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行为指引及核心价值观含哪些

Copyright&&&&上海安能聚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号-3.【企业文化宣讲专题】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一些感想_山东中翔集团
........................
【企业文化宣讲专题】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一些感想
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一些感想
集团公司办公室& 段福欣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根基,是企业和员工行为选择的思想指南,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企业在策划、决策以及实施时的核心理念;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那么核心价值观便是灵魂中的灵魂。
通过学习企业文化,我对企业核心价值观中的忠诚、高效、合作、担当结合自己的工作有一些小小的感想。
在“忠诚、高效、合作、担当”四个词里面,公司把忠诚放在了第一位,对此感慨良深。忠诚,自古以来都是为人所称赞的优良品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德也把忠放在首位。可见,中国人对忠诚的重视。一个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失去了忠诚,就失去了人们对你最根本的信任。企业需要忠诚的员工,在当今社会,很多人更是把忠诚当成了“傻”和“无能”的代名词。的确,在当今,有很多人只强调能力,认为有能力就是大拿,在哪里都能吃饭,至于忠诚是很无所谓的事情,强调能力无疑是相当正确的观念。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很多新兴行业崛起,每天上市的新公司也如雨后春笋,每天消失的公司恐怕更多。没有能力就根本别想生存下去,所以,无论在哪个行业工作,我们都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但是就是因为这些,我们就有理由忘记忠诚了吗?一个员工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用b级人才办a级事情”,“用a级人才却办不成b级事情”。员工只有忠诚于自己的企业、忠诚于自己的选择,才能在职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体现人生价值。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忠诚,只有忠诚的人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保持着负责的态度。忠诚的人不管自己在哪一家公司供职,不管自己将来是否要调换部门,都对现有的工作保持责任感。以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完成每一项任务。忠诚的人能冷静地善待自己的工作,把职场中的每段时光都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一部分。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带着自己的热情去参与,才能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东西。因此,无论你在哪个岗位,肩负什么职务,都必须以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己任,用忠诚书写成长的历史,使自己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不要因为受一点儿委屈,吃一点亏就牢骚满腹、耿耿于怀。其实在很多时候,吃亏是进步的扶梯,失去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忠诚是敬业的基础,是奉献的前提。
记得曾读过一本书,书名叫《忠诚胜于能力》,书中的一个比喻给我的印象极深:老板虽然是船长,你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水手,甚至只是一名乘客,但你们毕竟踏在同一条船上。同乘一条船谁的方向不一样?同乘一条船,谁的目的地不一样?同乘一条船,如果遇上什么风浪,谁的命运又不一样呢?因此我们不仅要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不离不弃,更要相扶相依,患难与共。
忠诚是中翔集团和全体员工能够持续成长和发展壮大的基本品质保障。
合作:一只蚂蚁的力量非常渺小,因为只顾自己,只靠自己,是难以获得成功的大餐的;而一群蚂蚁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我为人人,则人人为我,相互合作,享受到成功的大餐也就成为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合作是一种勇于奉献的精神。是人就有私心,就想为自己多争取些利益少吃些亏。在企业里是人与人互相配合又相对独立完成企业里的每一项工作。你并不是唯一的主角,很多时候还要配合别的同事去完成一些由他主导的工作。这时候就要有甘当绿叶勇于奉献的精神。合作是你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合作就是整合、组织、动员各种资源的能力。俗语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人总结“大合作有大成就,小合作有小成就,不合作就难有成就”,这都说明了一合作就是力量,合作诞生希望,合作产生效益。一个人学会了与人合作,就获得了生存、竞争和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我们中翔集团是一个团体,大家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实现中翔梦,只要中翔集团的每一位员工善于合作、乐于合作、勤于合作,不推诿、不拆台、不拖拉,互帮、互助、互进,共同把中翔事业做大、做强,梦想就会变成美好的现实。
什么是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担当。这种担当或从情感出发,或从责任感出发;或为亲友,或为家人,或为社会。林少波的《担当》从敢于担当、甘于担当、乐于担当、勤于担当、严于担当、善于担当和精于担当等七个方面层层分析,对“担当”二字进行了全面深刻、生动精彩的诠释。我个人认为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做到勇于担当,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失误,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做的是不逃避、不推诿,不存侥幸心理;而是把问题承担起来,去分析、思考,去改正;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磨练,可以让自己更快的成长。
高效就是效率和效果。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高效工作是员工对自己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工作能力的一种具体展现。员工要想在工作中又快又好的完成工作就要做到: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分清工作主次合理安排。做事有诀窍,先把重要的事情做了,然后再去做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不分主次一通乱做,结果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好,适得其反。二是行动和速度是高效工作的关键。任何工作任务,一旦开始执行,速度是第一位的,完美程度是第二位的。因为我们得首先保证能完成工作任务。就算你把工作做的再完美,如果不能完全按时完成的话,又有什么用呢?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既然得到了工作任务,就要打起精神,迅速行动,取得绝对的速度,为出色的完成任务赢得时间。三是要勤反思多总结。做某项工作只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是完成,要么是没完成。勤反思多总结的人,总会在较短的时间里,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认真的反思与总结,总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总会总结出出现了类似的事情如何去做更好、更快的方法。四是多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改善工作方法。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掌握的知识还有很多,只有不断学习及时掌握新知识,在学习中增强自己的创新思维,改善工作方式方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说实话,最初学习企业文化的时候我也很不理解,觉得是多此一举。上班领工资当天和尚撞天钟天经地义,却从未去思考除了领工资工作对我还意味着什么,怎样做才能在工作中出彩。可是通过学习企业文化才明白不是别人没看到你的付出而是你做的不够好或是不正确。企业文化是一本引导我们如何健康成长的指南,告诉你通往成功的路该怎么走。
