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贷逾期多久算严重啊平台层出不穷,审核不严紧,过于简单,使的一些没有自控力的孩子为满足虚荣心,隐瞒家人,各种借

溺爱换来的是虚荣的苹果
我的图书馆
溺爱换来的是虚荣的苹果
&&&&&&&&&&&&&&& 溺爱换来的是虚荣的苹果
  近日,一则“大学新生要苹果三件套,气哭母亲”的新闻,成了微博上数千人争相评论的热点。这则新闻虽然有点极端,但并非个例。当我们的孩子在生理上已长大成人,心理上却仍然停留在嗷嗷待哺的“吃奶”阶段。这样的结果不应该完全归咎于孩子,因为中国的父母,一直以来都没有、也不愿给孩子“断奶”。也许有一天,我们连绵不绝、难以割舍的溺爱,浇灌出的却是一棵永远也结不出果实的苹果树。
  &&&&&&&&&&&&&&&&&&&&& 没有“苹果三件套”究竟丢了谁的脸
  &&&&&&&&&&&&&&&&&&&&&&&&&&&&&&&&&&&&&&&文&&&/ 熊丙奇
  新大学生入学在即,不少新生开始为大学生活添置“装备”。在北京中关村某电子卖场,一名女孩看上了“苹果三件套”(iPhone4s、iPad3和mac book)。面对超过2万的花费,母亲刚表示吃不消。这名女大学生大喊一声:“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说完便撇下母亲,扬长而去,气得母亲掩面而哭。
  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关注,有人指责这名女生不知感恩;还有人认为,为人父母者应该首先反思,是自己平时的纵容,导致孩子要这要那,一不如意就翻脸不认人。但我更关注的是她要“苹果三件套”的理由,是没有这就可能会“丢脸”。
  在讨论这起事件时,大家翻出了有的学生为买“苹果”不惜卖肾的旧事。与“卖肾”的疯狂行为相比,这名女生要“温和”许多。但不管“疯狂”还是“温和”,之所以他们对“苹果”如此痴迷,除了是“果粉”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面子”思想——觉得有了这,就体面过人;而没有这,就觉得很丢面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把面子和物质享受联系在一起,表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在美国、加拿大的中学,对学生的财富观、人生观的教育,基点是“上帝帮助自助的人”,“通过自己努力奋斗,获得财富,才是值得尊重的”。因此,很少有学生炫耀自己的美貌,因为那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的努力无关;很少有学生比拼父母、家产,因为这也不属于自己,那是父母奋斗的结果。甚至如果有学生有意无意显摆自己家庭有钱,还将被嘲笑。
  在加拿大,很少看到有年轻人开豪车。开豪车的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因为不管父母有多富裕,车得自己花钱买。还有的年轻人,哪怕家庭有豪华别墅,也自己在外租房过。他们觉得这才是很酷的事。根本不像我国,有的年轻大学生驾豪车到学校,十分“拉风”。
  国外学生由于有着不同的财富观、价值观,因此即使一些富翁的子女,也在八九岁时就去打零工挣零花钱;有不少学生一满18岁,就宣布独立,不再拿父母的钱,包括上大学,也是自己去打工挣学费。
  财富观、价值观的错位,会导致人生的错位。直接的表现,就是对自己不负责。我们有不少学生,没有任何责任感,就连读书,也认为不是为自己读,而是为父母读。因此,他们对为自己付出的父母没有任何感激之情。高考考出不错的分数,进了不错的大学,就认为足够对得起父母了。于是,他们伸手向父母要奖赏也就十分正常。这些学生进了大学之后,由于没有责任心,很容易出现学习的惰性,陷入迷茫。
  近年来,包括清华在内的高校,就明确发布禁令,禁止一年级学生带电脑进宿舍。颁布这样的禁令,在信息时代显得很荒谬,却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很多大学新生进校之后,完全放纵自己。如果没有禁令,不少学生会很快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并很快被退学。表面上看,这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自控力,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缺乏责任心。
  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就必须调整传统的与物质享受相联系的财富观、价值观。改变传统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是父母把孩子作为“私人财产”,也不是孩子把父母作为“提款机”,而是成年公民与未成年公民的关系。父母只是对未成年公民具有监护责任,引导他们成长为独立、自立的社会公民。我国当前的“官二代”、“富二代”问题,以及普通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都与没有这样的财富观、价值观有关。富裕家庭简单地以物质给予代替亲情交流,普通家庭也把亲子关系变为功利的分数关系。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
  教师声音
  &&&&&&&&&&&&&&&&&& 这样得来的“苹果”会变味
  &&&&&&&&&&&&&&&&&&&&&&&&&&&文& /铁铮
  遥想当年,我到大学报到时,肩上是部队的背包,身上是一身旧军装;后来,新生的三大件成了“随身听、皮箱、手表”、“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时代不同了,经济发展了,我并不主张大学新生还像父辈、兄长那样入学时那样当苦行僧,但也不赞成不管不顾地高消费,尤其是不顾家庭经济条件地盲目攀比。
  数码时代,买些新的产品无可厚非。但买还是不买,起码有三个考虑。一是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允许;二是有否必要、有否实用价值;三是有否负面影响。
  对于一些家庭而言,供养一个大学生并不容易。学费、生活费以及学习的必需品购置等等,四年下来也不是个小数目。对于有的经济困难家庭而言,支付这笔开支会更加困难。节衣缩食的家长有之,兼职的父母有之,辍学打工的兄妹有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强求家长买什么苹果之类的“奢侈品”,的确太过分了。
  如今,数码新产品层出不穷、花样不断、令人眼花缭乱。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并非配置越高、价钱越贵的产品就越好。关键是看自己是否需要、是否适合自己。据销售人员介绍,5000元左右的笔记本电脑、2000元左右的手机对大学生来讲绝对够了,真没必要买那么贵的。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计算机房,基本可以满足学生上网的要求。我在讲“网站策划与编辑理念”时,还会给学生4个免费的机时。至于手机嘛,多少钱的都有,功能满足我们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
  走进大学生活的不仅仅是自己。即便是我们消费得起、真的需要,恐怕也需要考虑一下周围同学的反应和感受。即便是家里条件十分优越,也没有必要在别人面前炫富。我认识的一个女生每天开车上学,但都是在离学校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就泊车,然后像其他同学一样走进校园。我欣赏这样的学生。
  想起前几天媒体的一则报道:一位男生为了买“苹果”手机,竟瞒着家长卖了肾。尽管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但我还是想说,真的不值得。这样来的“苹果”真的变了味。
  又想起了在校园家属区货摊上见到的那个本校的女生。她上课之余卖菜,卖菜之后上课,这是她大学生涯的写照。她总是热情地和熟悉的老师、同学们打着招呼,从没有因为帮父母卖菜、卖水果而感到难为情。校园里也没有任何人因为她家境不宽裕而低看她。如今,她早就不卖菜了。因为,她远在大洋彼岸,读博士去了。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在别人面前丢人的事儿,我想,那恐怕就是为了莫名其妙的虚荣心“打肿了脸充胖子”吧。虽然用着“苹果三件套”,但学习成绩却并不高,这才是最丢人的事儿。
  家长感言
  &&&&&&&&&&&&&&&&&&&&&& 金钱不是衡量亲情的尺子
  &&&&&&&&&&&&&&&&&&&&&&&&&&& &&文&&/&心悦白云
  如今,一些学生存在着严重的虚荣、攀比心态,这一方面是因为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所导致,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家长总是满足孩子一切要求,给孩子过多的金钱和物质享受造成的。
  殊不知,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这样养大的孩子必然会形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不良品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正如美籍华人、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在《让亲子关系远离物质化、金钱化——谈谈你的看法》一文中说的:父母无原则、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会使孩子成为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人,亲子关系就蜕变成了一种金钱关系,会使孩子以获取物质享受和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亲情的唯一尺度。它使得孩子只重视物质利益,只注重个人利益,忽视他人利益;它也使得家长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使孩子眼里只有钱,没有亲情,没有责任。同时,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强,其对物质的欲望也会越来越大,而父母终归有满足不了孩子要求的时候。不能满足,就会由爱生恨。
  家长对待孩子要像对待朋友,你要学会尊重他、理解他、倾听他、和他沟通,无所不谈,必要的时候给予一些鼓励、安慰、指点、参考意见就够了。你不能代他决定、代他选择,更不能要他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给予适当的援助,他会感激不尽。但当你为了满足他,经常给他买这买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觉得理所当然,不知道感恩,不知道这一切是多么来之不易。有一天他们的愿望不能被满足时,很可能会反目成仇,甚至决裂。
  曾国藩曾说过:小孩子好的话,没钱也有钱;小孩子不好的话,有钱也没钱。他曾在家书中写道:“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我认为,家长应该给孩子的不是丰厚的物质享受,也不是一大笔财产,而是授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独立思考以及生存的能力!与其给孩子物质上的享受,不如在他长大之前教会他如何拥有一颗强大自信的心。
  学者博文
  &&&&&&&&&&&&& 孩子,妈妈不是你的“自动取款机”
  &&&&&&&&&&&&&&&&&&&&&&&&&&&&&&&&&&&&&文&&/ 付小平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啦?父母辛辛苦苦抚养长大的孩子,不知恩图报,反倒把父母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只会啃老和索取,只知炫富和虚荣。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目前社会上也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女孩若不培养一点富贵之气,长大后容易让人轻看,甚至嫁不到好老公。”所以只要能满足的,父母都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上述疑问和说法都直指一个根本问题:“我们到底该拿什么来爱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教育我们的孩子,才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以及回馈这份爱?”
