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一块搞子晒两面段子界规矩三不黑怎么定

AD10中如何设置丝印层规则,绿色报错无法消除 - Protel|AD|DXP论坛 -
中国电子技术论坛 -
最好最受欢迎电子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Hot [直播]
AD10中如何设置丝印层规则,绿色报错无法消除
11:33:20  
11537&查看
放置两个器件时丝印层相互覆盖会出现报错,在规则里如何设置能够不出现报错,尝试了在design-&rules里设置了规则,可是还是报错,请大神指导该怎么办,谢谢
(44.52 KB, 下载次数: 5)
11:33 上传
(117.69 KB, 下载次数: 1)
11:33 上传
14:31:15  
PCB在线计价下单
板子大小:
板子数量:
PCB 在线计价
TDR显示错误位置和错误信息!
21:33:20  
TDR显示错误位置和错误信息!
我现在是想设置丝印层重叠不会报错....
09:13:42  
你把报错的信息发出来看看,我觉得不应该是silk to silk错误
14:49:49  
如果设置丝印层的话SILK TO SILK 为0mil就可以拉
13:53:49  
好像解决不了什么
助理工程师
14:57:59  
SILK TO SILK 为0mil就可以了,如果报错就是还有其他设置有问题,你确认没错的话,直接无视错误就好了。
12个问题&&&&&&&&9930个浏览
21个问题&&&&&&&&21593个浏览
34个问题&&&&&&&&8173个浏览
Powered by您当前位置:
丝印制版法分类介绍
作者:郑德海
沈 来源:《丝网印刷工艺》·丝网印刷制版·丝网印版的制作
二、丝印制版法分类介绍
  丝印制版方法可分为手工制版法、金属板法和感光制版法(直接法、间接法、直间法)三类:
  1.手工制版法。手工制版一般指的是完全用手工操作的一种最原始的丝印制版法。其分辨力较差,但比较经济,现在还有不少厂家采用,下面简单介绍两种最简单的手工制版方法。
  ①描绘法。把绷好的丝网框放置于图样上面,用铅笔仔细描下图样的轮廓,然后沿图样轮廓,用小型平头毛笔沾明胶液或乳剂进行作,堵塞不需漏墨的风孔即可制成丝网印版。
  此外,还可采用专用树脂材料描绘出阳图图文,待干燥后,再在阳图以外的丝网上全部涂上胶液。经充分干燥后,再用溶剂洗掉描绘的阳图图文树脂,从而丛网图文部分变成透墨部分,即可制得丝网印版。根据需要可改变涂布胶层的厚薄。
  描绘法分阴图描绘法及阳图描绘法两种。
  a.阴图描绘法。将网版覆于原稿上,用铅笔在丝网上绘出图案的轮廓,然后在网版和原稿间插入两根薄条,使丝网稍离原稿。用画笔蘸适当的涂料,如油漆、虫胶、聚乙烯醇及着色纤维素胶等,涂塞图像轮廓以外的网孔,留空图形处,即成印版。为使封涂的膜有足够的耐印务,在首次涂层干后再涂一次,首次涂料应稍稀,以便于涂殿;第二次涂料稍浓,利于加厚。此法工艺简单,但版膜的架桥性很,居齿。严重但这种锯齿对某些美术印刷品来说,却有特殊的艺术效果。此法限于粗放图像的复制。
  b.阳图描绘法。用液体涂料(如胶印油墨)或固体墨条(平版蜡笔)直接在网版上作画成阳像,画像干后再在整个网版内刮一层水性封网涂料。待封网涂层干透后,用纱布沾画料溶剂,从网版两面抹擦画像部分,画料即被洗去,所以此法迹称出图像法。如果在画像前,先对网版涂一层浆料,再在上面作画,有利于画像的清洗。
  由于此法的画像与纸上绘画一样直观、质感,有利画家即席挥笔,因此多为画家采用。缺点是不能制得精细的印版。
  ②打印制版法。这是用打字机及特种打印纸来制作版膜的一种方法,制出版膜后粘贴到绷好的丝网上成为丝网印版。此法效率高、简便,能制细小字符,但不宜制粗线和实地图形。此法要点如下:用一种纤维细小、牢度好、多孔型的薄纸作纸基,它能为多数印刷油墨所透过,然后在纸基上涂一作料,制类类似打字蜡纸样的版材。再用常规打字法在打印纸上打出文字、符号等,其余线条及图像等,则依照刻纸方法刻出。将刻好的打印纸版(一张或数张)铺放在绷好的丝网上。用胶琏固定之,即成印版。此种印版需用较稀油墨印刷,但仍能得到较厚的印迹,印数可达份。
