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杭州桐庐健康养老小镇一个小镇上打工,现在在一套20多年的老房子70年产权,土地是集体的,过户房产证是别人名

浙江桐庐空心村引逆城市化 民宿成乡愁寄托(图)
图为桐庐精品民宿严陵坞慢村一角。桐宣摄 中新网杭州6月3日电(见习记者 李苑露)申屠小山在浙江省桐庐县深澳村几乎生活了一辈子,这个村落有着雕刻和保存相对完整的徽派建筑群,却是一个基本没什么人来的空心村。他说,由于并未对外开放,年轻人外出工作多,众多屋子也被闲置。
但是最近几年,申屠小山发现村子悄然开始改变,一些闲置的老房子变身咖啡厅,村子也逐渐热闹了起来,“看,这两栋大房子都是民宿。”这不是个例。在桐庐的另一边,城里来客朱镇华与老伴到岭源村做了“村民”:“住着住着就不想回城了。”
近几年,这在桐庐各地是普遍现象。原先闲置的房屋,“空心”的村落正不断引入新的活力——由于好山好水,这里成了许多城里人的“第二居所”,村落间,越来越多的民宿兴起。
出台规范、探索模式、规范经营、产业配套……这个向来将生态视为易碎品的地区,开始以一种新的经济方式“再出发”。经济与山水相辅相成,文化焕发新生,共同的乡愁在这片土地上不断衍生。
空心村的思考:逆城市化引民宿萌生
乡愁,是中华文化中不容忽视的元素。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乡村中的人才越来越多流失,许多村落中,只剩一些留守老人。
好山好水,有时候对城里人的吸引力更大。朱镇华退休后一直居住在杭州城里。2008年,他与老伴在远离桐庐县城的岭源村租下一幢闲置农房20年使用权,斥资几十万改造提升,一住就是多年。在山水中过田园生活,是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到来,也让这个空心村逐渐活了起来,当地的村民发现,原来传了几代人的普通房子,在城里人眼中竟是个宝贝。
与他们一般,在经济发展至一定阶段,许多城里人纷纷回流乡村,意图寻找自己原本的乡愁。
秉承着“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保护好山水”的桐庐,有着吸引人的资本。率先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全覆盖,率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权覆盖,率先实现全域河流随处随时能游泳……
桐庐县农办副主任吴国龙介绍,在环境基础上,要借助美丽的资源,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民宿是一条实现这其中转化的道路。“吸引人来了,还要留人。”他说。
于是,在桐庐的一些村落中,原先只能解决“吃饭”的农家乐,逐渐开始转化为民宿,床位等种种基础设施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人“留”在村中,村民们也逐渐尝到了创收的甜头。
环溪村主任周忠莲就是该村民宿试水者之一,她的民宿有四层一顶,共有30张床位。走进新装修的房间,乍一看,还以为是哪个宾馆的标间呢。亮堂的地板,雅致的墙纸,洁白的被褥,崭新的电视机、空调,还有融入环溪莲文化元素的别致柜门……这几年她家的民宿生意非常火爆,这个常常忙得团团转地妇女最大的感受就是:“环境好了,腰包鼓了”。
在一些村落“试水”成功后,桐庐的民宿经济便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我们一共1000多户,有60多栋(屋子)是闲置的。”深奥村的老书记申屠小山告诉记者,深奥的徽派建筑群是最大的财富,却一直闲置着,平时也鲜有人来。
近年来,周边的芦茨村、荻浦村的民宿势头旺,农户条件改善,把一切变化都看在眼里的深奥也开始试水。“我们以村里的名义把闲置的房子租下来,有些修复好做民宿,钱直接给老百姓的,有些是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古建筑,就供客人参观。”他说,即使改成民宿,也不会破坏原来的建筑风格。
一村一品,每个村落依托各自的特色发展民宿经济,也成了桐庐整个全域旅游版图中的亮点。坚持“县域景区、村落景点”,在2013年以来,通过实施“乡乡有民宿”三年行动计划,除富春江镇外,该县13个乡镇(街道)、30余个行政村民宿经济从无到有,民宿产业发展渐成燎原之势。
截至2015年底,桐庐农家乐(民宿)经营户总床位8119张,接待游客267.2万人次,直接经营收入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20.5%。