  很多父母常常觉得,爱孩子就是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让孩子在最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所以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吃最好的、用最贵的、穿最奢侈的等等,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有一天,当父母无力承受的时候,孩子就会心理失衡,也会抱怨指责,甚至还会做出过激行为。
  我遇到过这样的孩子,上初中已经是非名牌不穿了,一双鞋1000多元,一件衣服2000多元。孩子亲口跟我说:“我妈妈赚钱很容易,所以我花这点无所谓。我妈妈是我这辈子的自动取款机。”我真的不知道,当为人父母听到这番话时会作何感想。从孩子的话中可以感觉到,他完全没有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丝毫没有感恩父母对他的养育,反而觉得即使一辈子啃老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抱有这样想法的孩子虽不能代表全部,但也绝不是少数。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我们真的学会了正确地爱孩子吗?爱的方式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爱。为什么我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爱?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养育的孩子却不懂感恩、甚至还会恩将仇报?固然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深刻反思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错了什么,更需要知道如何正确地爱孩子。
  第一,家长对孩子的爱,用心比用钱更重要。
  爱孩子,并非要在物质上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要选对的方式,不是买贵的东西。心理学家就“如何表达爱”概括了五种方式,它们分别是:“肯定的言辞”、“身体的接触”、“精心设计的时刻”、“礼物的馈赠”以及“服务的行动”。这五种表达方式都能让对方感受到爱,而且它们可以一起出现或交替运用。这五种爱的方式既适用于爱人,当然也适用于孩子。在这五种方式中,只有一种方式是需要花钱的,其他方式只需要用心就可以。
  只要用心,一片漂亮的树叶就是一份精心的礼物;只要用心,关键时刻的一个眼神就是一份会心的礼物;只要用心,睡前的一个拥抱或亲吻就是一份称心的礼物;只要用心,孩子进步时的一句赞美就是一份贴心的礼物。通过用心而非只用钱的爱,父母也会收获一个充满爱的孩子。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爱,节制比泛滥更重要。
  我们对孩子的爱,并非多多益善,尤其在物质方面。有节制的爱,比没有界限、放任自流的爱,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中国的家长,总是担心自己亏待了孩子,总是喜欢把所有最好的给到孩子,总是愿意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虽然我们基本上都是在这样的呵护中长大的,但我们真的需要改变这样的教育观念了。
  在女儿比较小的时候,当她想要玩具时,我们会让她自己挑,但是约定每次只能挑一个,然后引导她去比较价格,尽可能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在小区玩耍时,如果她想要买一些小零食,我们会跟她约定每天只能买一次,然后让她自己拿钱去买。渐渐地,女儿也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如果看到价格太高的东西,她自己也会说:“太贵了,不买了。”
  第三,家长对孩子的爱,独立比包办更重要。
  中国的家长,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大包大揽,从头管到尾,从里管到外。这也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形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心理。
  如果在西方社会,孩子想要买“苹果三件套”,会自己想办法去挣钱买。而在中国,孩子首先不是想办法自己去挣钱,而是马上寻求父母的资助。如果父母的经济实力无法承担,反而会招致孩子的责怪甚至要挟。因此,我们应该教孩子懂得一个道理:遇到任何困难或自己要想得到的东西,不要总是让父母来承担、来帮助,而是要自己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的。
  海外观察
  &&&&&&&&&&&&&&&& 美国父母为何狠心让孩子自己挣钱上大学?
  &&&&&&&&&&&&&&&&&&&&&&&&&&&&&&&&&&&&&&&文 &/ 高娓娓(纽约)
  一次,和一位朋友讨论美国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谈起有一些美国家庭,孩子考上大学之后,不会为子女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这位朋友已经为人父母,她很不理解美国父母为什么这么狠心?
  我以前的同事曾经采访过一位妈妈,她的三个孩子还在上小学。但是在短短几年后,她的孩子将会是14岁、15岁和16岁,开始考大学。然而,这位妈妈决定不为孩子上大学储蓄一分钱。并不是因为她要惩罚三个孩子,也不是因为家庭的经济拮据。这位妈妈是一名作家和社会媒体的战略家,她的丈夫是手机开发商。相反,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树立自力更生的榜样。
  丈夫说:“我告诉孩子,如果他们想考上大学,这将是他们的责任,自己为它付出。”他一直觉得,这是孩子的人生,不是他的责任。这可能有一点苛刻,但很多美国家庭的父母都认同这种教育理念。
  在美国,有人调查过,有38%的年轻人,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经济上的支持,而年龄19岁至22岁的年轻人只有35%得到学费资助。当然也不排除不少美国父母是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孩子学费。
  而有些父母则是坚持不支付孩子的大学学费,即使是有足够资金。他们认为如果孩子没有付出,不会真正了解教育价值,或是金钱的价值。
  我认识的一个老美朋友就说:“我上大学时,一直在打零工,同时还有奖学金,再加上借用学生贷款,费用就够了。我觉得,这种方式让我更负责任,更加努力应付学业。因为我知道,如果不及格,我会负担不起学费。等我的孩子出生之后,我也会这样教育他,让他学会独立。”
  美国的家长认为,父母应该只在适当的时间为孩子做出贡献。但是,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教育负责,孩子要做兼职的工作,为自己作出贡献。当然,家长会支持他的努力。这是对他好,也对家庭和社会都有好处。
  其实,美国家长对孩子的一贯作风是:不给钱,不骂人。自己需要什么,去努力,去创造,不干涉。他们会经常让孩子有一些小的目标,一个一个去奋斗、去实现。比如:买玩具、出去旅游,都要靠勤工俭学,自己挣的钱自己支配。而美国孩子从小就比较有经济头脑,大概也与此有关。我认识的一个美国孩子,才13岁,很成熟老练。那次他参加我们的聚会,在位置上坐定后,他就跟每个人打招呼,然后拿出资料,介绍他发明的飞机燃料之类的东西。他讲话时很得体大方自信,像在正式演讲一样。原来他从6岁开始就开始做自己的生意,经常搞活动,赚了不少钱。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离开时和我们每个人握手道别,连坐角落里的都没有漏掉。
  美国父母可能不像中国父母那样对孩子安排得无微不至,他们更侧重的是让孩子健康乐观,能独立生存,有健康的人格、性格、意志,鼓励创新。他们不会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更不会一意孤行地替孩子安排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顺着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努力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以及能独立生存于社会的能力。说白了,美国父母不是孩子的靠山,而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我不能说美国的教育都很成功,但美国家长让孩子从小就从事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些看似残忍的教育方式,让美国的小孩从小就有超强的适应能力。长大之后,他们懂得如何照顾自己,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相比之下,中国的父母就显得过于“温情”了。
  我想说,造成这种不同家庭教育观念的根源,其实是子女的归属问题:即孩子是属于他们自己还是属于父母。在中国,孩子就像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属于父母的,一切得听父母的;在美国,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他们有自己的喜好、选择、隐私、交际圈。所以父母不能打孩子,因为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孩子的问题不是父母说了就算。
  由此而来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在中国父母对子女照顾是无限的,从小到大,家长会帮孩子把一切都料理好,生活、学习,包括经济上的,会想方设法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买房子、养儿育女等。父母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做得心甘情愿,牺牲非常大。
  在美国,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很多孩子吃喝玩乐、学习的费用,都是自己在学校里、在社会上打工挣来的。他们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
  这看似很“狠心”,其实却是让孩子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道理的最佳办法。而且,自己努力得来的,才会更懂得珍惜。自己攒钱上大学,恐怕连逃课都舍不得了吧?
馆藏&3492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赛看
你是否有迟迟未打的电话?
你是否瞻前顾后,迟迟迈不出行动的脚步?
你是否常因无法掌控情绪而责备自己?
你是否处事一般都很冷静,心里或许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但是不会轻易暴露出来,不到忍无可忍,不会发脾气的。特别在 公司?
你是否会因心情不好影响工作或会因工作影响心情?
以上现象均为缺乏自控力所致。在我近10年的培训生涯 中,学员们会请教我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在每一场演讲中被 提及的次数最多的问题便是&&"我该如何增强自控力?",不 管是几十人的培训还是有几百甚至上千听众的演讲,都会有许 许多多的渴望改变的学员向我请教这个问题。他们就像处在迷 宫里的人一样充满着困惑,很多学员这样说:
有时我不想做事,就不管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放纵着 自己,一天下来便真的什么都没有做,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况经 常出现,所以常常觉得迷茫、恐惧,甚至绝望。
我是个胖子,经过长期的减肥,得出减肥最有效的方法是: 少吃多动。无奈我非常爱吃,总是食欲旺盛。在大多数情况下还 能控制自己,但总有些情绪不好的时候,这时觉得自己心情已 经不好了,还要限制这限制那,这样对自己也太残酷了,于是就 大吃一顿。这样减肥又失败了。所以今天还是个胖子。
除了迫不得已要去做的工作外,上班的时候我一般都呆在 网上。在家也上。上得眼睛发疼,就是不肯下来!
以上描述或许与你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但不管情况如 何,你知道几乎每个人都存在自控力差的问题&&有些事情明 明知道应该做,却迟迟不去做;有些事情明明知道不该做,但还 是做了。缺乏自控力的人比比皆是,他们整天上网冲浪、发发电 子邮件、沉溺于琐碎的不重要的工作、打电话报告项目现状、召 开无聊的会议、抱怨、找借□&&
在对多所小学的调查后表明,所谓落后调皮或愚笨的孩子 多是缺乏自控能力,而优秀生的最大共同之处就是拥有自控能 力,同样在成人世界里,那些成功者都有极强的自控力,他们能 够让一时的欢乐或陶醉服从于长期的平静生活。而失败者们则 往往缺乏自控力,他们沦为了情绪、口味和热情的奴隶。
关于如何成功,我们已经知道了许多,我们从各种培训课 程和成功励志类书籍中知道了许多关于如何取得成功的道理, 但却往往无法做到,关键原因便是我们缺乏自控力。例如我们 都知道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坚持不懈发明电灯的例子,爱迪生 曾说生活中的很多失败,都是因为人们在决定放弃的时候, 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如此的接近成功。&白炽灯泡的诞生还是 得益于他的坚毅不拔,在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之前,爱迪生尝 试了一万多次,也失败了一万多次。从他的例子中,我们知道,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坚持。天赋代替不了,天赋 很好但不成功的人比比皆是;教育代替不了,这个世界上受过 良好教育但被遗弃的人随处可见。坚持和决心才是决定性的, 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些道理我们在儿时便已熟 知,可是如果缺乏自控力的话,你能够做到坚持不懈吗?有多少 人曾在追求目标时,明明知道应该坚持,但却因缺乏自控力而 频频放弃?
