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整优化带来哪些好处?

曾铮:“十三五”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
日08:26&&&来源:
原标题:“十三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利用劳动力、土地与资源环境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大力吸引国外资本与技术,加快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推动了重化工业的进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和国内外经济条件的变化,我国优势要素价格逐步上升,要素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数量开始下降但人力资本素质不断提高、资本数量积累增速放慢但资本存量质量优势逐步发挥、可用土地数量不断减少但土地利用效率将会提升、技术引进效应进一步衰减且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资源供应趋于紧张且环境成本逐步提升,等等。随之产业比较优势也发生了显著转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十三五”时期,应关注我国要素条件变化的现实情况,更多利用市场化的政策手段,引导产业优化升级。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和韩国同样经历了要素结构变化及其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针对现实问题,两国都加快了产业政策调整,通过注重产业政策的市场导向作用、加快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积极加快培育自主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消费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等,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顺利转换,避免了要素优势丧失带来的产业发展断崖和经济发展停滞,为我国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了好的经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要素条件变化带来的要素结构转变,应顺应产业结构升级的客观趋势,加快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配套政策的实施,通过市场手段、创新动力和消费助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调整产业政策的方式。我国现行产业政策主要是扶持性产业政策,未来产业政策应该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并使之行之有效;二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三是加大对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对于具有较强外部性的应用性研究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应用性研究提供资助;四是强化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为产业转型提供优良的人力资本;五是完善行业信息、技术发展及趋势、经济运行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与发布,为行业信息交流和研讨提供公共平台。
  第二,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从产业优化升级的角度出发,应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要素市场化。首先就是要加快实现劳动力的市场化,为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劳动力效率提升创造条件。应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减少依附于户籍、编制等制度上的福利待遇,从而减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同时,要提高就业质量,通过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使人们的就业更体面,更有保障;此外,改革评价和激励机制,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鼓励引导人们干中学,使全社会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其次就是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为资本有效配置创造好的制度安排。应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对金融机构自主确定的货币市场、信贷市场等金融市场利率进行自律管理;同时,进一步丰富金融机构市场化负债产品,从而为稳妥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
  第三,逐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特征将逐步明显。因此,必须以创新为技术进步的核心,通过创新增强产业的吸收能力,以更好地吸收国外的引进技术,同时以国内技术创新促进我国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首先,要促进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两种方式融合推进,要把引进技术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要把整体推进和重点扶持结合起来,培育技术引进和消化创新的企业主体;要把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国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延伸其在中国的产业链。其次,要通过增强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想方设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为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创造宽松的条件;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灵活驾驭知识和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新型人才;要高度重视人才规划工作,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按地区、行业编制人才战略规划。此外,要通过多种体系建设创建适应技术创新的综合性平台,建立以政府为中心的创新投入体系;要构筑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的创新平台,改进和完善评价体系,规范基础研究的评价工作,在国家层面上统一规划、协调科研基地和基础设施的地域分布。再次,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研究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税收优惠政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系统。
  第四,积极引导居民消费升级。过去一段时间,国外需求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需求动力,国内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力相对较弱。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张,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日益明显。因此,应该主动发挥国内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通过引导居民消费升级推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首先,要确保居民收入增加,要重视研究适应消费需求的扩大和升级。其次,建议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再次,要调整消费倾向和消费方式,大力提倡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保健等消费,不断扩大消费领域,推动信贷消费的发展,提高信贷消费在消费中的比重。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健全农村保障制度的力度。此外,要高度重视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的商业网点,全面搞活农村市场流通,让工业消费品能够更灵活顺畅地进入农村市场。(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十三五”时期的产业发展战略
关注新华网
  从全球来看,在未来五到十年,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不断拓展,技术突破和业态创新将逐步融合产业边界,全球投资贸易秩序将加速重构,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性也将日益突出,服务贸易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将更加突出,服务业甚至研发活动都将呈现深入的产业内垂直分工的特征。从中国来看,目前中国已成为一个工业和贸易大国,是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仍存在产业发展水平低、处于全球分工格局低端等问题,未来有望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并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十三五”时期我国三次产业发展的定位、方向和政策都将面临重大的变化。
  “十三五”时期应对产业结构升级思路进行重大调整:摒弃以往追求产业间数量比例关系优化的指导思想,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是提高生产率。
