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与香港形成的证据教育如何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局面?

教育部: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局面
20:38:40 来源:新华网
  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前夕,教育部港澳台办主任刘锦2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局面。两地教育事业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是“一国两制”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为香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养爱国爱港人才、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刘锦指出,香港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内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同心同向同行,一起繁荣,一起进步。回归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香港的教育有了长足发展。香港高校在世界的排名不断前进,保持了亚洲领先、世界一流水平,奠定了香港在世界教育格局中的地位,是整个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也在某些方面为内地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借鉴。  刘锦介绍,回归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交流密切,建立了一系列同质合作、互补合作、地域合作的高校联盟,初步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学网络。科研合作方面,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香港高校获得了自然科学奖和技术进步奖共11项大奖,其中6项是与内地高校合作的成果。  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部与香港教育局实施了“姊妹学校”项目,截至2016年底,内地与香港中小学已建立姊妹学校700多对,成为两地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下一步,香港教育局正计划将该项目推广到东盟国家,进一步充实香港参与“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内涵。  青少年交流方面,教育部和香港特区政府重视青少年国民教育活动。2012年,两地共同启动“万人计划”,即内地与香港高校师生交流计划,每年香港高校有一万余名师生来内地交流、访问、学习。香港各界和内地携手打造的“未来之星—香港高校大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培训班”“我的祖国—京港澳学生交流营”“香港领袖生奖励计划”等项目每年也吸引大批香港青少年学生参加。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到内地参访交流的香港学生超过17万人次。这些活动有效促进了港澳师生对国家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发展道路的正确认知,增强了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  教师交流方面,自2004年起,教育部组织“港澳教育界国庆访京团”活动,每年邀请200名港澳教师来内地交流访问,迄今已有2600名教师参加;“华夏园丁大联欢”是两岸暨港澳教师共同的节日,自1992年起,已经举办了23届,每届约300人,7000余名教师相聚。这些项目推动了两地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丰富了双方教学经验。  她介绍,香港回归20年来,内地200多所高校培养香港学生近7万名。截至目前,超过1.5万名香港学生在内地23个省(区、市)的23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读。香港高校培养的内地学生累计约5万名。近年,香港12所高校在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硕、博学生,每年在香港高校就读的内地学生超过1.2万名。内地学生赴港就读有力地支持了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香港高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这些年来,内地与香港的教育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模式,香港在某些方面对内地的教育发展起了借鉴作用,内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又对香港教育发展起到了传递和吸引作用。”刘锦表示,双方要进一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打造适应新时期国家和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升级版”,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空间中来配置两地教育发展资源,开拓两地教育发展市场,为未来发展厚植基础。  她指出,教育部支持香港教育界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在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结合点上积极作为,把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为自身延展办学空间、为香港创造发展机遇,为国家发展服务。未来,教育部将把两地教育合作纳入中国建设现代教育强国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总体布局。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高,具有天然优势,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可扮演“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深度参与、共同推进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总之,香港在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将大有可为。  刘锦说,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崇高事业,关乎香港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教育部将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努力,为两地的教育发展、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张康
上一篇: 央行:积极支持香港经济发展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1.1登录下次自动登录
教育部: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局面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记者刘欢、胡浩)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前夕,教育部港澳台办主任刘锦2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局面。两地教育事业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是&一国两制&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为香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养爱国爱港人才、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刘锦指出,香港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内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同心同向同行,一起繁荣,一起进步。回归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香港的教育有了长足发展。香港高校在世界的排名不断前进,保持了亚洲领先、世界一流水平,奠定了香港在世界教育格局中的地位,是整个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也在某些方面为内地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借鉴。刘锦介绍,回归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交流密切,建立了一系列同质合作、互补合作、地域合作的高校联盟,初步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学网络。科研合作方面,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香港高校获得了自然科学奖和技术进步奖共11项大奖,其中6项是与内地高校合作的成果。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部与香港教育局实施了&姊妹学校&项目,截至2016年底,内地与香港中小学已建立姊妹学校700多对,成为两地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下一步,香港教育局正计划将该项目推广到东盟国家,进一步充实香港参与&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内涵。青少年交流方面,教育部和香港特区政府重视青少年国民教育活动。2012年,两地共同启动&万人计划&,即内地与香港高校师生交流计划,每年香港高校有一万余名师生来内地交流、访问、学习。香港各界和内地携手打造的&未来之星&香港高校大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培训班&&我的祖国&京港澳学生交流营&&香港领袖生奖励计划&等项目每年也吸引大批香港青少年学生参加。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到内地参访交流的香港学生超过17万人次。这些活动有效促进了港澳师生对国家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发展道路的正确认知,增强了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教师交流方面,自2004年起,教育部组织&港澳教育界国庆访京团&活动,每年邀请200名港澳教师来内地交流访问,迄今已有2600名教师参加;&华夏园丁大联欢&是两岸暨港澳教师共同的节日,自1992年起,已经举办了23届,每届约300人,7000余名教师相聚。这些项目推动了两地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丰富了双方教学经验。她介绍,香港回归20年来,内地200多所高校培养香港学生近7万名。截至目前,超过1.5万名香港学生在内地23个省(区、市)的23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读。香港高校培养的内地学生累计约5万名。近年,香港12所高校在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硕、博学生,每年在香港高校就读的内地学生超过1.2万名。内地学生赴港就读有力地支持了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香港高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年来,内地与香港的教育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模式,香港在某些方面对内地的教育发展起了借鉴作用,内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又对香港教育发展起到了传递和吸引作用。&刘锦表示,双方要进一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打造适应新时期国家和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升级版&,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空间中来配置两地教育发展资源,开拓两地教育发展市场,为未来发展厚植基础。她指出,教育部支持香港教育界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在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结合点上积极作为,把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为自身延展办学空间、为香港创造发展机遇,为国家发展服务。未来,教育部将把两地教育合作纳入中国建设现代教育强国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总体布局。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高,具有天然优势,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可扮演&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深度参与、共同推进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总之,香港在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将大有可为。刘锦说,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崇高事业,关乎香港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教育部将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努力,为两地的教育发展、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用户名密码
48小时点击排行
8月1日,在国家5A级景区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国内首个以陶瓷文化为主题...
