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20 [image]20 请问大咖,异地北京大型担保公司司可以办理贷款吗

人次在我爱卡申请信用卡
人次申请贷款 255家 银行和金融机构授权合作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极速贷款 当天到账
查看: 154|回复: 2
有没有20天以上的口子?老哥分享下,不要14天的太垃圾
阅读权限10
普卡I级, 经验值 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经验值
发表于 8&小时前
过节了,要还很多APP。都是14天的,想新一些大于20天的,把债务推到下个月,希望大家帮忙出主意。
先谢谢了!
阅读权限20
发表于 8&小时前
飞鸟贷,不过比较墨迹,不用芝麻,一般第一次2500额度到2300多,分10次,每周一次还,要还3200,你看着办吧
现金巴士2k
魔法现金1k4
先花一亿元2k
早就黑户了一直撸,上面是今年4月撸到现在的
阅读权限10
发表于 6&小时前
新易贷微贷款&&利息低&&给了1500额度&&提前还清&&再借秒到 比信而富都便宜
热门信用卡中心
热门信用卡申请
信用卡问答
Powered by Discuz! X3&
我爱卡客服金融大咖说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他人笑我太癫狂,我笑他人看不穿,崛起才是王道!","author":"jinpaiguwen","content":"拉里·埃里森我要的不仅仅是成功,而是其他人都必须失败!——成吉思汗拉里·埃里森,这绝对是个让人欢喜又让人忧的名字。他作风飘忽不定、我行我素,性格放荡不羁,饱受争议;他大胆直言,常常把自己的偶像成吉思汗的名言挂在嘴边,霸气侧漏没商量。这个让人笑也不是,哭也不是的耿直boy能折腾的程度分分钟击垮你的三观!比如他上过多次大学却始终没有文凭;去大学里演讲却由于鼓动学生退学而被保安抬离现场;闯红灯时,他淡定地告诉交警,他是医学院的医生,急着赶赴一场十分重要的开颅手术,成功让“傻白甜”的交警哥哥为他鸣笛开道。……同时,他又是一个很清楚自己目标,甚至有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怪咖,例如为了心仪的美洲杯帆船赛,他会推掉公司重要的主题演讲;为了找到对微软不利的证据,他不惜雇人搜查微软的垃圾堆。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甲骨文公司创始者,他身价一度高涨至475亿美元,变身地球上最富有的5个人之一;他还客串电影,成为史上身价最高的龙套;他敢爱敢恨,陪伴好基友乔布斯走完生命最后一段路程,同时打击对手却秒变“耿直帝”,直白的让人有些尴尬,他曾经说:“我不介意坐着自己的喷气式战斗机在微软总部扔下一枚导弹。”今天,金牌顾问就和你好好讲一讲硅谷怪咖,拉里·埃里森的故事。一、条件艰苦也是“颜控”,三次大学经历遗憾无果拉里o埃里森是美国犹太人,同时也是来自俄罗斯的移民,1944年他出生在曼哈顿,那一年他的未婚妈妈只有19岁。由于年轻没有经验也没有足够的钱,埃里森生下来就被送到舅舅家,由舅舅一家抚养。小时候的埃里森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他在芝加哥犹太区中下阶层长大,那时贫富的差别巨大,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他在学校他性格非常胆小孤僻,喜欢独来独往。学生时代的埃里森并没有显示出超常的素质和成绩,不过比起学习他似乎更注重打扮和享受,在别的孩子还是由父母来理发时,他却坚持要请专业理发师打理。1962年埃里森高中毕业,考入了伊利诺伊州大学就读,可是仅仅念了两年,他就离开了学校。据传他辍学的原因是因为平均成绩没有达到及格水平,但他对此却不置可否。过了一个夏天他又进入芝加哥大学,与此同时同时还在美国西北大学学习,你一定觉得这是天才学霸浪子回头的表现,实际上却不然,埃里森虽然经历了三个大学,遗憾的是他最终并没有获得任何大学文凭,金牌小编一开始也觉得很好奇,但随着故事的开展,我想你一定能略懂一二,也许埃里森确实不属于学校。1966年埃里森背井离乡,来到加州的伯克利,准备就读研究生,同时开始工作赚钱。他自学了电脑编程,主要是为IBM大型电脑做软件开发,不过当时的他明确表示他并不想投身高科技,只不过想赚点生活费。他的工作是给一些大公司开发应用程,不免有些枯燥无趣,而被问及对自己大学学位的空缺有何想法时,埃里森表示:“大学学位是有用的,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去获得一个或者更多,但我在大学没有得到学位,我从来没有上过一堂计算机课,但我却成了程序员。我完全是从书本上自学编程的。”二、一无所有后,转机降临决心崛起1966年在加州安了新家之后,新的生活似乎也对埃里森敞开了怀抱,埃里森就在异乡邂逅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而且二人一见钟情,于是年轻的埃里森在23岁生日的时候成了家。可是好景不长,当时埃里森工作看起来没有长性,他频繁地更换工作,还曾在机械厂当过工人,更不幸的是由于公司裁员减负,埃里森最终没能逃过被辞退的厄运。不知道埃里森是因为并不在意拮据的生活,还是试图用达不到的物质来掩盖自己尴尬的失败,虽然当时的他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但埃里森却很推崇及时行乐,他妻子曾经这样说:“埃里森只有买啤酒的钱,却要喝香槟”。由于无法忍受埃里森这样狂放不羁的生活习惯,妻子最终选择离他而去,1976年的埃里森32岁,除去房子和家具,他一无所有。然而在最糟糕的时候,生活总为落魄的人展现一线生机,1977年,IBM的研究员发表了论文《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查询语言SQL,这是第一次有人用全面一致的方案管理数据信息,文章作者Ted·Codd在10年前就发表了关系数据库理论,并在IBM研究机构开发原型,奠定了关系型数据库软件的理论基础,文章详细描述了他10年的研究成果和如何实现的方法,可以说是意义重大。不过IBM的研究员大多为学术背景,并没有重视这篇论文背后的商业价值,但敏锐的埃里森却因此捡到了宝贝,在仔细研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嗅到了商机的他果断开始着手,这一次,他决心要做一件大事。三、当机立断的一次“捡漏”,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于是就在这一年,埃里森找来之前认识并且志同道合的两个小伙伴,三人共同出资2000美元成立了一家软件开发研究公司,其中鉴于埃里森是公司成立的带头人,所以他当仁不让的占了60%的股份,而且他那时还有了一个40万美元的项目合同,公司成立的初始资金并不多,对此埃里森表示:“好在经营软件公司不需要大量的资金,用点小钱就可以创业。所有伟大的软件公司都是这样开始的,也许不是所有的,但微软和我们是的,我们比微软资金更少,几乎一无所有。”话里话外无不透露着他白手起家的决心和执着。那时大多数人认为关系数据库不会有商业价值,因为速度太慢,不可能满足处理大规模数据或者大量用户存取数据的实际需求,关系数据库理论上很漂亮而且易于使用,但不足就是太简单实现,速度太慢。但是埃里森则从种种缺陷当中发现了潜在的机会,他决定开发通用商用数据库系统Oracle(甲骨文),这个名字来源于他和小伙伴们曾给中央情报局做过的项目名称。不过发现这一商机的绝不仅仅只有埃里森,当时伯克利大学也已经开始开发关系数据库系统,但出乎意料的是巨头IBM却貌似反应比较迟缓,没有计划开发。究竟为什么蓝色巨人放弃了这个价值上百亿的产品,其实原因可能有很多:第一,IBM的研究人员大多是学术出身,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理论,而不是推向市场的产品,从学术上看,研究成果应该大面积公开,这样发表论文和演讲能使他们成名,只不过这一次没想到被“埋伏”在深处的埃里森捡了个漏;第二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IBM当时有一个销售得还不错的层次数据库产品IMS,所以他们害怕推出一个竞争性的产品会影响IMS的销售和人员工作,直到1985年IBM才发布了关系数据库DB2,彼时的埃里森已经成了千万富翁。虽然说埃里森看似是无意间发现了宝贝,但不得不说的是他敏锐地观察力,超强的行动力和面对不利因素以及质疑声的果断坚持,他深知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以及什么时间可以做什么,如果说外界对于埃里森始终的评价都是“摸不清套路的怪咖”,那么埃里森绝对可以说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的确,用他的话说:“你自己清楚你要做什么就好,别人清不清楚又有什么关系呢?”四、双重诱惑促进营销,夸大其词并不代表产品质量打折公司成立仅仅几个月后,埃里森和小伙伴们就开发了Oracle\n1.0,但这个最初的1.0版本十分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它除了完成简单关系查询不能做任何事情,埃里森清楚他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使Oracle变得真正有用,于是他们为了维持公司运转,承接了一些数据库管理项目和做顾问咨询工作。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埃里森也始终坚信:这没什么新奇的,这是一个企业发展必经的初始过程,现在的一切顺与不顺都是表象,是不是厉害要再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分晓。甲骨文数据库的头两个用户分别是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海军情报所,他们使用完全不同的硬件和软件,中央情报局用的是IBM大型机,海军用VAX机,而埃里森他们所开发Oracle用的是Digital的PDP机,这迫使他们作出了重要而关键的决定:升级新版本3.0,全部使用C语言开发,原因很简单——因为C语言是所有机器支持的,而且C编译器很便宜。埃里森向客户宣称甲骨文能运行在所有的机器上,虽然这听起来不免有些言过其实,但这的确又是非常聪明的市场策略,所有大型公司和机构都拥有各种类型的电脑和操作系统,他们当然愿意购买一种能通用的数据库。与此同时,埃里森深知市场和推销的重要性,他曾举例说:“当市场已经沦为可口可乐的天下时,百事可乐要花好几倍的钱才能夺得可口可乐1%的市场。”所以为了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占得先机,埃里森又行动了,他用金币作为公司软件推销员的报酬,以此诱惑他们为甲骨文的产品开疆辟土占领市场。并且埃里森还十分开放,他知人善任,欣赏有个性的员工,对于能力强者他就毫不吝啬地给予提拔。在营销策略中,夸大其词也是家常便饭,在埃里森看来这再正常不过:“甲骨文在成长,虽然我们有实力,但如果你的公司规模很小客户肯定会不信任,对他们夸大一些说辞并不代表真正的产品会打任何折扣,最终他们会选择我们,认可我们,是最好的证明。”果然,他的目的达到了,全球各地的推销员果然燃烧了斗志,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长,简直是迅雷不及掩耳就将甲骨文的产品席卷了整个世界,短时间内,甲骨文在数据库市场上的占有率就毫无争议的成为了世界第一,这一仗,埃里森还算是打得漂亮。五、开放大会上叫板AWS,直言不讳谈弱点 2016年9月,甲骨文一年一度的开放大会在美国洛杉矶拉开了帷幕,参加人数达到6万,可以说这又是一场盛况空前的科技大会。开幕当天甲骨文就发布了其第二代IaaS服务。