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有两三万元,但是我想自己创业做什么好,希望给点意见

当前位置: >>
创业:我们的故事
财经频道特别节目《创业:我们的故事》第一集 我能创业吗?
1、主讲人开场短片
我是马云
19年前,我走出校园,做过翻译、卖过鲜花
我很快乐,我不是教父马云
12年前,我和同事们成立阿里巴巴
我很年轻,但我不是空想家马云
8年前,可能您也知道,我们推出了“淘宝”
我很确定,我不是疯子马云
4年前,阿里巴巴上市了
可是我越来越瘦
相信你们已经习惯了我的长相
只要坚持出现,艰难的时候总会过去
总有一天我也会离开
我希望别人说
他嘴特快,但说话还算真
他脾气很急,但心还算热
他高考考了3次,但这样的孩子也能成功
他是个太极大师,顺便办过几个企业
比如阿里巴巴
他是凡人马云
2、陈伟鸿:
我曾经见过马云好几次,当然呢这都是在他成为了神话,成为了传说以后。当一个人成为了传说,我们在看他的时候好像就有点看不清楚他的面容,而当我们自己迷恋传说的时候,你甚至会发现有的时候我们还看不清自己。真实的马云究竟是什么样呢?真实的我们又是什么样呢?我们会成为马云吗?我们会成为自己的传说吗?每次见到马云,我和大家想问的问题可能都一样,我能创业吗?
3、马云:
大家好,我是马云。其实我也不是马云,我相信大部分脑子里所有人在想的马云其实跟我不是一个人,因为大家在媒体上了解的我,朋友中了解的我,其实都是大家想象中,我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创业者,犯过的错误可能比大家的多,放弃的事儿其实也不少,所以我想我跟那个马云其实不一样,有时候就穿上那件衣服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说,我现在是大家想象中的马云,但也很难过,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很真实。另外一个呢,有人说你在电视上面特别是有一个节目叫《赢在中国》做的时候,他说你怎么那么厉害,很多人都想犯的错误,很多人可能犯的错误都被你看出来,其实都是我犯过,这些错误我几乎是一个不少走过,所以很多人说你能够看出很多创业者的未来是不是有潜力,我不敢说我都能看出很多创业者是不是有潜力,是不是能做创业,但我自己确实经过这么多年的创业,体味了很多
所以今天呢,我觉得中国也好,全球也好,其实机会到处都在,每个人都想尝试如何去创业,创业是很艰难,但一定是有机会,所以我想今天跟大家在这儿分享一些哪些人可能适合创业,他为什么会走下去,该如何走下去?前几天我在上海一个视频,见了一个在福建淘宝网上开店的人,我想通过视频,大家看一下,她是一个怎么样的创业者。
4、视频聊天
5、马云:
这位张敏的创业者是我几个星期以前在上海一个创业者的办公室里面通过视频交流,跟她交流了大概有个半个多小时,我特别感动。我觉得自己也挺惭愧的,惭愧的是因为我觉得我比她更有本钱,绝大部分的创业者不具备像她这样这种乐观的精神,而她的乐观精神想起了我自己在创业过程中每次碰到最困难的时候,是乐观主义,是对未来有信心和希望支持了我,所以我在想,请大家后面有个VCR专门介绍她是怎么样做生意,是怎么想到做生意,我想让大家看一下。
6、创业青年张敏的故事―上
解说: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张敏,一位高位截瘫的创业青年,我很难想象十年前的她,是一位漂亮爱笑的护士和一个幸福的妻子。但是在生小孩的时候,张敏持续高烧不退,最后,孩子虽然安全降生,而张敏却从此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
同期:张敏
从一个健康的人成为一个残疾人
那种心情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而且也去死过。
解说:高昂的医疗费用,远远超出了张敏这个工薪家庭所承受的能力。张敏的丈夫也因为接受不了眼前残酷的现实,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打击接踵而至,让张敏几乎绝望。
同期:张敏
我当时很消沉,整天吃了睡,睡了吃,都不知道做什么
解说:张敏每天的吃喝拉撒都得靠父母照顾,而父母本身,身体也不大好。想到从此永远只能躺在床上,张敏度日如年。为了消磨时间,更重要的是想忘却痛苦,她开始学习十字绣的技艺。
解说:直到有一天,她的想法一下子改变了。2007年的一天,一条“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扶持青年创业的信息吸引了张敏。如果通过评审,成为YBC的创业青年,除了能获得5万元的资金扶助之外,还能得到创业导师一对一的辅导。张敏眼前一亮,决定试试运气。
7、马云:
我不知道大家看了以后感受怎么样,反正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我没有瘫痪,但心里面差不多,每次创业碰上困难的时候心里的沮丧、难受,大家都觉得你没希望了,但是我们都走下来。其实张敏的做十字绣,我相信是很枯燥、很单调、很乏味,要趴在床上每天要做,后来我们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她提到每天拿到订单的喜悦,我问她是做什么样的十字绣,她说我给人家婚礼做十字绣,最让她感动,最让她觉得有意义的是每一针。她说我绣好这个东西以后,可以让创业者不仅仅是让自己快乐,是让别人快乐,让别人走下去路才会走得久,才会踏实,才会舒坦,所以我看到张敏以后,我特别希望大家了解这样的故事,分享这样的故事,任何创业者躲不掉,你一定会碰到沮丧的时候,我们再看后面的片子。
8、 张敏的故事――下
解说:张敏坐着轮椅,带着她的十字绣作品登门拜访YBC福建办,让创业导师们震惊不已。而对张敏的创业项目,导师们也格外地关注。
纪实短片:(导师王东平走进张敏的家中看望)
解说:张敏顺利地通过了评审,成为了YBC扶持的创业青年,获得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同时王东平成为了张敏的一对一创业导师。
解说:有了创业导师的扶助,张敏向自己的极限发起了又一次挑战,一副名叫《清明上河图》的巨副十字绣正在日夜赶制中。张敏希望这副需要绣200万针的十字绣能卖个好价钱。
短片:(张敏笑对生活和绣清明上河图慢动作配乐)
解说:这几年来,几乎每一天,张敏的妈妈都会开着电动摩托车,去各个小区帮女儿收 “十字绣”纯手工工艺品,然后在淘宝网上去卖掉。通过淘宝网,张敏带动了周围很多的残疾人和她一同创业。
同期:张敏 创业青年
最多的时候绣工会有20来位。就是说她们来的时候是愁苦满面的,到后来的时候她们能够很开心地离开,我就觉得我很值得。
10、马云:
跟张敏的交流过程中我觉得我是被她的乐观和快乐感到深深地震撼,半个多小时我路上回去想了很多,也想起自己,阿里巴巴刚创业的前三年我们一分钱都没挣,没有收入,几乎每天都在里面花钱,员工也很沮丧,这还像个公司吗?那时候互联网不会被人接受,电子商务更很遥远,“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古怪,包括我这个人看起来给人家不太有信任感,所以切实很沮丧,但有一样东西让我们坚持和乐观,每天收到很多小企业,我的客户给我的感谢信,说阿里巴巴,因为你们,我们拿到了订单,因为你们,我们招到了很多,招了很多新的员工,拿到了新的订单,公司规模扩大了。这些让我觉得假如我能够今天帮十家,那么我将来也可能帮一百家,还有十万家等着,这个市场一定存在。其实我觉得在张敏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创业者要有的一种最优秀的素质,那就是永远乐观。这么多年来的创业,那么多朋友一起交流,我发现悲观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悲观的人是不能去创业的,乐观不仅是去把自己安慰自己,我们经常说左手要温暖右手,还得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别人。你只有保持这种乐观,保持这种坚持和信心,你才能走的远,所以我在她身上看到了非常的多,我也希望所有的创业者记住没人会安慰你,只有你自己会安慰你,但当你看到边上人需要安慰的时候去帮助他们,这就是创业路径的心态。
11、陈伟鸿:
张敏和马云,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生,两个完全不同的创业故事,但我想这一刻大家可以在他们俩人的身上读到相同的坚守,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历经波折,也有着相同的不离不弃。我常常在想,有乐观,就有未来,有坚持,就会有奇迹。有的时候乐观和坚持它就是区别平凡和非凡的一把标尺,它其实也是每一个创业者必须要具备的特质。我们可以这样来试想一下,在所有的压力,所有的挫折,所有的诱惑面前,我们是不是能够一如既往地选择乐观,选择坚持,我们是不是可以像记得自己的初恋那样清楚地记得我们出发时定下的目标?其实创业将会因为乐观而海阔天空,人生将会因为坚持而与众不同。
12、马云:
伟鸿说创业因为梦想而海阔天空,我相信很多人创业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我那时候创业纯粹就想改变,我在大学里当老师,我的领导问我,说马云好好干,再过一年你就有煤气瓶可以发了,再过两三年你也许就有个房子了,再过四五年你可以评副教授了。然而他走出办公室,我从他背后一看,我知道二十年以后他就是我,每天早上推着自行车去拿牛奶、买菜,我不是说这个生活不好,但我希望换一换,纯粹而已,越走越远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梦想越来越大,越来越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路要走的长你一定要有想法,一定要有梦想,梦想未必是大,但一定要真实,一定要做得到,我在这儿呢,想介绍另外一位四川的学艺术的朋友,叫李玄,大家看看,你们觉得他是不是适合创业?他是不是在创业?
