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的经济进化组织形态管理pdf,劳动用工方式等,有哪些把握不准的法律法规何政策问题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集体裁员中政府介入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研究.pdf 4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集体裁员是市场经济制度下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市场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的
一种必要形式。通过裁减人员,用人单位可减轻负担,降低成本,保持企业的竞
争力。集体裁员是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体现,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
客观要求。但用人单位大量裁减人员势必造成大量的失业,不仅关系着众多劳动
者的就业生存权,而且可能危及经济社会秩序的稳定。为了减少集体裁员对社会
的影响,维护劳动者的就业生存权及防止用人单位随意进行集体裁员,政府需要
发挥作用。
鉴于此,本文以集体裁员中政府介入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为题,运用比较分
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政府介入集体裁员的正当性依据。首先,对集体裁员进
行界定;其次,从防止企业滥用集体裁员权、保护劳动者生存权及维护社会秩序
三方面阐述了政府介入集体裁员的正当性依据;最后,提出对政府介入集体裁员
进行法律调整的必要性,分别从规范政府在集体裁员方面的行为、提高政府介入
集体裁员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及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方面进行论
第二部分对政府在集体裁员中的角色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考察政府在劳
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提出依据裁员的性质,政府在集体裁员中的角色有两种:
政府的协调者角色和管理者角色。其次,具体介绍政府的协调者和管理者角色的
内容和特点。
第三部分对集体裁员中政府介入的方式与条件进行探讨。首先,对政府介入
集体裁员的方式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政府介入的两种方式:积极介入和消极介入
方式。其次,探讨了政府介入集体裁员方式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最后,从裁员
事实、有违法行为或争议的存在和当事人未行使诉权三方面探讨了政府介入集体
裁员的条件。
第四部分对政府协调合法裁员的特殊救助措施及应用进行了分析。首先,阐
述了合法裁员中政府提供特殊救助措施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政府可采用的特
殊救助措施的种类。最后,探讨了政府提供特殊救助措施的应用及特殊救助措施
运用后的政府监督。
第五部分对政府对违法裁员的处理进行了分析。首先,从不符合法律规定条
件的裁员和违法法定程序的裁员两大方面分析了违法裁员及其表现形式。其次,
就政府对违法裁员的处理进行了介绍。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部分就集体裁员中政府行为的法律控制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对集
体裁员中政府行为进行法律控制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激励
保障机制、舆论监督机制、责任约束机制和纠错机制等机制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
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集体裁员;政府介入;政府协调;政府管理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ollective
istheinevitable
downsizing
phenomenon economysystem,
necessary allocatingoptimallyresources.Bydownsizing,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Copyright & 2017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版权所有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新课程专集面对新课程.doc 3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新课程专集面对新课程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23新课程专集面对新课程,让学生不再害怕考试
???? 提到考试,不管是什么样的考试,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考试,中小学学生大多感到害怕(甚至中小学教师也感到害怕)?尤其是在以考试决定学生毕业和升学命运的今天,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考试已经从“促进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极可怕的魔杖”。学校管理和评价盛行分数主义,结果见分不见人,重分不重人。分数主义、分数管理严重扭曲了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教育教学工作被蒙上了一层强烈的功利色彩,利益驱动代替了事业追求。 ????在应试教育的旗帜下,考试成了评价的惟一方式,学校评价学生靠分数,社会评价学校看分数,分数高,一切都好,“一俊遮百丑”;分数低,一切都差。于是有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的说法,分数成了一切,考试成了主宰,考试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为了完成升学指标和上面下达的升学任务,整天搞题海战术,纯粹是为了考试而进行教育。升学考试严重扭曲了我国中小学教育,影响了中小学教育的正常进行,危害国家,祸及青年一代,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造成悲剧性后果。 ????伴随着新课程进入全面实验阶段,教育部发出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必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与招生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体差异,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高中录取标准除考试成绩以外,可试行参考学生成长记录、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等其他资料,综合评价进行录取。积极探索建立招生名额分配、优秀学生公开推荐等制度。”据此,我们来展望新课程实施后的考试。 ????●考试的形式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尽可能的开卷或者半开卷考试,对于文科考试实现全开卷,对于理科考试实行半开卷。 ????●考试的对象从关注虚无的“分数”到关注真实的“人”。 ????考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多种水平的分层分卷考试。 ????对于非选拔性考试,尽可能多地分层出卷,即在同一张试卷上分成四、五个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由选择。这样,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学生自选不同试卷进行测试的方式,针对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确立不同的考试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大显身手的机会,较后进的学生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有利于调控教学,避免了以分数排名次的弊端,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得到健康活泼的发展。 ????这样衡量学生的就不是一把尺子了,而是多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的学生,可以模糊分数,这样以分数划分学生等级的老方法就不灵了。 ????●考试的方式和结果处理从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1. 考试方式的多样化。从目前的只注重纸笔测试到形式多样的测试方式。 ????2. 一次考试多次机会或者多次考试多次机会。 ????3. 建立附加题制度。一个学生可能这门课程不行,但有可能另一门课特别突出,让那些在某学科有天赋的学生脱颖而出。建立类似体育或美术式的中考(高考)模式。 ????●考试的过程从独立考试走向合作考试:纸笔考试只是由一个学生来完成,随着考试的多样性,有几个学生共同完成的考题也会应运而生。 ????●考试的内容由书本经验知识走向社会实践。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用来指导社会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考试的目的从检查以往到开发潜能。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中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这类考题,如在理科考试中出现了以往只在文科中出现的阅读理解题等,它对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自主学习就很有帮助。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中各学科出现了许多开放性试题,归纳猜想题,画图设计题,信息迁移题,实验探究题等,已经开始向这方面发展。 ????让学生“乐学、善学”,让教师“乐教、善教”,这正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相信不久我们的学生和教师面对考试时,不再是害怕,而是欣喜,原来考试也可以更美的。 〈中国教师报〉日
如何选择校本课程素材 ??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少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感到课程内容无法把握,无从下手,于是就“抄”、“搬”、“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它告诉了我们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论文资料012
我的图书馆
论文资料012
从“稳”与“进”看十八大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每到岁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是牵动着全球目光。通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一年来的经验和成绩,安排部署来年的工作,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制度安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连续召开4年。4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全球经济发展大势,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引着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梳理4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可以发现,党中央的经济思想既有一脉相承的定力与坚守,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与突破。“变”与“不变”之间,勾勒出一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画卷。
