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事权”划分突变为“财政事权”划分?有什么是事权划分差别

央地财政事权划分改革起航:教育医疗和养老为央地共有|财政事权|教育|医疗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央地财政事权划分改革起航: 教育、医疗、养老为央地共有事权
  本报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牵涉甚广的央地事权划分,终于迎来首个指导意见。
  8月2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意见对于央地财政事权划分改革,给出了划分原则,明确了改革目标,并制定了具体时间表。
  改革重申要适度加强中央财政事权,事权划分要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受益范围,激励地方政府主动作为,减少并规范央地共同财政事权;事权划分争议,由中央裁定,维护中央权威。
  有地方财政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央地财政事权划分,是财税改革的基础,指导意见方向明确,要先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明确政府事权范围之后,再进一步明确央地事权划分,后续部门职能、转移支付等才能得到规范。
  但也有地方财政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指导意见还是偏原则性,改革要落地,还需大量配套安排。
  至于外界关注较多的,如教育、医疗、社保等现为央地共有事权,后续如何划分,指导意见表明此类“中央战略意图、跨省(区、市)且具有地域管理信息优势”的财政事权,仍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
  财政事权由中央决定
  这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首个央地事权划分意见。当年对央地事权和支出划分,沿袭至今,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日渐突出,急需再做调整。
  如政府职能定位不清,一些本可由市场调节或社会提供的事务,财政包揽过多,同时一些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承担不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尽合理,一些本应由中央直接负责的事务交给地方承担,一些宜由地方负责的事务,中央承担过多,地方没有担负起相应的支出责任;不少中央和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交叉重叠,共同承担的事项较多等。
  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为改革的第一步。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应该管住政府的手,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很多事情,最后都会落在政府支出上。本届政府三年来大力推动的简政放权,不能只是着眼于减少了多少审批项目、下放了多少行政权力,根本落脚点应该放在政府支出规模因此缩小了多少。如果简政放权没有带来政府支出的削减,说明还有很多潜在效应没有发挥出来。
  央地财政事权划分,定边界、算账、划分等都是难题,争议怎么解决?意见指出,要坚持财政事权由中央决定。在完善中央决策、地方执行的机制基础上,明确中央在财政事权确认和划分上的决定权,适度加强中央政府承担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和能力,维护中央权威。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争议由中央裁定,已明确属于省以下的财政事权划分争议由省级政府裁定。
  这并非完全放任中央权力,调动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改革的题中之义。意见指出,要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在中央授权范围内履行财政事权的责任,最大限度减少中央对微观事务的直接管理,发挥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加强区域内事务管理的优势,调动和保护地方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指导意见还指出要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中央委托地方行使的财政事权设置的原则、程序、范围和责任,减少划分中的争议。
  教育、医疗、养老为央地共有事权
  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进一步明晰。
  中央事权。加强中央在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全国统一市场、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财政事权,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出入境管理、国防公路、国界河湖治理、全国性重大传染病防治、全国性大通道、全国性战略性自然资源使用和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确定或上划为中央的财政事权。
  地方事权。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与当地居民密切相关、由地方提供更方便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确定为地方的财政事权,赋予地方政府充分自主权,逐步将社会治安、市政交通、农村公路、城乡社区事务等受益范围地域性强、信息较为复杂且主要与当地居民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确定为地方的财政事权。
  至于央地共同财政事权,国务院表示考虑到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需要更多发挥中央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因此应保有比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对多一些的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
  这意味着,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科技研发、公共文化、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就业、粮食安全、跨省(区、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与治理等,仍为央地共同财政事权。
  不过,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减少并规范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分解细化各级政府承担的职责,避免由于职责不清造成互相推诿。
  比如,当前外界关注较多的,全国基础养老改革方向为全国统筹,这是否表明基础养老将划为中央事权呢?指导意见明示,基础养老仍为共同事权。
  我国基础养老金目前仍有大量结余,但局部地区如东北三省等出现“收不抵支”现象,财政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支付压力仍然很大;而东部沿海省份,由于青壮年人口大量涌入,养老金支付压力较轻,每年均有大量结余——加强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呼声渐高。
  某东部省份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人员流动角度来说,有必要加强全国统筹;但我国养老管理体系很复杂,不同人群适用不同政策,背后都需要财政埋单,完全交给中央,中央财政难以承受,从这个层面来讲,基础养老仍然只能是央地共有事权。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像养老的问题,现在省财政每年都会算账,根据既有财力怎么扩大保障面,分别适用什么政策等。比如对于失地农民,若土地出让金不够,会将他们纳入社保范畴,财政需要埋单;若完全转为中央事权,地方将所有农民纳入保障范畴,中央财政成本非常高。
  重在落实
  中部某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指导文件出台,能方便省级财政清理部门专项,防止基层政府随意开口,能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不过,该指导意见的重点仍在央地财政事权划分上。有地方财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指导意见还是偏原则性,中央和地方这种“父子”关系,事权和支出责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划分清楚。后续如何改革,还要看更细致的安排和落地情况。
