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从自新媒体营销失败开始失败后,还需要继续坚持吗

人物|四次创业失败,大学3/4的心血注入自媒体,为初心还要继续折腾?
校园创业100人分享
本期人物介绍
学校:云南师范大学
自媒体人|工作室负责人
创业项目:云师学塘
闻啼鸟团队
葩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导读:不要嫌弃你的学校,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比你强的人;不要去抱怨你的生活,你应该试着去挑战自己的观念;不要亏待爱你的人,毕竟她不欠你!
----金永全
01.自媒体人的折腾
我是一个非常爱折腾的一个人,这也成为了我三年来我最大的标签。自己创业失败很多次,组建团队,然后又各自散去,但我会以自媒体的身份一直折腾下去,就像我的爱情一样从一而终。金永全以这样的方式开启了我们的这一次采访。
自媒体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从最初的微信公众号,到今日头条,再到各大公司的自媒体平台的开放,让人们感觉到了自媒体时代的来临。
2015年,大一下学期的金永全看到了很多的公众号,有的运营得风生水起,有的则是小打小闹玩玩而已。对于爱折腾的金永全来说,自媒体肯定是不容错过的创业方向,但万万没有让人想到的是,金永全在这条路上失败了三次,还依旧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最初做自媒体的时候,金永全并没有想多少,他说:他的梦想就是成立自己的自媒体公司,所以就开始做了。在最开始的运营的半年里,活动策划,粉丝福利,商家合作都是金永全一个人负责。
一个人走的更快,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在自己做了一段阶段之后,金永全意识到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撑不起这个梦想的,于是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找了两个自己的老乡,组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或许只是兴趣相投吧,金永全说:当时就当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虽然没有折腾出什么花样来,但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一段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有了第一个团队的经验,金永全开始显的老道起来,第二个团队的组建,在团队成员的专业性有了一个比较大的突破。金永全从社团找到了两位同属于文艺型的队友,一个在摄影方面很有研究,另一个文笔很好担当着文字策划的工作,不过随着团队越来越专业,金永全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了,管理能力的不足使得整个团队最终走向了分散结局。
02.平台撑不起梦想,解散成了必然
两个团队的相继解散,金永全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规划,是继续折腾下去还是就此打住?但是,金永全骨子里就是爱折腾,不服输的一个人,连续两次的失败,让他更坚定自己要开自媒体公司的决心,于是第三个团队就成立了......
第三个团队的成员配置显得更加的成熟,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有负责市场调研的,有负责设计的,有摄影的,也有文笔绝佳的编辑,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有要一起做一家公司,折腾出花样来的想法。
“一脚是梦想,一脚是现实”,现实与梦想之间差的不仅仅是决心和默契,他们最终还是走向了失败与解散......金永全说:最后一个团队是默默散的,我永远会记得那最后的一顿饭,大家心里都充满了不舍。
这次,他开办公司,办了不错的活动,平台的影响力也在慢慢增大,他们折腾出了属于自己的花样,但是小的公司撑不起大的梦想,大家决定自己去闯,也就意味着三年里组建的第四个团队也解散了。
03.未来,继续在自媒体之路折腾下去
大学3/4的时间都给了自媒体,金永全为了自己的梦想倾注了全身的精力,他为了自己的平台做了推广,做了社团大屏幕互动,为了交互体验,做了app,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金永全认为经历的就是得到了,你不知道,大学的折腾的经历你会变得多抢手......
对于未来,大学三年虽然很折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我的平台我始终没有放弃,我的梦想也一直坚持着。我有开始的勇气,也有不断摔倒后仍然重新站起来的毅力我会找到一个更合适的方式在自媒体的道路上,接着折腾下去。”
“你还会继续自媒体这一块折腾吗?”
“当然,我是一个坚持初心的人,一直走下去,我有十足的信心”,金永全刚说罢,就去忙自己的稿子去了......
