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资金清算限制金额可不可以500万

只是第三方支付平台额度限制,并不是所有限制,你用支付宝快捷支付一万从银行卡扣钱也_转发(zf)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只是第三方支付平台额度限制,并不是所有限制,你用支付宝快捷支付一万从银行卡扣钱也
只是第三方支付平台额度限制,并不是所有限制,你用支付宝快捷支付一万从银行卡扣钱也不影响,为什么要把钱存入第三方平台了?真被盗了鬼都找不到,马云现在搞大了淘宝投诉理都不理了
  8月1日,新供给金融圆桌第8期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办,中航国际交流中心协办。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发表了题为《中国金融的战略目标与资本市场发展》的演讲。吴晓求对央行发布的关于第三方支付的征求意见存在忧虑,他认为第三方支付是形成互联网金融最具影响力的基石,第三方支付和电子商务高度契合,限制第三方支付会带来很多不便。效率低不是改革的目标,因此吴晓求希望不要有此类限制,他强调限制第三方支付阻碍了金融的创新,会阻止和扼杀创新。他希望中国能顺应历史潮流,通过新的金融创意推动金融变革。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吴晓求:昨天看到央行发布了一个关于第三方支付的征求意见,我对征求意见稿表现出一种忧虑,互联网金融是经济运行模式的变化而出现的,形成互联网金融最具有影响力的是第三方支付,之后才是其他的财富管理、众筹和网贷等等,第三方支付非常重要,而且它和电子商务高度的契合,为什么把这个高度契合的东西要做一个限制?为什么要设定这样一个限制,这使得人们非常不方便。金融提供的服务最重要的是灵活、便利、安全,所有违背这些原则的限定都是错误的,效率低不是我们改革的目标。所以,我对此非常的忧虑,我希望不要有这种限制,接下来我会写一个很长的东西分析这个办法的缺陷,说明其阻碍了金融的创新,也阻碍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会阻止和扼杀创新。希望我国顺应历史的潮流,看到未来的变化,不要为了一些固有的利益。我们必须通过这种新的金融创意推动金融的变革,只有创新才可以推动变革,创新滞后,原来的金融就会形成压力,有生存的危机它才会变革,没有创新,没有竞争就不会有变革,必须要新生的力量引入之后,原来的才有变革的压力和动力,而且中国的金融急需要变革,我们太传统了,太落后了。整个金融体系都非常老,我们的金融还是一个以传统的金融架构为主体。传统的金融架构是什么?比如我们融资、投资、存款等等,这种金融活动主要还是依托商业银行完成。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到了今天这种运行模式要慢慢发生一些变革,因为它和我们大国的地位不相称,一个大国需要大国金融的架构,不是一个传统落后的金融架构。你这个大国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你这个金融体系要有一个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要有一个分散风险的机制,这些东西都非常重要,而且要有一个很好的财富管理的效应,还有一个流畅、安全的支付体系,灵活便利的支付体系,这是我们大国金融的基本结构。   我们如果按照这个目标来看,我们很多领域达不到,就财富管理就达不到。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很快,但是在一个漫长的历史中发展非常缓慢,一个没有资本市场或者资本市场不发达的金融体系说它有很强的财富管理功能这是不可能的,财富管理的基础资产就是证券化的金融资产,不是各种的理财产品,也不是买很多房子,也不是买很多土地,这不是财富管理的基本,一个发达国家的财富管理的基本形态是基于发达的资本市场完成的,也就是它的最重要的基础资产是证券化的应用资产,其核心是权益类的,当然,债券类的也很重要,这之间有个匹配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市场发展就变的非常重要,因为你要完成一个大国所需要的财富管理的功能,而且你还要完成一个开放的要求,不但是本国的人,还必须要开放之后让全球的投资者都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来管理它的财富,显而易见,一个发达、透明、开放的资本市场才可以完成这样的职能。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金融的功能正在发生变革,我们对金融的理解非常传统,基本上把它定义为是一个融资平台,需要钱我到这儿来融资的,理解成一个融资功能成了它最核心的功能,而事实上不是。现在金融正在慢慢变革,随着金融结构的变革,金融的功能正在由一个融资平台变成一个投资平台,这个变革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金融给社会提供的财富管理的这样一个功能正在慢慢的超越它的融资的要求。