户”。早在 1972年,身在河源的李父便开始做生意,最多时曾聚集几十名员工。70年代初个人经商有很大的政治风险,一不小心就会被批斗成“投机倒把”,但李父很坦然,8岁的李河君曾听到父亲晚上对母亲说 ,“路线迟早会改,一切都会向前”,母亲回一句,“就算天塌下来,你也当棉被盖。”父亲的“识势”让李河君印象深刻,这算得上是企业家最可贵的精神。“要知大势,顺势而为,没有人能够逆势而做。”事实上,按照父亲的规划,大学毕业的李河君本应该回乡从政,“他觉得我做生意一定做不过他,希望我从政为客家争光”,但李河君因为兴趣不在政事,最终还是靠着借来的5万元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而今,年逾80的李父仍然亲自打理生意,“前段时间老人家还在做未来20年的商业规划,还要去试驾飞机。”李河君笑称父亲是个“有趣的老头儿”,自己的很多行事风格“遗传”自父亲。就像在今年的两会上,李河君的发言大部分围绕自己所做的产业展开,因此被一向吐槽技能很高的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点杀”:昨天下午我们是第一场发言,这中间有一位叫李河君,是中国的首富,他有做新能源产业。他发言的时候,就谈他做的两样产品,一个是薄膜电池,一个是移动能源,谈这两个产品很好,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当时我听的时候就有一个感觉:这等于是在为他自己的上市公司做免费广告啊!不仅我一个人,其他人也有这样的感觉。今天我知道他的股票在香港的上市股票中大幅度地上涨,这就很不正常。为什么?在这一天里面,并没有什么经济的浮动,它也没有推出什么其它的利好消息,那他公司的股票价格为什么上涨这么大的幅度?实际上就是李河君在政协大会上的发言已经给股民们产生了一个“中国政府力挺他”,“他有强硬的后台”,或者“他这个产品、公司前途无量”这样的印象,才产生了这样的结果。政商关系,在中国做生意的人中,是绕不过去的话题。有人避之不及,有人长袖善舞。有意思的是,李河君自己,在两会上提出了一个引起诸多共鸣的话题:企业家被纪委带走后,公司该怎么办?嗯。You ask me, me ask who呢?
本栏目最新热文排行榜李河君和他“追寻一生的梦想”_新浪城市_新浪网
李河君和他“追寻一生的梦想”
  9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山西省推动能源供给革命,而“布局薄膜太阳能等移动能源产业,打造移动能源领跑者”,则是山西省能源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事实上,在布局移动能源产业方面,山西早已启动步伐,其技术和装备合作对象就是全球薄膜太阳能的领军企业――汉能控股集团。说起汉能,不能不提它的创办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他在2011年倡导的太阳能“自发自用,多余上网”的建议,已经被政府采纳并积极推动,成为国家政策;2014年,李河君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移动能源+”的概念,今天,移动能源也已经通过国务院文件的方式落地。
  在清洁能源领域耕耘23年的李河君,执着于“用薄膜太阳能改变世界”,他心中的执念和他眼前的光明,为中国乃至世界,作出了积极而巨大的贡献。
  薄膜太阳能,一个值得追寻一生的梦想
  布局移动能源,李河君带领着汉能做了多年的努力,从2009年起,八年间李河君几乎把自己十多年在水电站积累的资金全部“砸”在了薄膜太阳能技术和装备研发和制造上,累计投入达上百亿美金,赢得了世界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核心技术,让中国领先了一把。这八年间,李河君遭遇的困难和挫折,外人是难以想象的,但再大的困难甚至磨难都没能让他退缩半步。
  用薄膜太阳能改变世界,是李河君矢志不渝追寻一生的梦想。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很多人看到了李河君的担当和执着。日汉能股票遭遇恶意做空,之后香港证监会历经两年调查,对李河君与几位董事提起民事诉讼,并于9月初作出裁决。这是香港证监会要求汉能同意的两个复牌条件之一。这两年,外界都不了解汉能到底发生了什么,甚至招致不少质疑。而复牌对汉能来说则是头等大事,也是对股民负责的最好选择。所以,早在今年1月份,李河君即表示对这次民事诉讼的结果“不抗辩”。
  不仅如此,他还同意做个人担保,将自己持有或掌控的13.67亿股份为应收账款作担保,解除外界疑虑,积极配合证监会的复牌要求。
  对于着眼于大局的李河君来说,“明天是崭新的一天”,即便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扛在自己肩膀上,也无所畏惧,在所不惜,因为他的心中有更大的梦想。
  日,他在汉能21周年司庆上公开发声,承认汉能过去的“步子太大太快”,“大企业病”造成了管理上的一些失误,“汉能需要反思”。2016年4月,李河君首次在公开场合演讲中表示“感谢做空者”:“感谢做空者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有坚定的理念,让我们坚定了发展方向。”这是何等的大志和胸怀!
