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账簿的登记要求造假的识别技巧有哪些

快速识别会计假账的88种方法PDF免费下载_王亚卓_企业管理出版社_统计审计_强强图书网
快速识别会计假账的88种方法
出版时间:2006-8&&
出版时间:企业管理出版社&&
作者:王亚卓&&
页数:478&&
字数:366000&&
本书是在最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在现时会计业务发展的实践中,通过总结专业人士的经验和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探研了财务信息的鉴别方法。在章节的设计上具有层次性,力使读者能根据自我的需要快速找出具体的查验方法来,具有方便快捷之实效。本书的另一特色在于使问题明晰化,在分析解剖的过程中穿插了丰富的图解步骤,有利于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对问题有简单明了的认识,快速理解掌握查账的技巧,达到本书之本意。
前言第1章抛“砖”引玉——之“砖” 方法1企业所处环境的分析 方法2揭开企业外在财务特征的面纱 方法3了解被查单位的有关情况 方法4对审查意见类型的关注 方法5企业外部环境预兆信号的暗示 方法6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程度 方法7了解企业是否存有未决的法律诉讼问题和担保问题 案例思考一:银广厦事件教会我们什么 案例思考二: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八佰伴破产第2章顺“藤”摸瓜——之“藤” 方法8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和 方法分析 方法9审核原始凭证 方法10审核记账凭证 方法11审核会计账簿 方法12企业资产负债表内容的分析 方法13企业利润表内容的分析 方法14企业现金流量表内容的分析 方法15查验报表所披露信息的真伪性和合理性 方法16对比分析企业历史及同行间的财务报告 方法17从会计报表间的钩稽关系揭示问题 案例思考一:“郑州百文”会计造假的案例分析 案例思考二:“红光实业”会计造假的案例分析第3章独“茧”抽丝——之“茧” 方法18查验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找出问题的关键 方法19寻求合理的途径检验企业的内部控制 方法20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分析 方法21企业内部会计系统的关注 方法22企业控制程序的查验 方法23企业内部控制必要的关注问题 方法24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威胁因素 案例思考一:“亚细亚”事件对我们的启示 案例思考二:从“柳州长虹”事件看企业会计造假行为第4章按“图”索骥——之“图” 方法25盘点现金,查找账实不符的现象 方法26现金业务的审验 方法27银行余额调节表的重要作用 方法28查验企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出租出借行为 方法29银行存款业务的详细审核 方法30其他货币资金账户的会计舞弊与审查技巧 方法31存货取得业务常见的会计造假手法分析 方法32存货发出业务常见的会计造假手法分析 方法33查验企业存储业务,盘点存货 方法34查证应收账款的突破口——函证 方法35企业对应收账款业务应予充分关注 方法36验证企业坏账准备计提 方法的正确性 方法37对企业预付账款内容的关注 方法38查验企业应收票据业务的有关内容 方法39严查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状况 方法40确认固定资产折旧 方法的正确性 方法41查验企业固定资产维修业务处理的正确性 方法42对固定资产项目造假手段的详细分析 方法43检验企业投资的真实合理性 方法44企业投资的记账 方法是否正确 方法45无形资产项目的审核 方法46对企业待摊费用的关注 方法47递延资产项目有关内容的必要注意点 方法48企业短期借款业务会计造假手段分析 方法49企业应付账款业务的分析 方法50企业应付票据业务有关内容的必要关注 方法5l企业预收账款的分析 方法52应付福利费的审核 方法53审核企业应付工资项目的有关内容 方法54企业应交税金的审核 方法55其他流动负债业务的审核 方法56注意企业应付债券的发生情况 方法57审核企业长期借款业务的发生状况 方法58验证实收资本内容的合理合法性及其计价的正确性 方法59对资本公积项目的关注 方法60对盈余公积项目的关注 方法61查验企业利润分配项目内容 方法62未分配利润业务的会计审核 方法63对投资收益项目的审核 方法64主营业务收入的重点审查 方法65对其他业务收入项目有关内容的必要关注 方法66营业外收入的关注 方法67审核企业产品成本内容的真实合理f生和计价的正确性 方法68严查企业的管理费用 方法69审核企业营业费用 方法70对企业财务费用的关注 案例思考一:法尔莫公司案例分析 案例思考二:上市公司十大管理造假案分析第5章开“源”节流——之“源” 方法71审查的基础 方法——检查 方法的应用 方法72审查经验的专业判断——判断抽样法的应用 