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 融资店刚融资1亿就“关门”了,马云的“新零售”梦还能实现吗

无人便利店刚融资1亿就“关门”了,阿里的梦还能实现吗?
要真正走向新零售,绝不是依靠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扫码方案,或者“线上、线下融合+物流”的方案,而是要真正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零售的无人化、智能化和信用化。
来源:快刀三侠(ID:iyqkpd)
本文:3000+字|读完共需:6分钟
盛夏,资本市场的升温速度令人咋舌。
7月1日,F5未来商店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7月3日,缤果盒子完成超1亿元A轮融资;短短一周,融资便超过1.3亿元。
紧接着,7月8日,阿里巴巴无人超市“淘咖啡”正式亮相杭州。
资本不断加码,创业者跃跃欲试,无人便利店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了一个“爆炸性”风口。
然而,融资余温尚未过去,缤果盒子便传来首家门店暂停运营的消息。它似乎给狂热的市场打了一针镇定剂——被资本追捧的无人店,究竟是风口还是虚火?
又一个新的风口到来?
每一个行业和领域从来都不缺企业明星。无人店也是如此,沃尔玛、亚马逊、阿里巴巴、哇哈哈、京东……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早在2012年,沃尔玛就开始尝试无人收银,研发并推出了“Scan&Go”,后来,又在北京实施扫描仪方案。
▲亚马逊无人便利店Amazon Go
2016年12月初,亚马逊在西雅图开张了一家具有革命意义的实体便利店——Amazon Go。它描绘了一个完全自助购物的场景:从进店到购物再到结账,都是自助完成。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淘咖啡”,一开业便轰动杭州城。毫无疑问,“淘咖啡”是马云对“新零售”给出的实体定义之一。
除此之外,哇哈哈、京东也纷纷入局,前者与深蓝科技合作,签订了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的协议,后者宣布要在全国大量开设京东无人超市。
互联网巨头历来是风向标,无人店正在掀起一阵新的创业浪潮。
2016年底,主打无人值守自助购物的小e微店,入驻宏碁、海尔、智联、51job和小米等百余家公司,在全国的企业和写字楼呈风靡之势扩张。
▲自助购物24小时便利店 便利蜂
紧跟着,2017年2月,庄超辰重仓投资可自助购物的新型便利店“便利蜂”,扬言投资30亿元资金,未来要开1万家店。在此之前,便利蜂已获得3亿美元融资,并在中关村5店齐开。
便利蜂之后,无人店暴涨的时段集中在今年的6、7月,尤其是缤果盒子和F5未来商店的融资消息,更是为创业者们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F5未来商店
大风正在过境,无人店会成为继共享单车之后的又一个风口吗?
无人店是零售趋势?
一石激起千层浪。阿里无人超市开业后,零售业出现了一个声音:“2017年7月,将是重要的转折点。一场‘消灭收银员、消灭导购员、消灭服务员’的革命,浩浩荡荡开始了。”
互联网时代,三四年便会经过一轮大洗牌。
2008年,移动互联网刚刚萌芽,所有人都开始为PC互联网注入移动因素,渐渐抛弃传统互联网的思维,去寻找能真正扎根于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和土壤。
到了2012年左右,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开始加速,O2O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逐渐确立,服务由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大众点评和美团网是当年的典型案例。
而随着线上增长放缓、获客成本渐高,加上用户重新重视线下体验及商品、生活品质,互联网行业在2016年又展现了一个新趋势:线下流量开始重回视野,线上陆续向线下靠拢,“线下”成了下一个互联网获取用户的必争之地。共享单车、无人店便是最好的证明。
▲线下成了互联网获取用户的必争之地,共享单车便是典型的案例
此外,从目前无人店运营的情况来看,的确有优于传统零售店之处。
第一,占地面积小。以缤果盒子为例,分为中号和大号便利店,占地面积各约12㎡和15㎡,但是其售卖的商品SKU与40m?2;便利店相当。
第二,节省人力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据缤果盒子负责人介绍,无人便利店以机器取代人工运营,其成本比普通便利店要少80%以上。
第三,价格更便宜。由于节省了人力、造价与运营成本,无人便利店售卖的商品比传统便利店便宜20%~30%。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更便利。无人店无需排队,结账全自助,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有体验过的顾客介绍,在店内购买了一瓶矿泉水,整个购买流程用时不到10秒。
▲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