不变之一: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近年来,稳中求进始终是党和政府坚持的工作总基调。2012年,“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2013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14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15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稳中求进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稳”是前提,“进”是目的,没有“稳”的“进”是空中楼阁,没有“进”的“稳”相当于原地踏步,稳中求进方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不变之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财政货币政策上,4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2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201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4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5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稳定,既是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要求,也有效引导了社会预期,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不变之三:重视“三农”及民生问题
党中央对“三农”和民生问题高度关注,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重点强调了如何做好“三农”工作、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2012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决不能因为连年丰收而对农业有丝毫忽视和放松。”2013年,“加强制度建设,织好保障民生安全网。”2014年,“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2015年,“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三农”和民生问题始终如一的关注,生动展现出党中央鲜明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色。
不变之四:警示经济风险
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也免不了遭遇风吹雨打、暗礁险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可能面临的经济风险高度关注。2012年,“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13年,“着力防控债务风险。”2014年,“要高度关注风险发生发展趋势,按照严控增量、区别对待、分类施策、逐步化解的原则,有序加以化解。”2015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党中央始终对经济风险保持高度警觉和清醒头脑,警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未雨绸缪,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排雷除障。
变化之一:首次阐述经济发展新常态九大特征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习总书记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大亮点就是首次明确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即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个方面,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了新常态的表象特征、内涵特征以及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并提出了因应变化的经济政策。
这是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三期叠加”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趋势的科学分析。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由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变化之二: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
2015年11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发出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明确信号,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到重点任务都做出了全面部署,其中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从“三期叠加”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三期叠加”明确了我们对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进一步深化了“怎么看”,又为“怎么干”指明了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深化了“怎么看”和“怎么干”的认识,又进一步明确了总体思路、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
变化之三: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方法论
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对宏观调控能力的重大考验。历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对宏观调控的重点和手段作出明确部署。2012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2013年,“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善宏观调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2014年,“保持区间调控弹性,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2015年,“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
几年来,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和方法,宏观调控能力更加成熟,护航中国经济巨轮稳舵前进。
变化之四:政策思路从三大支柱到五大支柱
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完善为“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
两次提法相比,在政策组合中增加了“产业政策要准”和“改革政策要实”这两个要求。专家认为,这与宏观经济调控思路上适度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方向密切相关,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指明方向。(据新华社客户端)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与政治的辩证法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作出科学的说明。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揭示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但在不同社会形态下,二者的关系具有不同特点。
在资本主义之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资料占有权与政治统治权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剥削阶级对劳动者的经济统治主要是通过超经济强制实现的。因此,就形成了一种流行观点,认为是政治权力支配着经济生活。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成为支配经济生活的普遍原则,市场与国家、经济与政治出现了明显的分离。于是,又形成了另外一种流行观点,认为经济和政治是两个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领域。
这两种观点都割裂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政治,是指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内容、形式和任务,处理各阶级和各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经济则主要指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经济与政治的基本关系是: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二者既有区别又存在密切联系,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
首先,社会的阶级划分或政治关系形成,是以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分化,导致了阶级的出现,国家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是分离的;但实际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民主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导下的政治游戏,是金钱政治,归根结底是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
其次,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和有效运转,必须依靠国家政权。毛泽东同志曾对社会革命的规律作过精辟概括:首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他还指出,这个一般规律,对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都是适用的,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无论在哪个社会,国家和政治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的作用如果发挥得好、如果与经济基础的要求相一致,就会推动生产力发展;相反,则会给生产力发展带来巨大损害。
第三,在现代社会,总有一部分国家职能属于经济职能,一部分国家行为属于经济行为,如财政税收、货币政策、收入调节、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教育卫生,乃至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和建立国有企业等。国家的这些职能和活动既是政治性的,又是经济性的。这部分职能和活动越多,经济和政治重合的部分就越多。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国家承担的这部分职能和活动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了。
正是因为经济与政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一贯反对脱离政治的所谓“纯经济分析”。马克思明确将自己的经济学称作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而把那些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称作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列宁深刻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
经济与政治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所认识,也为一些西方学者所承认。美国著名学者查尔斯·林德布洛姆说,“不管是政治学或者是经济学,从一定程度上讲,由于它们各自孤立地研究问题,都已陷入了贫乏枯竭的状态,结果是两头空。”另一位著名学者乔姆斯基更是一针见血地说,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代表了极端富裕的投资者和不到1000家庞大公司的直接利益,只不过是少数富人为限制民众的权利而斗争的现代称谓而已。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与政治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机统一,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同以往一切社会的情况都不同,不是自发的,而是自觉的;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的。革命是如此,建设是如此,改革也是如此。由于这个原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就比以往一切社会都要大得多、深刻得多。
