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路建集团待遇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在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方面主要指的是什么

当前位置:
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人才支撑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
人才资源支撑体系是一个多元化、层次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社会系统,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主体分工协作,以人才资源开发为核心,围绕人才的培养、吸引、配置、使用、激励和保障等环节,通过法规政策、公共服务和市场机制等多种因素,引导人才集聚,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整体。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城市之一,完成创建各项目标任务,需要各方面的保障措施,其中构筑完备的人才支撑体系是重要的保障措施之一。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人力支撑体系,为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提供重要支撑。一、构建循环经济人才支撑体系的必要性(一)构建循环经济人才支撑体系是我市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市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遵循产业在接续中延伸、在延伸中调整的要领,大胆探索,创新实践,产业链条环环相扣、相得益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的聚集和支撑。随着我市循环经济的深入推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对各类人才特别是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化工循环产业、新能源产业、文化产业等领域和行业的高端人才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构建起符合金昌实际的循环经济人才开发格局,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把握人才的实践性特征,坚持循环经济人才开发原则,突出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环节,开发服务有色冶金、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环境工程等循环经济重点领域的人才,才能为我市循环经济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二)构建循环经济人才支撑体系是我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抉择。区域竞争的核心是人才资源开发水平的竞争。我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面对日益枯竭的矿产资源和不断趋紧的环境约束,我们必须加快转型步伐,走出一条典型资源型城市非典型发展的路子,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正是我们实现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面对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我市要实现以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唯有加快构建人才资源支撑体系,建设人才资源高地,发挥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为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三)构建循环经济人才支撑体系是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的重要保证。当前,循环经济人才培养开发、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仍有许多亟待解决和突破的问题。按照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工作的要求,如何构筑人才规模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竞相汇聚、人才体制机制全面创新、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的人才支撑体系;如何通过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大量聚集循环经济领域拔尖领军人才,促进各类循环经济类人才全面发展,依靠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推动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工作,不断形成新的科学发展优势,需要从体制机制创新、载体创新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此解放思想、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把握规律,引领带动全市循环经济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整体跃升,使人才竞争力成为金昌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的重要支撑。二、我市循环经济人才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市循环经济人才体系建设与东部发达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都有较大差距,与我市与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人才的支撑力和竞争力不能很好推动循环经济深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的创建。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数量不足,在我市循环型企业中,除了金川集团公司外,大部分企业既缺乏科技研发人才,又缺乏技能型人才,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够均衡,现有的循环经济人才大都集中在金川集团公司、金昌化工集团公司、金泥集团公司等国有企业,占有绝对人才优势,而民营化工企业的人才则严重不足。三是人才资源与产业结构匹配性不强,在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上的各环节常出现人才断链的现象,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四是人才队伍整体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较少。五是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足,特别是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本土化率偏低,企业与院校之间在人才培训的结合和对接方面做得不够。六是人才开发机制还不够完善,经费投入不足,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人才发展环境还需不断优化。(二)制约因素分析。我市循环经济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不完备,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其制约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环境障碍、体制障碍、经济障碍三个方面:一是环境障碍。缺乏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创新型规模化企业,导致人才承载力不强,不能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人才集聚力弱、吸引力差,没有形成健全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良好社会氛围,留才环境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各级缺乏人才意识,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出台的一系列引才、扶持科技人员创业的人才政策还不够优惠并且落实上缺乏有效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体制内人才比重较大,创新创业人才相对不足,影响了人才最大潜能的发挥。二是体制障碍。由于条块分割、部门壁垒、政企分制,人才在城乡之间、行业部门之间、政企之间的流动存在关卡多、阻力大、流动难的现象,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还比较低,人才的使用效率还不高。人才评价手段还不够科学合理,竞争上岗、绩效管理、双向选择和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经济障碍。待遇收入差异大,同岗位的人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在城市和农村的工资收入就有很大差异。生活环境差异,在交通、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均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现有政策侧重于引进人才的经济补贴,缺乏对人才引进后的子女就学、家属就业、购房优惠、服务保证等人才较为关注的生活保障方面的配套措施,导致人才引不来、留不住,而且现有人才流失严重,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马太效应”。目前,我市对高端人才生活补贴仅为100—1000元,紧缺人才补贴为1-10万元,补贴标准相对较低,不能有效解决高端紧缺人才的后顾之忧。有的高层次人才担心事业上没有前途,才能得不到发挥;在引进人才工作中,不以事业发展和改革创新为前提,较多的高端人才仅仅将目前的岗位作为升入更高部门或职位的跳板,不断地参加各类选拔领导干部的考试,无法静下心来谋求本地本部门的发展,岗位前景和个人前景达不到其预期指数。三、构建循环经济人才支撑体系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统筹推进,提升循环经济人才竞争力,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一)服务转型跨越发展大局。把服务我市循环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跨越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实施、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确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重大人才政策,设计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大力培养开发重点领域专门人才,构建循环经济人才资源支撑体系,为加快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二)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产业支撑、人才是投资环境、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人才是发展后劲”的理念,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加快构建人才资源支撑体系,以人才优先发展支撑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三)坚持以用为本,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条件。