学塘一直秉承鱼和渔的概念,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故推出了“校园100人分享”和“每日一答”两个子栏目。
A:一个人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如果你有故事,我们用酒等着你,分享你的创业故事,可以私聊小编哦。
B.每日一答,解决你身边的问题,如果你感觉到了迷茫,遇到了疑问,可以私聊小编,小编免费为大家寻找大咖,寻找专家,为大家找到解决之道。
小编微信号:
一个有温度的校园平台
微信公众号ID : xuetangxiu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关注网络营销创业,网赚项目的自媒体博客
近期更新:
主机推荐 首次付款75折优惠码:boke25终身折扣15%优惠码:bokezs15
最新 最火 推荐 热评
阅读 4,076
阅读 2,301
投稿 QQ:投稿邮箱:交流群号:变设龙 企业高质量图片智造平台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许可证:苏B2-
编辑热线:6-2
A5创业网 徐州八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大佬归来:47岁秦朔新征程,再不创业真老了|界面新闻 · JMedia
界面新闻APP
在蛰伏了四个多月后,秦朔携他的自媒体创业项目秦朔朋友圈归来!
秦朔今年6月从《第一财经日报》辞职,因吴晓波&最后一个看门狗离开&的文章成为传媒行业大事件。而秦朔的去向也被广泛关注。作为操盘《南风窗》、《第一财经日报》这些大媒体的总编辑,对他这种独孤求败段位的传媒大佬而言,再换一家媒体干总编辑的意义也不大。
熟悉秦朔的人会知道,他是真正配得上&胸中有情怀&的文人。他也是国内少有的坚持在一线写作的总编辑,《第一财经日报》头版有个社论专栏《一财日日谈》,就是秦朔每天在写,而且从2012年初一直写到离职。有时候,秦朔参加论坛等社会活动太忙,也会有一财日报高层为之代笔,&但是,秦总极为严谨,对文章的要求很高,总是会将代笔的文章大改或重写,久而久之,就没有人为之代笔了。&一财日报高层曾向笔者透露。
秦朔对野马君表示,自己已经47岁了,不逼自己一下可能真的就老了。创业会回归初心,做一个创作者,每周一在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写一个评论,每周五会做一个视频。用自己对商业感受力、洞察力为推动中国商业文明的进步做一点事。
以下为野马财经专访秦朔实录,看看这位在市场化媒体中最有发言权的媒体大佬,在转身新媒体创业后,打算做什么?
Q&野马财经:秦朔朋友圈打算做什么?
A&秦朔:目前秦朔朋友圈有两个产品,微信公号和视频脱口秀。未来会淡化秦朔朋友圈这个中文名,更多强调Chin@Moments,因为我自己这个符号过去有专业的人格和媒体经历,可以作为一个入口的东西。但事实上我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这里面。
微信公号与之前在第一财经做的在框架上差不多,包括经济、金融、投资、商业、生活等等,但比较有特点的是两个方面:一、内容生产不只是一个人的探索,我一个人固定在礼拜一写一个专栏,礼拜五出一个视频。公众号每天会出两条内容,定位是统一的调性,内容生产有三个圈层:我的团队,我相识的媒体人朋友,和过去采访过的人士。会有约稿、推荐、定制的模式。总之是开放的。希望有一个栏目面向90后,让团队里的年轻人做,我只做好把关。希望做的比较开放,不要让人家以为秦朔太书卷气,掉书袋。
二、我们把礼拜六那天叫&朋友日&,回到在《南风窗》的状态当好编辑,介绍我的朋友。想做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有生气、有特点的、开放的、能吸取更多优秀内容的东西。我自己的特点是有情怀有思考有些洞察力,能够构建一个底色,但还是要更加开放。
Q&野马财经:您在一财期间,一直坚持一线写作,是非常善于写作的人,为何选择脱口秀的形式?
A&秦朔:因为视频还是有一定的门槛的,从版权意义上更容易保护。我在《南风窗》时期也经常出去演讲,也想尝试一下视频这种形式。现在音频、视频的趋势很明显,在表现方法上视频包含更多信息容量,想尝试一下,视频转换成音频还可以收听。
Q&野马财经:顾名思义,&秦朔朋友圈&应该包含高端访问。但是高端访问曲高和寡,如何将其打造成一款有传播度的产品?