社会主义发展的自觉性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决定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存在着尖锐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因此难以形成共同的社会利益和统一的社会意志,社会发展总体上是自发的、盲目的。与资本主义制度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人格化代表。这样,在人类历史上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国家形式,即经济和政治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里,国家不仅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作为政权组织处理各阶级和阶层的关系,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正常经济秩序,从上层建筑角度保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且是经济基础的核心,作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代表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内部,行使对生产资料的管理权,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的有机统一,为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阶级对立、贫富分化、经济危机、金钱政治和社会的盲目无政府状态等深刻弊端,创造了制度保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与政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发挥,经济与政治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无疑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有了很大不同,但经济与政治有机统一的规律不会有根本变化。
正确认识和运用经济与政治有机统一规律,能够有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否则就会产生严重危害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但是,也有值得深刻记取的教训。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行政命令盛行、市场作用受到压抑,严重束缚了经济活力。特别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出现了脱离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建设中心而片面突出政治的错误,生产力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开辟了党和国家发展新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发挥党的领导、政府的作用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实现了经济与政治的良性互动。因而,它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各种资源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必须注意克服另外一种片面倾向,即重经济而轻政治,甚至认为讲政治会影响经济建设、妨碍市场经济发展。其具体表现是:重个人、轻集体,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全局,重物质、轻精神,重市场、轻国家,重自发性、轻自觉性,等等。这种片面倾向,割裂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违反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与政治有机统一规律。如果任其蔓延而不加以防范,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破坏社会稳定,迷失发展方向,丧失前进动力,甚至使党和人民事业陷入失败。
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努力实现经济与政治相互促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良性互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始终坚持辩证法、两点论,把经济和政治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对着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取决于经济和政治有机统一这个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得好不好。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牢牢记住没有经济的政治是空头政治,没有政治的经济必然迷失方向和灵魂。要把经济与政治辩证统一发展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为此,必须着重把握好以下重要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在经济领域,就是坚持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经济发展实践,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生搬硬套西方思想理论。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是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而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共同富裕。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是把握好经济与政治关系辩证法的枢纽。要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保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不断提高国家经济治理能力。
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向和灵魂。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措施,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等,都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现实步骤和具体行动,都是在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扎实迈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我国开放发展具有鲜明时代特征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入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立足自身实际扩大对外经贸交流合作,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开放发展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清晰的发展方向和独特的体制优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日益频繁。技术、品牌、专利、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以资本为载体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并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相结合,跨国生产一体化不断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大力发展出口贸易,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当时,尽管我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但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档次较低,难以打开国际市场。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开拓国际市场,我国开始大力引进外资。外资的流入带来了技术、品牌等高级生产要素,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出口高速增长。这是一种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适应我国发展阶段的“要素合作型”发展模式,利用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快的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要素难以流动、闲置浪费或低效使用的局面,创造了新的体制优势。于是,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其他资源要素也从生产率低的行业流向生产率高的行业。正是这种以开放引进先进要素、以改革动员存量要素的双重战略促进了要素集聚,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的体制优势从两个方面强化了这种要素集聚型增长。一是从兴办经济特区开始,我国建立了一大批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园区等,与之相关的产业配套、政策优惠等措施为内外资企业投资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是在改革的推动下,各地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规划、优化政策、引进项目、服务企业,营造了有利的营商环境。
一个国家的开放发展水平需要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而提升。“要素合作型”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加入了国际分工,但因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只能获得较低收益。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迫切需要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并形成支撑高水平开放和大规模“走出去”的体制机制。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优化要素结构,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开启新一轮以开放促改革进程,努力在新的发展水平上增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优势。
今天,我国从引进外资开始的对外开放走到了“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发展阶段,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更大、空间更广阔。对外并购有利于我国企业利用国际高级生产要素,加快中国制造与国外品牌、营销网络的结合,推动制造业升级,带动国内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开放发展新阶段为促进世界合作共赢、共享发展机会而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我国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各类企业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走出去”,同沿线国家企业共同提升发展能力,进而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各国的合唱。这一全新的合作方式和要素流动模式,将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习近平同志指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我国开放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就是由于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时代特征。今天,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我国将在更高水平上融入经济全球化,拓展发展新空间。