发挥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在构建人才服务体系、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职能作用。健全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人事制度,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加快“人才特区”建设,落实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引导人才集聚,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四)坚持高端引领,统筹推进。以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发挥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实施重大人才项目为抓手,加强人才载体平台建设,统筹推进各类循环经济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促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循环经济人才竞争力。四、对策与建议(一)加大教育培养力度,提高企业人才整体素质。加快人才教育培养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本保值增值,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要积极鼓励、支持、引导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坚持技能培训与实践锻炼、国内培养与国外培训、短期培训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开展培训,加快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企业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以提高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围绕发展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化工、新能源等产业,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训,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家队伍。每年有针对性地邀请大型企业经营管理者或专家学者来企业举办专题讲座,主要针对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管理技巧、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和新工艺、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开展以提高战略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能力提升培训。有重点地组织引导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到省内外高等院校培训学习。对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或企业经营者、紧缺技术骨干外出学习的,以项目申报的方式择优从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中给予一定资助。二是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在工业主导产业领域,对专业技术人才定期开展以新理论、新信息、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更新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针对企业在经营管理、产品研发、技术应用、设备操作等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每年选送特殊或关键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到高等院校进行定向培养,选送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内外同类型大中型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对口挂职培训,组建技术创新团队进行攻关,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对专业技术人员外出挂职培训或带头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攻关的,以项目申报的方式择优从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中给予一定资助。三是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企业的培训主体作用,强化企业自主培训功能,促使企业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加快企业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要支持骨干企业采取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联合办班、业务进修等办法,着力抓好企业员工的在岗培养,加快建立一支适应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需要,以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为骨干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推进职业教育与企业的人才对接,充分发挥金昌市职业技术学校等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探索企业人才“订单培训”、“委托培养”模式,实现企业招工与学校招生的有机结合,形成“人才孵化基地”,为企业对口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二)积极开展引才引智,扩大企业人才资源总量。依托企业重大科研项目、建设工程和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切实加大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增强企业的人才集聚效应。一是实施柔性引进。积极适应全市产业发展需要,坚持不唯所在所有、但求所为所用的原则,采取项目合作、联合开发、定期服务、兼职服务、临时聘用、技术指导、一事一聘等灵活方式,按需柔性引进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知名企业人才为我市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引进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引进新材料与化工、钢铁冶炼等优势产业方面的高级人才和通晓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的专业人才等,实现人才引进使用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接。对企业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以项目申报的方式择优从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中给予一定资助,引进人才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依照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自主协商确定。二是鼓励刚性引进。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模逐步扩大、实力逐步增强,具备刚性引进人才的条件下,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条件,引进企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紧缺人才。认真落实“人才特区”建设相关配套政策,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紧缺人才,可以享受户口转入、子女就学和安家补助、生活补贴、科研启动经费补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三是拓宽引才渠道。及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采取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到高等院校和外地人才市场直接招引、与外地人才市场建立信息网广泛招引等方式,拓宽引进人才渠道,积极引进企业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围绕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积极扶持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进一步深化院地院企合作,吸引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成果来我市开发新产品、进行科技攻关或短期工作。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来我市进行技术合作、技术交流、技术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建设有特色、有规模、分布合理、作用明显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集群。(三)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发挥企业人才主导作用。坚持稳定人才队伍与用好用活人才并重,加快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回报”的机制,调动人才积极性、发挥人才创造性,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一是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和方式,盘活现有人才存量。一方面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的开发、选拔、培养、使用、激励、考核及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考核管理制度、学术带头人培养制度,组织开展企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不但重视新人才的引进,更要盘活现有人才存量,加强企业间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打通优秀人才的上升通道。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基地建设。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解决企业的共性培训。加强人才培训中介的管理,发挥市场化配置优势,提供齐全、便捷的培训服务。重点帮助企业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着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使用质量。以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让荣誉代表地位,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继续加大市财政人才和科技经费力度的基础上,吸收和创建更多的风险投资基金和担保机构,为高层次人才搭建起创业、融资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到市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在市转化。