从各方面来看,这一代数据中心的计算核密度为AWS的2.25倍、内存容量为AWS的2倍、SSD存储为AWS的4.5倍、IO性能为AWS的11.5倍,但价格却比AWS的IaaS服务低20%,明显就是公开和亚马逊AWS服务叫板,而我们耿直帝——埃里森一如既往地耿直表现果然没让等着看好戏的吃瓜群众失望,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亚马逊AWS的三个缺点:第一,亚马逊云计算更慢:根据甲骨文的标准测试表明,在运行甲骨文数据库时,亚马逊AWS比甲骨文云计算慢24倍,而官方人员则表示测试结果将很快公布在公司官网上。埃里森似乎很兴奋要去挑战亚马逊,他表示“如果我们能够打败它们,我们将会终结AWS的地位”。第二,亚马逊AWS的技术已经落后了:埃里森表示,当你使用亚马逊自有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Redshift和关系型数据库Aurora时,你就会比较出它们很糟糕。“为什么亚马逊的Redshift 如此慢?因为它落后甲骨文20年,”埃里森颇有些自豪地说。他表示,亚马逊的数据库产品缺乏简洁性,基本的特性相当于甲骨文20世纪80和90年代的水平。第三,相比于IBM的主框架,亚马逊更加封闭:从甲骨文的云计算、微软的Azure、亚马逊的AWS或者消费者自有的数据中心,都可以获得甲骨文的数据库产品,因此你可以选择在哪里和怎样使用它们。但是反过来看,如果你想使用亚马逊的数据库产品,你就必须使用AWS——这种云计算相当于永远把你约束起来。艾里森表示:“我确定很多人都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六、怪人背后的哲学埃里森的直白是从始至终的,他似乎没什么可怕的,不在乎外界的种种评论,同时很清楚且执着于自己要做的事情。而在大多数人看来他却仿佛只是那个一言不合就开着战斗机在太平洋上空和别人进行模拟空战、一时兴起就买下一家小型航空公司,并把自己头像印在飞机尾翼上的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怪人。但实际上这位看似狂妄的怪咖并非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只凭心情做事,倒是人们常常因为更注重他那些光怪陆离的趣事而忽略了他同时还拥有敏锐的观察和适应能力,比如甲骨文和中国的合作就是他观察中国市场后果断做出的判断。与此同时,甲骨文高层深知——未来的云,尤其是SaaS服务,是会通过社交网络以及社交媒体来释放能力的,而在中国,腾讯的社交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于是2016年9月,甲骨文与腾讯云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也标志着甲骨文的云计算服务业正式落地中国,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无论对于在公有云市场的对手阿里云,还是在企业级应用服务方面的的对手IBM来说,都会是一个震撼和冲击。总结来说,拉里·埃里森这个名字不管是落魄还是成功,仿佛一直伴随着争议,但埃里森自己从来没有受太大影响,就像马尔克斯·加西亚在自传中所说的:“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大概埃里森也对自己的生活有着他人无法体会的理解和追求吧。有人质疑他不含蓄的狂妄做派或是奢侈的生活习惯;有人却欣赏他我行我素、敢爱敢恨的耿直真实;有人批评他的骄傲,有人却看好他的坚持。金牌顾问认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或是工作方式,无论成功或是失败,怪异还是正常,都是相对而言的。所以今天我们不妨用黄伟文的一句经典歌词作为结尾——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updated":"T11:24:5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24:5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人物】今日投资创始人何伯权:放弃有时候比坚持更难,改变二字痛且艰难","author":"jinpaiguwen","content":"今日投资创始人何伯权投资阶段:初创期,成熟期,拓展期投资领域:食品、消费服务业、连锁酒店代表案例:乐百氏、7天连锁酒店、诺亚财富、爱康国宾体检现在的你还记得小时候记忆里的味道吗?金牌顾问小编刚刚看到“乐百氏”三个字时,竟有一种似曾相识但却怎么都想不起来的感觉。苦思冥想之后,惊觉乐百氏原来就是记忆中那熟悉的味道,伴随着乐百氏,我想起了儿时的秋千、冰棒和操场,以及没有雾霾的阳光……思维有些跑远了,不过今天我们的故事主人公就是乐百氏的创始人何伯权,他一手书写下了乐百氏的神话。然而绚烂之后,乐百氏逐渐从我们儿时的记忆中淡去,遗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探究问题何在?何伯权离开乐百氏引发争议,而他本人又是怎样考虑的?出国游历一番后的何伯权归来转身成为天使投资人,继续续写辉煌成绩的他有什么故事和思想呢?怀旧像是一杯现磨的咖啡,苦涩中夹杂着纯粹的美好,入口也许寡淡,然而回味却是无穷。乐百氏和何伯权,就好像小时候的饮料和长大以后的咖啡,前者不管今日如何却在遥远的记忆里留下了若隐若现的美好,后者经历岁月打磨才有了醇厚的沉淀,更平添了几分滋味。今天,让我们回忆着儿时阳光和饮料的味道,去品一品经过打磨沉淀的咖啡,也许长大了的我们,会有不同的感悟。一、不是所有神话都有美好结局1989年,中山市小榄镇政府出资95万让何伯权投资办厂,也许是一种缘分吧,时年28岁的何伯权几乎一眼就看中了乐百氏这个牌子,于是当机立断的他找来4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很快组建了中山乐百氏保健品有限公司。他在使用乐百氏商标的8年中,成功的让乐百氏奶的销售额由1989年的几百万元迅速上升到1997年的15亿元左右,这期间乐百氏这一品牌逐渐发展到家喻户晓,更是连续5年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回头去看1992年到1998年,中国的饮料市场曾是乐百氏的天下,但到了1998年,乐百氏的时代却出现了衰落的迹象,老对手娃哈哈不知不觉中取代了乐百氏,神话的结局竟是破灭,再之后中国市场饮料大军四面崛起,争相分割着乐百氏曾经辉煌的霸业。关于乐百氏的没落,何伯权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第一,乐百氏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各种产品分开来做,所以导致起初产品少的时候问题暴露不出来,产品线一多,问题一下变得刻不容缓。何伯权举例说:“分公司都喜欢卖水和酸奶等好卖的东西,如当时给一个公司下达1000万的销售任务,他们只要把心思稍微放在水或酸奶上面,就可以轻松完成。但如果把精力放在茶饮料上,取得的销售额可能只有300万,这样谁也不会把力气花在新产品上面。”由此引发出第二个问题,何伯权之后反思,当时乐百氏放弃了推出碳酸饮料的想法而选择了茶饮料,而现在看来这个产品的定位有些超前了,茶饮料在当时的市场接受程度不高。第三个问题,就是乐百氏的市场错失。何伯权说:“当时我们把市场重点放在了东北、华北、华东市场上,错误地放弃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广东市场。”当年乐百氏没有重视央视这个大平台,所以在这一点上大大落后了对手娃哈哈。二、放弃有时候比坚持更难在谈到为何离开乐百氏时,何伯权毫不避讳地坦言:“无论中外,所有做大了的企业的梦想都是能做成百年老店,但做企业需要很强烈的激情、团队、市场以及品牌管理等等因素综合促成,而坦白讲从1989年创办乐百氏到把它卖给达能,10年时间,我已经没有激情了。把企业做更大?要赚更多的钱?不再是我的追求,那时,我想的是家庭、健康的身体和个人爱好,我需要另外一种人生。”的确,比起我们故事里以往那些企业家来说,何伯权的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他的随意、潇洒以及除了成功事业以外更多的精神追求。何伯权继续补充道:“再则,当时整个经营环境已经转向,风险与创业时相比倍增。我退出乐百氏之前,每天生产的饮料800万瓶左右。这种势头引来了许多人的嫉恨,当时每年我会收到10~20封的勒索信,那我也得顶住压力,向媒体做工作不要炒作,一旦炒作,大家都不喝了,只要市场一两个月不行,公司分分钟可能倒闭。我的名誉、地位、财富都寄托在这样一个公司上,那样的压力确实有些承受不起。”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觉得这和以往的故事差别更大,故事里成功的企业家们不是应该一致地说,无论到任何时候,无论承受怎样的压力都不应该放弃吗?但是这当然不是现实中的所有情况,何伯权的话语间无不袒露着他的真实和坚持,然而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不是所有的坚持都一定有结果,有的时候选择放弃比坚持更艰难。他的离开也曾让他饱受争议,人们似乎更愿意看到他坚持不懈地顽强对抗,仿佛只有他咬牙坚持,乐百氏才有希望。但对此何伯权说:“一个大企业能够经久不衰和一个个人又有多少关系,其实谁也不好说,就比如苹果再火个二十年,和乔布斯又有多大关系?一个企业能否持续下去要看许多因素和团队整体的角色,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影响。”三、出国游历后聚餐引插曲,华丽转身投资人如鱼得水2002年,何伯权彻底离开一手创办的乐百氏,他到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读书游历,尤其在哈佛留下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同时在这期间,他也开始筹划下一步的人生目标。回国之后的何伯权突然想看看曾经的老部下们在忙什么,于是他在上海约了很多乐百氏的老同事吃饭,席间得知当过副总秘书的顾青当时正在做\n“久久丫”鸭脖子,然而形势却不容乐观,顾青在投入50万元建厂房建两家直营店后,已经所剩无几。于是这次聚餐之后,何伯权让顾青带他去参观工厂,参观之后的何伯权询问顾青还差多少钱,在这之后一周之内,50万元救命钱便如数打到顾青手上。短暂的资金危机过后,“久久丫”情形好转,账面虽有亏损,但每个店已有微利,就在顾青犹豫要不要继续开店之际,何伯权又一次立场坚定,他坚持让顾青继续拓展下去,而这事后被证明是个关键的决定。当年,“久久丫”在上海开了16个直营店,营业收入为1800万元,第二年4000万元,第三年8000万元。到了2016年8月,“久久丫”在全国有500多家直营连锁店,年销售额达数亿元,利润更是高达数千万元。这次聚餐的小插曲之后,2003年何伯权成立了广东今日投资有限公司,而转身成为投资人的他同样也创下了傲人的成绩,而所有案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7天连锁酒店。当时郑南雁通过朋友找到了何伯权,并给何伯权描绘了自己构想的商业模式——创建一家经济型连锁酒店。何伯权之前在加拿大、美国游历的时候也考察过当地的经济型连锁酒店,所以他十分清楚经济型连锁酒店的优势和发展前景。那时,国内的经济型连锁酒店还很少,已有的经济型连锁酒店规模也都不算大,分店超过20家的很少,超过100家的更是少之又少,虽然郑南雁之前并没有在经济型连锁酒店从业的经历,但何伯权还是很快认可了这个项目,于是两人共同创建了7天连锁酒店,结果自然不用多说,7天连锁酒店以出乎预料的速度迅速崛起,而后在2009年顺利在美国上市。此后,何伯权先后投资了在线钻石销售商九钻网、体检健康管理机构爱康国宾,再到后来,他又把目光转向金融服务类项目,于是投资了诺亚财富管理、万乘金融服务集团……从创业者到投资人,何伯权的切换毫无违和感,经过海外游历之后华丽转身的他在投资领域逐渐开始崭露头角,如鱼得水。而作为投资人,他时常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最好的投资时机是在项目很早期的时候,甚至还只有一个idea(想法)的时候就尽量介入,与创始人一起创建企业、协助管理企业,这样对于投资人更好地了解企业,帮助企业,以及今后自己的投资战略制定和调整都有很大的意义。