A&秦朔:这个名字是我同学吴晓波取的。最早我想叫文明+,我还是这个传统调调的,吴晓波建议要接地气。&你的特长就是人脉啊,大家比较信任你,适合这种在朋友圈寻找话题,深层讨论。&后来策划时,团队认为一个人严肃的访问对采访对象来说已经接受了很多次,都有了现成的答案。如果有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和你一起做采访,即使不够专业但能问出很萌的问题,新老搭配做高端访问。可能会有一些鲜活的易传播的细节。但我认为这种方式还是不太适合我。
我希望自己更独立和超然一些。创业之初曾有一个人说的一句话让我深受刺激:&节目成败与否决定于秦总的人脉能变现多少。&但我觉得还是要把事情本身做好,否则可持续性就会有问题。希望做的内容还是有一些学者色彩在里面。传播形式上可能还需要摸索,会尝试一些互动、鲜活新颖的方式。
Q&野马财经:如果选择采访对象会有什么标准?
A&秦朔:第一个是要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的、变革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敢于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有的成功只是数字,而有的人即使失败也是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关键是能不能有新的想法去尝试,有没有百折不挠的勇气。第二个是商业文明,商业活动很多,文明是商业活动中有创新性的,符合商业行为准则和秩序的,可复制、传承、延伸的观念和模式、方法、标准、技术等等。会从这2个角度观察选取。
Q&野马财经:您离开一财时写过一篇上万字的《新时期中国财经媒体回顾与启示》,提到媒体的商业模式还可以有电商交易O2O支付,秦朔朋友圈会怎样设计商业模式?
A&秦朔:目前已经考虑进去新的商业模式。未来也许会发布电商平台。但第一个阶段精力有限,也是商业门外汉,首先要把内容粉丝这样的基础工作做好,经营好精准的粉丝。现在感觉创业很难计划,自己说不清什么是靠谱的。像吴晓波的转型大课,一开始就是搏一把,但现在做成了,未来做成最有影响力的民营培训公司也未可知。还有他的杨梅酒&&吴酒,也是一个尝试,也成功了。他的一个得力干将去做酒厂负责人,计划明年卖到20万瓶,创造一个杨梅酒品类中的品牌代表。这些都是他创业之前不曾想到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很难从一开始计划好,都需要在实践中去碰,去摸索、检验。
Q&野马财经:吴晓波给您最重要启示的什么?
A&秦朔:和晓波1986年就认识,30年了,有很多交集点。04年一起吃饭,他说想写企业史,当时下不定决心,我说全中国能做这个的事不多,有能力做这个事的人比如刘洲伟、牛文文都在忙别的,你应该做。
他对我的影响最重要的一个是下决心创业这件事,一个是回归到创作的初心上,管理者蛮多的,但持之以恒写作的人并不多,我喜欢读书研究看论文,再晚几年就写不动了。我觉得创业能更好的延长自己的创作生命力。第二个影响是,我是河南人家国情怀很重,吴晓波是浙江人,市场经济意识强一些,所以涉足移动互联网也较早,而我是在移动互联网趋势完全确立下来才下决心进来,这种敏锐要向他学习。
Q&野马财经:您当初创办一财和创业自媒体区别在哪里?
A&秦朔:1994年王志纲从新华社出去,当时我问他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他说一方面是很自由空间很大,另外是有一些不适应和失落,比如看不到内参了。对我来说,原来一财管1400多人,摊子很大,全球驻站也很多,好像全世界哪都有一财人。但现在全职员工是6个人,还有实习生,其他职能外包。原来大家都说我没有架子,很nice,其实我也有官僚气,高高在上,一吆喝就有人过来,有些同事的名字我也叫不出。现在事事都是在自己操心自己做,原来很讨厌天天开会,现在坐在家里没会,刚出来的时候挺不适应的。
但是,人在那个熟悉的环境里思维容易失去鲜活。现在来看,未来不是过去的延伸,未来是要自己去探索的,这样的感觉很不同。之前拥有的虽然多,但都是已经存在的,现在虽然拥有的少,但将拥有的都是新的东西。过了不适应之后,会更加享受创业的自由和快乐。
Q&野马财经:在您任期内,一财实现了发刊词中提到的大部分目标?您的秦朔朋友圈有没有发刊词吗,会提什么目标?
