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密集型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对经济和就业有什么影响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 ②发达国家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④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A.①② B.③④ C.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
②发达国家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④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答案:C提示:
提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污染较轻,其向国外转移不会带来污染的大量转移和扩散;重化工业污染严重,向国外转移势必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劳动力数量比较少,它的转移不可能导致大量人口失业;产业转移会使就业机会发生相应转移,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也就增加了就业机会,从而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科目:高中地理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读“我国某区域轮廓图”和材料一,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日凌晨4时20分、5时25分,在A城所在省份连续发生4.9级、4.0级地震。截止7时50分,共造成9人受伤,其中重伤2人,轻伤7人,目前伤员正在接受治疗。据初步统计10万余人受灾,现已紧急转移安置灾民3万余人。此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三亿元人民币。
&& (1)“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A城市气候的形象写照,分析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 && (2)和B城所在省份5月12日曾发生过的地震相比,这次地震的震级很小,但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 (3)我国历史上有“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但该区域水运并不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 材料二 &&6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号),明确: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后,成都和重庆将成为中国新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并率先对中国重大政策先行试点。 && (4)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 && (5)在抗战时期,重庆和西南地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哪些贡献? && (6)列举改革开放以前,西南地区在交通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 && (7)中国1978年后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最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哪两个省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日下午3时,横跨甘川渝三省市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兰渝铁路在兰州沙井驿正式开工建设。兰渝铁路经过地区的各项资源十分丰富。甘肃境内中药材资源居全国之首,陇南有全国第一大铅锌矿。川渝境内广元的花岗石等建筑材料和天然气等储量较大。兰渝铁路沿线还有红军长征经过的腊子口等革命胜迹,广安的邓小平故居以及九寨沟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具有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铁路建成后,必将为当地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区域内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 (8)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对铁路沿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意义。 && (9)兰渝铁路成为沿线各地的经济线、扶贫线、希望线怎样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经济学角度。言之有理即可。字数不限。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又称“劳力密集型工业”。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 一般来说,劳力资源丰富文化科学发达,是发展现代工业的有利条件。因此, 占用劳动力多,耗用技术装...
A成本规模。
麻烦好评,谢谢
你好,楼主:
国情不同:
1、现在的大部分发达国家也是经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卖矿产,资源积累资本然后搞搞研发转变成资金技术密集型(美国就是这样)
2、小部分发达国...
人多,管理严,半军事化,枯燥繁琐的工作
答: 成人纸尿裤什么牌子好的啊?大家告诉我下吧,我过段时间就要生产的。
答: 投资,最注重的就是资本回报。找一个风险小、收益高的投资项目很重要。股票最初进入中国时没有人敢购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股票市场中,2000到...
答: 投资,最注重的就是资本回报。找一个风险小、收益高的投资项目很重要。股票最初进入中国时没有人敢购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股票市场中,2000到...
答: 投资,最注重的就是资本回报。找一个风险小、收益高的投资项目很重要。股票最初进入中国时没有人敢购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股票市场中,2000到...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行业结构的视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虽然得到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能力却在下降。就业难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从世界各国及我国的发展经验看来,第三产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但由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联问题,使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就业吸纳能力。为了充分了解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特点,进一步发挥第三产业的就业带动效应,本文基于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发展情况,运用行业结构偏离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对我国第三产业各行业的结构偏离度、产值就业弹性和固定资产就业弹性进行研究。...展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虽然得到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能力却在下降。就业难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从世界各国及我国的发展经验看来,第三产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但由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联问题,使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就业吸纳能力。为了充分了解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特点,进一步发挥第三产业的就业带动效应,本文基于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发展情况,运用行业结构偏离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对我国第三产业各行业的结构偏离度、产值就业弹性和固定资产就业弹性进行研究。  本次研究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不均衡,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失衡。由结构偏离度分析可知,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大部分行业的结构偏离数为负数,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大部分行业的就业比重增加速度滞后于其产值比重的增加速度,且不少行业的结构偏离度有加大的趋势,说明这些行业的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的失衡并没有得到遏制。  其次,产值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效应普遍低于产值增长的就业效应。从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弹性的测算结果来看,各行业的产值就业弹性和固定资产投资就业弹性均为正值,说明行业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确实对就业有推动作用。然而,通过对比产值的就业弹性和固定资产的就业弹性,可以发现前者的平均就业弹性达到0.17,而后者的平均就业弹性仅达到0.05。说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的就业贡献小于产值增长带来的就业贡献。  此外,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效应差距较大。就业弹性较高的行业,其产值的就业弹性达到了0.48;而其他行业的产值就业弹性一般只在0.6~0.9之间;甚至还有一些行业的就业弹性估算没有通过T检验,即这些行业的就业效应是不显著的。而且对于同一行业,产值增长的就业弹性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弹性差距也比较大。  综上所述,要增强我国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政策思考:(1)根据行业特点,多渠道扶持第三产业发展。(2)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发展。(3)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4)完善市场经济建设,打破第三产业中的行业垄断局面。收起