江西虽然是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只有15万的民族“小”省,但做出了不少民族工作...
这是一片在宁静中透着和谐的土地。藏族、汉族、回族等28个民族的47万兄弟姐...
中国首份国家公园条例《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于8月1日正式施行。据青...
随着开场舞欢腾喜悦的音乐响起,群众文艺演出开始,《丰收望果节》、《吉祥...
在大型文艺晚会上表演拉萨朗玛。户外表演拉萨朗玛。拉萨朗玛是深受群众喜爱...
7月28日,一名骑手在赛马活动中进行表演。当日,西藏拉萨市曲水县南木乡举...
传统八大藏戏舞台化计划2020年完成 《朗萨雯蚌》将于8月23日至25日在自治区...
7月18日至24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o确吉杰布...
为治理“假活佛”乱象,日境内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正式上线,...
7月26日,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举行各莫寺法喜苑竣工落成庆典,吸引了众多信...
宗教法舞又称“羌姆”,虽然寓意和形式各有不同,但无论如何变化,都具有宗...
为全力打造城关区旅游品牌,使拉萨市城关区成为藏民族文化旅游核心区,今年...
从大理到丽江沿着214国道至西藏芒康,再并入318国道,一路抵达拉萨,一般被...
7月25日,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乘坐火车抵达拉萨。在拉萨火车站和班禅行宫...
7月31日,自治区副主席多吉次珠率队来到山南市,调研旅游业相关工作。调研...
芦继兵,曾任坦克连长、装甲参谋、团司令部参谋长、坦克团团长等职,后任装...
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族人是酒的嗜爱者。从刚出生的孩子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居...
羌碉、藏寨是川西民居的代表。在阿坝州壤塘县吾依乡修卡村,有一处历经200...
藏文化是不少游客来到西藏的重要原因,神秘的藏地仿佛藏着太多的秘密等待着...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教育部: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局面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记者刘欢、胡浩)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前夕,教育部港澳台办主任刘锦2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局面。两地教育事业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是“一国两制”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为香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养爱国爱港人才、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刘锦指出,香港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内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同心同向同行,一起繁荣,一起进步。回归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香港的教育有了长足发展。香港高校在世界的排名不断前进,保持了亚洲领先、世界一流水平,奠定了香港在世界教育格局中的地位,是整个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也在某些方面为内地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借鉴。刘锦介绍,回归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交流密切,建立了一系列同质合作、互补合作、地域合作的高校联盟,初步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学网络。科研合作方面,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香港高校获得了自然科学奖和技术进步奖共11项大奖,其中6项是与内地高校合作的成果。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部与香港教育局实施了“姊妹学校”项目,截至2016年底,内地与香港中小学已建立姊妹学校700多对,成为两地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下一步,香港教育局正计划将该项目推广到东盟国家,进一步充实香港参与“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内涵。青少年交流方面,教育部和香港特区政府重视青少年国民教育活动。2012年,两地共同启动“万人计划”,即内地与香港高校师生交流计划,每年香港高校有一万余名师生来内地交流、访问、学习。香港各界和内地携手打造的“未来之星—香港高校大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培训班”“我的祖国—京港澳学生交流营”“香港领袖生奖励计划”等项目每年也吸引大批香港青少年学生参加。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到内地参访交流的香港学生超过17万人次。这些活动有效促进了港澳师生对国家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发展道路的正确认知,增强了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教师交流方面,自2004年起,教育部组织“港澳教育界国庆访京团”活动,每年邀请200名港澳教师来内地交流访问,迄今已有2600名教师参加;“华夏园丁大联欢”是两岸暨港澳教师共同的节日,自1992年起,已经举办了23届,每届约300人,7000余名教师相聚。这些项目推动了两地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丰富了双方教学经验。她介绍,香港回归20年来,内地200多所高校培养香港学生近7万名。截至目前,超过1.5万名香港学生在内地23个省(区、市)的23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读。香港高校培养的内地学生累计约5万名。近年,香港12所高校在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硕、博学生,每年在香港高校就读的内地学生超过1.2万名。内地学生赴港就读有力地支持了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香港高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年来,内地与香港的教育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模式,香港在某些方面对内地的教育发展起了借鉴作用,内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又对香港教育发展起到了传递和吸引作用。”刘锦表示,双方要进一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打造适应新时期国家和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升级版”,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空间中来配置两地教育发展资源,开拓两地教育发展市场,为未来发展厚植基础。她指出,教育部支持香港教育界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在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结合点上积极作为,把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为自身延展办学空间、为香港创造发展机遇,为国家发展服务。未来,教育部将把两地教育合作纳入中国建设现代教育强国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总体布局。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高,具有天然优势,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可扮演“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深度参与、共同推进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总之,香港在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将大有可为。刘锦说,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崇高事业,关乎香港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教育部将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努力,为两地的教育发展、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协同国际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