(作者为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我国劳动就业新趋势新特征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编者的话:&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的“晴雨表”。今年1至11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4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4.9%。就业继续稳健增长,一个大背景是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健增长;经济“大盘”的企稳,直接体现在劳动用工需求的增长上。那么,未来劳动就业的新趋势新特征还有哪些?如何以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劳动力市场稳定?带着这些热点问题,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分析解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相应地,我国劳动经济也正在向结构更加合理、领域更加开放、分工更加复杂、劳动力市场更有活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工作更有保障、形态更加高级的阶段演化,未来将呈现出“人才红利”凸显、创业理念深入人心、就业环境更加公平、从业状态逐步改善等较为明显的特征。
“人才红利”凸显
多年以来,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们的更高追求是成为工业生产强国,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人才。受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近年来开始出现绝对值下降,这意味着我们长期依赖的“人口红利”将趋于减少。同时,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标志着我国进入“人才红利”期。“人才红利”是指由于人才的规模增长及其充分利用所产生的超过同样数量简单劳动力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在未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将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
“人才红利”的获得需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大力支持。义务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更多的适龄学生能够接受教育和更长的教育年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使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因此,首先要逐步完善高校培养机制,了解市场的需求,合理区分应用专业型大学生和学术科研创新型大学生培养之间的差异,充分挖掘大学生人才资源的优势;其次要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更多的适合高素质人才发展的工作岗位;再次要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领军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提高优势人才待遇水平,促进海外优秀的人才回国发展;最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完善的创业环境将会为高素质人才能力的发挥提供更好的平台。
创业理念深入人心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未来在国家“双创”的号召和支持下,为迎接新的创业浪潮的到来,应积极推动我国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的转变。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从衡量创业活跃度指标“新注册企业密度”(每千名劳动年龄人口新注册企业数量)来看,我国目前新注册企业密度值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创业成功率也还比较低。经验数据表明,我国创业行为、创业活动、创业意愿等都是相对欠缺的,在未来发展阶段应有所转变。
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人们将已经萌发的创新创业理念变成现实,不仅能让人们成功实现自己的目标,还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首先,政府层面应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简政放权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在未来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应积极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更多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开展“一站式”窗口服务模式,改善创业者的政策环境,激发创业者的积极性。其次,教育层面应积极完善创业创新教育体制,进一步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环境。创业教育的普及不应只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而可以更早地植入教育体系,增强人们的创业意识,鼓励高校与培训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多方式开展创业培训教育,建立适宜的创业孵化基地,设置多样的创业创新课程,提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普及力度。再次,市场层面应逐步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垄断,消除市场准入障碍,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征信体系以更好地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最后,在依法治国理念的指引下,逐步完善创业法制环境,为创业者提供稳固的法律保障,完善的法制环境有利于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激发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创业者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
就业环境更加公平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还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主要包括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等,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妨碍了劳动者平等自由的就业权利的实现,破坏了公平的就业环境。
未来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劳动者维权意识、法律意识、公平意识逐渐增强,就业环境必然走向更加公平合理。应树立更加注重劳动者个人能力的新观念,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公平就业。首先,完善全国范围内公平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性条款。其次,建立和健全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再次,不断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鼓励和支持人们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继续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新时期各地区应当尽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等诸项措施,使劳动力能够更加自由地在不同地区流动,形成统一协调的全国劳动力市场,同时还应当加强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力度。
从业状态逐步改善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劳动者的从业状态总体以“低工资、高风险、低效益”为特征,大量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制造业、服务业的部分环节外包给中国,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等优势谋取利益。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仅需要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进而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阶位,而且在劳动经济领域,中国劳动者从业状态应当由“低工资、高风险、低效益”转变为“高工资、低风险、高效益”。
劳动者从业状态的转变,不仅需要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还需要配套措施改革,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使劳动者更加有尊严地工作与进行职业选择,进而更加充分发挥劳动者个人的人力资本价值。
首先,产业结构升级是从业状态转变的关键。我国经济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迈进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制造2025”的建设布局下,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端行业。一方面,在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劳动者的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劳动者作为生产力要素,同时也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活动主体,需要得到应有的价值承认,这种承认不仅仅是表现在工资方面的,也表现在工作环境、福利保障等方面。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我国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成为必要,应积极推动我国部分产业全面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推动制造业功能和链条升级;搭建和延长产业价值链,形成东中西部梯度发展格局等。
其次,制度完备是从业状态转变的依托。未来应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促进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公平可持续发展,落实带薪休假,加强劳动行政执法监督,促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更多的劳动者就业机会等,以促进体面劳动的实现。
新型劳动关系出现
随着移动互联网、APP、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共享经济迅速发展。在共享经济背景下,处于闲置状态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使用权的有偿让渡,这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劳动关系模式。共享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劳动关系模式中的人力资本特征,从而导致劳动关系形态的变迁。
在“互联网+”的新型劳动关系下,出现了不少非传统劳动关系的工种类,如,网约车公司的专车司机、外卖平台的外卖员、网上预约上门的私人厨师……诸如此类的新型劳动工作内容,成了越来越多人的择业新选择,并呈现出工作场所不固定、工作时间更加灵活、服务对象的多元化等新特点。
互联网经济形态下劳动关系、用工形式与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劳动保护制度以维护新经济模式下的灵活就业关系以及相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执笔:杨宜勇 吴香雪 张 强)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
——国务院法制办、发改委负责人就《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答记者问
2016年1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条例?