从互联网时代的洗牌特点和无人店的优势来看,无人店似乎很有可能会成为零售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风口之上的质疑
我们探讨无人店是否会取代传统零售店,其根本是探讨它是否解决了目前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透过炙热的资本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表象,深入分析无人店,不难发现,作为只适合于特定场景,满足特殊需求的零售形式的无人店,无非是零售形式的一种。
从目前无人店的运营情况来看,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降低了人工和运营成本,但仔细剖析,无人店的显性成本和传统零售店相比是一个伪命题。
尽管无人店减少了线下的人力成本,但后期运营和维护成本并没有因此减少,其对商品管理和后台维护的成本甚至更高。
无人便利店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运营。运营的核心包括获客、选址、商品选择、日常补货、上货及货架维护、商品损耗管理、防损、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一系列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
对顾客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购物过程中,智能机器发生故障,谁能及时处理;购买的商品质量出现问题,该找谁。缤果盒子首家门店因未解决高温问题而暂停营业,反映出来的就是其中一个问题。
此外,在消费环境、产品和需求都在发生变化的当下,“消费升级”、“体验升级”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当越来越多的线上零售转移到线下,都在探寻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和消费体验时,无人店尽管提供了无需排队、手机支付的便利,但其服务体验是否能够真正做好,还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技术方面,无人店仍处于技术探索早期,做到真正的无人值守为时尚早。Amazon Go相关负责人曾表明,Amazon Go能够完美运营的条件是:店内少于20人或当消费者移动缓慢时。
简单来说,当店内过于拥挤时,Amazon Go可能会崩溃。国内同样面临这种尴尬,识别、传感、支付等无人化技术手段已相当成熟,难点在于消费者行为是随机的,实时传导到后台并且进行判断回传难度极高,准确率将大打折扣。
无人店最初的目的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使用大数据和智能软硬件,突破固有的便利店购物体验,以用户为中心,围绕每个用户个体进行专属服务,使用户获得切实的便利。
如果无人店不能通过大数据和智能软硬件解决场景与体验的痛点,增强顾客粘性,那么,它能否成为一种零售趋势,也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缤果盒子上海首家门店暂停营业
而且,目前无人店并非完全实现无人操作,实际上,它更像一个大型的“自助贩售机”,只是在品类上做了丰富,空间上做了扩容,在用户体验上可以直接触摸商品,支付的手段其实并未做到传感免支付,更多的是在扫描区域手持支付。
因此,准确来说,无人便利店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自助购物。
写在最后:关于诚信的一点探讨
从早期的自动售货机到无人飞机送货,再到无人店出现在街头,无人商业在现实中的版本层出不穷。
▲阿里无人超市“淘咖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人商业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人性考验,信用问题是无人店面临的一大挑战。
自动贩卖机出现的时候,曾被人当成垃圾箱,也有人动歪脑筋取货,后来演变成了自动贩卖机前面还要有专人看守。无人零售的发展将面对和自动贩卖机类似的风险,如果运营方需要额外投入大量的人力去监督、管理、整理的话,节省人工这一美好愿望就会落空。
早期,沃尔玛的“Scan&Go”项目和扫描仪方案失败的主要原因便是盗损率过高,由0.7%上升至3%。
此外,还有媒体报道,全时便利店在北京尝试推出无人便利店当天,就有顾客现场拿走了价值昂贵的货物而没有付钱;还有人往返好几次,拿走数袋价值不菲的烟酒,并且只支付了10元钱。
无人超市、无人收银的模式在国外已有实践。
在欧美、澳大利亚零售商店的无人自助售货通道,都会在机器附近安排一两名工作人员,一方面帮助顾客解决在购物时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无形的警示和监督。日本的无人收银,也不是无人便利店,是在“有人”便利店中,为减少排队,推出的无人收银台而已。
因此,要真正走向新零售,绝不是依靠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扫码方案,或者“线上、线下融合+物流”的方案,而是要真正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零售的无人化、智能化和信用化。
在重重考验之下,阿里的“新零售梦”还能实现吗?