四、管理团队看三点要素,重金培养人才推动公司发展何伯权把自己定义为天使投资人,而作为天使投资人要考虑怎么跟管理团队合作呢?何伯权主要总结了三点:首先,是管理团队的动力,也就是看团队是否有清晰可行的目标,有强烈积极的热情;其次,是管理团队的能力,光有目标和热情显然不足够,能力是热情最终能够付诸实现的基本保证,团队的能力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牵扯的方方面面也不少,其中包括了团队的分化、架构、合作、技术等等;最后,就是划清边界,何伯权说:“我是天使投资人,跟管理团队大家的分工是怎么样的,边界怎么样,这个也非常重要。”除了以上几点,何伯权丰富的经历也让他在选择用人方面很有原则和讲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的德比才更重要,就像火车一样,如果方向不准,马力越大,出轨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危害也越大。”而提到用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的吸引和保留。吸引人才通常最常见的就是靠发展前景或是高薪,而留住人才的关键,何伯权认为是完善的培训。尖端的人才也需要顶级的培训,而顶级的培训反过来也可以造就素质完备的人才。今日投资就曾邀请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为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为期两年的MBA培训,不仅如此,还选送有潜力的中层管理人士到美国、瑞士等著名的商学院进行深造,这样一来公司培训方面的费用就高达400多万,但这笔投资在何伯权看来却是物有所值而且不可缩减的,他说:“今日集团今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人才,只有突破这个障碍,拥有中国一流的人力资源队伍,今日集团才能更快地迈向国际化。”五、失败才有经验,改变才能突破何伯权事业上的成功,在他看来也是踩着失败的台阶举步维艰地走过来的。他曾说,最开始的创业者都会是失败的,因为他们徒有热情而没有实际经验:“我自己是不断犯错误,不断交学费,几十万、几百万的错误都不算学费,几千万、几个亿的学费都交过。”的确,又有谁有信心说自己一开始尝试就成功呢?何伯权甚至坦言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创业伊始就成功,那样的话人的潜能就不会被开发,反而是被很好地“保护”了起来,只有成功叫经历,有了失败才叫经验。那么面临如果失败有没有选择?当然有,这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放弃比坚持更难,你可能要放下很多不舍或是不甘,也可能面临外界的猜测和质疑。而放弃之后并不代表着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接下来就要考虑现在是不是需要改变,而改变两个字是最痛的,也是最难的,往往正确及时的改变会带来新的突破,何伯权说:“其实每一个创业者都经历过很黑暗甚至快要死去的过程,而且只要你继续在做企业这条路都会面临这些难题,所以失败、放弃、改变、突破是必经之路。”金牌顾问认为,这条路看似用短短几个两字词语就轻松地概括了,但期间过程之难度是不可预估的,时间也是不可测量的,所以能不能在打击来临之际谨记这几个词,坦然地走下去,大概还是需要许久的磨练与耐心,毕竟时间是双刃剑,一面柔软得可以包容一切逆境,留下对过往波折起伏的一笑而过;一面锋利可以锋利得打磨一切青涩,沉淀下以前冲动冒失的代价成长,也许这就是童年的饮料与成年的咖啡所经历的改变过程吧。他的经典语录:l
天使投资跟VC有一个很大的区别,VC有很技术化的一些套路,而天使则个人的色彩非常浓,有的人真是凭借第一感觉,有的人就要坐下来看三个月。l
我几乎从来不会看BP,只是靠听,而且听的时间很短。对方讲完之后我激动,他也激动,大家又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共赢,自己就会立即投资。l
创业者一般都信心十足地说我的产品对消费者的好处是什么,其实你更应该关注的是用什么方法将这种利益传达给你的消费者。l
一根铁棒,是没有什么用的,但是要做成“针”就有用,很容易就刺进去了,创业一定要从最窄的地方切进去,然后再慢慢放大。","updated":"T11:26:0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26:0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1},"":{"title":"【人物】纪源资本童士豪:资本寒冬创业机会不减,中美所谓“资本寒冬”大有不同?","author":"jinpaiguwen","content":"纪源资本(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投资阶段:初创期,成熟期,拓展期投资领域:电子商务、消费、交通、移动互联网、旅游娱乐代表案例:小米、一嗨租车、小红书,妈妈咪呀musical.ly、蚂蜂窝、Wish、Flightcar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投资人,有着1米95的大个子却十分平易近人,他的名字叫童士豪,不少人戏称他为“土豪”。他生于中国台湾,13岁便去了美国,后来考上了斯坦福大学工业工程学专业,毕业后就投入投资银行业。后来又先后加入了启明创投和纪源资本的童士豪有着超过18年的投资经历,他主导投资或担任董事的多家创业公司现已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包括小米、蚂蜂窝、凡客、返利网、多盟等等。与此同时,他曾在硅谷的Bessemer Venture\nPartners供职,帮助了Skype等全球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童士豪也是两家扎根于硅谷的泛亚互联网初创公司HelloAsia和Asia2B的创始人之一,经历丰富的他对于中美的投资创业者都有着独到的看法;当然,对于投资和创业,童士豪也有着他自己独到的理念与经验,今天就和金牌顾问一起走近这位高大上的大咖,分享、体会大咖背后的心路历程。一、投资离不开经验和判断,一个“赌”字背后的哲学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童士豪加入了纽约美林证券的投资银行,那份工作维持了2年,在投资银行业打拼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他于2007年离开了美林证券转而加入启明创投。在启明创投的童士豪专注于中国区域的投资,也是在担任启明创投的主管合伙人期间,他成为投资小米的前两位VC投资人之一。而投资小米,让童士豪打响了名气,不仅是小米后来红极一时,也是因为在初期看来,这显然是一个十分具有风险的项目,“当时,小米只有四个人,他们说要做手机,很多人都认为他们脑子进水了。自己做手机,怎么可能与诺基亚、摩托罗拉抗衡呢?还有人甚至更刻薄不看好雷军本人创业,认为他在金山做了15年也不过如此。”童士豪后来回忆。不过为什么投资小米呢,一是因为童士豪十分看好小米创始人雷军的理念;二是因为童士豪的投资理念中有一点就是“赌”。说到“赌”,大家也许很奇怪,觉得这岂不是一个普通人也会的事情?其实不然,字面上只是一个“赌”字,而这背后,却是他多年的积累和思考:“我想,做早期投资的人,一定要有感觉,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当然,这基于自己对大势的把握,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我每天既兴奋又如履薄冰。我是英特尔共同创始人安迪葛鲁夫一句名言的信徒: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同样的理念也体现在童士豪在加入纪源资本后的一个著名案例里,那就是小红书。童士豪在后来提到小红书时坦言:“接触小红书的时候,高端海淘还没起来,我们看着小红书也有点担心,觉得以社交为核心的产品和高大上的团队虽然靠谱,但市场何时走过拐点,我们都不知道。直到我们仔细研究iPhone、高端安卓手机在中国的销量增长数据,才决定赌一把,但我们依旧不知道到底增长会有多快。”虽然有很多不确定,童士豪还是靠风投人的经验和敏锐的投资触觉做了一个判断,他曾说过:“投资人所做的任何决定,一定有自己的方法论在里头,但这个方法论不可能有足够的数据去完全证明它的对错,当然如果在进行到B轮投资时有数据可证明获取分用户的成本+重复购买率+留存率有机会能成为一个正比循环,那么一定会大大帮助融资速度,但这可遇不可求。所以,我认为投资人有好的感觉的话,依照自己的方法论,能赌的越多次,就会越有把握。”二、投资有标准,市场规模和产品本身一样重要童士豪在2013年结束了在启明创投的6年生涯,加入到了纪源资本,在那里他发挥着在美国生活工作过的优势,凭借之前所累积的经验和人脉,在Airbnb、Flipboard、DraftKing和游道易等项目的投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他还投资了物联网公司Misfit(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产品制造商)、More Tech (优化母婴使用体验的智能设备制造商)与小米物联网生态系统中的智米(空气净化器和其他智能家居电器制造商)、紫米(移动局域网设备制造商)和加一联创(耳机制造商)等多家公司,那么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又忍不住赞叹的成绩背后,他有着怎样的投资观点呢?童士豪曾经说过:“谈到投资标准,我们GGV看重三点,就是市场、产品和创业者的特征是否十分匹配。”首先是市场足够大,童士豪以小红书举例:“小红书做的是进口电商(高端海淘)。这是一个细分市场,我认为小红书做的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生意,这个特征的用户,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够产生效益。我们在研究时发现,iPhone在国内的成长很迅速,估计已有7,8千万用户,高大上的市场有足够的规模,且在快速成长。我们认为在进口电商这个细分领域可以培育出能够上市的公司。”而说起市场,童士豪还补充道:“海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消费者对海外品牌的消费需求逐年增加,中国人已是海外消费的全球第一了,而且远远领先美国和德国的境外游客,之前我在加入GGV前投资蚂蜂窝,最近代表GGV投资Airbnb也都是受此影响。”除了规模,还有就是产品本身符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有没有发展潜力,简单来说就是要靠投资人的经验和眼光判断一下产品是不是未来的“潜力股”。三、投资重头戏,创业者特质不可忽略之前说了童士豪投资标准的前两点,第三点,就是创业者特质,为什么要单独出来说,是因为童士豪坦言这一点非常关键,也是投资标准的重头戏。而讲到看创业者的特质,童士豪还是首先以小红书作为案例,他说:“我们认为做小红书这个项目,创业者本身最好有海归背景,因为小红书这个产品需要创业者个人的品味也比较高大上,才能打造出适合高大上人群的产品。我们在看小红书这个项目时,觉得创始人毛文超确实很优秀,交大的高材生,贝恩咨询的咨询师,后来又是斯坦福的MBA,2011年我负责面试,通过电话面试了20几个美国的MBA,毛文超在我眼里是当年最优秀的一位。”另外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他投资的一嗨租车,童士豪表示一嗨租车创始人章瑞平虽然不是BAT背景,但他统筹运营和软件管理很强;“看人投资”的类似案例在童士豪的过往经历中并不少见,比如Keep,在投资移动健身工具APP时,是童士豪在纪源资本的同事Jenny(李宏玮)发现了这家公司,后来他通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分析,和童士豪沟通,他们发觉Keep的创始人王宁与他们思维方向一致,并且反应快,执行力也超快,所以最终决定投资Keep。