方法73数学概率在审查中的作用——统计抽样法的应用 方法74审查频率程度的关注——属性抽样法的应用 方法75审查数学推断技术的作用——变量抽样法的应用 方法76最有说服力的审查 方法——盘存法的专业应用 方法77查证中有效的专业手段——调查法的专业应用 方法78其它专业 方法的介绍——调整法的专业应用 方法79对企业敏感业务进行必要的关注 方法80对企业异常情况的具体分析 案例思考一:利用询问发现疑问案例 案例思考二:综合案例分析第6章辅“车”相依——之“车” 方法81查看企业是否建立了成熟的电算系统内部控制制度 方法82评审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成熟程度 方法83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评审 方法的选定 方法84对企业计算机舞弊的常见手段的关注 方法85会计信息系统下其他需要关注的地方 方法86对计算机造假篡改输入的分析和造假识别 方法87对窃取或篡改商业秘密、非法转移电子资金和数据泄密的分析和审查 方法88对篡改计算机程序的分析和审查
评论、阅读与下载
相关评论与评分
&&&&很一般,都是些书本上的理论,没有实用的东西,对实际工作参考意义不大。
&&&&晕死了,还说是根据《新会计准则》来编写的,会计科目都没变过来!
强强图书网 @ 2017(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1次下载&&|&&总69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30积分
0人评价49页
2人评价30页
3人评价3页
3人评价46页
1人评价33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30积分  1.账簿会计造假的常见形式  会计账簿中常见的会计错弊有:  (1)无据记账,凭空记账。  即会计账簿中所列的业务不是根据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逐笔登录的,而是会计人员凭空捏造出来的,或者在合法的凭证中插入一些不合法的业务内容。  (2)涂改、销毁、遗失、损坏会计账簿以掩盖其造假行为。  如用类似涂改凭证的方法来篡改有关账簿,有的则制造事故,造成账簿不慎被毁的假相,从而将不法行为掩盖于一般的过失当中,使审查人员的线索中断。例如某市纪检部门在决定对某企业进行审查时,该企业发生了火灾,烧毁了部分财务资料,事后经查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想借此来掩盖会计舞弊的案例。  (3)设置账外账。  即一个企业建立两套或三套账,一套用于内部管理(对外不公开),一套用于应付外来部门的检查,从而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对外公布的一套账。  (4)登账、挂账、改账、结账作假。  登账作假是指在登记账簿的过程中,不按照记账凭证的内容和要求记账,而是随意改动业务内容,或者故意使用错误的账户,使借贷方科目弄错,混淆业务应有的对应关系,以掩饰其违法乱纪的意图。  挂账作假就是利用往来科目和结算科目将经济业务不结清到位,而是挂在账上,或者将有关资金款项挂在往来账上,等待时机成熟再回到账中,以达到&缓冲&、不露声色和隐藏事实真相之目的。  改账作假是指对账簿记录中发生的错误不按照规定的改错方法,而是用非规范的改错方法进行改错,或者利用红字&改错&随意对账户中的记录进行加减处理,如利用红字改变库存数、冲销材料成本差异数、无据减少销售数额等,以达到其违法乱纪之目的。  结账作假是指在结账及编制的过程中,通过提前或推迟结账、结总增列或结总减列和结账空转等手法故意多加或减少数据,虚列账面金额,或者为了人为地把账做平,而故意调节账面数据,以达到其掩饰或舞弊的目的。  (5)利用计算机舞弊。  随着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普及,计算机舞弊正被日益关注。其主要的作案手法是在实现计算机会计核算的单位,利用计算机的知识和经验,在系统程序中设置陷阱,篡改程序,或者篡改输入、篡改文件和非法操作等。如某企业会计人员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在单位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中加入了一段小程序,使得计算机核算出貌似真实的会计资料,而别人基于对计算机的信赖,对这种舞弊也不易发觉。  2.揭露账簿会计造假的识别技巧  对会计账簿分析检查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形式,这里先总的介绍一些,对于各种具体业务应运用哪些方法,将在以后的各章节分项说明。  (1)复核法。  复核法,即对会计账簿的记录及合计进行重复的验算,以证实会计记录中计算的准确性。  (2)审阅法。  审阅法,即以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规定作为依据,通过审查性过目,检查分析有关账簿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视其有无差错、疑点和弊端。