YTT利润决策总裁班
◇ 了解公司的利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指导企业战略发展;
◇ 分析利润指标进行理性决策,降低决策风险;
◇ 学会合理配置资源,建立整体效益化管理体系;
◇ 运用利润管理理论,将企业的战略、营销、绩效、成本、运营等串联起来;
◇ 学会平衡赚钱、存钱和防范风险;
◇ 学习企业运营套路,铸就管理功夫,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 自如应对企业内部变化,轻松发现企业运营基准,为企业正确决策提供现实依据;
◇ 系统的利润绩效管理的思维、套路与模板
主讲人:史永翔
(利润学之父、YTT史永翔商学院创建人)
史永翔先生早年曾担任多家大型外资企业、跨国企业的市场总监、财务总监、运营总监、中国区总裁等职务,创造了出色的业绩。
之后创立了自己的顾问公司,为国内企业家讲授总经理财务管理课程,并担任多家大型企业的咨询顾问工作。
20年讲授企业利润课程,辅导了近197000名企业家学习,100%的学员满意率,在企业管理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创业者、财务经理、各部门高管
时间:7月20-7月22日
地点:上海站
电话:400-000-8884
35800元/人
3人成团,8800元/人!
5人成团,6800元/人!
(仅限前五家企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马云找到了新零售的永动机吗?
  时隔五年,阿里巴巴重启网商大会,而时代已大不同。
  五年前,外国投资机构还看不懂中国人为何如此爱存钱,中国的储蓄率为何如此之低,中国人为何不敢消费?今天,这一切已经成为历史,起码从宏观数据看,中国已经步入曾经无比向往的消费驱动型社会。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居民贷款余额翻了两番多,境内个人人民币贷款已经从2010年的8.8万亿元飙升到2017年5月底的36.4万亿元(主要受房贷拉动),截至今年5月,全国居民净存款仅剩26万亿元。
  贷款激增直接导致家庭债务率爬升,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的研究成果显示,2013年初,中国的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仅为30.7%,短短四年时间,这一指标就上升了近14个百分点,甚至已经超过美国金融危机前的家庭债务累积速度。
  贷款、家庭债务的上升,
  并非意味着经济亮黄灯,
  恰恰相反,
  这正是体现了人们对于预期的乐观,
  从而敢于消费、敢于负债。
  《安联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亚洲地区的家庭负债水平上升速度远高于北美和西欧,其中率先复苏的韩国、马来西亚的家庭负债率达到90%左右,达到了美国、西班牙等国房地产繁荣时期的水平。
  中国这一波家庭债务激增,则主要拜消费升级所赐:持续的城市化、80后90后步入婚育高峰期直接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而动辄百万计的房产往往是许多人一生做最为庞大的一笔支出。此外,以汽车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和奢侈品大规模流行,直接抬高了家庭的消费支出。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强劲的引擎。
  早在201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为66.4%,较此前一年大幅提高了15个百分点。对此,专业人士的普遍解读是,近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增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工作迅速推进,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居民收入高速增长,直接消除了人们的消费顾虑。
  一个全新消费时代的来临,
  必然要求业界理论推陈出新,
  以适应形势的变化。
  与过去从互联网仅仅扮演的从实体到实体到销售渠道不同,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泛化为实体经济的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
  马云在此次新网商大会上侃侃而谈的made in
internet(互联网制造)正是对这样一种全球生产协作方式的理论化提炼:法国人做设计、非洲人采购原料、中国来制造,以高效和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全球化,获取并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需。在马云看来,未来不会再有网商、电子商务或线上线下的区分,将实现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根基、以全球化的e-Business为载体的made
in internet。
  互联网与实体经济不再是水火不容,而水乳交融:滴滴、ofo、摩拜重构了城市出行;外卖终结了方便面的黄金时代;第三方支付直接推动了无现金时代的到来,今天,在许多城市,人们出门不必再揣上钱包。在一部手机里,你几乎可以获得绝大部分的衣食住行服务。
  这是13年前、也就是2004年阿里巴巴举办第一届网商大会时,无论是网商还是淘宝用户都难以想象的。
  1999年,在那场由多家媒体支持的著名的「互联网生存挑战实验」中,12名受试者呆在一间只有一台联网电脑的酒店房间里,必须通过从网络上订购获得72小时所需的食物、水甚至被褥,许多人没能熬到12小时即主动退赛。而今天,断网试验、社交斋戒——却成为小众尝新者的新潮流,人们发誓要从手机的奴役中解放,却发现生活已经无法再离开手机、无法再离开互联网。
  互联网成为了21世纪生存方式中的必要元素,
  「从互联网中来、到互联网中去」,
  成为21世纪新零售的法则,
  made in internet
  正是马云所发现的新零售的永动机。
  宗庆后难以理解的「五新」,马云正是笃定五大未来方向:零售业将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新业态、并与智慧物流结合,产生新零售。传统的B2C制造将彻底转向智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C2B新制造;基于数据的信用体系产生真正的普惠金融,将给所有创业者、年轻人和小企业带来福祉;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将基于互联网、基于大数据诞生,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数据将取代石油、煤和电,成为技术发展与生产革新的新能源。
  德勤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联合发布了《2016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相对于欧美两大发达地区的低增长率,中国零售市场展现出更强劲的活力和增长潜力。中国有望在2019年成功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的消费市场,其中,中国网络零售占全球市场的比重更有望突破50%,成为全球网络零售市场的关键增长动力。
  互联网在这一过程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快速膨胀的消费蛋糕中如何分得最大一块?马云在7月11日写给阿里巴巴内部员工的邮件中这样写道:
  「互联网进入了最关键的应用30年,而未来3-5年是关键中的关键。互联网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会加速推进智能世界的到来。很多产业,行业将会升级并重新定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无人店刚融资1亿就“关门”了,马云的“新零售”梦还能实现吗?
