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家境比欢乐颂2樊胜美好恶心的。不贪男人房子的女孩是不是特别多

清凉闲话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死亡蓝鲸游戏”传入中国,青年人加入这类自杀群是什么心态?","author":"du-bu-qing-liang","content":"二十年前有一个问题很流行:如果给你一盆水果,你是“每次都挑最好的”吃?还是“每次都挑最坏的”吃?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曾经特别火爆,是年轻人用来批判父母一代的。我还记得第一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情景,我说“当然从坏的开始吃啊”,这件事似乎根本不用想,完全是本能,然后被嘲笑,考我的人理直气壮地说:“应该每一次都挑最好的吃”,理由很简单,如果“每次都挑最坏的”,那么你吃的每一个水果都是剩余水果中最坏的一个;如果每次都挑最好的”,那么每一次吃掉的都是剩余水果中最好的一个,他的话让我哑口无言。然后评论说老一辈的人很傻,每一次都是挑最坏的,吃到最后所有的水果都是烂的——最好的那个也变成烂的,年轻人因此嘲笑父母很蠢。事实上不是老人蠢,也不是他们喜欢吃烂的,更不是他们使劲吃,吃到最后还是吃烂的,而是物资匮乏,上有老,下有小,好东西要给父母的父母,还要给年幼的子女,父母自己当然舍不得吃好的,总想把好的留给子女,于是留来留去,好的也变成烂的。虽然被人说傻,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从最“坏”的开始吃,我自己的感受是即便是最“坏”的,但是总是比上一个要好一点,这会让我感觉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有希望,因为好的永远都在后面,而且我吃了最坏的,家里其他人就可以不用承担这个结果,而吃到好的……另外,如果一起生活的人,大家都抢好的吃,那坏的能留给谁呢?还不是留给父母?我不愿意把坏的留给父母,所以只有我吃掉了坏的,父母才能够吃好的,这是物质匮乏带来的最宝贵的心灵财富——承担,因为承担,所以我感受到我能为父母做一点点小事,让我感受到我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他们的负担。所以即便是吃水果,看似聪明的吃法都不一定是聪明的,因为再聪明都无法影响内心的感受。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有钱难买少时贫”如果人生就象是一盆水果,少时把坏的都吃掉了,那么剩下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要好一点,人生永远都是有希望的,因为最好一直都在后面等着,而且不断地体会到成长的喜乐,“更好一点”的喜乐;但是如果少时把最好的吃掉了,结果就是每一天都比原来差一点,人生就是越来越差,自己看着越来越差的人生,就象一盆烂水果摆在面前,看都不想看,最后只能扔掉。吸引孩子们进入“死亡游戏”的心理背景就象急于倒掉“一盆已经把最好的水果吃完,只剩下一盆烂水果”心一样——急于摆脱这个已经匮烂的生命,急于逃避眼前一大堆的负担、问题、压力……我看到有人说“死亡蓝鲸游戏”加入者一进群就问“你准备好死亡了吗?”,如果这个人准备好死亡,则可以加入游戏,也就是说加入这个游戏的人,已经知道自己会面对最后的结果——死亡。这跟《玩命直播》还是有明显的差别的,在《玩命直播》中一开始有奖励,有诱惑,有刺激,然后有人会死亡,但并不是所有参与者都会死亡,在《玩命直播》还有逃离的机会,而“蓝鲸”则完全没有。我个人觉得,《玩命直播》拍的最垃圾的就是它的结局——太魔幻思维了,太彼得潘综合症——那个死去的女主角突然复活了,改变了性格,谈起了恋爱……这实在是败笔,直接降低了它存在的价值,降低了它的心灵高度。它应该把死亡血淋淋地摆在人们面前,让人们看到这种游戏的危险,让父母反思自己的教育,让孩子反思生命的价值。但是它没有,只能说导演的心灵成长还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仅仅停留在“娱乐”的层面,所以他没有让结局以血淋淋的方式呈现——人类所经历的事实是很多人见到“死亡”都不一定会反省,更何况没有见到。所以这部影片没有任何警示作用,浪费了一个非常好的题材。事实上“死亡游戏”一直以来就存在,从“轮盘赌”到“窒息游戏”,这些都更为直接,更为惨烈。蓝鲸游戏介于“玩命直播”和“轮盘赌”之间,它有一个过度的过程,通过这个过度的过程让一个人完成死亡。参与这个游戏的,也许有人是因为好奇,也许有人是因为冲动,但是更多的人是真的想死,想要结束生命……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因好奇和冲动而参与的人可能会后悔,会萌生退意,但是真的想死的人则不会,会一直进行下去,因为游戏的主旨是有一个人指导你如何去死,并且有一群人一同选择死亡,这会减少对死亡的恐惧。我记得很多年前我问过几个人“如果大家都下地狱,你下不下?”每个人都是单独问的,但是让我惊奇的是每个人都说“下啊。”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因为大家都下啊……”我特别不理解,于是就问:“那你不知道下地狱是很痛苦的吗?”他们中有的人说“知道啊,但是大家都下,那就下呗”还有人说“大家都下就不害怕了”,甚至有的人说“大家都下好象就没有那么痛苦了。”这就是人类的心理——看到有人跟“我”一样痛苦,一样恐惧,好象痛苦就减轻了,恐惧就消失了。然而事实上,这是幻觉,差别仅仅是注意力分散了,痛苦从来没有减少。但是对于有心理疾病的人来说,他们看不到事实,只能看到幻觉——好象是没那么害怕了。这就是“蓝鲸游戏”能够组成团体的一个基本原因——一群想要放弃生命,想要死的人凑在了一起。但他们是心理疾病的患者,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诅咒,不是批判。我看到很多人在网上咒骂参与者,说他们愚蠢、有病之类的,但是真的如果是你,看到自己的人生象一盆烂水果一样摆在你的面前,你是要倒掉它?还是要把它吃下去?你有没有勇气去承担自己一直以来选择的结果?所以选择参与这个游戏的那些人,除了好奇的,冲动的以外,更多的是悲伤的,绝望的。你可以概括说是因为年轻人心智不全之类的,但是如果说一个二十岁以下,达到青春期的孩子,还会因为心智全而去选择死亡——那已经不是心智不全的问题,而是智障的问题——傲慢和恐惧的纠缠让我们看不到别人的痛苦。所以做为一个成年人来说,不应当以“心智不全”来简单的概括这件事,在这个的概括中,我们没有体会到这些孩子们的悲伤和绝望,这样的概括也是不负责任的,而且是带着我们自己对死亡的恐惧、无奈,和傲慢,来逃离人类内心最根本的问题。一个人选择死亡的时候,其实是带着对死亡的幻想的——幻想着死亡带来解脱,幻想着死亡能够解决眼前的困境或痛苦,能够带来改变生命的机会,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也习惯于幻想,习惯于欺骗自己,所以当幻想中的水果无比美味的时候,就更加无法面对眼前的一盆烂水果。而且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更习惯逃避,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逃跑,不想承担压力,不想面对痛苦。《道德经》说:圣人犹难之,故终于难矣。也就是说圣人跟普通人的差别就是,每一次都选最难的问题去解决,所以人生中所遭遇的问题就会越来越简单,同样吃水果也每一次都先最烂的吃,结果就是越来越好,越来越简单。但是当一个人习惯于先吃好的,每一次都选择迅速逃离,或用“聪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生命中问题越积越多,越累越难,结果死亡必然成了这个人逃避生命困境的终极道路。这当然也是因为他以为死亡会令他解脱,但是所有的“以为”都是幻觉,如果有人告诉他生命的秘密,让他知道死亡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制造新的痛苦,而且是比现在还痛苦的事情,那么他就不会选择死亡,除非他的死是为了挽救别人的生命,或是为了更大的理想,比方说舍身取义。这是人类的基本善良——远离痛苦,追求幸福,也可以说是“趋利避害”——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都是要获得幸福,每一个人都不愿意去承受痛苦,除非这个痛苦能带来幸福。就象一个人总是选水果盆中“坏一点”的水果的时候,他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后面的水果总是比刚才吃掉的“少坏一点”,甚至再往后就不再有“坏”的水果。这一点希望,一点“少坏一点”的喜悦会让一个人吃完一整盆水果,但是他不会讲,他只是觉得应当这样做,这是父母教的,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每一次的选择都比刚吃掉的要“多坏一点”的人,越吃越痛苦,越吃眉毛越紧,最后只能把剩下的水果倒掉——没吃完就倒掉,跟没到死亡的时候就自杀,是一样的道理,他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父母教的,也是家庭教育的结果。问题是水果可以倒掉,换新的水果,但是生命不可以,垃圾桶可以让水果盆更新,但是死亡无法让生命更新,死亡只会让问题变得更严重,更痛苦。父母在教孩子如何吃水果的时候,就教会孩子如果做出选择——是选择面对困境,还是选择死亡——只不过心灵僵化的父母无法知道自己在“教”孩子什么,也意识不到自己在教孩子什么。所以造成“水果盆里只剩下烂水果”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父母的教育不当,当然如果你是成年人,你就有义务开始学会改变选择,而没有理由要求你的父母为你负责,因为成年人有自我教育的责任。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则不同,他们尚未成年,他们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还很严重,所以父母就是主要责任人。虽然讲这样的话很残忍,但是为了更多人活得清醒一点,我必须说如果父母有心理问题,那么孩子的水果盆中就非常容易只剩下烂水果,因为彼得潘综合症的父母会在孩子不懂事的时候,就把孩子人生中的“好水果”全部让孩子吃完,也就是娇惯。每一次当我说不要太宠爱孩子,就会有人跟我说:“万老师,我真没觉得我特别宠爱孩子,你告诉我什么叫宠爱孩子?”如果你们家里吃水果的时候,总是把最大的,最好的,最漂亮的水果给你的孩子,这就叫宠爱孩子;如果你们家里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是让孩子闲着,大人在洗衣服,拖地,做饭……包揽了所有的工作,这就叫宠爱孩子;如果你的孩子不需要张口,你一看他,就知道他要渴了,饿了,累了……这就叫宠爱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吃饭的时候要用银饭碗,银筷子,而其他人都用瓷碗,这就叫宠爱孩子,而且是过度宠爱……宠爱孩子就是让他跟家里的其他人不一样,享受着比其他人更优厚的待遇,而这些优厚的待遇在中国的传统中是给老人的,因为老人辛苦了一辈子,为家庭贡献了一生的力量,所以这种优待是对老人的感恩,另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人家可预见的生命并不长了,就算是六十岁,现在据说在联合国好象还当作壮年的人,最多不过再活20-30年,已经算是很长命百岁了,“可预见的生命不长了”意思就是说快要死了,“可预见的健康生命不长了”意思是说等他再老了,你想要给父母供养,求他吃下去,他也已经吃不下去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样不待”当我们把家庭中最好的东西供养给父母的时候,就是为了让这样的遗憾和痛苦不发生,让我们能够在父母去世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告别——虽然难过,但是心安。