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市场分析饱和了吗?

利润高到不好意思公布,现金贷市场可能沦为了一个借新还旧的庞氏游戏_网易财经
利润高到不好意思公布,现金贷市场可能沦为了一个借新还旧的庞氏游戏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利润高到不好意思公布,现金贷市场可能沦为了一个借新还旧的庞氏游戏)
获客成本与资金成本都是相对显性的,而坏账成本是不确定的,也往往是最致命的。
&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说这话的是当时的行长洪崎,日。洪崎还来了一句:&大家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因为这几句话,耿直的洪崎一度霸占了好几天的财经头条,并引起又一波对银行的口诛笔伐。洪崎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底气的。2011年那会,是业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候。经历了坏账剥离和股改上市之后,适逢&四万亿&刺激计划出台,货币放水、信贷井喷、经济火热,银行财源滚滚,业绩格外靓丽。2011年全年,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盈利首次超过1万亿,同比增长率高达36.3%,创下历史新高。洪崎行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小心说了这句:利润高到不好意思公布。之后没多久,形势急转直下。从2012年开始,银行的业绩就一年不如一年。2012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腰斩至18.9%;2014年跌破10%,过去两年盈利增速分别为2.43%、3.54%。与之相对应的是不良率的回升。2012年的时候,商业银行不良率进入历史最低水平,不到1%,之后就一路上行,去年末达到1.74%,不良贷款余额1.5万亿。这只是行业整体情况。很多小银行,包括上市银行,甚至出现了利润负增长。这还是在不良贷款率被普遍认为低估的情况下实现的。现金贷繁荣目前做现金贷,或者说互联网次级贷款/高利贷的很多机构,在内心底,是不是也有点利润高到不好意思公布了?眼下的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业界,还有比现金贷更加火爆的吗。最近,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最新公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银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20亿元,同比增长到132.7%;净利润为6.4亿元,同比增长190.9%,并且超过了去年全年的盈利。腾讯旗下微众银行近期公布:截至2017年4月末,该行注册客户已达2749万人,总资产520亿元,管理贷款804亿元;前4个月收入18.6亿元,净利润仍达5亿元。2016年全年,该行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01元。财务业绩飙涨的背后,微众银行的一款名为&微粒贷&的现金贷业务飞速增长,上线两年来,这家银行累计放款量大约4000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放款超过2000亿元,单月放款量达到400亿元。上市公司二三四五亦披露:今年上半年度,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3.75%,主要系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快速增长所致。二三四五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主要指的是在线现金贷款业务,品牌为2345贷款王。还有某知名校园分期起家的平台,去年起全面转战现金贷,业内盛传利润丰厚、闷声发财。现金贷的高利润,首先要归功于高利息。这也是为什么,它可以被称之为互联网高利贷;这不一定是贬义,毕竟互联网化了的高利贷要比传统的更高效和文明。当前,就现金贷的综合借贷成本而言,最低的是某些持牌金融机构及蚂蚁金服(借呗)、金融(金条)等,年化利率大概20%-40%;再就是一些相对大型和知名的现金贷平台,年化利率通常超过50%;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机构,如果考虑所谓管理费、砍头息等因素,年化利率超过100%甚至更高,极端者能够达到500%。庞氏游戏吗?高利息决定了高收入,成本呢?在现金贷的商业模式里面,其盈利主要受三个方面的成本约束:获客成本、资金成本和坏账成本。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获客成本正在快速上升;而在目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流动性偏紧格局将持续,资金成本还会面临上行压力。当然,拥有优质流量入口的机构,不必担心获客成本的问题;拥有金融牌照或者强势股东背景的,也不用太担心资金问题。最关键的变量是坏账成本。坏账一方面来自欺诈,另一方面来自信用风险,尤其是多头(重复)借贷风险。据百融金服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统计:从申请次数来看,约56.5%的客户申请现金贷次数大于2次,其中申请2-5次的客户占比最高,达到36.7%;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中,在多家机构申请借款的人数占比达49.4%,在1家机构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仅占7.2%。