盛夏,资本市场的升温速度令人咋舌。
7月1日,F5未来商店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7月3日,缤果盒子完成超1亿元A轮融资;短短一周,融资便超过1.3亿元。
紧接着,7月8日,阿里巴巴无人超市“淘咖啡”正式亮相杭州。
资本不断加码,创业者跃跃欲试,无人便利店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了一个“爆炸性”风口。
然而,融资余温尚未过去,缤果盒子便传来首家门店暂停运营的消息。它似乎给狂热的市场打了一针镇定剂——被资本追捧的无人店,究竟是风口还是虚火?
又一个新的风口到来?
每一个行业和领域从来都不缺企业明星。无人店也是如此,沃尔玛、亚马逊、阿里巴巴、哇哈哈、京东……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早在2012年,沃尔玛就开始尝试无人收银,研发并推出了“Scan&Go”,后来,又在北京实施扫描仪方案。
2016年12月初,亚马逊在西雅图开张了一家具有革命意义的实体便利店——Amazon Go。它描绘了一个完全自助购物的场景:从进店到购物再到结账,都是自助完成。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淘咖啡”,一开业便轰动杭州城。毫无疑问,“淘咖啡”是马云对“新零售”给出的实体定义之一。
除此之外,娃哈哈、京东也纷纷入局,前者与深蓝科技合作,签订了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的协议,后者宣布要在全国大量开设京东无人超市。
互联网巨头历来是风向标,无人店正在掀起一阵新的创业浪潮。
2016年底,主打无人值守自助购物的小e微店,入驻宏碁、海尔、智联、51job和小米等百余家公司,在全国的企业和写字楼呈风靡之势扩张。
紧跟着,2017年2月,庄超辰重仓投资可自助购物的新型便利店“便利蜂”,扬言投资30亿元资金,未来要开1万家店。在此之前,便利蜂已获得3亿美元融资,并在中关村5店齐开。
便利蜂之后,无人店暴涨的时段集中在今年的6、7月,尤其是缤果盒子和F5未来商店的融资消息,更是为创业者们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大风正在过境,无人店会成为继共享单车之后的又一个风口吗?
无人店是零售趋势?
