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商标授权最新消息到期,年销230亿的巅峰还上得去吗

红牛商标授权将到期&,命运如同加多宝?
商标授权总有到期的那天。陷入商标授权危机的功能性饮料红牛母公司华彬集团目前正在通过不断收购国际饮料品牌,来应对即将出现的危局。据了解,红牛商标授权将于今年到期,而如果得不到泰国红牛的继续授权,接下来红牛的销售会受到大幅影响。在此背景下,7月1日,华彬集团决定将年初收购的挪威高端水品牌VOSS引入中国。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axwidth.800/tc./images8_gbicom_cn/c5ccbd7e0fda4f06af2efe2a7d41bf3a.png" ALT="1.png" DATA-ORIGIN-SRC="/uploads/ueditor/3.png"
TITLE="红牛商标授权将到期&,命运如同加多宝?" />
虽然当天华彬集团给VOSS召开了一个盛大发布会,请了不少时尚界人士,但是并没有向外界透露该公司未来会如何运作VOSS,也没有披露更多的细节,只表示会有含气和不含气两种口味,净含量一瓶375毫升。
资料显示,VOSS成立于1998年,属于挪威高级瓶装水制造商Voss of Norway
ASA(简称VOSS公司),今年1月红牛母公司华彬集团以1.0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对方约51%的股份。在业绩表现上,去年VOSS在全球50多个国家实现的总营收为7750万美元(约为5.16亿元人民币)。其中,VOSS的主要销售市场为美国,美国对该公司营收的贡献度高达70%。中国市场对VOSS的贡献度比较少,只有200万美元左右(约为1333.42万人民币)。
这些销售的实现,主要靠京东、天猫、1号店等电商渠道。记者发现,截至目前,VOSS在这些网站上仍有销售,在京东上一瓶进口的VOSS售价22.8元(375毫升装)。本次引入后,这些通过进口代理渠道进入我国市场的VOSS会不会受到影响?华彬快速消费品集团副总裁、VOSS中国CEO王东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下一步会逐步规范VOSS在中国各地的销售价格体系,不过不会过多干预现有代理商。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认为,近年来华彬集团加大力度引入国际快消品品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华彬业绩贡献比较大的红牛,目前正面临着商标授权到期的窘境。在局面还没明朗的背景下,华彬集团需要提前为未来做布局,如引入美国植物蛋白饮料唯他可可、儿童饮料果倍爽以及近日的VOSS,目的都是如此。
确实,记者查询资料发现,自从红牛商标授权出现不稳定局面,与红牛另一授权商奥地利红牛出现纠纷后,近年来华彬集团品牌在国际快消品市场上动作频频。2014年7月,华彬用1.65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唯他可可25%的股权,同年9月推出了唯他可可椰子水产品。
去年4月,华彬集团还从德国引入了儿童饮料果倍爽。如果算上今年的VOSS,华彬在快消品领域相当于一年引入一个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从1995年将功能性红牛饮料从泰国引入后,到2014年之前的十多年时间里华彬集团在饮料业上一直坚持只做红牛这一个品牌,从没有想过引入多品类发展。这也间接说明,华彬集团在快消品领域近两年来的转变,一个主要原因是担心自泰国红牛将商标授权给奥地利红牛后,2016年当其商标授权合同到期后会没有办法继续销售红牛,这对于华彬集团快消品业务而言,相当于被抽去了“肋骨”。
其实回过头想想,授权使用他人的商标并不如自己注册个商标实在,毕竟商标授权总有到期的一天。就像华彬集团现在所遇窘境一样,只能未雨绸缪。因为只要商标持有人不再授权,再用“红牛”商标就是侵权。商标就好比是战争中的盾牌,谁掌握商标拥有商标的专用权谁就是这个“盾牌”的主人,,享有专用权,不但可以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不受侵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反弹伤害给入侵的“敌军”。
来源:突袭网 (记者 陈芳)
【中细软温馨提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以配图表达,无他意。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大家都在找:
您的位置: --&
--& 中国红牛续约成功,续约期限或是10年!
中国红牛续约成功,续约期限或是10年!