桐庐县委负责人表示,发展乡村民宿经济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美丽经济”的源头。城市居民来农村居住、旅游,农民充分利用手中拥有的闲置房屋资源和生产资料等要素,提供民宿、当地农产品、土特产等,这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投资风险也较小。
图为桐庐精品民宿。桐宣 摄 多种模式齐下:规范经营产业化发展
把“青山绿水、田园野趣”这些农村的“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让空心村重新焕发活力,民宿经济成为了突破口。然而,这种新的经济模式要长存,需要一定的规范和产业支持。
在环溪村主任周忠莲看来,发展民宿,是村子里集体发展。“我们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村委与农户共同管理,民宿都有统一的编号,一直到五十多号呢。”她介绍,年初的时候每户签出一定的房间数额,用来对客源的统一分配。
“比如我们有700多个床位,有400多个是统一分配的,300个自己自由销售,但是要高于统一分配的价格。”她说,如今50多号民宿全部加入其中,统一管理。
大众民宿抱团发展,是“草根力量”的集聚,有利于推动共同品牌。在桐庐的不断探索中,多种民宿经营管理模式并进。如金牛村通过引进第三方中介公司管理,成“公司主导运行+村委协助管理+村民自主经营”模式;奇源村建立“农户出房间、村级统一经营、利润分成”模式等。
“客人接进来后,价格房间统一分配,避免了一些恶性竞争。如果碰上节假日一些民宿满客了,还可以通过协会调剂。”荻浦村党支部书记申屠永惠表示,村里的民宿基本都参与了本村的民宿协会,统一管理。
不仅如此,桐庐也对民宿出台了产业规范,并对民宿发放“身份证”。2014年,桐庐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部门服务促进民宿产业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也是浙江省首部民宿的“规范”。其中,对民宿的界定,开业条件,安全、环境、服务等都有了梳理和规范。
吴国龙也是这部“规范”的起草者之一。他介绍,桐庐民宿申请领证的具体条件包括在经营用房、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卫生安全、环境保护、规范管理、食品安全7个方面的内容。在今年6月份,民宿的“身份证”将实现桐庐县内全覆盖。
民宿的“抱团”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记者走访桐庐多个乡村,村民们多忙于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有餐饮、有住宿、有经营观光车、有维持秩序……一排排旅游大巴有序地靠在整洁宽敞的马路旁。“原先就是务农呗,现在大家做民宿了,也更注重保护环境了。”周忠莲告诉记者。而“剩下”的地,也逐渐被运用至游客的农事体验等。
桐庐县政府负责人认为,民宿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也带动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向非农领域的转移,优化了农民就业结构,也有效调整和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
构筑民宿生态:经济文化助乡愁长存
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让村民们越来越觉得,身边的绿水青山如此重要。经济与生态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正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子。如今的桐庐正不断探索如何让这种发展模式长存。
要让民宿经济长存,由大众民宿起步的桐庐正不断优化民宿产业的结构,以此留住更多的人。
吴国龙介绍,自2015年开始,民宿的结构方向就有所调整,立足点还是发展经济型、大众民宿为主,同时也不断引进发展高端民宿。“精品民宿、大众民宿同步发展,适应消费者各方面需求,并提升结构层次。”他说。
2015年,桐庐实行第二轮民宿发展战略,提升民宿品质,一些精品民宿兴起。