答:《条例》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第一部行政法规。制定这个条例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规范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行为,加快转变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
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企业投资项目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不再实行审批制。这项重大改革,对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投资项目审批范围大幅度缩减,投资管理工作重心逐步从事前审批转向过程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落实,调动了社会资本积极性。同时也要看到,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核准范围大、前置条件多、核准条件和标准不明确、审查周期长、中介服务不规范等,项目备案在实际操作中成为变相行政许可的问题也较为普遍,事中事后监管和过程服务仍需加强等。这些问题亟须通过完善制度,加以规范和管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投资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制定《条例》既是实践所需,也是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问: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意味着政府核准的项目不能太多。到底什么样的项目需要核准?
答:为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条例》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坚持政府核准的项目范围最小化原则,明确仅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其他项目一律实行备案管理。需要核准的项目的具体范围,依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执行。这个目录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并适时调整。从近几年目录调整的情况看,政府核准的项目范围是不断缩小的。
问: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条例从哪些方面进一步规范项目核准行为?
答:前面谈到了实践中项目核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条例》逐一加以规范,从以下方面作了规定:一是规定企业办理项目核准仅需提交项目申请书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作为前置条件的相关手续证明文件。二是明确规定核准机关从是否危害国家安全,是否符合相关发展建设规划、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是否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以及是否对重大公共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等4个方面进行审查,审核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0个工作日。三是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企业委托中介服务机构编制项目申请书。核准机关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的,评估费用由核准机关承担。
问:项目备案的作用是什么,怎样既防止备案成为变相行政许可,又切实发挥备案的作用?
答:对不需要核准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便于政府及时掌握投资动态,为实施投资调控提供依据;二是便于把好产业政策关,同时做好事中事后监管。项目备案不是行政许可,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为了防止项目备案成为变相行政许可,《条例》规定,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应当在开工建设前将企业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额和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声明等4个方面的信息告知备案机关,备案机关收到全部信息即为备案,企业对备案项目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为发挥备案的作用,《条例》同时规定,备案机关发现已备案项目属于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或者实行核准管理的,应当及时告知企业予以纠正或者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并通知有关部门。
问:在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同时,如何加强监管,防止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方面的“任性”行为?
答:《条例》主要从两个方面做了规定:一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条例》规定,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落实监管责任,采取在线监测、现场核查等方式,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企业应当如实报送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进度、竣工的基本信息;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项目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企业在项目核准、备案以及项目实施中的违法行为及其处理信息,通过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向社会公示。二是严格责任追究。《条例》对企业未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未按照规定备案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规定了责令停止建设、责令停产、罚款等行政制裁措施。同时,对核准机关、备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也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
问: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要将投资管理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为企业投资活动做好服务上,《条例》是怎么落实这一要求的?
答:为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方便企业办事,《条例》规定:项目核准、备案原则上通过国家建立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办理;核准机关、备案机关应当通过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列明与项目有关的产业政策,公开项目核准的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并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核准机关应当制定并公布项目申请书示范文本,明确项目申请书编制要求;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告知的信息不齐全的,备案机关应当指导企业补正;企业需要备案证明的,可以要求备案机关出具或者通过在线平台自行打印。
问:可以看出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对便利企业办理项目核准、备案手续作用很大。能否进一步介绍一下平台的相关情况?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决策部署,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投资审批制度改革。2015年以来,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关于建立在线监管平台的要求,发展改革委将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作为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2015年12月,在线监管平台实现了“横向联通”和“纵向贯通”,目前其应用已经初见成效。运行一年来,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逐渐适应和接受通过在线监管平台办理项目相关手续。在线监管平台既有核准、备案和相关审批功能,又有监管功能和服务功能。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统一使用在线监管平台办理相关手续,项目开工前依法依规需要办理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以及规划许可、环评(海洋环评)审批、用地(用海)审批等一系列手续都可通过在线监管平台办理,相关部门依托在线监管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同时,核准机关、备案机关通过在线监管平台列明与项目有关的产业政策,公开项目核准的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并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项目通过在线监管平台办理实行统一代码制度。这个代码就相当于项目的“身份证”,项目代码与相关的审批、监管、信用信息关联,相关信息统一汇集到项目代码。企业通过项目代码实时查询办理进度、办理结果。政府审批监管信息通过在线监管平台实现互通共享。《条例》对在线监管平台作出明确规定,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其法律地位,对于在线监管平台的进一步推广和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让思政理论课始终冒着热气
——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及骨干教师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编者按: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本报特邀部分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及骨干教师,深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绩与不足,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明确路径。
带着温度与学生见面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请问各位,应该如何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方面,有何特色做法和具体实践?
