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温和上涨”还能持续多久

房地产行业:人民日报定调房地产稳定发展,名义房价温和上涨或是理想选择
人民日报刊登万科专访,定调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1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万科总裁郁亮专访《楼市不存在崩盘风险》,对近期甚嚣尘上的中国房地产“崩盘论”和“暴涨论”进行批驳,肯定了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和重要作用,提出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改革,加快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本轮房价上涨缘起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过度化,开发商购地与购房者购房同时加杠杆,表现出楼市化和房产资产化现象。我国不存在楼市崩盘风险,但也需防范房价暴涨形成资产泡沫,对整个国家金融系统造成威胁;名义房价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温和上涨,增速比居民收入的增速略低或涨幅比其他大类资产小,或是理想选择。
需大力解决普通居住问题,出台长效举措,包括热点城市大力发展保障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扩大住宅土地供给,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加大开发强度,利用轨道交通发展卫星城和产业新城,关注房地产服务需求等。
聚集效应下城市分化不可避免,区域增长极凸显,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将使高附加值经济活动进一步集中;人口、资本、资源加速流入核心城市,对收入、租金与资产价格形成强支撑;同时周边城市迎来难得的产业承接机遇,带动城市建设、人口流入和收入增长。
政策继续强化因城施策,近期市场面成交量跌价稳,豪宅成交放量70%
政策面继续强化因城施策,金融手段严控资产泡沫,加大力度去库存;市场面量跌价稳,一线城市成交面积下滑明显,环比下降18.47%,同比下降26.73%;11月百城住宅价格环比涨0.88%(10月环比涨1.65%,9月环比涨2.83%),涨幅持续回落。
月,北上广深豪宅(2000万以上)成交超5000套,同比增长约70%;预估今年房企"千亿俱乐部"将达到12~13家;房企集中度进一步提高,TOP100房企市场份额将逼近50%;预估2016年房地产全年销售面积约14.5亿平方米,销售金额约10.8亿元,销售均价约7500元。
建议关注温和放量的二三线地产和土地存量的龙头房企
在高资产泡沫城市持续加码调控的情况下,建议关注未受调控政策影响,成交温和放量,均价创出新高,出清周期持续下降的二三线城市地产股,如;同时由于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马太效应下建议关注拥有大量存量土地储备资源的行业龙头企业,如、、华侨城。
美联储加息预期明确,人民币贬值趋势导致资本外流加剧
房地产行业调控时间过长导致企业现金流出现大面积断裂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买车容易选车不易 怎么买最划算?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最新播报:
房价“温和上涨”还能持续多久?
  无论是基于上述局部市场的恐慌,还是基于我国极其悬殊的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均表明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房价不仅已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动力,即使“温和上涨”也极难有效持续。
  3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月份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减少,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则与1月份相同,而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2月份的整体房价涨幅均有所回落。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为“温和上涨”。客观而论,对于我国当下经济现状,房价告别此前两年的“大幅上涨”,进入“温和上涨”的通道,确实是一个好现象。因为,无论是房价的持续“大幅大涨”、还是房价的急速“大幅下跌”,我国当下经济均无法承受其重。
  假如我国房价持续“大幅上涨”,那么,不仅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当前房价与居民收入已经严重脱节),而且更会阻碍我国宏观经济的深化调结构。因为,房价的持续“大幅上涨”,必将会导致我国经济进一步“过热”,这显然与调结构的“适当降温”不一致。
  假如房价“大幅下跌”,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固然会为之叫好,但已购房群体、尤其是按揭购房群体却会大声叫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房价一旦“大幅下跌”,总额逾10万亿元的房地产开发和购房融资款(包括贷款、信托等),其坏账率将不可避免地提高,从而不仅可能会导致局部的金融风险,而且还会对我国持续下行的经济走势形成巨大冲击。
  似此,房价的“温和上涨”或“温和下跌”,对我国当下经济均可起到正向反馈作用,而如果“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则对我国当下经济造成较大的负面冲击。对于2014年的我国经济,房价的“温和波动”,对我国经济的深化结构调整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为结构调整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而且可以减少来自房地产“过热”或“过冷”所带来的决策忌惮。
  房价进入“温和上涨”的通道,确实是一个好现象,但问题是,房价的“温和上涨”,是否能够永远持续?
  自今年以来,包括杭州、南京等多个城市不时传来个别楼盘价格大幅跳水的消息,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近期也均暂停了部分房贷,这种迹象明白无误地表明,部分开发商和商业银行对我国历年难降的房价,事实已经产生了恐慌心态,而这种恐慌心态一旦大面积漫延,极可能会引发我国房价正式进入大幅下跌的拐点。
  事实上,无论是基于上述局部市场的恐慌,还是基于我国极其悬殊的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均表明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房价不仅已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动力,即使“温和上涨”也极难有效持续。
  尽管,房价的“温和上涨”,要比“大幅上涨”和“大幅下跌”好,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对此过度强调,更不可通过行政手段刻意创造房价的“温和上涨”景象。
  之于当下而言,无论是基于未来房价必将到来的理性回归,还是基于呼应当前仍处于经济下行区间的深化调结构,我国房价的“温和下跌”,显然比“温和上涨”更合适。
  □杨国英(财经评论人)
[责任编辑:房价“温和上涨”还能持续多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为“温和上涨”。客观而论,对于我国当下经济现状,房价告别此前两年的“大幅上涨”,进入“温和上涨”的通道,确实是一个好现象。因为,无论是房价的持续“大幅大涨”、还是房价的急速“大幅下跌”,我国当下经济均无法承受其重。
原标题:房价“温和上涨”还能持续多久?
