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业:由大到强怎么走

叶城县畜牧业由大到强的发展之路
我的图书馆
叶城县畜牧业由大到强的发展之路
多年来,叶城农民仅把畜牧业作为一项副业来发展,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增大了饲养成本,极大地制约了农牧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2005年以来,全县坚持畜牧业“两大一小一特”战略,突出“以小换大”,走“短平快”发展新路,实现了农民发展资金的快速积累。叶城县四大班子领导透过畜牧业发展的实践,渐渐理顺了畜牧业发展的思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走出了一条符合县情民意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审时度势,转变畜牧业发展模式,增信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畜牧业越来越显示出一家一户分散养殖成本高、死亡率高、效益低等弊端。2005年,该县四大班子领导着眼长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用科学眼光审视畜牧业的发展,提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决定,实施“两大一小一特”战略,从转变饲养方式入手,全面落实以草定畜、长草短喂、科学配料、跟踪防疫防病等措施,大力发展饲草料生产。2008年全县种植多穗玉米7万亩,苜蓿保有面积12万亩,完成洛克乡4000亩人工草料基地建设,保证饲草总量。全面普及饲草铡短、饲料搭配、“三贮一化”技术,提高饲草加工利用率和配(混)合饲料入户率。加大牲畜品种改良力度,优化畜种畜群结构,扩大母畜比例,加快畜群市场周转,提高商品率,推动畜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势极大地增强了各族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因势利导,扩大家禽养殖业规模,固根基
  叶城县设立了家禽养殖发展基金,大力扶持发展家禽养殖专业户、专业村,进行集中连片规模养殖,先后建设集育雏、养殖培训为一体的“万只型”家禽育雏中心20个,各乡镇依托“万只型”家禽育雏中心,从防疫、饲养、管理等方面加强了技术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各族群众的饲养技术和家禽养殖的积极性。全县现已培育10万只以上的家禽养殖专业村36个,500只以上的家禽养殖大户2350户,以大户带动千家万户上规模,力争年底出栏家禽1000万只(羽)以上,牲畜存栏119.8万头(只),出栏牲畜90万头(只),肉产量4.99万吨,奶产量3.14万吨。
  内引外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求“双赢”
  2005年,叶城县把投资小、见效快、农民乐于接受的家禽养殖业作为“以小换大”战略的基础产业,配套升级县孵化中心设备,投入200万元购进先进的箱体式数控孵化机37台,使全县孵化机达到了77台,机械孵化能力由2004年不足40万只提高到目前的1000万只以上。今年又鼓励孵化育雏中心购置两辆专用车,免费为养殖户运送鸡苗,为扩大规模养殖提供了保障。在此基础上,又培育了5000只以上家禽养殖大户100户、10万只以上家禽养殖专业村20个、建成60万只现代化养殖场1个。通过招商引资兴建种蛋场引进种鸡1万套,依托现有家禽养殖规模,注册成立了6个禽蛋出口基地和1个禽蛋进出口贸易公司,为畜禽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该县走出了一条“统一供种、统一育雏、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小群体、大规模,千家万户增总量”的发展路子,有力促进了家禽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叶城县畜牧业由大到强的发展之路,给了我们如下启示:
  决策的制定要符合实际、符合人民意愿、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科学良策不是“拍脑袋”“造”出来的,是立足单位内外情况、人民意愿制定出的,这样的决策才能指导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叶城县“以小换大”战略决策的产生与实施充分体现了这点。
  发展不能离开创新,不能离开科技,不能离开人民。靠着思路的创新突破、配套设备的不断更新升级、科技培训力度的加大、养殖大户带动小户,叶城县畜牧养殖业由小到大的发展起来。
  发展要有全局观念,着眼长远。叶城县立足全县实际,通盘考虑,从内部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积极从外部寻求“合作伙伴”,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良性发展局面。(孟智慧)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胡兆光:电力行业由大到强要解决的问题_会议讲座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胡兆光:电力行业由大到强要解决的问题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发言(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日,2011(第三届)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图为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发言。