虽然在中国目前融资还是非常重要,中国还是个发展中的国家,所以,这一点还是非常重要,等到我们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再过十年这个目标大体上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变化,财富管理很重要的就要有一个配置,资产要配置,配置就要进行风险的管理。财富管理的另外一个说法就是风险配置,要进行风险配置,这些基础资产要有很好的流动性,没有流动性的资产是不可配置的。这些都是我们大国金融必须完成的。   刚才我说的灵活、高效、低成本,以及安全的支付也非常重要,所以,在中国的大国金融结构中有它自己的特点,可能是和以往已经有过大国金融的国家的结构形态上有差别,也就是中国未来要走的金融发展的道路和现在几乎所有国家的道路有相似之处,它的精髓是一样的,但它外在的形式和结构略有不同。中国人口众多,而且产业结构是从最原始到最先进的全部具备,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一个产业链条无限漫长的特征。金融最本质的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不能离开实体经济,枝附叶非常重要。   我一开口说,看到央行关于第三方支付的征求意见,从大国的金融结构看这个有问题,不可以让人们回到通过银行的载体进行支付的时代,如同不可以让人们回到必须拿现金交易一样。我们信用卡交易的普及也经过一个过程。看整个全球的支付历史,一开始人们都持怀疑态度,认为必须拿现金交易,到了后来发现现金交易是非常低效率的,而且非常不安全的。经历过这个阶段,形成了以银行为载体的支付。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第三方支付,移动互联为基本平台的支付体系,这是个历史的趋势,就像从黄金到现金到纸币,到以银行为载体的支付体系的完成,再到现在主要以移动互联为载体的第三方支付的形态,这是金融的变革,是在支付功能上的变革。它推动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使人们享受了很多高效率的东西。这是个历史趋势。   我的发言题目是《中国金融的战略目标与资本市场发展》,分三部分:中国的大国金融战略、中国大国金融的核心元素、中国资本市场:改革重点与发展目标。   中国的大国金融战略,主要基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基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当然也是基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座的有很多专家,中国的经济进入到一个中高速阶段,而且还有很多说是L型还是U型?我说一定抛弃U型的幻想,现在不可能了,不断的L型,一定是这种情况,回到10%的增长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这种形态也告诉我们金融改革的迫切性,因为中国整个金融资产的规模,信贷资产规模和经济的规模,以及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呈一个快速增长,也就是说我们有太多的信贷资源在推动经济增长。信贷资源的增长速度和规模越来越大,L型也表示中国金融结构变的未来会出现严重的金融危机。   我们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大家都很清楚,共四个方面,第一,由高速进入到中高速,以及到中速和中低速,这是一个基本趋势,我们一定要把这个目标确定。第二,要做到结构性的调整。第三,由过渡的注重要素投入到现在的创新驱动。第四,由过去主要由投资和外需拉动过渡到三驾马车均衡拉动,以内需为主的这样一个增长模式。我们所谓的新常态大概是这个意思。   根据这样一个经济的增长,一般到2022年,最晚到2025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全球第一,这个大概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如何保持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就像美国的经济保持100年的增长,中间有几次动荡,但是它很好的渡过了,包括2008年金融危机,世界上没哪个国家这么大的经济体面对这么大的风险可以很好的渡过。当然,这个得益于它的金融结构富有弹性,这种弹性能够吸收风险,能够有效的配置风险,能够使风险流动性,这是它最重要的。中国的金融可以比较的模式,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英国模式最早,从它的海洋立国开始,最后贸易霸主。所以它的金融以乡镇银行为主导开创了大国金融的时代,后来使它的国家繁荣昌盛了两三百年。美国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突出的是投资银行非常大,推动了资产证券化的过程,资产证券化又是现代金融的基石,没有资产证券化就没有现代金融,真正的现代金融是从美国开始的。中国可能是全世界第三个可以做大国金融的国家,日本其他国家都没达到,日本差一点达到,最后没达到,因为它的结构设计上出了问题。   