运用审阅法对账簿的分析主要是审阅账簿记录的有关经济业务是否符合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记账内容是否合规,其记账金额是否与记账凭证相符,内容记载是否齐全,账页是否连号,记账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记账规则,有无违反会计法的现象,有无涂改或其他异常迹象;对明细分类账的记账内容要认真审阅各科目所列内容有无违反国家有关法令、规定,违反财务会计制度,乱列名目擅自支用等现象。  (3)核对法。  核对法,是指对账簿记录(包括相关资料)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同一数值或有关数据进行互相对照,旨在查明账账、账证、账实、账表是否相符,以便证实账簿记录是否正确,有无错账、漏账、重账,有无营私舞弊、违法乱纪行为。通常运用核对法分析检查的内容有:  ①核对凭证与账簿记录、账簿与账簿记录(总账与明细账)、账与报表记录、账与卡、账与实之间的数额是否相符。  ②核对总分类账借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同贷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是否相符。  ③核对账外账单,如银行对账单、客户往来清单等,同本单位有关账目的数据是否相符。  ④核对原定的预算、指标、定额、承包基数等同实际用以考核的预算、指标、定额和承包基数是否相符。  ⑤核对生产记录、发货托运记录、原材料消耗记录、产成品入库记录、废次品记录、考勤记录等同相应的账簿记录所反映的内容、数额是否相符。  ⑥核对销售合同、外加工合同、联营合同等所记载的内容与金额,同有关账簿记录所反映的内容、金额是否相符。  (4)核实法。  核实法是核对法的特例,指将账簿资料与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用以验证账实之间是否相符,并取得书面证据的一种方法。核实法主要用以核对账户记录,并结合盘点方法所获取的实物证据,进行账簿资料与现实物资之间的对照。核实的重点是盘存类账户,如现金、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等。此外,还有盘存类账户中、及其结算类账户中的应收、应付、暂收、暂付款项等,也可以用此法核对分析。  (5)调节法。  调节法,是指为了审查账簿中某些业务,而事先对其中某些因素进行增减调节,以使其相关可比的一种审查方法。责任编辑:文会计
&&&&&&&&&&
实务课程分类| 行业频道
& 实务操作 &
账簿会计造假的形式和识别技巧
  1.账簿会计造假的常见形式
  会计账簿中常见的会计错弊有:
  (1)无据记账,凭空记账。
  即会计账簿中所列的业务不是根据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逐笔登录的,而是会计人员凭空捏造出来的,或者在合法的凭证中插入一些不合法的业务内容。
  (2)涂改、销毁、遗失、损坏会计账簿以掩盖其造假行为。
  如用类似涂改凭证的方法来篡改有关账簿,有的则制造事故,造成账簿不慎被毁的假相,从而将不法行为掩盖于一般的过失当中,使审查人员的线索中断。例如某市纪检部门在决定对某企业进行审查时,该企业发生了火灾,烧毁了部分财务资料,事后经查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想借此来掩盖会计舞弊的案例。
  (3)设置账外账。
  即一个企业建立两套或三套账,一套用于内部管理(对外不公开),一套用于应付外来部门的检查,从而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对外公布的一套账。
  (4)登账、挂账、改账、结账作假。
  登账作假是指在登记账簿的过程中,不按照记账凭证的内容和要求记账,而是随意改动业务内容,或者故意使用错误的账户,使借贷方科目弄错,混淆业务应有的对应关系,以掩饰其违法乱纪的意图。
  挂账作假就是利用往来科目和结算科目将经济业务不结清到位,而是挂在账上,或者将有关资金款项挂在往来账上,等待时机成熟再回到账中,以达到“缓冲”、不露声色和隐藏事实真相之目的。
  改账作假是指对账簿记录中发生的错误不按照规定的改错方法,而是用非规范的改错方法进行改错,或者利用红字“改错”随意对账户中的记录进行加减处理,如利用红字改变库存数、冲销材料成本差异数、无据减少销售数额等,以达到其违法乱纪之目的。
  结账作假是指在结账及编制报表的过程中,通过提前或推迟结账、结总增列或结总减列和结账空转等手法故意多加或减少数据,虚列账面金额,或者为了人为地把账做平,而故意调节账面数据,以达到其掩饰或舞弊的目的。
  (5)利用计算机舞弊。
  随着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普及,计算机舞弊正被日益关注。其主要的作案手法是在实现计算机会计核算的单位,利用计算机的知识和经验,在系统程序中设置陷阱,篡改程序,或者篡改输入、篡改文件和非法操作等。如某企业会计人员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在单位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中加入了一段小程序,使得计算机核算出貌似真实的会计资料,而别人基于对计算机的信赖,对这种舞弊也不易发觉。