  胡兆光:各位来宾上午好!很高兴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讨论,中国从一个电力的大国向电力强国迈进的目的。我们知道电跟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根据电的一些情况,一些比较准确的数据,对历史做了一个模拟。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有周期性的特征,这个模拟大致是9年左右的周期,经十年的检验还是比较吻合的。如果按照这样一个周期的话,对于我们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规划,都可以有一些参考的作用。
  另外,从能源来讲,中国的能源,这边是一次能源,这边是能源的消费使用,从流向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煤炭有很大一部分转变成电能,石油用在工业和交通里面。通过这个流向,可以看出来国家发展的阶段和对能源需求的经济结构的展现。我们最近找到的美国电力的数据,我们发现美国的2010年的发电量是41200亿千万时,我们国家去年是42278亿千瓦时,也就是说在去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发电量第一的大国。但是我们要冷静的对敌,这边是美国的,煤电是1.8万亿,占了45%,我们的煤电是3400亿,占了80%,后边有核电、气电等能源,这是我们的,总量上我们是最高的。
  用电量方面,2010年我国用电量,按照国际口径统一的比较,是3.9万亿千瓦时,而美国的用电量是3.8万亿千瓦时,这是两个很大的差距。工业用电量也反映了实体经济,从金融危机以来,大家感觉到虚拟经济的不可靠性,对实体经济的青睐,包括美国,也发现他的问题。从我们的用电结构上也可以看出来这样一个经济结构。为什么说要冷静的对待呢?我们的人均用电量只有不到3000亿。但是,我们也并不说用电量越高越好,我们也看到了美国的困惑与优势。困惑什么呢?一是美国的煤电小机组仍然在运行,我们在“十一五”期间把10千瓦以下的小机组都关掉了,5万的小机组在美国还在运行。第二,美国的电网还不够强,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在美国的中部要往东西部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第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还是比较偏低的,这是他的电力行业的一个困惑。
  在用电方面的困惑,工业用电比重太低,也就是说实体经济太低,虚拟经济太高,我认为这是他们的失误造成的,人工成本上升之后把工业转移到国外去了,降低本国的实体工业的一个岗位的减少。转移出去了以后又寻找网络,90年代网络泡沫的破灭,又寻找到了金融,金融泡沫的破灭,这都是他们的问题。另外,他们的用电效率也不是太高,有好多是因为电价很便宜,为什么生活用电量能达到4000多?因为家里用电很奢侈,这并不一定是好事,这是他们的困惑。
  当然,他也有优势,优势是输电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的技术、电动汽车的技术,这些都是今后有发展的优势;另外,社会上技术创新的能力比较强。
  我们国家现在电力工业属于在成长的烦恼,我们成长过程成为了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烦恼也有,一个是我们资源分布不均,第二是电网配置能力不足,还有是煤电比重太高,水电资源有限,核电技术不强,电价机制不顺,工业用电比重太高,用电效率不高,电能效益不高。在我们的用电方面,工业用电太高,70%多。第二,用电效率不高,我们有一些生产方面,我们的产品能耗、电耗还是比较好的。
  我们也有优势,我们的特高压技术应该是全球第一,国外没有。另外,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怎么把可再生能源更多的吸纳到电网上来,送到用户上去,这方面整个一套技术,我们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美国奥巴马一直喊建设新能源,喊了半天没有人投资也做不成,所以说这是我们的优势的地方。我们实体经济基础比较雄厚,这也是我们的优势。
  对于我们的启示,我们要通过坚强的实体经济,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来支撑一部分虚拟经济。那么在用电方面,我们通过工业用电,实体经济直接的数据,来支撑我们的商业用电和生活用电。我们出了一本书,2007年5月份出的,叫《中国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探索》。
  现在我们已经成为电力大国了,我们怎么样才能迈向电力强国?一个是我们现在要从电源方面,优化电源结构,增强电网的配置能力,科学合理的高效用电,这需要智能电网和需求侧管理。什么叫电力强国呢?一个是要安全,整天停电不是一个强国。还要可靠,要保障供给,这是电力要安全和保障国民经济对电力发展的需求。另外,还要绿色的,要环保,要节能,还要高效,这个高效不仅仅是用电效率的高,还代表着效率的高,也就是说电耗要低,对我们电力强国是一个标志。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个思路往下走。
  我们中国也非常重节能减排,在我们的能源战略里面,我们首先提到先节约后发展,节约在前。我们在2010年的能耗,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19.1%,尽管没有完成20%,但是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五年之内下降19.1%的成绩。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能耗下降16%,国家正在制定一些政策。2020年,我们承诺非化石能源达到15%,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这些节能与发展,这是我们的选择,我们的能源发展思路。
  我们当时提出能源供应多元化,不能完全依靠石油的进口,这对中国的安全风险非常大。从周边国家进口一部分电代替石油也是有可能的,减少一亿吨的石油进口对中国能源安全是多么大的保障?
