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劳务合同不用缴纳社保保

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公司未按实际工资基数缴纳社保是否是违法?
本人基本工资为8000元,职位补贴为3500元,但今年公司一直以5000元为基数缴纳社保,是否违法,本人是否可以以这个为理由要求公司解除,并要求按违法补偿经济金及双倍?
律师回答地区:广东-广州咨询电话:15920***帮助网友:49735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3 人跟公司协商缴纳,公司不同意的及时走法律程序解决,如劳动仲裁等。 21:28地区:广东-深圳咨询电话:帮助网友:14482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49 人你好,公司行为违法,但是你不能直接以这个理由解除合同,要先向社保局投诉。 22:29地区:广东-深圳咨询电话:帮助网友:29099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75 人违法。可要求补足。但如果没有其他理由,很难要求经济补偿金。 10:24地区:广东-深圳咨询电话:帮助网友:29764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2 人公司的做法是不符合规定的,社保问题只能到社保部门投诉要求解决。要达到一定条件你的辞职才能得到赔偿金 16:29地区:广东-深圳咨询电话:13714***帮助网友:1739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不可以的 22:14地区:广东-深圳咨询电话:13823***帮助网友:1833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建议委托律师处理。 10:28用人单位被起诉未缴社保的赔偿标准是怎么规定?
我的图书馆
用人单位被起诉未缴社保的赔偿标准是怎么规定?
理法师:养老保险具体缴纳办法具有政策性、地区性,下面案例为重庆地区,仅供参考。【案情回放】原告于1996年8月到被告重庆市某环卫所从事环卫工作,日与被告解除劳动关系,工作期间被告未为原告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日,原告仲裁后不服诉至法院,请求被告赔偿未为原告办理养老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原告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损失21万元。一审法院认为,原告于1996年8月至日与被告形成劳动关系,期间被告未为原告缴纳养老保险。因原告系农村户口,参照《重庆市农民工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渝办发〔号)的规定,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从日起开始实施。因此日之前,被告未为原告缴纳养老保险不归责于被告,而日起至原告与被告解除劳动关系时止,只能缴纳几个月的保险费用,且解除劳动关系后个人不能接续养老保险,即原告从日起至原告退休(55周岁)时不能缴纳累计满180个月的养老保险费,《重庆市农民工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参加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工,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实际缴费累计不满180个月的,由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故被告未为原告办理养老保险,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又不能补办,应赔偿原告从日至日期间,被告应向社保机构缴纳的用人单位应缴费金额966元,原告的其余请求予以驳回。二审法院认为,因养老保险具体缴纳办法具有政策性、地区性,一审法院参照适用地方政府规章制度及相应的政策规定,判决环卫所赔偿原告从日至日期间,应向社保机构缴纳的用人单位应缴费金额966.35元并无不当,故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不同观点】&劳动者认为:根据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依法为劳动者办理养老保险,按时缴纳养老保险费,此为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未按法律规定为劳动者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遭受损失,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侵害,应当赔偿劳动者遭受的养老保险待遇损失,按照社会保险法律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进行赔付。用人单位认为: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养老保险,违反的是行政管理法,其法律关系是社会保险征缴部门与用人单位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法律关系,用人单位违反该义务是向国家承担行政责任,而不是向劳动者承担责任。现行法律没有规定用人单位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费必须承担支付劳动者养老保险待遇的法律义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养老保险致其不能享受养老待遇,要求用人单位按养老保险待遇标准支付养老金的请求没有法律依据。某律师认为:我国劳动合同法将社会保险纳入到劳动合同的条款而成为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之一,用人单位应赔偿劳动者的损失,但损失的具体范围法律无明确规定,可将损失确定为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办理养老保险而减少的支出,即用人单位因此获得的利益。社保机构认为:根据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应当纳入社会保险基金。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金,应由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将用人单位应当缴给社保部门,纳入保险基金的养老保险费直接判给劳动者,不符合社会保险法规的相关规定。【法官回应】用人单位未履行法定义务而获利益可作赔偿标准&一、社会保险损失赔偿案件的受理我国劳动合同法将社会保险纳入到劳动合同的条款而成为劳动合同的内容之一,并规定社会保险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不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即为不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利益受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实际的债权债务关系,由此引发的争议属于“因履行劳动合同的争议”,应具有可诉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法院应当受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明确将社会保险损失赔偿纠纷纳入诉讼解决,并将适用主体扩大到在职的劳动者,适用时间不限于劳动者退休后。因此,对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劳动者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属于社会保险争议纠纷,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二、社会保险损失赔偿案件的裁判规则1.