走进山林深处的芦茨村,2层楼高的农村黄泥房,羊皮毯子铺在老底子的木地板上,美式风格的房间阳台上挂着挡雨的蓑衣,各色洋酒齐备的吧台后面便是用土陶罐、簸箕做装饰的会客厅……高端民宿“不舍·青龙坞中国村”已完成6幢房屋改建,其中“静庐澜栅”和外婆家样板房已对外试营业。
不远处的严陵坞,逐渐变成“国际慢村”,依托富春江秀美山水古韵,遵循传统渔村的散落式肌理,严陵坞慢村以一个地球村生活为发展理念,将生态民宿与有机农业相结合,融入当地传统文化。在原有8幢房屋改造完成的基础上,2016第一季度新完成1幢农房改造,另有2幢房屋正在主体施工。
精品民宿的“示范”也带动了周边农户们的思维发展,农户们会主动、积极提升自家民宿档次。莪山畲族乡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精品民宿名气出去了,有些住不下的客人,会去问老百姓有没有房间住,给很多人带来了收益。感觉到城里人更倾向精品民宿,也就近学习了精品民宿的管理运作模式,很多村民都竭尽所能去提升自家民宿的品味档次。”莪山畲族乡新丰民族村党总支书记朱成祥如是说。
民宿经济的不断蔓延,多种类民宿的滋生,让桐庐的民宿发展逐渐形成了优质的生态圈,也让许多村落拾回了自己的乡愁。
“我们是周敦颐14代后裔。”周忠莲告诉记者,由于周敦颐的《爱莲说》,如今环溪村民宿与莲文化结合,以“莲”为主题,也是乡愁的一种传承。“文化是我们的魂。”她说。
传承文化,传承乡愁是城市化过程中,乡村的诉求。如今,在年迈的申屠小山的观念里,对于家乡深奥村的古建筑群要保护,也要有人气,才能传承下去。“要以古建筑来养古建筑。不能只靠政府保护,也要让更多人知道。”申屠小山说,以前古建筑坍塌了,村民可能都觉得没什么,但是现在,我们慢慢知道,要保护,要去延续。
有了文化的底气与传承的需求,且找准了与青山绿水共赢的方式,桐庐的民宿经济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正如桐庐县委负责人所说的,桐庐以好山、好水、好空气为依托,以原汁、原味、原生态为卖点,以最美县城、美丽乡村、养生福地为载体,抓好生态养生、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这种发展模式,吸引大量的城里人到乡村旅游和居住,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美丽城乡转为不竭财富。(完)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富春山居图实景地焕新颜 浙江桐庐绘美丽经济新画卷|落户|黄标车|政府_新浪新闻
  荻浦花海 周华新 摄富春江山水 胡军 摄
  中新网杭州10月16日电 题:富春山居图实景地焕“绿”颜浙江桐庐绘美丽经济新画卷
  记者 柴燕菲 赵晔娇
  来到浙江省桐庐县,恰是初秋时节,跟随元代大家黄公望的笔端,记者欣然踏进山水间,只见富春江两岸坡陀起伏、林峦深秀,苍茫简远之意境扑面而来,纵情于其中仿佛成为《富春山居图》的画中人。近年来,围绕建设最美山水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桐庐赋予了这片山水全新的内涵,在这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之中,生活着富裕而幸福的桐庐人民,也活跃着一批在生态和经济之间寻得平衡点的企业家,织就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经济新画卷。
  “桐庐把生态环境当作‘奢侈品’和‘易碎品’,始终坚持‘桐庐的最大优势是生态,宁可速度慢一点也要保护好山水’。”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信念坚定。
  人在画中缓缓行生态视为易碎品
  提起中国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不得不提到《富春山居图》,这幅画寄托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敬畏,和隐匿山林、淡泊情怀的人文情怀。由于此画上下两卷被分藏于杭州和台湾,更是被寄予两岸早日统一的期望。
  《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就是初秋时节富春江两岸的风光。虽然斗转星移,所幸山川未易色,现如今在桐庐登船游于富春江,仍有置身画中的恍惚感,眼前景色平波沙渚、远山隐约,接着群峰争奇,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不禁令人感叹,这不就是城市人心中的理想家园、心目中的理想山水吗?