  基于一般意义的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我国五年规划一般将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关系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比如,“十二五”规划提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2010年的43%提高到47%。但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并不存在一个严格意义的三次产业数量比例关系,尤其是在当今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各个产业边界日趋模糊的大趋势下,统计意义的产业规模数量比例指标作为政策导向的意义已经越来越小,寻求最优产业比例关系、进行“产业结构对标”的产业结构升级思路,其合理性和操作性的基础已越来越薄弱。
  实际上,产业结构演进升级的本质是生产率高的部门逐步替代生产率低的部门成为主导产业。虽然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演进趋势,但2013年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仍高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存在第三产业比例上升而整体劳动生产率下降的潜在产业结构的“逆库兹涅茨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我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是生产率的提升,不能够仅依靠三次产业的数量比例来判断三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关键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
  因此,“十三五”期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题要从强调增长导向的规模比例关系转为强调发展导向的产业融合协调,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也要从产业数量比例调整转向产业质量能力提升,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产业的生产率;为了更好地适应产业融合的趋势,未来的产业政策应逐步突破传统的“产业结构对标”的思路,消除政府对部门间要素流动的扭曲和干预,减少部门垂直管理带来的产业融合障碍,通过促进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商业模式融合和政策协调,促进三次产业和各产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在具体制定“十三五”规划时,建议不要把三次产业结构产值和就业比例作为产业发展的“应然”目标提出,产业结构数量比例只是一个“实然”变化,重点考核三次产业发展的质量目标,可以用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指标等来衡量。
  “十三五”时期应对三次产业的功能定位进行重大调整:在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发展能力进一步稳定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通过培育工业创新驱动和高端要素承载功能实现从经济增长引擎到可持续发展引擎的定位转变,通过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服务业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定位。
  当今世界,三次产业彼此融合与互动发展是大势所趋,从农业看,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工业看,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信息化是工业化国家“再工业化”的两大趋势,是制造业重获竞争优势、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源泉;从服务业看,只有融合发展,服务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为制造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具体到产业功能定位和战略举措看,为了进一步稳定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应转变过去主要通过财政补贴等扶持性的政策措施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思路,在继续贯彻惠农政策的同时,重点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等措施逐步提高农业的发展能力;作为过去经济增长引擎的工业部门,要通过核心能力的构建进一步突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创新驱动和高端要素承载功能,逐步由过去的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向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和提升全球竞争力转变,发展模式将从标准化、模块化产品向一体化产品转型升级,从简单产品向复杂产品转型升级,由过去粗放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和模仿创新向精益化生产和自主创新转变;服务业要通过打破垄断和市场管制、改革投资审批、加强信用制度建设等措施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从而培育服务业部门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责任编辑: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_观点库_观点中国
当前位置: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这一定位和航标,给新起点上的中国经济华丽转身赋予了深远内涵,也吹响了“十二五”结构调整攻坚战的嘹亮号角。
结构调整道远任重
●扩内需促消费、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等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都紧扣着结构调整的主线
结构调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艰难命题,不免要带来短期增长的“阵痛”;结构调整又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战略抉择,它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石。
回首过往,结构调整的成绩单令人欣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结构也不断优化。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罕见重大自然灾害轮番袭来,“保增长”压力前所未有,神州大地奋力调结构的步伐却一刻也没有停歇。
数字清晰反映出“十一五”经济结构之变: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一次超过投资,成为拉动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首;200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50.7%上升到52.5%。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当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十五”末的40.3%上升为43.4%。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宏大战略向纵深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3年高于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均衡性进一步提高。
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社科院工经所副所长看来,近年的结构调整出现了一些深层次嬗变。他认为,“十一五”期间,市场机制引导结构调整升级的力量有所增强,技术进步推动结构调整升级的作用渐显,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向势不可挡,而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促动力日益提升。
扩内需促消费、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都紧扣着结构调整的主线。
瞻望未来,结构调整之路依然道远任重。
多年的高速发展,我们也付出了很大代价,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长期累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渐显现。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认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外需拉动,内需不足,消费不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合理,从而影响了经济的稳定性。从产业结构看,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制约了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李平分析,国内工业结构已出现了显著的趋势,但推进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外延式特点,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大。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不仅降低了增长的可持续性,还造成了发展与环境的严重冲突。此外,城镇化发展、中西部发展滞后等,都是亟待破解的结构性问题。
内需引擎开足马力
●未来5年,应当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把扩大投资和增就业、惠民生有机交融,创造更多最终需求,以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既缘于世界经济大变革的不可逆潮流,更缘于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内在要求。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呈现了一些新趋势,对中国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带来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成为中国发力加快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外需易受许多不可预料和突发因素的影响,通过挖掘内需的巨大潜力,破解制约扩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格局,未来的经济发展就能更加主动,更加稳定。