  “做水电站时,全中国都在笑我们,刚涉足薄膜太阳能领域时,全球人在嘲笑我们”,李河君的诙谐之言不无道理,因为当时薄膜比晶硅门槛高很多,但李河君坚定的认为:薄膜化、柔性化、轻量化一定是是世界太阳能产业发展的趋势。
  现在,汉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最强的薄膜太阳能技术、装备和应用产品制造企业,而后知后觉的不少企业也步入后尘开始进入薄膜太阳能产业,但毕竟为时已晚,可以预见,在未来5-10年内,他们都难以追上汉能的步伐。
  “反省,历练,坚持,变革”
  反省,历练,坚持,变革,这是近两年来,李河君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及的四个词。
  人们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李河君偏执地认定薄膜太阳能发电的应用前景,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他都不改变、不放弃。与绝大多数中国的大企业相比,汉能“高科技+清洁能源”的模式很独特,汉能控股并不是一个多产业布局的产业集团,而仅是一个单一方向的清洁能源企业,除了早期的水电站,其它所有的产业都是围绕薄膜太阳能发电而展开。无论在企业高峰还是低谷时,李河君都没有投一分钱到赚快钱、赚大钱的房地产、金融投资领域,是实实在在的“实体经济”企业。
  李河君的另一种偏执是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据汉能的一位高管转述,李河君对自己的反省是非常彻底的,不仅如此,他还要将他的这种反省推及整个公司:“天天反省工作、天天反省管理、天天反省思想”,李河君希望“反省”变成公司的文化。每天李河君再忙也也抽出两个小时、每周不少于两本书的习惯坚持看书学习,厚厚的笔记本上记录满满的心得。
  李河君的偏执,其实贯穿于他的一生。无论是当初建造世界首个大型民营水电站――金安桥水电站,还是后来把汉能打造成世界最大最强的薄膜太阳能企业。李河君遇到的“拦路虎”多到数不过来,但是他的偏执、他的执念却让他造就了超乎想象的奇迹。
  “伟大的公司必须经过伟大的历练。”已到知命之年的李河君,这一生经历了多次“历练”,却也得到了多次成长。他把被做空、股票下跌、外界质疑、经营困境等等,都看作是通向成功道路上的“历练”。
  企业家往往对巴顿将军的这样一句话很认同:“衡量一个成功的人的标准,并不是看能够站得多高,而在于他跌到低谷时的反弹力。”
  多次经历低谷的李河君,更认同这句话。
  遭遇停牌之后,汉能一度陷入经营上的困境,汉能薄膜发电2015年的财报显示,当年亏损额竟达到122亿。然而,李河君也被人称作是那个“打不死的小强”,2016年,汉能薄膜发电即告盈利2.5亿元港币,2017年上半年又告盈利约2.4亿元。
  低谷是积蓄能量的地方,水往低处流。同样,人在低谷时,正是接纳四方流入能量的好时机。
  新的汉能故事,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启。
  从汉能2016年3月发布的2015年财报上看,饱受争议的汉能关联交易的数额开始大幅减少,而市场化交易的份额在上升。尽管遭遇困境,但汉能薄膜仍然加大了技术研发的投入,研发投入列支的费用超过了8.25亿港元,比2014年提高60%。
  2016年年初,汉能实施“金屋顶计划”,开始着力开拓这个被称为万亿的市场,在屋顶上掘金。他们帮助国家电投大厦,将过去的“热岛”变成“绿岛”,让国家电投大厦这一具有标志意义的建筑领略到智慧能源的妙用。2016年7月,汉能推出四款全太阳能动力汽车,而当人们还在对这一科技持观望态度时,一年之后的2017年8月,著名的高端车品牌奥迪宣布与汉能进行合作,应用汉能的薄膜发电技术,延长车辆的行驶里程。
  李河君经常会提到他总结的“念力法则”:只要心中认定一件事,坚持不懈地行动,这个事情一定可以实现。比如他认定民营企业也可以建设大型水电站,于是他建成了由民营企业建造、全球最大的金安桥水电站;他认定薄膜化、柔性化、轻量化才是太阳能的未来蓝图,于是汉能成为了世界最大最强的薄膜太阳能企业。
  一个人一生能够坚持做成一件大事已经很不容易,李河君不是神,但他用“神”一样的眼界、专注、执念、毅力和坚持,在不断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和磨难后,创造了全球清洁能源史上领先的壮举,而且是两次!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乃至全球商业史上的传奇,其背后强大的内心世界和实践精神又有几人读懂?
  我们同样坚信,“汉能,没有不可能”,李河君仍然会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做下去,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他看到的世界和他所坚持的,终有一天,会再次刷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河君李亚倩什么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