除坚持不懈之外,我们知道还有许多好习惯对于取得成功
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做事要有条理、准时、信守承诺、从不拖拉、 沉着冷静等等,你会发现,要养成这些好习惯绝对不能离开良 好的自控力。若没有自控力的话,那么要养成好习惯便成为了 空谈,缺乏自控力却妄谈成功无异于盲人在谈论颜色。自我控 制并不单是一种非凡的美德,它更是使其它美德焕发光彩的源 泉。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越是成就突出者,其自控力越 强。掌握自己才能掌握一切。战胜自己才是最完美的胜利。自 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和财富。
你是否考虑过,缺乏自控力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每当 我问这个问题时,很多人都会说缺乏自控力会造成时间和金钱 的浪费、会影响目标的达成、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惨烈后果等等, 确实如此!但我想说的是,缺乏自控力给我们带来的并不仅仅 是外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会严重打击我们人格的成长。每 当我们失去自控,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时,就不免会有深深的 自责、内疚、心如刀绞,我们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没有能力、无 药可救!最终的结果便是自信、自尊、自爱的丧失,当自信、自 尊、自爱丧失时,从此我们的生命开始变得阴云密布、压抑沉 闷、了无生息,开始腐败、走向死亡。也许你会惊讶,为什么会有 这么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自信、自尊与自爱是人格的核心,它 就像是人生的发动机一样,当这个发动机没有电力供应时,就 开始走向停滞、腐烂与死亡。在这些年的培训生涯中,我发现人 们所存在的每个障碍,归根到底都是因为由自信、自尊、自爱所 代表的自我价值感的缺失所致。正是因为缺乏自控力会严重影 响到人格的成长,所以我才决定写这本书,据我所知,这是国内 第一本系统性的解决自控力问题的专著。
在过往的许多有关个人成长的书中,也曾有过对自控力的 描述,但遗憾的是,其中更多的只是对自控力重要性的阐述,却 很少有一些具体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当那些缺乏自控力的人越 来越清楚自控力的重要性却没有实际系统的方法可用时,他会
变得愈发的自责、沮丧。当然,也有些书中会介绍一些具体的方 法,如有的书中会建议你在发现自己快失控的时候转移一下注 意力,要注意放松一下自己,如练习瑜珈、慢跑等来提高控制 力。我相信这些方法是有一定效果的,但遗憾的是,它们治标不 治本,难以持久,因为这些方法往往只集中在行为层面。而事实 上,解决自控力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解决 自控力就必须要涉及到控制思想、控制情绪、控制神经系统、控 制行为、控制身体,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 能持久有效地增强自控力。当然,这里的"控制&没有&压抑"和 "束缚&的意思,控制是为朝着成功和胜利更好的发展。本书应 用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有效的行为科学的NLP(神经语言程 序学),为你提供一套最独特最实用最系统的解决方案,让你拥 有超强的自控力,从此不再浪费宝贵的时间,从而走出内疚、自 责和失败感的怪圈,实现自我成功,成为自我的主人。
接下来,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本书所涉及的内容,本书首 先介绍了几个关于增强自控力的基本观念,它们是■.
*要增强自控力,首先放弃控制
这个观念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它却是增强自控力的关 键。自控力之所以成为许多人的心病,问题就出在了 &自控力" 这三个字上,"自控力&这个词代表什么意思,它的意思是&自己 控制自己&,具体说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要控制自己的另一部 分;再具体地说就是:想做一件事的部分要控制拖延着不想做 的那个部分。当我们说"控制&时,更多的是针对我们的对立面 或者说是敌人来看待的。这样就人为地在自己体内制造了分裂 与内斗,开始呑噬自己的精力,最重要的是每当你想&控制敌 人&时,他就会反抗,而且控制得越厉害,他反抗得越厉害,这样 你的内心就永无宁日,精力被无限内耗,自控力彻底崩溃,这也 正是我们在很多人身上看到的。所以,增强自控力,首先要放弃 控制,转为接纳。详细内容请阅本书的方案一。
*简单行动启动惯性
该方法应用的是物理学中的惯性原理,同时也依据这样一 个观念&&做任何事情都比闲坐着只担心那些没有做的事情 要强。这是一个非常快速而且极具实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增强 自控力的必用方法。
*明确决定重新掌控
本法依据的原理是增强自控力的关键是要重新找回自控 感,哪怕是一丁点的自控感,做或不做某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 是做一个明确的决定总要好过放任自流。
*破除"生活逃避式想法&
很多人在增强自控力的征程中屡屡受挫,他们不禁感叹 道为什么增强自控力如此之难?"在影响自控力的诸多因素 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自我控制违背了人的本性,英国著名的 心理治疗师温迪?德莱登和杰克?戈登说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 存在着生活逃避式想法&&&认为生活不可太艰难,若太艰难就 不如逃避算了,我无法为了长远的幸福而忍受一时之苦。&&正是 因为这样的想法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才使我们在增强自控力的 路上走得格外辛苦。
*停止批评自己
人们常会因自己缺乏自控力而自责,你也是这样吗?当人 们批评自己时,却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为增强自控力和人生 的成长制造了一个致命的障碍&&自信与自尊的丧失,自信与 自尊是自控力的核心中的核心,更是人生的核心中的核心,人 若失去了自信与自尊,则一切毁矣。关于为何不该批评自己的 依据请看本书方案一。
在方案二,谈的是如何利用"痛苦&&快乐"这股力量来增 强自控力。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人们做任何事情,不是 为了追求快乐,便是为了避开痛苦。这是人类一切行为的终极 推动力置。应用痛苦和快乐这股力量,就能立即且永久地改变
自己的行为,追求到所梦想的人生。然而你若是不懂得应用这 股力貴,未来就注定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如果你吃了一样东 西引起严重的腹痛,你就不会再继续吃下去了,不是吗?因为你 已经尝到了极大的痛苦。如果你被烧红的火炉烫伤了手指,你 就不会再去碰火炉了,不是吗?因为你已经尝到了极大的痛苦。 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行为,就必须要把我们的旧行为和痛苦 连在一起,而把所希望的新行为和快乐连在一起。否则任何改 变都不会持久。只要把痛苦和快乐这股力量与任何事物相连, 就可以立即改变我们的想法、行为和习惯。
在方案三,介绍的是如何透过管理神经系统来增强自控 力,通过管理神经系统来增强自控力是很多人不曾想到的特殊 方法,但它却非常重要。为什么习惯如此难以改变,我们在理智 上知道该怎么做,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就完全背道而驰了。相 信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遇到挫折等不开心的事情时, 你在心里不断告诫自己:要看开点,时间会改变一切,一切都会 过去的。但是这样的告诫根本就无济于事。或者,每当在与他人 发生冲突时,你总会在心里告诉自己:别发火!别发火!可实际 情况却依然是恶言相向,事后留下的便是后悔和下次绝对不能 发火的誓言。这些现象的存在是因为神经链的存在所致。任何 一次成功的改变,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而促成改变的,但最终 都会表现在神经链的改变上。所以如果我们神经链没有改变, 那么任何改变都不能算做成功。本方案将介绍两个利用神经链 来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它们是&转换法&和&心锚设定&。
在方案四,讲的是如何利用催眠的威力来从潜意识开始增 强自控力。在本方案你将了解到催眠的真面目及其神奇的威 力。很多人曾试图用各种方法去增强自信心,加强行动力,克服 自责、意志力差以及拖延等不良习惯,但都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原因是他们并不了解,真正持久有效的改变必须要通过潜意识 的改变,很多人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在意识层面上想要改变,但
潜意识里却是抗拒改变的。而改变潜意识最快、最有效的工具 便是催眠。(华尔街曰报&、〈纽约时报》、《今日心理〉不约而同介 绍催眠的功效,认为催眠是21世纪心灵力量的新突破,是实现 愿望的超科学方法。
在方案五,谈的是情绪管理,本方案之所以用了很大的篇 幅,是因为对情绪的管理占据了增强自控力的半壁江山,我们 一般所了解的自控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行为,另一 方面就是控制情绪。之所以在增强自控力的书中谈"管理情 绪&,原因有二:
其一,是因为自控既是意志的表现,也是情绪智力的表现。 相信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缺乏自控力时,往往处在沮丧、懊 悔、迷茫、自卑、冲动等情绪状态,而当你行动力强时,则往往是 自信、平静、兴奋的。所以时常处于正面的情绪状态,对于增强 自控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其二,若要拥有幸福人生,则必须要控制好情绪。许多心理 学家研究发现,成功幸福者均可驾驭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而 失败者则多沦为情绪的奴隶。当然,在此所说的&控制&并非是 "压抑、束缚"的意思,而是让它朝着利于目标的方向发展。
方案六讲的是增强自控力的真正根本&&发现使命。你有 没有过一些迫不及待想去做的事情?那或许是你和你心爱的人 初次约会时,你可能会有一种等不及太阳升起的感觉,此时你 不会拖延,为什么呢?答案是很简单的,因为这是你真正想做的 事情,不是吗?当你真的想做一件事时,你就会有强劲的动力去 做它。如果你特别喜欢做一件事,你会立刻精神起来,而根本不 需要外界的任何推动。如果你爱一件事,就不会感到疲倦。当你 真正喜欢做一件事时,它就会成为你的本能,就像太阳要发光, 人要睡觉吃饭,鸟要飞翔一样。所以,请记住增强自控力的唯一 根本在于要找到你真正爱做的事情是什么?真正想成为怎样的 人?也就是要找到你的人生使命。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如果你想
尽一切办法增强自控力来努力攀爬人生的梯子,当你花了一生 的时间终于到达梯子的顶端时,却突然发现梯子架的根本不是 你想上的那堵墙,那么,可以说,此时你费尽力气增强自控力不 仅是徒劳,更是"助纣为虐"。
以上是对本书内容的简单介绍,可以让你对本书有个简单 的了解。另外,我想你已经注意到了,在本书中没有出现任何章 节&&只有6个方案。时间管理专家温斯?帕奈拉的观点我很 赞同,他认为"章"是那种得挨篇读下去的东西,从这一章&读& 到下一章,如果是为了获取知识的话,那么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方案则不同,方案是那种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实际应用的东 西,得从这个"方案&用到下一个&方案"。方案不仅仅是知识,更 是行动,你知道,知识并非力量,只有被应用时才是力量。在这 些方案之间,并没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你可以独立来阅读 并使用它们。
接下来,你将进入一个美妙的世界,你会接触到一些可以 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的真实信息,它们的指导价值是无可 估董的,它们将简洁精练、清清楚楚地告诉你如何来增强自 控力。有效运用这些知识,你能天天看到自己的进步。我希望 你能够充满好奇地进行这段旅程,生命常常会给那些充满探 索精神的人意外的奖励。祝你旅途愉快!