一石激起千层浪。阿里无人超市开业后,零售业出现了一个声音:“2017年7月,将是重要的转折点。一场‘消灭收银员、消灭导购员、消灭服务员’的革命,浩浩荡荡开始了。”
互联网时代,三四年便会经过一轮大洗牌。
2008年,移动互联网刚刚萌芽,所有人都开始为PC互联网注入移动因素,渐渐抛弃传统互联网的思维,去寻找能真正扎根于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和土壤。
到了2012年左右,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开始加速,O2O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逐渐确立,服务由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大众点评和美团网是当年的典型案例。
而随着线上增长放缓、获客成本渐高,加上用户重新重视线下体验及商品、生活品质,互联网行业在2016年又展现了一个新趋势:线下流量开始重回视野,线上陆续向线下靠拢,“线下”成了下一个互联网获取用户的必争之地。共享单车、无人店便是最好的证明。
此外,从目前无人店运营的情况来看,的确有优于传统零售店之处。
第一,占地面积小。以缤果盒子为例,分为中号和大号便利店,占地面积各约12㎡和15㎡,但是其售卖的商品SKU与40m?2;便利店相当。
第二,节省人力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据缤果盒子负责人介绍,无人便利店以机器取代人工运营,其成本比普通便利店要少80%以上。
第三,价格更便宜。由于节省了人力、造价与运营成本,无人便利店售卖的商品比传统便利店便宜20%~30%。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更便利。无人店无需排队,结账全自助,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有体验过的顾客介绍,在店内购买了一瓶矿泉水,整个购买流程用时不到10秒。
从互联网时代的洗牌特点和无人店的优势来看,无人店似乎很有可能会成为零售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风口之上的质疑
我们探讨无人店是否会取代传统零售店,其根本是探讨它是否解决了目前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透过炙热的资本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表象,深入分析无人店,不难发现,作为只适合于特定场景,满足特殊需求的零售形式的无人店,无非是零售形式的一种。
从目前无人店的运营情况来看,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降低了人工和运营成本,但仔细剖析,无人店的显性成本和传统零售店相比是一个伪命题。
尽管无人店减少了线下的人力成本,但后期运营和维护成本并没有因此减少,其对商品管理和后台维护的成本甚至更高。
无人便利店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运营。运营的核心包括获客、选址、商品选择、日常补货、上货及货架维护、商品损耗管理、防损、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一系列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
对顾客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购物过程中,智能机器发生故障,谁能及时处理;购买的商品质量出现问题,该找谁。缤果盒子首家门店因未解决高温问题而暂停营业,反映出来的就是其中一个问题。
此外,在消费环境、产品和需求都在发生变化的当下,“消费升级”、“体验升级”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当越来越多的线上零售转移到线下,都在探寻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和消费体验时,无人店尽管提供了无需排队、手机支付的便利,但其服务体验是否能够真正做好,还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技术方面,无人店仍处于技术探索早期,做到真正的无人值守为时尚早。Amazon Go相关负责人曾表明,Amazon Go能够完美运营的条件是:店内少于20人或当消费者移动缓慢时。
简单来说,当店内过于拥挤时,Amazon Go可能会崩溃。国内同样面临这种尴尬,识别、传感、支付等无人化技术手段已相当成熟,难点在于消费者行为是随机的,实时传导到后台并且进行判断回传难度极高,准确率将大打折扣。
无人店最初的目的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使用大数据和智能软硬件,突破固有的便利店购物体验,以用户为中心,围绕每个用户个体进行专属服务,使用户获得切实的便利。
如果无人店不能通过大数据和智能软硬件解决场景与体验的痛点,增强顾客粘性,那么,它能否成为一种零售趋势,也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而且,目前无人店并非完全实现无人操作,实际上,它更像一个大型的“自助贩售机”,只是在品类上做了丰富,空间上做了扩容,在用户体验上可以直接触摸商品,支付的手段其实并未做到传感免支付,更多的是在扫描区域手持支付。