  “从传统的GDP英雄论来审视,桐庐是一个缺资源、缺空间、缺优势的典型山区小县。”但是,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桐庐的执政班子意识到,桐庐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县,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强县。
  新时代的到来直接驱动着行动力,桐庐打出了环境保护的组合拳。
  近年来,桐庐坚持“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相继关停了1000余家石材、电镀、造纸、化工、印染等重污染企业,全面完成了铸造、制砂等行业整治。同时,还全面实施了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和农业面源关停整治,关停淘汰上百台燃煤锅炉、2500余辆黄标车,拆除600余家畜禽和甲鱼养殖场,取缔上百家非法小水晶、小塑料粒子等加工单位。
  源头在岸上,根底在水里,通过铁腕治污,桐庐率先实现全域河流随处能游泳、随时能游泳目标。目前境内83条主要河溪全部达到3类以上水质,实现了富春江桐庐段出境水好于入境水,近年首次达到二类水质。
  就连农村这样以小见大之处,桐庐也没有留下死角。这是因为,桐庐意识到,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推进,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对生存发展环境和农村生态尤为关注。为此,该县率先在全国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全覆盖,率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全覆盖。
  走进江南镇环溪村,村口的三棵千年古银杏树迎客,再往里走便是一条条被人工草坪簇拥着的鹅卵石小道,安澜桥上缠满了绿藤,两棵参天的古树分站桥两头,桥下清水潺潺。“太美了”,不知哪位游客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个如同花园般的村里住着北宋理学家、《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的后代,他的咏莲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至今仍脍炙人口,这个村子也随处可见莲的特色:莲花池、爱莲堂、莲子酒等等,萦绕着古朴雅致的风情。
  “我们的村子现在可是4A级景区呢。可是在之前,村里却有个顺口溜: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溪沟就是垃圾污水的家。后来,县里提出要把每个村子都当作景点来打造。”环溪村村主任周忠莲笑呵呵地当起了导游,近年来我们连续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生态河道整治”等工程,村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还相继作为“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的现场考察点。
  现场会的召开引得前来参观考察取经的团队络绎不绝,周忠莲这个“金牌导游”连嗓门都哑了,但是说起村子,她仍是满满的骄傲,“村里请来了中央美院的教授,在增添农村现代生产生活设施的同时,营造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指导恢复了村庄原有的田园景观。现在,村里虽然没有像城里那样的大广场、宽马路,但乡村田园的自然情趣吸引了四方来客。”
  现在,村民们又新编了一句顺口溜: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室内现代化,室外处处开鲜花。短短几年,两段顺口溜的巨大反差是桐庐人居环境的生动注脚,也是百姓打由心底中滋长出生的幸福感。
  “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人。”桐庐县县长方毅说,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不仅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也改善区域发展环境,生态优势更加彰显。
  系列组合拳,让桐庐“绿水青山”得到了有效保护。如今的桐庐正如中华宝钢环境奖的颁奖词所言:“山水间的生态文明诗,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桐庐的空气优良天数达345天,森林覆盖率达72%,人均预期寿命80.3岁,成为杭州地区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1  产业“留白”效益显现生态成弯道超车新优势
  对于桐庐来说,生态是最大的优势,如何把生态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把山水的优势转化成产业的优势。在如此理念下,桐庐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之一——桐庐富春江科技城(经济开发区)设立了严格的招商门槛。为了护生态环境,开发区“忍痛”拒绝了许多可能会产生污染的项目。绿色低碳的理念始终贯穿其中。