所以中国传统家庭里最优厚的待遇必须要给老年人,这包含着我们对“责任”,对“承担”,对“奉献”的赞美和感恩,也包含着我们对“死亡”,对“分离”重视,以及对身边所拥有的一切的珍惜、感恩,而不是陷入彼得·潘式的魔幻思维——相信转世啦,轮回之类的。这会教育孩子面对生命,面对死亡,面对分离,而且正因为老人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所以父母也有机会教育孩子要学会负责任,学会承担,学会奉献,更为重要的是这其实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想要享受优厚的待遇,就要努力长大。但是如果这种优厚的待遇给了孩子,就会造成孩子未老而先衰——他已经享受了不需努力就能够享受的一切,为什么还要努力?父母剥夺了孩子努力的源动力,孩子为什么要长大?不长大已经过得很好了,为什么要长大?抗拒长大的最终极的手段就是自杀——死了就再也不会长大了,问题就不存在了。所以有的孩子对生命非常愤怒,他们问“为什么你要生下我”?因为于他而言,生命中所有能够享受的已经享受过了,为什么“我”要吃苦?为什么我不能回到小时候?不要告诉“我”大家都这样,“我”不是这样,“我”一直都跟“你们”不一样,“我”用银碗吃饭,而“你们”用瓷碗吃饭,这是巨大的差别,凭什么现在要求“我”跟“你们”一样?等到年纪再大一些,他发现这一切都是必须接受的,茫茫无尽的痛苦摆在那里,要考大学,要找工作,要生孩子,上了大学还会有跟同学相处的问题,工作了还有面对挫败的问题,一堆的挫败感,一大堆的问题……这一切有什么趣味?他没有被训练过体验成长的喜悦,他被训练的是如何让别人做,让自己享受……于是处处都是痛苦,为什么“我”要这样活着?为什么“我”要活着?这才是被宠爱的孩子,在面对生活时内心的真实世界——父母和家人从他一出生就把他娇惯成王子、公主,让他生活在“象牙塔”里,然后在现实世界中他又被从天上直接摔到地上——如果是你,你会不痛苦吗?而且因为父母家人的宠爱,也他们极为孤独,他们早晚有一天会明白,这个世界除了父母以外,没有人会宠他们的现实,而这种孤独是极为深刻刺骨的,而且无力改变。因此他们当然会痛苦,当然会很容易靠近死亡,而且关键是这样的人会幻想着“死亡”是另一个“象牙塔”,让他能够逃避所有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不当的家庭教育促成的,是孩子继承了父母的心理问题,并发扬了这些心理问题的结果。作为父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父母是彼得·潘,孩子就会非常危险,他会有更高的患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的机会,也有更高的选择自杀的机会,中国目前心理疾病越来越普遍,跟“彼得·潘父母”有着极大的关系,未来心理疾病还将会有一个时期呈现井喷,这也跟“彼得·潘”长大成为父母有着极大的关系。彼得·潘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把孩子当成“布娃娃”,他们拒绝让孩子长大,就象《小飞侠彼得·潘》里所描述的一样,“为了不让孩子们长大,所以彼得·潘经常让孩子们饿肚子”,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不能让孩子们饿肚子,但是会用其他的方式来捆绑孩子,比方说给孩子全天候地穿着“纸尿裤”;比方说七、八岁了,过马路的时候还会把孩子抱起来;比方说孩子一哭就给奶吃;比方说总是用很嗲很嗲的声音跟孩子说话“宝宝你吃饭吗?”……父母用“爱”来干扰孩子的成长,用控制来使孩子的心灵饥饿,无法长大。我们都以为父母是乐意让孩子长大的,事实上很多彼得·潘父母并不是这样,因为孩子长大了,他的人生就失去了一个可以发泄控制力的地方,孩子就有了自己的主见,就不听话了,彼得·潘父母对长大的理解是“听我的话”,而不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成为他们害怕死亡,害怕失控,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在孩子身上建立起来的价值感消失。最近几年,我们国家虐待儿童的案例开始不绝于耳,这在十年或二十年前基本上都是欧美国家的戏码,但是现在开始出现在中国,因为彼得·潘会虐待孩子,因为他们无法承受孩子长大,问题增加会映衬出的自己的无能感,挫败感——孩子长大让他非常愤怒。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婚姻中总是出现老年人的干扰和控制,年轻人如果拒绝被控制,彼得·潘父母就会愤怒,争斗,因为他要释放自己的挫败感。在《小飞侠彼得·潘》中描述:当彼得·潘发现彼得·潘军团中的孩子长得太大的时候,就杀死他,而且没有愧疚感。前两年有一个案例,父亲要求出国留学的女儿必须给儿子买房子,女儿没有能力实现老人的愿望,结果女儿、女婿、外孙一家三口死于老人的斧头之下的案例,就是最为典型的彼得·潘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很多人觉得这是重男轻女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糟粕,事实上导致这个父亲杀害女儿一家人的原因并不是重男轻女,而是他无法容忍他对女儿失去控制,所以才会迁怒到女婿和外孙身上。在彼得·潘父母身边,偶尔有的孩子会离开家——远远的,早早的离开家,慢慢成长起来,他们拒绝跟父母联系,拒绝被父母控制,当他们有了孩子的时候会反省,会改善,但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人陷入对父母的憎恨中,然后在生活中重复着跟父母一样的过错,成为新一代彼得潘综合症患者,他们和父母一样拒绝成长,然后生活中的问题越积越多,挫败感也越积越多,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就会爆发,最后对于某些人来说自杀就是逃避问题的终极手段。“蓝鲸游戏”就是在这样的心理前景下产生的——“彼得·潘”在全世界激增,这是二战之后和平七十年,传统家庭教育缺失的结果——大多数和平国家的经济水平都在上升,人们有钱了,就有了时间和能力来宠爱孩子,结果第一代彼得·潘就产生了,这就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风行“嬉皮士”的心理背景。当然,这也是中国现代社会老年人越来越暴躁,越来越“以老卖老”的心理背景——我老了,我就是老小孩了,我就有了小孩子一样的自由,这样的人其实非常幸运地生在中国,因为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前两天看一个新闻,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捡了一个小伙子的钱包,钱包里有两千多块钱,结果老太太把钱包还给小伙子的时候,理直气壮地从里面拿走了两千多块钱,给年轻人剩下了几十块钱……我隐约记得是这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这个新闻。这是赤祼祼的抢劫,但是每个人都没有办法,“八十岁的老人,你能怎么办?”我记得文章里有人这样讲。我突然想起孔子的话:老而不死,是为贼!一个老年人,如果没有要求自己成为年轻人的榜样,放纵自己的行为,侵害年轻人的权益,甚至教坏年轻人,这跟“贼”没什么区别,这样的生命也不值得尊重,因为这样的生命带来整个人类的堕落,相对于整个人类的堕落,相对于更多年轻的生命而言,孔子说“老而不死,是为贼”实在是非常客气的说法,作为老年人应当以此为戒,以此来警示自己所剩不多的人生——如果你想让别人尊重你,就得让自己配得上别人的尊重。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他看到这样的世界,看到这样的生命,看到这样的人类,这样的生活,看到自己将要承担的那么多的责任、压力、痛苦,而且每一个人都可以任性,唯独他不能……我能理解年轻人的悲伤、失望和愤怒。我的个案跟我说:万老师我特别希望我自己要么就永远别长大,要么就一下子变成老太太,就是不想要现在的这个阶段。没错,这就是彼得·潘面对生命的态度——永远是小孩子,即便老了,也是一个小孩子,当变老这个期望有点遥遥无期,又需要经历那么多痛苦的时候,死亡似乎就成为彼得·潘的一个足以承载着“魔幻思维”的出路——魔幻思维会认为死亡可以解决痛苦和压力,死了以后就自由自在,没有痛苦了——这只是彼得·潘人生中无数幻觉中的一个而已。所以作为父母,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孩子参与“蓝鲸游戏”,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己要努力长大,让自己的人生成为孩子的榜样,承担自己的责任和压力,也会看到严肃的真实生活,然后慢慢训练孩子承担他自己的责任和压力,不假装自己能解决孩子所有的问题,承担自己的无力感,而不是突然把自己肩膀上的重担一并压在孩子身上,不是小的时候无比娇惯,成为你听话的“布娃娃”,而长大后又要求他象玩偶一样符合你所有的希望,父母自己必须明白生活不是童话世界,而且“布娃娃”无法突然成为能肩膀能担当的成年人。那些参与“蓝鲸游戏”的这些孩子,其实他们都是已经受到了彼得·潘父母残害的心理疾病的患者,想要解决这些孩子的问题,必须要解决父母的问题,因为父母是孩子生存环境的塑造者。很多父母到了孩子患心理疾病的时候,只是想找人把孩子“治了”,而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情绪风格,拒绝承认自己有问题,或即便承认自己有问题也不想改变,这也是彼得·潘的魔幻思维,以为环境不变,孩子自己就能发生改变。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在做梦。我记得有一个家长跟南山书苑的尚老师说:“尚老师真的,我特别爱我的孩子,为了他,我什么苦都能吃,让我两胁插刀都行。”尚老师说:“你整什么两胁插刀,就改改你的毛病你都不愿意改,都改不了。”家长默默点头。所以没事别吹牛,说大话,扯什么“两胁插刀”“什么苦都能吃”之类的,就是让自己的心成长一点,对孩子的教育就能改变一点,孩子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就会少一点。彼得·潘父母教育出的孩子会有明显的特点,有的人控制力非常强,这种人是“蓝鲸游戏”的组织者,他们非常擅于操控别人的人,言语也是机械的命令语气,这就是彼得·潘假装成领袖的状态,因为没有幽默感,所以言语机械,这种人是“彼得·潘军团”的头——小飞侠彼得·潘。“小飞侠彼得·潘”不只是心理疾病,而是人格障碍+心理疾病。他们在生活中充满了挫败感,唯一擅长的就是操控,所以当他有机会去操控别人的生命的时候,这会让他体会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感受到自我认同,但这种“自我认同”是自我欺骗的结果,是幻觉。而游戏的参与者——那些真正想要死亡的孩子们,他们其实是“彼得·潘军团”的成员,是跟随者,这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想死了,只是没有勇气去死而已,他们需要一个领导者来引导他们,指导他们,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习惯于依赖别人做出选择,而且又抱怨别人为他们选择的结果,这让他们在团队中他们感受到了力量,感受到这些“领导者”在陪伴他们,但这是幻觉,他们被自己的幻觉欺骗了——事实上这些“领导者”不过是在借助这些“跟随者”的服从来体会日常生活中罕见的自我认同而已,“跟随者”不过是“领导者”实现自我认同的道具而已。