孙熙国: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怎么样,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北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强调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观目标三者的统一。课堂要传授知识,知识须转化为能力,并最终成为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这就是价值观目标。价值观目标要求形成与知识和能力相关的深厚情感、诚恳态度和执着追求。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方法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中回到地上、从文本进入学生心灵,须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冒着热气、带着温度与学生见面。为此,我们特别注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院系课程的衔接上下功夫,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比如,实行双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制度,邀请校内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著名教授讲授课程,努力保证学校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释放协同效应的巨大能量。
刘建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它不仅关涉我国大学的办学方向,也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在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上全面推进,形成了包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在内的“六育人”格局。特别是在继续搞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基础上,把校园文化育人、社会实践育人和科学研究育人作为新的生长点,重点发力。
如何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我们着重在“科研育人”上下功夫,要求导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工作、特别是与学生共同研究过程中,发挥科研指导在培育研究生正确“三观”和学术道德中的作用,收到良好成效。
韩喜平:坚守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根本性质,必须保证高校坚定的政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自20世纪90年代起,吉林大学着眼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开启了“青马工程”建设活动,形成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青马工程”品牌项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吉林大学M·M研究会、白求恩志愿者协会、青年文化书院、“思想·理论·人生100讲”系列专题讲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等平台。
纪亚光: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抓住教师和学生两个关键群体,注重两条腿走路,努力打造两个体系:凸显教师的主导性,立足课堂教学,努力使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教学体系;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课堂延伸至校园,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在回应教学中的疑点与热点方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视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体现到教师的教案中,展示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让广大青年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使课堂教学富有时代气息。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课堂为例,我们力争在课堂教学中讲透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必要性、紧迫性,使青年学生意识到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与包括他们在内的每个人息息相关,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我是谁,跟谁走”这一根本问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奋发有为让思政理论课教师干劲更足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积极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坚定支持、全力阐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力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请问,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哪些可喜变化,存在何种短板与不足?您对此有何建议?
韩喜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工作认同、精神状态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对自身从事的政治课教学和科研工作高度认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纪亚光:当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评价,主要表现在科研水平上,而不是育人的投入与效果上。较之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更为繁重,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大,但在教学方面的努力,难以成为评价其价值的有效指标。建议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考核体系,以扎实有效的举措,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问题。
真懂真信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主持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针对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新特点新情况,在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如何继续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刘建军:当今时代,青年学生具有许多新特点,比如对网络、手机的依赖等。对此,要认真对待,既能主动适应又能科学引领。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精细化和针对性,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时代感和前沿性,拓展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国际视野、提升创新活力。
孙熙国:要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关键是要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要做到真懂,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懂得马克思主义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研究如何让无产阶级过上好日子的学问,把马克思主义视为看家本领。要做到真信,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化于心,变为自己想问题、做事情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要做到真“用”,就必须在真“懂”真“信”基础上,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党的治国理政服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勤奋学习、增长本领中,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石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95年来,我们党通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实现了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维护了中央权威,增强了党的力量。新时期,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时机成熟、意义重大。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漠、理想信念动摇、纪律和规矩意识不强、作风不硬等问题,究其根源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不严肃、不认真和不落实的结果。缺少了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党员及其干部潜藏的小毛病就会变成大问题,如重大的腐败案件,严重威胁党的肌体健康,影响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因此,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员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党员是党的细胞,而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党员思想觉悟的“熔炉”。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当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需要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需要开好党的民主生活会,让党员干部经常红红脸、出出汗,检视自己的不足、督促其他党员改正缺点,把政治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永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发挥党组织优势的政治保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优势不仅在于其拥有多少数量党员,而且在于其是否有先进思想指导的有力量的组织,还在于组织内部是否有严明的组织纪律与规矩。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对于形成与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保证党员及时了解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党员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和遵守法规的自觉性;能够使党员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保障党内必要的秩序,从而使组织更具活力和生机;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内的思想错误,保证党组织在思想上的统一;能够让党员受到充分的党性教育和锻炼,保证党员充分行使党员权利,自觉践行党的宗旨。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需解决的问题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目的是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目标,进而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此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解决目前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