  “曾经有一个投资几十亿的一次性成型内衣项目要落地。放在当时可是个好项目、大项目,但是想着配套印染、清洗、烫等等会产生污染,框架协议都定了,我们还是咬咬牙放弃了。”开发区副书记、副主任张苏平说了句大实话,要是大项目来了,怎么可能不心动呢?当时的挣扎可想而知,但是从长远计,开发区下了决心:宁可留白也不要污染企业。
  据悉,近三年桐庐县共否决各类不符合要求的投资项目500余个。这是什么概念,按照每个投资项目5000万元额度计算的话,桐庐县近三年来否决的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至少达250个亿。
  桐庐并不是一个工业强县,孤注一掷要生态,“自损”投资项目的后续效应业已显现。因为这方“留白”,对环境要求极高的“凤凰”伴随而来。
  海康威视就是其中的领头雁,该公司正在桐庐兴建一个安防产业基地,这也是桐庐县目前最大的工业经济招商引资项目。
  “选址的时间仅有2-3个月,我们更倾向于找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桐庐山清水秀,每次来都是吸氧。再加上开发区配套齐全,离中国最美县桐庐的城区也很近。”海康威视投资部经理余鹏道出了落户的原因。
  的确,桐庐经济开发区将“花园城市”理论引入园区建设,营造出了高端的智能环境、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要不是早几年的留白,要不是我们将园区当作一个花园来打造,哪能吸引优质企业。”张苏平觉得始终坚持的“留白”是如此的值得。
  更让海康威视下定决心的是桐庐高效的政府服务。对于余鹏来说,寻找合适地块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一行人轻车,没有打招呼,甚至没有自报家门就找到了桐庐开发区。可惜并没有看中地块。
  临走前,余鹏这才亮明了身份。看着名片上海康威视四个大字,陪同看地的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吴军意识到这或许是个机会,赶忙向上请示。“你再来看看吧,我们又找了一块地。”被这通热情的电话邀请,当天晚上6点多,余鹏又回到了桐庐:“没有想到桐庐的效率这么高。这一年来,杭州到桐庐的高速,我起码走了30多趟。县领导带着人来开现场会,我们每次都能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对接,解决问题。”
  今年年底项目就能全面建成投产了,这里将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安防监控产品高端制造业基地、安防电子和软件智能产业基地。对于桐庐来说,引进一家企业等于培育了一个新兴产业,这一零的突破,意味着进入了赶超发展的弯道。
  “瑞士总领事曾跟我分享了一个观点,现在的瑞士是世界富裕国家,但是曾几何时也是在欧洲中下游的农业国家。瑞士跨越式发展的经验就是跨域了工业化的初期,站在更高层面发展。”取经归来,毛溪浩觉得信心更足了,桐庐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后期好好的谋篇布局,在新兴产业领域有所作为。
  桐庐先后出台了《中共桐庐县委关于大力发展“美丽经济”的决定》、《关于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相继谋划了富春江科技城、富春山健康城、迎春商务区、慢生活体验区等四大产业平台。目前,富春江科技城正在创建国家级开发区,迎春商务区被评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不仅引进了申通实业、英飞特、桑尼能源等一大批优质项目,而且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已经建成使用,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正式落户,杭州技师学院二期也正在筹备中。
  的确,桐庐清晰的认识到,自身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并让优势成为了招商引资最亮的招牌。
  就像海康威视所看中的那样,生态正是桐庐最大的竞争力。在这个县城南隅大奇山下,有着古老的树,古老的水,古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是江南少有的“地广人稀”,近40平方公里却只有1.9万原住民,11个古村落浸染在苍山墨岭间,掩映在参天古树中,溪水潺潺绕村而过,群山梯田尽收眼底,这里是隐秘的“世外桃源”。
  3年前,桐庐“唤醒”了这片世外桃源。4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规划成一个“健康城”,主打养老养生产业。“桐庐本就是长寿之乡,有最好的山水,最新鲜的空气,是养老养生的福地。”桐庐富春山健康城管委会负责人说。
  富春山健康城将核心区块划为“健康小镇”,一个兼具原生态和现代化的养生基地初现端倪。打着“健康牌”,3年前桐庐广发“英雄帖”招商引资,郎涛,是第一个拿到“英雄帖”回乡投资的人。做了13年公务员的郎涛辞职下海,成了一名“创客”,“做一个新型的养老村,这和家乡的气质契合。桐庐的山水非常适合养生养老健康产业,养老项目。”
  说是个“村”,其实是个功能建筑群,真正吸引外界的是其承载的健康服务。江南养生文化村提出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把传统中医治未病和现代健康管理进行了有机结合,集养生、康复、延寿为一体。村内规划健康管理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具备常规健康体检功能的一级医疗机构、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基地,同时结合中医药文化旅游功能。依托配备500单元的安养中心、江南养生文化村也是国内首个“持续性健康管理中医养生养老综合体”是浙江省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
