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物流机器人 上市公司是哪个公司制造的?是上市公司么

IndustryNews
盘点在中国市场最赚钱的十大机器人公司
OFweek 机器人网
2014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但是有一个现象大家都明白。中国本土的企业非常的少,在世界上有名的也寥寥无几。国外机器人企业都冲进中国土地,把他们的技术与高科技都带到中国, 一些土豪企业把市场开拓到中国,也给中国的机器人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好处。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中国的外国机器人企业吧,并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下,中国市场销 售前十的,也有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一起看看排名吧。
日本发那科公司(FANUC)
日本公司创建于1956年,英文名字是。是全球最多样化的自动化工厂、机器人和智能机械的制造商。发那科自成立以来,在机器人领域一直领先于全球,2008年发那科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个突破20万台机器人的厂家,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日本机器人发展较早,并在1992年,发那科公司开办了机器人学校,为客户与学员提供实体样机技术培训。
、智能机械不断做大,并且不断地开拓海外市场。1997年,发那科在上海成立了&,上海成为了中国最早推广机器人技术的跨国公司。并在2002年,相继在广州、深圳、天津、武汉、大连、太原等地设分公司。
作为中国的总部,在2010年是中国世博年上,上海电气集团及其下属上海有限公司此次将亮相世博。与他们一起亮相的还有发那科研发的。
安川电机有限公司是由日本安川电机株式会社全额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1999年在上海注册,注册资金3110万美金。安川电机在机器人、伺服电机、控制器等都有非常雄厚的技术。安川公司并不如同发那科一般瞬间强大,但是靠着自身的专业技术,慢慢的跻身世界前列。安川与发那科一样在工业机器人方面有着非常凸显的成绩。
安川电机最出名的还数多功能机器人莫托曼,它是以&提供解决方案&为概念。安川电机的工业机器人有着不同种类,焊接、搬运、装配、喷涂机器人一直活跃在日本、中国以及全世界。
  库卡机器人(KUKA)
是德国起步最早的机器人公司。1898年,在奥克斯堡建立,最开始并不是做工业机器人,而是关注室内照明方面。直到1995年才成立现今的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世界上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
工业机器人成长史非常早,1973年,库卡建成全球第一台六轴机电驱动的工业机器人FAMULUS;1976&年,发明了IR6/60&全新的机器 人类型六轴机电驱动带角手;1989年,新一代工业机器人诞生,并且无刷电机的使用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技术可用性;2007年,库卡titan成为当时 最强大的6轴工业机器人,被计入吉尼斯纪录;2010年,KRQUANTEC系列工业机器人贴补了机器人家庭中载重90-300公斤工作范围达3100毫 米这一部分的空白;2012年,最新小型机器人系列KRAGILUS上市;2014年,库卡推出适用于食品工业超抗寒机器人。从库卡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库 卡在工业机器人方面创造出非常多的奇迹。
公司在全球拥有20多个子公司,大部分是销售和服务中心,其中包括:美国,墨西哥,巴西,日本,韩国,台湾,印度和绝大多数欧洲国家。
ABB机器人有限公司
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由两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国际性企业-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 瑞公司(BBCBrown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成。ABB是全球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企业,致力于为工业、能源、电力、交通和建筑行业 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效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1992年,ABB在厦门投资建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1994年ABB将中国总部迁至北京,并于1995年正式注册了投资性控股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
2012年,ABB推出了2款工业机器人和 领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展其产品组合。不仅广泛于传统的汽车工业,而且在3C、食品和饮料、医药和饲料加工等领域也不断拓展新应用。 不仅帮助国内客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高达50%,还将工人从密集和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大幅提升产品质量。
日ABB公布了2012年在华业绩,其销售收入实现稳定增长,超过52亿美元,这一业绩主要来源于提高和改善国内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ABB出口业务的持续增长。
欧地希机电有限公司(OTC)
