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上升 证券公司港股通汇率价格上升还是下降?

【债市下跌的三大原因】美元和美债齐上涨,国内利率汇率压力大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
11月14日,盘中美元指数突破100关口,创2015年12月以来新高,随后开始回调但仍维持在99点附近,而上次美元指数维持在99点附近是在今年年初。美元指数在进入9月后持续上涨,10月末开始由于受到美国总统大选日临近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一度下行,但随着特朗普正式当选后释放的积极财政信号,以及美联储年底加息预期升温,美元重又迎来新一轮上涨。
美元持续走强,全球股市升温,随之而来的是债市跌跌不休。继上周三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涨破2%后,1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跌,一度突破2.24%,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3%达9个月来新高,当日美国国债期货全线下行。国内债市外部调整压力明显,1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至2.88%,为6月底以来新高,国债期货全线下行,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3和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3分别下跌0.12%及0.18%。导致昨日债市下跌主要有三大原因,而这三大原因背后的逻辑正是利率平价——境内外利差和汇差的联系,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和约束:
1、美元指数迎来新一轮强势上涨,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继续升温,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外部约束加强,贬值压力继续。随着美大选结果逐渐被市场消化,美联储12月加息重回视线焦点。特朗普胜利获选后,其屡次强调的财政刺激计划进一步推升美国通胀预期,引致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攀升。美元指数自11月4日后连续6日上涨,累计涨幅近2.58%。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7日走贬,11月14日报6.8291,为2009年9月10日以来新低。当前市场预期联储12月加息为大概率事件,年内人民币贬值压力难减,在此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宽松难现,同时居民存款外币化导致债市配置需求下降,此为推动债市调整的因素之一。
2、国内通胀预期升温,货币政策实质稳健。10月国内价格指数继续回升,CPI同比上涨2.1%,PPI同比上涨1.2%,印证经济无通缩风险,也说明了货币政策也无进一步宽松必要。同时,根据我们超级周期的研究,目前中国处在第三阶段,资产泡沫对货币宽松的敏感度很高,因此在整个宏观调控以去杠杆防风险为基调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宜紧难松。此外,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扰动下国内资本外流压力持续加大,内外因素制约下央行货币政策坚持实质稳健,一方面通过各期限逆回购常态化操作满足市场正常流动性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量价组合策略温和抬升资金成本。国内通胀预期回升,美国通胀水平回升明显,海内外货币政策联动下,全球债市利空传导加强,此为推动债市调整的因素之二。
3、债券绝对收益率过低,导致配置需求减弱。如下图所示,一方面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高于国债收益率,理财资金配置国债需要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加杠杆中和成本,但另一方面下半年以来期限利差不断收窄,从而导致国债绝对收益率偏低,最终导致配置需求下降。除此之外,过低的收益率也使得机构开始转向相对较高收益的资产。近日以来,同业存单收益率不断攀升,目前同业存单利率与国债收益率水平的反转值得关注,在配置同业存单利得已超出国债的情况下,国债配置需求也随之下降。此为推动债市调整的因素之三。
归结上述三大因素的背后逻辑,海外美元与美债走高,同时国内债券收益率上涨,也正是利率平价理论的印证。利率平价公式可表示为(F-S)/S=i-i^*,其中F为远期汇率,S为即期汇率,i为国内利率,i^*为国外利率。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规律表现为当一国货币利率较高时,贬值预期出现,反之亦然,即当一国货币贬值预期较强时,利率在未来必然上升。因为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在此期间需要考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因此套利活动往往与掉期交易相结合,以固定汇率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低利率国货币出现远期升水,高利率国货币出现远期贴水,远期差价不断扩大直到两种资产能提供的收益率相等,此时远期差价等于两国利差。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利率高的货币未来面临贬值压力,或者反过来说,具有贬值压力的货币需要保持相对较高的利率。当前美元持续走强,外部汇率约束加强,资本外流压力持续,意味着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贬值预期升温,在此之下国内外利率利差水平也应有所扩大,而与此同时美债收益率又在上升,更是进一步推升国内利率。国内利率存在上行空间,进一步对债市形成利空。
