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论文判断题求大神解答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62|
上传日期: 08:44:3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大学《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阳光网【期末试题】 编辑:-1
  在大学期间学习了《宏观经济学》这本书之后,你掌握了哪些重要知识点?该怎样面对接下来的考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大学《宏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 ( A )
  (A)税收 (B)政府支出 (C)净出口 (D)投资
  2.财政政策的实际作用往往比简单乘数所表示的要小,这主要是因为简单乘数 ( C )
  (A)没有考虑时间因素 (B)没有考虑国际市场因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C)没有考虑货币和价格因素 (D)没有考虑货币政策的作用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 D )
  (A)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C)A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D)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4.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取决于 ( A )
  (A)货币需求 (B)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C)储蓄 (D)储蓄与投资
  5.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B )
  (A)0.25 (B)0.75 (C)1.0 (D)1.25
  6.下述哪一项不是经济在内的稳定器(失业补偿)( B )
  (A)累进税率制 (B)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的政府开支
  (C)社会保障支出 (D)农业支持力量
  7.根据简单凯恩斯模型,货币需求取决于 ( D )
  (A)实际收入和实际利率 (B)名义收入和实际利率
  (C)名义收入和名义利率 (D)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
  8.在下述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比较大 ( C )
  (A)非充分就业 (B)存在货币的流动性陷阱
  (C)投资对利息率的敏感程度较大 (D)现金持有率较低
  9.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也称为 ( B )
  (A)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隐性通货膨胀
  10.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 ( C )
  (A)货币供给量 (B)税率 (C)银行准备金率 (D)银行利息率
  11.当投资支出与利率负相关时,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 B )
  (A)与利息率不相关 (B)与利率负相关
  (C)与利率正相关 (D)随利率下降而下降
  12.对利率变动最敏感的是 ( C )
  (A)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的谨慎需求
  (C)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三种需求相同
  13.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 D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者物价指数
  (C)GDP平均指数 (D)以上均正确
  14.松货币政策的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 ( D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变 (D)难以确定
  15.以下四种情况,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 C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1 (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16.下列哪一种表述正确表述了利率传递机制的过程。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 ( A )
  (A)投资增加,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增加 (B)投资增加,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减少
  (C)投资减少,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增加 (D)投资减少,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减少
  17.不存在挤出效应的条件是 ( C )
  (A)实际货币需求总体上对利率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
  (B)实际货币供给总体上对利率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
  (C)投资需求总体上对利率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
  (D)投资需求总体上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
  18.引起LM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 ( B )
  (A)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B)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
  (C)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D)中央银行没有任何政策变动,但物价水平提高
  19.假设没有预期到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这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引起 ( B )
  (A)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C)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D)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20.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 C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21.下面哪一项是从国民收入的循环中的漏出项 ( C )
  (A)投资 (B)政府购买 (C)进口 (D)出口
  22.对一个经济来说,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 C )
  (A)总收入等于总支出,但不总是等于国民生产总值
  (B)总收入等于国民生产总值,但一般要小于总支出
  (C)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等于国民生产总值
  (D)只有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收入等于国民生产总值
