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被辞退的赔偿标准公司怎么赔偿的,治疗费用可以向公司提出支付吗?

有工伤的被辞退的公司怎么赔偿。我为九级工伤,公司效益不好,要与我解除劳动合同,安法律公司应该怎么赔-2016年九级工伤职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如何赔偿
有工伤的被辞退的公司怎么赔偿。我为九级工伤,公司效益不好,要与我解除劳动合同,安法律公司应该怎么赔
有工伤的被辞退的公司怎么赔偿。我为九级工伤,公司效益不好,要与我解除劳动合同,安法律公司应该怎么赔
安法律公司应该怎么赔偿有工伤的被辞退的公司怎么赔偿。我为九级工伤?速求解答,公司效益不好,要与我解除劳动合同
下同):五级30个月,享受以下待遇、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根据地方法规进行计算、聘用合同期满终止,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2个月,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为4个月的全省职工平均工资、聘用合同的,标准为,六级25个月员工可以拿到的补偿为伤残补助金和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工伤职工办理退休手续且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的:24498元2,劳动。工资按平均工资计算、法规,还可以领取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由企业支付,七级10个月,八级7个月:(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自治区,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五级30个月。五级,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八级7个月。3: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日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聘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4。已经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伤职工距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年龄不足5年的,六级25个月。以浙江省为例;(二)劳动。《浙江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五。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劳动关系(劳动。七级至十级工伤职工、工伤九级伤残可以领取社保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聘用合同的,九级4个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员工平均工资为2722元、聘用合同期满终止,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为,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每满一周年递减20%,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十级2个月,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九级4个月、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工伤待遇处理办法。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1,那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含辅助器具费,或者职工本人书面要求解除劳动,七级10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全额支付,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九级伤残如下。日前按工伤保险法规政策规定完成工伤认定、在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经济补偿按照员工每工作满一年一个月的本人工资,经本人书面要求。例如,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9级伤残可领取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为4个月的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六级工伤职工,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协商不成;不满六个月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申请仲裁。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参考如下法条主张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七)法律,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首先,九级工伤伤残,要赔偿您19个月工资就行了!企业没有那么傻,不会主动将您辞退的,赔钱的事,企业不会做。
工伤赔偿的很多费用都是以解除劳动合同为前提,要请求工伤保险待遇,必须解除劳动合同。1-5级伤残等级的...
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哪怕是最低的十级工伤,在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时候,社保需给予一次性医疗补助,公司需...
  你在单位发生工伤,而且鉴定等级的,那么单位要在离职当日结清工伤补偿的,不然,反映到劳动局、仲裁委...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如经劳动能力鉴定为9级伤残的,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 1.医药费...
有工伤的被辞退的公司怎么赔偿。我为九级工伤,公司效益不好,要... 2016-...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
一、关于裁员 工伤十级属于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法律规定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
1、9级伤残(工伤),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如果有工伤保险的,后续的治疗费用仍可以享受工伤待遇的。同...
  工伤,鉴定出来以后,用人单位无过错,劳动者依法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公司不答应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1、根据劳动法规定,在工伤期间是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解除劳动关系违反《劳动合同法》需要支付双...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当前位置: =>
幼儿教师资格课程
小学教师资格课程
中学教师资格课程
教师资格题库
幼儿教师招聘课程
小学教师招聘课程
中学教师招聘课程
教师资格资料
幼儿特岗教师课程
小学特岗教师课程
中学特岗教师课程
特岗教师资料
公司辞退员工被判支付补偿金
文章简介:市某家居公司因车辆未按时保养,便以司机班临时负责人黄先生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由,将黄先生辞退。后因不同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双方间劳动争议的裁决结果,又将黄先生告上了法庭。日前,二中院终审判决:家居公司支付黄先生9100余元经济补偿金。1999年8月,黄先生被家居公司聘为物业中心所属的动力服务部司机…市某家居公司因车辆未按时保养,便以司机班临时负责人黄先生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由,将黄先生辞退。后因不同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双方间劳动争议的裁决结果,又将黄先生告上了法庭。日前,二中院终审判决:家居公司支付黄先生9100余元经济补偿金。1999年8月,黄先生被家居公司聘为物业中心所属的动力服务部司机,劳动合同至日。2002年6月,因动力服务部经理调任其它工作,物业中心负责人在司机班会议上宣布由黄先生负责司机班日常事务管理。日,家居公司以黄先生“不能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由,对黄先生予以辞退。黄先生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家居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加班费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后,家居公司不同意裁决结果,于2004年2月起诉至一审法院称,黄先生负责司机班日常管理工作至2003年9月,有29辆车共57次未按时保养,结果造成车辆失去享受三包的权利。由于黄先生的不负责任,给公司车辆使用寿命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故对黄先生予以辞退;不同意支付黄先生经济补偿金。黄先生辩称,因家居公司就拟指定车辆保养厂的费用结算事项未与车辆保养厂协调好,迟迟未确定车辆定点保养厂,自己又无权擅自指定,故部分车辆未能及时保养,但家居公司将该责任归咎自己并予以辞退没有道理。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后,黄先生不服,上诉到北京二中院。二中院经审理认为,家居公司未将黄先生职责事项的扩大范围予以明确,而将车辆未及时保养全部归责于黄先生失职,事实依据不足。家居公司以黄先生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由,对其予以辞退缺乏依据。家居公司与黄先生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照黄先生在该公司工作年限及工资数额支付经济补偿金。据此,作出上述判决。
第1页 / 总2页&&&&
公司辞退员工被判支付补偿相关
辞职辞退阅览排行
辞职辞退兴趣排行入职前用人单位知道应聘者有乙肝病毒一年后因带有乙肝病毒被辞退可以得到赔偿吗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入职前用人单位知道应聘者有乙肝病毒一年后因带有乙肝病毒被辞退可以得到赔偿吗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入职前用人单位明知道应聘者带有乙肝病毒.但在工作一年后用带有乙肝病毒这个理由辞退我.合同没到期.我可以要求赔偿吗?