因此,准确来说,无人便利店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自助购物。
写在最后:关于诚信的一点探讨
从早期的自动售货机到无人飞机送货,再到无人店出现在街头,无人商业在现实中的版本层出不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人商业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人性考验,信用问题是无人店面临的一大挑战。
自动贩卖机出现的时候,曾被人当成垃圾箱,也有人动歪脑筋取货,后来演变成了自动贩卖机前面还要有专人看守。无人零售的发展将面对和自动贩卖机类似的风险,如果运营方需要额外投入大量的人力去监督、管理、整理的话,节省人工这一美好愿望就会落空。
早期,沃尔玛的“Scan&Go”项目和扫描仪方案失败的主要原因便是盗损率过高,由0.7%上升至3%。
此外,还有媒体报道,全时便利店在北京尝试推出无人便利店当天,就有顾客现场拿走了价值昂贵的货物而没有付钱;还有人往返好几次,拿走数袋价值不菲的烟酒,并且只支付了10元钱。
无人超市、无人收银的模式在国外已有实践。
在欧美、澳大利亚零售商店的无人自助售货通道,都会在机器附近安排一两名工作人员,一方面帮助顾客解决在购物时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无形的警示和监督。日本的无人收银,也不是无人便利店,是在“有人”便利店中,为减少排队,推出的无人收银台而已。
因此,要真正走向新零售,绝不是依靠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扫码方案,或者“线上、线下融合+物流”的方案,而是要真正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零售的无人化、智能化和信用化。
在重重考验之下,阿里的“新零售梦”还能实现吗?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砺石导语:这个周末,马云的“无人超市”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新技术给零售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对于传统零售商来说,只有通过全方位改善零售体验,全链条优化零售效率,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活下来。文媛媛&| 文2017年7月注定将是中国零售业史上重要的转折点。7月8日,马云的无人超市“淘咖啡”正式落户杭州。扫码进店,东西拿了就走,与之前媒体曝光的场景一模一样。在此之前的7月1日,上海第一家无人超市落地,24小时营业,没有一个员工;7月2日,深圳实现自动收银,全程再无收银员。没错,一场“消灭收银员、消灭导购员、消灭服务员”的革命,就这样浩浩荡荡开始了。而这仅仅是表面现象。无人超市并不是阿里首创,亚马逊早已开了先河。不过,在6月16日亚马逊宣布收购全食超市之时,这笔价值137亿美元的交易在美国造成了巨大影响。但对中国零售业来说,马云已经提出的新零售战略早已听得耳朵起了茧。2016年10月,在杭州云栖大会上,马云正式提出了“新零售”。新零售是什么呢?到今天,我们提到关于它最多的依然是“线上线下”结合。所以“淘咖啡”无人超市一开业,“新零售”三个字马上从大家脑海里蹦了出来。连宗庆后都加入了互联网巨头历来是风向标。事实上,传统零售也十分关注无人便利店。继欧尚、大润发之后,连锁巨头沃尔玛也在6月初推出了自助杂货售卖亭,而北京居然之家也将于今年7月开出无人便利店EAT BOX,乳业大佬伊利也计划在2000多个社区内推广和深兰科技合作推出的无人便利微店。不过,这都不如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和深兰科技签订的“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协议来的让人震惊。大家应该还记忆深刻,就在去年底的央视《对话》栏目上,宗庆后还怒怼马云的新零售是胡说八道,把实体经济搞得乱七八糟。如今局势却出现戏剧性转折。作为快消界的宗师级人物,宗庆后也曾尝试各种多元化业务布局零售业,但那些不是夭折便是以失败告终。从其娃欧商场的失败经验看,娃哈哈虽然做到中国最大饮料帝国,但走的却是经销商路线,并不具备现代零售基因。但近年来,无论是线下传统零售业还是线上电商都面临着不小的发展困境,降低成本、保持利润增长、寻求创新的发展路径,成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零售业共同追求的目标。本以为如此水火不容的两位大佬会在各自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然而,哇哈哈6月底宣布和阿里巴巴扶持的深兰科技达成战略合作,让人大跌眼镜。从此,哇哈哈正式从传统快消企业进军无人零售领域。看来,宗庆后已经放下曾经的“零售业的傲慢”,开始拥抱新零售变革。深兰科技自主研发的Take Go是陈海波的心血之作,Take go无人智能购物系统,应用了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生物识别、生物支付等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技术。与亚马逊Amazon Go相比,Take Go采用的是人自身的手脉识别,扫手就能进店。不需要像Amazon Go安装APP,进店和出店时都得扫一下。“娃哈哈目前有7000个经销商,如果每个经销商拿10台自动售货机的话,就是7万台,用售货机代替门店,可以减少人工工资、店铺成本、运输成本等,这对经销商和消费者是双赢。”