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合作机制”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了吗?

中新社鄂尔多斯9月10日电
(记者 陈溯 李爱平) 10日晚,在鄂尔多斯举行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实践证明,通过机制性对话,加强沟通协商,推动务实合作,共同分享经验,提高荒漠化防治能力,为有效遏制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趋势、有力推动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出席当天启动仪式时表示,启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意义十分重大,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在合作机制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根据会议通过的《“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合作机制主要目标是加强沟通协商,共享经验技术,促进生态保护,有效遏制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趋势,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机制成员为混合制,分为国家成员、国际机构成员、民间组织成员和企业成员;机制合作框架主要分为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技术培训和项目示范。机制还提出,五年一次制定机制发展战略,确定阶段发展目标与任务,并评估执行效果。
张建龙表示,共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是化解挑战和困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中国方案,体现了汲取国际先进防治经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
“合作机制是分享全球荒漠化防治最佳实践的重要平台,能够促进联合国成员国公平公正的发展,创新合作方式,开展广泛务实合作,造福各国人民。”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组织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表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有利于促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把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技术和绿色投资带到沿线国家,促进相关国家在经济等方面深入交流。
当天,来自20多个国家及欧盟、国际组织等共3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结合本国和本地区实际,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参与“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的意愿,呼吁在合作机制框架下,促进生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完)
责任编辑: 吴疆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UNCCD-COP13)于-15日,在中国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召开,大会以“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为主题。
针对联合国安理会将就朝鲜第六次核试验采取新的措施,外交部表示,中方赞同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第六次核试验做出进一步反应,采取必要举措。
9月11日,记者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次大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健康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健康科普创新大赛总决赛于近日在北京举行。
第四届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健康科普创新大赛于近日在京召开。
9月11日,被告人彭宇华、李明哲颠覆国家政权一案在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
9月11日,联合国环境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召开的第13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缔约方大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
9月9日,由优客工场、标准排名主办,时尚集团联合主办第二届全球INS大会在京召开。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8日宣布: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于9月12日至15日在广西南宁举行。
10日,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行。在物联网应用和产品展览会现场,中国日报记者在车内体验了中国移动参与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戳视频,一起来体验未来的乘车感觉吧!
9月9日下午,由北京晚报官网o北晚新视觉网主办的“中国摄影名家作品赏析系列活动”再迎重量级嘉宾到会主讲。
9月10日,数十名曾在国内外武术大赛上斩获冠亚军的运动员身着飘逸的传统武术服,在有着“世界十字路口”的纽约时代广场打起了太极
针对日11时30分朝鲜进行的第六次核试验,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于当日11时46分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过于依赖网络容易使人消沉,克服对网络的依赖则通常会让人变得健康向上。
  
  “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
作者:杨万丽
来源:中国日报网
9月10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边会——“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仪式,在鄂尔多斯市举行。会议通过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以增进互信、凝集共识,促进各国加强合作,形成推进“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的强大合力。
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组织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o巴布女士出席会议。会议由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主持,5位中外部长、国际组织负责人先后在会上发言。来自20多个国家及欧盟、国际组织等共300多人参加会议。
会议通过的《“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各方共识、机制目标、机制参与方、机制框架、合作方式、资金筹集和使用以及机制发展战略及执行评估。机制主要目标是加强沟通协商,共享经验技术,促进生态保护,有效遏制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趋势,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机制成员为混合制,分为国家成员、国际机构成员、民间组织成员和企业成员。机制合作框架主要分为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技术培训和项目示范。其中:会议机制建立部长、司局长和专家工作组三级共商机制,沟通和协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发展战略、工作计划和示范项目;信息共享主要包括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沙尘暴风险评估和监测一体化遥感信息应用,推动荒漠化防治技术共享,编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技术清单和技术需求清单等;技术培训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挑选具有生态系统和荒漠化类型代表性的国家,依托现有机构建立区域防治荒漠化培训示范中心,以及由《共同行动倡议》发起方——中国国家林业局每年为机制成员国家举办技术培训班;项目示范由机制成员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研究确定示范项目建议,由各机制成员利用现有双多边机制和创新机制共同筹资支持示范项目。机制还提出,成员国共同探讨建立四种资金渠道,五年一次制定机制发展战略,确定阶段发展目标与任务,并评估执行效果。
张建龙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是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共识,值此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启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意义十分重大。携手推进沟通交流,加强务实合作,打造生态安全共同体,是共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的重要保障。共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是化解挑战和困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中国方案,体现了汲取国际先进防治经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次会议在机制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实践证明,通过机制性对话,加强沟通协商,推动务实合作,共同分享经验,提高荒漠化防治能力,为有效遏制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趋势、有力推动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林业局将积极响应机制的各项章程,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投身荒漠化防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贡献力量。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组织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o巴布女士表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充分体现了各方防治荒漠化和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雄心和共识,通过这次会议,与会各国都能够在合作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重点。她指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有利于促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把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技术和绿色投资带到沿线国家,促进相关国家在经济等方面深入交流。她强调,合作机制是分享全球荒漠化防治最佳实践的重要平台,能够促进联合国成员国公平公正的发展,创新合作方式,开展广泛务实合作,造福各国人民。
与会代表结合本国和本地区实际,表达了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框架下加强合作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各自生态治理中面临的难点,呼吁各国在合作机制框架下,促进区域和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会议深化了各方面对“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了各国的合作互信。会议强化了各方推进交流沟通的共识,明确了合作方向和重点,增强了推进防治荒漠化合作的合力。与会各方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参与“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的意愿。“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