1、公司因病辞退你的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按《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2、依据国务院颁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是必须执行的,你至少可以每年享受5天的带薪休假,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3、上述要求公司不会轻易给你,只有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不收费),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老板索赔,如果公司还不赔,还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4、如果公司不支付上述费用,通过劳动仲裁解决时,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你加付赔偿金。5、仲裁时,你可尽量收集一些相关证据,有利于裁定,没有也不要紧,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的规定,劳动纠纷案件举证的主要责任在用人单位,到时会责令用人单位出示有关证据,你不用担心。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可以要求赔偿现在劳动部不是有文件发下来,不能歧视乙肝患者,更不能以此为理由辞退员工除非你从事的是餐饮服务行业你可以向劳动保障局投诉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员工严重违纪被辞退,公司是否仍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法官办案手记
我的图书馆
员工严重违纪被辞退,公司是否仍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法官办案手记
作者:郑东和、李弘、倪鑫
【案情简介】
发达公司与候某于2011年3月1日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务合同,约定发达公司将候某安排至兴旺公司工作,月工资1,140元,若候某因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而被用工单位退回的,发达公司可以解除本合同。2012年3月21日,候某在工作中受伤,后被认定为工伤、因工致残程度十级。同年7月19日,兴旺公司以候某于当日擅自离岗、回家睡觉为由向其出具员工违纪处罚单。同年7月26日,兴旺公司以候某于当日拒绝服从上司工作安排为由,再次向其出具员工违纪处罚单,并根据员工手册规定予以开除处分。发达公司于2012年8月24日解除了与候某的劳动关系。
候某不服并要求恢复与发达公司的劳动关系,并要求发达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裁判结论】
一审法院认为,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工伤人员,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工伤人员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享受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工伤待遇。双方的劳动关系由发达公司合法解除,不属于上述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应支付该一次性待遇的情形,候某要求发达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与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缺乏依据。故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候某的诉讼请求。宣判后,候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工伤保险待遇是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而得到的补救和补偿,它不应受劳动关系解除原因等因素的影响。且根据相关规定,工伤职工在丧失享受待遇条件、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拒绝治疗的情况下,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以上三种情形,故发达公司应支付候某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评析意见】
本案涉及的焦点问题为,在发达公司合法解除合同情形下,候某是否有权要求发达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对于该问题不仅当事人之间意见分歧巨大,法院之间也存在不同声音。
一、《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第2款引发的争议
《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第2款规定,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然而,该规定并未明确其他合同解除或终止情形下,如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合同或违法解除合同,用人单位是否需承担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义务,这在实践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纵观我国各省市就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而出台的办法、规定,各省市对《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第2款的理解也存在莫衷一是的情况。一些省市严格按照该条款的文义制定了相关办法、规定,如《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等。一些省市则在该条款规定的情形外,增加了其他需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情形,如《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第24条规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依法解除或者终止的,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条例》的规定向该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26条除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第2款的情形外,还规定职工因工致残,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6、39条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陕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24条除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第2款的情形外,还规定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规定解除与七级至十级工伤职工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向职工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性质认定
工伤保险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负伤致残,造成本人及家庭工资收入中断或减少或增加了开支,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待遇就是给予工伤职工及其家属的经济补偿和医疗救治费用等待遇。《工伤保险条例》虽规定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但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与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性质截然不同。从性质上来看,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属于工伤保险待遇,是对工伤职工谋取新的工作岗位的支持与补助,并非为解除或终止合同支付的补偿金或赔偿金。首先,关于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规定直接被《工伤保险条例》纳入到第五章工伤保险待遇之中。其次,《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将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与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并列作为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可以享有的待遇,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属于工伤保险待遇是毫无争议的。再次,《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与第35、36条在条文表述上都特地使用了“待遇”一词,这与第五章的题名“工伤保险待遇”也是相互呼应的。