A&秦朔:我刚刚还在修改发刊词。我对我职业生涯的前半段可以说是非常的知足和满足了。未来只要能不断刷新自己延续自己的创作精神生命就很满足。抱负愿景也有,比如希望做财经领域领先的专业新媒体品牌。我理解自媒体不是个人媒体,是指移动互联网上民营的这类品牌和体系。未来会淡化秦朔朋友圈,秦朔朋友圈只作为一个入口,把chin@moments 发展成一个主要的品牌。英文名是团队中的一个85后想到的,Chin是秦的意思,@代表互联网,还有中国时刻的意思。恰好契合秦朔朋友圈的理念&记录中国时刻 推动商业文明&。
Q&野马财经:您觉得牌照重要吗?
A&秦朔:可以说很重要也不重要。把关非常重要,目前我们是每篇稿子三个人看。困难也是有的,活动没牌照不能采访,这只能通过时间去解决,未来会越来越开放,被采访报道的主体会更加市场化。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不能既拥有创业的灵活自由又拥有体制内的牌照。
Q&野马财经:您觉得财经自媒体没有出现科技里面那么多成功的KOL(意见领袖),原因是什么?
A&秦朔:这个原因很多,我现在想到一个,财经金融的专业化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一些管制的影响。科技行业里政府管制很少,主要新闻是公司创造的,甚至自媒体就在新闻现场。但金融领域是政策主导,很多公司的命运与政策密切相关。如果有一天一行三会让自媒体去采访了,说明自媒体真正发展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程度。在宏观经济部门,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很少见到自媒体身影。只能在外围评论观察。媒体是环境的产物。财经自媒体没有科技专业程度高,一部分原因是环境养分供给不充足。
Q&野马财经:主流财经媒体的关注对象很集中,如大型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给自媒体的空间是否很大?
A&秦朔:我认为留下的空间非常大。这些年,中国财经媒体的话语里面财经成分重,宏大的风格重。所以现在财经媒体自媒体写大话题的很多,大家都习惯宏大叙事,所以总是浮在表面上,大家都面目一样,很难创造新的价值。要敢在财经、金融领域做细分,敢做垂直。
Q&野马财经:有观点认为新媒体红利期已过,您对新媒体前景怎么看?
A&秦朔: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了五年左右的时间,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视,甚至广播将依次进入拐点,也就是主营业务收入不再增长,回不去了。我们能清晰看到,80、90、00后人口是互联网化的,之前的人口还会有成为互联网用户的可能性,大趋势已经形成,互联网浪潮持续个十年八年没问题,未来三五年还是移动互联网的成熟期,增长速度可能没那么快,但还是在红利期之中。只是增长强度可能没有以前那么高。
Q&野马财经:在您的《回顾与启示》文章中,2011年之前的媒体变迁都是以10年为单位的,2011年往后就没有以时间为单位,原因是传媒发展太快吗?
A&秦朔:是的,传媒和商业的发展都是在加速度,未来内容获取渠道也会更加多样化、便捷化。技术改变和颠覆了既有的模式,让我们原有的价值链一去不复返。比如,虽然在阿里出现之后还有线下店,但是定价体系完全不同了。
Q&野马财经:秦朔朋友圈目标用户是什么样的人群?
A&秦朔:刚开始的定位是社会精英和&双创&一代,但我觉得定位这个东西要靠市场检验。比如90后栏目开起来之后,可能就有一部分人群是在国外读大学的留学生,有中西比较,有异国风情,会带来更多的年轻人,他们既有情怀责任心,又能够很好的互动,带来清新的东西。
我本人是四平八稳不喜欢特别极端。传统时代,很多媒体就是总编辑的影子,而互联网时代,总编辑也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最近约一篇稿子,大学女教授写韩剧教给我们的恋爱秘籍,这种风格不是我的影子,但是很风趣,很文雅有意思。现在我不得不开放,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那很窄。未来我们还是有一定平台属性,必须做各种新的尝试。
Q&野马财经:过去主要做新闻,现在主要传播?
A&秦朔:自媒体做纯资讯不是优势。我把穿透力与生活相结合,出一些很难用过去的新闻体例去定义的东西,更多要面向未来。用我那点对商业的洞察力、感受力为推动中国的商业文明做点事。
本文由野马财经独家采写,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界面JMedia联盟成员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线至媒体库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