中国红牛的命运到底会如何?这是年底快消人最关注的行业话题了。“中国红牛商标授权2016年到期”的话题在12月被推上顶峰,关于中国红牛的消息貌似也都不怎么乐观:传中国红牛的营销总监“下课”,拿赔偿走人;年节期间堆头以新品为主,红牛的“地位”被顺延,不准备投入任何费用;中国红牛的工作人员裁员30%-40%,按照经销商任务量配置业务员;甚至,还有消息称华彬新推出的能量维生素饮料“战马”将成为红牛的替代品……当然,这一切都得发生在中国红牛无法拿到商标续约的前提下。“华彬从红牛创始人许书标处获得的、在中国经营红牛业务的许可期,应该是20年。近年来,红牛的强盛给华彬集团带来了充裕的现金流,但同时也不得不面临一个巨大的隐忧,那就是品牌归属。”资深营销专家王利锋曾指出,在红牛创始人许书标逝世之后,其后人将泰国红牛的股权出让给了红牛的全球核心企业--奥地利红牛,随同转让的就是红牛的品牌资产。华彬集团在品牌授权许可到期之后,不得不和奥地利红牛进行品牌授权谈判。此前曾有传言称,奥地利红牛想要入股40%,这让谈判陷入僵局。所幸,根据食品板小编拿到的最新消息显示,本周三也就是12月21日,中国红牛已经续约成功,裁员程序也随之终止,工作人员得以继续留在原岗位,对于各方而言皆大欢喜。这一消息也得到了多位中国红牛员工及经销商的确认,基本是板上钉钉了。而此次续约的期限,有经销商称是10年(未核实),也保证了相对长期的稳定。虽然搞定了续约,但中国红牛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2015年中国红牛销售额超过230亿,是国内饮料市场第一单品,但这样的势头似乎并没有延续到2016年,部分地区经销商称红牛已经出现起伏迹象,这和红牛的调价政策不无关系。2016下半年,随着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新规定的出台,物流单程配送货物减少,为平衡成本,红牛平均进货价已经由原来的114/箱上调至116/箱,再加上以往“进50箱搭赠1箱”等活动的全面取消,经销商普遍面临着成本上涨的境遇。不过涨价事件并没有到此结束,有消息称,2017年红牛进货价有可能继续上涨至120元/箱。所以,华彬集团也早早开始着手应对,一是相关组织调整:2016年1月成立了华彬快速消费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来将实行大事业部,原来的集团销售管理部已经撤销,相关人员开始按品牌进行分流,原先高管将分别担任旗下各品牌的总裁。二是新品多元化并给予重要戏份。华彬近两年可谓新品不断,唯他可可、果倍爽、芙丝,再加上最新试销的PET瓶装功能饮料“战马”,新的产品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据知情人士透露,2017年华彬集团的投入力度将重点向新品倾斜,其中果倍爽和唯他可可更是重中之重,有望成为继红牛之后的再一波战略产品,目前唯他可可在KA等现代渠道的开发力度和体量已经有所增大,而高端水品牌芙丝的国产样品已经成型,预计将于2017年上市;PET瓶装功能饮料“战马”也将于2017年正式推广,零售价5元,有望借助与红牛的差异化包装抢占乐虎、东鹏特饮等品牌的市场份额。据悉,目前华彬高层会议仍在继续,具体续约细节及后续措施将在下周揭晓答案
最新行业动态
最新加入企业
最新供求信息
最新产品信息
最新原创新闻中国红牛商标授权2016年到期的消息就已流出
&&&&来源:东方经济网&&&&& 字号: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只能说不明确,一切都是未知数。&近日,就华彬集团子公司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红牛)是否获得商标授权一事,该公司的一名市场销售人员对记者说。
  去年,&公司还向我们传达了授权续约已经谈妥的消息,如今看来,只为稳定人心。&
  事实上,早在去年8月,中国红牛商标授权2016年到期的消息就已流出,只是中国红牛官方从未做出正面回应。
  采访获悉,在中国销售了二十年的中国红牛(金罐)是华彬集团拿到泰国天丝医药集团(泰国红牛)的授权后,于1995年12月开始拓展中国市场的。而市场上还有一种红牛饮料(银蓝色罐)是奥地利红牛(Red Bull GmbH),成立于1987年,并在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
  相同的是,中国红牛和奥地利红牛都是商标的被授权方。不同的是,如今中国红牛有可能失去这一授权。
  &种种迹象都在指向一个事实&&商标授权可能没有搞定。&前述销售人员说。
  临近春节的12月,对食品饮料行业而言尤为重要,这是贯穿整个年底的一个旺季,但中国红牛已经不打算在产品上投入任何费用了。
  CNY(Chinese New Year )期间,全渠道红牛原味的进货,只要能保证正常货架的销售就可以,堆头以新品(果倍爽、唯他可可、VOSS等华彬集团旗下的新产品)为主。等到2017年1月中旬接到通知后,区域就可以正常进行产品的销售&&&这是最新的会议内容,也就是说,红牛的&地位&已被公司顺延,这与往年大为不同。&前述销售人员说。
  与此同时,有消息称,&当下,中国红牛的促销政策向果倍爽倾斜,还将召开中国红牛的首次经销商大会&&&
  地位一同&下降&的还有中国红牛的工作人员。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小马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牛商标到期被起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