鄂尔多斯宣传部
摘要:会议通过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以增进互信、凝集共识,促进各国加强合作,形成推进“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的强大合力。
9月10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边会&&&&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仪式,在鄂尔多斯市举行。会议通过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以增进互信、凝集共识,促进各国加强合作,形成推进&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的强大合力。
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组织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女士出席会议。会议由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主持,5位中外部长、国际组织负责人先后在会上发言。来自20多个国家及欧盟、国际组织等共300多人参加会议。
会议通过的《&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各方共识、机制目标、机制参与方、机制框架、合作方式、资金筹集和使用以及机制发展战略及执行评估。机制主要目标是加强沟通协商,共享经验技术,促进生态保护,有效遏制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趋势,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机制成员为混合制,分为国家成员、国际机构成员、民间组织成员和企业成员。机制合作框架主要分为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技术培训和项目示范。其中:会议机制建立部长、司局长和专家工作组三级共商机制,沟通和协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发展战略、工作计划和示范项目;信息共享主要包括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沙尘暴风险评估和监测一体化遥感信息应用,推动荒漠化防治技术共享,编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技术清单和技术需求清单等;技术培训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挑选具有生态系统和荒漠化类型代表性的国家,依托现有机构建立区域防治荒漠化培训示范中心,以及由《共同行动倡议》发起方&&中国国家林业局每年为机制成员国家举办技术培训班;项目示范由机制成员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研究确定示范项目建议,由各机制成员利用现有双多边机制和创新机制共同筹资支持示范项目。机制还提出,成员国共同探讨建立四种资金渠道,五年一次制定机制发展战略,确定阶段发展目标与任务,并评估执行效果。
张建龙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是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共识,值此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启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意义十分重大。携手推进沟通交流,加强务实合作,打造生态安全共同体,是共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的重要保障。共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是化解挑战和困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中国方案,体现了汲取国际先进防治经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次会议在机制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实践证明,通过机制性对话,加强沟通协商,推动务实合作,共同分享经验,提高荒漠化防治能力,为有效遏制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趋势、有力推动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林业局将积极响应机制的各项章程,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投身荒漠化防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贡献力量。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组织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女士表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充分体现了各方防治荒漠化和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雄心和共识,通过这次会议,与会各国都能够在合作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重点。她指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有利于促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把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技术和绿色投资带到沿线国家,促进相关国家在经济等方面深入交流。她强调,合作机制是分享全球荒漠化防治最佳实践的重要平台,能够促进联合国成员国公平公正的发展,创新合作方式,开展广泛务实合作,造福各国人民。
与会代表结合本国和本地区实际,表达了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框架下加强合作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各自生态治理中面临的难点,呼吁各国在合作机制框架下,促进区域和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会议深化了各方面对&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了各国的合作互信。会议强化了各方推进交流沟通的共识,明确了合作方向和重点,增强了推进防治荒漠化合作的合力。与会各方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参与&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的意愿。
责任编辑:李晓纬“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
【导读】今天晚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边会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仪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会议通过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 中国国家林业局......
今天晚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边会&&&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仪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会议通过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
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组织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女士出席会议。会议由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主持,5位中外部长、国际组织负责人先后在会上发言。来自20多个国家及欧盟、国际组织等共3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通过的《 &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各方共识、机制目标、机制参与方、机制框架、合作方式、资金筹集和使用以及机制发展战略及执行评估。机制主要目标是加强沟通协商,共享经验技术,促进生态保护,有效遏制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趋势,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机制成员为混合制,分为国家成员、国际机构成员、民间组织成员和企业成员。机制合作框架主要分为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技术培训和项目示范。其中:会议机制建立部长、司局长和专家工作组三级共商机制,沟通和协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发展战略、工作计划和示范项目;信息共享主要包括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沙尘暴风险评估和监测一体化遥感信息应用,推动荒漠化防治技术共享,编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技术清单和技术需求清单等;技术培训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挑选具有生态系统和荒漠化类型代表性的国家,依托现有机构建立区域防治荒漠化培训示范中心,以及由《共同行动倡议》发起方&&中国国家林业局每年为机制成员国家举办技术培训班;项目示范由机制成员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研究确定示范项目建议,由各机制成员利用现有双多边机制和创新机制共同筹资支持示范项目。机制还提出,成员国共同探讨建立四种资金渠道,五年一次制定机制发展战略,确定阶段发展目标与任务,并评估执行效果。
张建龙在主旨发言中指出,携手推进沟通交流,加强务实合作,打造生态安全共同体,是共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的重要保障。共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是化解挑战和困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中国方案,体现了汲取国际先进防治经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次会议在机制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实践证明,通过机制性对话,加强沟通协商,推动务实合作,共同分享经验,提高荒漠化防治能力,为有效遏制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趋势、有力推动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组织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女士表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充分体现了各方防治荒漠化和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雄心和共识。通过这次会议,与会各国都能够在合作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重点。合作机制是分享全球荒漠化防治最佳实践的重要平台,能够促进联合国成员国公平公正的发展,创新合作方式,开展广泛务实合作,造福各国人民。
与会代表结合本国和本地区实际,表达了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框架下加强合作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各自生态治理中面临的难点,呼吁各国在合作机制框架下,促进区域和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Labtoday)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我国发射一枚超级卫星:以后,万米高空、茫茫大海都可以高速...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
对很多人来说,安徽合肥的科学岛是个陌生而神秘的地方。 科学...
中国防痨协会 中防痨发[2017]29号 中国防痨协会关于发布推荐...
全世界的地震学家都在继续观察和等待,看看朝鲜政府下一步可...
近日,四川九寨沟的地震消息牵动着亿万华夏儿女的心,在自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荒漠化防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