四、中国创业者和美国创业者大有不同人们总是喜欢拿中国和硅谷在创业环境、创业者等方面来比较,不少创业者经常会问到的一个话题就是:“中国创业者和美国创业者真的不同吗?有哪些不同?”而要是说到这个话题,童士豪作为一个2/3时间在硅谷,1/3时间在中国的投资人想必是非常有发言权的了,那么在他眼中,中国创业者和硅谷创业者又为何大有不同呢?首先第一点,就是我们勤劳的优良传统了,童士豪曾说过:“中国创业者的韧性、耐性和持久性要比美国强,8点后的硅谷,大部分团队都下班了,但在中国完全是一派不同的景象。”而第二点,也是根本的一点就是两者在创业模式和理念上的不同,在童士豪看来,中国的创业者创业像是一个解数学题的过程,借鉴其他人成功的模式,做成了就是一笔大生意。而与此不同的是硅谷的创业者更多的是一种“极客精神”,如果你多关注一些外国小型创新企业,甚至是一些相当知名,已经发展成熟的企业所经历的创业历程,就不难从中得出一个规律——美国硅谷创业者们的初衷往往是为了解决掉他们所遇到或是观察到的问题,所以对硅谷创业者而言,如果这个问题是小众的,那么这个公司就注定长不大了;如果是普遍性的问题,那么,就极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全球性的企业,比如Uber,Airbnb等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五、资本寒冬是最好的创业时机,有目的的创业不容易长大童士豪在2016年接受某次专访时表示,美国最近遇到了明显的资本寒冬,美国今年投资放慢了很多,其中二季度最为低迷,后来才逐渐转暖。但很多企业的估值,包括很多准独角兽企业在新一轮融资的时候,不升反降或者保持持平的现象很普遍。而反观中国,其实比起美国的经历来看,不应该算是“资本寒冬”,其实是中国在经历过去年明显的投资节奏放缓之后,今年资本趋于理智、发展更健康了。童士豪还表示:其实每次资本寒冬到的时候,都是创业的好机会,这个时候,实力最强、最优秀的团队才能拿到钱。而回归到纪源资本的投资战略时童士豪总结道:“我们最看好目前的三大趋势,第一是前沿科技,包括人工智能、AR、VR等,第二块看好企业级服务,第三块看好消费升级,好的投资人应该跨越年龄限制,有长期投资的经验,保持年轻的心态,能投好年轻人消费的领域。”之后童士豪又补充对比起中美的创业形式,他坦率地说:“美国的创业者通常热忱很高,虽然热忱高的团队很可能创立起大公司,但90%的团队失败了,这其中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创业要在有信心和热忱去突破的同时,对于创业的难度、艰辛存有敬畏之心,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不然,要能平衡好两者摆好位置和关系,团队才能走更远;而在中国,更多创业者是有目的创业,属于一种目标导向型创业,因此他们成功的机会更大,但后来发展成为大公司的概率比美国要小些。”六、互联网“出海”机会最大当被问及中国创业的未来趋势时,童士豪认为,中国下一波创业的浪潮应该是来自于“公司出海”,而众多出海企业中占绝大多数的则一定是互联网公司。童士豪表示,从目前的发展局势不难看出,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是最有能力出海的,也是最有机会的,而且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力点也一定在高科技和互联网,这是毋庸置疑的。他说:“从2003年投资阿里巴巴、2005年在上海建立办公室到现在,虽然发展增速有所下降,但我对中国的经济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互联网的比例一直在逐年增加。阿里、腾讯每年的增速在40%~50%,那么大的规模之下,能以这样的速度增长,实属难得,绝非易事。虽然现在整个互联网在中国GDP中的占比还不到10%,但是再过十年,我相信比例一定是增加的。”童士豪的预测其实不仅是他一个人的看法,很多投资企业家都非常看好中国互联网日后的发展,而且目前来看互联网确实是一个全球性的大趋势。不过究竟中国未来十年里的发展能否像童士豪的信心一样势如破竹,我们还是要静观其变,拭目以待,毕竟这瞬息万变的发展大潮很难说清楚变幻规律啊。他的经典语录:创业的时候,最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可以分享创业的问题和机会,比如找团队、利益如何分配、成本控制。创业公司一把手需要有威严、激情、善于把握行业趋势。几乎没有人在当时能够预见到今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一直以来都把美国公司当做目标,向美国公司学习希望能缩小差距。中美科技公司之后的赛跑,将会是一场接力赛,各有领先,而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相互竞争和联合会进一步促进世界科技的发展。下一个十年中最重要的趋势第一是国际化和全球互联网,第二就是中国的消费升级。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是惊人的,任何一个小长假,消费记录一直在不断被刷新。","updated":"T06:50:2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50:25+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0},"":{"title":"【人物】源码资本曹毅:深受沈南鹏影响,又是一位“辣手投资人”?","author":"jinpaiguwen","content":"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投资阶段:成熟期,拓展期投资方向:TMT、消费、互联网金融、O2O代表案例:趣分期、博雅互动、美丽说、酒仙网、雪球、今日头条等曾在红杉资本工作过5年的曹毅深受“投资男神”沈南鹏的影响,2014年,他离开红杉创建了自己的源码资本,他被称为是80后投资人里,与沈南鹏最相近的,他不止一次提过沈南鹏的“100个抽屉理论”,这是什么意思呢?沈南鹏的时间管理能力很强,在他头脑中好像有100个抽屉,每天拉开来看事情进展如何,关上一个抽屉后再处理下一个,彼此互不干扰,非常清晰;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最早传入中国的神秘记忆宫殿。除此之外,曹毅似乎也被沈南鹏投资迅速的风格影响着,一年多时间里,源码资本的基金完成了1亿美元募集和50多家公司的投资。的确,人们总是能在曹毅的身上,依稀看到一些沈南鹏的特点:对赛道判断准确、善于提前行业布局、在风口中能够保持冷静,不过有一句话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被誉为80后互联网新生代领头人的曹毅,称呼的确不少,比如“80后快枪手”、“投资快手”等等,那么他自己又有着什么样的经历与感悟呢?今天金牌顾问就带你走近这位创投大咖,看看他的故事和理念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一、创业思想早萌芽,五年红杉历程深受沈南鹏影响这位考上清华的年轻人从读书时代就颇为出类拔萃,遥想当年,曹毅还是浙江省金华市的高考状元,理综满分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而他回忆自己的大学时代似乎只有两个追求:“一是要尽量得第一,二是要尽量得满分。”2004年,曹毅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清华师兄,也就是后来的搜狗CEO王小川。彼时还在读大四的曹毅问王小川:“你什么时候创业?我帮你找人。”由此可见曹毅的创业梦想从很早就开始萌芽了。当然,他说这话可不是闹着玩的玩笑话,曹毅有很强的执行力,而且做事情非常积极,和王小川同为清华计算机系96级的周枫当初刚刚从伯克利回国在五道口创建实验室,早期团队的几个人全是曹毅跑前跑后张罗的。为了提高资源对接效率,曹毅当年还创办过一个清华就业创业协会。其实,曹毅自己也曾创过一次业,而且这个品牌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喜爱——动漫品牌阿狸。但阿狸成立不久,曹毅就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尚浅,很多事情还需要学习积累,于是他请一位清华校友出任CEO,自己则退出了,不过这也算是初步尝试,意识到欠缺的曹毅及时补足了自己的短板,而且时至今日,经历了风雨历练的曹毅虽然早已不是曾经那个经验不足、青涩的他,但他的微博头像却还是阿狸,嗯,金牌顾问小编不解释,大家去体会他的执念吧!之后的曹毅从清华毕业后曾在咨询公司工作过,做过二级市场量化投资。他还到UC做过半年BD,后来他受到周逵邀请,加入了红杉,在红杉的5年里,沈南鹏等人对曹毅后续的投资理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二、投资速度雷厉风行,参与投资项目一丝不苟2014年,曹毅离开了红杉,创建了源码资本,那时的曹毅创业投资理念已经趋于成熟,说起他的投资风格,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一个字——快。而这一特点,在趣分期的案例中格外明显。趣分期是曹毅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颇具代表性的著名案例,它的创始人罗敏是经唱吧的创始人陈华介绍与曹毅认识的。早在最初相识的时候,曹毅还在红杉工作,他曾经主导投资了唱吧,但是那个时候罗敏还没开始做趣分期而是正在着手其他项目,而这一面之缘算是为后来的合作埋下了伏笔。后来罗敏做了趣分期的项目,起初的那段时间并不好过,他需要每天去见形形色色的投资人,收到的讯息络绎不绝。“当时有投资人说你项目很好,我们很有兴趣,内部在讨论,但后来就不接你电话。这是很痛苦的。”罗敏回忆说,的确,趣分期B轮一共接触的风投人加起来得有几十个,很多感兴趣,但就是不投。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趣分期A轮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但B轮的价格相比A轮却上升了不少;第二,当时的很多风投人对这个行业还比较生疏,尚不能做出很准确的判断,所以他们可能已经尝试着前后投了一些其他公司,但结果却差强人意,这其中公司大部分没什么起色,投资人就敬而远之了。最后罗敏找到了已经创立了源码资本的曹毅,令他出乎意料的是,曹毅倒是爽快地给了趣分期B轮融资。两人谈了5分钟,曹毅觉得事情靠谱,当场拍板:投。趣分期是源码第一期基金里投资金额比较大的一个项目。有了这笔资金,趣分期的业务得以快速在全国铺开。这就是曹毅投资的最大特点之一,雷厉风行。这也是深受沈南鹏影响的突出体现,沈南鹏曾提出过互联网是“快鱼吃慢鱼的法则”,而曹毅对此也是深信不疑,作为新一代互联网领域领头人,他坚信“唯有快,才能迅速扎根生存。”\n除此以外,曹毅还补充:“在今天的互联网,没有办法按照传统行业去发展竞争。由于大量资本的介入,互联网的竞争变的更加快速,迭代更快。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反应速度,很容易被淘汰出局。”所以这就引出了他另外一个投资理念——亲力亲为,重视参与。罗敏的趣分期和源码资本在同一个办公楼里,所以曹毅经常会找到罗敏探讨产品和战略问题。有一天曹毅找到罗敏,一本正经地告诉他必须要坐下来好好聊聊,于是在会议室里,曹毅在黑板上详细阐述了他对于目前趣分期发展的看法。他画了一图表,横轴是不同的资产类型,比如信用贷、抵押贷,而纵轴是用户、大学生、白领、家庭,之后曹毅仔仔细细分析图表,他告诉罗敏,每个细分市场都需要大量人力与物力的投入,而且要注意的是,每个市场的金融消费属性也不相同。曹毅的认真程度让罗敏印象深刻,而我们也不难从中看出他参与投资项目的积极性和一丝不苟。