  23.下面哪一项不是用要素收入法计算GDP时的一部分( D )
  (A)租金收入 (B)雇员报酬 (C)公司利润 (D)净出口
  24.某一经济中,若1995年的名义GDP为40000亿元,价格指数为200(1985年的价格指数为100),那么1995年的实际GDP以1985年的价格衡量应为 ( C )
  (A)200亿元 (B)400亿元 (C)20000亿元 (D)80000亿元
  25.总支出曲线表明了计划总支出与下列哪一项之间的关系 ( B )
  (A)可支配收入 (B)实际GDP (C)利率 (D)消费支出
  26.假如乘数为4,投资增加100亿元,均衡的实际GDP将 ( A )
  (A)增加400亿元 (B)增加大于400亿元
  (C)增加小于400亿元 (D)不能确定
  27.如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00%,公众把存款中的20%作为通货持有,那么货币乘数是 ( C )
  (A)3.33 (B)3 (C)4 (D)10
  28.贴现率是 ( B )
  (A)银行对其最有信誉的客户所收取的贷款利率
  (B)银行为其定期存款支付的利率
  (C)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支付的利率
  (D)当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时,中央银行所收取的利率
  2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政府债券将引起 ( D )
  (A)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基础货币增加
  (B)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从而基础货币减少
  (C)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基础货币减少
  (D)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从而基础货币增加
  30.下面哪一项不是公众持有货币的主要动机( A )
  (A)储备动机 (B)交易动机 (C)预防动机 (D)投机动机
  31.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以通过 ( D )
  (A)变动法定准备金率 (B)变动再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以上均是
  32.如果一个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中,那么 ( D )
  (A)利率的变动对投资没有影响
  (B)投资的变动对计划总支出没有影响
  (C)公开市场活动不会引起货币供给的增加
  (D)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对利率没有影响
  33.在正常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导致双重市场上 ( D )
  (A)均衡利率上升,均衡GDP上升 (B)均衡利率下降,均衡GDP下降
  (C)均衡利率上升,均衡GDP下降 (D)均衡利率下降,均衡GDP上升
  3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 ( B )
  (A)增加投资 (B)增加税收 (C)增加转移支付 (D)减少税收
  35.长期总供给曲线是 ( C )
  (A)向右上方倾斜的 (B)向右下方倾斜的
  (C)一条垂直线 (D)一条水平线
  36.当宏观经济均衡时 ( D )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经济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
  (C)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相交
  (D)社会总需求量等于社会总供给量
  37.如果实际通货膨胀低于预期的水平 ( C )
  (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失 (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
  (C)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 (D)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38.滞胀意味着实际GDP停止增长甚至下降,而 ( B )
  (A)通货膨胀率下降 (B)通货膨胀率上升
  (C)通货膨胀率保持稳定 (D)通货紧缩
  39.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 B )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D)失业和通货膨胀
  40.当国民经济中的生产能力过剩时,最好采取 ( A )
  (A)扩大总需求 (B)扩大总供给
  (C)扩大总需求和总供给 (D)扩大总需求或总供给
  41.如果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征税来增加政府开支,而这税款中的一部分本来为个人和企业用于消费和投资,一部分用于储蓄,那么挤出效应 ( A )
  (A)部分存在 (B)不存在 (C)全部存在 (D)不能确定
  42.总漏出大于总注入而造成的经济不均衡可通过以下哪项来调整? ( C )
  (A)刺激投资的增加 (B)减少税收 (C)A和B (D)提高边际储蓄倾向
  43.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的最多? ( D )
  (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抚养开支增加250亿美元
  (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美元
  (C)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美元
  (D)企业储蓄减少250亿美元
  44.如果边际储蓄倾向(MPC)小于平均储蓄倾向(APC),那么,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有
  (A)APC下降 (B)APC上升 (C)MPC下降 (D)MPC上升
  45.如果物价水平为2,实际国民收入总值为1000亿元,货币数量为400亿元,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为 ( C )
  (A)2.5 (B)4 (C)5 (D)10
  46.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实际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更大 ( C )
  (A)更多的人关心投资的时间 (B)很少有人关心投资的时间
  (C)其他金融资产对货币有较大的替代性 (D)其他金融资产对货币有较小的替代性
  47.引起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 ( D )
  (A)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B)政府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
  (C)中央银行决定降低贴现率 (D)本国汇率升值
  48.在衰退期间自发地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的总支出是 ( A )
  (A)消费支出 (B)政府购买 (C)投资支出 (D)净出口
  49.下列哪一种情况使短期生产函数向上方移动 ( D )
  (A)资本存量减少 (B)技术进步
  (C)所使用的劳动量增加 (D)物价水平上升
  二、计算题
  1.设一个国家的总量生产函数是:
  其中y和k分别指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技术进步率为2%,折旧率为4%,该国稳定状态的产出是多少?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其他不变,那么该国新的稳定状态产出又是多少?