  指导意见为促进改革落地,还制定了推进时间表。如2016年,选取国防、国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率先启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年,争取在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年,基本完成主要领域改革,形成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清晰框架,适时制修订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研究起草政府间财政关系法等。
  (编辑:姚建莉)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各级政府长期以来以投资和GDP增长为政绩,政府投资过量,挤压了民营经济。我们现行的征地制度,卖地制度,使得地方政府过度的依赖土地收入,鼓励高地价高房价,挤压了居民消费。
保罗-克鲁格曼说过“房地产泡沫是内置于经济系统中的。泡沫严重时,房地产崩溃并非黑天鹅,而是房间里的大象,看上去显而易见却总被人们忽略。”
第一,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我认为应该是量要适度,价要合理。第二,保持灵活适度,实施预调微调。要基于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要相机抉择。第三,要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未来,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来源国。从FDI接收国到净贡献国,这几十年的蜕变终于让中国以完美的姿态站在了G20全球发展议题的最前沿。您访问的页面不见了!||||||||||||
&当前位置:& & >
财政部:深度解读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核心提示:要处理好整体改革与分领域财政事权划分改革的关系、财政事权划分原则与具体财政事权划分的关系、财政事权划分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向与短期政策措施的关系。
  问:《意见》出台的意义是什么?  答:《意见》是国务院第一次比较系统提出从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即政府公共权力纵向配置角度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合理、规范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职责的综合性、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是《意见》出台有利于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现代国家治理要求科学界定公共权力边界,并实现国家公共权力的合理配置和规范运行。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形成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律保障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二是《意见》出台有利于加快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步伐。在明确政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基本规范以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将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关制度以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形式规定,实现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让行政权力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运行。  三是《意见》出台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撑。事权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有效运转的基础和支撑,是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逻辑起点和前置条件。在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形成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标志着财税体制改革进入了深化阶段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问:为什么说《意见》中有关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答:各国的事权划分都必须遵循普遍的规律和内在的逻辑,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受历史背景、政治环境、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等因素影响,又各有不同。《意见》既遵循事权划分的一般规律,并坚持法治化规范化;又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历史背景等基本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模式。  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无论是总体设计,还是推进分领域具体改革,都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着眼于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意见》从财政事权划分入手,通过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职责,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二是坚持财政事权由中央决定。在完善“中央决策、地方执行”的机制基础上,明确中央在财政事权确认和划分上的决定权,维护中央权威,加强国家统一管理,确保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同时,对经中央决定属于地方的财政事权,要通过合理有效方式授予地方,保证地方政府在授权范围内依法履行地方财政事权的权利。  三是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并保有比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对多一些的共同财政事权。考虑到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更多发挥中央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应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并保有比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对多一些的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  四是激励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结合我国现有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要通过有效授权,合理配置地方财政事权,使基本公共服务受益范围与政府管辖区域保持一致,更多、更好发挥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贴近基层、获取信息便利的优势,激励地方政府尽力做好辖区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和保障。
[责任编辑:李胜军]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
资讯排行榜错误:您所请求的网址(URL)无法获取
您所请求的网址(URL)无法获取
当尝试读取以下网址(URL)时:
发生了下列的错误:
Connection Failed
系统返回以下内容:
(11)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The remote host or network may be down.