三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有效促进政产学研用结合。注重人才政策与我市产业布局的对接,完善企业创新成果与市场的对接,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创新聚集和市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我市产学研联合的实际情况,加快制定一系列有助于政产学研几方实现密切结合的政策和措施,深化和拓展以政产学研为主要形式的科技、人才、智力共同发展模式,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在产学研联合项目的审批、资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充分重视和发挥各种资源在市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实现企业和院校的实验室资源共享,促进创新知识的生产、流动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产业群的形成和聚集,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为市市重点产业发展引进、开发、培养高层次和高技能的急需紧缺人才。(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一是切实加强人才工作指导服务。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工作,定期研究、分析和统筹协调循环经济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企业人才开发,指导多元投资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开展工作,活跃和繁荣人才市场,全面做好人力资源开发的预测、管理与各项服务,全力保障企业人才供应。二是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全市性的人才资源开发资金应重点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工业园、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永昌工业园和市属企业人才培养、人才使用、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人才表彰奖励、学术技术交流、高级研修等项目。县、区及各职能部门也应安排专项经费,切实做好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各有关企业要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的主力是企业、人才创业的主战场是企业、人才投入的主体是企业”的理念,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抓好企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三是加快建设人才管理信息平台。加强人才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依托人才信息系统,完善人才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交流等多种功能,发布人才政策法规、人才开发目录、重大人才活动、人才市场供求等公共信息,为人才提供准确的咨询信息服务。完善人才科研信息平台建设,为人才从事研究工作和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提供良好条件。建立开放共享的人才基础信息库和分类人才资源信息库,重点建设行业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信息数据库。四是着力推进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围绕循环经济重点产业,做好人才与项目的有效对接,建一流的企业孵化器,加快建设人才创业服务中心和项目促进中心,积极搭建企业科技研发转化平台、交流合作平台、集成创新平台、推广示范平台,促使科技价值与产业价值链相融合,使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发展有舞台、干事有空间。以下为部分重要内容摘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作用,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我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科技支撑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新成绩,为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区科技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先进省(市)科技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主要表现为:科技基础薄弱,科技投入远不能满足创新需求,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高层次创新平台少;科技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能力还不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基层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惠民成效还不够明显;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机制尚不健全,科技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今后五年,我们要准确把握好新形势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
到2015年,全区科技发展总体目标是: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型广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科技进步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具体发展目标是:
――科技创新基础明显增强。支撑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进一步完善;建成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大研发平台;培育和建立一批创新型园区、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创新团队明显增多,科技人才总量和质量持续提高,科技活动人员数达到13万人以上;基层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明显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高水平科技成果明显增多。
――科技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千亿元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显著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服务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服务业取得较大发展。
――科技进一步惠及民生。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水平明显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技术和人民健康科技保障水平不断提升,重大疾病预防和控制技术进一步发展,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筑、交通等领域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升。
根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围绕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集聚资源,统筹安排,科学布局,重点实施八大任务、十一个重大专项。
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
实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加快完善广西创新体系,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校院所知识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平台与基地建设,促进创新资源集聚,为创新型广西建设提供条件保障。
1.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以现有23个产业研发中心为重点,加快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建设,推动其成为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强优企业;重点建设110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发展若干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继续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在重点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建成2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创新型企业,使150家企业达到自治区级创新型企业标准。加快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2.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有色金属新材料、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等领域,着力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我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及重点优势学科建设,新建一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水平。推动大型科学仪器平台共建共享,完善科技文献数据信息服务和自然科技资源利用共享平台建设。
3.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进广西技术转移联盟、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发展,拓展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支持重点优势产业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4.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加快推进南宁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选择柳州、桂林等创新基础条件好的城市建设若干自治区级创新型城市,加强创新体系能力建设,壮大创新产业规模,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设施功能,优化创新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加快千亿元产业科技攻关:
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