  “桐庐是中药鼻祖桐君老人结庐采药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弘扬桐君老人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丰富桐庐桐君山的中医药文化。”郎涛说。
  “随着杭黄铁路的开通,黄山、千岛湖、桐庐等景点串珠链。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好山好水,又离城市比较近的地方。”同样落户的颐居养生园营销总监杨艳芳看中的是,桐庐交通和山水叠加的优势。
  目前,这个由颐高集团斥资超10亿元,总规划面积约2000多亩的“颐居养生园”项目已在桐庐正式开工,依托原生态的富春山水资源,开辟生态农场、花博园、森林公园等主题园区外,还开发了骑行、露营、探险、山耕等俱乐部。“互联网思维是我们园区的特色,所有的养生产品、项目都可以用互联网思维定制。对于一些人来说,不可能为了养生,抛开自己的朋友圈。”杨艳芳说。
  如今的桐庐大奇山脚,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开工景象。除了江南养生文化村、颐居养生园、瑞金养生综合体、大奇山村落风景区也正在建设或落户中
  这正如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说感叹的那样:“这就是美丽经济。我们将环境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生态的优势转化为产业的优势。”  荻浦花海 周华新 摄富春江山水 胡军 摄
  山中百姓尽享生态红利美丽经济如花盛开
  以好山好水好空气为依托,桐庐的美丽经济如花盛开,绿水青山实实在在地变成了金山银山,这个过程当中,得到实惠最多的是老百姓。在桐庐,百姓不仅享福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分享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
  民宿产业是桐庐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发展的创新之举。据桐庐县农办负责人介绍,2013年,桐庐启动“乡乡有民宿”计划,一年多时间,已经形成20个民宿示范村,有14个乡镇做到了“乡乡有民宿”。初步统计,到目前,桐庐全县民宿床位总量7700多张,占到全杭州地区民宿数量的四分之一。
  桐庐富春江镇芦茨村,是座因鸬鹚众多而得名的小山村,白墙黛瓦,山峰绵延,这里便是桐庐农家乐的发源地。
  别看现在村民的荷包鼓鼓囊囊,早年间,村民对政府来推进农家乐发展可是不怎么支持。“我们挨家挨户做工作,告诉他们城里人喜欢干净,洁具要买牌子好的,客房厨房也都要搞得清清爽爽的,可是村民买账的不多。”桐庐县委宣传部部长王优健曾任富春江镇党委书记,他对这一段可是记忆犹新。
  正如中国绝大多数农民一样,桐庐农民对新生事物看不清,有着或多或少的担心。如何破冰?政府牵头!就这样,富春江镇将干部力量压到了一线,推行“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生态河道整治”等工程,清秀的山水展露新颜,这让村民惊喜的发现:原来自己的家园可以这么美!
  家乡悄然的变迁牵动着村民方云超的心,他结束了在外的打拼,重新装修了家里空置的房屋,和老婆一起开起了画中阁民宿,古色古香的门面,四处悬挂的绿萝,相得益彰的书画,让这个民宿很是抢眼。如此大手笔的投入,方云超丝毫不担心收不回本,村子边上就是严子陵钓台、茆坪古村落、石舍等景点,民宿还结合节气推出打年糕、包粽子、杀年猪等民俗节目,每晚200多元的价格也是合情合理。“谁能想到山水也能卖钱。”方云超喜笑颜开,每年40-50万的收入,让他决心守着民宿好好干下去。
  目前,仅芦茨村就有民宿经营户109家,包括芦茨、茆坪、石舍在内的慢生活体验区今年1至9月的接待游客人数达到75.3万人次,超过去年全年的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达7083万元,与去年全年持平。
  如果说画中阁是桐庐民宿的1.0版本,在富春江镇的深处,2.0乃至3.0版本的民宿已然成型。为推动普通农家乐向中高端民宿转化,去年,桐庐还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美丽乡村民宿经济的实施意见》。
  山林深处,溪水不眠,就隐藏着高端民宿“不舍·青龙坞中国村”。走进这间2层楼高的农村黄泥房,记者被“震”地目瞪口呆:羊皮毯子铺在老底子的木地板上,美式风格的房间阳台上挂着挡雨的蓑衣,各色洋酒齐备的吧台后面便是用土陶罐、簸箕做装饰的会客厅....。.仿佛全世界的元素都集中到了一起,却又十分协调,他的缔造者是杭州餐饮界的大佬——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
  “做民宿的初衷是因为厌烦了城市的嘈杂,想要去找个安静的地方。尤其我们浙江拥有那么好的自然资源!”吴国平说,最近三年的时间,他和司机几乎走遍了浙江所有风景优美的隐秘乡村,当来到青龙坞时,一幢幢黄泥墙瞬间吸引了他,“这些满满都是历史岁月痕迹的墙壁,我想尽力保留下来。等我老了,也许我就坐在这里,和客人聊聊天,叫上一群老伙伴,过着村里的生活。”
  现在,村民刘维新常常来民宿边上转转,今年67岁的老刘看着民宿总是喜滋滋的:“村里有不少老房子,大多闲置着。现在改成了这么好的民宿,真是想也想不到。”
  老刘的想法代表着农村的普遍观念,不愿意大拆大建,更不愿意卖房卖地。眼看着现在美丽乡村推进地红红火火,农民的腰包怎么鼓起来?