■ 楼市观察无论是基于上述局部市场的恐慌,还是基于我国极其悬殊的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均表明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房价不仅已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动力,即使“温和上涨”也极难有效持续。3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月份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减少,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则与1月份相同,而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2月份的整体房价涨幅均有所回落。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为“温和上涨”。客观而论,对于我国当下经济现状,房价告别此前两年的“大幅上涨”,进入“温和上涨”的通道,确实是一个好现象。因为,无论是房价的持续“大幅大涨”、还是房价的急速“大幅下跌”,我国当下经济均无法承受其重。假如我国房价持续“大幅上涨”,那么,不仅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当前房价与居民收入已经严重脱节),而且更会阻碍我国宏观经济的深化调结构。因为,房价的持续“大幅上涨”,必将会导致我国经济进一步“过热”,这显然与调结构的“适当降温”不一致。假如房价“大幅下跌”,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固然会为之叫好,但已购房群体、尤其是按揭购房群体却会大声叫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房价一旦“大幅下跌”,总额逾10万亿元的房地产开发和购房融资款(包括贷款、信托等),其坏账率将不可避免地提高,从而不仅可能会导致局部的风险,而且还会对我国持续下行的经济走势形成巨大冲击。似此,房价的“温和上涨”或“温和下跌”,对我国当下经济均可起到正向反馈作用,而如果“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则对我国当下经济造成较大的负面冲击。对于2014年的我国经济,房价的“温和波动”,对我国经济的深化结构调整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为结构调整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而且可以减少来自房地产“过热”或“过冷”所带来的决策忌惮。房价进入“温和上涨”的通道,确实是一个好现象,但问题是,房价的“温和上涨”,是否能够永远持续?自今年以来,包括、等多个城市不时传来个别楼盘价格大幅跳水的消息,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近期也均暂停了部分房贷,这种迹象明白无误地表明,部分开发商和商业银行对我国历年难降的房价,事实已经产生了恐慌心态,而这种恐慌心态一旦大面积漫延,极可能会引发我国房价正式进入大幅下跌的拐点。事实上,无论是基于上述局部市场的恐慌,还是基于我国极其悬殊的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均表明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房价不仅已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动力,即使“温和上涨”也极难有效持续。尽管,房价的“温和上涨”,要比“大幅上涨”和“大幅下跌”好,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对此过度强调,更不可通过行政手段刻意创造房价的“温和上涨”景象。之于当下而言,无论是基于未来房价必将到来的理性回归,还是基于呼应当前仍处于经济下行区间的深化调结构,我国房价的“温和下跌”,显然比“温和上涨”更合适。□杨国英(财经评论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您所在的位置: > >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无论是基于上述局部市场的恐慌,还是基于我国极其悬殊的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均表明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房价不仅已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动力,即使“温和上涨”也极难有效持续。
3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月份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减少,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则与1月份相同,而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2月份的整体房价涨幅均有所回落。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为“温和上涨”。客观而论,对于我国当下经济现状,房价告别此前两年的“大幅上涨”,进入“温和上涨”的通道,确实是一个好现象。因为,无论是房价的持续“大幅大涨”、还是房价的急速“大幅下跌”,我国当下经济均无法承受其重。
假如我国房价持续“大幅上涨”,那么,不仅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当前房价与居民收入已经严重脱节),而且更会阻碍我国宏观经济的深化调结构。因为,房价的持续“大幅上涨”,必将会导致我国经济进一步“过热”,这显然与调结构的“适当降温”不一致。
假如房价“大幅下跌”,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固然会为之叫好,但已购房群体、尤其是按揭购房群体却会大声叫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房价一旦“大幅下跌”,总额逾10万亿元的房地产开发和购房融资款(包括贷款、信托等),其坏账率将不可避免地提高,从而不仅可能会导致局部的金融风险,而且还会对我国持续下行的经济走势形成巨大冲击。
似此,房价的“温和上涨”或“温和下跌”,对我国当下经济均可起到正向反馈作用,而如果“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则对我国当下经济造成较大的负面冲击。对于2014年的我国经济,房价的“温和波动”,对我国经济的深化结构调整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为结构调整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而且可以减少来自房地产“过热”或“过冷”所带来的决策忌惮。
房价进入“温和上涨”的通道,确实是一个好现象,但问题是,房价的“温和上涨”,是否能够永远持续?
自今年以来,包括杭州、南京等多个城市不时传来个别楼盘价格大幅跳水的消息,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近期也均暂停了部分房贷,这种迹象明白无误地表明,部分开发商和商业银行对我国历年难降的房价,事实已经产生了恐慌心态,而这种恐慌心态一旦大面积漫延,极可能会引发我国房价正式进入大幅下跌的拐点。
事实上,无论是基于上述局部市场的恐慌,还是基于我国极其悬殊的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均表明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房价不仅已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动力,即使“温和上涨”也极难有效持续。
尽管,房价的“温和上涨”,要比“大幅上涨”和“大幅下跌”好,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对此过度强调,更不可通过行政手段刻意创造房价的“温和上涨”景象。
之于当下而言,无论是基于未来房价必将到来的理性回归,还是基于呼应当前仍处于经济下行区间的深化调结构,我国房价的“温和下跌”,显然比“温和上涨”更合适。
□杨国英(财经评论人)
[ 03-16][ 03-07][ 03-04][ 02-27][ 02-26][ 02-26][ 02-25]
【字号 大 中 小】
大学城酷图
福建今日重点
国际国内热点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
举报邮箱: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7
国新办发函[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白)010-(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