  发展中的烦恼,5%的锋尖不足50小时,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浪费,我们发现一个规律,经济发展越高,人民生活越高的话,这个负荷曲线越尖。负荷率下降必然导致发电能耗的增加,特别是华北,华北靠火电来调风的,如果用火电调风,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对华北地区负荷率提高一个点,煤电比煤耗下降4克标煤,运行点上100万,你让它发45万,发50万,煤耗一定会上来。这些都是负荷率下降带来的。
  从需求侧管理方面,我们国家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出台的《需求侧管理办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过去的五年和过去的一年,2010年,我们通过需求侧管理,工业节电863亿千瓦时,照明节电实现230亿千瓦时,家用电器、商用和办公设备实施能效标识的节电量为650亿千瓦时。这些工作美国也在做,1991年到2003年,这是他们节电的效果,都可以看出来美国在这方面投资很大,效果也是很好的,我们要再进一步努力。
  在美国最好的应该是加州,加州是美国的经济大州,人均用电量不到8000,这些工作都是加州管理节能的成效。在这方面,美国能源监管委员会的主席,我去年去华盛顿访问的时候,他就非常关注中国节能电网,通过智能电网节电的一些技巧。扩展到EPP,能效电厂,是一个虚拟的电厂,我们知道一支10瓦的节能灯相当于50支白炽灯。对于这样的一个能效电厂,我们的用户端有许许多多,可以有高效电动机的EPP,变频调速的EPP,节能变压器EPP,蓄能EPP。这样的话我们通过国家层面综合资源战略规划,来统一考虑,建多少虚拟电厂,建多少实体电厂。我们通过对节能,对需求管理的政策扶持,让这些尽量多,而那边尽量少。我们对今后2020年到2030年,我们做了初步的测算,2020年全国装机大约在17.6亿千瓦,这时候我们的EPP的能效电厂,通过这个可以达到1.82亿千瓦,跟我们2020年风电和太阳能达到1000万千瓦,特别是媒体宣传了很多,但是我们虚拟电厂同样一个容量的电场就很少,今天的媒体要对这些报道得更多一些。
  总体的效果,2020年可以节约3476亿千瓦时,节煤1亿吨标煤,减少2.4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需要智能电网,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将清洁能源发电量吸纳、送出,同时,最大限度的通过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科学用电。
  通过智能电网和用户侧这块,我们也在做,可以更多的吸纳可再生能源,我们的智能电网里面,比如说风电是不可测的,但是用户的用电设备是可调的,只要用户愿意,比如家里面洗碗机洗碗量非常高,用户把洗碗机交给电网来控制,这边风电来了就启动,这只是举一个例子,这样的话通过智能电网可以更多的吸纳可再生能源,吸纳所谓的“垃圾电”,都可以通过智能电网来实现。所以智能电网可以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通过智能电网丰富多彩的生活,不仅降低用户对电费的支出,更重要的是更多的吸纳可再生能源,在电网里面把风电用起来,把高峰的尖尽量小一点儿,能够多发一点儿,不要有极大的浪费。
  欧洲在智能电网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欧盟能源委员认为欧洲未来智能电网投资2600亿欧元,在今后中国智能电网方面也是领先的。从国家来讲,政府一只手应该抓智能电网,另外一只手啊
  另外,电网企业在节能减排里面,在需求侧的管理里面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电网企业是今后管理的实施主体,电网企业已经开始在各个省的电力公司里面成立了节能服务公司,通过跟发电企业联合和我们的用户起到一个节能减排的作用,也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国家电网公司在过去五年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今后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从电力大国向电力强国迈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价格机制亟盼理顺,二是财税障碍依然突出,三是融资瓶颈尚未通畅,四是诚信机制有待建立。
  好,谢谢大家!
