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是不是指生产工业智能化概念,服务工业智能化概念

工业4.0+服务4.0两圈融合,双星轮胎亮出改革“撒手锏”_本网特稿_大众网
2016专题汇总>2016媒体行>沿途采访>东线>青岛>本网特稿' />
9月23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东线采访团来到位于青岛的双星轮胎工业4.0(智能化)产业园,在这里,高度自动化、信息化的智能生产线改变了大家对于轮胎工厂的传统印象。
工业4.0智能化工厂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资源和质量管理成本,实现了高端、高差异化、高附加值、低退赔率。
定制轮胎、配套出行服务让大家感受到了双星“工业4.0”和“服务4.0”对于轮胎业涅重生的巨大动力。
作为山东省目前唯一一个国有上市轮胎公司,双星集团早在三年前就就开始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的工作。
  大众网青岛9月23日讯 提起轮胎工厂,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黑乎乎的烟尘、翻滚的热浪和灰头土脸的工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轮胎业是需要去产能的重要行业,作为山东省目前唯一一个国有上市轮胎公司,双星集团早在三年前就开始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的工作。9月23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东线采访团来到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的双星轮胎工业4.0(智能化)产业园,在这里,智能化生产线改变了大家对于轮胎工厂的传统印象,“卖产品”+“卖服务”的转型让大家感受到了双星“工业4.0”和“服务4.0”生态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的“撒手锏”效果。
  劳动生产率是过去三倍,工业4.0智能化改变轮胎工厂
  作为传统的劳动、资金、资源三密集型产业,轮胎业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傻粗累脏”的形象,但是走进双星轮胎工业4.0产业园,智能整洁的车间让采访团的记者们很难将这些负面修饰词与眼前的轮胎生产联系到一起。
  所谓工业4.0,指的是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性化的产品供应。在双星集团的轮胎流水线上,关节机器人和工人密切配合,如同默契的伙伴互补工作;车间里,AGV小车无需人控,自动穿梭运送物料;成品入库,不用工人汗流浃背地搬运,智能化成品立体仓储中,堆垛机器人将一切代劳……整个生产流程中,工人只需要进行关键工序的确认和调整,摁几个按钮,粗笨工作几乎可全部由机器人完成。
  这样的改变,都是双星集团推进“工业4.0”生态圈建设取得的成果,它带来的是人力成本的大幅降低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产品产量质量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以前这样的生产规模需要1000名工人,现在只需要不到300人。”双星集团副总经理李勇博士告诉采访团的记者们,“劳动生产率是过去的三倍,产品不良率下降约80%。而且这些设备中有80%以上是双星集团自己生产的。”
  李勇介绍说,“工业4.0”生态圈不仅可以为用户创造高端、高差异化、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可以为行业提供智能装备、整体方案和标准服务。“从整个行业来看,不通过自动化、信息化升级提升行业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改变轮胎行业落后的局面是不可能的。”李勇说。
  去产能不去收入,服务4.0推广需求实现利润翻番
  轮胎生产的“工业4.0”生态圈成为双星轮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个“撒手锏”,而另一个“撒手锏”――汽车后市场“服务4.0”生态圈则创造着轮胎业的新业态,让这一传统行业“去产能不去收入”,涅重生。
  双星集团率先在轮胎行业建立的汽车后市场“服务4.0”生态圈是指通过双星轮胎切入,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路上路下无处不在,整个系统从用户交互到用户体验、交易、选择服务方式、实际上门服务、服务评测,全流程闭环。
  在双星集团的企业文化大厅,采访团的记者们打开双星搭建的星猴服务网和移动星猴APP,换轮胎、做保养、换轮辋、买配件、去洗车……各种快捷服务几乎涵盖了车辆使用和出行的各个方面,创造了由提供产品到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高水平需求,而且在将来,不仅用户可以在网上定制个性化产品,创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双星进行交互设计。
  双星集团的“服务4.0”生态圈实现了与用户的打通,通过交互、交易,服务过的用户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实现从有效供给到创造需求。生态圈内的轮胎创客网不仅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而且可以整合全球的研发资源,不仅可以为双星轮胎服务,还可以为其他品牌的轮胎及汽车后市场服务。
  李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双星轮胎的销售收入当中,80%以上是双星轮胎产品,在智能服务搭建以后,卖双星产品占三分之一,通过卖其他产品和服务将占三分之二。
  双星“服务4.0”和“工业4.0”两圈建成后,相互融合,将形成产业物联网生态圈,“工业4.0”+“服务4.0”的供给侧改革“撒手锏”让一度陷入困境的双星轮胎涅重生,三年多来淘汰了60%以上落后产能和产品,但却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销量、效益持续三年双增长的企业,其中2014年利润增长100%以上、2016年一季度利润增长又实现177%。
  (大众网―山东24小时记者 马俊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需要网络实名认证的场景越来越多,当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郭小波表示,这种“数据加密”性质的“网上二代证”在保护了公民隐私信息的同时,也解决了公民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被“盗用”“冒用”问题。
09-23 17-09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一入网络深似海,从此隐私是路人。信息泄露业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且环环相扣。小编带你走进信息泄露的“暗黑工厂”一探究竟!