三、中国投资的未来有哪“三+”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源码投资了50多个项目,那么从青涩新手脱变成熟练老将的曹毅对于中国风投人的未来又有何看法呢?曹毅坦言,对中国来说,他认为未来潜力最大的领域有以下三个:第一,当然是“互联网+”曹毅认为,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互联网+”可以分成两个发展阶段,一个阶段是PC互联网,而另外一个则是移动互联网。他指出,“互联网+”已经走到了一场90分钟比赛的最后第十分钟,而在这最后的10分钟当然还有一些领域,比如说像金融、教育以及医疗等等。而说到互联网,曹毅又进一步做了细分,首先是产业互联网。他说:“在过去的十五年,2C端的产品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微信、淘宝,但是2B端是相当低的。这里面有很大的一个价值没有被挖掘,就是2B端的流通问题。2B端的流通效率一直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淘宝之外,还有大量线下的批发市场存在,所以2B市场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就需要有一个在线平台能够让企业采购和企业分销更好地匹配。”其次就是,服务互联网,主要集中在房和车两个领域,而正因为这个领域足够的复杂,所以就存在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曹毅还分析说:“房子这个领域里面有新房、二手房、商业住宅等,至于方式可以有买卖、租赁、托管、金融等等,这里面的存量市场空间是很大的。”最后就是出海互联网,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国际化,中国的软实力优势也从之前的制造业逐渐向海外出口方向切换,所以在未来我们将见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全世界其他国家占据重要位置,而这无疑也是中国投资人要关注的焦点之一。以上都是互联网领域,接下来第二个更加前途不可估量的领域就是“智能+”,而曹毅坦言,无论现在的你是听说了多少次“智能科技”和“人工智能”这样的词汇,甚至你觉得这似乎都该过去了,但实际上这波浪潮才刚刚蓄势待发。“未来的\n‘智能+’大的浪潮里面会涌现很多新兴企业,所以‘智能+’这个浪潮在未来的可能性更多,更具有颠覆和改变世界的潜力,而新兴企业将很有机会在这个浪潮当中成为最后的大赢家”最后一个领域就是“全球+”。近几年中国的数字企业、信息产业企业在全球拓展业务,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是大量发展中国家,他们需要新兴产品,需要虚拟技术,需要数字化技术去改造他的生活,而中国企业家们无疑抓住了这个机会为他们的企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布局。四、面对挑战仍有机会\n合理利用资源会是成长助动力而面临诸多机遇,新崛起的创业者们自然也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最常见也是最艰难的往往就是来自于已经发展成熟的大企业的压力与夹击。但是在这种环境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不能避免的,所以在这个必经的过程中小企业真的没有生存或是反超的机会吗?答案是否定的,曹毅分析说:“过去五年以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产业资本确实越来越有影响力,但任何行业都会有一个商业模式变迁的阶段。美团王兴曾说现在已经进入了“比赛”的下半场,上半场有很多大家伙占据了市场的高地,但是毕竟笑到最后的才能称之为赢家,下面四个具有流动性变量的存在,让创业仍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第一是人才,第二是资本,第三是政策变动,第四就是科技基础设施会有颠覆性变化。”首先,在大企业虽然有很多牛人,但是真正的大咖不会一味甘于“在人屋檐下”,他们要么出来创业、要么跳槽到自己看好的地方,所以具有很大的流动不确定性;其次,虽然BAT很有钱,但如今BAT并不是一家独大的状态,很多资本更倾向于其认为有价值、有发展的项目;此外,随着商业模式的变迁,大多理智的企业总是会有它专注的领域,例如腾讯,目前它只做两个半业务:IM、数字内容发行,以及半个是媒体,剩下的怎么办?自然是要靠投资来实现拓展,于是乎不管是出行的滴滴,还是餐饮服务行业的美团,还有电商行业的京东,腾讯统统通过占比15%-25%的战略投资试图涉及自己不擅长的其他领域,所以创业者们也要懂得把握机会,利用资源,其实大可不用高傲地对这些投资意向嗤之以鼻,这些资源很有可能在发挥得当的情况下成为小企业成长的助动力。五、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永远不要停下曹毅认为,一个人最终的高度和成功,绝不仅仅是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结果,简单的概括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个人的能力、努力和愿望配上默契合拍的合作伙伴加上正确及时的时间,可能会产生很强烈的化学反应,也就是说他有可能会成功;反之,如果时间不对,那么几遍付出再多可能也免不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遗憾结果。所以想要获得成绩,第一点就是要把握住精准的时代脉搏,判断当下的情势和需求才是凡事开始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选择具体的行业和企业,找准自己的自身优势强项,对准下手;然后就是如何才能不断适应新需求,怎样设法跟上时代改变的脚步。总而言之,时间,人以及努力缺一不可,未来企业的发展很复杂,创业和经营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也就是说每走一步都要思考现在是不是迈出这一步的最好时机。这听起来是一项十分艰难甚至有些煎熬的过程,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曹毅对此还强调:“创业者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永远别停下。”诚然,不管未来是否艰难,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创业这条路上停下就等于放弃,而放弃就等于消亡。六、未来哪些资源尤为重要?浪费投资是一种犯罪众所周知资源很重要,在曹毅看来稀缺资源里包括科技、资金,其实最重要的还有人。在未来可能能源不会稀缺,土地不会稀缺,房子也不会稀缺,科技也在日复一日地更新换代,但是拥有超强资源配置能力并且还能不断追求创造价值的人才是最稀缺的。而这也是源码资本认为能成为颠覆未来世界的三大推动力——人、科技、资金。如果一个创投人没有自我驱动,不习惯改变、甚至畏惧改变不愿意面对问题的话,那么他所进行的投资在曹毅看来就是对资金和科技的浪费。“如果投资都投到了不对的地方,这是一种犯罪”,曹毅直言不讳。\n当然,有些人难免会认为曹毅的说法有些耸人听闻,不过仔细想来这其中还是有他的道理的,言辞犀利、投资迅速不过就是曹毅的风格罢了,话粗理不粗,究竟这其中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夸张,大概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他的经典语录:美团是一个大浪,源码也会是一个大浪。这个大浪要有你们加入。智能+”在不断的改造这个社会,这个领域带来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从长期看,技术会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这是不可阻挡的哪一些行业值得关注,我们认为: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服务业。第三,制造业。将成功的创业者聚集在圈子里,用资本以及人脉来撬动新的创业机会。源码资本希望能以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的轻打法、快决策的投资哲学形成品牌基因。","updated":"T23:38:0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7:38:0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3},"":{"title":"【人物】经纬中国邵亦波:“数字怪杰”怎样炼成,天才创业也是万手开头难","author":"jinpaiguwen","content":"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 邵亦波投资阶段:初创期,成熟期,拓展期投资领域:电子商务、医疗保健、科技、移动互联网代表案例:安居客、暴风影音、博纳、猎聘网、饿了么、陌陌、滴滴、快的1973年出生的邵亦波,从小就被视作“神童”,他曾经10多次获得过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后来还跳级进入了哈佛大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邵亦波后来成为了哈佛大学商学院1999届MBA 、哈佛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双学士,毕业那年他参与创办易趣网络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易趣被eBay收购后,出任eBay全球副总裁。年纪轻轻就大有作为的他,在加入经纬中国后也是战绩傲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8年历史,投了300多家公司,到现在,真正失败关门的公司不到20家,比例很小。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失败率太低说明我们还不够冒风险,死掉的公司还可以更多一点。”游历经验丰富的邵亦波对于创业、投资、生活和快乐都有着很深刻的探究,他善于总结失败经历,越挫越勇;他坦言创业者压力很大有时候无处倾诉,希望自己可以帮助他所投资的创业者;今天,就让金牌顾问带你走近这位创投大咖,了解他背后的故事和经验心得吧。一、数学神童从小练成,跳级学霸传奇读书时代说起“神童”邵亦波超凡的数学天赋,还要从他的爸爸说起。邵亦波的爸爸邵振平是中学的数学老师,所以邵亦波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开始让他接触数学了。当老师的爸爸也是教子有方,考虑到孩子爱玩的天性,他设计了很多方法寓教于乐,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方法,就是为了让邵亦波对数字更加敏感,父亲想到了用扑克牌来做数学题:他将扑克牌中的J做成11,Q做成12,K做成13,这样,整副扑克牌加在一起的数字是364。父亲让邵亦波每天将整副扑克牌从头到尾地相加10次,有时还将扑克牌抽出一张,让他把剩余的扑克牌相加,用得出的数字来推算那张是什么牌。虽然年少的邵亦波少不了被那些复杂的数字所困扰,经常会感到吃力,但是影响毕竟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邵亦波在父亲的坚持训练下对数字越来越敏感,头脑也越来越清晰,居然能在10秒钟之内将50多张牌全部运算完,而且正确率达到百分之百。