总体看来,现金贷多头借贷现象较明显。上述报告并称,许多现金贷平台因遭遇欺诈事件损失惨重,甚至在一些公司里恶意欺诈损失能占到整体坏账损失的60%;目前现金贷行业多头借贷占比近50%,且多头借贷导致的逾期数量占比(84.3%)要远高于在1家机构逾期数量占比(15.7%)。获客成本与资金成本都是相对显性的,而坏账成本是不确定的,也往往是最致命的。如果多头借贷行为盛行,整个现金贷市场很可能沦为了一个借新还旧的庞氏游戏。只要现金贷平台不断增加,新的资金持续进场,这个游戏就可以玩下去。一旦坏账率达到某个临界点,或者监管大幅收紧,又或者资金高度紧张,坍塌就不远了。这绝非危言耸听。本世纪以来,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先后爆发了信用卡危机,最典型问题就是多头借贷,表现为信用卡大爆炸,这像极了目前我国内地市场的现金贷热潮。以韩国为例,2003年9月,韩国信用卡总数一度超过1亿张,信用余额超过1000亿美元,信用不良者数量超300万人,占当时经济活动人口的18%。2005年开始,台湾地区爆发卡债危机,当年末台湾金融机构共发行各种金融卡1.3亿多张;2006年全年,45家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信用卡收入为772亿元新台币,冲销坏账金额达1163亿元新台币,意味着当年的信用卡收入不足以对风险进行补偿。另外,许多现金贷资产通过P2P等形式出售给了个人投资者,一旦现金贷出现大面积坏账,对投资人也是重大打击。迷之大数据风控面对坏账的担忧,很多人拿人工智能、大数据说事。诸如:我们技术团队都是BAT出来的,我们的CTO是硅谷来的AI大牛,我们的CSO是华尔街资深高管,我们的模型很牛逼,我们的数据量达到了千万级,如此等等&&就差学习同志来一句:有了大数据,市场经济不一定会比计划经济更好。关于大数据风控,各位可以听听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徐华的观点。7月14日,在零壹智库的一次闭门会议上,徐华表示对大数据风控整体持悲观态度,他提出了四点:首先,消费信贷主要用户是一线城市的中下层收入群体,也就是打工者,这些人群在一线城市的生存很不稳定。面对这样高度不确定性人群放贷的话,大数据风控会有多大胜算?其次,大数据风控起源于美国,主要针对正规征信系统覆盖不到的人群的小额消费信贷。所谓的大数据,实际上是垃圾里面挑食。而在中国,由于造假成风,正规征信系统的数据都千疮百孔,可信度不高。既然中国的正规征信数据质量差,大数据的质量能好到哪里去?第三,大数据的风控机理,和中国文化存在冲突,其所依赖的理性主义文化不接地气。大数据隐含的假设是,人们的行为具有理性化得规律可循。而中国文化下的思维方式,走的不是这个路子。这很可能导致大数据风控所开发的预测模型不具有普适性。第四,西方的理性主义文化的另一个外在体现是讲法律重契约,而中国人没有这个文化基础。中国人的社交关系建立在差序格局和一种恩-报互动模式上,人们的诚信度与借贷双方互动关系的长期化高度相关,而且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高度混杂,这些都是通过大数据无法度量和解决的。徐华写过一本书,《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信贷风控的制度与文化》,不妨一看。回到本文开头,洪崎在说出利润高到不好意思公布的时候,还说了两句场面话。他说,实体经济依然是银行的基础,一旦整体的经济系统性地出现风险以后,银行想独善其身也是不可能的。洪崎毕竟是传统银行家,对于大多数屌丝出身的现金贷从业者,指望他们有这个觉悟,似乎要求高了点。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本文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人人都爱现金贷 上万平台陷争食混战|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APP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零和&墨菲
如今现金贷市场的火热盛况,已超过所有人想象。
&现在已不是几千家现金贷平台了,而是上万家&,某贷款超市的负责人蓝青称。
现金贷正在悄然取代游戏产业,成为新时代的变现利器。
互金平台、互联网公司、上市集团等巨头来了,高利贷、炒房团等一些投机者,也来了。
他们两三个人,凑够几百万就开干,甚至有专门的代理公司,帮他们套牌产品,提供获客、运营和风控等一条龙服务。
而就在浙江一带的沿海地区,已形成了一条专门帮人套牌产品的代理产业链,几十个人的小团队,月利润数千万。
各路玩家加入这场旷世盛宴中,去急速抢夺这块肥腴多金之地。
有意思的是,行业的头部玩家,却在理性地看着这场争食混战,并准备悄然退出战场&&
人人都爱现金贷
现金贷火热的核心原因是,这实在是一门暴利生意。
现金贷的利率并不低。特别是小额现金贷(国外名为Payday&Loan),年利率高达100%,甚至1000%。
&只要坏账率不是太过分,就可以盈利&,蓝青称。
从上市公司二三四五最近披露的2017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就能看出,现金贷的吸金能力有多惊人。
该公司上半年创下了净利润4.5亿的成绩,而其中的现金贷产品&2345贷款王&,成为该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
实际上,行业内的盈利情况,已到惊人的地步。
掌众金融俨然已成为行业领头羊,旗下的产品是&闪电借款&,6月份的单月放款额已达54亿。
据一本财经统计,目前排名前10的现金贷平台,月放款金额在30亿之上;
排名前20的平台,月放款金额都在20亿之上;
排名前30的平台,月放款金额都在10亿之上。
这些头部的现金贷公司,盈利能力有多强?
