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生产力的变革金融会带来下一场金融变革吗

版权所有 (C)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 京ICP备号-1物联网金融会带来下一场金融变革吗?
[ 亿欧导读 ]
比尔o盖茨曾在《未来之路》这本书中写过他的遗憾:“因特网仅仅实现了计算机的连接,未实现与万物的连接。”而正在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则可弥补比尔o盖茨的上述遗憾。
前不久,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召开,2017世界峰会也同期举行。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下一波发展大趋势,物联网会对业产生什么影响?纵观国内外金融发展史,金融的每一次创新都离不开最新技术的驱动和迭代,2017年被称为元年,物联网技术这一金融科技的爆发式增长,又将给带来哪些改变呢?要回答这些问题,让我们从物联网金融这个概念谈起。
什么是物联网金融?
要弄清楚物联网金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物联网。
顾名思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把我们所能看到、碰到、想到的各式各样的物体,小到戒指、手表,大到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飞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的“智能化”。
我们简单打个比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物联网的概念。现在,马路上的红绿灯都是通过红绿灯指挥汽车、行人。而在物联网时代,应该是根据人流和车流来指挥红绿灯,红绿灯的变化完全按照人流和车流的变化来变化。
在物联网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支付、资金融通、投资、资产管理及信息中介等服务的新型金融业态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物联网金融,也就是说,物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
将带来怎样的金融变革?
物联网和金融的深度融合,使得金融能够依托物联网技术,提升服务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实体流的三流合一,从而变革金融的信用体系,控制金融风险,深刻、深远地变革银行、证券、保险、租赁、投资等众多金融领域的原有模式,带来新的金融变革。具体来说:
首先,物联网金融有力推动金融创新,拓展金融服务的范围。
以物联网为动力源的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协同作用引发了大量金融创新。其中,物联网带来的技术进步将提供金融服务的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金融创新的基础;物联网带来的需求变化将推动基础设施完善和市场规模扩大,是金融创新的方向和驱动力。换句话说,物联网带来的不仅是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创新,更带来金融理念和模式的革命,使以往不可能的创新服务变为可能。例如,目前的奢侈品、珠宝玉石、高档红酒白酒等稀缺商品的投资(通常所说的另类投资),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成本极高,而运用物联网技术后,这类服务的门槛就能迅速降低。
其次,物联网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会使得信用交换的中间费用大大降低。
在物联网金融模式下,可以随时随地掌握物品的形态、位置、空间、价值转换等信息,并且信息资源可以充分有效地交换和共享,彻底解决了“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现象。比如,针对汽车险的恶意骗保问题,可以在投保车辆上安装物联网终端,对驾驶行为综合评判,根据驾驶习惯的好坏确定保费水平;出现事故时,物联网终端可以实时告知保险公司肇事车辆的行为,保险员不到现场即可知道是交通事故还是故意所为。这样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能更好地控制风险,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
再次,物联网金融促进有效的。
金融业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控制是金融发展和创新的关键。物联网让金融体系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全面感知实体世界行为,对实体世界进行追踪历史、把控现在、预测未来,让金融服务融合在实体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中,有利于全面降低金融风险。
英国的Insurethebox公司将含有GPS、运动传感器、SIM卡和电脑软件的盒子装在汽车上,通过GPS技术追踪定位失窃车辆,协助客户找回。当盒子检测到车辆撞击或意外事故时,该公司会给客户打电话,确定客户人身安全。紧急情况下,还会呼叫应急救援部门参与救援。盒子里的数据亦可协助客户分析车辆损失情况。
最后,物联网金融将变革金融经营管理模式。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金融部门的普及和推广,金融部门的组织架构将依靠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链接,更加扁平化,更加贴近用户,以提高应变能力和响应速度。物联网技术还能推动服务方式由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通过物联网运用,金融机构能够顺畅地与客户交流,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将客户体验推向极致。
总之,物联网的产生和运用,对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产生革命性影响。
与互联网金融的区别在哪里?