欧地希机电有限公司是焊接机、焊接机器人行 业的龙头企业&日本DAIHEN&在海外进行产品销售时使用的著名商标。在世界电弧焊接机市场中OTC(欧地希)集团的生产销售规模已经排名世界第4位, 以趋势看,几年后将会跻身为世界第1位。在中国,OTC集团拥有3个子公司,其中&欧地希机电(青岛)有限公司&和&牡丹江欧地希焊接机有限公司&是生产 工厂,其产品由下辖50家代理店的&欧地希机电(上海)有限公司&统一销售。这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造船、车辆、桥梁、建筑钢结构等基础产业,尤其在 不锈钢、铝合金的&高质量焊接、高速度焊接领域&中大显身手,为中国的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日本松下集团
1994年,日本松下集团在中国唐山建立了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公司完全采用日本松下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使用世界一流的制造、调试和检测设备,生产商标为&Panasonic&的各种弧焊机、电阻焊机、等离子切割机、机器人及焊接切割用纯正部品。自1996年起,经济效益连续居中国电焊机行业之首。
直到2005年,松下开始成立机器人部门,开始大力推广机器人事业。松下集团不仅在工业机器人上有所作为,同时也发明出非常多的家庭。2002年,松下电器产业开发出具有行走功能的清洁机器人。在工业方面,松下主要研制焊接机器人,主要涉及在汽车车身的焊接上。松下虽然不及前面几家公司,但是它有着自己的特色,也在中国占下了一片属于自己机器人市场。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股份由公司是一家以机器人独有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科技上市企业。是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及沈阳设立五家控股子公司。它改变了中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局面,对于工业机器人技术装备也非常的齐全。
新松在机器人不仅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上取得成就,同时也发明了一些家用型机器人与服务型机器人。同时移动机器人产品综合竞争优势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被美国通用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列为重点采购目标;特种机器人在国防重点领域得到批量应用。它是国际上机器人产品线最全厂商之一,也是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领导企业。3月20日,国内率先产业化,预计年销售达2500万元。
川崎机器人有限公司
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是由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100%投资,并于2006年8月正式在中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主要负责川崎重工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在 中国境内的销售、售后服务(机器人的保养、维护、维修等)、技术支持等相关工作。川崎机器人在物流生产线上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器人产品,在饮料、食品、肥 料、太阳能、炼瓦等各种领域中都有非常可观的销量。川崎的码垛搬运等机器人种类繁多,针对客户工场的不同状况和不同需求提供最适合的机器人、最专业的售后 服务和最先进的技术支持。公司还拥有丰富的部品在库能够为顾客及时提供所需配件,并且公司内部有展示用喷涂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以及试验用喷房等能够为顾客提供各种相关服务。公司依靠高度的综合技术实力,以提供高功能、高质量、高度安全的产品及服务为使命,得到社会与顾客的信赖;充分认识企业的社会责任,以诚信、有活力、有高度的组织性以及劳使双方相互信赖作为根本,不断进步。
  那智不二越工业机器人
作为制造、销售、技术工程服务的基地,NACHI不二越已经设立&那智中国事业中心&。(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作为那智中国事业的核心公司,秉 承为世界提供顶级优质产品和为中国制造业服务的使命感,积极开展业务活动。在明年年初竣工的张家港基地开设介绍NACHI产品和相关工业链的展示厅 -NACHIGalaxyChina。各制造工厂还提供精密刃具修磨服务、切割刃具及汽车空调用球轴承及液压马达和液压站的生产、汽车驱动系统功能零部件 的生产及服务。不断以多重视角开展NACHI业务,让与全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中国事业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现代机器人
现代与许多机器人企业一样,一开始并不是以机器人为主,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作为机器人产品最早的实用机型是1962年美国AMF公司推出的&VERSTRAN&和UNIMATION公司推出的&UNIMATE&。这些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特征迥异,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
1965年,MIT的Roborts演示了第一个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简单积木的机器人系统;1973年,辛辛那提&米拉克隆公司的理查德&豪恩制造了第一台由小型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它是液压驱动的,能提升的有效负载达45公斤。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中国机器人网()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7
相关阅读 :
780191人看过
170553人看过
109864人看过
91406人看过
78004人看过
49131人看过
35894人看过
35840人看过
全部评论()
  机器人+零售,科沃斯亮相2017 CHINA SHOP  新零售时代已到来,机器人+零售将为用户创造...