  2.揭露账簿会计造假的识别技巧
  对会计账簿分析检查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形式,这里先总的介绍一些,对于各种具体业务应运用哪些方法,将在以后的各章节分项说明。
  (1)复核法。
  复核法,即对会计账簿的记录及合计进行重复的验算,以证实会计记录中计算的准确性。
  (2)审阅法。
  审阅法,即以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规定作为依据,通过审查性过目,检查分析有关账簿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视其有无差错、疑点和弊端。运用审阅法对账簿的分析主要是审阅账簿记录的有关经济业务是否符合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记账内容是否合规,其记账金额是否与记账凭证相符,内容记载是否齐全,账页是否连号,记账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记账规则,有无违反会计法的现象,有无涂改或其他异常迹象;对明细分类账的记账内容要认真审阅各科目所列内容有无违反国家有关法令、规定,违反财务会计制度,乱列名目擅自支用等现象。
  (3)核对法。
  核对法,是指对账簿记录(包括相关资料)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同一数值或有关数据进行互相对照,旨在查明账账、账证、账实、账表是否相符,以便证实账簿记录是否正确,有无错账、漏账、重账,有无营私舞弊、违法乱纪行为。通常运用核对法分析检查的内容有:
  ①核对凭证与账簿记录、账簿与账簿记录(总账与明细账)、账与报表记录、账与卡、账与实之间的数额是否相符。
  ②核对总分类账借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同贷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是否相符。
  ③核对账外账单,如银行对账单、客户往来清单等,同本单位有关账目的数据是否相符。
  ④核对原定的预算、指标、定额、承包基数等同实际用以考核的预算、指标、定额和承包基数是否相符。
  ⑤核对生产记录、发货托运记录、原材料消耗记录、产成品入库记录、废次品记录、考勤记录等同相应的账簿记录所反映的内容、数额是否相符。
  ⑥核对销售合同、外加工合同、联营合同等所记载的内容与金额,同有关账簿记录所反映的内容、金额是否相符。
  (4)核实法。
  核实法是核对法的特例,指将账簿资料与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用以验证账实之间是否相符,并取得书面证据的一种方法。核实法主要用以核对账户记录,并结合盘点方法所获取的实物证据,进行账簿资料与现实物资之间的对照。核实的重点是盘存类账户,如现金、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等。此外,还有盘存类账户中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及其结算类账户中的应收、应付、暂收、暂付款项等,也可以用此法核对分析。
  (5)调节法。
  调节法,是指为了审查账簿中某些业务,而事先对其中某些因素进行增减调节,以使其相关可比的一种审查方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新华会计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税图书     &&
作者: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现价:¥ 45.00元&
作者: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现价:¥ 30.00元&
作者: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现价:¥ 48.00元&
| 法规法库 |资格证书编号:
当前位置:
揭露账簿会计造假的识别技巧
对会计账簿分析检查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形式,这里先总的介绍一些,对于各种具体业务应运用哪些方法,将在以后的各章节分项说明。
  (1)复核法。
  复核法,即对会计账簿的记录及合计进行重复的验算,以证实会计记录中计算的准确性。
  (2)审阅法。
  审阅法,即以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规定作为依据,通过审查性过目,检查分析有关账簿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视其有无差错、疑点和弊端。运用审阅法对账簿的分析主要是审阅账簿记录的有关经济业务是否符合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记账内容是否合规,其记账金额是否与记账凭证相符,内容记载是否齐全,账页是否连号,记账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记账规则,有无违反《会计法》的现象,有无涂改或其他异常迹象;对明细分类账的记账内容要认真审阅各科目所列内容有无违反国家有关法令、规定,违反财务会计制度,乱列名目擅自支用等现象。