实际上,物联网金融也是基于网络通信技术来提供金融服务,但物联网金融与当下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并不完全相同,我们认为物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更高阶形态。
客观来说,虽然互联网金融通过技术,增强了金融业务的风控能力,但互联网金融更多的还是服务方式和终端渠道上的创新。
实际上,物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区别在于,物联网金融打通了线上、线下的各类数据,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链接,实现完全客观的信用体系,提高风险管控的可靠性和效率。
具体来说,互联网金融是基于虚拟经济,过分依赖线上的数据。在大数据采集的来源上无法避免人工数据的主观性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社交数据中存在大量的假数据、僵尸数据,而且数据更多是个人的意愿表达,而非客观呈现),而且与实体经济缺少连接,无法做到线上和线下信用信息的交换和更新,导致这些数据无法有效验证,因此采集过程就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物联网金融则能实现完全客观的信用体系,风险管控的可靠性和效率将得到明显提升。具体来说:
物联网金融从人、机、物的客观感知数据出发,能够有效避免社交和消费平台上的假数据问题;
物联网能采集包括行为轨迹、消费习惯、医疗数据、场景数据、供应链数据等等,这些数据都是当下金融技术没有覆盖的地方;
物联网金融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连接之后,有效解决了数据的客观性问题。
基于此,将会产生更好的信贷模式、信用评估和风控模型。
物联网金融的实践模式有哪些?
前文的内容更多的是从理论层面对物联网金融的分析,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分析物联网金融在实践中的业务模式。
在融资领域,物联网的最大应用在于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加速动产融资业务发展。在传统的动产融资业务中,进行动产融资贷款时需要雇佣第三方监管公司对质押物进行监管,这会增加金融机构的成本。同时,在这种业务模式中,监管的质量和准确性主要取决于监管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现场监管人员的履责程度,银行面临重复抵质押、押品不足值、押品不能特定化、货权不清晰、监管过程不透明、监管方道德风险、预警不及时等一系列风险。其次,对于企业来说,传统的动产质押,需要将企业的质押物移到银行指定的仓库中,这不但增加了企业物流成本,而且会妨碍企业的正常经营。物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就能有效地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从而加速动产融资业务的发展。
在保险领域,物联网大数据有助于降低投保费用,提升赔付效率。当前的车险业务中骗保的案例非常多,大部分做车险的保险公司,其车险业务的盈利能力都降低。但如果我们给每个汽车安装一个物联网传感器,这样车子的运行轨迹等数据就都能掌握,恶意骗保的现象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在投资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赋予商品以金融属性,有助于实物资产证券化、财富化。
总而言之,物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在需求、技术和制度等多个方面为金融改革创新准备了条件,推动现有金融体系走上一条高效率、良性循环的制度变迁道路。
研究报告分享
10月12日,亿欧智库,联合阿里研究院、微链共同出品。报告从三大产业链层次和18个重点行业,到投资机构市场布局和巨头企业投资战略,报告深入探索AI各投资领域的变化趋势,总结AI投资市场主要“玩家”投资规律。
阅读报告请点击: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29篇文章&&|&&100,322次浏览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物联网金融会带来下一场金融变革吗? - 雪球 - 微信公众号文章
&物联网金融会带来下一场金融变革吗?
物联网金融会带来下一场金融变革吗?
日07时43分来源:
炒股,看雪球就够了
每晚雪球菌给您离真相更近的剖析
比尔盖茨曾在《未来之路》这本书中写过他的遗憾:
“因特网仅仅实现了计算机的连接,未实现与万物的连接。”
而正在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则可弥补比尔盖茨的上述遗憾。
前不久,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召开,2017世界物联网金融峰会也同期举行。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下一波发展大趋势,物联网会对金融业产生什么影响?纵观国内外金融发展史,金融的每一次创新都离不开最新技术的驱动和迭代,2017年被称为金融科技元年,物联网技术这一金融科技的爆发式增长,又将给互联网金融带来哪些改变呢?要回答这些问题,让我们从物联网金融这个概念谈起。
什么是物联网金融?
要弄清楚物联网金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物联网。
顾名思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把我们所能看到、碰到、想到的各式各样的物体,小到戒指、手表,大到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飞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的“智能化”。
我们简单打个比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物联网的概念。现在,马路上的红绿灯都是通过红绿灯指挥汽车、行人。而在物联网时代,应该是根据人流和车流来指挥红绿灯,红绿灯的变化完全按照人流和车流的变化来变化。
在物联网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支付、资金融通、投资、资产管理及信息中介等服务的新型金融业态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物联网金融,也就是说,物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
将带来怎样的金融变革?