  钰信哥导读:习近平和卡梅伦在酒吧小酌吃炸鱼薯条、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2015中国机器人行业最具潜力上市公司十强
2015中国机器人行业最具潜力上市公司十强
  10:11 来源:同花顺综合
  2013年以来,机器人一直是二级市场热捧的“香饽饽”,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无论业绩如何,只要能与机器人概念沾上边,立马会受到投资者热捧,股价飙升。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在两三年时间内,A股市场逾8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并购或投资了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项目。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跨界转型炒作概念,在机器人领域昙花一现,真假难辨的机器人概念股。  实际上,真正能在国内机器人市场争得一席之位的机器人概念股屈指可数,我们结合国内机器人上市公司的业绩、产业布局以及综合实力等盘点出了2015年中国最具潜力的上市公司十强。  一、新松机器人  2014年新松机器人实现营业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15.50%;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30.34%;而2015年的中期业绩预告中,新松机器人实现盈利1.56亿元-1.81亿元。  新松机器人隶属中国科学院,是国内首家机器人上市公司,公司的机器人产品线涵盖工业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五 大系列,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品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洁净(真空)机器人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大量替代进口;  目前,新松机器人已确定了“2+N+M”模式。即国内总部在沈阳、国际总部在上海,其在青岛等城市建设了N个区域性公司,在不同区域公司下面建立不同的工程应用、服务等子公司,形成全国的网络化大布局。  2014年跨过15亿元营收大关后,使得广州数控、埃斯顿、埃夫特等全年销售额不足亿元的国产本土机器人企业只能望其项背,新松机器人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国产机器人行业的龙头地位。  二、华昌达  2015年华昌达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盈利?6000 万元-?6200?万元,同比增长795.20?%-825.04%?。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2014年业绩情况,华昌达自从收购德梅柯以来的整合效益显著。  华昌达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106.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13.01万元,同比增长185.80%,其净利润增长近乎翻了一番;  华昌达的原有业务主要是生产销售汽车总装生产线,2013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500多万元进行了包括AGV(自动导引运输车)系统和机器人集成应用等在内的项目研发。  2014年,华昌达以6.3亿拟溢价10倍购买上海德梅柯100%的股权;2015年,华昌达又以交易对价为5350万美元现金(折合人民币约32915.88万元) 出海收购DMW。  上海德梅柯是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供应商,一直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而DMW是美国专注于提供汽车生产线的物料管理系统提供商,主要面向北美汽车行业与工业市场制造商,是美国本土最具规模的汽车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商之一。  同时,华昌达相关人士透露,在今年公司的海外收购中,应该会有项目落地。  不难预测,随着华昌达在资本运作层面的进一步加深,若华昌达能实现最大化的整合上海德梅柯、DMW以及后续并购标的的优势资源,其有望成为国内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巨头之一。  三、上海机电  2014年,上海机电实现营业收入207.79亿元,同比增长4.38%。公司代理的纳博特斯克减速器业务占比较小,电梯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公司还是日本纳博特斯克的代理商,随着纳博特斯克常州减速器工厂的设立,将为公司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5年2月,上海机电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简称“液气公司”)将与日本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简称“日本纳博”)合资设立纳博特斯克(中国)精密机器有限公司(简称“纳博精机”),从事生产机器人精密减速机。  据了解,纳博精机将根据机器人精密减速机的生产所需,对原江苏纳博的建筑物和生产装备进行改建和重新布局,计划形成年产20万台精密减速机的产能,预计2016年1月纳博精机的精密减速机产品将正式投入生产。  众所周知,机器人精密减速机目前基本由纳博特斯克垄断,也是本土机器人发展的关键掣肘,上海机电在机器人领域的实力不可小觑。  四、均胜电子  均胜电子201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77亿元,同比增长15.94%。其中,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收入3.62亿元,占营收比例的5.1%。较 2013 年增长 53.43%。  均胜电子披露2015年一季报,期间实现净利润9236.45万元,同比增长29.25%。季报显示,均胜电子三大战略方向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达240%。  对比其2014年年报可以发现,均胜电子工业机器人业务正在以十分迅猛的速度发展。2014年,均胜电子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亿,同比增长53.4%,毛利率同比5.25个百分点至23.7%。