09-23 19-09中国青年网
9月21日上午,在成都市皇经楼西路旁一无名道路,一名年轻孕妇突然跪地不起,羊水破裂,临盆在即。在附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童大哥闻讯赶了过来,看到母子坐在路边,马上去超市花400元买来一罐奶粉、一只奶瓶。
09-23 08-09华西都市报
昨日下午,广安邻水县丰禾中学教职工宿舍里,刘银中将手机几乎贴在脸上,终于看到时间“4点14分”,第二节课就要下课了。他走出宿舍,前往几十米远的教学楼3楼高三四班的教室,他是该班的数学老师。
09-23 08-09成都商报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李晓驷22日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欧关系和中奥关系带来新的机遇,中奥双方应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双边关系更上一层楼。奥地利国民议会宪法委员会主席维特曼在致辞中说,中国正在推行“一带一路”建设,将目光从关注本国、亚太地区投向中亚、欧洲。
09-23 19-09中国经济网
据外媒报道,23日,地中海移民船翻覆事件的搜救人员又找到了部分遇难人员的遗体,使此次事件的遇难人数上升到79人。幸存者称,这艘船只从埃及前往意大利的途中,在港口城市罗塞塔的外海翻覆。
09-23 19-09东方网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从智能生产到智能服务 德国工业4.0“教父”详解智能化大趋势-中国金属网
国内市场行情
国际市场行情“工业4.0” 德系车企迈向智能化 数字化
> “工业4.0” 德系车企迈向智能化 数字化
“工业4.0” 德系车企迈向智能化 数字化
编者按:德国正在不断推进“工业4.0”规划,“工业4.0”是指大数据与传统制造业的结合,德国制造商开始纷纷加速提升其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水平,作为德国经济支柱的汽车制造业自然也不会落后。
  毋庸置疑,汽车业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随着汽车生产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厂商的工厂越来越多,然而这还不够。本文引用地址:  除了自动化,德国车企在制造领域、更朝着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实际上,很多汽车制造商早就开始使用机械臂代替工人进行高精度作业,这些大多被固定在装配线的某一位置,进行着机械性操作。现在,车企希望工业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化,能主动参与生产过程。此外,他们还运用大数据在旗下工厂建立智能物流系统,让其工厂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升级。  工业机器人更加智能化  近日,大众集团材料与制造研发负责人费希尔在一次研讨会上表示,在贯彻“”规划方面,大众集团正在思考怎样让工业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化,让其能自由移动,更好地参与生产的全过程。对于大众集团而言,未来智能化工厂的一个关键所在就是那些能在整个工厂内自由移动、可以自己决定下一步做什么的高度智能机器人。  关于大众集团如何践行“”的问题,费希尔回答道:“我们正在讨论使用机器人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而且是可以自由移动的机器人。”他继续说:“大众集团希望未来的工业机器人足够智能化,可以自行决定生产流程。”这是大众集团对于“”如何改变汽车制造业的一大设想。  德国克劳斯玛菲塑料机械公司技术主管莱因哈德·希弗表示,目前“工业4.0”并没有完善、确定的定义。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制造商可以利用科技公司开发的数据截取和分析技术,再深入地应用于生产制造。操作人员可以准备好所有原材料和零部件,设定好机器在何时启动生产,让机器人进一步组织生产工作。“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多人机之间的互动,而且在这一领域会实现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他说。  费希尔表示,除了可以在工厂内自由移动的智能机器人,“工业4.0”在汽车制造方面还有很多不同的表现。例如,现代化工厂都开始联网,以便搜集数据,帮助提高工厂内部物流和资源使用效率。对于大众集团的客户,相比大批量生产的汽车,“工业4.0”工厂可以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潜在选择。  智能物流构建现代化工厂  在“工业4.0”时代下,客户需求个性化,产品创新周期缩短,生产节拍加快,这不仅是生产型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对支撑生产的物流产业提出的巨大挑战。近期,宝马打造了一款以i3电动汽车电池为动力的自动驾驶运输机器人,该机器人目前已在宝马位于德国瓦克斯多夫的创新园内测试。这款智能机器人被用来运输宝马整个物流中心的滚筒式集装箱。  这款自动驾驶运输机器人是宝马智能物流项目(也被称为“宝马企业实验室柔性物流”)的一大进展,该项目于2015年9月启动,由宝马和德国弗朗霍夫物流研究所合作进行,致力于研究物流运输方面的未来解决方案。除了物流领域,该智能运输机器人未来还将在宝马的包装和装配领域投入使用。  据悉,这些可供回收使用的i3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充电一次至少能保证该智能机器人运行8小时,足以支撑一整天的工作时间。宝马集团供应副总裁德克·德勒埃表示:“智能运输机器人是宝马集团在生产物流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方面的重要突破。这个创新项目将加速宝马运输链的运行,在物流和生产上能更快、更灵活地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该智能运输机器人“个头”只有箱子大小,通过无线电发送器控制。据悉,宝马的智能运输机器人将在今年年底之前批量生产,投入使用。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您的位置: &
工业4.0:智能化工厂与生产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业机器人智能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