增强自控力的五个必备观念n
要增强自控力,首先要放弃控制/3 简单行动启动惯性/7 明确决定重新掌控/II 破除&生活逃避式想法&/13
停止批评自己/16
用&苦乐原则&来增强自控力/23
切行为的终极推动力量/25
用&苦乐原则&来增强自控力/30
管理神经系统强制自然改变/35
-真正的改变必须要有神经系统的参与
NLP独特工具:转换法/39 NLP独特工具:心锚设定/41 用心锚设定养成成功习惯/44
导入新信念/47
催眠的力量/51
&&从潜意识开始增强自控力
有效改变从潜意识开始/53
催眠的神奇威力/59 用自我催眠增强自控力/61
管理情绪/67
一自控既是意志的表现,也是情绪智力的表现 情绪究竟有多么重要? /71 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情绪? /75 你觉得情绪有无好坏之分? /76 情绪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82 如何马上变得积极起来&&提问法/88
如何快速调整状态
敕装法/100
快速消除负面情绪的工具
改变次感元/102
发现使命/109
&&自控需持久超强动力 增强自控力的真正根本&&发现使命/111
发现你的使命
迸发持久动力/114
人生目标设定/130
[后记]/156
?要增强自控力,首先要放弃控制 ?简单行动启动惯性 ?明确决定重新掌控 ?破除&生活逃避式想法&
;?停止批评自己
增强自控力的五个必备观念
?要増强自控力,首先要放弃控制
每当我问学员,他们最想消除的坏习惯是什么的时候,我听 到的答案最多的就是拖延。他们常说明明知道该去做,但就是 迟迟拖着不去做,总是要等到最后关头才去做,这时往往会出 错。然后告诉自己下次绝不能再拖延了,可下次却依然照旧。于 是,就常常自责,责怪自己的自控力太差了。&从他们说这段话时 的表情能看出他们的无奈、困惑、对自己的不满意。读者朋友,我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存在,有些事情明明知道应该做, 却迟迟不去做;有些事情明明知道不该做,但还是做了。例如,曾 多次告诉自己,晚上回去要少看会儿电视,要留出点时间来看 书,可是,当电视开了后,虽然没有什么好看的电视,但拿着遥控 器来回换台就花掉了几个小时,然后不知不觉就到了睡觉的时 间,于是就带着内疚和明天一定不能看电视的决心睡去。但第二 天依然照旧。久而久之,你已经没有信心再去制定这样看似根本 无法实现的目标了。很多人都为&自控力&差而苦恼,该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呢?
自控力差之所以能成为很多人的一块&心病&而难以得到解 决,其原因恰好出在了&自控力&这个词上。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自控力&这个词代表什么意思,它的意思是&自己控制自己&,具 体说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要控制自己的另一部分;再具体地说就 是,想做一件事的部分要控制着不想做的那个部分。当我们说 &控制&时,更多的是针对我们的对立面或者说是敌人来说的。我
们想改变却总不能成功,是因为我们常将需要改变的地方看成 是一个缺点,把它当成一个敌人,请想一下,当你面对敌人时,会 采取什么方式?我想首先就是想要打败它。你有时可能会打败 它,但是它日后还会发起反攻。如果你打不过他,你就会采取逃 避或退缩的做法,但是,这股能量并没有消失,你只能做到把它 压抑起来,而压抑并不代表消失,它会跑到身体的其它地方,仍 然在影响和控制着你。例如你想要专心看书,但注意力却被噪音 分散了,于是你开始寻到噪音的出处。你想专心一致,而你的心 思却飘走了,这就是分心。于是你一部分的心就开始抗拒这所谓 的分心,于是你的内心开始争斗、内耗,所以这种抗拒其实就是 浪费精力。这种将生命中的一部分当做敌人来控制的模式,是不 可取的。想想看,当你和同事有了冲突时,如果你的同事采取控 制的方式来对付你,你感觉好不好呢?通常情况下,他的压制越 厉害,你的反抗也就越厉害。不是吗?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我们 老想改变,却改不了的原因。真正的改变是来自于接纳,而非排 斥和控制。也就是说要接纳那个需要改变的部分,把它当成朋友 而非敌人来看待。
生命中的任何部分,只要它存在,就肯定有存在的价值,任 何部分的存在都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快乐。例如愤怒的存在 是为了提醒我们要维护自己的权益,恐惧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 免受伤害(试想,如果没有恐惧,你会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肆无 忌惮的横冲直撞,你会从泰山顶上跳下来&&总之,你会做许多 让自己提前毙命的事情)。当你发现生命中每一个部分的存在都 对你有帮助时,你就会带着感谢的心态去面对曾经你认为是敌
人、是缺点的那些部分,开始将它们当作朋友,这时你就不会再 想攻击或逃避,而是去接纳它、了解它,这时你会知道这个朋友 会对你有什么帮助,此时,它的能量就会被我们吸收,成为我们 的一部分,于是你就变得完整而强大,这样真正的改变就开始 了,你会感觉到喜悦、平安、宁静。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你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吗?你必须在周末前写出报告,这对你 很重要,但是你却呆呆地坐着很久而没有行动,你不断在想爬 山、游泳或看电影。你想控制住自己不去这样想,但是坚持不了 多久,一不留神,它又跑了回来。你想压制这种想法,而这种想法 却变得更强烈了。这种&控制敌人&的模式并不能解决问题,使你 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当你把内心的这个想法当作朋友来对待时, 当你去问这个&朋友&想告诉你些什么正面的信息时,当你开始 接纳而非排斥它时,这个问题反而会变得容易解决。当你问这个 朋友想告诉你什么正面信息时,它可能会告诉你:你太需要休息 和娱乐了,去爬山和游泳让自己放松一下,把你从烦躁和劳累中 解救出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工作o现在你要感谢它对你的关心 和帮助,告诉它这个周末你一定会抽时间去爬山,但你现在需要 集中精力写好报告。当你这样做时,你会发现,那个曾经让你分 心的想法就不再纠缠你,它会相信你的承诺,并心满意足地等到 周末。当你把它当作朋友来接纳时,你会发现这种干扰你的能量 就变成了你的动力。所以,当你日后遇到内心的反对声音时,也 请问问它要告诉你什么样的正面信息,问问它为何要反对你,然 后想办法去满足它的需求,这时它就会停止反对,因为它的需求 得到了满足。
我刚才所用的就是NLP中的&次人格整合法&。我曾用这个 方法解决过许多的问题。它告诉我们,生命中的每一部分都是对 我们有帮助的,我们要将它当作朋友来接纳。然而很多人都没有 这样的认识,他们能接纳自己积极的一面,而对自己的软弱、恐 惧、焦虑等方面视为缺点而采取忽视或排斥的态度,比如说,有 一天你早上醒来,不想上班,我知道有些培训课程会要你对自己 说?/&我很好,我很想上班。&以这种方式来试图让自己忘掉那些 负面的、不想上班的感觉。当你感到沮丧、消极时,有的课程可能 会告诉你要每天对着镜子喊我很好!我很棒!我很优秀!我一 定会成功!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压抑内心的那个软弱、无力、渺小 的自己,这样就会造成自我的分裂,从而造成更大的痛苦。但是 在本书里,我要你做的是正视并接纳这些烦恼。当你不想上班 时,停下来,和那个烦躁、无奈感在一起,仔细地听听它想告诉你 什么样的正面信息,或许你会因此发现那个不满情绪的来源,从 而解决问题。
在这些年中,我常听到下面的这些说法:
我一般不会因为心情不好影响工作,我觉得我的自控力挺 好的,不到忍无可忍,不会发脾气的。我的自控能力太强了,连我 自己都无法想象。
我的自控力很好,我处事一般都很冷静。我一般不会在公司 轻易暴露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是我的一大优点。
你也听过这样的说法吗?你是否也认为他们的自控力很好 呢?他们这是&自控过了头&,自控力中&控&并不是束缚、压抑而 是弓丨导的意思,他们一再地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真实感受,看
起来似乎很坚强、很酷、很了不起,但实际上,那不是&自控&,而 是自虐。他们迟早会被&憋&出病来的,不是吗?可遗憾的是,像他 们那样压抑、否认、逃避情绪的现像是非常普遍的,几乎存在于 全世界的任一角落,这种现象在职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关于这 一点我们将在本书的方案五里作详细论述。
?简单行动启动惯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小姐那严重超标的体重让她感到难堪、自卑。她心里知道 如果要减肥,就必须要到健身房去做运动,否则永远都不会成 功,但她似乎对去健身房有些恐惧,所以迟迟都没有行动。由于 她认为只有去健身房才有效,便感到节食没有作用,于是她在饮 食上也就毫无顾忌了。所以,她变得越来越胖。她希望找到动力 和自信能让她走进健身房,开始减肥。然而,她在多方寻求建议 后,最终决定先把减肥的事情放一放再说。
她决定先从两件小事做起。第一件事是用笔记本记录饮食, 每当吃东西的时候,她会及时把所有吃的喝的东西全部记录下 来,当然是马上记下来,而不是等一天结束后,以免有遗漏。第二 件事是每天做2次3分钟的运动,比如饭后散步,爬楼梯,跳迪 斯髙。第一周结束后,她非常高兴地发现自己可以控制饮食了, 尤其是对于巧克力,因为她吃了一块后就想,绝不能在笔记本上 记下吃了 7块,然后就把巧克力收起来了。由于开始记录饮食, 她对自己的饮食有了觉察,增强了控制饮食的意识。所以,到月 底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已经少吃了许多不健康食物。
hi&w to control ymxr^lf
在做了几次3分钟运动后,她很快便觉得3分钟运动太简 单了、太容易做了、时间太短了。于是她就开始自动延长运动时 间和增加运动次数。同时,她还决定,每天坐公车上班时,提前一 个站下车,然后步行到公司。还有,她会利用等公车的时间来散 步。在第一个月结束后,她发现自己足足减掉了 2斤。虽然只是 2斤,但是她却很开心,因为这让她有了一个观念上的变化,她 曾经认为自己是缺乏自控力的,可现在她已经证明了自己是有 自控力的,她的信心增强了。
当你犹豫不决或处于其他的缺乏自控力的阶段时,应当首先 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做起。比如,如果你迟迟拖着不打某个电话, 那么你可以首先查出你要打的电话号码,然后记下来就可以了,今 天的事情就算完成了;当你拖延着不做某件工作时,那么就先拿
出所需要的资料,然后放在桌子上,而不用急着开始工作
知道做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会有什么用吗?当你专注于完成那 些最简单的事情时,会引发一股强大的能量,这证明你已经开始 行动了,当你开始行动后,就会产生惯性自然而然的继续干下 去。这和火车启动的道理是一样的,要启动火车,刚开始要费很 大的力,但一旦启动后,靠其自身的惯性就会行驶下去。
据我多年的观察,当人们信心低落,缺乏行动力时,是不会 考虑那些振奋人心的宏伟目标的。此时那些自己确信能够达到 的较低的目标往往会更有效,一个小计划一旦实现,将增强实现 大一点目标的信心,不是吗?例如,如果你在公众场合不太敢与 人交往,那么试图成为某场晚会的灵魂和焦点人物似乎是不可
能的,而先在晚会上找一个陌生人交谈可能是更实际的目标,当
这个目标实现后你就会越来越有信心去实现更大的目标。