凭借着超强的数学天赋和敏捷的思维,邵亦波11岁在有150人参赛的全国首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竞赛中获金牌奖;后来到了初高中全国数学竞赛中,他也是越战越勇,连获特等奖与一等奖,成为中国中学数学竞赛中备受关注的明星选手;当然,除了竞赛上崭露头角,邵亦波在学业上也是一路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高一时,他谢绝上海交通大学直升机会;高二则跳级直接进入全世界最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更成为了中国以全额奖学金赴哈佛读本科的第一人,后来还荣获了应届毕业生中的最高荣誉生。由此,便写下了天才神童的学霸之路传奇。二、回国创业开头难,守得云开见月明1999年,哈弗商学院毕业后,邵亦波谢绝美国各大咨询公司与金融投资银行巨头最高年薪达20万美元的聘请,回上海创业,与哈佛校友谭海音一同创办易趣网。事后当他回忆起最初的创业经历时坦言:“当时做易趣实际上非常辛苦,那时没有网上付款,没有这么好的物流,现在已经非常顺利的东西,当时不存在,完全是一个落后的环境。当时的网购就是在网上找到人以后,然后两个人约好,在王府井门口还是在三里河见面。”\n易趣在最早创立的时候邵亦波也是刚刚从国外回来,还没有什么人脉找不到技术人员,虽然他本人有一个和电脑有关的本科学位,但是他并不精通电脑,不会编程。最终邵亦波找到上海电力局IT系统的两个人兼职来做,回忆这段艰难的过往,邵亦波说:“因为在1999年的时候很少有人做过网站,后来我想给他们两个人2%的股份,但被他们两个人拒绝了,最后也没有坚持跟我一直做到底,到现在他们都很后悔。”当时中国的大环境下,确实很多人质疑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前景,但是在重重压力和质疑声中,邵亦波坚信:中国跟美国不一样,如果电子商务要在中国能够做起来的话,规模一定会比美国更大,因为电子商务的机会很多。时至今日,相信已经见到分晓——电子商务占整个零售的百分比超过了10%,其中阿里、天猫是7%左右,京东大约是3%;反观美国电子商务行业,整体仅占3%,所以这个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从时间上来看,比美国的历史少了5年,但是如今规模已经超过了他们的百分数,而且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美国,邵亦波的坚持终于换来了结果,之后的易趣被eBay收购了33%的股份,由邵亦波出任eBay全球副总裁。三、早发现,早参与
投资和谈恋爱有何相同之处?之后,邵亦波的创业之路也从来没有止步过,2006年年中,邵亦波和朋友Mark Lotte成立了一个生物医药公司,主要的产品是治疗糖尿病、癌症等方面的药品,因为Mark Lotte此前是一家跨国生物医药企业的中国区副总,所以有着丰富的经验,两人的合作很顺利;到了2006年12月,邵亦波再度出资成立了一家网络视频购物的网站,这家网站的主要模式很新颖——在美国的用户通过收看在线的网络视频,就可以直接指挥视频那头的人员代为采购商品,而且可以实时讨价还价。当然,邵亦波最让外界熟知的,还是2008年,他和张颖等人一同创建的经纬中国。在经纬中国,邵亦波先后投资了安居客、暴风影音、博纳、猎聘网、饿了么、陌陌、滴滴、快的等成功的项目,他很喜欢在早期阶段就参与公司的发展,成为创业者的合作伙伴,和创业者分享自己过往的资源、经验和教训,帮助公司成长。邵亦波曾经这样说:“创业是一件非常孤独的事情。一个合格的创业者必须对他的团队、客户和投资人抱有巨大的责任感,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对公司的发展举足轻重,而这根本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答案可循。每个人都会向他寻求答案,但创业者本人却无处分享自己的压力和焦虑。我希望我能尽自己的力协助我投资的每一个创业者。”的确,这就是邵亦波最明显的投资风格:“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我们会希望越早了解创业者越好,尤其早期项目就是看这个人了,而这个人不是见一面就能决定的事情,我们希望能跟这个人见好多次,一起沟通了解之后才能做决定。如果你不给我们太多时间,我们就会了解错了,所以我们希望越早跟创业者接触越好。”说起尽早了解创业者这一点,邵亦波还打了个挺有趣的比喻——投资和谈恋爱其实差不多。此话怎讲呢?还是看看邵亦波本人是怎么说的吧:“在家庭中我经常跟我儿子说你多多去找女朋友,结婚的时候才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女孩,不要见到第一个女朋友就结婚了,这样你做错误决定的可能性很大,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出更好的决定,当然不要滥交,找投资也是如此。”四、“冒险精神”很必要,失败多一点也没关系说到经纬中国投资的成功与失败,成功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说起失败,邵亦波坦言经纬中国的失败经历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他甚至认为再多一点挫折经历也是可以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可参考的经验,公司本身的“冒险精神”也会增加。邵亦波用京东举例:“比如说我们错过京东,就是因为我们不够冒风险。在估值5000万美金时,确实风险不小,但对项目成功以后的体量,当时估计不足,所以,后来轮到投资快的打车的时候,我们就没犯同样的错误。”而讲到快的打车的案例,邵亦波说:“当时快的风险也不小,我们投资快的时候,它已是被远远甩开的第二名,业务规模大概是滴滴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因此很多人不敢投,但我们很喜欢快的团队,很喜欢他们的为人和做事风格,虽然说风险很大,但我们觉得不危险。经纬失败的案例很少,8年历史,投了300多家公司,到现在,真正失败关门的公司不到20家比例很小,一般做早期投资,投了300家里面有100家关门都很正常。所以总的来说经纬的失败率还是很低的,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失败率太低说明我们还不够冒风险,死掉的公司还可以更多一点。”五、企业经营里程碑,稳扎稳打很重要对于企业的经营之道,邵亦波也坦言他所建议的方式是里程碑式发展。其实这不难理解,每个个人或是集体的发展都离不开里程碑的建立,邵亦波分析说:“大家都希望自己公司的价值和上一轮相比是有增长的,不然下一轮投资人很难进来,那怎样才能提高公司的估值呢?你可以设立一些里程碑,比如,第一个里程碑是产品上线;第二个里程碑是产品上线以后得到的用户反馈;第三个里程碑是用户大幅增长的一个趋势出现;第四个里程碑是你能够收到钱了;第五个里程碑可能是你收到的钱有很明显的趋势;第六个里程碑是盈利了。”当然,这也只是举例说明一下企业里程碑的方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每个企业情况不同,发展战略不同,所以里程碑的建立也自然会有所区别,但里程碑的目的是一致的——让企业有目标地稳扎稳打,让投资人看到企业的发展实力,从而吸引投资。六、人生意义在于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更加投入提起邵亦波就不得不说他的人生态度,在他看来人生态度和投资态度也是密不可分的。邵亦波读了很多书,而他也说自己时常会思考的问题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从这些思考中邵亦波发现自己之所以很坚持,是因为很享受创业过程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他坦言自己从一开始怎么做市场融资,怎么把电脑放到机房里,到一点点摸索,经过长时间的摸爬滚打,找到了自己的经营之道,这大概是他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也是在他看来做创业者最有收获的地方,这个蜕变的过程是意义非凡的:“不断的学习也是我创业的乐趣之一。”邵亦波很直白地讲,对他而言,创业并不是为了超越以前的自己和以前的事业,那样太累了。其实仔细想想,一个人的努力就只是为了不断超越自己吗?把人生比作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竞赛真的有意义吗?诚然,这些听起来很鸡汤,很励志,但却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因为你究竟是否战胜了以前的自己,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丝毫没有影响,反倒是让自己十分沉溺于此。实际上,最大的意义在于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为之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像邵亦波,他享受创业过程中的成长,他坚持了,才有了意义和结果。邵亦波的这份坚持同样也体现在他的投资理念中:“我投资不仅是投钱,还投入我的时间。”邵亦波表示,自己并不像其他一般的投资者那样,偏重于注入金钱,而是要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随之注入新企业。的确,这其实和上文中所提到的创业动机也有紧密联系,正是因为邵亦波的坚持以及热爱,所以他才会比起金钱跟注重自身精力的投资,他并不想做一个“金主”或是“甩手掌柜”,而是希望每一笔投资都能够尽量参与其中。他的经典语录:l
我不会全职去做经理人,因为我想我的激情还是来自于自己做事情。而第一次创业都是比较天真。l
中国商业历史很短,初期做一个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受另外一个商业模式的启发。l
融资是一个很花时间的事情,不管哪个VC跟你说多快或者怎么样,其实都会花你很多的时间。l
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无非就是哭爹喊娘去求人,这就是创业者的本事。哈佛商学院对创业有一个定义,资源不够,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做市场,这就是创业。l
