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是中国的我骄傲我自豪企业宣讲吗?

有一种自豪叫中国快递:每天1亿件占全球四成_新浪视频
有一种自豪叫中国快递: 每天1亿件 占全球四成中国的国产服装业亦自豪不少。摘自红周刊-----_圆通速递(600233)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中国的国产服装业亦自豪不少。摘自红周刊-----
中国的国产服装业亦自豪不少,如大杨创世(600233)为什么受到巴菲特,比尔盖茨,施瓦布,通用总裁等世界重量级人物的青睐,股价激情澎湃,看来巴菲特还是很有眼光。
支持楼主!
早他妈成旧闻了,几百年前的老古董,你又拿出来,谁会上当?楼主智商不太高啊!
旺。旺。旺。对不跑起大家。我家小狗拴不住。又跑到别人帖里乱叫了。
[原帖]旺。旺。旺。对不跑起大家。我家小狗拴不住。又跑到别人帖里乱叫了。作者:手机用户&& 22:05:24你继续叫吧!
[原帖]旺。旺。旺。对不跑起大家。我家小狗拴不住。又跑到别人帖里乱叫了。作者:手机用户&& 22:05:24【今日涨停 敢死队内部消息】 作者:手机用户 发表时间: 09:09:42
[原帖]旺。旺。旺。对不跑起大家。我家小狗拴不住。又跑到别人帖里乱叫了。作者:手机用户&& 22:05:24别偷懒,继续旺旺叫,你不叫爷都听不见你在哪里!还以为你牺牲了呢!爷正在整理第二批上榜的烈士名单呢!
张家口人说话文明的,说文动武你都不是个。拼恶斗富你更不行。股吧就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不要出口伤人。这世道还是多个朋友好。是朋友就有话好好说。
[原帖]张家口人说话文明的,说文动武你都不是个。拼恶斗富你更不行。股吧就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不要出口伤人。这世道还是多个朋友好。是朋友就有话好好说。作者:114.254.10.*&& 23:01:56楼主息怒!别动不动说他人不行,世界大的很,谁又敢说自己是最大呢?别人说什么不去计较就可以了。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2016快递业回顾:全年包裹300亿件占世界近一半
日11:03&&来源:
人民网北京1月4日电(杨波)回顾2016年,中国快递行业成为中国经济的黑马,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2016年发送了超过300亿件快递包裹,连续六年增速超过50%,同时,圆通等几家快递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按照去年的300亿件快递量和13亿人口计算,2016年相当于中国人均发送了23件快递。而这个数字,与电商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物流业已经成为助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据了解,作为阿里巴巴战略铁三角之一的菜鸟网络,其生态圈内的合作伙伴,不仅支撑了全国95%以上的快递包裹运送,也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劳动岗位。
经济增长新亮点
不久前,一件从贵州省遵义市发出的茶叶,成为中国2016年的第300亿件快递。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中国快递业已经连续6年每年增长超过50%,中国已成全球第一快递大国。在全球每年约700亿件的快递量中,中国占了300亿件。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大家讲电子商务在中国是一个奇迹,在世界是个奇迹的话,但我个人认为,物流行业才真正是中国过去十年诞生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同比增长52.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544.1亿元,同比增长44.3%。
2016年,中国快递业开始全面进入资本时代。圆通、中通、顺丰、申通、韵达……一批上百亿市值的快递公司陆续在国内及海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这些企业伴随着阿里新实体经济而成长,“三通一达”70%的物流都使用菜鸟网络的大数据服务。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和供应链的优化,让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获益。“我们物流业务是希望能让合作伙伴成功,近期快递企业上市也体现了我们的生态之美。我们相信通过和合作伙伴的共同成长,将会更加繁荣。”张勇说。
十年就业增长13倍
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巨大的人员需求。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介绍,快递业年均新增的就业岗位约20万个,对缓解就业压力作用巨大。
菜鸟网络的生态体系正在为社会创造越来越多实体岗位。由北京交通大学、阿里研究院和菜鸟网络联合发布的《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当前物流从业员员已达203.3万,相较于十年前已增长近13倍。
粟日表示,“我们发现每增加10000个快递,可以带动一个人就业,快递物流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新引擎。
而快递转型升级也将带来很多新的就业岗位,阿里研究院物流专家粟日指出,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快递行业运营模式,已不限于简单送货上门,而是各行各业贸易往来的连接者,包括一线快递员、仓库操作员、基层管理人员、客服人员、货运司机、分拣员以及总部职能人员、智能化设备操作员等等。粟日认为,10年内电商物流行业会向技术工种过度,中国快递员将成为体面受尊重的职业。
向智慧型快递转型
包裹越来越多,配送速度却越来越快,这说明,传统的物流业由劳动密集型开始向转向智慧型。以今年双11为例,菜鸟网络把原本是线下的传统劳力之战,变成了一场数据战争,这是一场物流业从混凝土到互联网的巨变。