13、李玄的创业故事---上
解说:登门拜访的这个年轻人叫李玄,他手中拿着的牛皮手包就是他的创业项目,而这个川菜博物馆的主人叫a德,两个人相识已有四年多了。2006年,a德的川菜博物馆正在建设中,博物馆需要一些装饰画,a德从朋友那里得知一个叫李玄的年轻人画画得不错,于是主动派人去邀请李玄。
同期:李玄
我就不愿意接,来了两次我都拒绝了。
解说: 李玄为什么要拒绝a德的邀请呢?因为在他的心底,一直有一个心结。李玄从小喜欢画画,从学校毕业后,他在动画公司画过漫画,为出版社画过儿童读物,几年下来,重复机械的劳动让李玄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廉价的加工者,一部绘画的机器,
解说:李玄两次拒绝了博物馆的邀请。可是,两天之后,博物馆三顾茅庐,而且这次是馆长a德亲自登门。
同期:a德
我说博物馆的东西,我要给你的就是一个博物馆要陈列的这么一个故事,怎么创作全部是你的事。
同期:李玄
他说我做这个博物馆是需要留下这个时代的印记,要让一千年后,我们的后人能够挖掘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如果你的画能够达到这个高度,能够让后人可挖掘,那我希望你参与。
解说:a德的话,让李玄吃惊不小,这让他平生第一次觉得,自己应该不再看价格来画画,而是全心投入、为自己、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而画。李玄随即他辞掉了所有出版社的邀请,全心全意投入到博物馆的绘画之中。
解说:一年过后,凝结着李玄的想法和心血的十幅作品终于问世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历史感凝重的文物,独特风格的画作相得益彰,让无数的国内外游客沉醉其中。而对于a德的点拨与指引,李玄充满了深深的感激。
同期:李玄
我和他不是一种单纯的商业关系,他可以成为我的一个一生的导师。
短片:师生镜头
解说:在a德的指引下,李玄的绘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接下来,李玄又想选用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作画,来负载自己画作的厚重风格。承载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
14、马云:
其实我看见李玄的时候,我觉得他不是一个创业者,很多学艺术的人都有点古怪,当然能干的人都有点古怪,当然真正的创业是唤醒,不仅自己的激情,还要唤醒别人的激情,懂得欣赏别人,懂得关心别人,一开始在看的时候,我心里面有很多的不喜欢这个年轻人,什么叫做以钱定价格?钱至少也是能体现价值的一部分,什么叫做我每天干活就是那些枯燥、乏味的东西,几乎每个人干活,你要干好了都得经历枯燥、乏味的东西,我看他身上有种傲气,这种傲气创业者都要有,但是呢傲着时间长了会把自己弄坏,创业者懂得谦虚,懂得谦卑,懂得学习。后面看下去我心里感受就好多了,其实创业者路上有很多很多老师,马云其实不是大家的老师,我经常说我很多年以前我把比尔?盖茨当老师,当榜样,后来我发现比尔?盖茨不是我的榜样,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但隔壁的老王、老张开店的他们是我的榜样,也许你的企业到了两三千号人,也许我是你的榜样,但今天我们每个人学会身边的人就是你的榜样,创业者要学会学习,学习边上的人,欣赏边上的人,你的傲是基于你对未来的梦想,你看到了别人没看见的东西,并且是执着、坚持。
后面看下去我心里感受就好多了,
15、李玄故事二
纪实段落,
解说:李玄的爷爷曾经做过牛皮生意,儿时的李玄经常在牛皮卷上玩耍。回想这段温馨的记忆,猛然间,李玄恍然大悟,如果用牛皮作为介质,在牛皮上作画,甚至在牛皮上用烙铁烫画,是不是可以更好地承载厚重文化内涵呢?
短片:展示牛皮烫画
纪实段落,李玄和爷爷
解说:爷爷曾经经营过牛皮触发了李玄的创作灵感,而在创作中,爷爷的创业经历也触动着李玄的那颗不安分的心。李玄的爷爷经营牛皮生意多年,后来因为两个工人喝醉酒打架,纵火焚毁了牛皮厂,事后,爷爷不仅没有怪罪这两个工人,还自己出钱为两位烧伤的工人疗伤。爷爷的创业精神和胸怀,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玄。
同期:李玄
爷爷从白手起家,到最后可以说是一贫如洗。他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善后上面,我觉得他能够做起来,我也能。然后我就想自己做,就是做这个画,做牛皮画。
短片:展示作画
同期:李玄
我以前是为了赚钱去画画,现在是为了画画去创业。我需要创业,我需要做出我的产品,我需要把这个文化不光要做出来,我还要发扬出去,我要让每一个人看到,至少我现在要做到是让每一个中国人知道,有这么一个文化,它承载了一个中国的文化,而且它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它是这个年代,我们可以拥有的东西。
解说:如今,李玄已经有了5个人的创作团队,他将高品质的牛皮手包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高品质的牛皮手包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李玄,这个骄傲的艺术青年,已经变身为一个有激情有梦想的创业者。,
16、马云:
我觉得特别好,但是呢,很多创业者或者很多做企业的人一上来就上得高度比较高,这个高度是指什么文化啦,民族啦,改革,上得高度太高,他讲的这个赚钱,包括很多人说我这个不是为了创业,不是为了赚钱而去创业,其实大家别把钱看得太轻,创业如果没有钱你创什么业,创业如果没有钱你干什么,实事求是,但钱是资源,你拿了这个钱的目的不仅仅是让自己的生活是和亲戚、朋友更好,而是拿了这个钱可以帮助更多的客户,让自己的画能更早地提升,让更多的人去买,创业往往也不是一个人的事,创业要明确的目标,还得有团队,如果你一个人干,单干户,我的成功是我的成功,如果你管一批人的时候他们的成功才是你的成功,你的员工的成功才是你的成功,所以我觉得李玄的路还很长,
我们真正的创业者,很多时候很难想的明白,但是假如你坚持自己的梦想、信念、原则,你走下去的时候,自然而然你就会很踏实,越来越看明白。
17、互动:
马云:好,接下来大家可能有些什么问题,我们交流一下好不好?
观众2:马云先生您好,我是一名大学生,现在一直在提大学生创业的事情,我就有点问题想问您,因为有人做过一个比较形象化的比喻,他说大学生毕业之后就创业的这个成功率相当于被雷霹一次的概率,所以我想问问您,对一些想创业的大学生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谢谢。
马云: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很难,这完全同意。第二个,完全是借口。第一个你说大学生创业很艰难,我告诉你不是大学生创业很艰难,几乎所有人创业都很艰难。我自己坚信不移地一点认为一百个创业,九十五个人死掉,你还不知道他创业过,五个人里面有四个人是你看着他死的,只剩下一个人傻乎乎的站在那儿,而不是因为他能干,不是因为他勤奋,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他存在,大学生创业我是个人来讲,挺反对的。大学生创业是指我个人的看法,学习创业的精神、了解创业过程的艰难、积累各种各样的关系。
观众2:谢谢。
观众:很高兴,真的有缘分,因为我们有一样的地方就是创业者,第二个一样的地方,我也想把我们做成像你企业价值观的企业,在我做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困难,最困难的时候不是我不盈利的时候,是我英雄瞻望的时候挺痛苦,我估计您现在也面临这样的痛苦,靠梦想还是靠乐观,还是靠什么支撑你,我也期望有一个答案,谢谢。
马云:创业刚开始的时候,是我一个人的梦想,等我有了18个合伙人的时候,有了18个人共同达成的梦想,今天是两万两千名员工,那是两万两千名员工的梦想。有的时候说梦想是自己的,理想是团队的,所以我个人觉得今天两万两千名员工所承载的理想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还有几亿的淘宝消费者,还有几千万家的中小企业,以及我们说希望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改变整个社会商业的环境,在这个理想下面,我觉得我们可以犯任何错误,告诉我们的团队,可以业绩不好,可以项目不好,可以没挣到钱,可以被投诉,但是我们不能在原则妥协上犯错误,不能在违背整个使命上犯错误,只有这样你的员工回家的时候,是微笑的,是睡得着觉的,早上起来知道派出所是不会来敲门的,工商局是不会来关掉你们的,所以这是原则,我并没有觉得什么痛苦。
痛不怕,苦了才怕,痛其实断一断它会起来。
18、陈伟鸿:
我曾经听过一个老鹰的传说,也和他自己的梦想实现有关,大家看到老鹰可以搏击长空几十年,那是因为雏鹰曾经受过非常严酷的训练,鹰妈妈可能会把雏鹰推向悬崖,也可能折断雏鹰的翅膀,所有的这一切都希望日后的它能飞得更高,雏鹰只要在骨折了之后,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你能忍住剧痛,继续来振翅飞翔,就使翅膀不断充血,就能痊愈,进而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壮有力。当我们看到鹰用这样近乎自残的方式让自己获得重生的时候,其实我想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坚强地面对每一刻的挑战,张开我们梦想的翅膀,用自己的努力让梦想和骄傲来照亮我们的未来。
19、马云:
几年前我在一个论坛上面碰上一个小伙子,叫王佳梁,那时候我做了一个演讲,然后他呢跟我说他想做我的助手。所以我想通过CVD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年轻人。
20、王家梁短片
第一印象就是,这人长得怎么挺奇怪的,然后他第一句话就是,男人的智商和容貌是成反比的,所以我就觉得印象非常深刻,就觉得这个人特别有睿智,就是那种智慧,它是从里面散发出来的,跟他聊过之后,我就产生这个念头嘛,我就想 毕业的时候,我就想是不是当他的学徒,哪怕给他端茶送水 对吧,我不需要任何的职务,或者是薪酬的话,这个对我人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最大的财富。
21、马云:
我记得我的原话绝大部分男人的长相和智慧是成反比,我没有说所有的男人,陈伟鸿就是属于智慧和长相成正比。绝大部分男人。这小伙子王佳梁后来没做我的助手,他去了微软公司,大家看看他在微软公司的情况,后来又成为了一个创业者,那我今天认为他做创业者要比做我的助手更加靠谱。
22、王佳梁的创业故事---上
解说: 在微软工作三年之后,他决定辞职创业,创业项目是手机输入法。而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创业,是因为王佳梁此时已经有了三年的业务积累,找到了自己的合作团队,而2008年,正是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的一个阶段。王佳梁决定抓住时机,和他的团队一起创业。
解说:两个月之后,新的手机输入法终于研发出来。
短片:展示输入法(现场讲解)
解说:但是,刚刚研发出新的产品的兴奋很快被冲得烟消云散,在市场推广中,王佳梁遇到了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同期:王佳梁
那些全球著名的手机厂商,他们压根儿就没有给你这样一种机会,甚至有一些厂商扬言说,他从来不跟成立时间少于5年的公司打交道。
解说:王佳梁深信,自己的手机输入法软件在竞争者之中,绝对是领先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提高自己公司的信誉。
同期:王佳梁
那个只有就正好有一个机会就摆在我面前,就是GSMA全球的一个最大的移动行业协会,它组织了一个竞赛
解说:全球移动创新大奖是全球最权威的移动领域的奖项,一年举行一次每年只评出一家移动领域的一个创新的公司,能够获奖当然会大大提高公司的信誉。但是,对于市场还没有打开,刚刚创业两个月的公司来说,去全心投入这样一个比赛,无异于破釜沉舟。
23、马云:
王佳梁同学在创业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两条是我们要去思考,第一条是勇气。创业创业者一定,除了乐观、坚持这些以外,勇气极其关键,我自己觉得我还算是有点勇气,我的工作不差,大学毕业的时候,五百个大学生只有我一个分配到大学里教书,我的其他同学全到了中学里教学,在大学里我干得也不错。这是份好工作,辞去大学工作开始创业,从零开始打起不容易,但我觉得今天有了微软这样的工作说我不干了,更难。所以勇气在于舍得,很多人觉得要是我,我要是盖茨的话,我也会干这个事,所以你永远成不了盖茨的话讲这个话的话,
我们再看王佳梁后面那一段。
24、王佳梁的创业故事---下
解说:王佳梁决定博一把,他和他的团队背水一战,全心身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之中。三个月之后的2009年2月,王佳梁和他的合作伙伴带着他们的手机输入法的全新软件,参加了全球移动创意大赛。参赛过程中,王佳梁初赛、复赛、决赛每一次都有新的内容展示,最终王佳梁的软件输入法以其创新影响力,一举获得了本次大赛的第一名 。
同期:王佳梁
宣布的那一刻,觉得不敢相信。那个时候就是我跟我的合伙人面面相觑,两个人都张大了嘴巴,都不敢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第二个反应就是非常激动,当时从那上面就跳起来了。
短片:获奖照片
同期:王佳梁
我们这次获奖的话,其实站在领奖台上的只有,我也是很高兴,因为很多老外都为我喝采,我相信能够改变外国企业对中国公司的固有的一些成见。
解说:国际移动创新大奖,对王佳梁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块巨大的敲门砖,公司的知名度马上得到提升,业务也开始走上正轨。
同期:王佳梁
作为一个中国的企业来讲的话,我们的这个产品是不比任何国外公司要差,甚至比他们要好,好的多,让他们真正地改变对中国新一代的企业,这种创新的企业的看法。
24、马云:
在这片子里我们看到王佳梁,我是有勇气,其实去做,为了更大的目标,拿一个奖,很多人都有这个勇气,对不对,花两块钱买一张彩票,而把自己所有的钱集聚去年做彩票,这个我觉得并不稀奇,但是我觉得他的运气在哪儿,同拿了奖,全世界这么多企业,这么多创新,要有对这个创新的勇气去参加比赛,拿到,也许拿的,也许未必,但是这个基础在于他对技术的创新,对产品的创新。所以我对王佳梁的创新的精神,去敢于挑战的这种勇气,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运气,是非常非常的珍贵的,祝贺他。
25、陈伟鸿:
马云看到了王佳梁的勇气,也看到了王佳梁的运气,也许你会说王佳梁的胆子可能比马云还大,在我看来至少王佳梁的野心和梦想不会比马云小或者少,在王佳梁的心里我听说一直都有一个愿望,要超越偶像,要向自己的偶像来学习,他的这个偶像是马云,那今天呢其实对于王佳梁而言,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们一块来看一看王佳梁究竟准备了什么样的问题当面来和马云交流。
26、互动:
王佳梁:那么我在这边想代表所有的创业者问您一个非常实在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团队不断成长的时候,怎么样把这样一种创业的激情延续下去?