由此看来,传统和电商布局新型零售模式已是大势所趋。新零售,不止于无人超市如果说2016年的风口是共享单车,今年,无人超市应该是最火的那个。6月底,阿里巴巴推出的“无人超市”计划一公布,立刻点燃了A股二级市场。阿里无人超市概念股汇纳科技、远望谷、新开普、神思电子、科蓝软件、民德电子、远方光电,都纷纷涨停。可见今年资本市场对于“无人超市”的期待之高。我们看到的阿里无人超市如此神奇,首先是蚂蚁金服“支付门”立的功。阿里无人超市之所以能让顾客不用掏钱包、不用掏手机就能完成支付,是因为顾客在离店前会经过一道“支付门”,它由两扇门组成,在通过“支付门”的几秒时间内,用户就会被自动扣款。这背后,是蚂蚁金服的物联网支付技术。在开张前,这套物联网支付技术的研发团队,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做了一次内测:把商品放进书包里、塞进裤兜里,多人拥挤在一个货柜前抢爆款,戴墨镜,戴帽子……测试结果显示,常态场景均能被识别,非常态场景大多数情况下也能被系统识别出并准确扣款。技术负责人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高级技术专家曾晓东介绍说,这套技术方案混合使用了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感应,再叠加非配合生物识别技术,以降低误判率。在曾晓东眼中,无人超市是这样的存在:每位进店客人都会被单独辨别,每一个商品都是数字化的商品,每一个订单都是一个数字化的订单,而支付是一个电子支付。无人超市不只是为了让客人在逛超市时有酷炫的体验,这一技术也是带领线下实体店开拓出零售业的新大陆。从前看似随机随意、瞬间即逝、逝去无痕的各种行为、互动以及各种细节,都能被系统性地数字化并沉淀下来,通过一套算法模型整理后,会让实体店老板前所未有地了解自己的店铺、以及自己的客人:客人逛超市最喜欢走哪条路线,哪个货架客流最密集,哪个货架客人停留的时间最长等等。那么,实体店老板从而可以针对性地做出决策,例如爆款商品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摆放的位置,客人最喜欢走的路线是否应该再优化一下货架以及商品摆放策略等。无人超市背后的技术,就是提高超市效率,降低超市成本,让超市变得更智能、更善解人意。而无人超市的本质,不仅仅是为了节省人工成本,而是消除中间环节。试想一下,在这种高效的商品流通中,不仅能完成全链路、全数据、全渠道的自我智能营销;还可以直接依据精准的消费者数据,从客户、物流、支付等环节完成链条数字化。所以,“无人超市”不是马云的最终目的,他想要的是消灭一切中间环节。重新定义实体店购物看到无人超市,我们再来看看马云新公布的战略——新批发。“批发”,这个词代表的意思本身就是消灭中间商。日至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总部举行2017投资者日大会,包括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CEO张勇在内的公司高管团队集体亮相,向逾350名全球机构投资者和剖析师引见阿里巴巴最新业务开展和战略目的。马云引见到:电商至今仅占中国社会消费者品批发份额的15%,假如电商能够和线下的85%的传统批发商协作,将是一个大快人心的结果,阿里巴巴“新批发”的根本雏形正在完成根底建设。马云在大会上表示,到2036年,阿里巴巴要效劳20亿消费者,发明10亿的经济效益和1亿个就业岗位。阿里巴巴“新批发”是天猫晋级为一家数据公司后,对人、货、场商业元素停止重构时,对价值与效率重新审视、体认后所取得的洞察。它的重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品牌营销和用户衔接的重构。基于海量的消费者数据,经过智能化的算法,构建多媒体内容社区,完成全链路、全媒体、全数据、全渠道的智能营销。供给链的重构。菜鸟物流和阿里云对客户人群精准辨认,缩短配送链间隔辨认,完成最快的包裹送达,从客户、物流、支付等环节完成链条数字化。销售通路的重构。以天猫为主体,速卖通、乡村淘宝、1688等渠道,构建掩盖全球、城市、乡村的海内海外、线上线下的全通路触达。最后是线上线下商业业态的打通和重构。投资银泰、百联、苏宁、三江购物等大型线下实体店,与SK2、Olay 等多个知名品牌完成线上线下会员打通,天猫的价值不再仅仅是线上销售额,而是用数据提升品牌价值、商品消费率和获取更多的用户时间。在中国市场上,新批发战略下的天猫也正在引领新一轮消费晋级。如果得到正确执行,马云的“新零售”愿景不仅可以重塑国内购物领域,还会让中国在零售创新方面一跃超过美国和欧洲。中国已经在融合社交媒体、网络搜索和电商方面走在了前面。结语如论如何,中国零售业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了,那些还抱着传统思维的传统零售商将很不好过。几天前,华联精品超市品牌BHG 3亿贱卖的消息就让人唏嘘不已,消费升级背景下如何寻求新的增长,不是卖好的、贵的东西消费者就买帐。但这也不能证明实体零售就走上了消亡之路。购物者仍需要实体店感触商品、社交和问询,进而获得网购无法复制的经验,对于传统零售商来说,只有通过全方位改善零售体验,全链条优化零售效率,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活下来。因为,电商巨头们越来越把注意力转向布局实体零售,而且他们走得更快。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百家”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无人超市关门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