2016双11当天6.57亿的包裹量,连在一起,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38万公里,涉及人次超过30亿,堪称史上最大的包裹迁徙战役。
11月25日,菜鸟网络公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菜鸟的总调度下,每个包裹送到消费者手上的时间比2015年再次缩短15个小时,这相当于为用户节省了112.5万年。
“双11物流背后真正是一场数据的战争,是数据的指挥枢纽。”这场6.57亿大配送的总指挥、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说,“菜鸟将分散的运力信息串联起来,找到全局优化模式,使得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多主体协作的成本大幅降低,不同公司之间能完美进行社会协作。”
通过数据和技术的力量,菜鸟能帮助快递合作伙伴监控到18万个快递网点包裹运营的一举一动,即时作出决策。“任何一个不愿错失发展机会的物流服务商都不会拒绝跟菜鸟紧密合作。”天天快递资深副总裁陈向阳说。
11月13日晚,在主要快递公司看到井然有序的场景后,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为快递员点赞加油。他对陪同考察的阿里巴巴CEO、菜鸟网络董事长张勇说,随着技术升级,全行业应对双11已经很自如,以前双11不到2000万单都会出现爆仓的情况,现在应对6.57亿物流订单都很从容。
在童文红看来,进入DT时代,云计算和大数据向传统物流快递行业渗透,推动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对供应链的进行了重构和升级,中国物流出现换道超车的机会。
智慧物流倒推制造业转型
在2016年,物流服务成为了产品的一部分,帮助大量的传统实体企业焕发新活力。
12月28日晚18:00,美的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2016全年在天猫单渠道销售额突破100亿。在这背后,是菜鸟网络为美的提供的大数据物流全面支撑。据了解,以美的生活家电事业部为例,菜鸟帮助其从实现了从代理商模式到供销一盘货的模式的全面转型,实现了货物全国统一部署,所有代理商货物统一从菜鸟仓调度,代理商的销售数据也可以通过菜鸟进行准确预估,降低库存。此外,还能统一代理商的销售价格,降低代理商的运营成本,减轻代理商的资金压力。
不仅如此,菜鸟网络更是深度渗入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环节,达到“物流介入工厂”,完成供应链的深度优化。通过大数据支持分析产品历史数据、活动规划、季节因素、购买因素等综合指标,系统计算销售规划,对企业的生产计划及供应链管理进行数据支撑,进而指导备货管理,消灭库存。
在马云看来,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线上线下零售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物流公司的本质不仅仅是要做得谁比谁做得更快,是真正消灭库存,让库存管理得更好,让企业库存降到零。”
据阿里研究院预测,5-8年内,中国日均快递量将达3亿件,不可能再用旧的方式去送货。通过将物流行业几乎所有参与者融合为生态的一部分,菜鸟网络最终形成了一个全球物流协作体系,依托大数据优化供应链的新物流方式,将完成这一使命,引领中国物流换道超车。
(责编:杨波、沈光倩)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毕业于医学院校,在医院工作,有相对丰富的护理经验
 下载此文档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分析(精编)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分析(精编)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156|
上传日期: 20:18:4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分析(精编)
关注微信公众号出大事了!快递小哥飞上天,这是咱中国人的骄傲!
伴随着一阵剧烈的轰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托举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直刺苍穹,飞向茫茫太空。
这一天是4月20日,农历谷雨,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老话说这一天后,大地气温将迅速回升,农作物迎来生长旺季。
南海之滨,古邑文昌,发射场内火箭飞向天际的冲力,也正加快中国航天迈向“空间站时代”的脚步。
“各号注意,1小时准备!”18时41分许,文昌航天发射场上空,传来任务01指挥员王光义清脆沉着的口令。
发射程序进入临射倒计时。
这是一个熟悉的声音——去年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这里成功首飞,点火发射口令就由王光义下达。
如今,这个声音将创造新的历史——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实施,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收官之战,一旦实现太空货物补给和燃料补加,就意味着中国航天器将在太空上飞得更久。
夜幕渐渐笼罩,灯火渐渐通明。
30度、90度、180度……通天塔双臂在夜幕下缓缓张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组合体落落大方露出真容——
修长的箭体上,“中国航天”四个蓝色大字格外醒目,火箭顶部,雾气蒸腾中的五星红旗依稀可见。
15分钟、10分钟、5分钟……发射时间越来越近。
72岁的龙楼镇居民薛贵绪站在自家3层小洋楼里,屏住呼吸盯着远方依稀可见的发射场。他望向老家星光村的方向说:“要知道,卫星发射场可是建在我家的老房子宅基地上的。”
这种速度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远处发射场里的幢幢科研试验楼,仿佛像一夜间拔地而起。如今,天舟一号要从这里启航,踏上拥抱天宫二号的征程。
“1分钟准备!”