王先生曾被公司辞退,他想找一个以前的同事帮忙介绍一 些可能对他找工作有帮助的人。他本该给这个同事打电话,但因 以前他在请求同事帮忙时遭到了拒绝,他害怕再次被拒绝,所以 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考虑电话里该怎么说,而没有采取实际的 行动。其实这是他的老毛病了,他经常这样。早晨醒来,他不刷 牙、不洗脸,无精打采的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吃零食。他知道自己 应该去做点事情,可他却迟迟没有行动,他对此非常懊恼o最后, 他应用了 &简单行动启动惯性&的方法,他决定先不去想找工作 的事情,而是先开始从一些最为简单的事情做起,他开始整理床 铺、打扫房间,因为那乱七八糟的床铺和房间也让他心烦意乱。 当他做完后看着那干净、整洁的房间,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成就感 和满意感。他的自尊和自信开始增强,他决定选择一种适当的方 式和那位同事重新谈谈。
你知道王先生为什么会改变吗?因为他采取了简单的行动 而填补了情绪漏洞,增强了信心。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会令人烦 恼。有的可能是一些较大的事情:如工作上的事情、人际关系、金 钱的问题等等,当然还有些小事情也会让你烦恼不已,例如你的 打印机老出毛病、马桶漏水、充电器老修不好等等&&不管事情 是大还是小,它们都会消耗你的精力。你可能会更关注那些大的 事情。毫无疑问,当大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所带来的满足感是很 大的。可我们往往不知道,那些常被你忽视的小问题在得到解决 后,也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喜乐。这些琐碎的事情总是在困扰着 你,所以解决这些问题会带来格外的解脱。就好象一段噪音停止
后带来的宁静感一样。当你解决了这些小事后你会感觉更好、更 充满活力。更重要的是,当你提高了在任何一个方面的自尊心 后,都会对你的自信心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所以,当你处于拖 延、犹豫不决等状态时,先把一直困扰你的工作放在一边,去做 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整理房间、逛逛超市、把文件重新整理 一下等等。记住,做任何事都比闲坐着担忧要强。
开始动手就等于完成了一半。走出房门的人已经把旅途中 困难的那部分丢到了脑后。我想强调的是,慢慢开始,在一些小 的方面向自己做出承诺并且遵守这些承诺。你会对自己越来越 满意,你做出及履行更大承诺的能力就会增加,简单地说就是你 会越来越自信。我想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你知道什么该 做,并真的那样做了,你会觉得很开心,你会对自己很满意,会获 得心灵的宁静。著名作家毕淑敏说在这个世界上分裂是最大 的痛苦,堤坝的分裂会导致洪灾,地表的分裂会导致地震,山峦 的分裂会带来山崩,爱情的分裂会带来离婚,同样你和自我的分 裂会带来一生的痛苦和遗憾。&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知道该怎 么做却没有那样去做,这样的话,你会开始自责,你会对自己不 满意,你会觉得自己是渺小的、不讲信誉、不可信的,总而言之, 就是你开始不信任自己,自信心降低了。当你兑现了一些微不足 道的承诺后,渐渐的,你的荣誉感、自制感、自控感、安全感和胜 任感不断加强,你就能够做出更大的承诺并遵守这些承诺了,这 正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滴水穿石&的道理。
另外,我还要建议你,在完成一件事情后要给自己一些奖 励,心理学家们管这种方法叫&强化原则&,这个方法是心理学家
戴维?普利麦克所发现的。他发现,如果一个人做了以前认为困 难的事情之后受到了&补偿&,而且如果他认为这项补偿对他而 言是既容易又有乐趣的事,那么这个行动就会逐渐变得容易,并 且过了一阵子,他就会自发去做这件工作。例如你本来知道应该 好好坐下来给老板写份报告,可就是行动不起来。那么,你就可 以找一件你喜欢做而且特别容易就做到的事情,如找几个好友 共聚,或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且要和自己约定好,只有在自 己写完报告后才能够去享受这些乐趣。如此,这些享受就成了你 完成一件不愉快或困难工作的报酬。如果你经常这么做,最后, 先前你觉得困难的工作不但会变得更容易,而且再也用不着任 何报酬的奖励,你就会自动自发去完成它了。
忘记了哪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习惯就是习惯,并不能被 我们扔到窗户外边,但却可以一次一步的劝诱着走下楼梯。&所 以,当你处于拖延、犹豫不决等失控状态时,要记住:简单行动, 启动惯性。
?明碥决定重新掌控
刘兵想在晚上跑步锻炼身体。可他却一直没有去做。因为他 太爱上网打游戏了,所以他总是离不开电脑,他因此而不断自 责。后来,他决定如果在40分钟内他还没有出去跑步的话,那么 就再打一小时游戏。当做出这个决定后,他发现自己重新找回了 自控感。还可以享受上网的乐趣,而不像以前那样一边上网一边 在心里因没有去跑步而内疚,结果上网时心里也不好受。另外因
消除了身上的压力而觉得轻松愉快,所以他会关掉电脑出去跑 步,此时所用时间往往不到自己限定的一小时。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他们心里明明知道该去做 某件事可就是行动不起来,此时他们觉得自己好像是由两个人
个支持者和一个反对者。而且这两者间会开始争斗,
当反对者胜出时,他们就会开始自责,他们会说我早就知道自 己不行,别人都比我强,我根本没有自控力。&当我的学员们陷入 此类困境时,我常常建议他们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比如说一小 时。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还没有行动的话,就干脆告诉自己:&我 决定今天不做这件事了。&当你这样做时,你会发现自己马上会 体会到一种解脱且操之在我的控制感。
程小姐在坚持节食一段时间后,突然感觉特别想吃巧克力。 要是在以前,她就会猛吃一顿后自责半天。而且由于自己心里满 怀内疚,吃巧克力时也不会有享受的感觉,反而会因为自己没有 坚持节食计划而有种罪恶感。相反,这次她做了个决定&&&我 决定吃一块巧克力,在我吃巧克力时我不会考虑其他事情,我要 尽情享受。&然后她坐下来,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去品尝,在这个过 程中,她感到非常享受非常满足。因为这是她自己的选择,而不 是强迫的。所以她重新体会到了自控感、满足感、荣誉感,在吃完 一块巧克力之后她毫无愧疚地继续坚持节食计划。
失去自控力就是失去&自控&,所以增强自控力的关键是要 找回&自控感&,当你做出一个决定并遵守时,你的自控感、责任 感、荣誉感、自信与自尊都会大大增强,而这一切正是自控力的 核心要素,在《信心在哪里》中作者说重要的不是你做或不做
某些事情,而是做一个明确的决定总好过放任自流。&
?破除&生活进避式想法&
很多人在增强自控力的征程中屡屡受挫,他们不禁感叹到: &为什么增强自控力如此之难?&在影响自控力的诸多因素中,最 根本的原因是&&自我控制违背了人的本性。英国著名的心理 治疗师温迪?德莱登和杰克?戈登在《情绪健康指南》中提出了 &生活逃避式想法&这个概念&&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 这样的想法广认为生活不可太艰难,若太艰难就不如逃避算了, 我无法为了长远的幸福而忍受一时之苦。&或许,你还没有发现 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你就会知道,其实这 样的想法在我们小时候便早早的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让我们 从婴儿时代谈起吧,当我们在襁褓中时,必须要满足身体上的欲 望和需求,如吃、喝、睡眠等需求。因为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 足,我们很难生存下去。所以,此时只要我们有任何需求,都会得 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久而久之,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就有了这 样的认知:我们的所求所想要瞬间就能满足。由于各种不适感会 在顷刻间被父母的关怀所消除,所以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就理所 当然地认为痛苦与不适会在瞬间内被舒适与快乐所取代。这种 有需求就被立即满足的模式,在我们小时候是有好处的,因为只 有需求得到立即满足,我们才能生存下去。可是在我们渐渐长大 成人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个世界是不会对我们唯命是从的, 它不会把我们的需求摆在第一位的,我们逐渐认到,要满足自
him to comnyl yourself
己的需求就必须要等待,不仅要等待,而且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 东西,还必须要工作、努力地工作。从需求立即被满足到需要等 待、需要努力付出才能得到满足,这段旅程是艰难的,是每个人 在成熟前必须要走的一段旅程,可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没有成功 走完这段旅程,他们认为生活不可太艰难,若太艰难就不如逃避 算了,他们无法为了长远的幸福而忍受一时之苦。于是当愿望不 能立即得到实现时,他们就会抱怨老天不公或开始逃避、拖延。 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作为市场部的经理,王先生感觉到压力很大,因为老板要求 他必须在下周一的公司例会上提交一份非常重要的市场分析报 告。王先生很清楚这份报告对公司和对他自己的重要性,这份报 告将关系到他个人年底的绩效考核。可是,他觉得完成这份报告 是项既繁又重的任务,他必须要搜集大量的资料。这足以让他忙 得焦头烂额。他的老毛病&&拖延又犯了,不过,像以前每次拖 延一样,他依然找了一个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借口&&
一我需要好
好考虑,好好规划一下。直到周日,也就是最后一天的时候,他连 续工作了 10多个小时,才将报告完成。可是,就连他自己都对报 告的质量不满意,结果可想而知。到了周一,当他把报告提交给 老板时,他已经能从老板那不满的表情中知道了自己今年的绩 效考核分数。就这样,他再一次呑下了自己拖延的苦果。
如果站在王经理的立场上来考虑,你会体会到他有这样的 想法:&如果我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做一大堆繁琐的工作,而
且还要准时交给老板,如果可以不做那该有多好啊! &他有这样 的想法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可是,造成他拖延的是他潜意识 中的另外三个想法。
&这个工作简直就是太难了!我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加班。而 且就算交给老板了,也未必能得到他的认同。&
&我无法为了长远的快乐而忍受现在的痛苦。&
&因为我喜欢快乐,不喜欢痛苦,所以这个世界就必须要按 照我的要求去做,否则我无法忍受。&