学位授予单位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家知识产权局
您现在的位置:
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编者按】2015年3月,美国民间智库DNP Analytics发布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促进美国经济增长》,报告指出,年期间,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平均每人每年研发投入为30,375美元,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12.2倍;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员工平均每人每年创造价值增加值为248,254美元,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2倍;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人均出口额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3.5倍。此外,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员工平均每人每年工资为58,832美元,比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高出50%。该报告对于我国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推动制造产业智能升级,具有借鉴意义。
  2015年3月,美国民间智库DNP Analytics发布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促进美国经济增长》,该报告是继2012年美国发布《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产业聚焦》、2013年欧盟发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欧盟经济和就业的贡献》报告后,第三份以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经济贡献的视角,评估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总体影响的报告。报告定位于当前世界各国将制造业创新作为驱动经济发展转型的核心力量这一时代背景下,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美国制造部门,运用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和数据,评估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并为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的观点提供了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有力证据。
  一、报告内容简述
  该报告以年官方数据为基础,通过将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与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评估了美国制造部门研发投入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一)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认定
  报告将研发投入作为衡量知识产权密集度的指标,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定义为平均每人每年的研发投入高于美国制造部门所有产业均值的产业,其中不同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度计算为产业年均研发投入除以产业内总的就业人数。
  报告中产业分类使用“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研究中所指的美国制造部门对应NAICS中的2位数字编码(31-33);研究中所指的产业对应NAICS中的3位数字编码下的21个子部门;此外,还对NAICS中的4位数字编码下的产业组也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数据来源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研发投入)、美国人口调查局(产业内的就业人数、收入、总产值、经济增加值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出口额)。
  综合以上数据和方法,报告认定了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8个(包含3位编码下的4个大类和4位编码下的4个中类),具体见图1:
图1. 美国制造部门不同产业平均每人每年研发投入()
  由图1,年,美国制造部门人均年度研发投入为10,529美元,共有4个产业(3位数字编码)研发投入高于制造部门研发投入均值,其中“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49,489美元;“计算机电子产品制造业”为40,848美元;“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6,404美元;“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为14,268美元。这4个子部门人均研发投入均值为30,252美元。具体到4位数字编码,有4个产业研发投入均值高于制造部门平均水平,分别为:“医药和药品制造业”为130,086美元;“半导体制造业”为46,348美元;“航天航空器制造业”为23,372美元;“医用设备制造业”为16,981美元。
(二)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与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经济指标对比
报告以年为主要考察期,选取“研发投入”“工资”“出口”“经济增加值”“总产量”作为经济衡量指标,开展比较研究,具体结果见表1:
表1: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与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指标为年,平均每人每年均值)
经济增加值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根据表1可知,在过去的十余年,无论是美国经济出现整体下滑期间还是整体上升期间,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所有关键性经济指标都优于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业。
  下面将具体分析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和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在各项经济指标上的区别。
  一是从研发投入来看,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平均每人每年研发投入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12.2倍。
  2013年,美国调整GDP统计方法进行调整,将企业、政府、非营利机构的研发支出以及软件、娱乐、文学、艺术创作的支出都作为固定投资纳入GDP。调整后,2013年知识产权相关支出占到非居民固定投资的1/3。
  图2为年期间,美国制造部门年均研发投入产业分布情况。美国制造部门年均研发投入为1403亿美元,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研发投入占制造部门总投入的83%;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研发投入仅占制造部门总投入的17%。3位数字编码下,“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制造业”(包括“半导体”)占总研发投入的32%,在制造部门所有产业中排名最高;其次为“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包括“医药”),接近29%;“运输设备制造业”(包括“航天航空器”)占18%。4位数字编码下,“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下的“医药&药品”类别研发投入最多,占总研发投入的23%;“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制造业”下的“半导体”类别占总投入的12%,排名第二;“运输设备制造业”下“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类别占总投入的7%。
图2. 美国制造部门年均研发投入的产业分布情况()
  年,美国制造部门的研发投入从1130亿美元增长到的1700亿美元,增长了50%;年均研发投入为140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4.2%。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研发投入增长53%,年均增长率达到4.3%。其中“医药和药品制造业”、“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都达到2位数字,分别为14.4%和10.9%;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研发投入增长了34%,年均增长率为3.2%。具体见表2:
表2. 美国制造部门各产业年均研发投入及其年均增长值()
年均研发投入
(单位:10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
整个制造部门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业
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
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药品制造业
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制造业
半导体制造业
运输设备制造业
航天航空器制造业
医疗设备制造业
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业
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
纺织品、服装、皮革制造业
木材制造业
纸制品、印刷及相关支持活动
塑料、橡胶产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
基本金属制造业
金属制品制造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
电子设备和零部件制造业
家具制造业
非医用设备制造业
  2000年至2010年间,美国制造部门平均每人每年研发投入10,529美元。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业平均每人每年研发投入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业的12.2倍,前者为30,375美元,后者仅为2,480美元。在具体产业中,“医药&药品制造业”平均每人每年研发投入为130,086美元,在制造部门所有产业中排名最高;与此同时,“木材制造业”平均每人每年研发投入仅为454美元。具体见表3:
表3. 美国制造部门各产业平均每人每年研发投入()
年均研发投入
(单位:10亿美元)
产业员工人数
人均研发投入
整个制造部门
13,725,743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业
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
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药品制造业
计算机电子产品制造业
半导体制造业
运输设备制造业
航天航空器制造业
医疗设备制造业
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业
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
纺织品、服装、皮革制造业
木材制造业
纸制品、印刷及相关支持活动
塑料、橡胶产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
基本金属制造业
金属制品制造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
电子设备和零部件制造业
家具制造业
非医用设备制造业
  为了更好地比较,按照美国经济情况,分为不同时间段进行分析,表4为不同产业平均每人每年研发投入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不论是在美国经济下滑时期(年间),还是美国经济上升时期(年间),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研发投入的增长速度均高于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2008年美国经历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直到2009年年中才开始逐步复苏。当前研究仅掌握年两年投入数据。在这两年间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的平均年增长率仅为7.7%,低于非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平均年增长率10.2%。对于这一现象,需要借助后续年度相关数据收集、分析才能进行解释。
表4美国制造部门各产业平均每人每年研发投入及其年均增长率()
平均每人每年研发投入
(单位:$)
年均增长率(%)
整个制造部门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二是从总产量增长速度来看,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总产量的增长速度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2倍。
  2000年至2012年,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总产量从4.2万亿美元增长到5.7万亿美元,年均总产量为4.7万亿元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6%。其中“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包括“医药和药品”)和“运输设备制造业”(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两个产业在制造部门总产量中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19%和14%。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产量在美国制造部门总产量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到2012年年底,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几乎占到美国制造部门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尽管该产业的员工人数仅为制造部门员工总数的30%。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总产量的增长速度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2倍。2000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产业是“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增幅为262%);“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幅为77%);“医用设备制造业”(增幅为69%);“航天航空器制造业”(增幅为67%);“医药和药品制造业”(增幅为64%)。
图3.美国制造部门不同产业产量所占比重()
  年期间,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平均每人每年产量为597,317美元,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为270,393美元。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人均产量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2倍以上。将“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排除在外(该产业每年度的人均销售额接近490万美元,具有产业特殊性,不具有可比性),“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包括“医药和药品”)平均每人每年产量在制造部门所有产业中排名最高,具体为每人每年782,314美元。在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中,除了“医用设备制造业”,其他所有产业的人均总产量均高于制造部门的平均水平。
  年期间,美国制造部门研发投入占其总产量的均值为3%,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研发投入占其总产量的均值为5.4%,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仅占到1%。在美国制造部门所有产业中,“医药和药品制造业”研发投入占其总产量的比重最大,为18.3%。具体见表5:
表5. 美国制造部门各产业平均每人每年产量,研发投入与产量的比值()
年均总产量
(单位:10亿美元)
平均每人每年产量($)
研发投入占
产量的比重(%)
整个制造部门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
化学及化学制品生产
医药&药品制造业
计算机电子产品制造业
半导体制造业
运输设备制造业
航天航空器制造业
医疗设备制造业
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
纺织品、服装、皮革制造业
木材制造业
纸制品、印刷及相关支持活动
塑料、橡胶产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
基本金属制造业
金属制品制造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
电子设备和零部件制造业
家具制造业
非医用设备制造业
  在年间,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人均产量平均增速为6.7%,而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平均增速只有5.2%。整体而言,无论是在美国经济上升还是经济衰退期间,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人均产出量增速都高出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具体见表6:
表6 美国制造部门各产业平均每人每年的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平均每人每年产量($)
人均产量年增长率(%)
整个制造部门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三是从人均价值增加值来看,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人均价值增加值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2倍。