举证责任的承担根据《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的规定,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社会保险待遇损失,应具备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保手续并缴纳社保费;二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三是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产生损失。对于第一个条件,应由劳动者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基于劳动关系有办理社会保险的法定义务但未给办理。对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否补办的举证责任原则上由用人单位承担,因为给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系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若能为劳动者补办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补办,只有在社保机构明确表示不能补办,且经法院确认社保机构确实不应补办时,才能发生损害赔偿之债。也即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否补办上必须由法院作出确认,这是为了能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如果经确认社保机构可以为劳动者补办社会保险,法院应驳回劳动者赔偿请求,并告知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寻求解决,由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补办社会保险。对于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损失,一般来说未缴纳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而遭受的损失是即时损失,未缴纳养老保险损失是累计损失,延迟损失。但需确定损失的具体范围以确定赔偿的标准,劳动者社会保险损失的确定是司法实践面临的难题。&2.赔偿标准的确定根据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原则,全部赔偿是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规则,即侵权行为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大小,应当以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为依据,予以全部赔偿。但鉴于社会保险损失核算的复杂性以及损失的不确定性,《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并未明确损失的确定标准和具体赔偿标准,如何确定劳动者的全部损失给司法实践带来巨大挑战。以养老保险为例,不同的劳动者根据各自的缴费情况养老金金额各有不同,在没有养老保险缴费记录的情况下,社保机构很难核算养老金的金额。再以医疗保险为例,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未产生医疗费用,是否就认定劳动者没有医疗保险损失,而只能待产生医疗费用后才能请求用人单位赔偿?笔者以为,在社会保险损失难以明确核算的情况下,参照民事法律的一般原则,将损失范围确定为未履行法定义务一方因此而减少的支出,即用人单位因此获得的利益,将用人单位不履行法定义务而获得的利益间接确定为劳动者的损失,依此为据确定社会保险损失赔偿的标准,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裁判思路。此种裁判思路虽然尚未能补偿劳动者的全部损失,但却能抑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同时防止企事业单位因大量社会保险赔偿案件陷入经济困境,从长远来看可实现惩治用人单位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衡平劳动者、用人单位、社保部门三方利益的立法目的。本案为养老保险损失赔偿纠纷,一审法院经书面咨询当地社会保险局,确认社保部门不能为原告补办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照地方政府规章《重庆市农民工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将用人单位未履行为劳动者办理养老保险,缴纳养老保险费而获得的利益确定为劳动者的损失,判决被告将应向社保机构缴纳的社会保险费金额支付给原告。二审法院认为因养老保险具体缴纳办法具有政策性、地区性,一审法院参照适用地方政府规章及相应的政策规定作出的判决并无不当,维持了一审判决。(&张娇东: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
馆藏&1155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查看收益 >>
100家网站,47265最新意外险产品
轻松输入,一键查看结果
好险啊有超过100家合作机构
合作航空公司
其它合作机构
Copyright (C)
Haoxiana,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目录: &
[字体大小:大中小]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费合法吗?
& & & &一、案情
& & & &王某是外来务工人员,日进入本市某酒店工作,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时,王某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部分承担过多为由,书面承诺放弃酒店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酒店每月支付其社保补贴200元。2014年10月,王某听说社保可以全国转移,又要求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以有约在先为由予以拒绝。于是王某询问单位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 & & &二、案例分析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2013年,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天津市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规定》(津人社局发[2013]24号)第15条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纳或少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双方约定无效,应视为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 & & &由此可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法定义务。根据前述规定,王某与用人单位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作出的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无效,单位应按照规定为王某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否则王某可以按照《关于印发社会保险缴费举报投诉办理工作规程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4]50号)规定,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区县联合执法办公室举报投诉。
相关信息:
中央部门链接
天津市链接
滨海新区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签订合同缴纳社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