在这样的时候,两者各自在自己的幻觉里,被自己愚蠢的幻觉欺骗着——一个想死,却不敢死;一个想要证明自己的力量,生活中却从来没有机会去证明,正好找到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容易被操控的人……两种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两种人的共同特点就是挫败——因为他们把人生这个果盆里漂亮、甘甜的水果吃完了,当然后面每一个都比前一个更“烂”一点,而且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怀念那个最先吃掉的水果。所以作为父母,如果你无法永远把他当成“布娃娃”,就要要学会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认真的训练,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和尊重。训练孩子去承担生命的重量,这是尊重孩子成为一个人,而不是成为一个宠物,只有如此他才能够长成一个人,而不是处处迎合别人,看别人眼色的宠物,而不是身体长大心灵却没有长的彼得·潘。想要做到这一点,《论语》里有一句话代表着基本的态度:君子远其子也。我们现代的父母离孩子太近了,很多心理学家大谈特谈什么父亲在家庭中爱的缺失,什么父母亲密关系对儿童的影响,说什么对要温柔、包容、亲密……等等。我说句大不敬的话——全是幻觉,全是扯蛋。讲这样的话,做这样的研究的人对自己的父母都有诸多不满,甚至自己本身就有可能是彼得·潘而不自知。君子远其子也。不是指男人,君子包括男人和女人两种性别。君子远其子也,是说要给孩子客观的教育,因为人类看到自己的孩子很可爱,自己又有时间和精力,必然会宠爱孩子,就算是养条狗,也会抱着一起玩耍,更何况是孩子,但是距离太近最大的问题就“看不到问题”失去教育的机会,也会“感受不到美”陷入抱怨,过度要求,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父母抽疯式的情绪化。所以“远其子也”让我们可以跟孩子保持一个客观严肃的距离。严肃地对待孩子的成长问题,教育问题,严肃地教会孩子如何生活,而不是把我们的幻觉加在孩子身上。生命是严肃的,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必须是严肃的。但是严肃并等于是虐待,不等于终日不苟言笑,而是该亲密的时候亲密,该支持的时候支持,但是该修理的时候也要修理,东北话说“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艮纠纠”,话虽糙,理不糙。严肃地对待生命,保持有效的距离,不会因为过近而看不到问题,也不会因为过远而失去亲密。另外,孩子相比亲密感而言,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归属感,其实不仅是孩子,每一个人都需要归属感,归属定义了“我是谁”,有了归属感人也不会孤独。彼得·潘是孤独的,因为除了小的时候以外,就算是父母也不会再继续宠爱他们,这种先宠爱后厌弃的感觉不仅仅是孤独,还有寒冷,而且年纪越大越孤独,越寒冷。而人们之所以孤独是因为心灵没有归属,很多年轻人牛闪闪地觉得他只代表他自己,但事实上,任何人所代表的都不只是自己,而是代表父母,甚至于是代表整个家族上推三代。所以传统的中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育孩子要“光宗耀祖”,要“光耀门楣”。《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意思是说要继承了父母的遗愿,讲述着父母人生中优秀的生平,向父母学习,这会让一个孩子找到归属感,不再感觉到人生的孤独,让他知道他的人生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有人在陪伴,即便父母不在世上,即便孤身一人,人生也不再孤独,这样强烈的情感上的连接是绝大多数的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中庸》还说:“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这是说在祭祀“序爵”让家族后辈明白什么是贵,什么是贱,“序事”是为了让家族后辈明白什么样的人是贤能的,应当效法的。所以“序爵”“序事”就是为了让一个人具备前进的动力,修养德行的动力,让一个人肩膀上有责任,而肩膀上有责任就会带来生命的重量,价值和意义——所有的苦都不再以为苦,那将成为自己人生的标志、价值和资本。当然也让每一个年长者反思——作为一个人,你有什么资格让你的子孙后辈用如此隆重的方式来纪念你?在这样的年长者反省,年少着追忆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了归属,都不再孤独,当一个人不再孤独时候,也不会选择死亡,而且整个家族都会形成蓬勃向上的生机,每一个人都不敢懈怠,必须积极努力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的风气下很少会有人患心理疾病,只有当家族传承久了,人们忘记了祭祀本意的时候,心理疾病才会出现。所以当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反省的时候,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就会越来越美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如果我们用这样的心,这样的态度面对生命,面对子女的教育,孩子们怎么可能去参加“蓝鲸游戏”?又怎么可能去组织“蓝鲸游戏”?","updated":"T13:39:4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n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18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39:4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182},"":{"title":"你不只是父母,你还是孩子人生的导师","author":"du-bu-qing-liang","content":"前两天有人在南山书苑群里问我“万老师,父母忙着赚钱到底对不对?为什么全职妈妈最坑孩子?”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特别开了这个千聊Live,希望能够通过短暂的60分钟的时间来谈一谈“人生到底是要赚钱?还是要陪孩子?””“工作和亲子关系到底如何协调?”“什么样的爸爸是理想中的好爸爸?”“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在家庭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位置”想要讲清楚这件事情,我将会通过解读电影《摔跤吧!爸爸》和纪录片《寿司之神》中的父亲角色,来对照我们现代生活中对父亲这个角色的要求,并进行剖析,让大家看到为什么这两个父亲的角色在社会上引起了争议,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让我们陷入混乱,也让大家更为清楚地看到人生到底是什么样,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参与课程的同学请提前观看影片,课程严重剧透。","updated":"T01:16:0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likeCount":1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16:0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11},"":{"title":"成为第三者会上瘾吗?","author":"du-bu-qing-liang","content":"事情的真相是很多第三者是会上瘾的,只有极少数会彻底改变。但是第三者上瘾不是“起初还会有羞耻感和愧罪感,到后来慢慢的,消失无感,甚至有些得意”这样的过程,而是痛苦地挣扎,痛苦地不断爱上不应该爱的人,而且她知道自己的爱上道德上不被允许,但是她控制不住,这才是上瘾。就象吸毒的人,知道吸毒是不对的,但是控制不住自己还是会吸毒。爱上一个不应该爱的人,也是这样的感觉,明明知道自己不能爱这个人,或这类人,但是还是会去爱,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无论怎么咒骂、否定、愤恨,还是如飞蛾扑火一般投入进去……我的个案跟我说:“万老师,我的人生完全不受我自己的控制,我觉得好象有另外一个人在操控我的人生”,这才是绝大多数非职业第三者的感受——不愿意,憎恨自己,但是无力改变,这样的人其实是心灵受伤的人。我见过一个女人,她自己觉得自己不可思议,因为她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好,而且不是一般的非常好,年薪近百万那种人,但是她却总是爱上已婚男人,并且闹得沸沸扬扬,而且当她跟已婚男人A在一起的时候,她觉得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人间真爱,当A经过痛苦的挣扎,终于离了婚,决定要娶她的时候,她又劈腿,爱上了已婚男人B,她不能明白自己,但是觉得跟B的感情比跟A还要真切,于是两个人就如干柴遇烈火,一发而不可收拾,问题是当B经过了艰苦的努力,终于到了离婚阶段,准备要娶她的时候,她又爱上了已婚男人C,来见我的时候,她正在劈腿中……她不能理解,也无法控制自己,但是她所爱的人,A、B、C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比她大二十岁左右,都有女儿,她控制不住自己,一定要去接近这样的男人,只有这样的男人才对她有致命的吸引力。每一次她爱上这些人,她都非常痛恨自己,她知道自己伤害了另外一个女人,破坏了别人的家庭,也伤害了这个男人的女儿,她觉得非常愧疚,但是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一定要不断地接近这样的男人,然后沦陷。所以第三者的瘾,不是幸福的,而是痛苦的,痛苦地纠缠在一起,当然职业的第三者除外。我们爱上一个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主动爱上一个人,而是受制于自己的人生经验,情感经验。比方说很多从小没有跟父亲生活在一起的人,会爱上一个年长很多,象父亲一样的人。这个个案也是这样,她爱上的每一个人都象她的父亲,都跟她父亲的年纪差不多,不是因为她有乱伦的倾向,而是因为她渴望着父爱,但是她始终没有得到,于是看到象父亲的人就会觉得亲切,尤其是看到这个父亲跟女儿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会觉得简直感动得不行,所以她插足的家庭共同特点就是有一个女儿,而且父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然后没有她在的时候,这个家庭都是看上去非常幸福的。所以与其说她要的是这个男人,不如说她要的是一个家庭。