马云:怎么样激励这个团队,有两种,这个时代是个分享的时代,成功了,就要对员工进行分享成功的快乐,优秀的机制设想,假如你是个员工,你希望的老板是什么样,假如你是个员工,你希望的工作氛围是什么样,今天你是经理了,你是老板,你就必须替这些员工去想。
另外一个,管理过程中真正的爱兵如子,那就是从严自律,你爱他们就让他们坚守共同达成的原则,那就是使命感和价值观,只有这样,这些员工他才会真正地被激励,好的收入,家庭、社会、氛围,我觉得只有这样,这个公司大家才会珍惜,才会往前走,这是我的看法。
王佳梁:谢谢马老师。
马云:好,谢谢。谢谢。
27、陈伟鸿:
刚才马云为我们介绍了三位创业青年,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青春因为创业而显得更加的精彩。其实在这些追梦人他们初创业阶段都有一个共同的领跑人,那就是YBC,它的全程是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是一个致力于帮扶青年成功创业的公益组织,他可以帮助这些有梦想、想创业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免担保、无利息、无抵押的资金支持,同时还会提供一对一的导师帮扶,帮助他们进入工商网络,进而迈开自己成功创业的第一步。
28、马云:
我们的讨论看了三位创业者,我这儿也想想这儿有多少人想创业的?对,你们就是觉得我是可以创业的,或者是,你们觉得,第一,我先说有多少人说我想创业?啊,已经都开始了是吧。那我就换个问题。
有多少人认为是我肯定能创业成功的?好,其实都举,有的人说我肯定没戏,就刚才这几个观点看过之后觉得我肯定没戏的,都还是挺自信的。真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的。希望大家,我说人要成功,要永不放弃,但是你懂得放弃的时候,你才开始进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每个人自己的想法,我们不需要每个人创业,但是每个人必须要有创业的精神,而且我坚信,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机会真的是满地都是机会,假如你只要想做,不要想做大,要想做好,创业的路上是做好、做小要比做大更为重要,以前我们说也许在座的所有人都已经在路上了,路上的人不要从马背上掉下来,那就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中国每一代的企业家一代胜过一代,中国人人类一代胜过一代,80后一定比70后强,70后一定比60后强,60后一定比50后强,无论是从政,搞艺术,还是从商,我坚信我们这一代人会超过上一代,我也坚信下一代创业者一定会做得更好。我们必须带着梦想去创业,梦想可以变换,但是你必须得有,只有这样你才是快乐的,你才不会放弃,你才会欣赏,你才会去创新。谢谢大家时间。
29、陈伟鸿:
哈佛商学院曾经给创业下过一个定义,所谓的创业精神就是通过创新来创造价值,创造机会,创造资源的一种精神。我知道在很多人的心里一直徘徊着同样的问题,我能不能创业?其实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你需要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我是不是拥有突破传统的一个思维?我是不是有着勇往直前的一份激情?我是不是有好奇心?我是不是有洞察力?我怕不怕吃苦?我是不是能够与人沟通、合作?我是不是有着一颗勇敢担当的心等等等等,当你完美回答这一系列问题的时候,我想可能在那一刻你才真正具备了创业者的基本素质。踏上了创业之路,还会遇到什么样的一些挑战和困难?如何来面对这一切?如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秘籍?
财经频道特别节目《创业:我们的故事》第二集初次创业有多难
我是柳传志,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27年来,我一直走在创业的路上。1984年开始创业时,我已经四十岁了,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憋得不行,特别想做事,就创业了。有人问过我,下辈子会干什么?我想,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创业。虽然创业有时给我很多彷徨,甚至还有恐惧,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设计自己所要走的道路,一步一步去努力,最后能做到,这个感觉很特殊。我的办公室位于北京高校最密集的地区,每天上班途中,我都能看到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挂着对未来的迷茫。有一个数字让我很担忧,全国每年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面临找工作的难题,另外还有1800万就业困难群体。这其中不少人想创业,就是不敢试。作为过来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他们的导师,为他们指指路,让他们能超过我们。
陈伟鸿:和柳传志先生创办联想时候相比,现在的创业环境无疑好了很多,但是不久之前我看到的一组数据似乎也不能让人们太乐观,在2009年的时候,美国的咨询公司摩立特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做了一个调查,他们发现在中国有75%的人有创业的意愿,但是在中国自主创业的存活率只有3%到4%,而大学生创业群体当中这个比例更低,只有1%,创业失败就意味着你之前所有的时间、金钱、精力和资源全部都付之东流,北京的中关村应该说是创业者的热土,但是在这里每年消失的企业也是成千上万,这些初创型的企业究竟会遇到什么样的一些难题和挑战呢?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如何在于够真正地破茧成蝶,我特别喜欢旅行,在旅行的时候我常常愿意带着指南针,带着路线图以备不时之需,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创业,那么我最需要的就是寻找一位创业导师,因为他可以成为我创业路途当中的指南针和路线图。
柳传志:每一个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遇到的困难都会是无其数的。我们当时在创业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就格外地多,因为当时跟今天不同,有一个特殊的环境,那就是当时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要向市场经济上走。谁知道在这个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个当时看起来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我们这个企业呢,是中国科学院投资的企业,我们是属于计划外的。我们那些企业又在这时候会遇到一个进退两难,非常尴尬的境地。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想各种办法,最后想出一条办法。然后投资在香港几十万,我到了香港,和香港人合作办了一个企业,而在香港就没有这个规定,你就可以办生产企业了。然后把我们的技术带到那儿,生产计算机主机板,拿到德国的汉德威的展览会去展览,这时候国家电子部的负责人到国外看展览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看到一个摊位,写的是香港的摊位,但说的是中国大陆的话,一了解原来还有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办企业的人能生产出这样的主机板,他们非常高兴,找到了我们,这样就给了我们在国内生产的批文。这样我们才返回了国内,有了联想的品牌。所以今天的大家,看来应该是非常简单,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在当时办起来真的非常之困难。
下边我想这个片子里肯定要介绍一个山东姑娘,她是怎么克服困难的,她是怎么创业中遇到困难,克服困难。
短片:(娄来凤上)
解说:
她叫娄来凤,是山东章丘一个普通的农家女。2005年,我得知她结束了在省城打工的生活,回到了乡下。
采访:娄来凤
创业青年
念的高中一年级,我母亲有病,我就回来不念了,当时以后,那时候没钱,看病,为了那时候住院费拿3千块钱,都拿不起,当时发狠,以后回到农村,盖个厂子,把农村能带动起来,叫他们都看上病。
解说:
凭着在外打工七八来年的积蓄,再加上东拼西凑来借来了几万元钱,娄来凤计划利用家乡甘洌的泉水,办一个纯天然的酱油厂。但是当娄来凤盖好了厂房,买进了原料和几十口大缸,这才发现自己的流动资金所剩无几。
采访:娄来凤
创业青年
当时建厂当中,也借了人家小零碎的钱,有些人要,亲朋好友借不到,银行贷不到款,我就想,那时候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
解说:
困顿之中,娄来凤和丈夫的关系也是雪上加霜。
采访:娄来凤
创业青年
当时我对象也跟我打架,他说你在城市好好的,你回来干什么,你现在,你把钱都投进去了,你又做不起来了,为了这个,他带着孩子走了,把我自己扔在公司里。那时候真的没办法了,自己卖血去,卖了两次血都。
演播室:
柳传志:其实说起创业的困难,第一关一定遇到的是资金问题,因为没有钱真的什么事也做不成,一分钱就憋倒英雄汉,我们当时拿到过20万元的资本金,但是不到几个月就被人骗走了14万,后边那些日子实在是非常之难过。所以我想要跟各位创业者要说的事呢,实际上是想说,大家真要在创业前得把你想做的事想清楚,为什么呢?因为你们在创业的时候,前边是没有你们的一份履历,说明你们做过什么样的事情,你们都在白纸上写第一份字,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钱从哪儿来,谁敢借给你们,谁敢投给你们,多数的人这个钱是从家里凑的,是从亲戚、朋友、父母那儿凑的,有的可能就是父母的养老金。因此你们要想清楚,这事要做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会怎么办?后续的钱有和没有?每个人的情况又不同,有的人家境环境好一点,你第一份钱来的不会影响到你家里的直接生活,你可以勇敢地往前走,万一失败了,你积累的经验还可以再来一次。有的人钱不仅是自己,是自己家里父母的活命钱,你做的时候你还是要努力地想清楚。一般在我所投资的企业里边,这个风险投资公司里边,这个第一次一把成功的人还是少数的,多数的人都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有的还要退回去重新再做别的事,然后回来再创业。所以想清楚,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看看刚才这个山东姑娘她在遇到这个资金困难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
