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电倒闭: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行业要灭亡了吗

共享充电宝“倒闭” 王思聪要赌赢了吗|王思聪|共享充电宝|聚美优品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共享充电宝“倒闭” 王思聪要赌赢了吗
  原标题:共享充电宝企业开始”倒闭”“国民老公”王思聪要赌赢了?
王思聪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报记者 刘斯会
  共享充电宝今年来引起了市场高度关注,特别是在聚美优品CEO陈欧3亿元投资共享充电宝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后,更是引来诸多猜测。同时,因为“国民老公”王思聪与聚美优品陈欧的一场关于共享充电宝的“吃翔赌局”,让共享充电宝被更多人所熟知。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王思聪似乎要赌赢了。
  近期有消息称,共享充电企业Hi电正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旗下200多名员工涉嫌暴力裁员。
  除Hi电窘境,其它共享充电企业情况又如何呢,至少从投资金额上来看,共享充电宝项目已经不再有那么多热钱涌入,而此前陈欧信誓旦旦表示继续对共享充电宝项目注入资金也没了下文。
  不过,也有共享充电宝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还处于跑马圈地的早期阶段,“对产品的研发、铺设及拓展多渠道,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培育市场和培养用户黏度等,才是当前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工作核心。”
  共享充电宝“倒闭”
  最近有消息称,共享充电企业Hi电正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200名左右员工面临裁员命运。更令人惊讶的是Hi电的裁员方式:将员工从原工作城市调至边疆省份的边疆城市,并规定24小时内自费至新岗位报道,三日之内若无法到岗工作则被视为“自动离职”。
  现在,这些员工已经建群、准备组团维权,他们对Hi电的不满主要有两点:一是拖欠薪资;二是暴力裁员。对此,Hi电创始人刘文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该传闻拒绝正面回应,并表示不愿多谈。
  公开报道显示,Hi电在今年4月份宣布完成两轮融资:天使轮金额在数千万元,由志拙资本领投,非同凡想创投以及四位知名个人投资者跟投;A轮金额近亿元,由光速中国领投,某知名基金和老股东跟投。
  如今,相距上轮融资还不到半年时间的Hi电,却身陷暴力裁员、欠薪等传闻漩涡之中。
  公开资料显示,共享充电宝行业目前主要有三种主流模式:一是主攻商场、车站等大场景的大机柜模式,以来电为代表;二是主攻餐厅、咖啡馆等小场景的小机柜模式,以街电为代表;三是主攻餐厅、咖啡馆等小场景的桌面固定模式,以小电为代表,Hi电属于第三种。
  近几年共享充电宝已然成为创业“风口”,数据显示,2016年分享经济融资规模达到了1710亿元,同比增长130%,今年更有20多家企业在两个月内拿到了总计十几亿人民币的投资。
  王思聪要赌赢了?
  热钱快速涌入共享充电宝项目,还引来“国民老公”王思聪与聚美优品陈欧的一场”吃翔赌局”。今年5月4日,共享充电宝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聚美优品陈欧3亿元投资,占股比例约为60%,陈欧出任董事长。
  随后,王思聪公开在朋友圈中表示,不看好共享充电宝。陈欧在微博上高调回应该事件,称不要因为“你(王思聪)的情绪,不让这个项目入驻万达”,翻看陈欧近期微博显示,其正在大力鼓吹共享充电宝的好处,称街电完全改变了他的行为习惯,相信共享充电宝一定会成功。
  不过从近期陈欧微博动态来看,关于共享充电宝的分享内容已经不多,并且8月30日,其还在微博上公开回应称,“第一,有质疑聚美投资影视和街电,不务正业的。事实上,都是为了流量,流量向超级app聚集,越来越贵。通过成本更低廉的方式获取流量,是一个企业运营逻辑;第二,说街电没钱融资失败的。回头给你看账户。
  街电账户没有晒出来,但从实际行动来看,陈欧当初曾表示“聚美优品对该项目(共享充电宝)的投资无上限,未来3个月内,将继续注入几十亿元的资金。“事实上,从公开消息来看,并没有进一步的投资动作。
  此前分享经济学者、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阿鲁?萨丹拉彻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时表示,分享经济在早期阶段取得最大成功的例子有两个,第一是交通或者说汽车的分享,另外一个则是住宿房屋的分享。是因为住和行往往是个人支出最大的一部分,房子和汽车通常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值钱的资产。
  而对此有长期跟踪分享经济的学者指出,充电宝虽然是一种高频行为,但是就单个产品而言价值十分有限,这也是行业饱受质疑的原因所在。
  不过,仍有共享充电宝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谈行业失败还为时过早,当前,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还处于跑马圈地的早期阶段,并且,从Hi电倒闭的案例来说,不排除是这家公司内部出了问题,而不能完全归咎于共享充电宝的行业前景。
  责任编辑:实习生沐阳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7029人已测试
10013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只活7个月就死了!乐电倒下后,“共享充电宝”还有机会吗?_凤凰科技
只活7个月就死了!乐电倒下后,“共享充电宝”还有机会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只活7个月就死了!乐电倒下后,“共享充电宝”还有机会吗? 近日,共享充电宝公司乐电LeDia
原标题:只活7个月就死了!乐电倒下后,“共享充电宝”还有机会吗?