所以当这个男人为了她离婚的时候,她就觉得索然无味,因为这个男人自由了,没有家了,她也无法进入这个家庭充当她所幻想的“女儿”了,她爱的是这个男人的家庭,有父亲,有母亲,有女儿,而她潜意识里只是想进入这个家庭,想要一个爸爸,一个妈妈……这样的人是很可怜的,她们是有心理问题需要解决的,她们的童年遭遇了伤害,童年的孤独让她更渴望家庭的温暖,也更渴望父亲,于是就会渴望“回家”,她没有真正的长大,还在把自己当成小女孩子,所以当她看到这样的男人,就会感觉到父爱,感觉自己是这个男人的女儿,想象着这个男人对她爱就象对自己女儿的爱一样,而忘记了自己与这个男人之间是没有血缘的男女关系,她会主动亲近这样的男人,不是想跟这个男人上床,只是想象女儿坐在父亲的腿上一样跟这个男人亲近,但是她忘了她自己是成年人,这个男人对她的感情不可能象对女儿一样,所以每一次她都会沦陷,每一次都痛苦得无力自拔,因为她要的是父爱,而男人给她的是情人的爱,她得到的和她要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只不过“爱”这种感觉都是一样的,很难令人分辨。在这样的关系中,还有些男人出轨,爱上跟自己女儿差不多年纪的女人,是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女儿,一个父亲爱自己的女儿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就去爱一个跟自己的女儿差不多大的女人,在潜意识中这个女人实际上是女儿的替代品,这样的男人不在少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我们现代人会觉得我们爱上什么人是自由的,但这其实是一个假相,人类从来没有自由过,你爱什么你,喜欢跟什么人在一起,出不出轨,做不做第三者……都不是自由的,我们的情绪、情感完全不受我们自己的控制,就象同性恋者无法爱上异性,而异性恋者也无法爱上同性是一样,所以“爱”这个东西,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你爱上什么人,不爱什么人,讨厌什么样的人……所有这些受制于许许多多的条件——除身体上天生的属性之外,还受至于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男人非常讨厌妈妈的强势,于是发誓要娶一个温柔的女人,结果娶回家以后发现老婆越来越强势,越来越象他妈。我跟我的个案说:“你妈在外面也很温柔的呀。”他说:“是啊,我妈在外面超级温柔,没有人说她不好,结果回家就非常情绪化,特别暴力。”“对啊,所以你老婆在外面也很温柔的,跟你妈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人类情感,你努力想要跳出这个圈,却怎么也跳不出去,除非你自己改变了,你不再讨厌强势的女人,不再害怕一个独立的女人,然后你就会发现,一个在外面非常独立的女人,回到家里一般都是挺温柔的,很少有女人在外面很独立,回家很泼辣,除非她的文化水平非常差,才有可能处处彪悍。而且我们人类还会在不同的时期爱上不同的人,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爱的不是跟父亲很相似的人,就是母亲很相似的人,有时甚至是跟父母的某个阶段非常相似的人。当然有的时候是爱上了年轻时的自己,比如祁同伟跟他的情人高小琴的关系,或爱上了自己梦想中完美的自己,比如佛教徒爱上了自己的上师,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有个个案出轨,爱上了一个特别让他崩溃的女人,他跟我的描述是这个女人发起飙来就是疯子,本来他们之间的感情就是性伴侣,也说好不伤害家庭,但是后来这个女人后悔了,做过心理咨询之后,他才明白,他之所以爱上这个女人,就是因为他结婚离开家以后,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经常回家,所以惦记父母,然后有一天,他闻到这个女人身上的某种气味,跟他妈妈很像,于是就对她有了好感,然后……而这个女人发飙的样子,就象他妈妈更年期那版。他很奇怪为什么他累的时候就想回家,而不是去情人那里,但是却无法跟她分手,因为他潜意识中无法抛弃自己的妈妈,心理咨询之后,他明白了这件事,从此以后回家孝顺父母,跟彻底情人分手,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还有一个男人本来夫妻感情很好,结果他母亲去世后,他开始出轨,不间断地出轨,而且他出轨的对象无一例外,全部跟他妈妈年轻的时候非常象……这两个个案出轨的原因都不是爱上了眼前的女人,都是因为思念妈妈,仅仅是因为她们跟他们的妈妈非常象,于是就用来添补了内心对母亲的渴望。当然还有的人是因为从小就喜欢姐姐,觉得姐姐很温柔,跟姐姐很亲近,于是就娶了跟姐姐长得很象的人。很多男人还会娶跟初恋很相似的人,不是因为跟初恋的感情多么深,仅仅是因为对这一类型比较执着。所以人类的感情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总而言之,我们每个人都不是自由的,不是你想爱上谁就能爱上谁,而且我遇到的,大多数成为第三者的人都有非常严格的道德观,她们都非常憎恨自己,无法原谅自己伤害了别人。也就是说她们并不想爱上一个不应该爱的人,但是心灵上的某些伤痛,偏偏让她们对这类人产生执着,而且可怕的是不断地陷入到痛苦的轮回中,所以这样的人与其说是可恨的,不如说是可怜的,以心理咨询师的观点来看,她们是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应该被厌弃的人。作为受过教育的现代人,我们现在的社会越来越成为道德标准非常严格的社会,而且奇怪的是大家的道德标准非常严格,可是行为却非常混乱,而且越是道德标准严格的人,行为就越有可能会混乱,所以社会上就会暴发各种不可思议的暴力事件,因为自己干的事情,跟自己想的事情往往不一致,这其实是因为过于严苛的道德标准会象绳子捆绑着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更焦虑,更渴望挣脱束缚,结果事情就变得总是吓自己一跳。所以现代人更要学会的是“悯人之凶,容人之过”,在怜悯别人的错误的时候,我们才会温柔地对待自己,才能从别人的过错中学会成长的经验,而不是一味讨伐,愤怒的讨伐只会导致我们不断地犯下相同的错误。有一个女人,非常同情她的妈妈,也非常憎恨她的父亲,因为她父亲赌博,然后还家暴。这样的男人确实非常可恨,我们能理解她对父亲的憎恨,但是她的恨并没有让她的生活幸福,因为她第一个男友赌博,第二个男友家暴,这个女人看上去非常可怜吧?遇人不淑吧?事实上是她完全复制了她的母亲对待丈夫的态度——非常强势,强势到让一个男人无法在这个家庭中生存,生活在这样的女人身边的男人很容易沾染赌瘾、酒瘾或毒瘾,也非常容易陷入家暴,出轨……当然如果这个男人出轨了,也许家庭中的每个人反而会好起来,因为另一个人的介入,会让每个人获得一个反省的机会,但是“瘾”不会让大家反省,只会让人愤怒,这样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一个愤怒的妈妈必然会跟女儿抱怨,委屈和愤怒都会倾泄出来,这就会导致儿女对父亲的憎恨,厌弃,结果女儿无法看到母亲身上的问题,只会盲目复制母亲的言行,从而毁了自己的生活。所以父母千万不能在儿女面前抱怨对方,这种抱怨只会毁了儿女的人生。儿女也不要参与父母的婚姻,儿女在父母婚姻中站队,或父母在家庭中拉帮结派,只会让成年人失去反省的机会,没有反省也就不会有改变,没有冷静的学习也只会盲目复制。对于上面这个家庭来说,我个人觉得哪怕是离婚,都是最好的改变,因为离婚总比死一个强吧?总比废一个强吧?强行捆绑在一起的婚姻,有的时候不但会毁了自己的人生,也毁了子女的人生。“悯人之凶,容人之过”在现代社会应当成为一个成年人的箴言,我们生活的时代太方便就能看到“恶”,看到负面的新闻,这会导致我们经常会处于防御状态,防御状态紧跟而来的就是攻击,人际关系也好,家庭关系也好,都会随之恶化,而“悯人之凶,容人之过”让我们拥有一颗柔软的心,用柔软的心看待世界,看待生活,才能从别人的痛苦中学习,然后避免自己也掉进痛苦的漩涡。","updated":"T12:15:4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none","commentCount":12,"likeCount":9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15:4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2,"likesCount":99},"":{"title":"为什么那么多人声讨应勤?社会价值观怎么了?","author":"du-bu-qing-liang","content":"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特意追看了这个剧,说实话,整部剧,从上季看到本季,对于我而言唯一的看点就是应勤,剧中的其他人都有一种“秀”的感觉,但是演应勤的吴昊宸却是把这个角色演活了,看到应勤就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类,而其他人都是带着假面在做秀。尤其那个小包总,简直是整部剧中最大的败笔。人们声讨应勤,其实并不是因为社会价值观出了问题,而是应勤言语尖锐地刺划开了人们的伪装,把那些丑陋的东西,多年来被各种理论包装的自我欺骗全部撕开,让人们看到了自己内心的伤口,看到了自己在这种清白者面前的一直逃避不敢面对的真实状况——他的清白象镜子一样照出了人们内心的丑陋,这会激发人们的自我防御,然后当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话说回来,其实如果你真觉得婚前性行为没问题,真觉得非处没问题,你不会痛苦,也不会把应勤的话当回事,最多象赵医生一样,一个“迂”就足够了。甚至象曲筱绡一样——即便你是这样的清白,我也要想办法拉你下水,孤男寡女关上你一夜,促成这一对,绝不妥协——因为这是应勤的事情,而应勤就是这样的人,他有追求自己理想妻子的自由。所以真正对应勤愤怒的人,是自己在内心深处本身就觉得婚前性行为是有问题的人,是自己也觉得非处有问题的人,这样的人只不过一直陷入在自我欺骗中,假装没有问题而已,甚至努力地用网络上看似前卫的道理努力说服自己,安慰自己而已,甚至在些人心目中,也并不接受自己的性行为,甚至认为那是肮脏的。而应勤又是如此明白无误地照出了这些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之处——明明你已经知道自己“脏”了,却有人毫不留情地照出这种“脏”,让你看得无比清楚,让你更恨自己,而他却不为所动,这无疑是非常残忍的事情。但是引发这种残忍的根本原因不是镜子,也不是应勤,而是你自己对“性”这件事的判断,是你无法真正接受自己的现实,无法接受自己的“不纯洁”。尤其当应勤对樊胜美说出:你跟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男人讲这样的话,自己不觉得害臊吗?这简直要逼疯一群人。但问题是如果樊胜美不试图用婚前性行为是正当的来劝说应勤,应勤也不会讲如此刺激的话,所以如果谴责应勤的话,其实是不公正的,颇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毕竟对于应勤来说,樊胜美的言语确实是非常令他自己害羞的,所以他才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一个女人怎么能跟一个没有任何关系,只见了两面的男人大谈婚前性行为。应勤这样的男孩看上去象是史前人类,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非常多,多到让人咋舌,料想不到,所以并不是安迪所说的,遇到这种人的可能性为零,事实上,之所以为零,是因为你不了解,是因为你的世界里没有这种人,甚至你也没有进入过类似的这种圈子。很多人都认为九零后的孩子是放纵的,自由的,性泛滥的,但事实上,九零后的孩子有很多人是自律的,严肃的,卫道士的,他们有着非常严格的道德观,非常严肃的是非观,这是七零后和八零后不能理解的,绝大多数人看到的九零后都是片面的,因为那些自律的人一向不张扬,也习惯于不张扬。