短片:(娄来凤下)
解说:
就在这个时候,娄来凤和YBC不期而遇。通过项目的审批,她获得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而且YBC还给娄来凤指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王道忠。
采访:王道忠
志愿者导师
我不在乎有没有报酬,我说我不图任何报酬,我说我有个工作搞着,比在家玩去好。
解说:
王道忠虽然退休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但老人一直总觉得自己的人生,还留有一些遗憾。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毕业生,王道忠参加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发,当过国企的高管,自己下海办过酱油厂、肉类加工厂,但是因为各种阴差阳错的原因,这每一件事情都没在他的手中办完。
采访:王道忠
志愿者导师
我搞的一些事业都是半途而废。我是从1956年开始工作,到1989年退休,就这个时间,我一直在工作,但是我的工作几次调动,我哪的工作都没搞完。一生的工作都是磕磕绊绊的,刚好了,坏了,政治变化、形势变化造成的。
解说:
但是在娄来凤的酱油厂,王道忠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从建厂一直到整个生产过程中,一年365天,王道忠在娄来凤的厂里要待上200来天。
短片:创业之歌配情绪镜头短片
采访:王道忠
志愿者导师
我说你也是创业者,你也把我感动了,我也是创业者,咱共同把这个事情搞起来。我对我个人的要求,就是等于我第二次参加工作,我既然想干工作,我就把这个工作做好、做实,做出一个名堂来。
解说:
今天在王道中的帮助下,娄来凤的坚持赢来了转机。她的生态酱油不仅打开了市场,师徒俩还打算扩大规模,打造一个200亩的生态农业基地。
演播室:
柳传志:说到资金的问题,除了家里人的帮凑以外,还有这么几种渠道,第一种当然就是跟银行贷款,我想这个如果没有特殊关系,或者有很,很有基础的担保能力的话,这个贷款是很难拿到的。第二条就是遇到天使投资,这个在美国硅谷有很多,也不能说很多吧,比较多的这样的机构,专门做这个天使投资的。他们比较有经验的能分析这个行业,分析你这个人,虽然你这个人以前没有表现,但是他可以根据,就是他对你的一个初步测量,以及你所提出的这个方案,认为成功和不成功,这就是天使投资。这个在咱们中国做天使投资这样的机构相对比较少。第三个就是得到地方政府的带有公益性的支持大学生创业这样的基金。还有一种就是像娄来凤这样比较幸运的得到YBC这样的公益基金的支持。
陈伟鸿:创业者拿到了资金,如同给飞行器注入了燃料,它可以让我们动气十足。但是仅仅有燃料,并不能解决飞行器如何飞,飞到哪儿这一系列的难题,这就像是创业者仅仅拿到了资金,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创业就一定能成功,对于这些创业者来说他们缺乏的同样还有商业经验。
柳传志:这个 联想起家的时候啊,靠的是一个科学院计算所的一个成果,叫联想式汉字系统。做了这个东西以后怎么卖呢?在当时我们想了很多方法,我们虽然是科学院出来的人,当时我自己把主要精力,就放在了怎么学会卖东西上。我们了解到这个卖东西的最好的地方
是展览会,在当时呢有很多很多的关于这个怎么样使用和销售电脑的展览会。我自己到这个展览会上,带了几个人去做推销员去解释介绍这个汉卡怎么用。当时史玉柱卖的是巨人汉卡,我们是顶着打的就是这样慢慢慢慢地呢,把这个汉卡知道往哪个方向去走,然后在哪个报纸上去做广告。这条路呢,我们就是这样摸出来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知道这个我们这算是特类,是异类,大多数的科学家经常把科学成果、科研成果就捂在实验室里边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们故事的主人公马梅,她是怎么打开市场的?
短片:(马梅上)
纪实段落:马梅看望导师
解说:马梅今天的心情格外激动。因为今天是她的导师蒋迪仙教授的91岁生日。她特意买了一块大蛋糕前去看望自己的导师。
纪实段落
解说:蒋迪仙是马梅在上海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导师,被称为“胎教之母”,一直十分重视中国零到三岁的婴儿早期的教育。她的“零三”早教的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关门弟子马梅,
同期:马梅
她说要为了普及这种理念,有一天我就是把房子卖了,我也愿意要把这个理念普及到千家万户,让大家都知道零到三岁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解说:正是从蒋教授的身上,马梅感受到了一种责任,从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三年之后,马梅辞掉了稳定的工作,投入到创业之中,她要办一本《母婴健康》的科普杂志,普及关于零到三岁婴儿的一些科学育儿的理念。
同期:马梅
我就觉得作为他一个关门弟子,我也作为一个早教工作者,我有这个义务,也有这个责任,不管是延续他个人的这种精神,我师长的这种教导,还从社会这种责任来说也
同期:马梅
中国的零到3岁早期教育这一块儿,它就是一块,怎么说,现在还属于开荒、拓荒的过程当中,我们教育系统的教育是从3岁开始,像现在大多是80后的家长,就是说他们很迫切地想要了解零三早期教育的知识,他们很重视、关心零三早教,但是在这块儿他们很茫然。
解说:
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带着美好的创业梦想,马梅风风火火地办起了《母婴健康》杂志。
纪实:马梅介绍自己的第一期杂志
解说:
自信满满的马梅,凭着对市场空间的预测和认知,将第一期杂志印刷了1万册。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来自报刊亭的反馈却让马梅倍受打击。
同期:马梅
第一期仅卖了500本杂志,报刊亭,500本和我所印刷出去上万册,这个空间缺口是很大的,我越想到报刊亭1万册下去以后应该是一销而空,但是没有我想象当中那么一种场景出现。
短片:情绪镜头
同期:马梅
就觉得这件事情我做得是不是太,选择创业是不是太幼稚了点,是不是没想得太周全,应该说当时自己也有种失望,也有种灰心。无论你是再有科学,你的科学含量再高,你的杂志做得再精美,它有一个市场认知接受的过程,当我的杂志印出来以后,怎么去卖,怎么去发行,怎么样去被大家认可,怎么被企业所看重,这些都是面临的一个问题。
短片:情绪镜头
演播室:
柳传志:从片子里边大家看得出来,马梅是属于一个学者型的创业者。那就是说她自己本来呢,她有想法,就好像我们当年创业一样,我们是有科技成果的,但是呢,这个科技成果或者说是马梅的想法怎么能变成钱?能卖得出去?这个中间其实还是有若干环节的。不管是哪个行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打开市场,让市场认识你,你才能把东西卖得出去,下边让我们来看马梅是怎么打开市场的?
短片:(马梅下)
纪实段落:李肖鸣和马梅
解说:
如果说蒋迪仙教授是马梅创业之路的引路人的话,那么眼前这个YBC的创业导师李肖鸣,则是马梅在创业遇到困难时候的守护者、帮扶者。两年来,马梅受到李肖鸣无数次的点拨与指引。而李肖鸣在马梅创业初期如何打开市场的点拨对马梅影响极为深远。
同期:李肖鸣
你要是创业之初就盯着钱,你反而挣不着钱,把你的视野打开,钱到时候会自己来。
同期:马梅
我的导师告诉我在商不能言商,这是一种策略,也应该是作为一个企业家他身上应该具备的一种心胸和格局,你的格局有大多,你的事业就做得有多大,如果你的定位只是卖一本杂志,那你就只能去卖一本杂志了。
同期:李肖鸣
不能说我主动推销给你的书,我说你买我的吧,定单多少,你要看这个人他需要什么,假如社区好多好多的这种怀孕的妇女们,她需要这样的指导,你去给他们一些义务讲座,做讲座的时候,做讲座的时候她说你说的这些我记不住,你有什么什么东西可以你走了之后再看,那么你把杂志给她,她自然就会在你走了之后留下来,那么就是说这是从我们社区的公益这块,你先付出了,她感觉有价值了,她才会买你的东西。
解说:在李肖鸣的指引之下,马梅懂得了在商不言商的道理,也提高了服务的意识。
同期:马梅
应该说在导师的引领之下,我首先想到杂志应该怎么发行下去,所以我就采用一个方式,在杂志的发行的过程当中,我用60%的杂志是免费公益派发到家庭的,那么逐步地从60%到50%到30%,现在稳定在20%,支出的这样一个普及的发行,免费派发是普及到每一个家庭,也是为杂志做一个宣传,是一个公益科普的活动,首先是服务好一个家庭,然后是通过服务被大家认可,然后再提升一个杂志的发行。这是在发行当中瓶颈的一个突破,
解说:
如今,两年过去了,马梅的杂志年发行量已经达到了300万册,对于创业导师李肖鸣的耐心点拨,马梅充满了深深地感激。
同期:马梅
导师给我的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作用,应该说我的导师总是躲在我背后,我自己不知道他在我的背后,但是他在看我走,当我有一段路走不过去他会观察我,他会随时出现,我能走的时候他会让我自己走,我走不过去的时候,他会随时第一时间出现,给我一些引领。
同期:李肖鸣
我觉得我是在培育一个东西,从来没说马梅我给你决策,我给你带什么订单,马梅,我带你去见什么人,不是,我是更关注她的心理,我想她的精神和灵魂这种关注才能让她真正地变成一个企业家的思维方式,企业家的境界,企业家的胸怀,当这些都有了,她不就企业家了嘛,内在的要先变,外在的才会变。
短片:师生镜头
演播室:
柳传志:马梅刚才跟她的导师主要谈的是市场,其实呢,我自己的体会呢,作为一个创业者,要很快地学会的不仅仅是怎么打开市场,其实要学会的事情是怎么制定战略,这个制定战略这个话就说得大家听得就觉得大了,实际上就是说你得学会了想着打、瞄着打,而不是蒙着打。因为整个市场环节、竞争对手都是在变的,你如果盯死了原来那个路,就认为就得要这么打开市场,没准你整个生态环境全变了,你还那么做就不行了,打个比方说,原来做胶卷的,乐凯胶卷在咱们国家是最唯一能跟国外企业竞争得了,但是数码相机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按原来那样方法去做,去打开市场,他实际上这个市场本身就没有了。联想在1994年前后的时候,由于我们国家把这个国门打开了,允许外国的机器进入中国,这一来呢,这个联想就受到了国外企业巨大的压力,当时我们只占中国2%的市场,连续斗了七年以后,外国来的全是大牌企业,IBM,但是到最后联想战胜了他们,已经领占市场27%了,这里面什么原因?实际上就是因为我们想着打,我们制定战略,我们把每一个环节认真做了分析,主要成本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资金在做研发的时候,应该研发什么样的技术等等系列做了考虑。把这些事想明白了,就叫想着打。仅仅想市场一件那还是不够的。