中国和美国比较,中国、美国的经济总量,从GDP看我们是10万亿美元多一点,美国是17万亿美元多一点,股票市值我们是9万亿美元,他们是26万亿美元,我们上市公司2800家,他们是5200多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大国金融有几个核心的功能,最重要的功能是要有高效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第二是良好的风险分散机制,包括财政管理的能力,第三是必须要开放的国际化的,第四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就是全球重要的资产配置中心,不是简单的货币交易中心,最重要的是资产配置中心。   中国这样的大国金融结构的设计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非常重要。中国的大国金融和英国和美国不同,首先它的同质点,金融功能从实体是一样的,从原来注重资源配置到资源配置的融资,到财富管理并重,以后慢慢以财富管理为主的金融体系,这是我们共同的,证券化资产比重要提高,国际化开放,国际金融中心,这些都是一样的。中国和美国可能会有差别的地方,因为中国有特殊的一种金融文化,这种金融文化会改变一些金融的元素。为什么在中国发展资本市场会如此的困难,是因为中国金融文化里有一些基因,和资本市场要求的东西不匹配。比如资本市场要求的是透明度,透明度是它的基石,但是中国透明度是不够的,至少目前很难说我们是个高透明度的社会,不透明市场就不能发展下去,特别是内幕交易,一个不透明的市场或者一个不明的社会,内幕交易严重侵蚀了资本市场的基石,市场是不公平的,不公正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确有一些问题。   它的特质在这方面有一些要求,比如可能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会构成大国金融结构里的重要元素,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是最发达的,现在大家最羡慕的,如果你的金融创新有什么值得大家肯定的构造这点,可是我们恰恰要肯定的东西采取了或明或暗的方式在阻止它,这是有问题的。   中国大国金融的核心元素,第一是人民币的国际化,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的大国金融很难建立起来,我们说英国是一个大国金融,因为早年长达两个世纪里英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国家。1916年美元开始超过英镑的份额,到了1944年,全球美元成了核心。所以,美国的大国金融也是以美元的国际化为先导,中国的大国金融利率国际化,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不可能有中国的大国金融。我们最近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交易已经开放了85%,还剩15%。在资本项下的证券投资是部分开放的,我们QFII、QFB、RQFII等等,是部分开放的,但是它是有条件的,不是无障碍的。剩下最后一脚就能完成这个改革,包括外汇汇率波动的幅度在加大,这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象征。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成就,包括跨境贸易使用规模的扩大。但人民币还还不是一个全球可自由交易的货币,没有这条谈不上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储备性货币,我本人比较乐观,2025年或者更早一点也许会接近欧元的地位。   在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方面,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中国大国金融的第二个重要元素,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如果只是本国货币的国际化,很多国家都完成了,日元、港币、新加坡币都国际化了,但是显而易见它的金融市场不是国际性的金融中心,中国要成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2009年4月到2020年把上海变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个目标是不会变的。实际上全球的金融中心的历史,从早期的威尼斯到阿姆斯特丹,后来到伦敦、纽约,未来马上就要到上海,这个历史一定会实现,东京是虚线,因为东京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历史,它慢慢演变成一个区域性的,而且把金融市场,特别资本市场,中国大国金融的核心元素,是三大元素里最核心的,没有这个一切无从谈起,没有这个人民币国际化也走不远。