物联网和金融的深度融合,使得金融能够依托物联网技术,提升服务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实体流的三流合一,从而变革金融的信用体系,控制金融风险,深刻、深远地变革银行、证券、保险、租赁、投资等众多金融领域的原有模式,带来新的金融变革。具体来说:
首先,物联网金融有力推动金融创新,拓展金融服务的范围。
以物联网为动力源的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协同作用引发了大量金融创新。其中,物联网带来的技术进步将提供金融服务的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金融创新的基础;物联网带来的需求变化将推动基础设施完善和市场规模扩大,是金融创新的方向和驱动力。换句话说,物联网带来的不仅是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创新,更带来金融理念和模式的革命,使以往不可能的创新服务变为可能。例如,目前的奢侈品、珠宝玉石、高档红酒白酒等稀缺商品的投资(通常所说的另类投资),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成本极高,而运用物联网技术后,这类服务的门槛就能迅速降低。
其次,物联网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会使得信用交换的中间费用大大降低。
在物联网金融模式下,可以随时随地掌握物品的形态、位置、空间、价值转换等信息,并且信息资源可以充分有效地交换和共享,彻底解决了“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现象。比如,针对汽车险的恶意骗保问题,可以在投保车辆上安装物联网终端,对驾驶行为综合评判,根据驾驶习惯的好坏确定保费水平;出现事故时,物联网终端可以实时告知保险公司肇事车辆的行为,保险员不到现场即可知道是交通事故还是故意所为。这样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能更好地控制风险,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
再次,物联网金融促进有效的风险管控。
金融业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控制是金融发展和创新的关键。物联网让金融体系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全面感知实体世界行为,对实体世界进行追踪历史、把控现在、预测未来,让金融服务融合在实体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中,有利于全面降低金融风险。
英国的Insurethebox公司将含有GPS、运动传感器、SIM 卡和电脑软件的盒子装在汽车上,通过GPS技术追踪定位失窃车辆,协助客户找回。当盒子检测到车辆撞击或意外事故时,该公司会给客户打电话,确定客户人身安全。紧急情况下,还会呼叫应急救援部门参与救援。盒子里的数据亦可协助客户分析车辆损失情况。
最后,物联网金融将变革金融经营管理模式。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金融部门的普及和推广,金融部门的组织架构将依靠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链接,更加扁平化,更加贴近用户,以提高应变能力和响应速度。物联网技术还能推动服务方式由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通过物联网运用,金融机构能够顺畅地与客户交流,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将客户体验推向极致。
总之,物联网的产生和运用,对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产生革命性影响。
与互联网金融的区别在哪里?
实际上,物联网金融也是基于网络通信技术来提供金融服务,但物联网金融与当下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并不完全相同,我们认为物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更高阶形态。客观来说,虽然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技术,增强了金融业务的风控能力,但互联网金融更多的还是服务方式和终端渠道上的创新。
实际上,物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区别在于,物联网金融打通了线上、线下的各类数据,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链接,实现完全客观的信用体系,提高风险管控的可靠性和效率。
具体来说,互联网金融是基于虚拟经济,过分依赖线上的数据。在大数据采集的来源上无法避免人工数据的主观性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社交数据中存在大量的假数据、僵尸数据,而且数据更多是个人的意愿表达,而非客观呈现),而且与实体经济缺少连接,无法做到线上和线下信用信息的交换和更新,导致这些数据无法有效验证,因此采集过程就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物联网金融则能实现完全客观的信用体系,风险管控的可靠性和效率将得到明显提升。具体来说:
物联网金融从人、机、物的客观感知数据出发,能够有效避免社交和消费平台上的假数据问题;
物联网能采集包括行为轨迹、消费习惯、医疗数据、场景数据、供应链数据等等,这些数据都是当下金融技术没有覆盖的地方;
物联网金融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连接之后,有效解决了数据的客观性问题。
基于此,将会产生更好的信贷模式、信用评估和风控模型。
物联网金融的实践模式有哪些?
前文的内容更多的是从理论层面对物联网金融的分析,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分析物联网金融在实践中的业务模式。
在融资领域,物联网的最大应用在于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加速动产融资业务发展。在传统的动产融资业务中,进行动产融资贷款时需要雇佣第三方监管公司对质押物进行监管,这会增加金融机构的成本。同时,在这种业务模式中,监管的质量和准确性主要取决于监管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现场监管人员的履责程度,银行面临重复抵质押、押品不足值、押品不能特定化、货权不清晰、监管过程不透明、监管方道德风险、预警不及时等一系列风险。其次,对于企业来说,传统的动产质押,需要将企业的质押物移到银行指定的仓库中,这不但增加了企业物流成本,而且会妨碍企业的正常经营。物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就能有效地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从而加速动产融资业务的发展。
在保险领域,物联网大数据有助于降低投保费用,提升赔付效率。当前的车险业务中骗保的案例非常多,大部分做车险的保险公司,其车险业务的盈利能力都降低。但如果我们给每个汽车安装一个物联网传感器,这样车子的运行轨迹等数据就都能掌握,恶意骗保的现象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在投资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赋予商品以金融属性,有助于实物资产证券化、财富化。
总而言之,物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在需求、技术和制度等多个方面为金融改革创新准备了条件,推动现有金融体系走上一条高效率、良性循环的制度变迁道路。
新媒体管家物联网金融会带来下一场金融变革吗?|界面新闻 · JMedia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石大龙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比尔 盖茨曾在《未来之路》这本书中写过他的遗憾:
&因特网仅仅实现了计算机的连接,未实现与万物的连接。&
而正在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则可弥补比尔 盖茨的上述遗憾。
前不久,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召开,2017世界物联网金融峰会也同期举行。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下一波发展大趋势,物联网会对金融业产生什么影响?纵观国内外金融发展史,金融的每一次创新都离不开最新技术的驱动和迭代,2017年被称为金融科技元年,物联网技术这一金融科技的爆发式增长,又将给互联网金融带来哪些改变呢?要回答这些问题,让我们从物联网金融这个概念谈起。
什么是物联网金融?