现在,就让企业文化来指引我们,大家迅速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践行企业文化理念,不仅要让它入心入脑、落地生根,更要让它开花结果,见到成效。让中翔集团以有我们这样一群优秀的员工而强大,我们将因为自己是中翔集团的一员而自豪!
录入时间: Hits:330
山东中翔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兴华西路十六号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277100中国企业文化战略: 制度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外企业文化》2004年10期
中国企业文化战略: 制度化的核心价值观
【摘要】:企业哲学的第三层是“企业如何生存”,即“怎样,how”,就是核心价值观( value )的问题。如果说愿景与使命是解决方向的问题,而核心价值观则是共同行为模式的具体指导原则。这里既包括对企业行为的指导,也包括对企业中个体行为的指导。
【关键词】:
【分类号】:F270【正文快照】:
目前,中国企业真正按照企业性质运作的时间很短,能够建立起并恪守其核心价值观的企业也是屈指可数,西方许多企业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过去没有企业文化这个名词,也不明确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但它们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运作体系,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以及执着也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石庆华;高斌;;[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屈弋;[D];浙江大学;2006年
吴志霞;[D];浙江大学;2006年
杨金生;[D];天津大学;2005年
姜庆有;[D];吉林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忠英;[J];商业研究;2004年03期
司千字,高晓芹;[J];商业研究;2004年20期
权锡鉴,王宁;[J];商业经济;2005年01期
杨从杰,蒋建华;[J];江苏商论;2005年01期
李雄诒;[J];商场现代化;2005年27期
黎志成,何载福;[J];学术论坛;2005年02期
柯可;[J];学术研究;2003年06期
黄享细,黄承章,张超坤;[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6期
王连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詹建国,徐飞荣,丁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宏辉;[D];浙江大学;2003年
罗青军;[D];浙江大学;2003年
赵大远;[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亚玲;[D];西北大学;2002年
林静;[D];青岛大学;2005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民熙;[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陆一;姜汝祥;徐卫;葛承志;刘纲;;[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年06期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5期
林江;;[J];港澳经济;1996年Z1期
白明;;[J];世界知识;2011年15期
郝丽娟;王立鹏;杨福;孟凡辰;;[J];认证技术;2010年07期
石田宏树;;[J];中国企业家;2011年13期
冯茜茜;;[J];信息方略;2010年23期
厉诗;艾亚;;[J];国际融资;2011年09期
李东生;;[J];品牌;2005年01期
高峰;;[J];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齐捧虎;孙梅艳;;[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艾丰;;[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王月辉;王秀村;孙淑英;;[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邱志文;;[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李好好;刘雯颖;;[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张建;王莹;;[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马先仙;;[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王瑞华;;[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A];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2009)[C];2009年
雷造民;;[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于新超?闫平;[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姜汝祥;[N];经理日报;2003年
何乐辉;[N];光明日报;2007年
陈多硕;[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姜汝祥;[N];扬州日报;2006年
王小林;[N];中国水利报;2002年
姚玉洁;[N];中国质量报;2005年
张晓鸣;[N];文汇报;2008年
晓荷;[N];证券日报;2008年
林秀瑾;[N];中国企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英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张磊;[D];厦门大学;2006年
邢建国;[D];复旦大学;2003年
陈坚;[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鲁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詹虹;[D];厦门大学;2007年
邵祥林;[D];吉林大学;2004年
李波;[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管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Benjamin I.EHIKIOYA;[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扬;[D];新疆大学;2009年
孙梅艳;[D];西北大学;2008年
侯志春;[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吴丽丽;[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刘石全;[D];郑州大学;2002年
李金环;[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邓瑞英;[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王焱;[D];清华大学;2005年