近日,共享充电宝公司乐电LeDian宣布停止运营,并通知用户及时提现,这一消息瞬间在行业内外炸开了锅。关于共享充电宝如何进行下半场的争论此起彼伏,行业大洗牌的言论不绝于耳。
乐电LeDian项目由杭州兔兔帮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截止今年3月,乐电在杭州铺设了近200台设备,覆盖范围包含公交站、商场、KTV、酒店等。乐电与街电的类型相似,均是固定场所下的可移动型充电宝。乐电的每台设备设置9个仓门,仓门内放置的充电宝自带了适用于苹果和安卓手机的数据线。
一场秋雨一场凉,眼下正值共享充电宝多事之秋。除了二三线城市的小玩家陆续出局,处在第一阵营的共享充电宝们同样麻烦不断。
9月29日,湖南海翼股份(即Anker母公司)发布公告,称将街电科技15.236%的股权转让给天津顺事通达科技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人民币4800万元。
这个转让并不同寻常。
根据海翼股份8月份披露的半年财报显示,2017年5月,街电科技的估值为5亿元。此次转让显示海翼对街电的估值为3.15亿,近五个月骤降40%。至于转让原因,不得而知。
也就在同一天,河南知识产权局在郑州开展“规范共享充电行业,整顿知识产权侵权”专项行动。接连两天陆续在郑州国贸360广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火车站、郑州东站等地整顿涉及专利侵权的共享充电宝产品。街电不幸中招,多处被查封。这对于刚进驻郑州不久的街电来说,显然是当头一棒。
事实上,街电的厄运要从七月份说起。其7月份公开数据显示,街电铺设的柜机超过20万台,充电宝数量为139万,共有292万用户借用充电宝,最高日订单过22万。有媒体对此算了一笔账,按客单价1元计算,一个百元左右成本的充电宝大约要近两年(625天)才能回本。若是按照陈欧自己在微博所说,其充电宝造价200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那么街电的回本周期则要更长,要近四年。
就在湖南海翼股份抛售街电股份前后,街电又陆续在各城市推行“芝麻信用600分以上免押金”。反常的是,与此前捆绑陈欧的营销打法不同,街电新推行的免押金政策并未作大量的宣传,仅仅在10月12日发了一个公关稿,并未在用户界面告知。
这就要看陈欧当初投资的3亿元究竟花在了什么地方。街电8月份公开数据显示,街电在全国范围内和商家达成合作的机柜超过35万台,充电宝电源数344万以上。如果按照6块/12块充电宝两种型号的机柜,平均设备成本1000元,每块充电宝成本50元计算,可估算出街电共投入超过5.22亿设备成本,倘若充电宝成本为陈欧所说的200元,则全部设备成本更是高达10.38亿。这尚且不包括运营成本、渠道铺设费用和代理商的佣金等投入。
不免有人开始猜测“街电动用用户押金”,而街电对此也没有做更多的回应,其实很好理解,依靠新增设备带来新用户押金,通过这些新增用户押金维持现金流的稳定扩容,本质上这是一个金融游戏。
如此一来,“免押金”就成了陈欧接下来非常冒险的举动。一旦大规模宣传,必然会导致街电平台现有用户集中提现,因为用户群中有不少600分以上的用户,用户没必要花费更多的钱,但如果不去免押金,就没有办法获取更多的用户和流量,不能保证基本的订单数,那么增长就会受到影响。
这就是现在共享充电宝们面临的问题:有了共享单车的前车之鉴,依靠线下去野蛮推广,会遭到有关部门的严厉约束,而通过金融杠杆的方式去滚雪球,又面临类似街电这样的困局。
大股东海翼股份出让股份,以及乐电的出局,恐怕共享充电宝的战争,结束的比共享单车的要早的多。
理论上,街电和聚美优品的主营业务其实并没有太多联系,我们只能理解为新增业务,但眼下共享充电宝的泡沫即将要破,如果没有找到接盘侠,后果可能就跟乐电一样。
接盘侠是谁?腾讯和阿里。更准确一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因为两家今年都在争夺移动支付的市场,任何高频的移动支付场景,都是AT的战场,理论上都AT互怼,怼的就是交易笔数,以及之后所形成的市场占有。
但眼下腾讯已经投资了小电,街电极力讨好阿里,恐怕是希望阿里来做下一个接盘侠。更重要的是街电CEO原源在被陈欧挖来之前,曾是阿里淘票票的高管,应该会动用原来在阿里的关系上下走动,此番免押金,更是主动示好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
但问题是,街电产品本身存在着专利侵权风险。这一产品硬伤陈欧并非没有下决心、掷重金解决过。陈欧为街电注资3亿元之后,紧接着一个大动作便是花1亿元购买3件专利。
但共享充电宝之间的官司可一直没停:早在3月底,来电科技就以专利侵权为由,对街电发起侵权诉讼,一度让陈欧以及街电难以招架。
来电科技手握85件专利的情形下,陈欧手里3件专利显然力不从心。加之越来越大的运营成本和压力,我猜测,街电恐怕已经难下决心重金购买其他专利了。而河南知识产权局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东站等场所专利侵权专项行动,更是狠狠敲打了那些专利短板的公司。