与之相比,均胜电子201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速大大提升,IMA和Preh同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细分领域领先企业,如果能够维持高毛利率的水平,有望大大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  均胜电子成立于2004年,2009年开始企业实施并购战略,创新产品升级改造途径,2009年并购上海华德,扩张并整合国内产品系,2011年并购德国普瑞。  均胜普瑞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主要技术来自于公司的下属子公司 Preh 和 IMA,在工业机器人集成领域分别拥有近 40 年的经验和积累,拥有强大的机器人生产线研发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均胜电子整合Preh和IMA 工业机器人业务布局国外市场,成立子公司均胜普瑞、携手浙大开拓国内市场,打造智能制造大平台,有望分享工业4.0万亿的巨大市场。  五、埃斯顿  埃斯顿2014年年度报告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9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96.58 万元,同比下降18.43%。  2015年4月份,在IPO排队苦等多年的埃斯顿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中小板,成为了继新松机器人后又一只“纯正”的国产机器人概念股。  成立于2002年的埃斯顿,前身为南京埃斯顿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埃斯顿一直专注于高端智能机械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应用于金属成形机床的数控系统、电液伺服系统、广泛适用于各种机械装备的交流伺服系统,以及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等。  据了解,埃斯顿2010年便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2011年成立了专门研发和生产工业机器人的控股子公司埃斯顿机器人公司,并开始进行机器人本体以及零部件的研发制造。  目前,埃斯顿的机器人产品包括六轴通用机器人、四轴码垛机器人、SCARA机器人、DELTA机器人以及伺服机械手和智能成套设备。  六、博实股份  2014年博实股份全年实现营收6.08亿元,同比减少20.42%。2005年公司自由研发机器人本体、自主研发机器人控制器,实现工程应用。  博实股份在搬运机器人设备、经济型物流搬运机器人等领域部分完成中试,有的在推广应用阶段,有的已实现规模销售,高温机器人、智能货运转移设备等是博实的战略新产品。  博实股份是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单位,其客户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化集团、中国海油、中国大唐等全国大型企业集团。  此外,2015年,博实股份出资一亿元注册资金设立全资子公司博实高端医疗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实医疗”),同时与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苏州康多机器人有限公司、杜志江等9名自然人共同签订《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及智能器械项目投资协议书》。投资项目主体致力于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系列化机器人手术器械等高端外科手术设备和智能医疗器械的研发。  根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全球医疗用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由2011年的不到7.9亿美元,到2016年增长至13亿美元。  博实股份如能积极发力医疗机器人市场,率先突破产业化,降低成本,或有望实现弯道超车,抢占国内医疗机器人市场战略高地。  七、新时达  2014年,新时达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05亿元,同比增长30.37%。2014年公司机器人与运动控制器产品完成8089.74万元的营收,其中母公司机器人业务迅猛增长,完成销售收入2000万元的年度目标;而新时达201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16.03%。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是新时达股份全资子公司。2003年新时达收购了德国Anton SigrinerElektronik GmbH公司,分别在德国巴伐利亚与中国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把全球领先的德国机器人技术引入中国。2013年在中国上海建立了年产能2000台的生产基地,机器人产品系列已覆盖6kg-275kg。  新时达依托机器人控制器、驱动器、系统软件平台等领先技术,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的服务网络已覆盖中国31个省、市地区。新时达机器人适用于各种生产线上的焊接、切割、打磨抛光、清洗、上下料、装配、搬运码垛等上下游工艺的多种作业,广泛应用于电梯、金属加工、橡胶机械、工程机械、食品包装、物流装备、汽车零部件等制造领域。  八、蓝英装备  蓝英装备发布的201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盈利3015万元-3876.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30%。  事实上,对比蓝英装备2014年的盈利情况来看,尽管公司整体业绩有所下滑,但工业机器人项目却实现稳步增长。  2014年,蓝英装备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09亿元,同比减少25.64%。其中包括机器人在内的智能机械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17.81%。  2015年1月,蓝英装备与机器人系统集成商骏腾发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签署《投资框架协议书》,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向目标公司增资,增资后持有其51%股权。  据了解,骏腾发于2010年进入机器人自动化集成领域,公司营业收入在近几年得到较快增长。未来发展中,蓝英装备有望携手骏腾发将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做强做大。  九、智慧松德  智慧松德201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为2200万元-2290万元,同比增长651.53%-661.53%。  