硅谷的趋势是,数据和AI的兴起将意味着人工智能时代开启,我把这两个是放在一起的,因为今天的人工智能其实就是依托于大数据。实习编译:李梓晗","updated":"T14:12:3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12:33+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f23d0f7f6b63c54f1b03e36f9535522c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人物】阿米巴资本赵鸿:拒绝扎堆,扑捉“独角兽”需要深入“栖息地”","author":"jinpaiguwen","content":"阿米巴资本创始人赵鸿投资阶段:初创期,成熟期,拓展期投资领域:电子商务、医疗保健、科技、移动互联网代表案例:蘑菇街、快的打车、淘实惠、中智诚、孩子学啥、麦苗科技、指点无限、威佩电竞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赵鸿,出生在马来西亚,从小在国外接受教育,这个学术背景造就了他重视细节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在步入工作期后,善于总结沟通的赵鸿经历十分丰富,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他曾先后担任普华永道管理咨询顾问与荷兰银行投资银行家,因此要说他具有深厚的投资资历和银行业从业经验,的确是实至名归。再到后来,赵鸿加入了阿里巴巴,担任集团副总裁职务,负责企业并购和融资。提起这段经历,着实是他在创业之前履历上精彩的一笔。在这段时间,赵鸿建立并领导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部和融资部,参与了多次集团重大交易,让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体会一下大咖的成就吧:首先是2005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并获得雅虎10亿美元的现金投资,再后来是2007年阿里巴巴上市融资16.9亿美元,紧接着2008年,成功阻止了微软公司446亿美元敌意收购雅虎而间接收购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份,以及后来2011年阿里巴巴重组支付宝、同年还有20亿美元的阿里股票配售等等。在阿里巴巴之后,赵鸿自主创办了阿米巴资本也是备受关注,成绩斐然,2016年,赵鸿的名字出现在了2016最活跃天使投资人TOP30榜单之上,而他所创立的阿米巴资本也在2016中国天使投资基金TOP20机构榜上提名。那么,这位思维敏捷,眼光独到,成绩斐然的创投大咖背后又有哪些值得学习借鉴的思想和感悟呢?下面一起进入今天的故事。一、阿米巴,象征着最古老又最顽强的生命力 上文我们已经简单了解了赵鸿的工作背景,那么接下来,我们还是从他创立的阿米巴资本说起。说起“阿米巴”,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名字很有趣,听起来有种神秘的感觉,因此大家通常会好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赵鸿要选择它来做自己公司的名字?其实“阿米巴”的名字起源于阿米巴原虫,而阿米巴原虫作为地球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代表着最简单却又与生俱来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就此阿米巴之谜初见端倪,正如后来赵鸿本人所说的那样:“阿米巴资本希望能为有着阿米巴精神的团队提供强大的支持,他们所选择的团队必须拥有强大的生存能力、超强适应力和迅速的执行力。”也许正是本着这一观点,赵鸿和他的阿米巴资本更加青睐早期的投资,他曾经表示:“我们所做的投资主要目的是想帮助创业者在早期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它们大多都处于0到1这个阶段,这是创业者最辛苦的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阿米巴会将自己看作创业者的一部分与其一同成长。”二、早期投资风险大,投资人发挥作用要有度\n赵鸿曾多次重申,阿米巴的投资策略是:第一,最好是早期的项目,而且还是高科技领域的最佳;第二,作为投资人不能只用金钱去衡量价值,而是要看自己在所投资项目上是否能起到关键作用:“一个项目如果真的觉得可以赚钱,或者赚钱机会比较大,但是帮不上忙,不能把周围的资源配上的话,我们不会投。”为了深化这一理念,在阿米巴资本中有一部分为自持资金,赵弘认为只有采取这样的方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将投资者的风险与利益紧密联系到一起。赵鸿表示:“其实立这样的机制很容易理解,好比你投资了钱,其中一大部分是你自己的,那你不用说自然就会比较谨慎。”除此之外,众所周知与投资发展相对成熟的晚期机构相比,投越早期的企业,基金的风险就自然随之递增。因此赵鸿表示,他们希望可以深入参与到企业的业务中,通过将自己内部的资源与所投企业间的资源进行嫁接,这样可以有效帮助他们在运营方面降低风险,而这对于投资人和被投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其实这也是阿米巴资本很享受的过程,赵鸿坚信——如果不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具体业务中,就永远看不到内部究竟发生的事情,话虽然这么讲,但是凡事总会有个尺度,赵鸿深知,投资者所干涉业务的程度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实时调整。他表示:“企业希望我们深入介入,我们就深,我自己走过这条路,好的创业者都很少希望投资者来干预,但同时好的创业者却又都需要投资人来帮忙,之所以说介入要有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矛盾体需要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三、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早期投资看数据不如看对了人在当今这个互联网市场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如果要专注于早期的投资,那么敏锐的观察、判断和捕捉能力当真是必不可少。因此善于总结的赵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任何数据都不是绝对可靠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深入沟通和了解才变得尤为重要。在赵鸿看来,尤其是在投资早期机构初期,单看被投项目的盈利情况或者是数据指标是不科学的。甚至他认为互联网的特性就是要把盈利往后放一放,第一要务是先把规模做大,其次再来谈商业模式,到时候就水到渠成了。再拿阿米巴所投的项目做例子来看,初期投资的时候,这些项目基本上都名不见经传,甚至大都没有盈收,这就需要投资人帮助引导有潜力的企业从0做到1,首先要做的是把产品退出来,得到市场的认可,接下来可以探讨各种商业模式,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商业模式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到最后,才有资格讨论收入问题。就是因为这一点,赵鸿反复强调他的投资最看重的就是人,而在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他投资的时候,赵鸿也有几个步骤:第一,要看这个人所做的事情,必须是未来高科技发展的一个方向,将形成一个潜在市场,同时这个潜在市场容量还要比较大。第二,在确定以上的因素之后,赵鸿会与创业者进行很面谈和沟通,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因为谈话不是谈一次而有可能是很多次,甚至会去向创业者身边的人进行摸底。第三,他才会去考虑这个人未来是不是创业的潜力股。同为创业者的赵鸿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应该在创业前搞明白这些问题:究竟为什么要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为了达到目标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自己能不能有良好心态去应付这个代价?四、拒绝扎堆,投资讲求精益求精接着我们来看看阿米巴的表现到底突出在哪里,如果稍作总结不难发现,阿米巴资本的投资特点十分明显,那就是精益求精。在成立不到一年时间里,他们前后接触了400多个项目,而最终成功投出的却只有10个,这比例算是精挑细选了。赵鸿表示,他认为“小金额,广撒网”的方式是成功投资的大忌。的确,这种“撒网捞鱼”的心态及其容易让人养成一种碰运气的惰性,长此以往就不再有心思仔细地考量与分析投资项目的情况,即便偶尔有成功的项目也是碰运气,这样的投资团队早晚会入不敷出。而且投资项目能否赚钱并不应该是考量可投性的唯一标准,实际上成功的投资通常会综合许多复杂的因素,比如说企业文化是否符合投资团队大方向、投资人能否适当参与企业发展过程、所投企业的团队综合素质能力等。而说到这一点,赵鸿坦言阿米巴更偏向于至少拥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团队,而不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这并不是挑剔或是偏见,而是想要成功,有经验的团队相对有资源,在制定一些重要决定和面临一些严峻问题时,成功突破的可能性就大了许多。总之,投资这件事是一个比表面说起来艰难太多的过程,因此投资人对待每一个项目都应该完善地从各个方面分析,一时间的快与盲从是注定失败的。五、如何抓住独角兽,它们的“栖息之地”你找到了吗?2016年11月,赵鸿参加了著名科技新闻网站TechCrunch北京国际创新峰会的一场名为“投出下一个‘独角兽’”的专家论坛,现场的他难得的高调,颇为自豪地总结了阿米巴的成绩:阿米巴的新一期基金总共投资了35家公司,其中就有两家成为了估值10亿美金以上的“独角兽”,分别是快的打车和蘑菇街,另外还有多家估值数亿美元的公司,而且通过并购的方式,之后的阿米巴还成为了第三家独角兽公司新美大的股东。论坛上赵鸿说道:“作为一家基金,我们都想投行业(包括细分行业)里面的领袖。至于这些领袖能不能演变成独角兽,就要靠我们的基金,通过我们内部的资源跟能力去帮助这些公司成长。”另外他还补充道:“对外一定要找一个市场份额很大、机会很大的行业;其次就是要看你跟创业者的关系,作为早期投资者,信任非常重要。”论坛上赵鸿也分享了“捕获”独角兽的经验,第一步,就是要找到独角兽栖息的那片区域,也就是投资的领域。而阿米巴资本关注的领域主要是电商、大数据、企业服务、互联网金融和广告技术五个方向。赵鸿谈及阿米巴的投资经历也提到,其实几年前到现在,阿米巴所关注的几个投资方向跟现基本没变,而改变的则是整个行业的大环境。举例来说,之前阿米巴早期投资的一家专注个人征信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中智诚,生存地很艰难,甚至几度面临倒闭窘境。但谁也没有想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爆发之后,中智诚摇身一变成了首批拿到征信牌照的公司之一,收益大幅增长,投资者也纷至沓来。由此赵鸿总结道:“很多行业的大方向很早就有了,但一时半会儿可能还不是很明显,你一定要在行业和方向里沉淀一段时间,到那时你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准,阿米巴会看3年、5年以后会有什么大方向,然后再衍生出一些新的方向。比如电商和数据是完全跑不了的,互联金融和数据这两个方向也是跑不了的,这两个点就会把很多细分行业结合起来,所以这时候你的判断能力要提升到另外一个门槛。”观察到了这种趋势后,阿米巴就有了投资侧重:在电商领域就不投团购,而投供应链方向的项目;在企业服务领域则倾向发展潜力巨大的SaaS等等。基于这些判断,近期阿米巴投了电商供应链整合的米到仓、农业养猪SaaS猪之宝、互联网融资平台聚财道等项目。六、未来企业服务蓄势待发,挖掘客户认可价值才是关键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身经百战的赵鸿对于未来趋势有哪些见解。在2016年7月份在Techcrunch上海峰会上,赵鸿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的机会刚刚开始,而现在正是企业服务在国内发展势头愈发强劲的时候,随着资本的逐渐涌入,企业服务市场的加速模式也即将正式开启。而对于许多企业服务公司提供的免费增值服务这一现象,赵鸿认为这主要还是要看客户所处的阶段,他分析说:“创业公司对付费很敏感,但上市公司则会觉得免费不太靠谱。换句话说,如果一家企业对你提供的价值是认可的,他们才愿意去掏钱。中国十多年软件的市场正在逐渐成熟,未来随着电商循序渐进的引导也必然能够建立新的付费模式习惯,关于SaaS 这一块,最终还是要对方认可你的价值。”最后,面对众多满怀憧憬的创业者,赵鸿也给出了他的建议:“创业早期的时候往往是最艰难的,大家需要一直坚持,等到风口的时候,之前积累下来的经验就会帮助大家在适当的时机进入自己发展的黄金时间。