所以,从这个可以看到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战略,不是个实用性的东西,是一个国家金融战略的核心元素,第一位的或者说和人民币国际化同等重要,我们现在很多人只想到人民币国际化,没想到我们要把资本市场或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有时候会忽略掉,有一个东西要遵守基本的规则。我们这次救市有它的道理,要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如何恪守国际的规则,维持市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我认为也同等重要。因为你未来要做成国际金融中心,约定俗成的理念是不可以改变的,契约的精神是不可改变的。房子着火了,救火很重要,里面的碗筷、冰箱顾不了,但是我要把火救下来,但是这个救火不可以把这个房子根基都没了,房子的基本结构还是要保留。我想提醒,因为未来中国金融还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有这种想法、这种理念,这样才会慢慢的聚合人体,才会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而且这是中国大国金融的基石。资本市场是全球最重要的资产配置中心,伦敦市场是最重要的货币定价中心、货币交易中心,我们的市场未来会跟纽约市场差不多,资产配置非常重要,货币交易从金融中心的功能角度来看它排在第一,是最重要的。   金融中心的建设是我们构建大国金融的基石,金融中心的建设核心是资本市场,大家要投资,要进行资产配置,肯定是买你的流动性好、透明度好,有一定收益,同时资产安全的资产,收益率比较好的资产。所以,发展资本市场就变的非常非常重要。从1990年到现在,从最高领导到老百姓,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如此高度的关注资本市场,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大有希望。   我们的市值从原来几亿到现在大概60万亿的样子,上市公司2800家左右,在全球是排在第二的。我提出我们的目标到2020年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不包括新三板)应该达到3800家,市值应该80-100万亿,我们现在已经到70万亿了,我们当时说可以达到80-100万亿,很多人说目标太高不可能。按照百分之百的证券化率,80-100万亿我认为是可以实现的,这是金融的基础指标。100万亿按照现在的汇率就是16万亿美元,和美国还有差距,何况人家还在增长,人家高科技企业还在发展。   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改革,第一要改革供给制度,最重要的两点,第一发行从核准到注册制的改革,不能因为这次出现了危机就停止了改革,改革仍然是要推进的。第二,上市标准要改,以前的证券法和上市有关规则,它的定义都是从现代工业的角度,重资产,重规模,重历史,重人员,重财务状况,都是现代工业,实际上人类社会正在从现代工业到后工业化时代,按照这个标准,阿里巴巴、腾讯,中国一大批过时的企业在上市,是没有投资价值的,这是改革的重点。要让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核心的元素就是我们过去省市自治区管理的庞大的养老金、社保资金都没进入市场。进入市场的资金规模、结构,国务院确定要省市自治区管理的养老金、社保资金按照专业化进入市场,这是对的。中国有巨大的缺口是养老金。不投资而只靠现在的原始资金供给无法为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口提供保障,所以一定要投资供给。为什么美国人没有这个问题?它有投资供给,社区的退休金,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多大的规模,不是因为捐钱的数额大而是因为投资比较好,中国目前还没这个概念,所有一定要完成一个投资功能的转型。   一定要开放,我非常赞同沪港通、深港通这样一个改革。其次外国企业到中国上市,上交所的国际板,外部资金进入市场。未来这些门槛都要拆掉。   我们有这么好的目标,我们加快发展,但是这次的确出了一些问题,发展资本市场的方向没有错,非常正确,只不过我们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经验不足,有一些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不足,有一点专业的水准不够。中国市场是一个高杠杆的市场,全球杠杆率最高的市场,从2013年开始我们杠杆率特别高,高杠杆的市场必然带来结构性和脆弱性,必然快速上涨,快速下跌,中国是个三级杠杆的市场,一个是股权质押贷款,银行60%-80%,第二是场内融资100%-200%。第三场外配资300%-1000%,三级融资搁在一起,他们在不断的配,不断的融,所以,出现25000亿的成交量,中国市场市值只有美国市场的不到40%,我们的交易量是全球市场交易量总和还要多,这个市场不出问题才怪。这个时候要赶紧采取措施降杠杆,不要一开始就清杠杆,一定要调整杠杆率,该调整的调整,该清理的清理,不能到了极高的时候一清理掉下来,它很脆弱的。   