综合来看,人民币汇率承压,通胀预期进一步提升及债券绝对收益率偏低三重因素将导致债市加速调整。从理论角度而言,未来国内利率水平上行趋势渐成,货币宽松无从期待。美国经济稳步复苏,美元强势上涨,国内基本面、政策面仍然稳健,弹簧市仍将继续,我们仍然坚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2.8%的底部中枢位置。
信用债点评
1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我国将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划分为四个等级,实行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置,必要时依法实施地方政府财政重整计划。该项预案提出的目的主要为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坚持快速响应、分类施策、各司其职、协同联动、稳妥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这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首次在政策适用范围、性质、影响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判定进行了明确。根据《预案》,地方政府性债务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和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政府债务,以及清理甄别认定的存量或有债务。而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是指地方政府已经或者可能无法按期支付政府债务本息,或者无力履行或有债务法定代偿责任,容易引发财政金融风险,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预案》所称存量债务,是指清理甄别认定的2014年末地方政府性债务,包括存量政府债务和存量或有债务,而不是所有的平台债。大部分新老划断之后的新城投的债券基本上都不属于救助范围。
在划分级别上,按照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程度等情况,划分为I级(特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四个等级,并有不同的等级指标。以I级(特大)债务风险事件为例,一旦省级政府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到期本息兑付出现违约,或者出现省级或全省(区、市)15%以上的市县政府无法偿还地方政府债务本息,或者因偿还政府债务本息导致无法保障必要的基本民生支出和政府有效运转支出等5种情形之一,就将判定为I级(特大)债务风险事件。监测主体为省级、设区的市级、县级政府,必要时将依法实施地方政府财政重整计划。
此外,《预案》提出,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要区分不同债务类型实施分类处置措施。对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依法承担全部偿还责任,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对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政府债务,债务人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的,必须置换成政府债券,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责任;债务人为企事业单位等的,经地方政府、债权人、债务人协商一致,可以按照合同法等有关规定分类处理,在规定期限内置换为地方政府债券,保障债权人、债务人合法权益。对存量或有债务,依法不属于政府债务,涉及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出具无效担保合同的,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依法承担适当民事赔偿责任;涉及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援助责任的,地方政府视情况实施救助,但保留对债务人的追偿权。
预案中对于危机处置之后的地方政府财政重整计划也做出了规定,地方政府债务重整从此“有法可依”,预计未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各级政府信用将会开始走向分化。重整计划强调拓宽财源渠道,优化支出结构。同时,该计划还在处置政府资产,申请省级救助,加强预算审查,改进财政管理方面提出了要求。
另外对于文中所说的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中央不予以救助,我们认为还需分情境分析。其中I级响应机制中指出“省级政府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息有困难的,国务院可以对其提前调度部分国库资金周转,事后扣回。必要时国务院可以成立工作组进驻风险地区,予以指导和组织协调”,实质上中央还是有一定操作空间。
(1)中央的概念也很多,既可以是央行、财政部等具有真金白银的政府机构,也可以是国开行、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危急时刻可以参与协调;