紧抱火箭的摆杆迅速摆开,发射塔架上与火箭相连的各系统设备瞬间脱落,发射进入读秒程序。发射场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5、4、3、2、1,点火!”
19时41分,大地震动,烈焰飞腾,托举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缓缓起飞,逐渐加速……
发射场沸腾了!
此时,火箭尾焰灼烧空气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现场不少人捂上了耳朵,但也掩饰不住兴奋,欢笑声、快门声、赞叹声此起彼伏。
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演示动画
“‘零窗口’发射!”有人脱口赞叹。数月来,发射场参试人员谈论最多的,就是“零窗口”。
“零窗口”发射是指将火箭在一定长度的发射窗口时间内,在紧贴窗口上沿的最优时间发射。根据测算,今天,天舟一号的发射窗口只有1分钟!
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巨幅显示屏上,火箭飞行的实时仿真动画,准确地显示着火箭的飞行状态。
“船箭分离!”,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舟一号“天空加油”演示动画
这一夜,航天人书写了新的里程碑。
此刻,离开长征七号火箭的陪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正独自向太空进发。对她来说,她的“长征”才刚刚开启。
↓ 点我,发射天舟一号,给天宫二号加油↓
↑ 点我,发射天舟一号,给天宫二号加油↑
揭秘天舟一号:何以成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
随着4月20日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一声巨响,天舟一号,这个隐匿了6年的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作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货运飞船顾名思义要承担为空间站运输货物和“加油”的重担,并负责将未来空间站里的废弃物带回大气层烧毁。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一号总设计师白明生说,从2011年项目立项,到如今一飞冲天,过去整整6年时间,天舟一号 “隐姓埋名”苦练内功,经历了上千小时测试验证,以及上百次大型试验考核。团团采访有关专家,试着揭开天舟一号的神秘面纱。
“快递小哥”:
载货比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
天舟一号“只运货、不送人”,因此被一些媒体形象地称为“快递小哥”。
“快递小哥”身高10.6米,体宽3.35米,体量与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相当,但肚大能容,运送相当于自身重量的6顿多货物不在话下,上行载货比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快递货物经济实惠。
这也是我国建造货运飞船的目的所在。按照白明生的说法,未来,我们要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就需要输送航天员所需的生活工作物资,空间站运转所需的推进剂。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就是面向我国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物资运输补给任务的而全新研制的载人航天器。
天舟一号是两舱结构,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白明生说,这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它货物装载以及提供能源、控制动力等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天舟一号之所以能运那么多的货物,一个“简约而不简单”的货架功不可没。这个货架的专业术语是“高效承载货架设计”。
表面上看,这个货架和普通的书架类似,但根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的说法,其细节和构型都是经过多轮分析讨论的结果,货架采用一种基于蜂窝板、碳纤维立梁的梁板结构,还精心设计了一种大承载轻量化预埋结构,经过测试,三个这种结构就可以承载一台豪华轿车。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研究室主任黄震也提到,天舟一号要运送的物资中,不乏一些精密的仪器设备和宇航员用品,发射段受力又大,生怕磕碰,因此只用高强度的货架是行不通的。
对于敏感的电子器件、机械硬件系统以及其它生活物资,科研人员通常采用“软包装”或类似方法来实现装载、运送。这种“软包装”与传统的硬连接不同,先将货物包裹在泡沫或气囊袋里,再一起固定在货架上,而非与运载工具的内部货架结构直接相连接。
这并不容易,说白了,货包设计,过硬不行,容易对货架进行磕碰,过软也不行,不能有效保护货物。黄震说,由于“软包装”为装载对象提供了一个柔软的、分布式系统的支撑,可以为货物的上行运输提供了更好的适应性和合理的货包绑扎方式。
太空加油:
首次在轨实施飞行器间推进剂补加
就像汽车需要加油,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也需要“加油”,这项任务就由“天舟”系列货运飞船来完成。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研究室主任黄震说,在天舟一号之前,掌握了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的国家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其中,实现在轨加注应用的只有俄罗斯。欧空局、加拿大、日本等也在此方面进行着积极的研究探索,国际上在该领域的比拼从未停歇。