扩大内需,重点在于消费需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需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创业机会,为居民开辟更多收入之“源”;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乡中低居民收入,让百姓消费更有底气;需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消费预期。此外,还应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李平认为,中国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将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创造有利条件。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居民消费将进入加速升级的黄金阶段。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超过3500美元,消费潜能处于快速释放期。近年来,住房、汽车、数码产品、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不断引发新的消费风潮。尽管以消费为主导的格局尚未形成,但伴随国民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以及社保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将越来越强。
投资的主题词则是“优化”。张汉亚说,进入“十二五”,需要大量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将趋于完备,因此,尽管投资的绝对数量不会降低,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相对下降。“十二五”时期的投资将更多地体现在结构优化上。这既包括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为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需加大对“三农”、自主创新和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的投资;也包括投资的地区结构调整,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注入的投资量相对较多,以改变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在内需构成中,投资与消费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关系。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密切相关,二者完全可以良性循环。因此,未来5年,应当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把扩大投资和增就业、惠民生有机交融,创造更多最终需求,以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撑起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结构均衡、组织合理、布局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规划建议勾勒出未来中国经济的一条发展路径
一个国家的现代产业体系,最能体现核心竞争力,是撑起整个经济肌体的“筋骨”。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局,顺应技术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均衡、组织合理、布局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规划建议勾勒出未来中国经济的一条发展路径。
李平认为,今后,市场需求将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产业发展最终要接受市场检验,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当紧紧盯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力争使供给结构能及时契合需求的变化。当前,全球消费市场正在向节能、环保、低碳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新技术、新创意刺激着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主动应变,才能赢得广阔市场空间。
补足产业结构中的“短板”,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在长长的国际分工链条中,中国仍处于收益较低的加工装配中心的位次,技术装备和重要零部件的生产能力还比较弱,大量关键技术依赖外部支持。大力发展这些“短板”行业和产品,当是的重头戏。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离不开外部条件的有力支撑。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对其有利的税收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对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金融机构对新兴产业的倾斜&&多管齐下,将弱嫩的“幼苗”尽快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
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也是的战略重点。张汉亚预计,“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增强。生活质量高了,对三产的发展会产生更多需求,其中,提高生产效率的和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将获得快速腾跃。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和东部地区,完全有条件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其他地区的服务业发展也有很大余地。
专家指出,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应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企业主动调结构、促升级,让竞争压力成为助推产业升级的持续动力,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产业。政府的职责,则是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的调节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并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李平: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社科院工经所副所长.)
日,备受瞩目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此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讨论并审议“十二五”规划文件稿。“五年规划”主要是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远景确定目标和方向。会议的任务决定了会议的重要程度。事实上,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不仅关系到“十二五”的开局,还关系到即将到来的建党九十周年以及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因此,这次会议的意义重大而深远。2008年5月;第5期(总242期)ChinaIndustria;EconomicsMay,2008No.5产业经;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何德旭1,2,;(1.湖北经济学院,姚战琪2湖北武汉430205;100836)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第三[摘要]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技术
2008年5月
第5期(总242期)ChinaIndustrial
EconomicsMay,2008No.5产业经济】【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
何德旭1,2,
(1.湖北经济学院,姚战琪2湖北武汉430205;
100836)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北京
第三[摘要]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伴随着就业结构的变迁、
产业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对结构变动的贡献度增大,以及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高。本文从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效应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就业结构转换效应、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升级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重点探讨如何保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各种效应的协调互动,剖析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外因素,提出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方向。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社会发展程度,结合21世纪前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认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现实发展道路及发展目标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进步;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8)05-0046-11