在共享单车已经分出梯队的同时,共享充电宝也面临相同的问题,也就是说,巨头扶持的第一第二名,可能会有抗衡的底气和能力,就像摩拜和ofo一样,这中间可能会有不断的融资,新的资本进入,但一旦失去增长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是巨头最关心的交易频次,那么共享充电宝所面临的短板,比如线下场地成本,比如专利风险,比如充电线损耗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暴露出来,而结局可能就跟乐电一样。
一句俗套的话便是,留给充电宝们的时间,不多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497040
播放数:1867803
播放数:1443930
播放数:5808920首家共享充电宝倒闭 留给其他玩家的时间还多吗?_网易科技
首家共享充电宝倒闭 留给其他玩家的时间还多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首家共享充电宝宣布倒闭,留给其他玩家的时间还有多少?)
共享充电宝的洗牌开始了。一家名为乐电LeDian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停止运营的消息并提醒用户进行押金提现。面对部分用户提现失败,乐电在随后发出的公告里指出,“服务器由于故障原因,有部分用户可能暂时无法提现,技术人员正在维护中。”36氪了解到,乐电LeDian项目由杭州兔兔帮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截止今年3月,乐电在杭州铺设了近200台设备,覆盖范围包含公交站、商场、KTV、酒店等。乐电与街电的类型相似,均是固定场所下的可移动型充电宝。乐电的每台设备设置9个仓门,仓门内放置的充电宝自带了适用于苹果和安卓手机的数据线。此前,曾有消息称,共享充电企业Hi电正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旗下200多名员工涉嫌暴力裁员。不过正式宣布倒闭的共享充电宝公司,乐电则是第一家。它仅存活了7月。这是一个让人感慨的消息,但却不那么意外。毕竟,至少从投资金额上来看,共享充电宝项目已经不再有上半年那么多热钱涌入了。尽管乐电方面没有给出停止运营的具体原因,不过之前有人曾算过一笔帐,目前乐电方面总共在市场上投放了2000个充电宝,按照一个标准6000毫安共享充电宝的价格为40元进行计算,乐电方面需要投入的硬件成为为8万元。而目前与其他共享充电宝企业100元的押金不同,乐电仅需要用户支付50元的押金费用,因此,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有1600个充电宝租出方可回本,使用率需要保持在80%左右。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对于乐电来说,这是一笔很难迅速回本的买卖,如果仅仅依靠充电宝租赁,显然很难实现盈利。而一旦融资节奏没有跟上,企业最终停运似乎也仅仅是时间问题了。据了解,同样作为柜机式充电宝的街电目前已经进入了全国70多座城市,共投放了30多万台设备,近140万个充电宝,日订单量达到22万单。这意味着使用率仅在15.7%。对于大多数充电宝企业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太好看的数据,也未必会是好的消息。“我曾经考虑过做共享充电宝,因为觉得它门槛低,投入相对较小,但是当我看到三天之内四家企业宣布杀入这个领域的时候,我放弃了。”一名创业者曾在今年7月告诉36氪。
创投界一个通用的法则是,一个领域最终能够存活下来,并且活得还不错的只有top3。当共享单车领域的分级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只有还在不断融资,且背后有巨头加码的ofo和摩拜还有底气坚持下去,并拼到最后。这个法则在充电宝的战场上也没有例外,一旦失去增长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是巨头最关心的交易频次,那么共享充电宝所面临的短板,都会暴露出来。那么融资减缓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现实。乐电的倒闭,会推翻共享充电宝领域倒闭潮的多米诺骨牌么?但对于涉身其中的创业者来说,留给他们的时间确实不那么多了。
本文来源:36氪
责任编辑:郭浩_NT562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访问的页面不见了!如何看待首家共享充电宝「乐电」倒闭?共享充电宝行业是否迎来了洗牌期? - 知乎365被浏览213656分享邀请回答48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电共享充电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