&月放款10亿,除去坏账、流量成本、运营成本,净利润大概是六七千万&,某现金贷平台的CEO莫心源称,因此,排名前10的平台,每月纯利润2亿左右。
&这简直是惊人的数据,现在一家上市公司年利润5000万,都算经营状况非常好,但一家头部现金贷公司,一年利润可高达24亿&,莫心源称。
年利润20多亿,这就是行业领头现金贷公司的暴利现状。
某现金贷平台的CEO曾公开称:&公司利润好到不好意思说。&
而整个现金贷行业,正处在&蒙头赚钱&的阶段。
&公司领导给市场部下了指令,偷摸把钱挣了就行,不要整这么多幺蛾子,参加这个会、那个会&,某现金贷公司的市场负责人称,正因为大家都避免发声,让整个现金贷行业充满了神秘性。
现金贷就像是吸金利器,让所有的人,垂涎欲滴,行业进入争食时代。
人人都做现金贷
早在2013年,手机贷就已上线,此后,用钱宝、闪电借款等平台出现,算得上中国现金贷最早一批玩家。
但现金贷的真正爆发,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
&去年下半年,出现了上千家现金贷平台&,蓝青称,大多以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主。
但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很多意想不到的玩家涌入现金贷。
如P2P大军,玖富的叮当贷、你我贷等。
&很多P2P平台将现金贷,当成逃离监管重压的出口&,蓝青称,有近一半的P2P平台,开始转型现金贷。
而即将上市的趣店,其招股书显示,支付宝导流的现金贷,已成为其主要的利润来源。
现金贷本来是属于金融从业者的专场,却开始变得浑浊起来。
有意思的是,有流量的互联网公司也纷纷涌入。
五大门户网站,已集体加入现金贷,并推出产品。
因&匿名爆料&而红极一时的无秘,在去年年初就推出了&借钱快&。
另一网红陈欧,也在微博宣布在聚美优品上推出&颜值贷&。
而宣扬自己不是&下一个乐视&的暴风,也成立了暴风金融,推出现金贷&暴风借到&,借款额度在元之间。
具有大量屌丝流量的今日头条、映客,都曾被曝出在做现金贷,只是事后双方都矢口否认。
可以看出,现金贷正在悄然取代游戏,成为&变现法宝&。
&以前有流量的公司,都靠做游戏变现,现在大家集体挤到现金贷来了&,蓝青觉得这个新的变现手段,正在重塑诸多行业。
巨头唱罢,一批军力雄厚的上市大军,也加入了混战。
这群上市大军,是否要做现金贷尚不可知,但他们纷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并积极在各地谋取牌照。
卖牛奶的伊利入场了。
6月,伊利股份发布的公告称,投资3亿元设立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已获得互联网小贷牌照。
接着,游戏公司也来了。
上市游戏公司恺英网络全资子公司上海恺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几家公司共同设立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为3亿,恺英占股65%。
大数据公司也跟上了。
标榜&社区商业大数据&的三泰控股,将投资3亿,成立成都三泰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主要从事线上发放小额贷款等业务。
就连做烟花的,都来了。
烟花起家的熊猫金控,早在2015年10月,就成立了熊猫小额贷款公司。在财报中显示,2016年上半年,只有新成立的熊猫小贷盈利。
据一本财经统计,目前,共有61家上市公司公告涉足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