黄震说,在天舟一号飞行任务中,天舟一号将与目前正在轨飞行的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将实施我国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并计划开展多次推进剂补加试验,突破和掌握推进剂补加技术,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扫清在能源供给问题上最后的障碍。
一个看似无关的对接机构,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空间实验室系统、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崇峰说,对接机构并不直接参与空间推进剂补加任务,但是它为补加任务提供了平台和初始条件。
张崇峰说,在轨推进剂补加,主要通过安装在对接机构上的4路推进剂补加液路浮动断接器来实现。这就相当于“加油的管路”和“油枪”都安装在了对接机构产品上。
按照他的说法,“油枪”能不能准确无误地插入加“油口”,那就得看对接的初始精度了。张崇峰说,天舟一号要顺利地把推进剂供给天宫二号,两个对接机构必须对接得严丝合缝——这对空间交会对接的精度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快速对接:
首次开展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
在天舟一号之前,我国掌握的交会对接技术需要耗时两天左右时间,天舟一号将开展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将交会对接的时间控制在6.5个小时。
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天舟一号跨出了从“普通列车”迈向“高铁”的一大步,能做到更快、更舒适、更稳妥地运输货物。
黄震告诉团团,快速交会对接的实现,有利于提高飞行器在轨飞行的可靠性,减少交会对接过程中包括轨道控制等在内的产生的资源消耗,同时,更大程度上地保障飞行器,主要是未来空间站的安全,方便空间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6年前,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完成了我国航天器的首次太空交会对接;6年后,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要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交会对接,将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张崇峰说,如果把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对接机构称为第一代对接机构,那么,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对接机构可称为第二代产品,这是第二代产品的首飞。
两代产品的背后,是航天器吨位的差异。
神舟飞船和天宫飞行器都是8吨级的航天器,两者必须沿着质心轴线运动。捕获、校正后,两者要处于无偏心的位置,才能顺利实现交会对接。
张崇峰说,8吨级航天器的交会对接,已经是高难度动作了,但与空间站建设中所要涉及的交会对接相比,仍然是“轻量级”的。这就要求对接机构不断升级。新的对接机构,必须保证未来空间站建造阶段8-180吨航天器实现各种方式的对接。
更大型航天器的交会对接将会产生巨大的对接能量,对于对接机构的缓冲耗能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张崇峰说,这也是空间站建设必须突破的一项技术。
“牺牲”也不同:
首次实施主动离轨受控陨落
值得一提的是,天舟一号将在飞行任务结束后,经由地面飞控工作人员决策,将实施主动离轨,通过两次降轨控制,受控地坠落于南太平洋指定区域。
这也是中国航天器的第一次——实施主动离轨受控陨落。
形象点说,一般的航天器是“灯熄人亡”,在完成使命后,随着推进剂的消耗殆尽,也宣告着其寿命的尽头来了。
天舟一号却是“主动牺牲”,带着可能还未殆尽的能量,主动选择离开轨道,准备“就义”。
“牺牲”的地点也不同。一般的卫星是缓慢降轨,最终在大气层烧毁,有的不免就沦为了太空垃圾。
天舟一号则可以落到南太平洋的指定区域,既避免离轨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也将为打造洁净、安全的太空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漫画解析“天舟一号”
添粥一号?天舟一号!
靠个大肚皮,打通中国空间站最后一公里
我是太空快递员,我骄(读“嚼 ”)傲
其实“太空加油”才是俺的最大使命?
为啥是第一?就是说再见也不走寻常路
发射一艘货运飞船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比于人们所熟悉的“神舟”载人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天舟”的到访某种程度上带着一些神秘色彩,它不载人,只运货,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在我国成功发射了11艘载人飞船,并将11名航天员安全送入太空之后,航天人才将这艘“运货”的飞船推上太空舞台。
尽管亮相时间最晚,意义却不可小觑,天舟一号飞行任务被称作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一旦任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就全面走完“第二步”,接下来就是第三步,即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这也是为何说天舟一号任务之后,我国将迈进“空间站时代”。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即将飞往太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空间科学和技术等试验验证。这些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对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又意味着什么呢?