工业化理论将工业化进程分为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后期三个阶段,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和按收入水平进行分组的截面分析表明,工业化中期的增长与结构变化表现为以下特征:一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国家大都经过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而工业化中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积累的迅速提高和结构的快速转变;二是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技术进步加速,表现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迅速提高;三是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国家基本上经过了重化工化的发展过程。①
结构主义理论将经济结构变化与长期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认为结构效应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而不仅仅局限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的经济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不仅具有增长效应,而且属于集约增
[收稿日期]2008-04-10
[作者简介]何德旭(1962―),男,湖北潜江人,湖北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姚战琪(1971―),男,陕西眉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①王岳平(2001)等人对工业化中期的增长与结构变化特征有详细的分析和描述。
长效应。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处于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长期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改变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途径。在目前中国资源环境和需求双重约束条件下,要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迅速提高要素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再配置效应,发挥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本文从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效应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就业结构转换效应、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升级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探讨如何保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各种效应的协调互动,剖析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外因素,提出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方向以及体制保障和政策措施。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结构转换效应
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成果指出,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经济发展,由于各产业的生产率差异导致的收益率不同,资源和生产要素大规模地由初级产品生产部门向制造部门转移,再向服务部门转移,从而保持三大产业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平衡。与生产结构的转换相似,就业结构也表现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趋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程度较强的相关性。中国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转型的趋势与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人的多国实证研究的结论吻合,中国产业转型进入加速期,具有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典型特征。但是,与工业化过程中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多国典型事实不相符的是,中国就业结构转型大大滞后于产业结构转型。
通过对1978―2006年中国各年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①,发现:①第一产业各年指标值均为负值。在改革初期结构偏离度已较高,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化,偏离度偏离零值越来越远。②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较大,说明该产业各部门在这个时期正在接纳越来越多的从其他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这与在此期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的情况一致。20世纪90年代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值又大幅上升,从1990年的0.93上升到2005年的0.99。这表明,与第二产业在GDP中过高的比重相比照,第二产业正在走一条资本密集型的技术路径。③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且逐渐向零值靠拢,这表明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正在向均衡状态靠近。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第一产业结构偏差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越来越小,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偏差大大小于第二产业。
中国三大产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匹配的状况,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偏差较大,成为劳动力向其他产业流出的主要部门,但第二产业近年来较高的就业结构偏离度表明第二产业并没有合理吸收从其他部门流出的和正在转移的大量劳动力。由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而从农业、工业转移出的劳动力,正在大量流入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已成为吸收劳动力最主要的部门。发展服务业对带动就业增加和满足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调整与转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1994年起,第三产业就业比重(23%)超过第二产业(22.7%),2006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达32.2%,第二产业为25.2%。但第三产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结构偏差,服务业内部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具有相当的差异性。与国外相比,在相同增加值产出的情况下,中国第三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已经高于国际标准模式的水平(李冠霖,任旺兵,2003)。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变化分析,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虽然远大于第二产业,但从1986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指标值处于下降趋势,由
因此,如果不能处理好第三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关系,第三产1986年的0.43下降到目前的0.25。
①我们通过定义结构偏差系数E来衡量就业结构偏离程度:E=a/A-1,其中:a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结构,
其数值等于某一部门产值与GDP的比值;A表示就业的部门结构,其数值等于某部门就业人数与全部就业人数的比值。如果E=0,表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处于均衡状态;E与0的差距越大,表明结构的偏差越大。限于篇幅,略去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数值结果。47
业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同时产出增长不能保持同步,那么,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将会很小。