&上半年,进来的都是屌丝企业;下半年,进来的都是大公司&,多位业内人士总结,现金贷已成了巨头和上市公司眼中的肥肉,人人皆想分食。
而上市公司的加入,意图则更耐人寻味。
&他们主要是为了用利润来冲财务报表&,某上市公司的现金贷平台的负责人称,他们设置了层层手段,让现金贷收入,能纳入利润中。
此前,上市公司靠卖房盈利,传为业内谈资,而如今,却换成现金贷。
P2P、互联网公司、上市企业,各路玩家汹涌杀入,重注押宝现金贷,一度让行业出现了百舸争流、万团大战的盛况。
蓝青称:&这是一个人人都做现金贷的时代。&
套牌产业链
利益的强大诱惑下,除了吸引巨头,也吸引了大量投机者。
金融毕竟是一个有门槛的行业,然而,一条完整的辅助产业链正在形成,让其成为毫无门槛的生意。
大量的投机者,正是如此乘风而上。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现金贷平台,主动找到蓝青所在的贷款超市。
最近,他发现了一件颇为蹊跷的事。
一些浙江一带的公司找过来谈合作,但一家公司旗下,却有几十个产品。
&今天叫金什么宝,明天叫银什么宝,后天叫铜什么宝,名字和产品页面,都极为相似&,刚开始蓝青以为是一家公司的马甲,结果却发现,这些小平台,背后居然不是同一家公司。
事实上,这些名为&金融服务外包&的公司,是一个新崛起的产业链,专门做套牌的现金贷产品。
徐俊哲是宁波一家代理公司负责人,他的公司,已帮近百家套牌现金贷平台上架。每个平台月放款金额,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
&我们本来是一家P2P公司,实在不怎么挣钱,就自己开始做现金贷,发现居然出奇地挣钱,就将P2P业务停了&,徐俊哲回忆,一年前,他们就是如此踏上了现金贷之路。
后来徐俊哲很多朋友看着眼红,都找过来说:&你这么赚钱,带着我们一起做吧。&
&做现金贷,最缺的是什么?是钱,有人拿钱过来,为什么不一起干?&商业嗅觉灵敏的徐俊哲很快就发现,代理套牌,是更赚钱的一门生意。
徐俊哲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
出资方和他们公司共同成立一家公司,出资方出钱,他们出技术、运营、风控等所有服务。
出资方只占股30%&&也就是说,他们的收益,将按照三七比例来分成。
浙江等沿海地区,有钱的生意人多,民间借贷发达,这个新模式一崛起,很快吸引了大量有钱人。
&合作的出资方,很多都是行业里的大老板,有煤老板、餐饮老板,但大部分,都是以前放民间高利贷和炒房团的人&,徐俊哲称。
&当地的民间高利贷,放个几百万还可以,但要放几千万,就很难了,但用现金贷线上放款,就可以轻松做到&,徐俊哲称。
民间借贷来了,温州的炒房团也来了。
&我们3个人凑了2000万,就做了一个现金贷平台&,徐俊哲的一位朋友称,他们以前用钱炒房,知道这项暴利生意后,纷纷来投靠。
尽管只能分到三成,&但一般半年到一年就能拿回成本,剩下的,就是净赚&,徐俊哲称。
而这个只有几十人的金融服务外包公司,月利润高达数千万。
&利润好得让人咋舌,负责流量的商务,每个月可提成几万,而负责风控和运营的,工资高达十几万&,徐俊哲称。
而全国,类似徐俊哲这样的套牌代理公司,正在逐步增多。
目前主要集中在浙江沿海一带,这个模式,成为当地有钱人的秘而不宣的致富秘诀,&几个人凑够几百万,就可以开干&。
套牌代理公司,就如现金贷肆掠背后的推进器,让行业一步步走向疯狂。蓝青称,&这就是为什么现金贷平台上万的原因&。
而现金贷背后的扶持产业链,远不止这些。
市面上有大量的大数据公司,销售现金贷系统,价格低至十几万。
任兴然是一家现金贷平台的风控经理,而他们家的信贷系统,就是花12万购买的。
&在这套系统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风控模块,就可以使用,比如,接入一些第三方的数据产品、黑名单、芝麻信用授权等等&,任兴然称。