其一,解决好党员干部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认识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成为改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党中央还专门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些都说明党对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对治党管党、对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但是,仍然还有党员和干部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够重视,借口业务工作任务重将其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即使召开了民主生活会,也是走走形式,读读报纸文件;民主生活会上,对党内存在的不良思想、对有问题的干部不想批评和监督。因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从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入手,要加强思想教育,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教育;同时用法规的力量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保障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高质量地开展。
其二,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党领导的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民主集中制在保证党的团结一致、坚强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党内民主渠道不够畅通、监督乏力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要保障党员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下用好自己的权利,充分表达观点和意见,敢于跟不良倾向做斗争、对腐败现象和行为说不,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加纯洁、有战斗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石更牢固。
其三,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管用方法,它使我们党一次次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断壮大自己。新时期,在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征途上,它依然是有效的武器,应当结合新的形势,在如何“会”用、善于用好上下功夫,做到实事求是、方法得当。
其四,突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难点。一般来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难在党员同志之间的批评怕影响关系、普通党员对干部的批评怕打击报复等方面。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为破解难题指明了方向。一是重点抓“关键少数”,以上率下。二是强化党内监督,用制度来保证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全会指出,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要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
(作者单位: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法为治之用 德为治之本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治国理政重要论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中所反映的具体问题,总结提炼出的深刻治国理念。
纵观我国历史,德治与法治都曾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单纯依靠法治或德治都无法取得长久兴盛,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几乎都离不开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典型的法治国家,但秦朝仅仅将法律作为君主统治的工具而忽略了道德的基础,最终迫使人民揭竿而起,结果“二世而亡”;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因其急切地想树立自己“仁慈君主”的形象而一意推行德治,要求恢复“周礼”,下令对老人、儿童不加刑罚,妇女非重罪不得逮捕,又下令免除赋税,这种完全脱离现实的“德治”使得许多政策朝令夕改、无法可依,最终导致政权的失败。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是出自《唐律疏议》中的一段话。意思是,德礼是行政教化的根本,刑罚是行政教化的表现,德礼和刑罚对行政教化都不可缺少。正是这种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思想使得唐朝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大中之治”等盛世。可见,只有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统一,做到法为治之用、德为治之本,才能实现国家的长久兴盛。
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关键是准确把握道德的教化作用,为法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习近平强调,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仅仅依靠法律的规范作用不能从根本上引导社会从善、向善的风气。从“扶不扶”到“信不信”,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陌生人信任”与“职业信任”危机以及道德缺位下的“法律失范”现象都证明,必须将道德教化贯穿于社会价值体系和法治体系之中。
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离不开法律的示范作用,要让法律成为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有效手段。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这就要求法律必须满足道德的要求、必须体现道德的教化、必须顺应道德的规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就像没有地基的高楼,表面富丽堂皇却岌岌可危。只有符合道德标准、适应道德要求的法律才能让人民发自内心地产生认同,只有体现道德价值、促进道德教化的法律才能让人民真心实意地建立信仰。
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核心是发挥人的作用,将道德的遵循与法律的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动自觉。习近平强调,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道德要得到遵守,必须提高全体人民道德素质。这一方面需要公民个人在做到遵纪守法的大前提下,不断提升道德标准,以更高的要求约束自身行为;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将全面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步推进。习近平也指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发挥关键作用,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人,不仅管好自己更管好家人,进而将守法自觉与尚德风气辐射周边。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习近平总书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重要论述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法律的“必须遵循”与道德的“不可忽视”也将法治与德治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意义表达得淋漓尽致。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准确把握和理解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身作则、争做表率,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作者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社)
让家风映照灵魂原初的模样
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家风何以见?它好像有点虚,不能写在白纸上,牢牢抓在手心里;它好像有点轻,不是沉重的法典,发不出铿锵的声音;它甚至有点软,没有铁齿钢牙,更不是尚方宝剑。但是对于那些自省、自重的人而言,家风却是灵魂最深处的气质和烙印,无论身在何方,永远铭记。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最深处的世界观,她浸润出一族人的精神面貌。她是角落里默默燃起的香薰,她是耳畔中默默回响的余音,她是吃食里不易察觉的调料,她是走到哪里都不敢忘记的叮咛。她什么也不是,却又可以什么都是。她可以是一封老旧发黄的家书,她可以是一句温柔敦厚的劝诫,她可以是一把高高举起的戒尺,她可以是一本教导忠厚的家训。总之,家风躲在最不易察觉的角落,却成为最有张力的提醒,在整个家族的发展过程中,他从不缺席。
家风何以立?正如古人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而何为善、何为不善,界限又在哪里?笔者认为,判断标准有二。一看否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二看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系统性的家风家训,必教以子孙后代忠君爱国、长幼有序、和睦邻里、夫妻相敬之事,这样的精神恪守是中国人独有的,凝结着古人的智慧,深入至民族的信仰,“善”的家风必从中汲取合理之处。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们面临新形势,需要解决新问题,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重新审视家风家教,保留精华,剔除糟粕,尊重历史规律,符合历史潮流。只有这样的家风,既尊重传统,又立足当下,既不忘初心,又继续前行。也只有这样的家风,能最大限度发挥浸润灵魂,薪火相传,成风化人的作用,“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方不是一句空话。
家风何以传?靠着一辈辈人言传、身教,靠着一代代人传承、践行。回想笔者童年,父母皆为工作奔波劳碌,我便跟随姥姥长大。姥姥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她不识字也不诵诗,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更无法给我提供幼年的启蒙读物。可是她的勤劳节俭、正直善良、爱家爱国却深深烙在我的心里,这种精神气质,又通过我,传给我的孩子。姥姥缝补过的旧衣,使我懂得了艰苦;姥姥递给乞丐的零钱,使我懂得了同情;姥姥挂在墙上的农具,使我懂得了勤劳;姥姥交还给失主的零钱包,让我懂得了正直。老太太不善言谈,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从来没把高大全的字眼儿挂在嘴边,却把一言一行书写了最深刻的教科书。时至今日,生活富足了,她不好华服,不爱珍馐,不吝钱财的本色依然未改,而这份家族气质,也成为小辈的我们自觉地遵守,家风就是这样,由长辈的身上,又毫无保留的传至孙辈这里,这从未中断的血缘,也承载了永不中断的坚守。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未必人人皆可达到,但传承良好家风,把握内心操守,雕刻出整个家族的灵魂长相,却是人人可达之境。让家风成为我们克服欲望最有利的武器,让家风成为我们留给子孙最宝贵的财富,让家风成为我们毕生守护的最诚挚的信仰。
(作者单位:河北省黄骅市纪委监察局)