(2)不排除模仿特别国债,在危机时刻对一些金融机构定向发行特别地方债,然后在公开市场上由中央银行购买,原则上来说也不违背人民银行法中对于人民银行不对政府财政透支的原则,即“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所以我们看到中央在省级政府遇到I级债务压力的时候,或将采用组合拳来暂缓风险爆发,但是从各级响应制度来看,各级政府的信用资质也将开始分野,而且我们判断大部分平台债都不属于其中定义的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目前城投债的信用资质来看,其早在43号问就开始新老划断,市场有所预期,但是关于地方政府重整的制度化,市场仍然感觉有所突然,预计未来城投平台资质分化将会进一步加剧,需要密切关注后续进展。
可转债点评
周一沪深两市成交平稳,指数震荡上行,转债成交量微幅萎缩,指数小幅收涨。转债指数进入连续上涨的第五周,继续创出新高。我们认为无论权益类市场短期压力几何,转债难以受到过大冲击,调整也许正是增加仓位的好机会。前述我们分析到连续上行后沪深两市在外部因素冲击下压力较大,但是转债市场的逻辑存有一定差别,从目前情况看,市场核心矛盾除了我们在下半年一直强调的正股矛盾外,供需矛盾同样十分重要。年内转债市场的几轮上涨速度均较快,导致部分投资者并没有抓住相关机会,即使参与可能也受制于仓位问题没有分享到足够的红利,市场机构欠配的问题不可忽视,因此我们判断不少投资者等待调整的机会介入。所以从上述逻辑出发,虽然连续上涨多日,上方的压力增大空间缩小,但是并不意味着终点的到来,调整的背后也许隐藏着机会。从个券配置来看,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容易被投资者加仓的品种,例如长期被忽视的三一、格力、蓝标等,溢价较为合理的海印、以岭、皖新、歌尔、国贸等。
风险提示:个券业绩不及预期。
2016年11月14日,银行间质押回购加权利率全面上行,隔夜、7天、1个月和3个月期分别变动了6.88BP、2.17BP、5.66BP、1.21BP至2.29%、2.45%、2.91%、3.01%。当日国债收益率涨跌互现,1年期、3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分别变动-0.93BP、-0.58BP、6.25BP、4.27BP至2.13%、2.37%、2.59%、2.86%。上证综指上涨0.45%至3210.37点,深证成指上涨0.27%至10907.53点,创业板指上涨0.68%至2161.69点。
11月14日,央行进行1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平于2.25%;65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平于2.40%。当日有200亿7天逆回购到期,700亿14天逆回购操作到期,上周六到期的100亿元中央票据顺延至周一,当日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900亿元。
【春节后流动性动态监测】我们对市场流动性情况进行跟踪,观测2016年开年来至今流动性的“投与收”。增量方面,我们根据逆回购、SLO、SLF、MLF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及国库现金定存等规模计算总投放量;减量方面,我们根据1-9月份金融数据中M0累计上升1852亿元、财政存款累计增加8453亿元,粗略估计通过居民取现和税收流出的流动性,并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计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并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计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同时,自2月1日开始,我们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进行监控,以此来更加深入和广泛地跟踪流动性变化情况。
(说明:2月29日降准0.5%,大约释放流动性7000亿元。4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7.6亿元,其中期限隔夜7.6亿元,利率为2.75%;7天0.1亿元,利率为3.25%。5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5.7亿元,但无法得知具体到期日期和规模。6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7.2亿元,其中期限隔夜27.1亿元;7天0.1亿元。7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9亿元,其中期限隔夜5亿元,利率为2.75%;1个月4亿元,利率为3.6%。8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8亿元,其中期限隔夜8亿元,利率为2.75%。9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5.52亿元,其中期限隔夜1.06亿元,利率为2.75%;7天0.46亿元,利率为3.25%;1个月4亿元,利率为3.6%。10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7.12亿元,其中期限隔夜2.12亿元,利率为2.75%;7天5亿元,利率为3.25%。截止10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5亿元。)
11月14日,信用债收益率全面上行。其中AAA中票1Y上行2BP、3Y上行3BP,5Y上行2BP;AA中票1Y上行2BP、3Y上行1BP、5Y上行2BP;AA-中票1Y上行2BP、3Y上行3BP、5Y上行2BP。