  解:当达到稳定状态时有: k =
  代入数据得:(4%+1%+2%)k =28% k
  从而人均资本稳态水平k =16
  从而产出y=4
  同理,当达到新的稳态时,得k =1
  从而新的产出水平y=1
  2.一个封闭经济的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政府支出如下:
  C=400-400r+0.2Y
  I=240-400r
  (1) 构造IS曲线,并进行解释。
  (2) Y=1000时,利率水平为多少?Y上升至1020时,利率水平又为多少?
  (3) 政府支出提高到240,IS曲线将如何移动?
  解:(1)IS曲线为
  由于是封闭经济,所以Y=C+I+G
  整理得
  (2)由(1) 当Y=1000时,
  同理,当Y=1020时, =0.03
  (3)国家实行的是财政扩张政策,使的政府支出增加,从而国家计划总支出E增加,使IS曲线向右平移。移动后IS曲线变成
  三、简答题
  1.论述我国的四大经济目标及其联系。
  答:凯恩斯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四大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常常表现为GDP或产出水平,物价稳定则表现为通货膨胀,充分就业反映在失业率上,而国际收支平衡则与进出口相关。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联系表现为总供给曲线,即: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联系表现为奥肯定律,即:实际GDP变化率= 失业率变化率。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联系是通过国民经济恒等式来实现的。即: 。物价水平与充分就业的联系表现为菲利浦斯曲线,即: 。
  2.政府为鼓励私人投资,减少消费,并使总需求不变,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用IS-LM模型进行解释。
  答: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增加货币供给量,使LM曲线右移,从而使利率 下降,投资增加。②收缩性的财政政策,如增税,由 知,消费将减少。同时实行①②政策,可以使Y不变。
猜你感兴趣:
[大学《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相关的文章
【期末试题】图文推荐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求大神解决一个宏观经济学计算题考虑如下一个封闭经济中的情况:消费函数 C=200+0.75 ( Y-T );投资函数 I=200-25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 100 ;货币需求函数( M/P ) d=Y-100货币供应量 1000 ;价格水平是 2 .当政府购买从100增加到200时求:财政政策效果,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效果分别是多少?应该是财政政策效果,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分别是多少?
kwMT68TD57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根据Y=200+0.75(Y-100)+200-25r+G和M/P=Y-100r这两个式子,G是政府购买,分别计算G=100和200时Y的值,两者Y的差值为财政政策效果,然后100-这个差值就是挤出效应.乘数为差值/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苹果/安卓/wp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一、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流量指一定时期发生的变化的变量的数值。
2、 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3、 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正确。
4、 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缩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大于同期的实际GDP。
5、 用支出法统计的GNP,就是将该国在某一时期内的消费、投资、ZF购买和净出口四个方面的支出额加总。
6、 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7、 相对收入消费函数理论其论点可归纳为消费的示范效应和货币效应。
8、 ZF转移支付计入 GDP。)
9、 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0.75 。
10、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仅涉及产品市场。
11、 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比值称为加速数。
12、 均衡国民收入始终能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13、 在固定税制条件下,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
14、 IS-LM 模型与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都是总需求分析。
15、 税率变化对 IS曲线没有任何影响 。
16、 可以用 IS曲线来说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IS曲线与LM曲线在平面图上将空间分为上、下、左、右四个区域,左边区域中I<S及L<M。
17、 实际货币量等于名义货币量除以价格指数。
18、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导致均衡利率上升。
19、 LM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货币需求与供给是相等的
20、 LM 曲线呈水平状这个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此时,ZF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效,而实行财政政策有效。
21、 挤出效应是指ZF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2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西方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
23、 货币政策是ZF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4、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均衡。
25、 经济出现严重衰退迹象时,中央银行应该停止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26、 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
27、 自然失业率就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
28、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卖ZF债券。
29、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使得货币供给量减少。
30、 货币中性是指货币量的变化只会导致价格、工资等名义变量的变化,而实际变量(产量、就业)不会发生变化。
31、 无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32、 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
33、 全要素生产率等于产值增长率减去生产要素投入量增长率后的差额。
34、 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ZF的经济干预是必要的。
35、 菜单成本被用来说明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
36、 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包括超额准备金和现金外流出银行,使得存款乘数变大。
37、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均认为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涨的替代关系。
38、 从价格上涨的速度来分类通货膨胀,可以分为成本性通胀和结构性通胀。
39、 通货膨胀表现为所有商品的价格的普遍性上扬。
40、 IS曲线是表示投资与储蓄二个变量的组合关系的轨迹。
41、 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变大、变小或不变均有可能,不能确定。
42、 在货币需求函数中,L与实际收入y正相关,与利率r负相关。
43、 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储蓄与投资。
44、 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45、 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46、 一般地说, 某个大学生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摩擦性失业。
47、 一般地说,通货膨胀会使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损。
48、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中强调的减税意在刺激总需求,而供给学派的减税意在通过提高企业与劳动者的积极性而刺激总需求。
49、 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动等的投入,还取决于技术、教育与制度等因素。
50、 货币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业务是最常用的工具。
载入中......