要弄清楚物联网金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物联网。
顾名思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把我们所能看到、碰到、想到的各式各样的物体,小到戒指、手表,大到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飞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的&智能化&。
我们简单打个比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物联网的概念。现在,马路上的红绿灯都是通过红绿灯指挥汽车、行人。而在物联网时代,应该是根据人流和车流来指挥红绿灯,红绿灯的变化完全按照人流和车流的变化来变化。
在物联网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支付、资金融通、投资、资产管理及信息中介等服务的新型金融业态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物联网金融,也就是说,物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
将带来怎样的金融变革?
物联网和金融的深度融合,使得金融能够依托物联网技术,提升服务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实体流的三流合一,从而变革金融的信用体系,控制金融风险,深刻、深远地变革银行、证券、保险、租赁、投资等众多金融领域的原有模式,带来新的金融变革。具体来说:
首先,物联网金融有力推动金融创新,拓展金融服务的范围。
以物联网为动力源的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协同作用引发了大量金融创新。其中,物联网带来的技术进步将提供金融服务的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金融创新的基础;物联网带来的需求变化将推动基础设施完善和市场规模扩大,是金融创新的方向和驱动力。换句话说,物联网带来的不仅是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创新,更带来金融理念和模式的革命,使以往不可能的创新服务变为可能。例如,目前的奢侈品、珠宝玉石、高档红酒白酒等稀缺商品的投资(通常所说的另类投资),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成本极高,而运用物联网技术后,这类服务的门槛就能迅速降低。
其次,物联网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会使得信用交换的中间费用大大降低。
在物联网金融模式下,可以随时随地掌握物品的形态、位置、空间、价值转换等信息,并且信息资源可以充分有效地交换和共享,彻底解决了&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现象。比如,针对汽车险的恶意骗保问题,可以在投保车辆上安装物联网终端,对驾驶行为综合评判,根据驾驶习惯的好坏确定保费水平;出现事故时,物联网终端可以实时告知保险公司肇事车辆的行为,保险员不到现场即可知道是交通事故还是故意所为。这样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能更好地控制风险,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
再次,物联网金融促进有效的风险管控。
金融业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控制是金融发展和创新的关键。物联网让金融体系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全面感知实体世界行为,对实体世界进行追踪历史、把控现在、预测未来,让金融服务融合在实体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中,有利于全面降低金融风险。
英国的Insurethebox公司将含有GPS、运动传感器、SIM 卡和电脑软件的盒子装在汽车上,通过GPS技术追踪定位失窃车辆,协助客户找回。当盒子检测到车辆撞击或意外事故时,该公司会给客户打电话,确定客户人身安全。紧急情况下,还会呼叫应急救援部门参与救援。盒子里的数据亦可协助客户分析车辆损失情况。
最后,物联网金融将变革金融经营管理模式。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金融部门的普及和推广,金融部门的组织架构将依靠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链接,更加扁平化,更加贴近用户,以提高应变能力和响应速度。物联网技术还能推动服务方式由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通过物联网运用,金融机构能够顺畅地与客户交流,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将客户体验推向极致。
总之,物联网的产生和运用,对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产生革命性影响。
与互联网金融的区别在哪里?