& 相关专题:您所在的位置:>>
从大到强的蜕变
& 07:51:51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齿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始建于1966年,是生产齿轮箱、减速机及备件等产品的大型专业化三线军工企业。公司拥有资产总额13亿元,占地面积53万余平方米,现有职工2100余人。
  在市场经济的滚滚大潮中,重齿公司曾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但是,它始终坚持技术进步、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拓展产品市场、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等,终于走出了困境,先后跻身“中国机械工业最大500家企业”、“国家一级计量单位”、“重庆市工业企业五十强”等行列。
  从2000年到2006年,企业每年以超过35%的速度增长,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01年,重齿公司再次跻身“重庆市工业企业五十强”之列并连续五年获此殊荣;2003年重齿公司被列为国家大型企业,是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唯一一家进入大型企业行列的企业。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超过12亿元,销售收入近10亿元,其他经济指标均有较大幅度地增长。
  军品民品共发展
  科技创新谱新篇
  “七·五”时期,重齿公司在产品和市场开发上坚持工艺相近、设备相通、发挥自我优势,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大胆进行第二次开发。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企业已经形成了GW、GWM、GC、GVA、CH等船用齿轮箱产品市场,开发研制了JS、JD、JE、JK、VBS、VBP系列工业用齿轮箱和弹性阻尼联轴节、减振器系列产品,并先后进入市场,经济效益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
  巩固和扩大船舶配套。重齿公司在确保军品的前提下大力开发民品及民品市场。企业不断拓展原有的GW、GC、GVA三个系列产品市场的同时,不断强化船机配套,积极参与国家“百船工程”中齿轮箱产品的配套,改进和完善了高速船用齿轮箱的设计和生产,拓展了内河水路和近海高速交通市场;开展了低速机齿轮、大型船用减振器、船机齿轮箱的配套服务,船用市场得到了巩固和扩大。船用齿轮箱是一种船舶专用的齿轮传动装置,是船舶动力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在我国海军服役的现有水面舰只中,其齿轮传动装置系统除极少数进口外,大部分为重齿公司所提供。
  “十五”期间,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自主研发了更大规格和多种特殊形式的船用齿轮箱。尤其是重新扩展了GW系列,增设了GW6675、GW7085、GW7590、GW8095,GW85100五大产品型号,成为国内最大的与中速柴油机配套的具有倒顺离合功能的GW系列船用齿轮箱,其最大传递功率可达10000kW。公司先后研制成功了当时国内最大的一流的GW6675、GW7085大功率船用齿轮箱,GWC7085船用齿轮箱在国外尚无该型或者比它更大型号的同类型减速箱。随后,重齿公司又开发出了GW7590、CW(R)8095两种型号大型船用齿轮箱,此两种产品目前在国内国际上为重齿公司仅有,其中正在为军民两用配套的GWC8095,是目前国际同类产品中最大规格的船用齿轮箱,具有绝对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重齿公司在燃柴联合动力推进的齿轮箱及双柴联合动力推进齿轮箱设计制造方面更具特色。重齿制造的齿轮精度均达到了GBl0095
3~4级,已达到了现有船、舰齿轮箱的国际先进水平。自行开发研制的船用高速齿轮箱MH340功率重量比大,转速高,整机的性能指标达到了当今世界先进水平,部分超过了世界著名品牌供应商的性能指标。2004年,重齿公司在国内首次成功制造了8台用于燃柴联合动力推进的齿轮箱,其传动功率超过2万多千瓦。2005年公司成功制造了国内首台双柴联合动力推进齿轮箱,其传递功率最大达1万多千瓦以上。2006年公司又成功制造了国内首台1万7千多千瓦双机并车大功率船用齿轮箱。
  重齿公司依靠先进的设计技术研发生产的船用齿轮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建设强大海军提供了一大批先进的重大装备。
  进入冶金行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重齿公司瞄准了具有广阔前景的冶金市场,及时转变观念,提出了“军品优先”、“姓船不唯船”、“拓展船用市场,开发非船产品”的全方位发展战略,坚持“以优、快、新、廉取胜”,努力开发冶金市场,深入研究轧机生产线传动装置的技术特点,成功地生产制造出了本溪钢铁集团1700mm热连轧主传动减速机,总吨位900多吨,此减速机当时仅德国生产一台,作为世界第二台同类大型齿轮传动装置,在国内制造还是第一次。其中E1、E2减速机单台总量180余吨,齿轮模数30,直径3750mm,齿宽2×800,采用硬齿面渗碳淬火工艺,齿轮精度按DIN标准6级,全部按西马克SN200标准制造与验收。该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成功获得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对重大设备国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填补了我国齿轮行业的一项空白,打破了大型冶金设备主传动装置只能依赖进口的局面。近年来,重齿公司先后对酒钢、邯钢、宝钢、本钢、湘钢、涟钢、西南铝业、南山铝业集团、武钢、攀钢、沙钢等的轧机生产线改造提供了大量大功率的中大型减速机,在进行了大量的新品研制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新型实用标准工艺、文件的修订工作,在热处理和机械制造加工过程中消除大型焊接齿轮和箱体焊接应力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05年公司成功地为世界最著名的冶金设备供应商——意大利达涅利冶金设备有限公司研制出了出口西班牙的减速机,为进一步扩大市场领域、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通用工业齿轮领域,公司研制开发的JH、JK、JKF、ZDY、ZLY、ZSY、QTD、DTJ、MT、GS、JF等系列产品广泛运用于水电、火电、矿山、起重、运输和国防工业等领域。公司承担了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峡升船机用减速机的关键技术基础性预研,产品现已投入三峡船闸使用。公司还先后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西昌卫星发射行走塔架、岩滩电站升船机、清江隔河岩电站升船机提供了减速齿轮箱装置。近年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生产了F系列泥浆泵、轻轨道岔、MLD(S)密炼机、LJC挤出机等新产品,分别进入了城市轻轨交通、石油、石化、橡塑等新领域。