陈伟鸿: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特别是像围棋的复盘,因为你在复盘过程中可以重新审视自己每一个妙招或者失误,柳传志先生是顶尖的创业者,他其实也是一位复盘的高手,他复盘自己,给自己看,也让别人看。
柳传志:复盘是联想方法论里边的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我们经常把我们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打胜的一个胜仗,打败的一个败仗都要拿过来重新演练一遍,把当时预定是怎么回事,想怎么做来着,后来中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跟遇到的有哪点不同,我们怎么解决的?就重新演练一次。然后就把演练这些事情就记录下来,你多次演练,多次记录,慢慢就可以找到规律了。十年前我认识了一个叫刘庆峰的小伙子,是个科大的博士,当时他正处在困境之中。
短片:(刘庆峰上)
纪实片段:(刘庆峰用语音手机技术给属下拜年)
解说:
离2011年的春节只有两天了,科大讯飞的CEO刘庆峰没有忘记用这种方式,给总裁办的职员们拜年。他们公司的绝活就是这种电脑语音识别技术,能够让电脑,手机等智能仪表,能听懂人的语言。
解说:
12年前,这位1974年出生,身价上亿的CEO还是合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名学生。为了把实验室中语音技术转化成产品,在学校的支持下刘庆峰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和一群同学开始了创业。
采访:刘庆峰
科大BBS刚流行的时候,各个网络上面的一些版主们,什么黑客版版主,编程版版主们,都是一些大虾们,网罗了十几个人一起创业,我们提的口号当时就是说,中国人的语音技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中国语音产业要由我们自己做到全世界最好。
解说:
在学校,刘庆峰是最优秀的学生,但是这回战场从考场挪到了市场,青涩的年轻人还有太多的需要去学习和历练。
采访:刘庆峰
做技术,研究算法,这个实际上有成就感,是创新型工作,当企业家跟人打交道,就像今天咱们在这交流,跟工商税务,跟领导沟通,跟人打交道,管财务,管市场,我觉得不是创造型工作,至少当时是这样看的。所以根本不想碰这些事情。
解说:
管理不到位,再加上产品太超前,没有准确找到市场的需求。刚刚成立了一年,刘庆峰的公司就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采访:刘庆峰
我们到1999年底的时候,曾经我每个月要花大概30多万,可是我帐上20万不到了。
解说:
面对电脑,刘庆峰是绝顶高手,但是做了CEO,天天面对的是各种人和事,刘庆峰很难适应。逆境之中,公司团队内部也开始人心惶惶。
采访:刘庆峰
股东开会问,他说庆峰,当年我们给你,你不是说要今年要做多少多少亿,要挣多少多少钱吗,不是很快发展了,没实现,你会很痛苦。员工会问你,说庆峰,我们当时都放弃出国了,你看别人到华为,年薪50万,100万,我们在讯飞,一个月两千三千,你不是说很快就能做好,甚至很快可以上市,为什么没有发现,针尖对麦芒。
演播室:
柳传志:刘庆峰这个企业是联想刚才讲的第一期投资投的企业,现在这个企业什么规模了呢?现在的市值是110个亿。刘庆峰遇到了很多困难,现在他讲的是既不是战略的困难,也不是钱的困难,而是团队的困难。
短片:(刘庆峰下)
解说:在一次行业的聚会上。逆境之中的刘庆峰认识了柳传志,他心目中的创业偶像
采访:刘庆峰
柳总最后问我说,你未来目标是什么,我说的目标是超过联想。
解说:年轻人这句轻狂的回答,让柳传志也不由得留意起眼前的这个毛头小子。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柳传志发现和这个后生越聊越投缘。在知道了刘庆峰的难处后,柳传志就主动当起了他的创业导师。
采访:刘庆峰
柳总跟我讲,他从创业到了那么大企业家,他花了50%的时间都跟周围人沟通,吓我一大跳,我说我最多10%到20%。后来尝试着跟我的团队,跟这些副总更多的去沟通,让大家的集体智慧在沟通制定战略时发挥作用。
解说:柳传志的言传身教,让刘庆峰受益匪浅。从资金到管理,柳传志这一帮,就是十个年头。今天的科大讯飞早已成为上市公司,而当年最让刘庆峰头痛的问题,现在却足以让他骄傲。
采访:刘庆峰
从创业到现在为止,18个人,今天还有15个人在,而且核心的团队一个没走。
解说:就像柳传志一样,创业成功的刘庆峰,如今也频繁地走上台前,和众多的创业者们一块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因为这里是创业的大家庭。
演播室:
柳传志:刘庆峰由于有很丰厚的科技成果,而且有一套能够让成果打开市场的方法。这又有很好的销售渠道,等等等等都具备,但是团队强不强?就变成了他制定好战略的执行力强不强最主要的内容。那么一个企业怎么能有一个好团队呢?我觉得这个建队伍,我们叫带队伍实际是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让你的这个队伍,让你这个兵爱打仗,就是让大家热爱公司,愿意好好工作。第二件事就是让你这个兵会打仗,就是打仗包括单兵会作战,而且群体会作战。第三个就是怎么能够让你的战士能够高效的作战,就是你制定什么样的制度,用什么样的组织架构,这些东西都是要认真考虑的。在这儿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就是让你的兵爱打仗、会打仗主要靠的是两件事,一个是激励,这个激励本身要合适,因为你这个企业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企业,你要让你的员工通过企业做好了,他们也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让他们真正通过长期激励变成真正企业的主人,这时候他们真能有自觉性,第二点就是文化,一个企业再小,这个企业也得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我们都共同认可什么,不认可什么,这个非常重要,不然的话,做着做着企业里的骨干就会崩盘,觉得自己能力大了就自己走了,所以一个共同的企业文化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这个企业文化是怎么形成的呢?当然最高的班子上,领导人统一思想,宣灌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企业家带头人的以身作则。在这儿我讲一个故事,在联想里边核心价值观有一条,就要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在创业的时候,那时候公司特别地穷,我自己以前是抽烟的,我抽烟抽了18年,1984年那时候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还不是靠喝酒、大家互相拉拢感情,就给颗烟双方就觉得距离不少,当然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给颗烟就是毒害人的意思,但是你给颗什么烟,我们当时生活条件非常差的,平常自己抽的烟都是很便宜的烟,两毛钱一盒,你要由于公事跟人交往,你要买五毛钱跟人交换,但是公家的烟跟我们私人的烟分得清楚吗,分不清楚,当时在我们公司有六个男同事都是抽烟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办呢?打头四个人干脆把烟戒了,一戒就戒了18年,到今天遗憾的是我一颗好烟我也没有抽过,这么一来大家都明白什么是公什么是私。就是说只有我们行的正,我们才敢以纪律去约束别人。这个公司就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氛围和文化。因此,带队伍,宣,贯彻,传承都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则。
陈伟鸿:对每一个创业型的企业来说组建一个团队,它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很多的创业者曾经都跟我提到过《西游记》当中的一个著名的经典案例,那就是唐僧组建的西天取经的团队,在这个拥有猪八戒、孙悟空还有沙和尚的团队当中,每个人的角色,每个人的定位都各不相同,我想在今天其实对很多的创业青年来说组建团队、搭建班子同样也是他们遇到的困惑。不过今天是一个取经的好机会。
柳传志:好,哪位有问题,咱们可以一起讨论。
观众1:柳总您好,我问您一个问题,您刚才说到就是我们有了队伍之后要,一定要带好队伍,但是我要问的问题是在这个阶段之前,如果是您比如说感觉您要是拉几个人来和你一起组建一个团队,做一家公司,但是您觉得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边可能会支付不了他们能力能够可以拿到的那个薪水、待遇,您怎么样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边能够克服这种内疚感或者是怎么组建这个团队,这是比刚才那个阶段更早期一点的问题。
柳传志:就是企业一是穷,支付不起来人家应该付出劳动应该得到的工资。第二这个企业目前,当时从市场上还拿不到利润回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大概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就是你带头做得多,拿得少,你要给人做出这个样子来。第二件办法就是实际上就是带许愿性质的,当有了利润以后,比如明年有利润,今年没有,到明年的时候我预支多少利润作为今年给大家发出来,这个时候就要看信你不信你,你要真的做得好,自己又能带头,而且企业后边发展还比较顺利,按照你预定的路子走,人家就跟着你,就会信你,如果你做得一塌糊涂,如果人家明年看你什么也没有,照样还会散伙。
观众2:好,柳总问一个问题,如果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这个班子的组建可能是由于有老的情感,还有资金凑在一起的搭建,班子刚开始创的时候行业不会要求太高,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个队伍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那么作为创业者领头羊来说,如何把新的人才引进来,然后让老的人员能接受这件事情,这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问您一下怎么解决?