事实上,对比2014年的盈利情况,智慧松德已经实现大幅增长。智慧松德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净利润约781.71万元。  实际上,智慧松德原有业务受行业整体环境的影响仍然亏损,但智慧松德于2014年底完成了对深圳大宇精雕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2015年大宇精雕的业绩纳入其合并报表,导致智慧松德业绩较上年同期出现大幅增长。  2014年8月份,智慧松德以9.8亿元收购深圳市大宇精雕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宇精雕”)100%股权,并由此涉足自动化、智能专用设备及机器人生产线等业务。  2015年,智慧松德拟使用超募资金及自有资金合计5000万元,增资莱恩精机(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恩精机”),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莱恩精机20%的股权。  智慧松德透露,将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人力来布局工业4.0相关的行业,围绕“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智慧工厂”来开展后续系列的运营、资本运作。  十、三丰智能  三丰智能披露的业绩预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盈利为1283万元-1516万元 ,比上年同期上升为10% -30%。  对比2014年,三丰智能整体业绩并未出现较大起伏,三丰智能201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16.38%。  近几年,三丰智能在智能装备领域的并购整合动作一直在不断加快。  2014年1月下旬,三丰智能宣布收购合肥天海小松自动化仓储设备有限公司;8月底,公司又宣布相继收购湖北众达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70%股权与湖北三扬石化有限公司70%股权。  2014年11月,三丰智能出售子公司三丰驰众49%股权,,并购长沙驰众。2014年公司子公司湖北三丰驰众机器人有限公司实现营收1629.18万元,湖北三丰小松自动化仓储设备有限公司实现营收35.03万元。
页面功能 【
】【】【】
更多文章搜索:
?(08-06)?(08-05)?(08-05)?(08-03)?(07-31)?(07-30)?(07-29)?(07-29)?(07-28)?(07-27)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2016年全球机器人公司排行榜50强 三家中国公司跻身其中
2016年全球机器人公司排行榜50强 三家中国公司跻身其中
简介:机器人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赛,新公司的不断涌现让人应接不暇。美国《机器人商业评论》(下称RBR)近期公布了第五届2016年度RBR50名单(全球最具影响力50家机器人公司),有三家中国公司跻身其中。
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赛,新公司的不断涌现让人应接不暇。美国《机器人商业评论》(下称RBR)近期公布了第五届2016年度RBR50名单(全球最具影响力50家机器人公司),有三家中国公司跻身其中。
2016年度RBR50的最终结果覆盖到了11个国家,除了大型企业集团,其中23%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公司。
中国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入选。前二者是全球制造行业巨头,也是中国机器人产业中的佼佼者。
不过,RBR50名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更新一次,有公司被淘汰,也有新生力量的加入。RBR50是一个能够很好映射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的名单。
是否具备创新且具有突破性的应用软件、是否取得商业成功或具有商业潜力都是《机器人商业评论》编辑团队在编制RBR50时的主要评定因素。其中有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也有小型实验室,还有一些虽然规模尚小,但已取得一定成功的公司。
机器人商业评论》对评选RBR50公司的官方说明是:为了探明整个机器人行业的新方向、感知新变化、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评选出全球机器人行业最有影响力的50家公司(上市/非上市)。
以下是入选RBR50前十名的机器人公司。
1、3D Robotics(3DR)
3DR是一家非上市机器人公司,位于美国加州伯克利。致力于创新、灵活、可靠的私人无人机和相关技术的研发。该公司的个人智能无人机平台为消费者享受提供惊人的航拍图像和数据分析,还具备绘制地图、测量分析和3D建模等更多功能。
2、ABB Robotics(ABB)
ABB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及机械手的上市公司,位于瑞士苏黎世。在工业机器人、模块化生产系统与服务的供应领域占有主导地位。它为制造商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保障工人安全提供强大的解决方案。随着制造商们逐渐开始寻求提高灵活性、敏捷性和竞争力的新方法,ABB在步入开拓新市场行列的同时,也渗透进传统行业。
Aethon是一家专注于开发移动机器人的非上市公司,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Aethon是全球自主移动运输机器人供应商中的佼佼者。TUG机器人能够使内部物流运输任务自动化,它能够在动态且复杂的环境中自主导航,比如在医院运输货物。
4、谷歌(Google)
谷歌专注于研发医疗、辅助、仿人、工业、机械手、移动机器人,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在过去的两个月中,谷歌公司进行了重组,Alphabet取代谷歌成为上市实体公司,并重整了机器人业务,将谷歌与其原来的一系列投机性项目分离,把它从一个独立的部门分离出来,成立X研究部门,新谷歌成为Alphabet的全资子公司,并聘请了一位资深科技人士,曾任职于诺基亚的Hans
Peter Brondmo来协助管理公司。
2013年,谷歌连续快速收购了7家高级且技术多样化机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Bot &
Dolly、Holomni、Industrial Perception、Meka Robtics、Redwood
Robotics、Schaft,Inc,当时在机器人行业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5、亚马逊(Amazon)