而且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工科男都这样,但是我知道大多数的码农都是这样的,他们日常生活中难得有与女性共事的机会,绝大部分的技术员都是男士,一个团队里顶多一、两个女性,他们大多数没有与女性相处的经验,甚至没有机会与女性相处,跟女人说话会脸红,会害羞,很多人的生活非常单调,自律,他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女人的心思,因为当码农已经够耗费脑力的了,所以谈恋爱是很困难的事情。有的互联网公司招聘专门在非技术领域招漂亮的姑娘,这样可以给技术人员创造追求的机会,但是怎么样也架不住僧多肉少,所以绝大多数的男士进了这个行业,基本上跟进了寺院差不了多少,甚至比进入寺院还惨,毕竟中国现在很多寺院都是男众女众同在一个寺院,这种寺院的男女比例远高于互联网行业的技术部门。所以应勤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单调、枯燥、自律、缺乏社交机会,而且因为缺乏社交机会,所以也不擅于社交,不擅于跟女性沟通,当他们选择面对电脑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放弃了跟女人交流,因为愿意干这么枯燥工作的男孩,也基本上从小就是技术型,擅于社交的人也耐不住这个寂寞,做不了这样的工作。这样的人,在公开场合听到别人提到说“22楼只有你一个童女”,他肯定要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既然问了,甩手就走也是必然的。有很多人觉得这是应勤低情商的表现,问题是,在应勤这种人生活中,如果他跟邱莹莹没有关系,凭什么要应酬整个22楼?他又不象王柏川要看人脸色,四处寻找机会,更何况他的机会也不在这些人当中,应酬22楼,完全是在邱莹莹的面子上,既然这个面子没了,他也就没必要勉强自己应酬这些本来就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以后也不会有关系的人。当然在那个瞬间,他是想不到这一点的,只是这样做了,因为技术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这态度,不服?那咱们就比技术!你羸了,我就服你!这就是技术牛人的思维方式,谁技术牛,就服谁……说实话,在技术领域里的大牛,我还真没见过谁会应酬别人,因为人家是大牛,团队里很多人甚至都仰望这些大牛,希望能够得到指导和合作,能让这种人应酬的是少数,而且牛人就这样,在哪都这样,任何领域都一样。就象《寿司之神》中的小野二郎,我看到一篇文章,某人吃了三十次小野二郎的寿司之后对他的描述:从来不会应酬客人,你跟他说话,他也爱理不理……小野二郎是开寿司店的,在我们普通人来看,开饭店的人必然需要应酬顾客,但是事实上,就算是开寿司店的牛人,也一样对你爱理不理。绝大多数人在这样的人面前立即就会挫败,挫败得五体投地,象根面条一样站不起来,这是因为没有这些人在,你的生活中也一样到处充满了挫败感,而需要改变的不是这些牛人的态度,而是你自己的挫败感。在很多人当然会批评这就是情商低,因为自己没有被应酬,那就低呗,应勤这种人,小野二郎这类人就这样,根本不会在乎你怎么评价他,就是这么任性,因为他们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价值体系里,你评价他情商低,他可能根本没听见,或听见了也懒得理你。因为这种评价其实是是弱者因强烈的挫败感而产生的攻击行为——实在无法忍受如此被人无视。更让人不能接受的其实是应勤的这种态度,其实才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不寻求任何人的认同,有自己严格的道德标准,并且能够恪守自己的标准。这是需要力量的,非一般人能够做到。应勤是一个木讷的人,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乎仁”,也就是说刚毅木讷的人在孔子眼里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跟我们现代人完全不同。木讷的人看上去老实,但老实人不是傻子,他几次追问为什么邱莹莹那么抗拒曲筱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邱莹莹都顾左右而言其它,或想办法搪塞过去,这必然会让他这种逻辑缜密的人更增加怀疑,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也因为邱莹莹的态度而觉得不可思议,邱莹莹本来应该在第一次遇到曲筱绡的时候就据实相告,直接跟他说:我曾经有过男朋友,被小曲搞黄了。这样应勤肯定会顺着就问“那你跟你男朋友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这样即便应勤知道了还是会分手,至少不会造成这么大的情感上的伤害。而且事实上邱莹莹非常清楚应勤是什么样的人,很清楚这种人一定会在乎她是不是处女,所以她选择了隐瞒,想要等到两个人感情继续深入下去,再跟应勤表白这件事,但这其实是欺骗。所以真正让应勤气愤的不仅仅是邱莹莹是不是处女,而是邱莹莹在本来应该讲实话的时候选择了欺瞒,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欺骗就是欺骗,欺骗对方,对方必然感觉受到了侮辱——把我当傻子呢?应该说应勤的愤怒是正常现象,即便全天下的人都觉得邱莹莹智商情商都堪忧,但在应勤眼中,邱莹莹可并不是个简单的人,她确实有“领了结婚证,再坦白”的想法,就象邱莹莹说的“我想等着我们两个人感情再深入下去再讲……”这难道不是欺骗了应勤的感情吗?再深入下去,到了应勤无法割舍的时候再讲——你不接受也得接受,接受也得接受。这种想法哪有一点尊重对方的意思?怎么会不让对方愤怒呢?所以在应勤的眼中,邱莹莹的做法的确是人品问题。男人骗婚是人品问题,女人骗婚也一样是人品问题。任何人都不能以爱的名义,行欺骗之实。这里没有善意的谎言,谎言就是谎言,当你说了谎言的那一刻,就必须要做好谎言被揭发时所需要承受的后果。在这一点上,安迪是可圈可点的——即便她努力帮了樊胜美,但是当樊胜美因为她和王柏川一起欺骗她而愤怒的时候,安迪还是道了歉,因为欺骗就是欺骗,不管什么理由,都必须承担结果。邱莹莹也一样,虽然她很喜欢应勤,对应勤也很付出,但是她欺骗了应勤,试图用小聪明来套住这个男人,在该说实话的时候没有说出来,所以她也必然要承担被应勤怀疑骗婚这样的结果,必然要承担被应勤否定人品的结果。老实人是不能欺负的,欺负老实人后果很严重,老实人倔起来,十头牛都拉不住呀。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邱莹莹并没有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她都不明白自己错在哪了,她只是单纯地以为应勤仅仅是因为她不是处女而抛弃了她,没有反省过自己曾经刻意隐瞒了真相,欺骗了应勤,如果她老老实实地承认,跟应勤说:“我错了,我不该骗你,但是我真的喜欢你,因为太喜欢你,所以害怕你知道我不是处女就不要我了,然后就一直没说……”也许会获得他的原谅,也许他们还有机会。只可惜,人们害怕承认“不能撒谎”这样的错误,因为这个错误意味着人品问题,而更愿意假装无辜,但是如果你骗了对方,还要在对方面前装无辜,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只会是加倍的愤怒。而且邱莹莹在非处这件事上真的是无辜的吗?邱莹莹其实就是拿自己身体上了智商税——遇到渣男,虽然很让人同情,但是失身并不是没有错,毕竟在一开始的时候,曲筱绡就提醒过她,这是个渣男,不值得付出感情,但是她却迁怒于曲筱绡,认为曲筱绡破坏了她的感情,整个就是个标准傻妞,什么人值得付出,什么人不值得付出,自己都闹不明白,别人好心提醒她,那么血淋淋地让她看清楚现实状况,她都在那装睡,还要憎恨叫醒她的人,整个就是满脑子浆糊,这种状况,遇到应勤是她的幸运,如果再遇到渣男,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我的个案中就有这样的人,严重抑郁症,因为她实在无法面对自己的人生。而且邱莹莹在遇到了应勤后就开始小心翼翼,想要感情一步步加深,套住这个她眼中的傻小子,这其实是挺卑鄙的,所以整个事件中,邱莹莹并不是无辜,她的痛苦都是她自己一手塑造出来的。到了事情败露,还不知道止损,不知道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还要憎恨曲筱绡,事实上没有曲筱绡早早捅破这层纸,真的到了结婚证也领了,不但她坑了自己,也坑了应勤,因为应勤很难过不去这个坎——应勤就是清白者,也必然会有清白者的暴力,真的结了婚才被应勤发现,应勤只有更加愤怒,两个人的生活都会被邱莹莹一个人给毁了。说实话,她毁了自己的人生,是活该,在这个险恶的世界,别人提醒她都不知道感恩,只会怨恨的人,必然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她毁了应勤的人生呢?不觉得应勤更无辜,更可怜吗?为什么你自己犯了错,却拿自己的错误惩罚无辜的人呢?因为应勤不甘心被毁,所以他就应该被骂吗?因为他不够宽容而被骂?清白者都不是宽容的,菩萨之所以能爱众人,是因为菩萨知道自己是罪人。而同情邱莹莹,甚至为邱莹莹愤怒的人,其实是通过了邱莹莹看到了自己,都不是清白者,都是菩萨。大多数人,一开始看到应勤这样的男孩都会喜欢,因为他活得那么干净,那么纯粹,而且非常真实,不象小包总时刻处于做秀状态,也不象赵医生那么高大上,更不象王柏川浮华又懒散。应勤勤奋,努力,低调,而且自律,认真,更重要的是单纯,虽然不是多么高帅富,但是踏实,又不丑,这种男人就象玉石,低调,温润,但——他就是接受不了非处,接受不了婚前性行为,在现在这个时代,有一大票的非处,一大票的婚前性行为的拥护者直接被排除在他的世界之外,不问缘由。人们简直无法面对这个现实——有一种男人,不管你有多么喜欢他,你都无法进入他的视线,你连努力的资格都没有,这实在是让完美主义者太挫败了,我能理解这种挫败所带来的愤怒,在这个自恋的时代,应勤毫不留情地戳破了人们自恋的外壳,而自恋一但戳破,痛苦随之呈现。他是那么明白无误地告诉你——你不配——所以难怪人们会在网络上开始攻击应勤,甚至攻击吴昊宸(这说明他演得太好了,太真实了,可以说是全剧唯一亮点,因为只有他不象是在演戏,其他人“戏”气十足)。生活就是这样,你无论你做了什么,你都必须承担结果,即便你是上当受骗的。所以不管攻击者认为应勤有多么不可饶恕,多么错误,他就是这样的人,而正因为他是这样的人,他才能够不被环境所染污,才能在大家都泡纽的时候,他不泡,在很多人都走在约炮的路上的时候,他不约,如果你喜欢的是这样的人,你就得让自己配得上他的爱,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一方面自己放纵,一方面又渴望被这种纯洁的清白者包容,应勤就是清白者,清白者就是包容不了非处,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这就是现实,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人类就应该学会看到现实的残酷,而不是咒骂和抗争,因为咒骂和抗争是没有意义的。现实就是现实,绝不会因为你的咒骂和抗争而有丝毫改变,你甚至也不能因为别人不屑于应酬你就愤怒,想让别人应酬你,你就得配得上别人的应酬,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公平,也就是这样的不公平。你也不能因为对方把你刨除在他的人生之外而愤怒,因为这是他的人生,不是你的,当对方拒绝与你的人生取得关系的时候,任何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现实,虽然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你只能接受这个痛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实应勤这个角色的出现特别有血有肉,特别真实,现代很多九零后的男孩都是这样,邱莹莹们也确实应该反省,如果你想要让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让你的人生中包括有可能让应勤们进入你的世界,或你想有机会进入应勤们的世界,那么你就只能系好自己裤腰带,管好自己,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则他们就会禁止你入门,想要敲开这个门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不用说别的,就是曲筱绡,看着很放荡,但是事实上她从来没有乱来过,如果邱莹莹没有曲筱绡敏锐的洞察力,看人的眼光,就必须要学会抓紧自己的裤腰带,这是除了智力之外,唯一能分辨谁是渣男的方法——只要你管好自己,渣男一看得不到好处,自然远离,这其实是邱莹莹这种没有慧眼的女人唯一保护自己的方式。