而很多风控或者大数据公司,也将转型重点,放在了现金贷的风控系统中。
他们合作的形式,是根据放款额来提成。
&新用户,提成4%;复贷用户,提成1%&,某现金贷系统的负责人称。
如此算下来,放款1亿,也能获利数百万。
很多现金贷公司,正在将他们全套的系统出售,称具有&整套的现金贷解决方案&。
&我们的前身就是瓜牛分期,因为做得很好,就开始卖系统&,系统销售人员称。
而合作的方式,就是先花10万,安装一个客户端,然后再往系统中充值,就可直接使用。
&反欺诈数据,是5万包年,但调用其他风控数据,就要付费,比如,调用运营商的数据,一个用户是一到两元&,销售人员称。
也就是说,大概只需要15万,就可以直接上手做一家现金贷公司;如果再想省事,可以直接找一个套牌代理公司,当甩手掌柜。
一家现金贷的头部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各种人要求过来参观学习,或者以合作的名义来和他们接触。
其联合创始人俞静称,刚开始他们言无不尽,但很快就发现,这些人参观完了,就直接将他们的模式复制走。
&有家平台来考察,负责人带着十几个员工来,最后说,想买我们的系统&,任兴然觉得可笑,他们的系统,也是买来的。
所有的玩家,都在急速奔跑,目的只有一个:赶在监管到来之前,先捞一笔。
&如果不是担心监管风险,会有更多的平台冲进来&,蓝青称,监管前段时间对ICO的问题,表现的坚决和果断,让很多试图涌入的平台,望而却步。
但依然有很多侥幸者和投机者,观望许久之后,跃跃欲试,&想先进来狠赚一把再说&。
今年上半年开始,大量不懂金融的平台疯狂涌入,市场开始变得浑浊。
砍头息、逾期天价罚金、债务不封顶、暴力催收,头部的平台,眼睁睁看着市场被这些急功近利者蚕食殆尽。
这块本来是金融从业者的地盘,被诸多业外之人挤占。
有流量就开始做现金贷,头部平台对此嗤之以鼻。
&目前各家还在抢地盘的状态,明年会达到饱和,到时候,流量将更加昂贵&,这也就意味着,占据流量的平台,将收获颇丰,又何必此时涌入,自己掺一脚?
&你看,为什么谷歌就不做现金贷?&现金贷平台CEO莫心源称,中国有太多的非理性玩家,看到一个行业好,就疯狂挤入,最终导致行业腐烂。
行业正在释放一些高危信号。
&行业的共债现象(一个人同时在多个平台上借款),已超出所有人的想象&,蓝青所在的贷款超市,监控所有现金贷平台的数据,他发现共债现象,已高达90%以上。
任兴然作为一线的风控人员,对于这个现象,感受更为深刻。
他们接入了一家能提供共债数据的公司,分数越高,表示借款平台数越多。
结果,他们发现数据失灵了,&几乎每个人都是100分,每个人的借款平台数都超高,如果不放款,一个人都放不了&。
&很多人都是借新还旧,当借的平台太多,就像雪球越滚越大,就可能资不抵债,陷入债务危机&,蓝青称。
&现在涌入了太多乱搞的平台,这个行业一年内就会崩盘&,莫心源预测。
&大崩盘&,是行业所有人不敢提,但却难以回避的命运。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正在出现两极分化。
头部的平台,表现得理性而克制;而底部的小平台,却彰显了疯狂和贪恋。
头部平台曾多次尝试过挽救行业,他们组成过联盟,呼吁人性化对待借款者,但整个市场充盈着暴利狂欢的喧嚣,理性的声音,变得细若蚊声。
据一本财经调查,大部分的头部平台,都在收紧风控,放款量只减不增。
此外,他们也在寻找新的出路。
一些人,开始了出海之旅,将技术带到东南亚,复制这一模式;
一些更聪明的平台,开始将眼光从底层人群的小额现金贷挪开,开始往中部人群的大额现金贷转移。
其实,除掉中国有信用卡的30%头部人群,和小额现金贷服务的20%底层人群,中部还有50%的人群,亟待开发,这可能才是未来的最大金矿。
而更决绝的是,一家头部的现金贷平台,正准备退出现金贷。
他们对市场已丧失信心,在他们眼中,现金贷不是长久生意。
&现金贷公司都不想对外张扬,偷摸把钱挣了&,莫心源称,在国外,小额现金贷(Payday&Loan)是一个非常污名化的行业,&甚至比放高利贷的地位都低&。
