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上市数量能否上市(卖股票)

以下是热门股票
销售毛利率
招商及代运营
其他(补充)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总余额(万)
公司名称: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62860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10.60元
更名历史:
注册地: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沟西工业区
法人代表:林天福
总经理:林天福
董秘:洪再春
公司网址:www.
电子信箱:ir@
联系电话:
泉州民企“境外上市潮”继续 赴台上市获突破
  中新社泉州5月9日电& (记者 孙虹)“中国民营经济大市”福建泉州民企“闯荡”资本市场的脚步从未停歇,今年前4个月又有5家先后在港交所、台交所和上交所等资本市场上市。  记者9日从泉州市金融工作局获悉,泉州今年来已新增5家上市公司,融资总额达19亿元人民币,其中港交所3家、上交所1家和台交所1家。  据泉州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5家公司分别为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诺奇股份、米格国际控股和宏太控股,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胜悦新材料以及在上交所A股挂牌上市的。  其中,专攻高分子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的胜悦新材料,成为首家在台交所挂牌上市的泉州企业。这是泉州企业境外上市的一大突破。  曾帮助陆企成功赴台上市的天鹰资本执行合伙人迟朝景认为,相较于香港、新加坡、美国纳斯达克等上市热门地点,语言和地缘的优势是陆企赴台上市的一大利好,让福建企业更为积极,“目前赴台上市的陆企就有九成是福建企业”。  与往年明显不同的是,截至目前,两家今年新增上市公司董事会均通过了发行公司债券的议案,其中拟发行不超过8亿元人民币,诺奇股份拟发行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  “泉州板块”近年来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格外抢眼,上市成为泉州民企创新转型、做强做大的强大动力。目前,泉州累计上市企业达到87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5家、境外72家,上市数量居中国地级市前列。  随着泉州民企上市版图的不断扩大,上海、深圳、香港、台湾和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波兰等各个资本市场,已都可见到泉州企业的身影。  作者:孙虹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美财务风暴惹恐慌
民企或转港上市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 9:21:12研报栏目:
研报类型:
研报作者:
研报出处:
研报页数: & 推荐评级: 无0 研报大小: & 分享者: 飞利浦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
我要点评(选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本月初在美挂牌的中国民企财务风暴愈吹愈烈,这股民企信任恐慌已蔓延至香港与内地,过去两周来,部分在港上市的民企及内地B股公司,遭投资者大手抛售,有基金界人士指出,大中华类别基金在月初至今已沽出逾5,000亿港元股票,中资股市值占逾半的港股,近半个月来跌近2,000点,市值蒸发1.6万亿元,股民损失惨重。不过,有市场人士相信,这次民企事件有炒作成份,事情过去后,民企日后拣选上市地会舍美取港,对港股也有益处。&&&&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副管理合伙人卢华基表示,此次在美国上市内地民企造假账的风波,会影响投资者对内地民企的信心。他透露,目前计划在港上市的内地民企中,已经进入程序超过100家,其中信永中和占超过10家,近日的风波不可避免地拖慢了这些民企赴港上市的步伐,但相信有关影响仅是短暂。&&&&他认为,受有关因素影响,未来内地民企会减少在美国上市,但有可能会使更多原来有意在美国上市的内地民企转为在香港上市。他指出,目前中国经济正稳步增长,民营企业不断壮大,未来民企上市将继续是一个潮流。目前内地民企基本上是透过正规的IPO渠道赴港上市的,其账目经过中介机构审核,其公司运作经过监管机构监管,质素有保证。卢华基指出,其实近年来内地企业在美国上市的数量在减少,过去几年间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有300多间,去年有100间,预计今年会放慢至40间左右。&&&&招商证券(香港)投行部总经理温天纳透露,目前北京有一家从事医疗器械公司原本正准备美上市,因民企风暴而暂停,因急需融资发展,为了获得及时的融资,他们目前正向该行谘询赴港上市事宜。香港证监会持牌注册人士许照中指出,中国企业选择到美国上市,除了对美股有一种向往之外,不外是美国市场上市门槛较低,没有如在港上市的严格审批,其次是上市市盈率较高。但在美上市的经历,对很多企业来说是苦多于甜,已是不争事实,近期有报道指部分企业正考虑从美国退市,改来香港市场挂牌,他相信这必然是未来一个趋势。&&&&许照中表示,这次被美国网上交易商Interactive&Brokers(IB)列入“黑名单”的环球挂牌160家中国企业中,没有一家在港挂牌,此事亦印证香港市场的规管机制成效显着,上市要求及规范虽然一直以来被批评是比较严格,但却是投资者信心的保证。