实际上,物联网金融也是基于网络通信技术来提供金融服务,但物联网金融与当下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并不完全相同,我们认为物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更高阶形态。
客观来说,虽然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技术,增强了金融业务的风控能力,但互联网金融更多的还是服务方式和终端渠道上的创新。
实际上,物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区别在于,物联网金融打通了线上、线下的各类数据,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链接,实现完全客观的信用体系,提高风险管控的可靠性和效率。
具体来说,互联网金融是基于虚拟经济,过分依赖线上的数据。在大数据采集的来源上无法避免人工数据的主观性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社交数据中存在大量的假数据、僵尸数据,而且数据更多是个人的意愿表达,而非客观呈现),而且与实体经济缺少连接,无法做到线上和线下信用信息的交换和更新,导致这些数据无法有效验证,因此采集过程就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物联网金融则能实现完全客观的信用体系,风险管控的可靠性和效率将得到明显提升。具体来说:
物联网金融从人、机、物的客观感知数据出发,能够有效避免社交和消费平台上的假数据问题;
物联网能采集包括行为轨迹、消费习惯、医疗数据、场景数据、供应链数据等等,这些数据都是当下金融技术没有覆盖的地方;
物联网金融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连接之后,有效解决了数据的客观性问题。
基于此,将会产生更好的信贷模式、信用评估和风控模型。
物联网金融的实践模式有哪些?
前文的内容更多的是从理论层面对物联网金融的分析,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分析物联网金融在实践中的业务模式。
在融资领域,物联网的最大应用在于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加速动产融资业务发展。在传统的动产融资业务中,进行动产融资贷款时需要雇佣第三方监管公司对质押物进行监管,这会增加金融机构的成本。同时,在这种业务模式中,监管的质量和准确性主要取决于监管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现场监管人员的履责程度,银行面临重复抵质押、押品不足值、押品不能特定化、货权不清晰、监管过程不透明、监管方道德风险、预警不及时等一系列风险。其次,对于企业来说,传统的动产质押,需要将企业的质押物移到银行指定的仓库中,这不但增加了企业物流成本,而且会妨碍企业的正常经营。物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就能有效地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从而加速动产融资业务的发展。
在保险领域,物联网大数据有助于降低投保费用,提升赔付效率。当前的车险业务中骗保的案例非常多,大部分做车险的保险公司,其车险业务的盈利能力都降低。但如果我们给每个汽车安装一个物联网传感器,这样车子的运行轨迹等数据就都能掌握,恶意骗保的现象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在投资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赋予商品以金融属性,有助于实物资产证券化、财富化。
总而言之,物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在需求、技术和制度等多个方面为金融改革创新准备了条件,推动现有金融体系走上一条高效率、良性循环的制度变迁道路。
编辑:陈霞 杨娜
更多专业报道,请
0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物联网金融行业专题报告:物联网金融有望是下一场金融变革发生地,更是物联网应用的新蓝海
1. 物联网发展的核心在于数据价值的分析利用
产业巨头纷纷布局物联网,应用领域增长迅速;企业通过物联网感知设备和智能终端采集数据,运用云计算对数据分析应用,来改进产品、完善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
2. 物联已经在动产融资、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动产融资领域,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抵押物的实时状况;保险领域,公司利用车联网技术了解驾驶员驾驶习惯;供应链业务中,银行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物流信息和企业的货物销售状况;租赁业务中,租赁公司利用车联网技术监控车辆信息。在动产融资业务,通过物联网技术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重振商业银行万亿规模的动产融资业务。车险领域引入车联网技术后, UBI车险的发展迅速,全球已有1540万名客户。
3. 物联网金融在定价、风控、监管方面拥有显著的业务优势,金融机构不断推动物联网金融发展,抢占市场,争当行业领军者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银行对抵押物实行的全面监控,及时了解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状况;还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掌握驾驶员行为习惯,实现精准定价;帮助租赁公司实时监控车辆的状况,动态监管。物联网金融的这些优势,促使各金融机构不断推动物联网金融的发展。作为国内物联网金融的先行者,将充分享受物联网金融为商业银行重振动产融资业务带来的巨大市场。
4. 非金融机构类物联网金融参与企业迎来发展机遇,动产融资业务中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仓储物流公司、物联网保险和租赁业务中的车联网等企业,都将获得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动产融资领域,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仓储物流公司合作负责仓库改造,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增加对改造后的仓库的使用需求。物联网保险和租赁业务都需要车联网技术服务商对车辆进行改装,运用云平台,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了解车辆状况。供应链金融领域,需要核心企业和仓储物流企业提供贸易往来数据,车联网企业提供物流监控服务,从而了解中小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动产融资业务中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仓储物流公司、物联网保险和租赁业务中的车联网等企业,都将获得巨大的市场需求。
风险提示: 行业标准、争议解决机制、应急举措等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动产登记制度尚需健全和完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买车容易选车不易 怎么买最划算?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物联网金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