未来一些快速增长的 SaaS 类独角兽会陆续崭露头角,而面临的客户会是比较是中大型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做的事情一定要存在客户能够认可的价值。”他的经典语录:阿米巴虽然关注早期,但不能够说是“天使”,而是一家按照典型的基金方式来操作的投资机构。我们并不担心竞争,因为竞争对行业发展是好事,我们也希望更多资金能帮忙创业团队。做早期也是耗体力、耗时间的事情。从这一、两年的市场来看,并购市场有了一定的起步,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会去寻求并购机会,因此这未来一定是一个趋势,但市场还需要时间。阿里的团队和文化很吸引我。那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团队,做事情的方式具透明度和效率,几乎都是和西方一样的。线下企业向线上走,线上想往线下走,运作一家企业对效率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以后企业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服务。","updated":"T00:27:2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8:27:2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人物】冠群驰骋江刘兵:债股结合,还要抓住风控核心","author":"jinpaiguwen","content":"“长时间的摸索之后会发现,企业真正缺乏的东西不只是资金,还有资源、管理、营销、品牌、创新,这也是冠群一直为中小微企业努力的方向。”冠群驰骋风险控制部总经理江刘兵如是说。拥有数十年信用管理工作经验,曾在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工作5年,目前在冠群驰骋管理着800余名风控专员,此次应邀出席第三届中国信贷精英年会,这位风控领域的资深专家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控问题,接受了好贷的独家采访。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的风控问题有何独特看法?面对互联网金融强监管的局面,风控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未来冠群在风控领域又将有何新突破?风控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面对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来听他的独特见解和经验分享。一、步入“互联网+”时代:扶微助小、筑梦中国从2011年加入冠群,到伴随冠群全面转型,江刘兵见证了整个金融市场融资难、融资贵的普遍现象,也见证了互联网金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发展,体量越来越大的过程。互联网金融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基本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然而,针对融资贵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1.债股结合:帮扶几百家中小微企业,成功试点和不断创新“银行作为一个有效的融资渠道,虽然融资成本很低,但是对中小微企业来讲它的融资门槛也非常高!”正是看到了此中机会,以“扶微助小、筑梦中国”为己任的冠群,果断于2016年4月推出“债股结合”创新金融模式,目前已有百余家中小微企业在这一金融模式的帮扶下走上发展之路。所谓“债股结合”,即以“债权”和“股权”相结合,解决中小微发展的融资问题。江刘兵解释道,这些年冠群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群体,他们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具有价值潜力的企业,以第三方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介入,成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共同成长。“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它短期融资难的问题,还有融资贵的问题,而且期限上可以是三年、五年。”江刘兵补充道,由于这一创新型的金融方式,冠群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更加紧密,对于企业的资金用途也更加明晰,真正做到了对企业发展轨迹的全方位掌握。2.步入2017,债股结合将更为全面深入“债股结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是还远远不够。”江刘兵感慨道。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冠群发现中小微企业所欠缺的并不只是钱,还包括资源、管理、营销、品牌、创新等方方面面。“第一,肯定是降低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是所有企业都最为关心的;其次,当资本进入以后,管理水平是否能得到提升,也是企业所看重的;最后一点则是资源的提供,以及对企业营销的帮助究竟有多大……”针对企业所关心的这些问题,江刘兵坦诚,进入全新的2017年,冠群还将深入开展债股结合,继续打磨产品,不仅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降低资金成本,打造全金融产业链新商业模式,并建立冠群实体企业生态圈搭建供应链核心企业平台,真正降低中小微企业的实际成本。为此,江刘兵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比如说做纺织的中小微企业,肯定会有上游和下游企业客户群,而这些客户群,可能也是冠群的企业客户。我们可以给它做贸易金融,当需要采购时,从上游缔结,进而降低采购成本。这样我们就可通过债股结合,把这家企业做大、做强。”另外,江刘兵还补充道,“2017年,冠群将以现有的企业客户群为根基,结合债股结合模式,在其他领域加大投入,跟中小微企业一起共同发展,这是2017年我们的主要基调。”二、债股结合,还要抓住风控核心 良好的风控能力是互联网金融平台企业发展和赢得客户信赖的基础。在“债股结合”模式推出以后,冠群提升对风险控制水平,在原有的风险控制体系上加入了新的考察与审核。1.严格筛选、层层审批过去的风控体系主要是基于银行的传统思维,包括了人力成本、经营成本,以及财务等方面的限制,然而这些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结合客户群体做经营性风险控制”,江刘兵表示,“对于冠群来说,就是不断转型,做好中小微企业的风险审核,从层级审批到各个环节全盘介入,同时注重现场尽调的作用。冠群所有项目都基于行业状况做严格筛选,由项目所在地的分公司对企业主及企业进行初次审查、SV数据采集,再进行评估项目,并上传项目准入资格;之后进行线下的尽调,对借款人进行面审,风险控制两人团队进行外访,同时进行电核、网查,综合评估尽调;然后是区域、大区信用评估,最后总部对评估进行终极审核”。 2.从实物入手,眼见为实对于银行等传统金融而言,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客户群体单一、需求金额较大,风控成本容易控制。而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则恰恰相反,客户群体繁杂,贷款额度偏低,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万的项目都有,这样就面临着一个成本控制的问题。那么,如何抓住风控的核心呢?江刘兵介绍说,冠群的选择是:从实物入手,眼见为实。“从源头控制风险,这样在合规监管要求下,我们只要控制住风险,用利润、成本覆盖风险即可,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稳健经营下来。”正是由于这一精准的定位,才使得冠群得以在监管条例出台之后,迅速转型,不断创新,找到适合自己的更好发展方向。3.科技信息化手段介入“一方面是在企业的选择上,会比较慎重,倾向于选择密集型的企业,贯通上下游。另一方面,冠群与美国三大征信机构之一Experian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决策引擎、评分标准的设定,对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进行大数据分析,并不断优化系统,除此之外,冠群还接入了反欺诈系统,加强了企业的财务尽调评级。”在江刘兵看来,由于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等级低,财务尽调系统的介入十分有必要。“通过财务系统的介入,可以轻松识别出来企业的财务运营情况是否真实,是否符合逻辑,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在财务尽调系统的基础上,冠群还开发了其风控系统的核心SV尽调,将风险前置。通过LBS地理位置轨迹管理技术、财报OCR识别技术、GPS轨迹追踪、现场身份识别技术、现场数字签名授权、信息分类归集技术、外部大数据征信集合接口技术、数字签名加密技术等等,最大程度降低尽调过程中的操作和人为道德风险,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整个风控系统的开发虽然成本很高,但是江刘兵表示,目前冠群已经可以做到将风控市场化,通过冠群800人的专业风控团队去做现场尽调,提供定制化的尽调报告,做到全面预测风险,管控潜在问题。“只要企业需要,就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尽调报告,风控团队不仅服务冠群风控,还可以服务银行、股权类、股权众筹类等等。”三、一个合格的风控人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债股结合的融资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难题获得成长,另一方面也对一线的风控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刘兵直言:“我认为风控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担当意识,并且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点是风控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如果一个风控人在这个岗位上遇到问题不能去承担,更没有自己的解决方案,那风险暴露之后不仅难以防控,反而会愈演愈烈。这里江刘兵给我们举了个破行业先河的实例,倡导让公司的员工签担保协议。“不需要员工承担借款客户经营性风险的责任,主要目的是让员工为真实性做担保。一旦企业出现逾期不还钱的时候,核查之后发现有资料造假的情况,那么员工要承担连带责任。”针对上述规定,江刘兵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一个整体市场,不仅要求风控人自我价值的体现,更要求每个风控人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从整个团体出发,使得每一位风控人都得到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十大担保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