周一的交投情况看,中票交投清淡,成交多为短融债;公共事业、建筑装饰、交通运输行业交投活跃。
(1)成交显著高于估值的产业债个券有11黔轮债、15协鑫发电MTN001、16河钢SCP004、16河钢CP005、13山钢MTN2成交价位高于估值133BP、23BP、21BP、20BP;
(2)显著高于估值的城投债个券没有;
(3)成交低于估值的产业债个券有14淮南矿PPN004、16雅砻江SCP001、16陕煤化SCP008、16闽电子CP001等分别成交低于估值42BP、31BP、25BP、24BP等;
(4)成交低于估值的城投债有16常棚改项目NPB、16连云港SCP003、12晋能交MTN1,成交低于估值22BP、21BP、15BP。
11月14日转债市场。转债指数收于120.65点,上涨0.20%,平价指数收于90.68点,上涨0.71%。23支上市可交易转债除电气和汽模停牌外,1支横盘,13支上涨,7支下跌,其中歌尔横盘,蓝标(1.15%)、广汽(0.93%)、航信(0.62%)领涨,皖新EB(-1.00%)、以岭EB(-0.50%)、白云(-0.45%)领跌。23支可转债正股除电气和汽模停牌外,3支横盘,12支上涨,6支下跌,其中三一(5.67%)、广汽(2.29%)、国盛EB(1.74%)领涨,皖新EB(-4.27%)、顺昌(-0.89%)、白云(-0.59%)领跌。
A股市场动态
衍生品市场
具体分析详见2016年11月15日发布的《晨会》报告
本资料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资料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美元贷款利率上升套利空间有所收窄-宜人贷问答
美元贷款利率上升套利空间有所收窄
问题分类:
请输入验证码
1、人民币有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的对内价值下降,也就是购买力下降,原来7块钱可以买到的东西要用8块钱才能买到了。汇率反映的则是人民币的对外价值,按你所说的,汇率上升,人民币的对外价值降低,7rmb现在买不了1d
2、通货膨胀是流通中的货币超过实际所需的货币而引起的持续的物价水平的上涨。提高利率有利于鼓励储蓄,从而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抑制通货膨胀。所以你看央行在持续加息嘛~但是在国际上来看中国的利率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利率上升又会引起国际套利资本(也就是热钱)流入,这就使得在国际货币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比如现在你有一亿的美元,美国年利率0.1%,中国年3.5%,那你肯定愿意把它换成人民币存到中国来,这样你就必须在外汇市场上用你的美元来买人民币)所以人民币就面临强大的升值压力,那样汇率就会下降啦~比如1:8就会想1:7靠拢~但矛盾的是,热钱进来之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又增加,又会加剧通货膨胀~~不过最终利率上升是抑制通胀还是加剧通胀就看两者博弈的结果了,毕竟我们对热钱还是有管制的啦~这就是通货膨胀率、汇率、利率大致的关系了~
3、汇率与进出口,汇率上升,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因为你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变得相对便宜了),不利于进口(因为你的rmb没以前值钱了,要买和原来一样多的东西就要更多的rmb)。汇率下降,反之~
ps:汇率上升和下降的说法会因为所采用的标价法有所不同。这里采用的是1dollar=n rmb ,n就是汇率啦~
另:汇率的变化引起的进出口变化是否会改变一国贸易顺差逆差的状况,还要看该国的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是否大于1~~~
回答者:g***2 |
骆玉鼎谈汇率与股市
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在长达10年的时间中,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仅从8.70上升至8.28。考虑到同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差异,2003年以来,美日诸国政经要员在不同场合提出人民币升值问题。
汇率受到国家之间经济竞争力、国际收支情况、利率、通货膨胀率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经济学家并不能够根据某个模型得出所谓 “正确”的汇率水平。鉴于汇率受政策变量影响非常之大,本文不打算就人民币的升值前景作出判断,仅考察一个“简单”的问题:假如人民币升值,对证券市场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有人断言,若人民币升值则中国股市必然大涨,逻辑是汇率升值预期诱使游资进入,市场资金充沛、利率下降,导致股市大涨,赚钱效应引发更多外资流入……如此循环直至泡沫破灭。从经验上看,也可以举出1980年代中期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泡沫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受灾国货币贬值伴随股市崩盘作为例证,似乎汇率与股市之间存在同向关系。
仔细考察近20年来各国汇率与股市之间的关系,马上会发现,情况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国际清算银行两位研究员(Bernard和 Galati,2000年)发现,1983年至2000年间,美、日、德三国汇率变动与股市变动之间仅存在非常微弱的相关性,其中美日两国为正相关,而德国则为负相关。同时还发现,汇率波动性与股市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美元汇率波动幅度每增加0.2%就会伴随着美国股市波动增加1个百分点。换言之,货币升贬与股市涨跌之间没有稳定的数量关系,但是币值不稳定通常伴随着股市不稳定。该研究还发现,各国汇率变动与股市走向之间的关系在各年度也并非保持相同方向,例如,1992年美元汇率走势与美股之间呈显著的反向关系,而1999年则为显著的同向关系。相同的结论也出现在有关专家对东南亚主要市场的研究中。