中国就业结构不适应产业结构转型的主要表现:一是劳动力投入偏向第三产业,但全社会产出的技术和投入结构的变化并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投入增长有大幅下降的同时,中国就业的增加主要偏向于第三产业,但是与处于后工业化和经济成熟阶段的发达国家就业结构偏重第三产业的形成机制完全不同,发达国家就业以第三产业为主是已进入以“服务经济化”为代表的成熟阶段才有的特征,与中国当前有着本质区别。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中间投入结构中的份额是不断增加的。因此,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特性对第三产业劳动力投入是扩大效果,而在中国,这一因素是缩小第三产业劳动投入的(胡秋阳,2006)。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工业对劳动力的净排出效应迅速增强。中国进入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以后,第二产业在生产增长率迅速提高的同时,劳动生产率也迅猛增长。在中国,由于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就业减少效应大于生产增长导致的劳动投入增长效应,也就是第二产业生产增加没能适应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产生的劳动排出效果,使得中国第二产业劳动投入的增长势头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劳动力吸收能力降低(胡秋阳,2006),这是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产值结构变动的根本原因。三是农业生产率提高导致的劳动力减少效应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带来较大压力。农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净减少的劳动力对第三产业就业形成了持续压力。
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总体变动不一致的原因包括:一是相当多的地方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成为导致就业结构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资本替代劳动的技术选择路径是中国就业结构偏离度较高的根本原因之一。三是改革开放后,市场在劳动力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但是仍存在一些阻碍劳动流动的因素,例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城乡差别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成为制约就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因素。
三、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升级效应
第三产业规模增大和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服务业发展滞后是影响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之一。无论从服务业发展的规模还是发展的质量来分析,中国服务业与同等程度的发展中国家都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服务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但结构不合理、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等矛盾仍然较为突出。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服务业的生产性不足,服务业更多的是为消费者服务。但是与国外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比较发现,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并不低。通过对中国与印度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进行比较①,1990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22.1%,1995年仍为22.1%,2000年为24.8%,2004年略升为25%;印度生产性服务业比重1990年为16.14%,1995年为18.3%,2000年20.9%,2005年上升为23.1%。从数据比较分析看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稍高于印度,且两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有缓慢上升趋势,考虑到中国和印度统计口径的微小差异,中印两国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大体相当。但是,通过国际比较就简单地得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较发达,服务业结构较完善的结论是错误的。究其原因,一是中国服务业产出中更大的比例用作中间投入到第二产业及服务业的生产过程中,即便如此,中国第二产业总投入
本文为分析方便以及数据来源的可得性,将印度生产性服务业界定为包括运输、仓储及通信服务业,金融、保险、不动产及商务服务业;印度消费性服务业按照印度统计口径主要包括贸易、旅馆及餐饮业,公共服务、社区及个人服务业。按照1997年行业分类标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与零售、金融和保险、房地产;中国消费性服务业包括社会服务业、
及广播、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由于2003年开始中国采用新的产业分类标准,统计数据口径以及行业分类与以前年份不完全可比,因此,文中不显示2003年以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数据。①48
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就是说,中国服务业中比例较大的生产性服务业并没有在产业生产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高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规模较大的表现,但并不代表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同样高,物流、电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政府垄断经营,政策性进入壁垒高,社会资源不能正常合理流动,以及这些行业定价高于市场定价都是生产性服务业效率低的表现特征。三是中国许多提供生产性服务的第三产业部门参与社会分工的深度不够,以及由于交易成本高,工业企业中大量的本应由市场提供的生产性服务(物流、设计、售后、资金运作等中间服务)转为由企业内部提供,造成市场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在统计上显示为工业的总投入中,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
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与国外同等发展程度国家大体相当的状况相反,中国消费性服务业比重大大低于国外平均水平。消费性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足印度的一半①。中国消费性服务业比重低的主要原因:一是长期以来高储蓄和高投资导致消费率偏低,消费增速缓慢是制约消费性服务业得不到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二是各地普遍重视重工业,轻视服务业发展的观念导致消费性服务业得不到健康发展。三是消费结构升级缓慢。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消费品需求结构升级的时期,但是由于消费性服务业价格偏离市场定价、政策引导不够、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消费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可以预计,短期内消费性服务业很难出现像工业消费品一样的普遍和大规模消费时期,需求结构升级到以消费性服务业为主、非物质的精神消费占主体的消费结构还需时日。
国内大多数研究成果注意到生产性服务业对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和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性,但忽视了提高生产性服务业自身效率和加快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认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和比重均不低,但存在生产性服务业效率低和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并存的现实状况。服务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总体思路:一是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改变电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政府垄断经营的格局,降低政策进入门槛,适当增加进入主体,形成适度竞争格局,提高这些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服务效率。二是推进工业企业和服务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运营成本。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重点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生产和服务环节,将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三是改变政府投资体制和降低政府投资比重,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制定政策鼓励消费和改善消费结构,尤其是要提高消费性服务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
四、产业结构变动中要素投入贡献和资源再配置效应
1.产业之间增长因素变动特点和原因
从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后,1980―2006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出增长速度相差无
这种变化特点与中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几,第三产业资本投入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第二产业。