关于第一个想法,我想你是会认同的。可是关于第二个和第 三个想法呢?每当我在培训中指出这两个想法时,有的学员就觉 得自己并没有这种想法,你是否也这样认为呢?仔细想想,难道 你真的没有吗?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你认为&我可以为 了长远的快乐而忍受现在的痛苦&的话,那么你还会拖延吗?当 你仔细考虑后,你会发现第二和第三个想法是非理性的,现在, 我们来看第二个想法&&&我无法为了长远的快乐而忍受现在 的痛苦&其实,说你不能忍受某些事情是没道理的,你不是说自 己不能忍受,而是不愿意忍受。当你能认识并消除这些非理性想 法时,就能克服拖延了。至于第三个想法,你根本没有权力和能 力来命令世界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现在你应该了解到,逃避痛苦的等待,倾向于追求立即的满 足,这是我们原始的需求,也是人的本性,可是在现实世界中,要 追求长远的快乐,有时就必须要忍受一定的不适和痛苦。正是这
二者间的矛盾,使我们在潜意识中有了这样的想法&&生活不 应该太艰难,太艰难不如逃避算了,我无法为了长远的快乐而忍 受暂时的痛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才使 我们在增强自控力的路上走得格外辛苦。其实,仔细分析一下, 你就会发现,这个想法是非常不理性的。首先,生活中本来就有 诸多不如意,这是正常现象,正所谓世事不如意十之八九。当你 能接纳生活本来就充满艰辛的道理后,生活就会变得不再困难。 正如斯科特?派克在《荒芜人烟的道路》中说.?&生活是困难的,这 是一个伟大的真理,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 真理,是因为一旦我们看到这个真理,我们就会跨越这个真理。 一旦我们知道生活是困难的一~那么就会变得不再困难,一旦 承认这一点,生活是困难的事就变得无关紧要了。&同样的,当你 能接受生活是困难的现实的话,你就能够理解、接纳、宽容,你也 就不会烦躁、逃避、拖延。
停止批评自己
当我们做了自己明明知道不该做的事,或没做自己认为应 该做的事情时,往往会有很深的自责,会不断批评自己。但我们 有所不知,正是这份自责,给恢复并增强自控力造成了巨大障 碍。因为它严重打击了你的自信与自尊。
让我们先来看看以下两个场景:
一个天真活泼的三岁的小孩,在房间里无拘无束地玩要,好奇
地探索外在世界。这时你我都开始取笑这个孩子,说他是多么笨, 批评他做不好任何事情,急促地催他去做这些事情,大声地禁止他 不应该做哪些事情,每当他不听话时,就大声地呵斥他,在经过多 次的打击之后,也许我们就会看到他心怀恐惧顺从地蹲在角落里, 或者可怜地在那里流泪。
同样是那个孩子,我们给他爱,给他温暖的拥抱,告诉他我 们是多么爱他,多么喜欢他,微笑着赞美他的聪明,我们赞同他 做事的方式,当他犯错时我们也能够给予宽容,并且告诉他不 管你做了什么,我们都会无条件地爱你,给你帮助。&
你觉得这两个孩子,哪一个可能会更有自信呢?是前者还是 后者呢?几乎每个人都会回答是后者。没错,当我们去批评一个 孩子时,会严重打击他的自信心,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非常浅显 的道理,我们知道不能这样对待孩子,但是我们却在不断地用这 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可能你在小时候经常被别人批评,感到特 别悲哀。然而,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果你现在用同样的方式 来对待自己的话,那么悲哀仍将继续。自信与自尊是人生的根 本,一个失去自信和自尊的人将失去一切,它也是自控力的根 本,想想看,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怎么可能有超强的自控力呢?他 必会受控于外部环境、受控于别人。
或许你会问,我本来就做得不对,为什么不该批评自己呢? 那是因为你不明白一点&&不要将行为、思想、情绪、身体与自 我等同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自我?
ho&\ tu awwt \nur\ilf
你知道&自我&是什么意思吗?尽管我们常常说&我&或&我自 己& 0但当被问及他们真正的意思时,很多人都难以回答。
为了对自我有更清楚的了解,管理专家杰克?帕瑞克给我 们假设了如下的对话&&如果我问你,&你穿的衣服是谁 的? &你会说:&我自己的&。说明你是衣服的主人、使用者和体 验者,也表明你不是这件衣服。毋庸质疑,&你的&不等同于 你,主体不能同时又是客体。如果我继续问你穿着这件衣 服的身体是谁的? &你会很自然的回答:&是我的。&说明你有 一个身体(就象你有一件衣服),但你并不是这个身体。现在, 你可能会对我的意图有些想法,如果我现在问你你的这个 想法是谁的? &你还是会回答我的。&
所以,你不能等同于你的身体、思想、心灵、行为。我想说的 是,身体、思想、心灵和行为,它们仅是&你&的某个部分,你不能 将局部等同于整体。这点非常重要,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 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接纳自我也是因为不 知道这一点。很多人因为自己的某个错误行为而批评自己,因为 自己的某个想法而批评自己,因为自己没有达成某个目标而批 评自己,因为自己没钱的处境而批评自己,因为自己偶尔没有控 制好的坏脾气而批评自己,这些都是错误的,你不能因为某个行 为、某个思想或某种情绪而批评自己,它们并不能代表你自己。 它们只是你的一部分,你不能因为局部而否认整体。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让我们做个比喻:假设你有一个篮 子,篮子里有各种水果,其中有梨,梨很好看,光滑的表面,汁多,
吃起来也很可口。还有苹果,苹果不好看也不好吃。还有一些水 果,已经烂得不能吃了。好了,到现在为止,我想请问你,你能不能 因为篮子里装了一些好吃又好看的梨就说这是个好篮子,你又能 不能因为篮子里有一些烂水果而认为这是一个坏篮子呢?聪明的 你一定不会这样认为,你知道,我们不能按所装的水果的好坏来判 定篮子的好坏,因为篮子只是篮子,水果只是水果。同样的道理,你 也不能因自己曾经做过一些错事就认为自己一文不值,就像你不 会因为自己曾有过的一次良好表现,就认为自己是伟人一样。
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的行为和表现只是我们的其中一面, 它并不代表我们的全部。身为&人&是一个不断在变化的动态的 过程。在一生中,我们的行为有很多很多种,其中肯定有好的,也 有不好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人&是包含了无数行为的整 体,我们怎么能将自己和行为简单地划等号呢?如果我们将它们 之间划了等号,因为一次不好的表现就认为自己是不好的,这等 于是在说:因为我这次把事情搞砸了,所以,不管以后我怎么努 力都不可能做好了。这显然是不客观的。所以,请一定要记住,你 和你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同样的,你和你的思想、感觉、成就等 等同样也不是一回事。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人们将自我与自己的行为、思 想等同起来造成的。举例来说,人们往往会因自己的某个行为而 批评或赞美自己,当自己的某个行为贏得了那些我们心目中重 要人物的肯定、赞许或尊敬时,我们便会很开心,觉得自己是十 分有价值的。而当自己的所做所为没有得到那些重要人物的认
同时就会批评自己,认为自己是个无用之人。想贏得心目中重要 人物的认同与赞许,这是很正常的想法,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但是,有的人不仅仅有这样的想法,而且将这些欲望变成了 一定 要、非得到不可的地步。他们认为:&我想要的东西,应该并且一 定要得到的。&我们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世界有自己 运行的规律,人是无法主宰世界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向这个世 界发号施令说:&我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当我们有了这个 非理性的想法后,很多问题就随之而来了。例如:如果你绝对坚 持自己所写的报告一定要得到老板的充分肯定,可是很不幸,你 却失败了,于是在你的潜意识里就会这样认为&由于我没有得到 充分的肯定,我便是一个无用之人&。一旦有了这种观念,每当你 再要写一篇报告时,你就会感受到焦躁,你担心自己不能写出一 份完美的报告,而这种恐惧就会让你采取逃避或拖延策略,你会 尽可能拖着不写。在最后关头,你实在不能拖延下去了,于是便 匆匆了事。往往报告的质量也会因时间紧迫而大受影响。而由于 报告的质量不高,也就没有得到那些重要人物的认可,于是你再 一次证明了 &你是一个无用之人&,当然为了逃避责任,你可能会 找借口,如时间不够或别人不配合等等。所以,当你日后拖延时, 请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我一定要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一定要得 到别人的赞美、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在今天做完这件事或我 不得不做这件事情&等等非理性的想法。记住,你没有权利和能 力来控制这个世界以及别人。通过研究发现,那些常常拖延的人 在脑子里往往有诸如以上的那些&一定要&的想法,而当他们把
这些想法改为&我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我希望能成功、 我选择或我愿意在今天做完这件事&时,他们就没有了那种无辜 的受害者心态和被强迫所带来的压力感,他们反而会感到非常 轻松、变得积极主动起来,这就是观念改变后的威力o
不要把行为、思想、情感与自我等同起来,这非常重要。认知 心理学创始人艾伯特?埃利斯说:&接受犯错误的人而不是这些 人所犯的错误,你可以去憎恨自己和别人的那些&错误&的思想、 感觉和行为,但是,你不要憎恨做这些&错误&事情的人。&
切行为的终极推动力量
?用&苦乐原则&来增强自控力
用&苦乐原则&来增强自控力
?苦乐原则&&切行为的终极推动力量
你是否考虑过究竟是什么因素,造就出一位见义勇为者或 一个罪犯、一位勇士或一位懦夫?是什么决定了每个人有不同的 行为?对于这些问题我一直很感兴趣,也一直在思索这些问题的 答案。我相信,虽然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有不同的原因,但是在每 个人行为的背后,肯定有一个共同的推动力量,这个力量影响着 生活的整个层面。你知道这个影响你终生的力量是什么吗?这股 力量就是"痛苦与快乐"&&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人 们做任何事情,不是为了追求快乐,便是为了避开痛苦。难道不 是吗?世界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在他的《唤起心中的巨人》一书 中也曾详尽且精辟地论述过&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这股力量是如 何影响每个人的D
关于什么使我们快乐,什么使我们痛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 答案,也因此有了不同的行为。有的人认为此生最大的快乐就是 要有巨额的财富,最大的痛苦便是贫穷。于是他会把大部分时间 用来赚钱,会为买下最漂亮的车、最豪华的房子、最雄伟的办公 大楼而奋斗,当他达到自己的财富目标后,便会获得极大的满 足。而有的人认为最大的快乐就是去帮助别人,就像众所周知的 世界著名修女&&特丽莎,她的最大痛苦就是看到有那么多的 百姓饱受饥饿和疾病的肆虐。为了得到快乐,特丽莎趟过过膝的 烂泥和臭水,进入低矮简陋的房屋去照顾那些老弱病残,照料那 些濒临死亡、饥饿难耐、衣不遮体以及无家可归的人。她终生都
在为贫苦人民服务,其行为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尊敬。想想 看,一个将追求物质享受作为人生最大快乐的人和一个将帮助 别人作为人生最大快乐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能一样吗?