邱莹莹们的愤怒,其实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抓住这唯一的保护自己的机会,而且关键是这个机会不需要头脑,只要管住自己,人们实在不愿意面对自己又没有头脑眼光,又没有管住自己的这种全面挫败的境地,于是应勤就成了人们发泄自己挫败感和愤怒的渠道。但事实上,你无论怎么骂应勤,都不能让你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冷静下来,看到这个世界有这样的人存在,看到自己的问题,不要假装问题不存在,你才能真正成长起来。所以很多人对应勤的声讨,不是因为应勤错了,而是因为他没错,因为他没错,所以就更是怒火中烧,这种愤怒不是因为社会价值观出了问题,而是被强暴的社会价值观居然在应勤这种人这里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不起任何作用,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也很清楚怎么得到,这实在是邱莹莹们始料不及的——想要改变应勤们的认知,是如此的困难。这是因为应勤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擅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他不是一个聪明人,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弱势,而且因为他对自己的定位明确,他清楚自己的弱点,所以他才对处女这件事非常执着,而这种执着其实是来自于恐惧,并且因为恐惧,反而更执着。他爱一个女人,并且想要跟这个女人结婚,用自己的一生来与这个女人相伴,但是却不知道这个女人曾经跟多少男人在一起,虽然观众们都知道,但是应勤不知道,而且因为邱莹莹隐瞒了这件事,这等于是严重的欺骗,他从此便无法相信邱莹莹所说的一切,这就是欺骗的结果,欺骗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刻的恐惧,这种恐惧是解决不了的。对于邱莹莹这样没脑子,又管不住自己裤腰带的女人来说,应勤无法相信她将来不会给自己带绿帽子,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频繁在网络上爆出的养大了孩子,自己却不是孩子的父亲的这种事情已经N起了,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男人都会害怕,都会紧张。应勤不过是胆小恐惧的一个其中一个人而已。女人的自律,带给男人安全感。有一个个案,跟一个男士上了床,而且是她主动推倒的对方,这个个案跟邱莹莹一样傻白甜,结果当她流露出她有继续跟这个男人发展的意愿的时候,这个男人迅速消失了,这就是男人,他会跟你上床,但是他绝不会娶一个让他没有安全感的女人。而邱莹莹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给应勤安全感。这才是导致应勤迅速逃离,而且是毫不留情地逃离的主要原因,当一个男人被欺骗,失去了安全感的时候,你怎么勾引他,对他再好都没有用,即便他迫于无奈跟你在一起,结果也一定不会幸福。象应勤这样的男人,邱莹莹亲了他一下,嘴都撅起来老高,就等着他能吻下来,结果他都能迅速跑开,这样的男人他太了解男人是什么样,他也太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他自己控制得也很辛苦,也因为他珍视眼前的女人,所以他也绝不会跟任何人谈与性相关的话题,别说不跟女人谈,就连男人都不会谈,我的个案中有这样的男孩,读到研究生还从来没跟同寝的男生谈过有关性的话题,完全打破了我对男生寝室闲聊话题的想象,我原来以为男生寝室闭了灯闲聊,没有不聊到女人的,但是他们甚至连怎么追女孩子都没聊过,整个寝室的男生除了学习就学习,全部考研,这样的男生本身自己就很严格自律,自己就对自己要求很高,也必然对配偶的要求也很高,而且因为他自卑,所以更努力,但也因此更恐惧,他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女孩子到底能不能跟他一辈子,他要的就是安稳的生活,如果他知道这个女孩有可能无法给他安定平稳的生活,他就会逃离,就会恐惧,这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情绪,这种情绪有错吗?所以这样的男人宁愿娶一个傻白甜,因为安全,但是当傻白甜也让他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也吓一跳,所以应勤其实是被自己的恐惧击败了。当然除非你不是人类,你才能说这种情绪是错的,因为这是我们人类共有的情绪——恐惧。所以与其说是他抛弃了邱莹莹,不如说邱莹莹吓跑了他。这是所有邱莹莹们无法理解的事情,为什么男人跟男人不一样,男人不是都一样吗?这其实是网络剧,网络垃圾横飞的结果,女人和女人不一样,男人和男人也不一样。不是所有的男人眼中就只有“性”,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只想着上床,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小包总,也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应勤。我也有个案非常愤怒地跟我说:“现代年轻人不是都这样吗?”,甚至连个案她妈都这样为女儿的放纵找借口,但是无论你怎么找借口,都无法面对男人们拒绝接盘的现实,现实就是这样明白无误地告诉你——这样活着不行。男人会跟你上床,但是会明确地告诉你,你们的关系仅止于此,全世界都会告诉你处不处女没关系,婚前性行为没关系,但是当你谈到要进一步的时候,一切就都有关系了,所以说“没关系”的时候,不过是哄你,在妓女太脏,又不合法的情况下,约炮最方便,最省钱,性价比最高。这就是现实。有的人会说“到了感情深的时候才会在一起,发生关系很正常啊”,的确很正常,也很普遍,但是应勤这类男生会从心里升起一种寒意——你这么理所当然,这么理直气壮,那以后你跟别的男人在我背后发生关系,也是很正常的喽?那我为什么明知道自己会被带绿帽子,而由着你带呢?你跟他感情很深会这样,跟我也会这样,那你跟别也会这样啊……当一个人恐惧的时候,他看不到值得相信的事情,他无法相信自己,也无法相信你,而这就是现实。我记得还有人对我说“万老师,如果我不试试,我怎么知道他合不合适?外一性生活不和谐怎么办?毕竟性生活对婚姻来说很重要啊。”她说得很有道理啊,这种论调几十年前在网络上就很常见,从美国传来的论调。“你试了这么多了,你告诉我,你跟谁和谐了?你也结了婚了,你们和谐吗?”我问她。她一愣,看看我:“万老师,真没遇到和谐的,一个都没有,就算是前夫也跟我不太和谐。”这就是现实。如果你想通过婚前性行为和谐来寻找伴侣,那你永远都处在婚前性行为这个阶段,男人跟女人就是不一样,就是不容易有和谐的,所有和谐的性生活,都是长期配合,长期摸索,你想通过婚前性行为找到和谐的再结婚,对方不一定想跟你磨合那么长时间,因为他要的是解决自己的需求,而且几次过后,就没有心情应酬你了。这种理由其实是性伴侣很多的女人,或想要跟女人发生性关系的男人才会讲出来的,女人的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心虚,男人的目的是为了哄女人上床,满足自己的欲望。真正有感情,奔着结婚去的男人和女人不会通过婚前性行为是否和谐来寻找伴侣。我记得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男人得到了一个女人之后就淡淡的?理由其实特别简单,就是得到了之后就会觉得“不过如此”,人类就这样,习惯了就会麻木,已经得到了,就没有必要再付出,再改变了。如果你无法接受这个现状,就只能不断地换男人,因为任何男人都是这样。如果你能接受这个现状,就需要长时间的彼此磨合,改变,这是彼此都要经历痛苦的。所以不要骗自己,你如果真的无所谓,你不会因为应勤而痛苦,你也不会因为他的否定而否定自己,应勤是个值得等待的人,但是你会不会在他的世界里,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对待自己的态度——是珍视的,还是散漫的。我之所以说应勤是这部剧的亮点,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勤对于很多人来说虽然很残忍,但对于年轻的女孩子来说也是警醒,有应勤的存在,这部剧就不单纯是一个充满幻想抄韩风,他的存在提醒很多女孩子看清楚人类社会的现实是什么,提醒女孩子们在解开裤腰带的时候想清楚,你有没有准备好为自己未来的人生负责,你要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失去一些非常珍贵的选择机会,毕竟应勤是存在的,而且是大把大把地存在的,他们更勤奋,也更耐得住寂寞,他们自律,也给女人安全感和稳妥的生活,他们是值得你等待的。","updated":"T11:46:0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none","commentCount":5,"likeCount":121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46:0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likesCount":1210},"":{"title":"孩子总是被欺负,如何培养他的“狼性”?","author":"du-bu-qing-liang","content":"孩子总是被欺负,这个问题的背景其实是很复杂的,孩子在外面被欺负有很多原因,作为父母有的时候无法看到真实的面貌,所以要先学会查找问题的根源,再谈如何培养“狼性”的问题,不要盲目被情感和情绪控制。我记得有一个男孩,有一天他看到他喜欢的一个女生跟另外一个男生并肩走在路上,有说有笑,于是妒火中烧,他又正好骑着车在他们背后,然后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想要骑着自行车从背后撞那个男生——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了,就算是自行车,也会把人撞得很严重,但是问题其实不仅仅车的问题,而是小小年纪就对同学动了杀心,这一念可以说是相当恶毒,幸好马上就要撞到了那个男生时他突然后怕了,然后就在人家背后大喝一声,结果那个男生吓了一跳,对方当然愤怒,就踢了一脚他的自行车,两个人为此起了争执,他因为正是怒火中烧,又在喜欢的女孩面前,于是气势上就胜过了对方,对方自然铩羽而归,憋了一肚子气,而后纠集了一帮高年级的同学,直接把他给揍了,N多年以后,这个男孩跟我说:“万老师,我被校园暴力,不就是因为我们家没背景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小子其实就是欠揍,但是他自己并不明白自己哪错了,或者说成年以后的他,根本不愿意面对自己内心的恶毒,他甚至忽略了自己因为嫉妒而先对对方发起攻击。正是因为他无法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不敢承认自己内心的恶,所以无论在当初,还是在N多年后,他都无法反省面对这件事,也无法从这件事中学习到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多年以来在他眼中,弱小的他是被校园暴力了,而且因为父母没有背景,所以他必须要活得低三下四,而他的父母当然也无原则地相信他,深信他的抱怨——你们无能,所以我受欺负,而这其实是他无法面对自己的挫败而对父母展开的攻击。