  拓展建材市场。(1)重齿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成功地研制出了用于大中型水泥生产线的关键技术设备JS系列中心传动管磨减速机,主要用于日产水泥500至4000吨管磨水泥生产线;(2)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又成功地研制出节能30%以上的VBS(VBP)系列立磨减速机,主要用于300至4000t/d立磨水泥生产线;1998年,重齿公司成功地制造出了我国当时最大的2200KW立磨减速机,从而填补了国内齿轮行业的空白。2006年,由重齿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国内首台日产水泥5000吨生产线用的JLP400立式磨机减速机,打破了此前一直被国外同行业大公司所垄断的2500千瓦以上大功率立式磨机减速机中国市场的现状,成为我国在这方面的一个飞跃式发展。近年来,根据水泥行业市场的发展需要,公司已研制出大功率的单边双传动减速机,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MDH系列单边双传动磨机减速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MDH28、7000KW单边双传动减速机创世界新纪录。
  企业自主研制的JS110硬齿面齿轮磨机减速机在1987年被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确定为替代进口产品,并被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十五”期间研发生产的JSl50,JSl60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同类减速机的先进水平,替代进口产品,并出口东南亚、巴西、土耳其等国家。
  打开交通领域之门。2003年6月,在业界备受关注的重庆“较新线”轻轨道岔项目招标工作落下了帷幕。由重庆船舶工业公司牵头,以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川东造船厂、重庆华渝电器仪表总厂联合组成的竞标单位一举中标,获得了12包关节型单开道岔、渡线道岔和关节型三开、五开道岔的制作合同。
  2003年7月,以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为总承包方的联合单位全面进入了“较新线”轻轨道岔项目的研制生产阶段。2004年4月,各分包方承建的项目全部完工。重齿公司承建的轻轨道岔经过检查验收,专家组认为:道岔设备质量、安装质量、承载功能、接口状况、定位位置的线型状况等均符合跨座式单轨道岔的技术规范,能够满足冷滑试验需要。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以优质可靠的产品确保了重庆市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在日顺利试通车。
  为了不断增强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重齿公司长期以来十分注重和加强对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和投入。十五期间,公司按年销售收入5%到8%的比例投入科研经费。2001年公司技术中心创建,被称为“重庆市级技术中心”,2006年创建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立了由中国齿轮行业29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为公司的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重齿公司除了在以上几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外,根据市场的需求,还向煤炭、海洋工程、风力发电等新领域进军,以期在发展中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建设项目中先后引进了日本、德国、西班牙等国外一大批先进的加工设备,为重齿公司生产制造西昌卫星发射塔架齿轮箱、舰船齿轮箱、广西岩滩升船机齿轮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订购的七台河齿轮箱、本溪1700热连轧机齿轮箱、低速机齿轮、大型减振器和其他高精尖的磨机齿轮箱等产品以及开发市场、拓宽市场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5年12月,公司2003年批产项目热处理车间厂房通过了由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组织的竣工验收。至此,公司成为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一家完成03批产项目验收的企业。该项目的建成,将使公司的热处理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为协调的冷热加工配套能力,其军民品兼容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以及综合经济实力将进一步提高。
  体系整合科学化
  严格管理上台阶
  1987年重齿公司通过了国家一级计量单位评审、1997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审核组通过了对重齿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体系的认证审核,成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首家通过三大体系认证的企业。与此同时,重齿还积极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工艺(CAPP)、辅助生产管理(CAPM)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了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2003年12月通过了CCERP鉴定验收,使重齿公司在实现国内船舶行业CAPP与ERP集成的企业管理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创新性,达到了国内船舶行业领先水平。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狠抓三大管理体系整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03年8月,公司对三大管理体系进行了整合,对原有的相互独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整合为一个体系,使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成为整合后的体系中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从而避免三大体系中共同内容的重复,和不同认证机构的多重审核认证,以及在共同内容方面要求不同常常出现的不一致所产生的矛盾。三大体系整合后,能使企业在一个体系中开展各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管理、避免重复管理、重复认证,简化管理程序,提高贯标效果和综合管理水平,最终达到科学、合理、简捷、有效的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