懂得应用痛苦和快乐这股力量,你就能迅速且持久地i变 自己。要想使用这股力量来改变我们的行为,还必须知道这样一 个事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逃避痛苦的推动力量远远大于追求 快乐的力量。尽力防止100万元被盗与努力赚取100万元之间, 你会如何选择呢?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大多数人宁愿努力保住 巳经拥有的,也不愿意去冒险。也许你会说,既然痛苦比快乐更 有影响力,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巳经尝到了痛苦但仍不改变呢?原 因是他们的痛苦还不够,还没有达到促使他们行动的程度。如果 痛苦已经大到让他们难以忍受,他们必将做出改变。举例来说, 如果你吃了一样东西引起严重的腹痛,你就不会再继续吃下去 了,不是吗?因为你已经尝到了极大的痛苦。如果你被烧红的火 炉烫伤了手指,你就不会再去碰火炉了,不是吗?因为你已经尝 到了极大的痛苦。有一个曾经尝试过数次戒烟但均告失败的人, 假如医生告诉他说如果你再敢抽一支烟的话,你一定会得肺 癌。&你猜他会不会马上把烟戒掉呢?或者,假设有人用枪顶着他 的脑袋说:&如果你再抽烟的话,我就毙了你。&你猜他会不会马 上把烟戒掉呢?答案是一定会。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抽烟所带 来的痛苦已经大到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以减肥为例,很多人通过节食来减肥却往往失败,那是因为 得到美好身材的快乐远不如忍受着不吃眼前食物带来的痛苦。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巳经胖得坐不进车里的座位,穿不下以
前的衣服,稍稍活动就气喘不停,周围的人都投来极其鄙视的眼 光,这让他痛苦之极。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减肥。这是为什么呢?这 难道不是因为他不想再忍受这样的痛苦,而想去追求美好身材 带来的快乐所致吗?
你知道拖延是什么意思吗?简而言之,拖延就是你明明知道 应该去做,可就是迟迟没有行动。那是因为你觉得现在做要比以 后做痛苦,所以就拖了下去。然而,当你一再拖延下去时,突然发 现,如果再不去做,就会更加痛苦,于是你就马上去做了。为什么 会这样呢?那是因为痛苦和快乐在心中相互转化的缘故。拖延到 最后的时候,你觉得再不去行动会带来更大的痛苦。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他们明明知道应该去做那些对 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然而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将时间浪费在那 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我一般会建议他们在做那些无关紧要的 事情时,不断地告诉自己我是在浪费时间。&当他们这样一遍 又一遍地提醒自己时,慢慢的他们就不会再逃避那些重要任务。 这是因为当他们不断在内心提醒自己浪费时间时,内心会非常 内疚,当他们难以承受自责之苦时便会起而行动。有时,我也会 建议那些正在拖延的人,让他们坐在椅子上,什么都不要做,任 何事都不要做,不读书,不看报纸,不看电视,我会一再地嘱咐他 们,一定要不做任何事情,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你猜会怎 样?他们开始感觉到不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们本可以用 这些时间做些事情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现在他们只能坐着, 什么都不能做,他们会倍感无聊与惋惜。所以,往往用不了十几 分钟,他们就实在坐不住了,会立即站起来,开始工作。这同样是
因为他们受不了自责与无聊之苦而使他们立即行动。
我们已经简单了解了&痛苦一快乐&这股力量,那么要如 何利用它来改变我们的行为呢?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行为,就 必须要把我们的旧行为和痛苦连在一起,而把所希望的新行为 和快乐连在一起。否则任何改变都不会持久。只要把痛苦和快乐 这股力量与任何事物相连,就可以立即改变我们的想法、行为和 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难以改变,是因为他们将焦点集中 于改变会带来的痛苦,而忽略了改变所带来的快乐。很多人尝试 戒烟但难有成效,因为他长期把快乐与抽烟连接在一起,于是一 想到要戒烟就觉得痛苦,以致戒烟失败。所以,如果你要戒烟,就 必须把抽烟与痛苦相连,戒烟与快乐相连,使抽烟成为一种痛苦 而非快乐,就能戒烟成功。
安东尼?罗宾在他的《唤起心中的巨人》中讲述了他是怎样 下定决心不喝啤酒的。他说:在我十一二岁时并不把啤酒当酒来 看,那是因为父亲喜欢喝,而父亲喝起啤酒来的模样还真不错, 就因为他喝的也不多,所以我对啤酒的印象始终不坏,甚至于也 希望学学父亲喝酒的架式。有一天我就真学起父亲,想试试喝啤 酒的滋味,于是请妈妈也给我来上一罐。一开始她不同意,说酒 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我并没接受,因为在我的印象里,爸爸喝 酒的模样似乎告诉我啤酒实在是很好喝。经常我们会听不进别 人的话,只相信自己的看法,而那天的经验我认为使我成长了不 少。妈妈最后经不起我一再的央求,相信若是不给我个难忘的教 训,迟早我是会到外头买来喝,于是她说:&好罢,你是要学你爸 爸是吗?那么就得像你爸爸那样的喝法。&我不解地问道这是
什么意思?&妈妈说你得一次喝完六罐啤酒。&我听了自信满满 地说没有问题!&当我尝了第一口啤酒,那种味道实在是难喝, 跟我先前所想的完全不一样,可是为了面子我可不敢向妈承认, 只有硬着头皮喝下去。当我喝完第一罐便跟妈说道好了,妈, 我喝够了。&然而母亲可没那么轻易便饶了我,表情木然地说: &这还有第二罐。&随之便又拉开了一罐,接着一罐又一罐,当我 喝完第四罐时反胃得厉害,我相信接下来的故事各位都能猜得 出来,我把胃里的东西全吐了出来,弄得厨房是一片狼藉。这一 阵折腾让我把啤酒的气味和呕吐的不舒服连在一块儿,从此便 对啤酒打消了先前的好印象,因而再也没沾过一滴啤酒。
安东尼?罗宾之所以会不沾一滴啤酒,是因为这次经历让他 把啤酒的气味和呕吐的不舒服连在了一起。从此便对啤酒没有 了好印象,也就再没沾过一滴啤酒。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学到 如果能把极大的痛苦和任何行为连接起来,那么我们便会想尽 一切办法消除那样的行为。成功的关键正是要懂得如何应用痛 苦与快乐这股力量,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 生,反之,你的人生就会被外界所控制C
改变成功与否的关键往往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 意的问题。如果有人拿枪顶着一个抽烟的人,高声喝道如果再 让我看到你抽烟的话,,我就毙了你! &我相信这个人会马上戒掉 烟。我们对于&改变&的态度,往往是&想要改变&而不是&一定要 改变&,就算是一定要改变,也是指以后的某一天,而不是现在就 立刻改变。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立刻改变呢,那就必须要用&痛 苦与快乐&这股力量。也就是说,一定要认识到不改变会很痛苦,
而现在就变会很快乐。记住,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行为,就必 须要把我们的旧行为和痛苦连在一起,而把所希望的新行为和 快乐连在一起。否则任何改变都不会持久。
当我们知道不改变会带来极大的痛苦时,就可以立刻改变 我们的行为。而这份痛苦一定是那种令人无法忍受的极大痛苦 而非一般的痛苦。事实上,最大的痛苦并非来自外界,最大的痛 苦往往是我们违背了自己的原则,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如果我 们的行为违背了内在的生活原则与价值观时,这种内在的分裂 会给我们最大的痛苦。一位销售人员非常恐惧客户的拒绝,他知 道不该这样,但始终无法控制。当他知道了对自己的一生来说, 最重要的便是事业成功,最害怕的是当事业失败后的绝望感后, 便马上意识到,如果自己再因担心遭到拒绝而迟迟不采取行动 的话,那么就不可能获得事业的成功,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逭受到 失败后的绝望,此时,他就马上下定决心要改变,因为他发现自 己的行为违背了自己最重要的价值观。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知道了&痛苦一快乐&这个力量是 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及如何应用这股力量来促成改变。接下来 的关键是,具体实践如何应用这股力量来达成我们一直以来想 要的改变。
?用&苦乐原则&来增强自控力
我们已经说过,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追求快乐,逃避痛 苦,如果我们想彻底根除某些坏习惯,就必须将不改变和痛苦连
接起来,将改变和快乐连接起来,也就是说,要清楚地知道不改 变会带来哪些痛苦及改变会带来哪些快乐。所以,如果要改变, 就必须明白,如果你不改变,将会在经济收入上付出什么代价? 在身体健康上付出什么代价?在人际关系上付出什么代价?如果 你成功改变的话,将获得多少快乐?能多赚多少钱?少承受多少 压力?在人际关系上享受多少快乐?也许,这是你第一次如此严 肃地对待改变,我保证这将为你带来好运。我为你准备了 一系列 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会使你清楚地知道改变带来的快 乐和不改变给你带来的痛苦,最终会伴随着强烈的感觉推动你 走向成功。希望你能诚恳地回答下列问题。
?过去的5年:你在人生的各个层面因为旧习惯付出了哪 些代价?如果用金钱衡量会是多少?给你心爱的人带来了哪些损 害?
?去年:你在人生的各个层面因为旧习惯付出了哪些代价? 如果用金钱衡量会是多少?给你心爱的人带来了哪些损害?
?现在:你在人生的各个层面因为旧习惯付出了哪些代价? 如果用金钱衡量会是多少?给你心爱的人带来了哪些损害?