而莫心源,在国内从事这个行业,心中也无法找到荣誉感,都不太好和朋友家人说自己的职业,&只能当成挣钱的生意,但根本谈不上是事业&。
而资本市场,对现金贷同样冷眼相对。
&一家公司的年利润是1个亿,结果投资机构给开出的估值,居然也是一个亿&,莫心源称,这在圈内传成笑谈,却有难以言说的苦涩。
&在美国,小额现金贷的PE,同样低得可怜,只有2到3&,莫心源称,这也就意味着,你的年利润是1个亿,估值也只有2到3亿。
因此,很多现金贷公司,都转型为&金融科技&或人工智能公司,输出自己的技术,以抬高估值。
&要净化行业,应该提高准入门槛&,莫心源称,这毕竟是一个金融行业,而不是任人啄食的肥肉。
行业的自律、净化。提高从业者素质,迫在眉睫。
校园贷、大数据行业,皆是前车之鉴。
当行业负面和危机爆发时,监管来临,没有任何人可以独善其身。
来源:一本财经原标题:最新更新时间:10/10 10:21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界面JMedia联盟成员推荐阅读程序员市场饱和了吗?还是问题在于我自己?【java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70,216贴子:
程序员市场饱和了吗?还是问题在于我自己?收藏
小弟年前辞职,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20号回上海,至于辞职原因嘛,主要是公司长期出差客户现场工作,周六周末无休止加班,福利待遇差,补贴还要进行考核看给你补多少,总之,累,而且没有时间研究其它的技术,要不是说一期做完,有项目奖金,我才不会熬上大半年。回上海之后不慌不忙的更新简历,两年半工作经验,没公开精投简历,一周过去了,才一个电话,闵行万达信息的,比较注重前端技术吧,可是前端更新那么快,哪儿有时间一个个去学啊,上家公司用的Dorado做前端。当然每个公司用的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周公开简历了,俩电话,一个是做金融的(没接触过,一般也不会招没这方面经验的吧,除非技术大牛),第二家,面试时技术过了,和另外两个候选人一起聊产品,可能是临时找到一个员工,跟我们将他们的产品,项目流程,可能因为是一期,他们自己也说不出大概的流程,反正都是边做边改(上家公司也是,需求文档写了一半,没人写了),三人一脸懵逼,唠了一会儿就走了。第二天反馈结果出来了,人家选了要价低的实习生。这是第三周了,说实话有点方了,面试电话都没有,难道是因为跳槽频繁了?
要是公司不那么天天加班熬夜,我也不会离职呀。。。谁不想找个好公司,好好干下去呢。不知道各位正在找工作的水友,有没有相同的困惑,是今年市场饱和了,还是初中级程序员已经烂大街了。难过再不济,我就去做实施啦
2017java学习来上市公司博为峰学java,入学即签就业协议,不就业不收费,查看java课程!java好学吗?java课程来博为峰学,java工程师就业年薪十几万!
4年经验,工作都不好找了,。别说你2年多的。。
就这行情还有大把培训机构往里面洗人呢,几十万无知群众再往火坑里跳
还可以吧,只要你是真的有技术,还是可以找到的,要是转行还是免了...
几十万人抢几百个职位!你懂的
现在培训学校出来都是四年你们怎么玩。。。
这吧几天不见不是又多了5W人关注嘛
泡沫啊,16年本科毕业培训4个月出来都很难找到工作,现在更加了,每4个月大量培训一批人,技术能学到怎么样,好多公司都倒闭了,现在岗位就那么多,人确数不完,最好找熟人介绍进去,不然很难找到了。
为什么我同事当天下午投简历,第二天上午就面上
就这还有大把的人往火坑里跳更有还在做白日梦真是滑稽
java编程,0基础 0首付,企业项目实战,全程总监授课,9000元学费优惠火爆报名中!