构变动的趋势相符,表明改革以前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重生产、轻消费政策导致的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和严重受排挤的情况有了很大程度改善,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人均收入提高以后需求弹性较大的服务行业在资源投入方面开始超过制造业。但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来看,增长最快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第二产业的差距在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相对于产出增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入增长的差距更大。第三产业产出增长比第二产业仅仅低0.73个百分点,但劳动投入增长和资本投入增长分别比第二产业高近一倍和25%,结果第三产业全部要素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18%,第二产业全部要素投入对产出增长贡献率仅为45.34%,因此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82%,而第二产业却高达54.66%。
①笔者按照两国产业分类的可比口径计算,1991―2005年中国消费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大致在9%―
12%之间,同期印度消费性服务业比重在25%―32%之间。49
这表明改革至今,第二产业增长效率相对较高,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增长效率较低。
从第二产业来看,1979―1990年,产出增长率为9.9%,资本投入增长率和劳动投入增长率都较高。1990―1995年,产出增长率明显上升,增长率提高到15.08%,而资本投入增长和劳动投入增长迅速下降,分别下降了25%和48%,结果造成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提高到73.53%。1995―2000年,增长率相比上一阶段有所下降,同时资本投入增长率和劳动投入增长率下降幅度更大,分别下降了31%和71%,因而造成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提高到79.24%。2000―2006年,第二产业增长率开始回升,劳动投入增长率和资本投入增长率都迅速提高,分别比上一阶段增长206%和210%,为改革开放后增长幅度最高的时期,从而造成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下降到42.41%。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第二产业的增长在2000年以后主要依靠要素的投入来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主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带动,因此在这一时期第二产业的增长效率有所下降。
从第三产业来看,1979―1990年产出增长率为10.03%,资本投入增长率和劳动投入增长率较高。1990―1995年,与第二产业要素增长趋势不同,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增长率有明显上升,资本投入增长率提高了45.02%,劳动投入增长了7%,因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迅速下降。1995―2000年,第三产业保持与前一阶段基本相同的增长速度,资本投入增长率略增,劳动投入增长率下降了54%,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提高到25.31%。2000―2006年,第三产业产出小幅增长,在资本投入大幅下降和劳动投入略增的影响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贡献率提高到56.45%。表1
1979―1990
总产出增长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因素比较1990―1995II15.08
(100)单位:%2000―2006II10.87III10.19(100)1995―2000II10.48(100)1980―2006II11.58(100)III10.03(100)III9.40(100)III9.53(100)III10.85(100)9.90(100)(100)
资本投增长率8.44
(34.10)8.64(34.50)6.27(16.62)12.53(53.34)4.35(16.60)12.88(54.06)11.25(41.38)5.58(21.89)7.81(26.96)9.64(35.53)
劳动投增长率4.75
(28.80)6.66(39.80)2.48(9.85)7.12(45.48)0.73(4.16)3.28(20.63)2.94(16.21)3.68(21.66)3.55(18.38)6.08(33.65)
全部要素投入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6.23(62.90)7.45(74.30)3.99(26.47)9.29(98.82)2.18(20.76)7.12(74.69)6.26(57.59)4.44(43.55)5.25(45.34)7.50(69.18)3.67(37.10)2.58(25.70)11.09(73.53)0.11(1.18)8.31(79.24)2.41(25.31)4.61(42.41)5.75(56.45)6.33(54.66)3.34(30.82)
注:II为第二产业,III为第三产业;资本的产出弹性设定为0.4,劳动的产出弹性设定为0.6;资本投入指标为固定资产净值加全部流动资金,将估算的全社会资本总量与以三大产业在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累计总额中的比重为权数的乘积计算出各产业的资本投入;价值指标根据不变价计算;括号内数据为要素增长和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作用率。资料来源:1979―1990年数据引自郭克莎(1992),其余数据为作者计算。
2.产业结构变动的资源再配置效应
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质是通过劳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和流动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加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也即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再配置(包括存量再配置和增量再配置),对生产率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一是高度化效应,二是合理化效应。前者是指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时导致的不同生产率部门的比重变化对总生产率的影响,后者是指由于资源在部门之间的流动降低了经济的非均衡程度,从而改善了部门之间的联系状况而对总生产率的影响(吕铁,周叔莲,1999)。
测算具有不同要素生产率的部门之间的资源再配置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是M.赛尔昆的资源再配置效应(TRE)模型。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实际测算方法50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_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28等内容。 
 [6]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中国工业经 济》,2008 年第 5 期,第 46―56 页。 [7]Ju, J., J. Lin and ...  的重要性,提出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措施...《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直接投资对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作用 机理及...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之路才是...” 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端产业的“挤出”效应。 ...生态目标,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大力发展高附加值...  产业结构调整的汇率驱动效应及中国实践的耦合性解释_...经济的主要宏观政策变量,汇率在混合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国务院提出外汇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建立以市场为...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过分强调比例关系的...中国创造” )问题,需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提高产业...从而导致了我国产业政策的出 台存在摇摆性或者矛盾...  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 日本政府历来都把产业结构优化...结构发展规律,一定要有较强的增长趋势和带动效应。 ...日本企业确立起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为其最终目标...  升级的成效得到集中体现, 起到良好 的示范带动效应...实践中检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的相关政策措施,并不断...三、目标要求 (一)把握总体目标 全市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_互联网_IT/...“挤压”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端产业的“挤出”效应。...数据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速回落, 处于从 政策性刺激增长...  调整, 而产业升级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核 心和目标。...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最后提出本文研究的政策...[3] 赵伟,江东.ODI 与中国产业升级:机理分析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