围绕石化、有色金属、冶金、建材、电力、制糖等高耗能行业,加快节能设备制造技术和工艺开发,突破流程工业绿色化技术,重点研究特高压输变电、节能工业锅炉、电机节能、余热废弃物回收和能源梯级利用等相关技术;加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加快发展铝、锰、锡和锑等金属矿产资源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完善制糖和水泥建材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推动建立石化、林浆纸产业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及废旧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
科技服务业发展
加快产品研发服务、科技咨询、科技信息服务、技术交易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发展科技金融业,推进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推广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技术和照明节电新技术;在重点区域连片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快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步伐;研究和制定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标准,推动环保和废弃物回收利用型建材的研发和推广。推广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加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建立健全建筑“四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机制,推广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新技术新成果,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有力支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
围绕我区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加强产业急需技术创新实用人才的培养,为科技发展储备创新人才。
打造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及团队
实施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在我区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领域,遴选一批优秀中青年科研骨干人才作为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在科研条件、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稳定支持,加快培养造就若干名具有世界前沿水平、可推荐参加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高级专家。
加强产业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科技型企业家”培养计划,引导和吸引区内外更多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瞄准我区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学科,推动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根据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科技培训,培养适应企业、农村发展的各类高级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鼓励企业选派技术人才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接受继续教育、参加研究工作,或兼职教学。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突出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围绕千亿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以及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等科技需求,在生物育种、有色金属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团队,实施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与调控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基础研究等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争取在亚热带动植物资源保护与高效开发利用、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等领域占领国际学术制高点。
强化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重点推进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的落实。加强地方科技立法,加快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保护条例》等法规,制订完善促进创新型广西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在财政、金融、人才队伍等方面出台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与科技政策的衔接配套。建立政策法规实施的保障机制,加强宣传,加大执行和监督力度。
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科技决策、宏观管理、协调服务功能,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和组织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深化和完善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推动已转制的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继续深化改革,支持其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稳步推进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合理布局,稳定支持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的科研力量,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大幅增加科技投入
自治区设立创新计划、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等专项资金,确保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实施的经费需要。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在重点支持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同时,加强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投入。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
全面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意见》,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安排发明专利倍增专项经费,激励各类创新主体大力创造运用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强化政府科技计划的知识产权政策导向,把知识产权管理纳入政府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深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把知识产权指标纳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自主创新绩效考核体系,培育和形成一批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资源成效显著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示范县市,打造专利集聚区域。加强专利服务机构和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完善的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和预警服务平台。
&深化科技开放合作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施科技“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发展战略,加强引进吸收再创新,促进创新资源集聚,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桥头堡作用,加快建设科技合作平台,大力拓展与东盟的科技合作;加强与欧美、非洲、港澳台、泛北部湾、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的科技合作,扩大与国内外大院大所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大力开拓和构建对外开放合作的渠道和平台,加强先进技术、人才、项目、资金和管理的引进,支持科技人员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研发与交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高校院所到东盟等国外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企业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
强化科学技术普及。全面贯彻国家和自治区有关科普法律法规,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组织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素养。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庞大的科普研究、科普创作、科普产业开发、科普传播的科普人才队伍。整合资源,建设科普信息化体系,促进社会科普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鼓励扶持科普文化产业发展,开展科普作品创作创新研究。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弘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培养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继续办好科技活动周等系列活动,鼓励全民创新创业,推进深化思想观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各方面创新,全力营造有利于推进创新创业的服务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促进创新兴桂、创业富民。
原文出处、全文下载地址:
&站内搜索:
《广西建科》内刊
电子商务中心
广西建科院检测与评价中心管理
评测中心管理
设为首页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版权所有 桂ICP备号-1
地址:广西南宁市北大南路17号 &邮编:530011 &电话: &传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才培养包括哪些方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