被指帐目可能出问题的在美挂牌中资民企,大部分都是透过“借壳”上市,今次事件后,投资者对民企失去信心,日后在欧美市场的处境必更困难,可以预见有更多本身经营稳健,具发展潜质的内企会考虑迁移到香港挂牌。深圳国信证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周可君亦认同,未来赴美上市的民企将可能逐步减少,并将出现两种趋势:业绩良好的企业将转香港主板或者内地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业务一般或者不佳的要么被并购或者因缺乏资金而衰落。&&&&这轮在美国挂牌的中国民企财务风暴,导火线是美国研究机构“浑水研究”声称在加拿大上市的嘉汉林业资产造假,随后美国券商发布中资企业黑名单,由于市况急转直下,内地如迅雷等多只拟赴美上市的中资股紧急叫停。&&&&这股民企财务风暴还连累香港的中资股及内地B股也遭到大洗仓。香港投资者学会主席谭绍兴指出,今次民企大洗仓很大程度是市场炒作,尤其是对冲基金兴风作浪。月初有关民企账目“水分含量”高的消息传出后,传统基金自然会选择沽货套现,避免在现市况下承受更多风险,对冲基金正看中此点,利用美国可以“无货沽空”的制度,大手沽空民企,部分民企的沽空成交,比之前推升股份的成交更多,就显出事件具炒作成份。&&&&东骥基金董事总经理庞宝林指出,大中华类别基金在月初至今已沽出5,000亿港元股票。加上对冲基金“多加一脚”,令民企跌势更急。他表示,在目前市况下,其实不单民企,很多股份也被清货,即使香港蓝筹大都下挫,不过蓝筹有息派,民企一般在发展期或负债较高,令息率不高,基金选择套现避险,自然会拣沽民企。&&&&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将此篇报告分享给好友阅读(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
小提示:分享到朋友圈可获赠积分哦!
&&&&&&操作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发送给微信好友。
您还可以给此报告打分(必选):
我要点评(选填):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
”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前终端的在线人数:创投机构今年成为新股发行的最大羸家
日 16:55来源:
中广网北京12月3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开证券策略分析师李世彤做客节目,对市场热点进行点评。 据经济之声《
主持人:做一种假设,如果去年发行的这200多支股票有一半的个股是发行之后,平稳的运行之后还能往上走,那么至少我们的不应该这么难看是一路下滑,是不是这样?
李世彤:对,是不会这么难看,但我想整个股市应该说也不好看,因为毕竟即便是有一半的股票走得还可以,但今年我们能看到,整个市场资金相当缺乏,一个是我们今年为了防在回收流动性,这种情况下整个股市的增量资金是有限的,那么新股发行它就吸去了很多的资金,导致了存量的股票缺乏资金。那么另外一点呢,我们就是说怎么样去看待这个实业部分产业资本对上市公司这种股价,尤其是一些做创投的机构,如果说有一些产业资本,比如说某一家民营企业,大股东可能是个人,他在这家企业里通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苦心经营,把公司批上市,可能他在上市以后的这种抛售,他自己还带有一种对企业的感情,他未必会全部卖掉,但是如果仅仅是一些做创投的机构,那么这些做创投的机构他可能对这种上市公司我们换句话说它不是以一种所谓结婚的态度所介入的,他只是一种恋爱。恋爱之后可能两个人上市以后,全流通了,他可能考虑到我要分手了,我再去找下一个朋友,这个我们今年实际上也看到,很多创投机构在卖股票的时候,真的是不顾及股价的高低,一路疯狂的在减持。
主持人:那么就这样我们全年来看的话,实际上是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就是作为这个IPO新股发行方,他们实际上是有了一定的收益。但是苦了全体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是这样的现象吗?
李世彤:其实往年在说,往年遇到这种问题会这样的情况,二级市场投资者亏损,打新股投资者会出现盈利,但是我们今年发现打新股的投资者可能也没有盈利,最终盈利的是什么?过了一年之后那些创投,参与到上市公司的这种创投或者大小非解禁之后,其实这种现象我们在以前也曾预计过,比如创业板推出之前,为什么创业板酝酿了打10年最终才推出,就是因为在前期调查过程中,已经有一些企业明确表示,如果我的企业到了香港,到港股那边上市,如果上市以后能够有几倍的利润,那么我肯定要抛售,这种传出来之后创业板一直是迟迟难以推出,就是因为大家担心万一这些上市公司原有的高管大股东卖出股票之后,那我们企业的业绩怎么办?我们在今年其实已经看到了,今年大小非抛售压力是相当之重,而且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我们看到今年重要股东减持的总额接近1000亿元,其中上市公司高管辞职有1260多人,这些高管辞职以后去干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很多高管辞职以后,背后带来的直接的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把手里持有的股份在快速的卖出。
[责任编辑:robo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营企业上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