对风险的识别还是很重要的。中国缺乏金融人才。还有我们遵守市场的基本规则还是很重要。在一个必要时期做出必要的措施也可以理解。   未来这个市场要做两件事儿,第一必须要清杠杆,把场外配资一定要清掉,所有的场外配资作为一个体系清掉,至于个人的临时行为向谁借钱那是自己的事儿,作为系统不可以存在。场内两融也得规范,目前9%的利息,都是很明显的问题。第二,各种虚假信息充斥,一个公司弄三千万块钱就变成了互联网企业,就变成了互联网 ,发展互联网金融,搞了十个涨停板,这个完全是假的。不可以这样做,我们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不要通过改名字,通过一个网站把公司翻十倍,这个完全不可取,都是要改善的,要随时关注变化。   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是不可以动的,构建一个以资本市场为基石的现代金融体系,是个开放的、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体系,这个目标不能改变,我也相信不会改变,也一定能够实现。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第三方支付:万亿资金监管之忧
发布时间: 06:46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本报记者 张阳春&&&&&&&&
过去,投资和消费,采取的均是双方支付方式。如今,网上买东西付款,手机充值、交电话费、信用卡还款,甚至向房东付房租使用支付宝,即所谓第三方支付。&&&&&&&&
在光谷一家电子公司上班的小朱是支付宝的忠实用户:网上买东西付款,手机充值、交电话费、信用卡还款,甚至向房东付房租也是使用支付宝。“方便快捷,而且没有任何手续费。”他说。&&&&
支付宝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个支付网站,即所谓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除了支付宝之外,国内还有财付通、快钱、环迅支付等众多这样的支付网站。这些网站可以方便使用者网上付款、转账、缴费等。&&&&
原本只是为了解决电子商务网站支付的一个配套功能,而现在第三方支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数千亿元的大产业。2009年,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金额近6000亿元。&&&&
在自发生长成的支付产业中,数千亿元的资金在流动。这不免让金融监管部门担心资金的安全性与合法性。&&&&
近日有消息称,央行主导的第二代支付系统将于8月上线,可实现不同银行之间的网银互联,很多人认为这将威胁到第三方支付的地位。&&&&
此外,第三方支付纳入严格的金融监管中,也是大势所趋。未来,第三方支付将走向何方?&&&&&&&&  今年交易规模近万亿&&&&&&&&
今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继续向支付宝投资50亿元人民币,这是第三方支付领域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此举被认为,阿里巴巴持续看好第三方支付的未来庞大的市场,欲巩固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第三方支付是为了解决电子商务付款需求的网上平台,与各大银行签约,角色是商户与银行之间的“中转站”。这就无需网上商户自己去与一家一家银行合作,搭建支付平台。&&&&
支付宝原本只是淘宝网的配套支付工具,但其创新之处在于它的信用担保功能。买方向卖方付款时,资金先由支付宝保管,完成成交后再转入卖方手中。这有效解决了网上交易的诚信问题。&&&&
由此,支付宝迅速成为第三方支付的领军者。现在,支付宝一年的交易额高达3000亿元。据介绍,支付宝用户超过3亿,日交易超过12亿元,日交易笔数达到500万笔。&&&&
第三方支付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自由生长起来的一个全新的行业。在短短的10年时间,已经发展成为高达6000亿元市场规模的大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年度交易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据预测,今年交易规模将接近1万亿,到2012年交易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高速增长的行业吸引了很多资本的关注。“国内现在大大小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上百家,都看好这一市场的前景。”一位互联网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介绍。&&&&
据有关机构统计,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占据52%和24.7%的市场份额,占据前两把交椅。快钱、环迅支付、易宝、首信易等则以10%以下的份额列于第二梯队,其余支付企业的市场份额均小于0.1%。&&&&&&&&  已经相当于“小银行”&&&&&&&&