何以目前很多市场人士会认为人民币升值必然推动中国股市上涨呢?这里面大概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在日本泡沫和亚洲金融风暴中,汇率与股市之间的同向变动关系很容易留下深刻印象;其次,汇率与股市均取决于宏观经济表现,很容易把伴随关系错误地当作因果关系;第三,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结果尚有缺陷,如未能很好地研究股市对汇率变动的提前反应。
判断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股市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分清一组基本概念:升值与升值预期、升值的方式(一步到位、逐步到位)、汇率与外汇管理体制。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
骆玉鼎谈汇率与股市②:汇率变动影响股市
汇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影响和中长期影响。
从短期看,主要是汇率变动预期导致投机性热钱流动,影响股市资金供给和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包括股票在内的资产价格产生同向作用。目前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08年之前升至5:1,则进入中国股市的外国资金仅此一项就能实现10.6%的年复利。
但由于我国实行严厉资本管制,国外资本要想大规模进入中国进行汇率投机并不容易,即便通过不合法渠道进来后也还有若干备选手段可以限制其活动 (比如提高交易费用、开征短期资本利得税等)。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出现资产泡沫,本国人贡献最大,正所谓日本地产是日本人炒高的、郁金香泡沫是荷兰人吹大的。对于当前的中国市场而言,仅仅是一个外资进入的概念就已经能吸引足够多的内资把股市抬起来了。
有趣的是,当我们说汇率预期对股市产生短期效应的时候,这里的“短期”并不确切,其持续时间长短还取决于汇率变动的方式。如果不存在政府干预,市场汇率调整通常会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相对稳定水平(甚至超调),此时有关汇率变动的想象空间完全消失,股市也随即趋向稳定。在实行外汇管制且汇率错误定价程度较大的国家,政府可能出于稳定宏观经济的考虑,并不愿意采用一步到位的方式重估币值,反而会刺激市场不断产生进一步的重估预期,导致股市在较长时间内大幅震荡。
汇率变动对股市的中长期影响可以从几个层面展开分析。
从微观层面看,汇率变动可能对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及财务数据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又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于记账货币的原因导致的账面数据变动。比如说,若人民币升值,则以美元表示的每股净资产、每股利润等均会上涨,从而改善财务数据状况。第二种情况涉及上市公司的进出口成本变动。若人民币升值,则以人民币计算的进口成本会下降;出口品外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以本币计算的收入也会减少(或者直接导致外国需求减少)。
研究发现,美国的银行、保险、生物科技、半导体、投资品、消费周期性、制造业等上市公司股价走势与美元汇率之间保持同向关系,而能源、石油、钢铁类上市公司股价走势与美元汇率呈反向关系。其中道理也很简单,前者是美国的优势行业,而后者则为非优势行业。
当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股市的任何影响最终都要通过股市的供求关系起作用,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专门谈这个问题。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
骆玉鼎谈汇率与股市③汇率变动与股市资金供求
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全部可用资金的影响可以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分析。从国内居民和企业角度看,可能推迟进口消费品和投资品,或者预收货款、推迟付款。这样,在生产和投资领域会有一部分资金闲置出来,但是,目前并没有恰当的模型估算汇率升值预期对该部分资金的影响。另外,从资产组合角度看,可能会出现将外币资产转换为本币资产的趋势,从而增加了本币资金的供给。
经济学家非常重视汇率重估预期对跨国资本流动的影响,一般而言,汇率升值预期会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和金融项目”在短期内出现较大的贷方金额。道理很简单,如果国外资金能够在当地货币升值之前进入该国,不论是直接投资还是金融性投资,均能套取汇率差价。进入金融市场的外国资本当然会直接构成股市的可用资金,即便是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内的外资,由于资金使用要根据工程进度逐步拨付,使用过程中的闲置部分也可能以各种方式介入本国金融市场。