当然他所干的讨厌的事绝不是这一件,因为没有反省,所以会不断地犯类似的错误——无法控制情绪——攻击对方——被对方反击——最后继续抱怨父母——问题无法解决,无法学会解决情绪,和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再度情绪失控……所以这就是一个轮回,在这个轮回中人际关系怎么可能不出问题?人生怎么可能会幸福?看待问题的视角怎么可能不出问题?他就象大多数童年被宠爱,被无休止地赞美的孩子一样,既自恋,又挫败,而且躲在“自恋”的壳里,无法看到自己,也无法体谅别人。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只知道自己被揍了,却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被揍,也不愿意去反省自己为什么被揍,因为“自恋”的壳想要打开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就象前一段时间那个女大学生在饭店里,隔着椅子踢了的小女孩的事情,那个小女孩子即便被踢,她也根本不知道她为什么被踢,在她看来也许觉得成年人的行为很怪异,很嚣张——凭什么大人可以在饭店里大打出手,而她来回跑跑,吼几句就要被恐吓?尤其是当她母亲大规模反击之后,这个小女孩更不可能相信是自己干扰了别人,而导致别人的愤怒攻击,在她看来就是那个学生好可恨啊,是那个学生错了,不是自己错了,而这种对外界环境的憎恨,导致类似的事情还会继续发生,即便她可能不一定继续在饭店里吵闹,也会发生其他类似事件,所以这件事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可以只是人生一个恶梦,而她无法从中反省,重要的原因是她的母亲也没有反省,母亲只为了女儿叫冤,只是心疼了女儿,但是却无法教会她学会生活在如今这个人人焦虑的时代,无法教会她在人类社会中生活。这样的孩子在未来其实是很容易招来校园暴力的,很可惜的是她可能还是不知道原因在哪里,因为她从小就没有学会反省问题的根源,当然也无法改善。反省是一种思维习惯,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反省自己,只会导致自我讨伐和攻击。就象《欢乐颂》里的邱莹莹一样,要么不反省,要么就攻击,关关劝她要努力生活,没有时间和精力陷在失恋的情绪里,她就要攻击对方,说关关很冷漠,她也因此不能看到,也不能接受自己其实是非常令人讨厌的。这样的女孩子,她的人生将注定是一场悲剧,而这个造成这个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也不懂得反省自己的错误——教育失败的必然结局。所以作为父母,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我就就需要先学会反省,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比一味地相信自己的孩子没错更有价值,而且我们一但认定孩子是被欺负了,其实就确立了一个认知——我的孩子没错,错的是别人,是别人无理取闹——这其实会导致父母错失教育的机会。我必须要声明,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孩子被欺负就一定是孩子的错,不是说谁被欺负就是谁有问题。很多人看到我上面的话,直接就会扣个什么帽子,说我残害被害者之类的,这基本上是网络暴力的开端,在被无数根本看不懂我说什么的人施加暴力之后,我必须加以声明,我只是看到这个现象,给作为父母的人提个醒,有的时候孩子遭遇暴力,根本的原因是在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即便我们去声讨对方,当真相直白地摆在众人面前的时候,这种声讨就会变得无力,而作为父母也失去了反省的机会。所以父母在遭遇孩子被欺负这件事的时候,必须要学会冷静地看待事情的真相,孩子在表述事实的时候经常会自然扭曲,因为他要获得帮助,这是必然的思维方式,不是你的孩子有多聪明,也不是你的孩子年纪小,他就不会这么做,小孩子的狡诈根本不次于成年人。成年人经常会因为自己的傲慢,觉得孩子小,孩子智力不足,社会经验不足,所以孩子傻,这其实是对孩子的侮辱,小孩子并不是象我们成年人认为的那样傻,很多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情绪处理方式,从很小的时候就确立了,甚至会跟随终生。当成年人对孩子有这种错误的认知的时候,成年人根本无法看到事情的真相,加上又被情感控制,就很容易形成“我的孩子没错,我的孩子很乖,都是你们错了”的思维方式,在“我的孩子没错”“我的孩子被欺负”的这种观念下,任何人都不可能相信作为父母的我们经常会受到孩子的愚弄。我见过很多欺负、愚弄父母的孩子,而且是普遍存在的,我时常觉得教育孩子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这种情况三、五岁就已经开始。父母甘心受愚弄,有时甚至觉得孩子太聪明,但这其实不是聪明,而是狡诈,父母错误的态度会增加孩子的恶习,只会让他无法融入到团队中被厌弃甚至是抛弃。说句特别刺激的话,前文那个小女孩,如果不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扰乱公共秩序,那个年轻的大学生也不会出手,一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论对错,但是其实一但我们开始讨论谁对谁错,我们就开始忽略了“如何解决问题”。我讲这样的话,并不是说大学生就是对的,在这个焦虑的时代,这个大学生干出这件事,其实是不足为奇的,网络上大票的人支持这个大学生,就能够看到,很多人都已经不堪熊孩子扰了,所以这种事今天不发生,明天也有可能会发生,发生这种事只是早晚而已,也可以说时代发展的必然。那么作为父母就需要反省,到底我们是要给孩子教育,让他成为一个不被人讨厌的人?还是盲目地保护她,不加思索?到底我们是要去讨伐对方,还是要学会面对社会现实?就象《欢乐颂2》说的,没有人有义务哄你开心。也没有人有义务包容你的孩子,作为父母必须要明白这件事,早一点明白,孩子就少受点苦,毕竟你自己在教育孩子,修理孩子的过程中不会下手太重,不会惊吓到孩子。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盲目地保护她,就象那个女孩的妈妈一样,但是作为父母需要思考一件事:能永远保护她吗?她会上学的,会离开家的,而父母早晚有一天是会死去的……所以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面对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你死了,你的孩子是否能够幸福地生活下去?为了让孩子有能力幸福地活下去,不被人欺负,就要学会培养他成为一个有爱心,能够帮助别人的孩子,学会让他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品行端正的孩子,要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这个世界除了父母以外,没有人有义务包容你,而且更为残忍的是,即便是父母,你也不可能永远包容你的孩子,这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法则,不管你是否觉得够冷漠,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地摆在父母的面前。当然还有一些孩子的情况不同,是要区别对待的。我所遇到的更多孩子之所以被欺负了,是因为他们太习惯于找妈妈来帮他们解决问题。有一个家长曾经问过我这样的问题,她带着孩子有小区里玩,结果孩子被别人抢了东西,这个孩子就不敢去要回来,然后站在妈妈面前哭,她把孩子骂一顿,然后来问我怎么办,还有的家长骂孩子“怂”。这个孩子其实不是只有在被别人抢了东西的时候哭,而是随时随地都哭,只要他不想说话,或着急说不出话,他就哭,而且从小到大,他只要一哭,就有一堆的人来替他解决问题,因为他身边围绕着一堆的力量完美型的成年人——脾气急躁,说一不二。孩子有什么需求,不用孩子说,只要一个眼神,立即解决,所以这个孩子在家里很嚣张,除了妈妈以外,谁的话也不听,但只要一出门,就变成小猫,很警惕,很弱小。这种“窝里横”的孩子在现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究其根源就是因为成年人包办代替太多,又对孩子太过纵容,孩子在跟成年人相处的过程中无法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也不知道界线在哪里,所以一出门就茫然,一茫然当然恐惧,也必然会感觉自己太孤独,太弱小了,一但遇到困难就不敢捍卫自己的权益,最后就被人欺负。这样的孩子只要一朝权在手,立即就会变成欺负别人的人,因为他的本质就习惯于欺负父母,欺负照顾他的成年人,一但他们获得了权力,就会产生特别强的控制欲,这种人其实是没有办法成为领导的,因为他很容易激起民愤。这是因为在他操控父母的时候,父母没有反抗,而是接受了孩子的愤怒和欺压,父母假装自己是完美的爸爸妈妈,包容了他的情绪攻击,而这其实就是父母或者说是养育者给孩子培养的恶习——他的情绪宣泄出口只能是朝向弱者,而且对领导,对权威,永远都是愤愤不平,永远都是抱怨,这样的孩子的人生实在是很难有建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无数这样的成年人。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学会平等地看待孩子,不要把他当成弱者,把孩子当成弱者其实是对孩子的侮辱,你觉得你包容他,你在他面前退让是爱,其实是在明白无误地培养他的恶习,要学会训练孩子用语言来表达他的需求,也要训练孩子让他学会正确处理情绪,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要训练他与人相处的能力,培养界线感。这些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一件一件,需要极心致的观察力,说实话,现在显有家长能够胜任。这样的孩子,当他哭着来说他的东西被别人抢走的时候,作为成年人不要急于替孩子出头,而是逼迫他,让他自己去想办法,让他学会动脑子,想办法,而不是被情绪操控,然后再来操控成年人。很多人对此会非常愤怒不解,觉得孩子已经很委屈了,不能再给孩子压力了,孰不知你越是给他退路,他就会越往后退,而如果你逼迫他去解决问题,跟在他的后面,看着他去要回他的东西,哪怕他只有两、三岁,孩子也会因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解决问题感受到小心脏嗵嗵嗵地跳着,事情如果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而得到解决,他就感受到力量在增加,自信心在增长,而这才是父母真正的陪伴——陪孩子一起长大。所以父母的陪伴不是陪着孩子玩耍,不是陪着孩子旅游,而是陪着孩子面对问题,陪着他成长。这样的孩子,因为从小就学会了捍卫自己的界线,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他是不会受到别人的欺负的,因为小事情上他就不退让,别人在大的事情上也必然会忌惮三分,那些被欺负的孩子,不是一开始就受到严重的虐待和欺负,都是从小事上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而那些欺负人的孩子,也不是一开始就会使用暴力,都是从小事上一点一点积累做恶的胆量的。