/urn. to i ontrol yoitrseif
?明年:如果你仍然没有改变,你在人生的各个层面因此会 付出哪些代价?如果用金钱衡量会是多少?会给你心爱的人带来 哪些损害?请详细描述你看起来会怎么样?有什么感觉?
?未来的5年:如果你仍然没有改变,你在人生的各个层面 会付出了哪些代价?如果用金钱衡量会是多少?会给你心爱的人 带来哪些损害?请详细描述你看起来会怎么样?有什么感觉?
什么样的丰厚回报?如果用金钱衡量会是多少?给你心爱的人带 来多大帮助?请详细描述你看起来会怎么样?有什么感觉?
?未来的5年:因你的成功改变,在人生的各个层面上将给 你带来什么样的丰厚回报?如果用金钱衡量会是多少?给你心爱 的人带来多大帮助?请详细描述你看起来会怎么样?有什么感
如果你已经如实并充满感情地回答了这些问题,那么,相 信此刻你巳经认识到了不改变的痛苦和改变后的快乐。很多 人在回答完这些问题后,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你有 这样的感觉吗?你是否想过,如果你能在几年前就如此严肃 地对待旧习惯的话,也许今日早已不同。当然,为了最终贏得 胜利,你必须在接下来的三个星期内不断回顾自己所写的内
^ 容,让它们不断鞭策你立即行动。
how to control yrxtrseJf
最后,我希望你马上花点时间来做这个练习,不要错过这 个能给你带来巨大改变的机会,记住,人生的差别就在一念 之间。你在人生中真正能抓住的时间就是现在,认真仔细做 这个练习,必定让你了解痛苦和快乐对你人生所能造成的影 响,并因此增强自控力,获得持久有效的改变。
管理神经系统强制自然改变
&&真正的改变必须要有神经系统的参与
NLP独特工具:转换法
NLP独特工具:心锚设定
?用心锚设定养成成功习惯 ?导入新信念
在本方案中,我会向你介绍两个用以增强自控力的特殊方 法,说它们特殊是因为它们都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改变来发挥作 用的,而利用管理神经系统来增强自控力是很少有人使用的方
为什么习惯如此难以改变,我们往往在理智上知道应该怎 么做,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就完全背道而驰了,问题究竟出在哪 里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神经系统的 工作机制o
每当我们在外部世界遇到了什么事,我们的大脑便会把这 件事记录在神经系统里,这样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能更 快更好地做出决定了。例如,当你第一次把手伸进火堆时被烧伤 了,这时在大脑里就会马上建立起一条神经链,当你下次再遇到 火时就不敢把手伸进去了。如果没有建立起这条神经链的话,那 么你会一次又一次地犯错,直至被烧死为止。所以,神经链会让 我们记住过去的经验,让我们平安快乐地度过一生。
当我们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就会在神经系统中建立起跟这 件事相关的神经链,此时的神经链就像一条细细的头发丝,当我 们又重复与头一次相同的行为时,就像给这条细如发丝的&&神经 链&再加上了 一股,这样它就变得更粗了 一些。象这样,只要出现 相同的行为就会给这条&神经链&加一股,这样越加越粗,直到它 变得象一条&麻绳&一样粗,最后这条&麻绳&就牢牢地控制住了 我们的行为,每当碰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就会自动且飞快地呈现 出那种行为。
在《唤起心中的巨人》中,安东尼?罗宾介绍了一个科学实
验。科学家梅辰尼对猴子做了个实验,他在猴子的脑部标定出 一个跟其某一手指有关连的部位,也就是说,当猴子的手指在 动的时候,便会使大脑的那个部位产生相关的反应。随后梅辰 尼就开始训练那只猴子,要是它想要吃东西的话,就得动用那 只手指头,然后再测试在大脑里所标定的那个部位,结果发现 这个部位的活动量竟增加了六倍。日后就算是不给猴子任何吃 的东西作为奖赏,它也会照就常常使用那根手指,这是因为在 它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粗如麻绳的强有力的神经链。这也说明 了为什么一个人就算戒了烟,还会有想抽烟的冲动。因为在他 的神经系统中建立起的那条喜欢抽香烟的神经链已经把他牢 牢的捆住了,难怪要改掉坏习惯如此之难。相信你曾经有过这 样的经验:当你遇到挫折等不开心的事情时,你在心里不断告 诫自己:&要看开点,时间会改变一切,一切都会过去的。&但是 这样的告诫根本就无济于事。或者,每当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 你总会在心里告诉自己:&别发火!别发火丨&可实际情况却依然 是恶言相向,事后留下的便是后悔和下次绝对不能发火的誓 言。这些现象的存在也是因为神经链所致,因为在你的大脑里 巳经将这个行为与负面情绪链接起来了。任何一次成功的改 变,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而促成改变的,最终都会表现在神经 链的改变上。如果神经链没有改变,那么任何改变都不能算做 成功。本部分将介绍两个利用神经链来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它
们是&转换法&和&心锚设定&
NLP独特工具:转換法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有些事情明明知道应该做,却 迟迟不去做;有些事情明明知道不该做,但还是做了。例如一个 人因为当时情绪没有控制好,而与家人或朋友发生争吵,伤害了 彼此的感情,事后又非常后悔,并下定决心不犯同样的错误,可 是当日后遇到同样的情境时,又忍不住再犯,从而令自己相当苦 恼。转换法对于这样的情况非常有帮助。同时这个方法还可以用 来戒除一些坏习惯,如赖床、拖延等。这个方法所使用的原理是: 潜意识会自动选择对我们最有利的行为。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 在于,每当不想要的行为出现时,会自动的非常迅速以想要的行 为去代替这个不想要的行为,而不用经过理智思考或靠意志力 来改变,这是因为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在你不想要的行为和想要 的行为之间建立起一条粗壮的神经链。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这 个方法的具体步骤:
一、想出你要改变的行为的画面。例如,你想改掉向员 工发脾气这个行为,那么想象眼前有个画面,你正准备站 起来,带着晚敌的表情走免负工,正要开口讲话的画面。让 这个画面变成既大又清晰。把这个画面放到大脑里的左
_、把你想要改变的行为画面建立好后,再建立另一 幅你希望拥有的行为的画面。假设在这个画面里,你仿佛 看到自己正在向员工微笑,很有札貌地在与他们文谈。如 果你想控制自己不去做某些事情,那么,就可以在大脑里 想象当自己控制住没有做那件事时自己的样子,你的坐姿 或站姿是怎样的,你的表情是怎样的,你内心的感觉是怎 样的平和与春乐。并且把这个画面形成一幅既小又暗淡 且横糊的画面.然后把它故在大脑里的右下方。转换这两 个画面,好让不想要的念头能自动勾起想要的念头#然后 制土不想要的行为的发生。
三、具体做法时是:请你在一秒内,让那个,1、而暗淡
的画面迅速穿透那个大而清晰的画面(像射箭一样), 同时+的画面变得十分庞大且清哳。这个举动能把一 连串有成力且肯定的信号传送进大脑里。当+而暗淡 的画面穿过大而清晰的画面后就变成了大的、清晰的、 色彩鲜明的,这就是你想要的行为的画面,而旧行为的 画面却已破碎成片消失了。
在使用这个方法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用好这个方法的秘诀就在于两个画面的转换要非常 快,且要反复多次。在整个过程里,你必须要清楚地 看见并感受到+而暗的画面变成大而亮的画面,要
清楚地看到并感受到zl、画面突破及摧毁大画面的过 程。然后,体会一下变化后的结果,几秒后睁开眼睛, 此时一定要想象一块白色的屏幕,以中断刚才的想 象,然后再闭上眼,继续转换一次,要这样反复做至 少7次。速度要越来越快,同时要以轻松的心情去 做,直到一看到不想要的行为的画面就能不由自主 的引出想要行为的画面为止。
二、在+画面变成大画面时,要等到对新画面有积极正 面的感觉,才可以睁开眼。如果你对新画面的感觉 并不好_那么就请建立另一个画面,否则这个方法 就无效。
NLP独特工具:心锚设定
每个人都知道习惯的重要性,要是能养成一些好习惯的话, 对取得成功是大有裨益的,但如何才能养成好习惯、消除坏习惯 几乎成为了人们最为困惑的问题。在养成习惯方面,自控力扮演 着相当关键的角色,没有自控力就没有好习惯,不是吗?下面我 将向你介绍&心铺设定&,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增强自控力,养成 自己想要的习惯。
&心锚设定&是NLP(神经语言程序学)里很普遍的一个技 巧。这个技巧可以让你强制性地、自动地去养成某个习惯。这个
技巧涉及到两个关键因素一诱因和反应。我常用这个技巧来
快速获得自信,每当我需要找回自信的状态时,我总会用右手的 拇指和食指捏一下左手小拇指的第一关节,然后在不足两秒内, 那种自信的状态就可以马上找回。其中捏手指的动作就属于诱 因,自信的状态就属于反应。也许你会觉得有些神奇或者不可思 议,其实这并不神奇,诱因/反应的现象是生活中是普遍存在 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每当你看到国旗时,有没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每当你听到国歌时,有没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当你看到国旗、听到国歌时是不是也和许多人一样马上就 会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呢?这些问题我已经问过了许许多多 的人,每个人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在这个例子中,国旗、国歌是 诱因,那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是反应。而且由诱因引发反应的速度 非常之快,这种反应是自动的、不经理智判断便发生的。
这种诱因/反应现象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 睹物思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诱因/ 反应现象呢?这是因为诱因与反应在神经系统里产生了神经链 接,所以每当有诱因存在,反应就会快速的自动发生。就像许多 销售人员只要听到客户说&我不需要&或&价格太贵&时,就马上 变得沮鸯一样,这也是一种诱因/反应现象。想想看,如果你也 可以找到一个诱因,每当这个诱因出现时,就会促使你去做某件 事情的话,会对你养成习惯有帮助吗?或许你会说:&当然会有很
多帮助,可如何才能让诱因与反应连接在一起呢? &现在我们就
来说说这个话题。
你还记得上学时的那篇关于巴甫洛夫做的条件反射实验的 文章吗?在实验中,巴甫洛夫在一只饿狗之前放了一块肉,这块 肉狗可以看到、可以闻到但就是吃不到,因而那只狗觉得更饥 饿,一下子便流下大量的口水。此时巴甫洛夫就会摇一个有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1网贷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