在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网站上,用户可以对账户进行充值,预存资金。此外,如果收到付款后不进行提现操作,这笔钱就存在账户上。这些都沉淀了大量的资金在第三方支付公司。&&&&
特别是在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上,买方在提交订单之后将交易费用先暂存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到货物之后再确认将货款付给卖方。其中的一个时间差,也形成了大量的资金沉淀。&&&&
支付宝巨大的沉淀资金,一直令同行眼热,令监管层担忧。据介绍,其具体沉淀资金数字一直是一个谜,支付宝从未进行披露。&&&&
据业内人士估计,“支付宝的资金沉淀高达700亿元,已经相当于一家小银行。”如此庞大的资金沉淀,引发有关方面对资金风险的担忧。&&&&
不光如此,当前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了争斗市场份额,面向使用者普遍是免手续费。有金融业人士指出,除了大量沉淀资金的使用风险外,第三方支付还滋生了大量的信用卡套现行为,增大了洗钱、套现、赌博、欺诈等非法活动的可能性。&&&&
有人担心的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市场竞争之后未来可能出现行业洗牌,对于倒闭的公司,其用户留存资金如果得到保证并退偿,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事实上,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一个网上的“虚拟银行”。托管货款、代收代付、存取货币、信用担保等功能,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一些职能已经较为相似。&&&&
如何监管这样一个在互联网时代自发兴起的行业,一直就争议不断。据称,第三方支付机构中沉淀资金、交易客户保证金的安全问题以及支付流程体系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  监管办法或年内发布&&&&&&&&
近日有消息称,历时5年三易其稿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已经递交国务院相关部门审核,有望今年年内正式发布。这意味着不久之后,第三方支付将正式纳入金融监管之中。&&&&
从2005年起,监管部门就开始研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但由于属于新生行业且发展太快,有关举措迟迟没有出台。&&&&
事实上,从2006年起,支付宝就主动向央行递交月度报告,通常会涉及当时公司总体以及各项业务分支的经营情况、经营数据,甚至类似组织架构变化、管理层调动等比较敏感的公司信息。&&&&
据相关人士透露,《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的内容,将包括第三方支付公司设立准入门槛以及风险管理措施等。&&&&
央行也正在对网上银行进行整合。&&&&
据介绍,由央行所主导的第二代支付系统已经进入试点银行接入阶段,这一被称为“超级网银”的系统8月正式上线。&&&&
超级网银将实现各大银行网银的互联互通。据介绍,它可以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完成所有银行网银登录,还可以同时查询管理用户在多家商业银行开立的结算账户资金余额和交易明细,并直接向各家银行发送交易指令并完成汇款操作。&&&&
金融业人士称,超级网银的出现,将会给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带来竞争压力。&&&&
但不可阻挡的是,第三方支付正在进入越多越多的领域。日前,华夏基金公司与第三方支付公司“汇付天下”合作,推出基金销售的“第三方支付”服务,这也是基金网上销售采用“第三方支付”工具首次被批准。 还有第三方支付公司志在进入彩票、股票等支付领域。&&&&
编辑:admin
多媒体报纸:
更多关于沉淀资金;交易规模;市场份额的新闻
请进入“”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
检查您浏览器中输入地址是否正确,如果您不愿意那么...
有时间的话
也是可以滴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荆楚网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消费卡余额数量惊人 年发卡金额1亿获利超500万