实施工作怎么样啊,我刚应聘上
情况不妙,之前还面了几家,现在连面试通知都没了。
我马上高三毕业了在考虑要不要学这个java呢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又想进城。
讲道理在上海都找不到就是你的问题比较多了
可以尝试学习嵌入式,嵌入式竞争很小。而且技术更新慢,经验可以得到积累。
恕我逆向思维一下,开公司啊,反正程序员多。多找点便宜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现金贷还是陷阱贷?金融消费市场背后是繁荣还是乱象
现金贷还是陷阱贷?金融消费市场背后是繁荣还是乱象
近日来,随着金融借贷平台“趣店”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从自挂牌当日,开盘即大涨43%,最高市值一度冲到了近117亿美金,大涨47%。再到下挫19.4%,最终破发。上市表现可谓过山车般,股价涨幅是大起大落,看起来好似一场闹剧。究其原因是该公司与国内媒体之间的口水战以及CEO罗敏一些摸不着头脑的言语。由此引来了一场关于现金贷舆论的漩涡,从开始一边倒的高利贷原罪质疑,到后续业内人士陆陆续续的辩白,热度只增不减。纷沓而来的社会性借贷平台。其实,由此引起的不仅仅是针对“趣店”单一的金融借贷平台,近年来,在互联网理财、线下扫码付、P2P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兴起的同时,消费金融作为一种传统的金融业态也开始焕发生机,越来越受到互联网和资本的青睐。于用户而言,尤其是小额的现金贷业务,短期资金借贷的提供,用于日常消费很便利。只需要在手机上通过相关 APP ,就能非常高效的借贷,并实时到账。对贷款人而言,最关心的是如何能把贷出去的钱收回来。通过互联网的模式,不与用户见面,甚至也不掌握精准的用户画像,就可以通过实名全面了解掌握用户信息。与此同时,滋生出一种“消费贷款”的概念,重点放在“消费”二字上,贷款也可以作为消费场景的支付工具。在这个理念下,消费金融又被称作场景金融,场景分期是主流的玩法,不考虑场景的现金贷则是小众的尝试,并不被主流机构看好。此时的消费金融创业都集中在场景分期领域,校园分期、租房分期、3C分期、旅游分期、医美分期甚至是炒股配资分期、购房首付分期等,大家都是先要搭建或依附一个场景,然后再基于场景去开展分期业务。面对现金贷引申扩大的业务范围,在起初确实迎来了不小的战绩,大量有需求的社会人群纷纷进入消费金融的门里,感受着超前消费或毫无压力的小额分期,可以说这一时期是金融借贷平台的繁荣发展期。“现金贷爆发如此之快,可见大众的借钱需求被压抑了多久,这确实是一个刚需”,这是一个现金贷平台创始人所说。现金贷确实不是恶魔,对于底层人群来说,可能明天就吃不上饭的时候,给了他们一条生路。“这种借钱,不是锦上添花,过度消费,大多是雪中送炭”,大家都高高在上,无法理解底层人群的真实而急迫的现状,难以客观理性去看待现金贷。“服务底层人群可以,但为什么要那么高的利率?这是对于这位某现金贷平台创始人而言提出的质疑。则给出的回应是,“商人不是慈善家,金融不是扶贫,如果让商人亏本去推行普惠金融,这绝不可能走通”,我们不能亏本,但也不可暴利。这样的一番对答不能客观的评定谁对谁错,对于不懂金融法的平民而言,出现借钱刚需时,早已不考虑高利率而偿还不起的问题,而作为借贷一方也忽略了部分大众的偿还能力,于是逼还、倾家荡产乃至自杀屡见不鲜。“校园贷”借机上位,游走校园。基于高效、简便、快速的优势,这样的一种现金贷模式在国内急速渗入,乃至校园也出现了所谓的“校园贷”。可原本初衷是救人“经济上”于水火的借贷平台,结果却变成害人性命的“罪魁祸首”。不少学生因缺乏相关金融知识,掉入借贷“陷阱”,自杀事件屡见报端。由于现在社会消费水平的提升,学生消费水平也与之提高,消费需求已经不能被满足,这时的“校园贷”找准时机,针对学生这一特殊人群推出“校园贷”业务。无知的学生因金融知识欠缺、社会经验不足,一步一步走入校园贷铺设好的陷阱,最坏的结果就是,因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选择自杀来逃避。这时还能认为贷款业务是雪中送炭?答案肯定是“无中生有”事端,校园本是一片祥和纯净之地,校园贷的介入抹杀了多少无知少年。此类事件引起的社会重视和国家关注也逐渐被放大,在今年9 月 6 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就发声:“任何网络贷款机构均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他指出,很多网贷平台做了很多虚假宣传,学生因为金融知识不丰富很容易上当受骗,造成利滚利最终形成高利贷。自此后,各个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很多措施和文件来规范治理校园贷的问题,明确要求取缔校园贷这个业务。