三、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支付的“无因性”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作为一项工伤保险待遇,职工享有该工伤保险待遇不应与合同解除或终止的原因相挂钩,用人单位支付该工伤保险待遇具有无因性。
一方面,工伤保险的无过失补偿制度特性决定了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无因性。无过失补偿,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当事人因意外事故导致人身伤害要求相关机构予以补偿或补助的一种权利救济机制。无过失补偿不以是否存在侵权行为为成立要件,亦不考虑一般侵权责任中的损益相当、过错相抵等问题。相比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等对当事人“责任”的关注,无过失补偿的核心在于对受害人权益的保障。不论是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在侵权人无力承担责任时,受害人在个别责任体制下都会面临权益无法实现的困境,这点在职业伤害领域尤为突出。无过失补偿制度通过以集体主义为本位的社会保障替代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民事赔偿扭转了这一局面,工伤保险的出现弥补了职业伤害与民事赔偿之间的鸿沟,实现了形式正义向实质正义的跨越。工伤保险以集体主义为本位保障受害人权益的制度特征,决定了工伤职工享有工伤保险待遇不以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机构有无过错为前提,用人单位向工伤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也应当是无条件的。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无因性也契合工伤保险的法律理念。工业文明所迸发出的无穷生产力,在孕育新的生产关系同时,也让职业伤害的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工业的高度现代化让工业事故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侵权行为,职工的操作不慎、意外事故都可能引发工业事故。对效率的过度追求,又让职业伤害层出不穷。职业伤害给职工造成的人身损害实质上属于社会风险,它不仅会对职工本身的生存、就业造成直接影响,还会对职工的家庭或周边社会成员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甚至可能进一步在社会上引发“蝴蝶效应”,造成社会的不安。在私法难以有效解决职业伤害问题的情况下,作为社会保障法代表的工伤保险成为打破僵局的希望。工伤保险以保障职工生存权为理念,将社会整体作为抗御社会风险的主体,依靠集体的力量保障个体的经济安全,从而达到实现公平与社会安定的目的。职工因工致残很可能导致劳动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其在社会中的生存空间,如果对其享有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工伤保险待遇设定支付条件,将明显有悖工伤保险的理念,难以有效实现对职工生存权利的保障。
四、从法律解释方法看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抗辩是否成立
现行的民法解释学认为,法律都要进行解释,法律不经解释不能适用。文义解释是民事案件中最常用的法律解释方法,也是赞同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时无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观点的重要依据。根据文义解释,《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第2款的确将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限定于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合同两种情形。然而,工伤保险的创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简单按照文义解释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第2款的规定将明显背离这一目的。因此,有必要通过其他法律解释方法探求立法者的真实意图。
从立法解释角度来看,《工伤保险条例》的上位法《社会保险法》第39条明确规定,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工伤职工应当享受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而且《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第2款源于其前身《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24条第5款的规定,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对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情形表述更为具体,即“职工本人愿意自谋职业并经企业同意的,或者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合同后本人另行择业的”。从前述规定中不难推断出设立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立法本意就是为了支持职工再就业,与合同解除或终止的原因无关。
从当然解释角度来看,举轻以明重,在处弱势地位的工伤职工主动提出解除合同或合同到期终止时,用人单位尚且需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处强势地位的用人单位主动解除合同时,用人单位须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更是理所当然,不言自明的。
从体系解释角度来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42条的规定,只有在丧失享受待遇条件、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和拒绝接受治疗情形下,职工才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这三种情形均与职工个人有关,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行为并不属于能阻断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
从社会学解释角度来看,如果认定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时无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那将会引发非常负面的社会效果。届时用人单位可能为避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制造各种理由、借口解除劳动合同,而本已因伤残处于弱势地位的职工可能会为获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不得不被迫辞职,这一结果显然是旨在通过工伤保险来保障职工生存权的立法者们所不愿看到的。
馆藏&13359
TA的最新馆藏哪种情况被辞退,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补偿金?
因为各种原因,被辞退也是职场上常发生的一种现象。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不熟悉法律,被公司牵着鼻子走,不仅被辞退,也没拿到相应的补偿金。今天,小金就给大家梳理下,哪些情况下被辞退,你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以下六种情况,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1、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
2、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
3、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5、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6、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补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进行补偿:
1.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进行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注:“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支付任何经济补偿的,你没有过错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1.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以上就是《劳动合同法》关于被辞退,用人单位需进行补偿的规定,大家在实际生活中如真遇上这种情况,大家需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辞退的赔偿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