[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通常占据卡值面额3%~5%的“沉睡余额利润”会成为“结余”,以一个年发卡金额约1亿元的企业来计算,加上利息等,其一年仅卡内“结余”就会给企业贡献高达约500万元的利润 ]小吴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普通员工,一到重要节日,作为礼品发放物,各类消费卡总是首选。“因为直接发现金不方便,而且消费卡也可以避税,所以发放消费卡给客户最合适。”小吴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而这也成就了一大批第三方支付消费卡或企业自行发卡的巨大市场,在这个消费卡的世界里,发卡企业成为融资平台,基于这笔“无息贷款”,企业可以零成本进行各种和投资。不仅如此,哪怕是卡内仅有几毛或者几元钱的余额,积少成多之下也能给企业每年带来几万甚至数百万元的固定收益。巨额无息贷款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大类型的消费卡,一种是具有第三方支付资质的通用卡,即除了在发卡企业体系内使用外,还可以在其他签约商户使用,比如OK卡、杉德卡、得仕卡等;第二类则是企业自行发行,只能在本企业体系内使用的单用卡,比如一些健身卡、美容美发卡、超市消费卡等。相对而言,通用卡的发行量和所涉及金额是巨大的,根据公开资料,目前斯玛特发卡量已达到1000多万张。根据联华OK卡发行方百商旗下子公司安付宝公布的信息,截至2011年7月底,因支付业务形成的备付金余额约为9.41亿元。所谓备付金余额即已经收款但还未发生的存额。有业内人士称,联华OK卡每年的销售额可达40亿~55亿元,每年可给百联体系的现金贡献达15亿元。 而有知情人士指出,上述数字还太保守,联华OK卡每年的发卡总金额可能在70亿~80亿元。“庞大的发卡量给了发卡企业巨大的资金沉淀,根据商户合作协议,客人在店内拉卡消费后,资金一般是划入发卡企业,事后再由发卡企业在账期内结算给发生消费的商户。而这中间会有一个时间差,有些百货类企业的结算周期较长,卖场类企业一般采用隔夜即第二天结算方式运作。”长期研究第三方支付,并与一些发卡机构、超市等有业务联系的欧诺阿卡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于先生透露,即便只有一天的账期,如此庞大的金额也完全可以让发卡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运作一些短期理财产品,更不用说那些涉及几个月账期的款项,绝对是带给发卡企业一笔巨大的“无息贷款”。一些长期从事消费卡发行或代理合作的业者反映,大型发卡企业获得这笔“无息贷款”后,一般会有几类投资流向,第一种是比较保本和成熟的理财产品,比如对于隔夜即结算的款项一般投资30天期至90天期、利息率在4%~5%的短期理财产品,只要每天的资金周转正常,则能保证获得比一般存款利息稍高1%~2%的利息收益,由于资金量大且风险小,这种方式能给发卡企业带来稳定的不菲利润;第二类则是类投资,但考虑到有一定风险,所以发卡企业会将资金用于获利可能性较大的打;第三类则是用于新店投资,这多发生在发卡企业本身是经营零售的公司身上,类似健身房、百货、美容美发店等,因为这类发卡企业自身具有拓展网点需要,不过这种方式风险最大,毕竟有借有还,且新店盈利需一定周期。“沉睡余额经济”不容小觑除了上述利益,发卡企业还有一笔稳赚的钱,即来自于卡内余额。“说来也许很多人不相信,发一张消费卡,通常可以保证有10%的利润。这笔利润来自于佣金、卡内余额以及利息。以信用卡作比较,一般消费,收取千分之五到1%的手续费,但联华OK卡等较为强势的通用卡则会收取1%~3%的佣金,但这不是最大的获利点,关键还在于卡内余额。”消费类分析师廉波指出。记者多方采访后了解到,卡内余额分两种,一种是暂时未消费,但之后会消费的,比如一张100元面值的消费卡,暂时先使用了50元,还有50元余额会在未来有效期内使用;第二种则是几乎不会再使用的“沉睡余额”,由于消费卡不能提现不可找零,因此不少人都会将卡内从几毛钱到几元钱不等的尴尬余额剩下,不再使用,当这看似不起眼的小额余额“聚沙成塔”后,一笔巨大的“沉睡余额利润”就产生了。据业内不完全统计,通常占据卡值面额3%~5%的“沉睡余额利润”会成为“结余”,以一个年发卡金额约1亿元的企业来计算,加上利息等,其一年仅卡内“结余”就会给企业贡献高达约500万元的利润。“需要注意的是,以前这些结余可直接计入利润,根据新的第三方支付规定,现在这些结余不能直接计入利润项目,但商家并不会担心,因为这笔资金的使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发卡企业依旧能通过各种资本运作使这笔资金给公司带来收益。”于先生指出。“这里就要说到海外相关法制的健全和对发卡企业的严格管控了,海外市场的零售商也有发行消费卡的,但与国内作为送礼或发放福利不同,海外市场企业发放消费卡仅是针对个人,即亲友之间个人送礼,一般只有10~50欧元面额,以一个普通欧洲人2000欧元月薪来看,这样的面额实在很小。所以发卡企业难以有巨大的资金沉淀,自然也不会借沉淀资金做大量投资。此外,海外相关部门对发卡企业有严格的审核与评估,比如发卡金额会在工商登记时作为发卡企业的‘或有债务’进行登记,一切都很透明,便于监管。而在国内市场,这些监管似乎还并不明确。”于先生坦言。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zhiweiyuan]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方支付资金托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