柳传志:让班子里的人退出,实际是个非常难但很重要的事。你想我从创业的开始起是和一些老同志在一起创业的,他们都是学电脑的这些老员工,但对市场,对别的方面都不懂,所以到后来的时候,其实势必是要被调换下去的,到今天跟我的班子已经换了好几茬了,其实换班子实际是必须的。换人里边有这么几条,第一,就是进到你班子里的人以后,你现在一开始没有什么选择,因为人家拿钱出来,当你有选择的时候,头一条德才如果不能同时兼备的话要以德为主,有的人有一定才能,但喜欢拉帮结派,他进入班子以后,掌握一定机密或者人的情况以后,他会弄得你这个公司最后发现大的矛盾,而德好的人,及时能力不够他退出的时候可以退得出来,所以德才不能兼备的时候还是要德为主。这是第一。第二,要把话说清楚,就是人家怎么不够了,在这中间一定是不满意的地方,于是要关着门,先两个人把话说清楚,不要含含胡胡,不告诉人家为什么,第一个帮助过,批评过,或者讨论过不行,到第二次班子里面大家一起谈论过,这个时候你再离开班子的时候,他不会觉得意外,他就会觉得确确实实事情就是这样,这是第二点。你要想建立有正气的公司这很重要,不然还有一些公司带着阴谋手段的办法,把你删出去,第一次做了之后,公司内部的人之间话就不能说了,所以有话要好好说,世说,这是一种文化。第三条很重要,就是下去的人,因为他本来曾经在你们这儿,人家是凭着他的德努力工作过,只不过由于才能不够,跟不上了,他下去的时候要给他一个降落伞,让他很安全的着陆,他退下去以后要有一定的想法,降落伞最好多带点含金量,这时候公司才能进行平稳的人事更换。
陈伟鸿:看着柳传志先生跟我们现场的情难创业之间的交流,我仿佛看到在他们当中其实有一个接力棒在不断地传递着,这个接力棒关乎创业,他们在分享着经验,他们也在总结着心得,对于青年创业者来说,青年导师其实就是我们的引路人,他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我想也正是有了一位又一位的创业导师,我们才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创业家脱颖而出。非常幸运,今天我们的已经拥有了像柳传志先生在内的一大批蔚为壮观的创业家的群体,但我还会常常思考,究竟在他们之后谁会脱颖而出,谁终将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柳传志:在我看来,就业问题在我们国家和在其他国家一样,应该是第一位重大的问题,因为这个呢涉及到了社会的安定,同时也涉及到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字方针,但是真正解决好就业问题,其实就是要好好对待解决创业问题,特别是青年创业的问题,而创业问题的难度在哪儿?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都不知道石头在哪儿,怎么办呢?读书是一回事,看书是一回事,上MBA班,上商业班去学习是一回事,但是最好的是有一个导师在边上帮助你、辅导你,关键的时候给你一点经验,你困难的时候给你鼓励,撑不下去的时候能给你打气,这个会起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甚至能够在生死关头改变你的命运,所以YBC推广的导师制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支持创业青年的方法,我们这些做企业的人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企业,也为了整个社会的公益,我们真的都应该好好地来出来担任导师的工作。谢谢。
陈伟鸿:很多人都熟悉英国作家箫伯纳的一句话,“如果您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手中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可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那么我们交换之后,每个人都将分别拥有两种思想”。刚才柳传志先生一直都在强调,对于这些青年创业者来说,创业导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实在我看来创业导师就是我们青年创业成功的保障,他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因为他和我们交换的不是苹果,而是思想。在彼此的交流当中,思想的力量会急剧的放大,它也会催生出更多、更美的创业之花。在顺境当中的创业尚需帮扶,那么在逆境当中的创业如何才能绝地逢生呢?
财经频道特别节目《创业:我们的故事》第三集 创业如何绝处逢生
吴晓波
主持人:
陈伟鸿
互动嘉宾: 李成
吴晓波小片:
我不是一个企业家,只是一个财经作家。么多年来我去过不少地方,接触过很多企业家,也目睹过很多创业的故事。在我写作的《激荡三十年》中,便到处充满了这些创业者的身影。最近,常常有人问我,在今天的中国,那些激动人心的创业精神,是不是还活着?今天的创业者,与你写过的上世纪的那些创业者们,又有什么不同?我很想回答这些问题。就在去年,我去了一个以前我从未去过的地方DD“西海固”。在这个特困地方我见到了这样一批特殊的青年,听到和看到了一些特殊的创业故事,他们似曾相识,又有全然崭新的面貌。
演播室:【观察区陈伟鸿】
陈伟鸿:
我看过《激荡三十年》这本书,我相信很多人也曾经读过它,它真实客观地记录了
三十年来经济生活当中人和事的发展变化,西海固我也去过,尽管我在吴晓波先生的这本著作当中并没有发现对它的记述,也许西海固正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从前的它一直都远离着令人心情澎湃的经济生活,而这一刻转机出现了,它进入到了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视野.
演播室:【讲述区吴晓波】
吴晓波:二十多年前,我的一位前辈老师傅上伦在我工作的时候曾经送给我一本他写的书,叫做《告别饥饿》,那个是80年代初,他和他三位同事到一个中国最贫穷的地方叫西海固去做调研的一个结果,这本书在当年中国非常的轰动,当时的总书记胡耀邦曾经有过一个长篇的批示,通过这本书人们终于第一次了解到了在1980年代初中国贫穷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地步,看了那本书以后在我的脑海里就有一个印象,我留下了西海固这个名字,我很想知道在那么一个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人们是怎么生活的,那里的年轻人到底能干些什么,去年底,我有一个机会去到了西海固去看我心中想要解开的这个谜底,其实在去之前,我对贫穷已经有了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我去过中国中部 西部 南部,很多国家级的贫困县,但是当我真的站在西海固的山脊上的时候,我还是非常的震撼,因为在很多中国其它的贫困地区,它虽然很贫穷,但是它山上还是有树,它的河里是有鱼,人们缺少的是当地的资源和外部世界的对接,所以那些地方墙上常常贴着六个字叫做 要致富先修路,但是你到了西海固以后,你会发觉山上什么也没有,天空中甚至没有一个飞鸟,那里极度的缺水非常的缺乏水,所以那是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度贫穷的地方一个年轻人要创业,而且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在城里读完了四年大学,主动回去要创业的年轻人,他会面临怎样的一个创业的环境呢
VCR【李成创业故事(上)】
解说:当我见到这位才24岁的李成的时候,绝没想到 2008年他刚从大学毕业,更像一位久经风霜的农民。在和李成聊天的过程中才知道原本大学毕业后他可以到银川一家公司上班,可是他却放弃了在城市就业的机会,回到了贫困的固原,决定创办养牛合作社。
李成:当时就想着创业,因为与其我给别人打工不如我自己做,打出自己的
一片天空,当时就跑大各家银行去,各家银行我们跑了贷款,一要有担保人,二要有物资抵押,我是学校刚毕业,什么都没有,家里面一点积蓄上大学上四年早都花完了。”
解说:
有技术 没资金
是李成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
这让他的创业梦
在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停留在纸上
李成: 突然看见有一个报纸,报纸上面说创业可以贷款,然后就跑到各方面打听,就跑到那个办公室去申请这个项目,我记得当时是08年的3月份,3月份就开始准备这件事情,去了之后第一次说你还没毕业,等毕业之后再来申请。”
解说:这次的申请让还没毕业的李成大失所望,但他还是决定等到毕业之后再去试一次。就在2008年9月他再次走进了这家名叫YBC的办公室。
李成: 当时我就在想着,如果10月份的时候,最迟赶10月份,要是再申请不下来的话,我只能出去打工,找工作。
解说:这一次,李成没有失望,他顺利拿到了YBC提供的5万元的免息贷款。拿到贷款的李成,马上就在村里成立了一个养牛合作社。他希望带领村里的农民一起饲养肉牛,从而改变祖祖辈辈在养牛上的自然散养状态,可是在实际运行起来李成却遇到了诸多麻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获得农户们的信任。
李成: 回来的时候大家都不认可,人家说我们都这样喂多少年了,你给我们提供这么一个,我不可能拿我自己的牛来做实验,所以我就选择只能是我自己养,只能我养成功了,大家才能跟这我一起做,所以当时我们就三个合伙人就开始干。”
解说:为了让农户相信他们有这样的技术,李成决定自己先干起来,让村民看看自己是有实力的。可是就在李成千里迢迢从山东调回来牛来,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的39头牛却在他到银川参加创业大赛的时候染上了传染病。
李成: “给我突然打个电话,说老师家里头有事了,我得回,不能参加这个比赛了。我说什么事,说是还不知道,就回来。”第二天早晨给我打了电话,说老师我彻底完了,我说怎么回事儿,说我的牛一夜之间一头都没了,我说怎么回事儿,他说是人家检疫了以后说是得了一种传染病,必须捕杀。”
解说:这个在第一时间得到李成出事的人名叫李爱华,是宁夏大学生物科学系的一名教授,同时她又是YBC为李成找的创业导师。因为固原是个贫困地区,在养殖方面根本就找不到能够帮扶李成的专家,因此YBC从银川大学找到李爱华,说服她来给李成做创业指导。每个月,李爱华都会从银川赶上400多公里去指导李成的创业,可是偏偏就在她忘记提醒李成应该注意防疫问题的时候,李成的牛就出事了。这让李教授对此一直是深感愧疚。
李成: 当时39头牛,全部被捕杀,一头不剩。
“那次事件打击太大了,我完全承受不了,一下子从学校里刚毕业,一下子就遭遇这么大的挫折,我简直一定都不敢相信。
李爱华: “当时我的心情真的是特别沉重,这个老师失职了,应该看一看他,到现在我都觉得很愧对他,因为从检疫这个角度来说,老师知道应该让他怎么来做。”
李成: “当时我感觉很凄惨,我感觉什么都完了,就好像世界末日来临一样,把我创业的激情一下子扑灭了。” “打击非常大,当时我就想着怎么样把这部分要还上,到底是找工作呢还是接着干,一直在徘徊,如果干资金从哪儿来,如果不干出去找工作,村里的人肯定都会看不起。”
演播室:【讲述区吴晓波】
吴晓波:那天去西海固见李成,我就陪他到了当初宰杀这39头牛的一个现场,
我觉得那天很冷,河道里面都已经结成了冰,我们俩就站在河道上,然后我从他的眼睛里仍然能够看到他当初的那种绝望和恐惧的一个眼神,其实在以前,我访谈过很多创业型的企业家,我都问过他们一个问题,我说在你创业的初期你最害怕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很多人跟我讲就一个词:叫做孤独,就是你在创业的初期,你很像在一条小路上走,但是你永远找不到方向,你在黑暗之中,你握不到一双手,
你在很冷很冷的时候,没有一个让你能够取暖的一盆火炉,那在这样的一种孤独
和一种巨大的恐惧之中,当一个创业者面临到一个困难的时候,面临到一个挫折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放弃,所以那天,我想我在李成的眼睛里面看到了那种绝望,那种孤独,李成的爸爸跟我讲,说他那些天的时候,他才二十几岁,就在牛杀了那几天他突然长出了很多白头发,他妈妈跟我讲,说李成原来是个蛮开朗的小伙子,但是在杀牛以后有很长时间他变得非常的沉默,一个人默默的坐在那里,我想那个时候就是李成也是一个创业的年轻人,他面临到他生命中最大的一个绝境,我很想请教现场的各位年轻的朋友们,如果你们是李成,如果你们的39头牛被杀掉了,如果你们处在那样的绝境中你们会做怎样的选择,有人能告诉我吗,这位同学
【互动:吴晓波现场调查创业青年】
现场创业青年一:
应该首先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因为当初应该是属于一个人最黑暗的时期,
如果你自己不能自己静静的独处清醒下来的话,那么没有任何人能帮你
当你真正清醒下来之后,我感觉最应该做的是找一个你信任,而且又有一定水平的朋友向他倾诉一下,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么做
吴晓波:先解决心理问题
对,还有别的吗
现场创业青年二:在那样一个贫困的背景,五万块钱已经超出他自己全部身家的可能是几倍的情况下,我也会觉得很恐惧,很迷茫,但是我想,我刚才一直在告诉自己,我把他带入到自己之后,我觉得很恐惧,但是我一直告诉自己,你要走下去,你不走下去你就肯定是失败
现场做一个调查,如果在那样的绝境下大家冷静思考了,觉得你自己
还是能够愿意继续往前走,继续养牛 继续创业的人,举手能告诉我一下吗,还是很多人愿意来做这样的选择.