陈顺长;[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巩媛媛;[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包括企业的核心理念、经营哲学、管理方式、用人机制、行为准则、企业氛围的总和,是一个综合体。从根本上讲,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生不息的源泉。我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员工层体现的是企业士气,在管理层体现的是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创新对于社会国家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将创新落实到实处、转换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并非易事。例如很多企业(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早已经认识到了自主创新的必要性,但是由于诸多困难:如创新投入资金不足;科研力量薄弱;社会服务措施不到位等,使企业面临不搞技术创新是在“等死”,而投入大量人财物去搞创新又是“找死”的尴尬境地。但笔者认为,以上所列原因决不是阻碍创新的根本性的原因。其与创新活动之间的矛盾是可以协调统一的,从归因角度分析它只能算作是阻碍自主创新的外部原因,它只是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程度及速度。而影响自主创新的根本性原因是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以创新为核心的价值观是创新行为的内因,它激发着创新的愿望和动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曾因战败导致经济一蹶不振,虽然不具备自主创新的外在条件,但是由于以松下、索尼等为代表的企业,凭借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支撑,开创了一条“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独特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创新之路。海尔曾是亏损百万元以上的街道小厂时,就引进了德国先进的生产线,生产中十分注重优秀文化的培育,张瑞敏一把大锤砸出了海尔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自此“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观扎根于海尔人的心中,落实到了行动中。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首先是一个理念的问题,如果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深层次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价值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突破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脱节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面对日益深化、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创新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
(二)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下的一个重要指标和鲜明特征。它与以往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的企业文化活动的一个明显区别是,现代企业文化更紧密地把企业文化活动与企业的实际收益联系在一起,或者说直接挂钩。因此,它在企业的地位就愈见重要和突出。当企业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相应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发展。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认识的环境状态,而且还要了解其发展方向,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以适应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因此,坚持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它可以摒弃原有的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思维来创造新的成果。文化创新会直接作用于人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一个企业无论实力多么雄厚,它的企业文化建设一旦停步不前,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这个企业必将会成为强弩之末。
(三)企业文化创新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关系
管理的方式与文化总是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必须先推行文化创新。企业要进行管理创新,必须变革约束创新的思维、观点,打破现有文化模式,从当前国有企业的情况来看,当务之急是必须转变粗放式管理的思路,建立管理的观念。为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企业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彻底地管理变革,这就涉及到深层次的方面,企业管理理念化,企业精神等诸多方面根源于企业经营者的思想深处,要求企业必须创新建立健全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制度创新的基础就是文化创新,没有文化的创新,制度创新是一句空话。企业在深化改革、完善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把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创新为载体推动制度创新,真正为企业健康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制度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主要现实表征。其中两类制度创新比较重要:一是对内部员工的激励导向制度的创新,比如工资制度、福利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干部制度、招聘制度等;二是对业务流程和制度的创新。
如果把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看作是先进的生产力,那么企业制度、文化、人力资源配置、财务管理等则是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发生了变化导致企业制度的变化。如果企业技术创新了,企业的相关制度不随变化必将影响或者阻碍技术的变革。时下人们一直在讨论一个热门的话题:为什么中国人民勤劳而不富有?究其原因就是某些企业、某些政府部门低效率运作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人们一直在做无用功,造成了通常所说的勤劳而不富有的现象。企业要发展、要生存必须创新,技术的创新导致了企业制度再创新,而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为先进的生产力。
创新思维对企业的推动力是全方位的,从人、制度、技术、物资、财务、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对企业竞争力、企业的生命力、企业文化等巩固和发展有着共同的推动作用,保持企业的活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只有建立了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有可能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以信息技术变革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经济模式有工业经济过渡到知识经济,从而对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外环境都产生了重要变化。在这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认识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性,成为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根据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根据客观规律办事,对原有企业文化进行变革和创新,构建和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文化的行为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