而为了满足学生在金融消费方面的需求,国家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借贷平台的多种不合规不合法现象。随着一些头部的现金贷公司初期获得甜头的大热之势,网络上纷纷出现了各类海量的消费信贷平台,以低利率、零利息等为诱饵实施借贷。鱼龙混杂的金融消费市场一时之间成不可阻挡之态势发展。关于从事机构是否持有银监会发放的放贷牌照以及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相关部门规定借贷成本不得超过年息36%),是否存在暴力催收、变相收费等问题还不等解决,蜂拥而至的消费用户便一头扎进了各种非法小平台,最终人去楼空导致人财两空的事件更是司空见惯。而针对“现金贷”规模扩张迅猛的现象,业内人士表明,“现金贷市场的火爆,吸引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来瓜分这块蛋糕,而饱受诟病的逾期和催收方式也是未来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问题。个人线上小额信贷业务的繁荣能维持多久,谁也无法给出确切回答。”另据业内人士透露,现金贷行业还没有规范管理,平台间的利率也参差不齐,国内大的现金贷平台如蚂蚁网商贷、京东金条年利率一般在14.6%~18.25%之间,利率相对比较合理,而一些小规模的消费分期、现金平台年利率却高达110%。目前现金贷收费除了利息外,还包括管理费、审核费、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除此之外,一旦借款出现逾期事件,平台还对借款人设置了滞纳金、催收费、逾期罚息等。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给予重视。如何防范用户借贷逾期不还来保障借贷平台的利益?又如何监管借贷平台非法实施诈骗或高利率的放款模式,切实保护广大群众的利益?这样的两相矛盾的问题牵制着未来金融消费市场的发展。因为大家的信任链条太脆弱,所以,这件事情让政府及国家的强制介入,恐怕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针对现金贷一类金融借贷平台的乱象丛生,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日前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施穿透式监管。“采取疏堵并举等措施,加强对现金贷的整治,已经迫在眉睫。”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指出,一方面,对于经营失序、管理混乱的现金贷平台,未能按照规定通过备案的,要采取措施坚决予以退出。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还要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合作,对诱骗诈骗、违规放贷、非法催债的,由司法机关及时介入,形成高压态势。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建立准入制度,在工商登记环节明确现金贷的主体资格和经营范围要求,确立行业从业者的合法地位;建立适当的行业规范,对贷款利率、多头借贷、滚动续贷等突出问题进行限制。在现金贷的风险对治问题上,目前业内已经给出了很多有建设意义的意见,比如加强行业准入监管、对高利率进行管制、对借款人的多头借贷行为进行管制、强化资金用途管理、严控以贷还贷等高危行为等等。这些建议都对,但很多问题一环扣一环,若不考虑行业实情,很多长期看来有效的措施在短期反倒有可能火上浇油,提前引爆风险,酝酿出新的问题来。除了加强监管之外,终结现金贷乱象的办法之一就是让这一金融产品在阳光下运行,进行持牌管理。不管是业内人士的建议还是国家相关部门的介入管理,金融消费市场领域一方面不能停止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抑制其发展太快,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大家通力合作,例如消费者用户需要借贷款时一定要选择合法正规、持有牌照的金融借贷平台。而作为消费借贷平台要规范自身发展,合法经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作为宏观掌控的金融机构要实施强有力的监管措施,违法必究,让所有的交易都在阳光下运行,行业之繁荣才能真正显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致力于科技媒体,为用户提供有价值新闻资讯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金贷市场机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