从外形上看,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并无太大区别,对门外汉来说,似乎都是两个舱体加两个“翅膀”——太阳能帆板。但细究起来,区别却不少,比如体格上,天舟一号就要“大”很多,这艘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负责抓总研制的货运飞船,是我国目前为止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如此才能运送更多的货物。
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一号总设计师白明生看来,要搞清楚天舟一号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位置,还要从我国的载人空间站计划说起。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并确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可以称作载人飞船阶段,主要任务是研制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到太空,开展空间应用实验并返回。在此期间,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完成首次载人飞行任务;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完成多人多天飞行试验任务。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第一步战略任务目标。
接下来是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这一阶段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成功对航天员中期驻留太空进行了验证。现在,第二步还剩下最后一项任务,就是天舟一号的飞行任务。
要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站,“人(航天员)”和“空间站”是两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空间站要运行,航天员要工作、生活,空间站运转所需的燃料即推进剂,以及人员相应的工作、生活物资必不可少,这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运输工具,负责运输货物补给并为空间站“加油”——这个重要使命就由货运飞船担当。
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到现在,已经有了人员往返天地的工具,即载人飞船;能够实现航天器间的交会对接;能够保证航天员在太空工作一段时间,即一个月左右;甚至可以完成人员出舱活动——所有这些都是第三步建设空间站的基础。
第一步、第二步是准备,目前准备工作即将完成。一旦天舟一号完成任务,便意味着我国具备了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确保未来我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前提。
首先是“补给物资”。根据白明生的介绍,目前的神舟飞船,一次除运送航天员外,还能携带300公斤物品。但未来航天员要在空间站长期工作生活,就必须储备大量的食物、水、氧气和备份材料——这就需要更大的货运飞船,一次性把几吨重的货物送上去——天舟一号一次能将不少于6吨的货物带上天。
其次是“补加推进剂”。事实上,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大的亮点,正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后,完成太空在轨推进剂补给,即我们通俗称谓的“太空加油”,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验证,为我国后续大型空间站建设奠定基础。
这是国际公认的载人航天技术难题,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一号副总设计师徐小平告诉记者,目前仅有俄罗斯和美国有过类似的工程应用,国际空间站的这部分功能主要由俄罗斯完成。
徐小平说,“太空加油”和我们平时在陆地上加油并不一样,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之后,通过两个航天器之间产生的气体压力,把推进剂从天舟一号上源源不断输送到天宫二号上,虽然看起来和地面加油差不多,但要真正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
一方面要保证两个飞行器能准确的对接,另一方面,又要满足密封的要求,不让推进剂泄漏。为此,科研人员研制出“可浮动”的浮动断接器,对接时允许一定的偏差,以保证更好的对接,之后再“锁死”进行“加油”。徐小平说,由于这些技术在地面没有办法模拟实现,所以必须要在太空环境中实际操作,才能够检验技术的可靠性,而这也赋予了天舟一号更艰巨的任务。
此外,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将进行的三次交会对接,也是为未来的空间站建设做准备——第一次交会对接后将测试货运飞船对组合体的控制能力,第二次交会对接是从不同接口方向进行对接。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研究室主任黄震介绍,未来空间站包括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与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后由货运飞船提供主动力,其目的主要在于尽量减少空间站动力、能源等消耗,延长空间站寿命;核心舱前后方向与垂直下方分别设有对接口,未来去往空间站执行任务的载人飞船或货运飞船很可能从不同方向进行交会对接。
因此,第一次、第二次交会对接检验的,都是未来空间站运营所必须的能力。
更具看点的是,在最后一次交会对接中,天舟一号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在天舟一号之前,我国掌握的交会对接技术需要耗时两天左右时间,快速交会对接将时间控制在6个小时左右。
掌握该项技术,有利于提高飞行器在轨飞行的可靠性,提高航天员舒适性,进一步减轻地面跟踪、测控工作的强度和难度。另外,对于未来空间站来说,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可以快速处理,提高了应急能力,为未来空间站提供了安全保障。
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初期将建造三个舱段,包括核心舱、实验舱I、实验舱II,每个规模20多吨,基本构型为T字形,核心舱居中,实验舱分别连接两侧,预计2022年前后建成。
如今,随着空间实验室任务接近尾声,我国未来空间站的实景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我与10万+ ,只差你的一次转发▼
本文源自于公众号: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为某企业员工我骄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