  总产量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而在计算价值增加值时排除了中间产品价值,仅仅计算该产业对经济的净价值增加值。年间,制造部门贡献给美国经济的价值增加值增长了近20%,从2000年的2万亿美元到2012年的2.4万亿美元,年均价值增加值为2.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5%。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价值增加值占到制造部门贡献给美国经济价值增加值的44%。其中“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包括“医药和药品”)价值增加值占制造部门总量的15%,在制造部门所有产业中排名第1;“运输设备制造业”(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计算机电子产品制造业”(包括“半导体”)分别占到制造部门价值增加值的12%和11%;“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为4%;“医用设备制造业”为2%。具体分布情况见图4:
图4. 美国制造部门年均价值增加值的产业分布()
  年间,美国制造部门的员工平均每人每年为美国经济创造的价值增加值为163,254美元,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员工平均每人每年创造价值增加值为248,254美元,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为128,594美元。整体而言,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人均价值增加值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2倍。其中“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产业”和“医药&药品制造产业”人均价值增加值最大。具体见表7。
  年间,美国制造部门研发投入占价值增加值比值的均值为6.7%。而在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这一比值为12.7%,在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均值为2.0%。其中“医药和药品制造产业”研发投入占其价值增加值的比重最大,均值达到24.9%。
表7美国制造部门各产业年均价值增加值,研发投入与价值增加值的比例()
年均价值增加值
(单位:10亿美元)
平均每人每年的
价值增加值($)
研发投入占价值增加值比例(%)
整个制造部门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
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药品制造业
计算机电子产品制造业
半导体制造业
运输设备制造业
航天航空器制造业
医疗设备制造业
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
纺织品、服装、皮革制造业
木材制造业
纸制品、印刷及相关支持活动
塑料、橡胶产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
基本金属制造业
金属制品制造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
电子设备和零部件制造业
家具制造业
非医用设备制造业
  在年间,美国制造部门人均价值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4.8%。表8中为不同产业平均每人每年价值增加值及其年度增长率。与总产量趋势一样,无论是在美国经济上升还是经济衰退期间,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人均价值增加值增速都高出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表8美国制造部门各产业平均每人每年的价值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平均每人每年创造的价值增加值
人均价值增加值的增长率(%)
整个制造部门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四是从就业岗位情况来看,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比非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年,美国制造部门共提供将近112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提供就业岗位330万个,占总数的29%。其具体的分布为:11%位于“运输设备制造业”(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9%位于“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制造业”(包括“半导体”);6%在“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包括“医药和药品”);2%为“医用设备制造业”;1%为“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具体见图5:
图5. 美国制造部门就业岗位的产业分布()
  年,美国制造部门经历了10年的衰退期,直到2010年夏天制造部门才开始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在过去的10年,制造部门丧失就业岗位530万个,接近就业岗位总数的1/3。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丧失工作岗位3,872,398个,占到2000年产业总就业岗位的33%;其中最严重的是“纺织品、服装、皮革制造业”(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69.2%)、“家具制造业”(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46.6%)、“电子设备和零部件制造业”(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43.6%)、“木材制造业”(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43.5%)、“纸制品、印刷及相关支持活动”(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40.7%)。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同样丧失了部分就业岗位,但整体影响较小。到2012年底,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共丧失就业岗位1,424,886个,占到2000年产业总就业岗位的30.1%;其中最严重的“半导体制造产业”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53.6%;最低的为“航天航空器制造业”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5.3%;“医药和药品”较2000年没有变化。具体见表9:
表9.美国制造部门各产业就业岗位变化()
就业岗位均值
与2000年比变化百分比
整个制造部门
13,318,788
16,473,994
11,176,710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
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药品制造业
计算机电子产品制造业
半导体制造业
运输设备制造业
航天航空器制造业
医疗设备制造业
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11,744,651
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
纺织品、服装、皮革制造业
木材制造业
纸制品、印刷及相关支持活动
塑料、橡胶产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
基本金属制造业
金属制品制造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
电子设备和零部件制造业
家具制造业
非医用设备制造业
  过去的十余年,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就业岗位丧失情况比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更为严重。年,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年均丧失就业岗位3.3%,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年均丧失就业岗位2.9%。2011年起,美国制造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在过去的2年,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就业岗位增加了1.8%,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就业岗位增加了1.3%。由此可见,在美国经济衰退期,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丧失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进入经济上升期,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表10. 美国制造部门各产业年均就业人数及其变化
年均就业人数
(2000-12)
年均就业人数变化率(%)
整个制造部门
13,318,788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五是从员工工资来看,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员工平均工资是比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员工平均工资高出50%。
  美国制造部门员工工资占制造部门总产量10%。年,制造部门平均每年付给员工工资5957亿美元,其中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员工工资占到制造部门工资总额的37%,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占到63%,具体工资分布见图6:
图6. 美国制造部门不同产业年均工资所占比重()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员工工资高于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在年间,美国制造部门员工平均每人每年工资为45,289美元;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员工平均每人每年工资为58,832美元,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员工平均每人每年工资为39,775美元,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员工平均工资是比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员工平均工资高出50%。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中收入最高的是“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平均每人每年工资为76,645美元;而在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中,“纺织品、服装、皮革制造业”、“木材制造业”工资水平最低,平均每人每年工资仅为28,305美元和32,095美元。具体数值见表11。
  产业研发投入水平与其工资呈正相关。美国制造部门的研发投入占工资总额的比重其均值为23.5%。在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研发投入占工资总额的一半以上;在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研发投入占工资总额的6.3%。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中,“医药和药品制造业”研发投入占工资总额的174%;而在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中,“木材制造业”研发投入仅占到工资总额的1.4%。
表11. 美国制造部门不同产业每人每年的工资,产业研发投入占工资的比重()
(单位:10亿美元)
平均每年每人工资
研发投入占工资
比重的均值(%)
整个制造部门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
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药品制造业
计算机电子产品制造业
半导体制造业
运输设备制造业
航天航空器制造业
医疗设备制造业
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
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
纺织品、服装、皮革制造业
木材制造业
纸制品、印刷及相关支持活动
塑料、橡胶产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
基本金属制造业
金属制品制造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
电子设备和零部件制造业
家具制造业
非医用设备制造业
  六是从人均出口额来看,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人均出口额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3.5倍。
  年间,美国制造部门年均出口额为8062亿美元。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几乎占到制造部门出口总额的60%以上。其中年均出口额最高的是“运输设备制造业”,占到制造部门出口总额的20%;“化学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包括“医药和药品”),占到制造部门出口总额的16%;“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制造业”(包括“半导体”)占到制造部门出口总额的16%;“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占到5%;“医用设备制造业”占到2%。
图7. 美国制造部门年均出口额的产业分布()
  图8为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和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人均出口额比较。从年,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出口销售量在2000年到2012年间增幅超过2倍,由2000年的人均80,228美元上涨到2012年的人均美元。在年期间,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人均出口额的年度平均值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的3.5倍,前者人均出口额的年度均值为127,594美元,后者仅为36,797美元。
图8. 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和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人均出口额()
  二、报告内容对我国的启示
  近年来,美国、欧盟相继出台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研究报告,从产业的角度就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了量化研究,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一是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研究,分析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
  近年来,美国、欧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证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率的提升具有直接和重大的影响,正成为引领新的发展大潮的引擎。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法制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更多地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鼓励知识产权申请,对于知识产权促进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强调知识产权的运用及其市场价值的实现。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正是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最大化地提高其经济贡献的有效途径。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必须系统梳理我国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间的关系。针对我国知识产权现状、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构建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理论体系,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认定标准,确定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进而了解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以及产业内企业的结构、特点及其分布,深入分析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从而揭示出我国知识产权及其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真实作用、地位,反映出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转化的综合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公共政策的设计与改进提供可验证性的数据和现实性的信息支持。
  二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向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发达国家都认识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纷纷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打造多元化的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产业。面对各国纷纷将制造业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入这个世界转型的大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最终才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要将传统的建立在劳动力资源和要素投入基础上的发展模式转化为以知识产权为驱动的全新模式,实现我国制造业向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转变,这正是经济的转型升级本质。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一方面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我国制造企业以市场需求开展技术创新、以技术进步提升质量、以质量塑造品牌、以品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提升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需要国家营造良好的创新和市场竞争环境。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公共服务等,构建和维护公平、公正、公开、完全的创新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在市场上推出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漆苏 朱雪忠)
  本文仅代表研究基地专家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