  (3)核对法。
  核对法,是指对账簿记录(包括相关资料)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同一数值或有关数据进行互相对照,旨在查明账账、账证、账实、账表是否相符,以便证实账簿记录是否正确,有无错账、漏账、重账,有无营私舞弊、违法乱纪行为。通常运用核对法分析检查的内容有:
  ①核对凭证与账簿记录、账簿与账簿记录(总账与明细账)、账与报表记录、账与卡、账与实之间的数额是否相符。
  ②核对总分类账借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同贷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是否相符。
  ③核对账外账单,如银行对账单、客户往来清单等,同本单位有关账目的数据是否相符。
  ④核对原定的预算、指标、定额、承包基数等同实际用以考核的预算、指标、定额和承包基数是否相符。
  ⑤核对生产记录、发货托运记录、原材料消耗记录、产成品入库记录、废次品记录、考勤记录等同相应的账簿记录所反映的内容、数额是否相符。
  ⑥核对销售合同、外加工合同、联营合同等所记载的内容与金额,同有关账簿记录所反映的内容、金额是否相符。
  (4)核实法。
  核实法是核对法的特例,指将账簿资料与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用以验证账实之间是否相符,并取得书面证据的一种方法。核实法主要用以核对账户记录,并结合盘点方法所获取的实物证据,进行账簿资料与现实物资之间的对照。核实的重点是盘存类账户,如现金、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等。此外,还有盘存类账户中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及其结算类账户中的应收、应付、暂收、暂付款项等,也可以用此法核对分析。
  (5)调节法。
  调节法,是指为了审查账簿中某些业务,而事先对其中某些因素进行增减调节,以使其相关可比的一种审查方法。
推荐税务师
平坝县正弘合伙税务师事务所案例:0个案例:0个北京泰和君安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案例:0个国富浩华(北京)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案例:0个北京九州昊天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案例:0个北京中税融智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案例:0个尤尼泰(北京)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案例:0个北京中税政通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案例:0个北京中税政通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案例:0个北京海瑞德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案例:0个中税联培(北京)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案例:0个北京千里金税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案例:0个北京鸿天众道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个北京兰信众成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案例:0个北京九州昊天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案例:0个北京中税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案例:0个北京融信汇成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案例:0个北京首睿通达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案例:0个重庆凯弘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案例:0个尤尼泰(北京)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案例:0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账簿的保管期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