其实我在想,每一个创业者在他的创业过程中,我听过所有的创业者的故事,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的,所有的人都是死去活来,我们来回过头来看,中国整个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一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业者不断成功的过程,而我研究这些创业者,会发觉什么呢,发觉这些创业者几乎所有的人,大家一开始都是一些边缘化的人,比如说 中国在1970年代末,开始搞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最早的一批创业者,其实他们都非常像李成,比如我接触过的像一个叫傻子瓜子年广久,炒瓜子的一个中国第一代的私营企业家,他是一个文盲,比如说万象集团的鲁冠球他是一个农民,比如说万科的王石当年创业他是一个退伍的军人,比如说中国当年第一个首富叫牟其中,他是一个刑改释放的人员,比如说中国现在最大的家电企业海尔的张瑞敏,当年他是一个很失意的小官员,这些人都是被体制所抛弃的,甚至被城市 被城墙所抛弃的人,在社会的边缘,然后在他们创业过程中都面临过很多绝境,都面临过很多像李成这样,39头牛被宰杀的这样的绝境,回过头来我们来看李成的故事,在那个冰冷的河道上,李成如果要重新起来那样的奇迹会不会发生呢
VCR3【李成的创业故事(下)】
解说:39头牛的损失让李成这个刚创业的年轻人变得一贫如洗,就在李成对养牛彻底的丧失信心,并决定离开家乡出外打工的时候。宁夏YBC办公室的税丽带着李爱华和一批懂管理和经营的创业导师来到李成的牛舍。
税丽:“创业青年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在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帮助。而在固原这个地方要找到这样的导师几乎不可能,那么我们就从银川这样的外地帮这样的创业青年找好导师,实行异地扶持。”
税丽她们除了给李成带来技术上帮助,在资金缺乏的问题上还给他指出了另外一条新路。
李成:“政府劳动局有一个小额担保贷款,也是扶持青年创业的,然后就去碰碰运气。出乎意料的是5月份把这部分款他们给我批下来了,批下来我创业的激情又有了,然后就开始接着干。
李成:“说到这里,要感谢我们YBC这个大家庭,无论是导师也好,我们创业青年也好,我们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激励,电话沟通,尤其像导师,我们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们打过去他们都很热情的、很无私的那种给你讲解,很珍贵,像这种东西可以说用钱都是买不到的,因为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这些东西。”
有了重新创业的资金,有了一批懂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导师的支持,李成重新点燃了走下去的梦想。
李成:“在我创业这部分不但主要是技术上的支持,而且还有激励你向上的那种精神,我觉得特别珍贵,如果不是咱们YBC各个导师那样去鼓励我,我估计我坚持不到现在。
解说: 如今李成的合作社已经从成立初期的18户增加到现在的45户。他给当地农户带来的不仅是收入和技术更是一种观念的改变。
李成: “我觉得创业重要在于坚持,虽然说刚开始主要是我们几个人在搞,后面就剩我一个,失败就从头再站起来,但是有这么多的导师在帮助我,政府也在支持我们青年创业,国家的政策也号召我们再创业,我们应该借助这个平台、把握这个机会,好好地来创业。”
演播室【讲述区吴晓波】
吴晓波:李成是不幸的,因为他生活在一个中国最贫穷的地方,那里几乎在很多人看来是没有创业的一个土壤,但是李成也很幸运,因为他遇到了一种全新的帮扶模式,我们来看李成在他创业过程中,其实YBC对他的帮助是多方面的,五万块钱,五万块的无息贷款是一方面,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刚才从很多的细节中看到,在李成的背后出现了一群人,这一群人在之前的创业者的故事中是没有看到过的,他们叫做创业导师,因为所有的创业者来讲,当他开始走上这条道路这条不归路的时候,他缺的什么呢,除了自己的信心,除了那点启动资金以外,他缺的是他对商业的理解,是要探索出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技术,而这些东西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讲,他是没有办法全部拿到的,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些在商业上有经验的人,在技术上有经验的人能够帮助他的话,那他成功的概率会高很多,我在采访李成的过程中我发觉,比如说我在他的家里面,我发觉他桌上有几本书,是几本关于企业管理的一些书,他说每一个月YBC会召集这些创业者来开会,来教他们一些基本的管理经验,一些基础的财务的经验,他跟我讲他现在从事的养牛这个行业是西海固这个地区,一两千年来一直有的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它有优势,它有什么优势呢,第一个,它的饲料比当地的农民要好,因为他的导师是全宁夏地区最好的一个养殖专家,然后,他的养牛方式也和当地农民不一样,当地农民养牛,他得养三年,从一个牛崽子养起,把它养大了以后然后卖掉,三年一头牛可以赚三千块钱,李成养牛他是养四个月,从一个崽牛养到一个架子牛,他就把它卖掉,这四个月一头牛他可以赚一千块钱,我们一换算,李成的养牛方式和农民比,他的获利率要高三倍,所以你看从饲料上,从养牛模式上,李成全部有创新,而这些所有的创新都是他背后的这些导师们帮助他一起摸索出来的,所以在中国地区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中国现在大学生他创业的成功率是百分之一,一百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能够侥幸的获得成功,中国年轻人的创业是百分之五,一百个人里面有五个人可以成功,YBC运营的这几年的模式里面,YBC它的创业成功率是百分之九十五,我想不是因为这些YBC所扶持的创业者比别的人更聪明,而我觉得是,整个一个创业模式的创新,使得年轻人创业的成功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演播室:【观察区】
陈伟鸿:刚才吴晓波先生说,中国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一,我想这个比例之所以如此之低,恐怕有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这些创业的大学生他们身处逆境,找不到出路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放弃,而李成的故事则完全是另外一个版本,他身处绝境却能够绝地逢生,因而他也成为了吴晓波先生关注的另一个新的标本,今天李成就在我们的节目现场,我也非常好奇,吴晓波先生究竟会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关注李成,关注李成的创业.
吴晓波:李成在现场吗,吴老师 你好,李成好,很高兴再次在中央台的演播室里
见到你,两个问题想请教你一下,其实我在西海固见你的时候,一直问过你一个问题说,你为什么大学毕业会从银川回到你的家乡,那么贫穷的一个地方去创业呢,我曾经开玩笑地问你,是不是你有女朋友在那儿,你说不是,为什么你会回去呢?
李成:因为我的家乡,从传统上来说,养殖业是我们致富的根本,但是我们的养殖业它很传统,技术很落后,而我学的这个专业,又是跟养殖业是有关的,所以我的家乡需要有这样一位有新技术的人员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所以我必须得回去带领大家一起共同致富.
吴晓波:你回去,在你的创业过程中像YBC这些导师李爱华 像税丽这些人,
她对你的创业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李成:如果拿金钱来衡量的话,我觉得这是很大很大的一笔金钱,它的财富很大
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非常非常大也非常非常昂贵,你给我们讲讲你未来的养牛你还有什么规划,我们现在就说是正和我的导师我们正在研究走一个比较优质的,就是把牛肉做出来是别人家都没有的,一定要做跟国际相接轨的这样一种规划,
吴晓波:好 谢谢李成
谢谢
我们用掌声来感谢李成
演播室:【讲述区吴晓波】
吴晓波:李成 我想在今天他已经从绝境中慢慢走了出来,他的养殖合作社从他最早的一个人到十个人,现在有四十几个农户,每年现在的出牛量有一千头左右已经是西海固地区一个小有名气的养殖专业户,其实我最近在跟一些各地创业年轻人接触的时候,我发觉像李成这样的故事其实比比皆是,很多年轻者在他创业的初期都会面临到一个绝境,然后他们又会在绝境中找到一个新生,而这个过程大概是几乎所有的创业者在他早年必经的一个课程,我们接下来来看的这个故事发生在福建,他们是一群养兔子的夫妻,他们也跟李成一样处到了一个人生最最困难的一个时间点
VCR4【福建小吴的创业故事】
解说:2010年夏天,北京酷热少雨,但是千里之外的福建却是暴雨连连,三明、南平等地山洪暴发,YBC一百多位刚刚起步的创业青年受灾。其中一对养兔子的青年夫妻受灾格外严重。
采访:林老师
福建三明志愿者导师
前所未有之严重,前所未有之水量,整个完全摧毁的桥梁有80多座,交通受到破坏的桥梁有九十几座,全县城区的四座桥梁只剩下一座。
采访:养兔青年 吴立宗
也是突然之间,我原来十几亩地统统毁掉了,还有路也统统毁掉了,那时候停水停电,还有交通统统断掉了,几百只兔子统统没有吃的了,草也没了。
原来存栏将近1000只兔子,到现在只剩下不到100只。就在夫妻俩孤立无援的时候,创业青年小吴看见了希望。
采访:林辉
福建三明志愿者导师
当时我们过来的时候是淌着河过来的,没有一个完整的路,淌着稻田、淌着河流过来的,我们导师的脚还陷到了泥巴里,我们来了以后,当时这里种植的牧草已经全冲了
采访:黄老师
福建南平志愿者导师
当我看到他夫妻两个人的时候,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特别酸楚,为什么呢?想起我30多年前我当农民的时候那种情境,他比我还酸楚,想当年我们已经是够酸楚的了,夫妻身上草、兔粪、粪便都在裤子上、衣服上。
解说: 来看小吴的是福建YBC的创业导师,小吴没有想到这些导师还会惦记着自己,专程来看他的项目。因为就在几个星期前,他的创业计划刚刚被这些专家否决。
采访:李凤
我们就想在帮扶青年的过程中应该是团队来帮助青年,我们YBC不知说一个人来帮助,一对一导师是需要的,但是更需要整个YBC导师的团队,整个团队资源来帮助他。
采访:养兔青年
我觉得非常感激,因为太艰难了,他们还看我(抽泣)
虽然出生在福建的大山中,小吴却是个有理想的人。中专毕业在外打了几年工,他和妻子主动回到了大山里来创业。
采访:养兔青年
一开始连公的母的都分不清楚,都是自己摸索。我们这边也没人养兔子,我唯一想养兔子就是说它繁殖的快,生长周期短,市场比较丰富。
解说:
更加严重的是,小吴从事的是养殖业,但是他的兔舍,卫生防疫成了大问题。
采访:黄老师
福建南平志愿者导师
两个夫妻为了这个创业,确实家里让人感觉到一贫如洗,走到他这个房子兔舍的气味就熏过来了,房间里头没有一个像样的家电,还是一台黑白的电视机,两夫妻的衣服上都是粘着很多兔子排泄物的一些痕迹。
采访:林老师
福建三明志愿者导师
也就是说他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卫生条件差,发生瘟疫或者兔子死亡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解说:当小吴向YBC提出申请时,专家审核时分歧很大。
采访:李凤
当时几个导师也跟我们分班导师在沟通,看到了这个项目的情况,从原则上讲确实当时的条件是不符合我们扶持的标准。
采访:黄老师
福建南平志愿者导师
我说假如说YBC不帮助这种青年,还帮助谁。虽然说他的条件不成熟,但是我们怎么帮助他,怎么日后去跟踪、关怀他,怎么去把他引导到正轨上来,使他走上真正的创业之路,这很重要。
解说:
最后导师们达成了一个意见,再给小吴六个月的时间进行整改。在这个过程中,YBC导师没有忘记对小吴的承诺。
采访:李凤
觉得既然这个青年知道了这个组织,我们组织关怀一定要到他这里。
采访:黄老师
福建南平志愿者导师
创业青年最打动的就是一个毅力,他坚信自己为生活,不能被生活所奴隶了,他要驾驭生活。
演播室:【讲述区吴晓波】
吴晓波:在小吴的故事里有两个特别的地方,第一 他这个项目其实没有得到YBC的评审通过,但是那么多人仍然不远万里的跋山涉水的去帮助困难中的小吴,第二个特别之处,我想各位都已经注意到了,在他的这个故事,包括前面李成的故事里面不断地出现一个概念,叫做创业导师,我想这个是在2011年,我们来谈中国青年创业和之前中国人创业的一个最大的区别点,西方对企业家他们认为企业家应该分成两种企业家,一种叫做商业企业家,一种叫做社会企业家,商业企业家是赚钱的,社会企业家是把他对商业的很多经验传授给新创业的一个年轻人,一个企业家,我想片子里所出现的创业导师大概都属于创业企业家这个系列,这一个人群的出现,我觉得对当前中国创业环境的创新和进步是具有很大意义的,因为在20年前他们不可能出现,20年前因为他们也很穷,20年前也没有这么大的商业土壤,没有那么成熟的商业模式,只有在今天,在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已经日渐壮大,千万计的中国民营企业已经成长起来了,所以一个新的创业土壤,新的创业人群已经出现了,而且中国的这批已经先富起来的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他们对商业的理解,甚至他们对人生本身的理解,也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所以这种氛围,这种人群的出现对中国年轻人的创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我想中国作为一个创业的国度,一代一代创业的年轻人能够成长起来是得益于这个国家共同的进步.