2002年以来,我国采取了逐步开放资本市场的政策,实行了QFII制度,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境内发行的B股和在境外发行的H股、N股等外币股票及外币债券,只允许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人民币标价的股票和债券;根据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允许组建中外合资的证券经营公司,但只可以从事A股承销,B股和H股、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以及设立基金。截至2003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已批准10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总计17亿美元的投资额度。还必须看到,除了合法进入中国的投资性资金外,还有相当部分外资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了我们的金融市场,若人民币升值预期继续存在,该部分资金量还会增长。
在存在本币重估预期的前提下,国内外合法资金究竟会不会实际投入股市,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至关重要。就资产大类而言,本币升值会导致所有以本币标价的可交易资产(如固定收益证券、不动产)出现同等的账面价值上涨,这些资金并不见得都要去买股票。从理论上说,投资决策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 收益置换关系的评价,股票价格等于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我们尚无法确认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方向,但有一点可以断定,本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可用资金供给增加倾向于降低市场整体利率水平,在投资者风险补偿要求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上市公司现金流价值上升,仅就这一点而论,股价可能出现上涨趋势。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
骆玉鼎谈汇率与股市④汇率变动与投资策略
汇率变动环境下的证券投资策略要考虑汇率变动引起各资产大类、子类及单项投资收益的变化以及相应的风险。
考虑汇率变化因素的投资策略首先要重新规划投资目标期限,通常要根据投资资金的可用期限,结合汇率可能发生变动的时期长短确定投资期。预计人民币汇率调整以及汇率决定机制的变革可能仍需要3-5年的时间。投资者应该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决定适当的投资目标期。
本币汇率重估会引起大部分以外币计价的国内权益性资产价格出现上涨。比如说,B股股票,如果人民币汇率上涨10%,则B股股票每股账面价值、每股利润均会上涨10%。如果股价维持不变,则按基本分析指标看,股价就低估了。
如果说B股价格变动是因为记账单位变动的贡献,则A股、本币债券的价格变化则是由套利资金驱动的。从QFII的角度看,如果在人民币汇率重估之前将外币资金转换为人民币资产,即便该资产的人民币价格不变,也能凭空赚取一笔汇兑收益。即便真正进入国内股市的外资数量不大,国内增量资金也能将这类资产价格抬高。但是必须注意,人民币汇率重估引起的B股价格上涨并不会导致市盈率等指标恶化,但A股价格上涨则会导致较高的市盈率。从国际经验看,本币汇率重估与本币资产价格上涨之间通常并不存在中长期的正相关关系,投资者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对于本币债券投资,在本币渐进性小幅升值过程中,如果现行结售汇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动,国外资金的流入会引发人民币供给增加,短期看可能对市场利率造成向下的压力,导致固定收益证券价格上涨。但同时,在过多的货币供给的作用下,可能造成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或者中央银行采取“消毒措施”,抛出持有的债券吸纳基础货币,两者均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由于政策措施的实施时机以及幅度均为不可预测的变量,债券投资风险会增大。
汇率渐进升值过程中的被动型投资策略,通常选择证券投资基金、固定收益证券(含可转换债券)、建构指数组合,力求获取与市场相同的收益率。
半积极型策略可以在指数优化的基础上选择增持因本币升值而受益的本国优势行业或企业。
积极型投资策略不仅在单项资产权重配置上显著区别于市场基准指数构造,还可以在投资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回购、拆借等手段融入资金,提高资产组合的杠杆比率,以期获得最大程度的超额收益。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
回答者:g***2 |
"美元长期利率低企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是指美国经济增长缓慢,投资与消费增量少,对货币(美元)的需求不旺,导致货币的对内价格(利率)下降。而利率下降在短期内会使套利资本(低利率货币兑换成高利率货币)外流,短期内对美元在市场上有大的冲击,使美元汇率下降。在远期,随着套利期限的临近,又会使套利资本回流,引起远期对美元资金的需求,导致远期(长期)美元利率上升。
回答者:g***5 |
您目前处于未登录状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汇率上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