根基牢 树不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学生一生成长进步的基础,更是党员干部明辨是非、筑牢思想根基的法宝。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内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矛盾日益凸显,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复杂局面和严峻形势,面对思想多元、价值多元的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打牢思想根基,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保持头脑清醒。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指导我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看家本领,可以校验我们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增强我们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心和决心。一些党员干部在看待和分辨大事小情时,之所以出现了一些错误观点和不良倾向,关键就在于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精、不透,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认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认识。事实证明,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弄懂弄通,才能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在关键时刻不迷失方向,永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因此,每一名党员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作为必修课、基本功,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务求钻深研透、入脑入心,把握精髓要义,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才能在政治上保持立场坚定。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清醒的前提,理论上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保证。以其昏昏,不可能使人昭昭。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观点,不可能有坚强的党性。造成一些党员干部政治上出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同多年不读马列著作密切相关的。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不可能深切理解我们党的事业、宗旨和传统作风,不可能具备统领全局、高屋建瓴的高超领导能力,也不可能具有抵制各种诱惑、永远保持共产党人品格的能力。如果不读、不懂马列著作,理想信念就缺乏科学的支撑,就容易失落和丢弃。实践一再证明,党员干部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器,才能辨明真假,分清是非,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划清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才能在政治风浪中站稳立场,把握方向,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强大的政治定力。因此,党员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提高理论的鉴别能力,从而保持理论上乃至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不断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才能在行动上保持步调一致。理论上清醒,行动才能坚定。党员干部行动上坚定,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与党中央保持步调一致,要一切听从党中央的指挥,一切服从党中央的安排,坚决贯彻党中央的部署,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定,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自觉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切实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是我们党担负的历史使命所要求的,是每位党员干部的责任所在、义务所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见之于行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关键是要把深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摆在首位,尤其是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放在首位、贯穿始终,认真领会核心要义,掌握精神实质,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坚决服从党中央命令,自觉与党中央步调一致,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毫不犹豫、雷厉风行、坚定坚决地贯彻执行。
根深不怕风大,基牢不会树摇。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凝魂聚力;越是价值多元、思想多样,越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基固本。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党性观念、提升党性修养、保持党员本色、永立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大连市旅顺口区委政研室)
用好从严治党的“武器”
毛泽东主席曾说,“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一贯坚持的三大优良传统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将其喻为治党的“良药”“武器”。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及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均有提及。
什么叫“批评”。批,就是分析;评,就是评判。批评让我们明确是非正误,自我批评让我们认清自己,进一步提升自己。对党员来讲,什么是批评和自我批评呢?简而言之,就是党组织、党员个人对党内同志,党员个人对党组织的缺点错误及时指出、深入剖析,在原则问题上进行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斗争。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有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我们就能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为了“防范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袭”,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存在的缺点,促进党的组织健康发展和党员干部健康成长。可以说,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要法宝。
然而,在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已经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丢得差不多了。批评别人不容易,容易得罪人,受到报复;批评自己更不容易,容易授人把柄,受人打击,导致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有的开展起来了,也是奉行“好人主义”哲学,“只栽花,不栽刺”,甚至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貌似批评实则表扬。正因这样,导致了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好人主义、自由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尚未杜绝。党员意识淡薄、宗旨意识缺失,在党不言党、在党不护党,只讲党员权利,不讲党员义务,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了党的战斗力。
要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自我批评,正视己身,勇于“露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是人,都有短处,都有不足。作为一名党员,对照检查自身不足,直面短板缺点必不可少。“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只有正视自身,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与短板并加以改正,才能提升自己。然而,因怕授人把柄,受人打击,很多党员不敢“露短”。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将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接见工农商学兵各界代表和民主人士时,周恩来总理因没有及时见到负责西苑机场警卫扬帆就批评他。事后得知事出有因,周恩来特地找到扬帆对他说,“那天我对你的两次批评,是我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错怪了你,给你思想上造成了负担,请你对我批评帮助。”伟人如是,更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责己则攻短,论人则取长。”作为党员,在开展自我批评时,要勇于面对缺点错误,勇于“露”出来,并找到根源所在,不断的补齐“短板”,才能有提高,有进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批评他人,直面问题,敢于“揭短”。在开展批评中,怕得罪人,怕受到报复,不敢揭他人之短,甚至把“批评”搞成“表扬”,批评就失去了意义。周恩来总理曾说:“一个政党是在不断改正错误中前进的,一个共产党员是在经常改正缺点毛病中进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明确提出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开展开展批评时,作为党员,要直面问题所在,实事求是地指出同志的“短处”,做到“出出汗、红红脸”,让同志知己之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此,才能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起来,营造清清爽爽的政治生态。
知行合一,善于“补短”。“露短”“揭短”是为了“补短”。作为党员,我们要勇于“露短”,敢于“揭短”,更要善于“补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样的自信源我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党员是先锋、是模范。在知“短”基础上,要善于“补短”,“改过自新”,这样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出榜样。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以此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促进党内生活的严格规范,促进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当前,我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突出问题是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准则》《条例》,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从严治党的“武器”,实实在在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推动管党治党迈向标本兼治。
(作者单位:贵州省长顺县教育局)
让法律道德为国家治理协同发力
12月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我们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
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我们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道德要得到遵守,必须提高全体人民道德素质。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
领导干部既应该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应该做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作者单位:河南省罗山县人大常委会)
检验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标准
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活抓什么、标准是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怎么抓?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给出了明确答案。笔者认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是检验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标准,应贯穿党内政治生活的全过程、全方位。
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本质灵魂。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突出政治性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集中统一。理想信念要“真”。作为党组织和党员要发自内心的遵从信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心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何时候都毫不动摇而为之奋斗终身。核心意识要“强”。自觉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指导一言一行,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听党话,办党事,跟党走,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织部意识形态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