当然还有的孩子是因为体质弱小,遭遇到暴力虐待,在这种状况下,有的父母会一味保护,有的父母会一味地训斥孩子,甚至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被欺负而愤怒,再把孩子打一顿,这种令人崩溃的家长非常多,这其实是因为他们自己很懦弱,无力解决孩子的问题,于是就把暴力施加向弱者,这种家长其实是他自己的心理问题需要解决,作为父母要学会跟孩子共同面对问题,比方说加强锻炼。前一段时间网上盛传英国某小镇的解决校园暴力的案例——一个小学生被勒索,然后出现一队的摩托车手替他撑腰,大家集体欢呼,但那是在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没几个家庭,没几个孩子能享有这样的待遇,所以不要做梦假装自己能遇到,那是不可能的,毕竟那是英国这一个小镇出现的事情,不是英国所有的小镇,所有的孩子都享有这样的待遇,所以不要做这个梦,一个人想要增加自信,必须学会自己长大,自己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那些人们欢呼的不是自己长大了,而是因为得救了而欢呼,在这个世界上,你要相信,你的人生没有多少机会遇到救世主,所以靠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己,各种侠,各种战士都是不存在的,你和你的孩子都只有靠自己去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获得自信。在这种状况下,与其每天早上逼他背单词,不如带着孩子一起晨练,与其周六、日去报各种莫名其妙的班,不如带孩子去学学拳击、散打和擒拿。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特别逗,一方面害怕孩子被欺负,然后一方面又害怕孩子学了功夫就管不了,欺负别人,这种人基本上就是那种“生了孩子不会养,养了孩子怕长大”,然后自己又不肯努力,不肯学习,只想来点简单方便法门的那类人。让我感觉特别不可思议的是很多所谓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也是这样的心态,但其实真正的问题是,既然你害怕孩子学了功夫就管不了,那为什么不动动脑子,想办法管得了呢?教育不是要扼杀孩子成长的力量,而是因势利导。我常说教育是要用心,要动脑子,孩子会长大,情况会变啊,孩子是需要成年人的引导的,如果你怕自己引导不了,那就只能努力学习,努力成长啊。而且你以为孩子不学会保护自己,他就能永远被你抓在手里,永远都被你管吗?父母必须要明白,你承载不了孩子的生命,要学会承认自己的无能,面对自己的无能。所以作为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自己的心得正,《大学》说“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无论在教育方面,还是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心正”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心正,才能培养孩子心正,孩子心正,就不会被人欺负,也不会欺负别人。当父母的情绪陷入到“愤怒、恐惧、忧患、好乐”的时候,父母无法看到真相,也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无法看到孩子的错误,也无法培养孩子,更无法陪伴孩子的成长,所以想要让孩子不受欺负,父母不能把解决这件事当成技巧,而是应当当作教育的机会,学会看到孩子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在父母解决问题之前,先学学止观,需要先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有关止观的内容我在“千聊Live独步清凉的直播空间”有相关课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听,对你会有帮助。结论就是我并不建议一味地培养孩子的“狼性”,父母需要知道这个世界有“狼”,但这个世界也有“猎人”,与其培养孩子的“狼性”,不如培养孩子的“人性”——一个懂得爱人,能够舍得付出,愿意帮助别人的人,能够对别人有用的人,行得端走得正又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是不会受到欺负的。需知仁者无敌,大爱无疆。","updated":"T12:08:5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none","commentCount":12,"likeCount":14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08:59+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2,"likesCount":143},"":{"title":"我们那么爱孩子,怎么那么多孩子会恨自己的父母?","author":"du-bu-qing-liang","content":"前几天有人跟我抱怨,说她父亲特别爱抽烟,而且抽得非常厉害,言语中有一句话:“我父亲有特别多的缺点,万老师,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他。”我问她:“你有缺点吗?”“有”她很坦率,关键不坦率也不行,智商正常,心理正常的人都不敢说自己没有缺点。“既然你自己也有缺点,你又有什么资格说别人呢?”我问她。然后她说了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代表性,她说:“万老师,我从来不知道父亲是别人。”父亲不是别人,难道他是你自己吗?所以我今天告诉你一个真相,孩子恨父母并不仅仅是在恨父母,而是在恨自己——恨父母的孩子并不知道父母是别人,他们在潜意识中误以为父母就是他自己,这是界线感明显缺失的结果,导致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缺乏界线感,甚至于刻意拉近距离,模糊界线感导致的。以上面这个案例来说,她之所以因为父亲抽烟而如此愤怒,其实是因为无法让父亲听她的建议而戒烟,这使她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会让她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无能,控制力丧失,因此而恐惧,愤怒,憎恨。所以与其说是父亲的缺点让她愤怒,毋宁说是她自己的挫败感让她愤怒——面对现实,无法改变,又不愿意接受,因而焦虑、抗拒。这样的年轻人在现代社会特别多,特别普遍,几乎民人人都在抱怨,人人都焦虑,人人都把眼睛放在别人身上,期望别人的改变能让自己舒服一点,但问题是没有人有义务为了你的喜好而改变,就算是你的父母也没有这样的义务,但是父母不敢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尤其是六十年代末期,和七十年代出生的父母们,绝大多数都没有这样的胆量,父母害怕让孩子面对这个事实,因为父母力图证明父母不是别人,产生这种问题的核心之一就是孩子太少了,独生子妇政策使得父母的恐惧更多了,焦虑更多,操控也会更多。《大学》说“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经常会有身为父母的人问我:“万老师,不我敢管我儿子,我怕他以后会恨我。”因为有这样的念头挡在教育的前面,所以很多父母都错过了教育的机会,而对孩子更溺爱,我一般会告诉父母最基本,也是最残酷的事实:“你放心,你管他,他会恨你,不管他,他也会恨你,越不管恨得时间越长。”从事心理咨询行业这么多年,有的个案因为父母非常严厉而恨父母,有的个案因为父母过于宠爱而恨父母,近年来后者越来越多,所以作为父母要明白,无论你怎么做,你都注定无法被子女理解,就象我们当年,也没能理解父母一样。想要突破这个宿命,就要学会放下恐惧,放下完美主义的幻觉,教会孩子生活在人类世界,也于承担被恨的事实,敢于不再假装自己是完美的父母。我们现代的儿童教育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把儿童跟生活隔离开,这样的教育观念从工业革命之后八十年左右开始越来越严重,因为工业革命使很多人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于是人类开始反省我们对待儿童的态度,西方的思维方式认为儿童的世界跟成年人的世界不同,应当从成人世界中分离开,于是人类对孩子的态度开始不同了,这一点在建国以后的中国特别明显。在建国之前,中国的儿童世界跟成年人的世界很贴近,从来没有被刻意地划分,我们从古代的儿童教育经典中就可以看到,无论是《弟子规》还是《女儿经》再到各家家训,无一不是在教会儿童如何面对生活,甚至《红楼梦》,我们以为是在讲成年人的故事,其实整部《红楼梦》里的人物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尤其是贾府的几个姐妹、宝钗,黛玉,甚至宝玉,都是未成年人。但是我们看不出来这写的是未成年人的世界,这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其实不分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是在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巴尔扎克曾经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林语堂通过《京华烟云》向我们描绘了中国晚清到抗战初期中人的家庭生活,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儿童、少年在家庭中的位置:“十二岁或十三岁……他们以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知道生活的规矩礼貌为荣耀。若是不懂事,若是幼稚无知,则以为是丢脸,是不光彩。知道守规矩的孩子,大人就把他们当作大人看待,而且很认真。”这是传统中国人的生活,姚家的女儿更是从小就受到严格的训练,从做家务,到带孩子,再到管理仆役,最后再到家庭对外的礼尚往来,二十岁出嫁之前,人活着有可能会遇到的大半事情父母都教会她,这样长大的孩子在人生中少了很多的挫败、恐惧,挣扎,因为父母从小就教会了她们如何面对复杂的人生。这让我想起了创巴仁波切对西方儿童教育的诟病,创巴仁波切有一次说,藏地教育和西方教育最大的区别是藏地的教育中不把孩子当孩子,从小就训练孩子如何生活,所以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去放羊。在西方教育的观念中,这是剥削童工,但是在传统的汉地和藏地的教育中,这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生活,用创巴仁波切的话说,这个孩子五、六岁就学会了放羊,即便他的父母因故早亡,这个孩子也能凭借着这个技能活下去。而我们现在的父母,基本上都在假装自己永远也不会死,所以更多的地享乐,沉浸在自己的幻觉中,不肯也不愿意更不知道如何未来的变化做好充足的准备,而且这种“不肯、不愿意、更不知道”让自己失去了学习的能力,也失去了教育的机会,往往无法把握教育的重点,从而导致更多的恐惧、焦虑累积在生活中,情绪化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人际关系,结果必然是生活抽疯式的起伏跌宕,家庭关系也必然会出现问题,尤其是亲子关系,因为孩子是家庭中最弱小的一环,对孩子发泄一般来说都是安全的,除非孩子长大了,能够反抗了。作为父母必须敢于面对自己的人生的焦虑,才能谈得到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樊胜美好讨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