大胡子先生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流量指一定时期发生的变化的变量的数值。
×2、 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3、 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正确。
×4、 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缩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大于同期的实际GDP。
×5、 用支出法统计的GNP,就是将该国在某一时期内的消费、投资、ZF购买和净出口四个方面的支出额加总。
×6、 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7、 相对收入消费函数理论其论点可归纳为消费的示范效应和货币效应。
×√ 8、 ZF转移支付计入 GDP。
√9、 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0.75 。
√10、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仅涉及产品市场。
×11、 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比值称为加速数。
×12、 均衡国民收入始终能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13、 在固定税制条件下,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
√14、 IS-LM 模型与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都是总需求分析。
×15、 税率变化对 IS曲线没有任何影响 。
×16、 可以用 IS曲线来说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IS曲线与LM曲线在平面图上将空间分为上、下、左、右四个区域,左边区域中I<S及L<M。
√17、 实际货币量等于名义货币量除以价格指数。
×18、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导致均衡利率上升。
√19、 LM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货币需求与供给是相等的
×20、 LM 曲线呈水平状这个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此时,ZF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效,而实行财政政策有效。
×21、 挤出效应是指ZF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2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西方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
×23、 货币政策是ZF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4、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均衡。
√25、 经济出现严重衰退迹象时,中央银行应该停止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26、 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
√27、 自然失业率就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
×28、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卖ZF债券。
√29、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使得货币供给量减少。
√30、 货币中性是指货币量的变化只会导致价格、工资等名义变量的变化,而实际变量(产量、就业)不会发生变化。
×31、 无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32、 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
×33、 全要素生产率等于产值增长率减去生产要素投入量增长率后的差额。
×34、 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ZF的经济干预是必要的。
×35、 菜单成本被用来说明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
×36、 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包括超额准备金和现金外流出银行,使得存款乘数变大。
×37、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均认为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涨的替代关系。
×38、 从价格上涨的速度来分类通货膨胀,可以分为成本性通胀和结构性通胀。
×39、 通货膨胀表现为所有商品的价格的普遍性上扬。
×40、 IS曲线是表示投资与储蓄二个变量的组合关系的轨迹。
×41、 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变大、变小或不变均有可能,不能确定。
√42、 在货币需求函数中,L与实际收入y正相关,与利率r负相关。
√43、 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储蓄与投资。
√44、 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45、 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46、 一般地说, 某个大学生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摩擦性失业。
×47、 一般地说,通货膨胀会使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损。
×48、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中强调的减税意在刺激总需求,而供给学派的减税意在通过提高企业与劳动者的积极性而刺激总需求。
√49、 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动等的投入,还取决于技术、教育与制度等因素。
√50、 货币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业务是最常用的工具。
Share Happiness.——Steven Tung
大胡子先生
关于ZF转移支付计入 GDP的问题
实际上有两个方面
(1)从核算角度看,从最终用途角度上,转移支付不是最终消费掉的,以最终消费为标准的支出法核算,核算时不应计入GDP。
(2)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数值上,不管经过多少个环节最终消费掉,这部分“数值”总是最终消费的一部分,因此是GDP中的一部分。
Share Happiness.——Steven Tung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判断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