演播室:【观察区陈伟鸿】
陈伟鸿:听完了李成和小吴的故事,也许你很容易会想到这样的四个字:贵人相助,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上,其实你会遇到很多的十字路口,你需要做出很多的人生抉择,每当你站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彷徨 孤独 无助的时候,那种山穷水尽的压力可能会让你有点儿喘不过气来,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人能够向你伸出他的手,或者告诉你一句,给你温暖鼓励你的话,你都会重拾起前行的这份力量和勇气,当然我想
和危难时有贵人相助相比,每一个人的自助其实不可或缺.
演播室:【讲述区吴晓波】
吴晓波: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是英雄莫问出路,但是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出路,都有他的出身,而出路和出身又决定了他的未来,所以这句话讲讲很容易,但要实现是非常的难,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个故事,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犯过错误,社会给了他惩罚,然后当他重新回到这个社会的时候,他发觉他的生活已经塌掉了,更糟糕的是他的家乡也塌掉了,因为他的家乡在5?12之后的四川绵阳.
VCR4【唐天保的创业故事---(上)】
解说:事情还得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说起。5月12日大地震发生时,唐天保还在服刑期。就在12月刑满释放回乡后,唐天保一路奔回家,看到泥砌的老屋已成危房,妻子与幼女欠下了万余元债务,心中十分难过,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尽快为家人盖起新房。
唐天保:当时回来的时候,看到地震把房子摧残东倒西歪的,特别我看到的最放不下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家里面看到别人修房子,自己生活这么困难,作为一个男人,自己应该承担家里主要责任,也非常痛苦。
解说: 作为一个男人,此时的他心里除了愧疚、还是愧疚。他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尽快为家人盖起新房。但是,去镇上打工微薄的收入让他看不到希望。于是,他埋头学习木材加工技术,希望能靠一技之长闯出一条路。但是作为一个两劳人员,他却要承受常人所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
唐天保:这是每一个人的心理必须有的一些压力。一个想到社会是不是认可,家人还能不能原谅我们,这是最大的因素。想回来,想干什么,啥都没有,要是家人社会不能,家人不愿意,社会不能用,你这个人基本出来就是个废人一个。
解说:但是地震后的巨大商业需求却给他带来了创业的机会。
唐天保:地震之后修房子加工木材这是最大的商机,看到别人家里面劳动力都在外面打工的时候,家里面修房子只能加工木材确实很困难,拿一车木材上百,加工费两三百元钱,运费就是一百多块钱。而且还盖不料多少,一车拉的数量很少。确实很辛苦,所以我就看准商机,买一台小小的锯木机,也花不了多少钱,四五千块钱,有那个想法。
演播室:【讲述区吴晓波】
吴晓波:其实我没有见过唐天保这个人,他是我太太随着YBC的人员去四川绵阳调研时候回来告诉我的这个故事,她说她见到了一个特殊的创业者,他是一个两劳释放人员,他通过创业获得了新的生活,她说打动她的不仅仅是唐天保那种特殊的身份,而是他通过创业以后获得的那种新生,是从他的眼睛里可以看得到的
他对生活的一种自信和淡定,我想这些才是创业真正的魔力所在
VCR5【唐天保的创业故事(下)】
解说: 可是当时的唐天保连这三、四千元钱也拿不出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唐天保了解到YBC,并顺利通过刑释解教人员创业基金这一平台申请到了三万元无息贷款。
唐天保:虽然那个时候拿的钱不是很多,但却是对我来说是笔天文数字三万多,那个时候我家里不但没钱,还欠外面的债,而且给我三万块钱基本上给我生的希望,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我非常感谢YBC。
解说: 三万元很快派上了大用场,他买下了木材加工设备,并创新的安装在农用机上,用流动的方式为远村近邻上门提供木材加工服务。
唐天保:我想自己心里,辛勤劳动,来自己覆盖这种,别人对我们看中的阴影,用自己汗水,辛勤劳动去打动别人,对别人对像我们这样产生其他的那种看法。
解说: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盖起了三层高的新房,实现了他最初的创业梦想。现在,他的手机不停的响,业务多得顾不过来,成了远近有名的创业能人。
唐天保:收入挺好,收入一天收入一家子需要这种木材一天做一家,一般的请我们农村普遍性修房子三间房,一百多种条子,四五十米,就按最低价格也得五六百块钱,有的计划后面都一点的料,应该是六七百块钱,七八百块钱。
唐天保:我们白天这样辛苦,晚上两夫妻小两口在一起想着我开玩笑,心里还是很高兴,很高兴。在我们前辈经过这种,经过我们出去创业之间,现在想不到过这种日子。”
演播室【讲述区吴晓波】
吴晓波:唐天保在片子里讲了一句话,他说三万元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却给了我一生的幸福,我想这三万块钱对他来讲不仅仅是资金,而是什么呢,而是他重新进入这个社会的一个准入证,说明社会重新接纳了他,而且这个接纳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因为对于一个这样的负债家庭他不可能从银行中得到贷款,甚至很多亲戚朋友也不会借钱给他,但是一个创业的组织给了他这三万块钱,让他重新感觉到这个社会给了他一个机会,所以从一个一无所有的负债者,大家看到他建起了一个三层楼的房间,让他重新回到了社会之中,其实中国有很多这样一种边缘化的人群,这些劳改人员,这些犯过错误的人,让他们能够重新回到社会,让他们能够通过创业的方式,用自己的双手来重新获得人们的尊重,获得社会的尊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演播室:【观察区陈伟鸿】
陈伟鸿:人们常常都说挫折磨砺意志,创业改变人生,我常常在想,绝境可能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但与此同时它应该也能激发起一个人内心的潜能,所以,每一个人都不应该被忽略,只要你有创业的特质和精神,只要你有创业的勇气和方向,当然了每一个人也不应该忽略自己,尤其不应该忽略自己内心强大的潜能,如果你身处逆境能创业,如果你身处绝境能坚持,我想其实你离非凡一定不远.
演播室:【讲述区吴晓波】
吴晓波:李成 小吴和唐天保这些故事让我想起了《激荡三十年》里面很多熟悉的身影,比如说见到李成,我突然想起了三十多年前四川新津县的刘家兄弟 刘永行 刘永好,1978年他们高考落榜,走投无路回到家乡开始养鹌鹑,养鹌鹑蛋 鹌鹑饲料,然后开始做各种各样的饲料,后来他们家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的首富家族,刘永行曾经跟我讲,他说他当初是四兄弟里面跑销售的,有一天他把腿给摔断掉了,但是你还要继续去跑销售,他继续在外面跑,所以造成他落下了一个后遗症,他现在腿有点微瘸,比如说听到唐天保的故事让我想起了重庆的一位企业家,一帆摩托的尹明善,尹明善当年在年轻的时候在监狱里,在劳改农场曾经被关了20年,他出来以后从卖一颗绣花针开始,后来做摩托车,后来做汽车,去年企业也上市了,成为了中国东部地区很优秀的一个企业家,李成也好 唐天保也好,和当年的刘家兄弟,和尹明善相比,他们相同的是仍然有那种创业的热情和这种智慧,不同的是现在的创业者背后面,有了一种更新的创业帮扶制度和模式,使得现在的年轻人创业比早年的刘永行 刘永好和尹明善有了一个更大的成功概率,李成是养牛的,他现在每年能够出栏一千多头牛,我问他我说你未来要怎么样,他说我未来要养几万头牛,我养几十万头牛,当你要养到几万头几十万头牛的时候,其实你一家一户的一千多年来的那种农户养殖方式就不行了,所以他说,他希望能够开一间养殖农场,把牛放在一起来圈养,如果他的养殖场开起来的话,那就是中国最贫穷的西海苦地区一千年来它的养牛方式就会革命性地被改变掉,当他的牛养到几万头几十万头上百万头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说过几年后一个新的刘家兄弟,刘永行 刘永好在中国又出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想上班想自己创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