  富春江镇找到了新法子——用好自然资源禀赋,发展农村新型产业。“我们充分利用山水优势资源,引进外资打造旅游休闲业态,借企业理念、资金、营销网络等综合实力,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既提升村庄环境品位,又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实现建设新农村与经营新农村的有机结合。”富春江镇副镇长华雪芬说。
  村民们津津乐道的外婆家“我的生活”项目就采取了向农户租赁房屋的方式,政府作为有力推手,拉着村企“配对”,租用村民的闲置房屋、土地、山林等,交由企业实施品质项目开发。眼下,54幢农户房屋、89亩土地被租出,农房户主因闲置的房屋拿到了可观房租。
  就这样,丝毫不起眼的闲置房屋摇身一变,成为了摇钱树。这种变废为宝的“逆袭”故事在桐庐比比皆是。
  原本破旧的牛栏摇身一变成了咖啡厅;快要倒塌的猪舍摇身一变成了茶吧;猪食槽、黄鳝笼、石磨盘、葫芦瓢……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的物件“登堂入室”转眼就唤醒了乡愁。
  猪栏茶吧就坐落在江南镇荻浦村内,六间大小不一的猪舍错落有致地排列,郁郁葱葱的藤蔓植物爬满黄泥堆砌的猪圈墙。茶吧老板申屠芳说,“土得掉渣”与“文艺范儿”的碰撞得到市场认可。现在游客看了荻浦村的花海,总要来茶吧歇歇脚,小资一把。”
  在荻浦花海边,上海导游黄晨寅熟门熟路地带着游客往村里走,从花海到牛栏咖啡、猪舍茶吧的路,她每个月都要走好几回,“现在的都市人厌倦了看景点式的旅游,到山水间休闲,享受慢生活正成为新的选择。”
  桐庐的乡村旅游正是契合了现代人的新观念,一波波游客的到来改变了村民致富的思路,主动挖掘身边的商机,就连花海边卖农家土货的农村大姐都热情地招揽着生意:“加我微信吧,我卖的土鸭、土酱,保证好。”
  农民的致富绝非偶然,而是桐庐一直坚持依靠绿水青山致富,把全县183个行政村作为一个景区来规划,把每个示范村作为一个景点来建设的结果。近年来,桐庐实施农村生态经济推进行动、农村生态人居建设行动、农村生态文化培育行动、农村生态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了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等四大体系的建设。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如今的桐庐美丽乡村不仅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凸显特色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更是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推动“建设村落”走向“经营村落”的转变,培育出桐庐农村经济的新业态。
  “潇洒桐庐、秀美乡村,桐庐以‘全域景区化’的新理念大胆创新,以‘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县域大景区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化、个性化、品质化,打造综合环境优势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子。”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说。
  桐庐人众至诚至守护绿水青山,城里人返璞归真去桐庐寻找久违的乡愁,生意人慧眼识珠去桐庐追求跨越式发展,“绿色崛起”成为主色调。云山苍苍,江水泱泱,那位作古的老人若能再度神游富春江,想必定能绘就别有一番新气象的《富春山居图》,景随人迁,人随景移,步步可观。(完)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比如我在广州地铁里,就经常发现一些背着“双肩背”的年轻人,车厢里乘客稍多一点儿的时候就非常妨碍他人;而他们晃来晃去的时候,基本上完全无视他人的存在。但是否某日再来个“文明乘坐地铁,拒绝车厢‘双肩背’”呢?
世事无定,老虎总有遇到武松的时候,一旦被打现形,背景也就成了背影,贼船也就到了该翻的时候了,“船长”都没了,“舵手”们唯有纷纷落水,接受党纪国法的制裁。从李小平、李正昌等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制度缺陷和官场规则对一个人的塑造功能。
洪秀柱当初在国民党万马齐喑之时挺身而出,为蓝营解了无将可用的围,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赢得高支持度,但没功劳也有苦劳,此时强行撤换,违背了起码的人情义理。何况洪遵循国民党机制出线,换柱也违背了程序正义,将对国民党的公信力造成严重伤害。
阻止垃圾短信,比“抽取关键词”这种愚笨手段更有效的办法多的是。关键词审查也不是不可以用,但应避免误伤无辜,避免的办法并不复杂,多一道人工审查程序、严格执行就可以。一句“和你赌一把”就被停机,且交涉无效,你这叫什么“治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桐庐富春江慢生活小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