Please try the request again.
您要连结的网络服务器或网络可能发生故障。请稍后再试。
本缓存服务器管理员:
Via:zhshx15:6 (Cdn Cache Server V2.0)
Generated Mon, 02 Oct :38 GMT by
(Cdn Cache Server V2.0)财政部释疑:央地划分事权为何目前仅推财政事权|财政|事权|中央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财政部释疑:央地划分“事权”为何目前仅推“财政事权”
  相关条件不具备,让此前中央与地方划分“事权”,退一步变为划分“财政事权”。
  8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这是国务院第一次比较系统提出从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即政府公共权力纵向配置角度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
  业内人士发现,这份《意见》在事权划分上与之前口径有所不同,即此前表述均为中央与地方划分“事权”,而现在表述为中央与地方划分“财政事权”,多了“财政”二字。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包括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部分社会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
  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方案》),延续上述表述,即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2014年10月,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解读《方案》时称,也同样是中央与地方划分“事权”这一表述。
  不过,最终出台的顶层设计方案的《意见》却对此统一表述为“财政事权”。比如,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保障地方履行财政事权;减少并规范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
  为何之前的“事权”划分突变为“财政事权”划分?两者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对此,8月25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答记者问,给出了解释。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称,政府间事权划分不仅涉及行政权划分,还涉及立法、司法等广义公共服务部门,是“大事权”的概念。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法治化还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全面推进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因此选择了从财政事权入手。
  为何选择从财政事权入手?上述负责人给出三点理由。
  一是从财政事权划分入手推进改革具备一定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规模扩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加上政府职能的加快转变,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新修订的《预算法》颁布实施,也为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奠定了法律基础。
  二是从财政事权划分入手推进改革可以从根本上破解改革发展面临的诸多紧迫难题。当前,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需要进一步理顺、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需要进一步清理整合、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都需要以明确政府的财政事权划分并相应界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为前提,从财政事权划分入手推进改革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是从财政事权划分入手推进改革可以为全面推进事权划分改革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事权划分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些成熟市场国家的事权划分经历了数百年的逐步演进。财政事权是政府事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合理划分财政事权入手破冰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改革,先局部后整体,既抓住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这一政府核心职责,又能够为全面推进事权划分改革积累经验、趟出路子。
  的确,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楼继伟在谈到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时表示,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顶层设计、各方面配合、协同推进的过程,也是渐进的过程。有的国家花了两百多年的时间,才逐步把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逐渐合理化,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表示,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是一个系统工程。《意见》只是开了一个头,而且强调的是“财政事权”的划分。按照政府做事直接花不花钱,事权可以分为“财政事权”和“非财政事权”。政府规制的许多事更多需要动用的是社会资源,而不是政府财力。这个问题当然也很重要,但一个文件不能解决所有事。《意见》聚焦更为引人注目的“财政事权”,回应的是财政体制改革问题。
责任编辑:李彦丽
峰会将重申避免竞争性贬值。峰会将支持扩大SDR的使用范围,这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峰会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一个新亮点。峰会将承诺促进结构性改革,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峰会将讨论全球经济面临的新的不确定性。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这两个技术,在未来会使数字货币在金融市场当中的使用权重大大增强。同时可以彻底改造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大数据意义上,未来的金融机构的核心能力不是存量的改造,而完全是增量的变化。
从各国应用负利率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反而,出现了有悖于负利率实施初衷的五大矛盾,值得保持警惕。
如果剔除学区等非经济因素,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并不大,其关键原因在于一线城市价格过高,透支了住房价格的未来上涨空间。从长期投资价值来说,大多数一线城市住房的租售比都在1/1000以上,住房通过出租获取的年化投资收益率仅为1%左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