亚马逊专注于研发移动机器人,位于美国西雅图。亚马逊在北美地区甚至国际上扮演着一个在线零售商的角色,其通过零售网站来服务消费者,比如
和amazon.ca,消费者主要从厂家和第三方经销商这两种渠道来购买产品。
6、Autonomous Solutions(ASI)
ASI是一家专注研发移动机器人的非上市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门敦。十五年以来,ASI在矿业、农业、汽车、工业、安全和军事市场为客户提供无人驾驶车硬件和软件系统。ASI通用的独立原始设备制造(OEM)技术为企业或机构提高生产效率、安全性、精确性,削减成本提供了保障。在英美资源集团的运输项目、福特汽车公司的机器人耐久性测试项目、犹他肯尼科特铜业公司、力拓的宾汉峡谷铜矿项目、美国空军以及洛杉矶警察局等很多领域里,都能看见ASI产品的身影。ASI与一些世界领先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在矿业、农业和安全领域有一项长达数年、投资数百万美元的机器人产品开发项目。
7、CANVAS Technology
Technology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工业、移动机器人的非上市公司,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博得尔。这是一家工业机器人创业公司,将前沿的视觉感知技术与自主移动机器人相结合,提高工厂和仓库的运作效率、保证工作环境的透明和安全。该公司目前仍在隐形模式下运行,但却已经吸引了许多投资机构的资金,比如Visionnaire
Ventures、AME Cloud Ventures、Morado Venture Partners。
8、Carbon Robotics
Robotics是一家专注开发机器人的非上市公司,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该公司面向市场制造低成本的机械臂,KATIA是他们的第一款产品,具备工业机器人的功能,但其价格与可用性却只与一台笔记本电脑相当。
9、Clearpath Robotics
Robotics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工业、移动机器人的非上市公司,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基奇纳的斯特拉斯堡。该公司专门为学术、工业和军事研发应用领域设计并制造无人驾驶车的解决方案。
10、Cyberdyne
Cyberdyne是一家专注研发医疗、辅助机器人的非上市公司,位于日本茨城町。该公司将Sankai教授的发明以及他在筑波大学的实验室商业化,该公司的旗舰产品是混合辅助肢体(HAL),能够通过皮肤解读神经信号,赋予或增强人类的运动机能。
2016年度RBR50名单总涵盖11个国家,国家分布情况如下:加拿大(3)、中国(3)、丹麦(1)、德国(3)、印度(1)、以色列(1)、日本(9)、韩国(1)、瑞士(1)、英国(3)、美国(24)。
可以从RBR50名单中看出,欧洲的机器人产业大有严重下滑的趋势,亟需重振;印度的GreyOrange公司赶上了物流运输业迅猛发展的大势,其主打的移动机器人将在亚洲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英国的Delphi,、Soil
Machine Dynamics、Open Bionics三家公司上榜,令人惊讶的是,Open
Bionics这家小公司已经连续两年登榜了;加拿大继续凭借着Clearpath,、Robotiq和新Titan Medical三家公司保持着实力。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觑,共有三个公司上榜。
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DJI)(第十二名)
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与移动机器人的非上市公司,位于中国深圳市南山区。该公司为影视、农业、环境保护、搜救与救援、能源基础设施等专业领域制造无人机及其相关摄像系统。
富士康科技集团(第十八名)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一家专注研发工业机器人的上市公司,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由郭台铭于1974年,以7500美元创立了鸿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即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前身。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第三十八名)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开发工业机器人的上市公司,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2002年上海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进行重组,调整到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主营业务为研究与开发工业机器人应用以及自动生产线的装配和测试。它位于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占地约5000平方米。其应用领域涵盖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电子和电气装配等。许多国际知名企业自动化设备供应商都向上海新松提供过设备,比如德尔福(DELPHI)、WEBSTO、采埃孚(ZF)、CONTINENTAL、SDS等等。
&世界经济论坛将2016年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而机器人行业则是引领这场变革的先锋。每一个RBR50名单的上榜者都应为得到这份殊荣而感到骄傲,因为整个行业选择了它们来主导未来方向。&《机器人商业评论》的主编汤姆&格林说道。
相关新闻阅读:
新闻资讯排行TOP15
热门产品推荐
日本日立(Hitachi)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具有幽默细胞的...
见过刘翔跨栏吗?他在你眼中是飞人吗?也许见过一款...
这台名叫Ray的机器人是由巴伐利亚Serva TransportS...
家用机器人的想法已经酝酿多年,但英特尔和Trossen...
一个被称为Minibuilders的全新3D打印建筑机器人套...
最近,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新发明让摄影师们看...
密&&&&码:
快捷登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人上市公司龙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