  重齿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国营企业,国有机制多年来在企业中占有绝对的地位;又因是军工企业,等级观念很重;加之是三线企业,封闭落后的保守思想非常浓厚。然而,如果不改革,职工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在产品开发、市场开发上急需一大批新生力量,如果不改革,企业将走入绝境。在这种情形下,公司果敢地提出了“只有改革才能求发展”的思想,并从“破三铁”着手。首先,打破铁交椅,实行干部能上能下、末位淘汰;第二是打破铁饭碗,实行竞争上岗,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和轮岗换岗;第三是打破铁工资,实行多种分配制,即计件工资、工程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等实行按劳取酬,有偿劳动、有价劳动、有效劳动。同时,教育职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市场竞争观念。
  1997年企业从工厂制改为公司制,在改革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并实行了分厂制、子公司制,按照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剥离后勤辅助部门,精干主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机制,进行市场模拟核算;并着手进行资本经营,完成了对连续多年严重亏损的重庆红阳机械厂(469厂)的收购工作。通过对469厂的收购,重齿公司总资产超过13亿元,职工人数超过2100人,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5年,重齿公司改革改制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了蓬莱分厂、重机公司、金属结构分厂和运输公司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成立了股份制重庆重齿风力发电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齿齿相依创愿景
  文化建设添活力
  重齿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三线军工企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使它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重齿公司用“齿齿相依,带动未来!”作为广告用语,这是重齿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借喻齿轮传动、带动后续机械的形象描述来表明重齿人团结一心,以自己的先进技术带动民族工业的发展,表达了重齿公司要做行业第一和领先未来的决心,并时刻告诫自己,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同时又表达了齿轮产品的相互啮合,传动出无穷动力和美好未来。既表明了公司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的环环相扣,知识、技术、人才的合理配置,企业领导之间、群众之间、干群之间的良好协调配合关系,又表明了企业与客户之间、上下道工序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号召职工争创一流,为企业做大做强争光,为国防事业争光,为民族工业争光。这既是企业的形象用语,又是员工的座右铭,还是企业新时代的宣言。这些企业文化内容,既体现了时代特征、行业特色,也体现了企业的特性;既体现了对企业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也体现了企业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愿望;既延伸了企业领导者“开拓进取、果敢坦诚、自我加压、追求卓越”的个性,又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
  创新发展,自成一体。重齿公司把建设重齿文化定位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导入CIS战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构建先进的企业理念为核心,全面构划具有自身特色、自成一体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系统手册。公司确立并推行了企业形象、企业理念、企业行为、企业管理、科技管理、生产管理、广告用语等七个方面三十五条企业文化方面的具体内容。
  文化建设,循序渐进。CIS的推出,标志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较全面、系统的阶段。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新内容、新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工作任务。在实践中,重齿公司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统一协调;二是舆论引导,大力宣传;三是加强管理,有序运作;四是完善载体,落到实处。
  提高素质、塑造形象。重齿公司始终坚持“稳固军品、坚守船舶,雄踞建材、拓展冶金,攻克城交、开发电力”的经营目标,和“搞大总量,以规模求效益”的发展方针,树立“服务国防、奉献社会、关爱员工、回报股东”的企业宗旨,五年迈出五大步,产值由1998年的7000万元到2006年突破12亿元,企业驶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这也充分体现了“扎根、奉献、求实、自强”的企业精神和“齿齿相依、带动未来”的企业文化核心,也是重齿公司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具体体现。
  纵观重齿的发展历程,不难破译出重齿公司发展壮大之谜,那就是“齿齿相依,带动未来”。
印尼政府继本年9月9日及9月29日分别宣告实施第一、二波之经济政策方案后,续于昨(7)日再公布第三波经济振兴...
我国许多大城市都在面临转型的压力,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制造成本上升,制造业空心化的现象,而总部经济...
企业新闻发布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