  ③手雕菲林片(软片)制版法。这种制版法,是丝网印刷制版中的一种手工制版的方法,其操作简单,用途广泛,无需什么设备,除连续调的原稿无法制版承印外,对单色、多色套印均可制版。
  这种制版法,迹称切刻制版法。切刻制版法是先将菲林片镂空成版膜,再将版膜粘到丝网上的一种制版方法。这种制版法的操作一般分为8个步骤,如图2-105所示。
  这种制版法所用的版材,有漆膜纸、水溶性树脂软片、涂漆软片等,如表2-32所列。
表2-32 切刻版材的种类及性质
版材优点不足
漆膜纸及尼龙树脂纸
便宜、易切、容易粘结。尼龙树脂纸具有耐溶剂性。与蚕丝网粘着性良好,但与涤纶、尼龙丝多的粘着性不好。不太具有耐印刷适性。不能使用水溶性油墨。对于石油及芳香系溶剂的油墨具有耐性,但对于酮、酒精、乙醚系溶剂的油墨则耐性较差。
水溶性软片具有很高的耐溶剂性,适于制粗线条版。卷筒装。与蚕多丰性良好,与涤纶、尼龙丝网的粘着性差。不能使用水溶性油墨。不适于细小的画线。
具有很高的耐水性,卷筒装
与蚕丝网粘着性良好,与涤纶、尼龙丝网的粘着性稍差。除水溶性油墨以外,其它油墨不能使用
切刻制版法操作步骤度
  下面分别讲述上列几种版材的手工制版法。
  a.漆膜纸版制作方法。漆膜纸是将虫胶清漆和松香溶解之后涂在雁皮纸上制成的。也有涂在蜡纸上的,但耐久性差。使用漆膜纸制作丝网版的方法如图2-106所示。
  底版的准备。底纸需稍厚一些的上等纸,在绘画纸上用铅笔画。最好不要使用油彩笔和蜡笔、圆珠笔、万能笔。
  底版涂虹。为使底版和漆膜纸密着,需在底版上均匀地涂上。以蜡为主,不能使用矿物蜡。涂蜡厚度一般用手指按一下蜡粘在底版上即可。涂得太厚,漆膜纸不易切开,而且在连接时也容易错位。
贴合。在涂有的底版上,把漆膜纸的漆面向上贴合,为防止皱纹和气泡,可用手绢或布片从中心向四周抹实。由于蜡的粘性作用,使底版和漆膜纸合而为一,底版上的线条阿以从漆膜纸透过去,贴合后应马上挖剪。
  挖剪。用刻刀沿文字及线条的轮廓,只将漆膜纸剪裁下来;注意不要碰到度;以面开刃的刀;圆图形用夹在圆规上的专用刀剪裁;双重线可使用装有两片刀的切割器;过小的圆可使用切圆穿孔器。
漆膜版的制作方法
1-往底版上涂蜡 2-把漆膜纸贴在底版的面上
3-用破布在漆膜纸上擦试使漆膜纸和底版贴合
      4-用小刀挖剪文字及图案部分(只挖剪漆膜纸,不要切到底版)5-只剥掉有文字及图案(透墨部分)的漆膜纸
6-在漆膜纸上罩上网框在网上用电熨斗熨 7-用电熨斗熨后取下底版
  用一张底版制作多色印版时,只需将本色剪裁下来,应在底版上放一用的软片后再涂蜡。这种片基是一种较厚的蜡纸。剪裁之后,只剥去有文字及画线部分的漆膜纸。对于一个字中的独立的笔画,可用另外的漆膜纸贴上去。
  粘合(电烫)。剥离后的漆膜同已检查过有无脱落及错位的底版一起放在平台上。平台上应铺3~4张没有皱纹的纸,作为缓冲材料使用。在漆膜纸上放置网框。网框上的丝网张力越大越好,张力过小会导致以后出现皱纹和松驰。在网上用电熨斗从中心向外熨烫。注意一定不要错七。电烫斗的温度,在使用漆膜纸时大约100℃左右;在使用尼龙树脂纸时大约103℃左右。一只手使用电熨斗,另一只手把熨过的部分用布片压实使之完全密合。如果电熨斗的度部缠上没有皱纹的木棉布,可以防止溶化了的漆及虫胶粘附在电熨斗的底部把其余部分弄污,布要随时更换。
  用电熨斗整个熨完后,轻轻拿起网框,取下底版,底版虽然因虫胶的溶化容易取出,但是细微部分或使用了中间保护材料时取出并不容易,需要小心慎重。底版取出后,把网框重新放到铺上纸的平台上,再轻轻地用电熨斗整个熨一遍以使之与丝网确实密合。
  下面介绍较为典型的两种漆膜纸版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例1:腊克漆膜纸的配方及制作
  配方:
        软性清喷漆          100g
        香蕉水            200~300g
        蓖麻油            1~6g
        操作:
  a)将描图纸或下班纸粘贴在平整的木板或玻璃上,将香蕉水、汽安1∶1调配均匀,刷在纸上作隔离层,待干后喷漆,喷涂时喷枪离纸面约20厘米为宜,喷上七八次即可。厚由自己掌握,一般腊克纸可备厚、中、薄三种。第一层干后再喷第二层、第三层……,如果制作量少,用刷子刷制亦可。
  b)软性清喷漆为无色透明体,在制作膜克地,必须将喷漆染色,即在喷漆内加入少许蓝或品红、绿颜料,便于刻版时分辨。调色宜淡,染料先用酒精溶解。
  c)蓖麻油根据喷漆性能、天气变化而增减。
  上版:
  a)把雕刻好的版摆放在平整的玻璃板上,并将绷好的网框放在上面,右手用药棉沾少许香蕉水在网版上面涂擦,左手拿干药棉按压,让腊克漆膜与丝网粘牢。
  b) 待印版完全干透后,去掉衬纸,用汽油把印版反面与衬纸间涂刷的香蕉水擦洗干净。
  c)如果版有脱落的地方可用香蕉水补牢,刀锋相接的刀痕及细小笔画的脱落可用毛笔沾膜克液修补。
  例2:明胶漆膜纸配方及制作
  配方:
        明胶        20g
        清水        100~300g
        甘油        3~7g
  操作:
  a)将明胶放入用容器盛放的清水中,蒸煮溶化,再加入甘油和少许品蓝染料搅拌,用100目以上网过滤。
  b)将聚酯薄膜片基粘贴在很平的木反或玻璃板上,用刷子将过氯乙烯和环已酮溶剂涂刷在纸上作隔离层,待干后喷涂或用刷子刷制谱可。(同前法)
  c) 让其自然干透,放置干燥透风处存放备用。
  上版:
  a) 在原稿上画定规矩线,多套色都以此规矩线来确定规矩。
  b)把刻好的版连同原稿,摆放在绷框丝网的适当位置上,按原稿的规矩线,把规矩片用乳白胶粘贴在丝网上,并用纸片贴牢固。有几套色就用几个绷框丝网并订出统一的规矩。
  c)把原稿连同刻好的版,摆放在订好的规矩底版上,放下丝网框,在丝网上面用熨斗对准刻好的明胶版四角边沿定点,让明胶版粘烫在丝网上后揭去原稿样。
  d)在底版上放些厚硬纸,放下丝网框使明胶垫平整,再在丝网上覆盖一张聚酯薄膜片基起间隔作用,用熨斗回熨烫几次使明胶漆膜熨烫在丝网上。
  e)上好版后让其干透,然后揭掉衬纸并用环已酮把版子反面与衬纸间涂刷的过氯乙烯迹擦洗干净。
  f)如果版有脱落的地方可用冰醋酸补牢,如果刀锋相接的刀痕及细小笔画有脱落可用毛笔沾明胶液修补。
  b.水溶性软片制版法。把聚酯软片或含特殊树脂的纸作为底纸,上面涂一层水溶性树脂为版膜的分层软片,称为水溶性软片。这种树脂版膜透明容易剪裁,与底纸能较容易地脱离,树脂版膜是一种可耐所有溶剂的版材,耐印力高。但不适宜于细微文字及图案的制版。
  从软片郑上剪下适当大小的软片放置底版上,用透明胶纸带固定。用刻刀或双面刃小刀把版膜沿线条及文字外沿挖剪下来。剪切后的软片版膜面朝上放在平台上。用碎布给丝网以均匀的水分,水分量不应过多,然而过少也会使粘合不均。把含有水分的丝网放到软片上,再加入一些水后用较干的布片在丝网上轻轻地推着向前粘合。一定要注意均匀地粘合。版膜的村脂种类不同,除水之外,有时还需加少量的醋酸或酒精等。这要遵照软片制造厂家的指定去做。
版膜面的剪裁
  确实粘合之后,网上放上纸,去除多余的水分,再用风机快速进行干燥。这一连串的操作能否迅速完成是个关键。完全干燥后氏基轻轻剥去,只剩下版膜和网成为一体的版。这种版膜对除水性油墨以外的油性油墨、合成树脂油墨等都具有较强的耐性。
  c.涂漆软片制版法。以聚脂软片或含特殊树脂的纸为底基,上面涂上含纤维素的树脂,作为版膜的制版材料称为涂漆软片。过种树脂版膜只能溶解于溶剂中,不能溶解于水中,因此广泛用于水性油墨 印刷。
  软片的形状及剪切的方法与上述的水溶性软片相似,只是在与丝网粘合时,使用丙酮、醋酸戊酯等。把网框放在挖剪了线条及文字的软片上面,再用渗透了粘合剂的布片一点点使之粘着。切记勿使软片在溶剂中溶解过度,企图一次粘合过大面积会导致失败。由于溶剂短时间内即会干燥,因此要不断地换新的布片。全部粘合后,打开风机,待渗透在软片中的溶剂完全挥发之后再剥去聚酯底基。
  2.金属版制版法。在圆网丝印及某些精密电路或网点丝印中需用到金属印版。金属印版的版膜是金属的,制作方法如下:
  ①电子刻版法。电子刻版法是通过专用的丝印电子刻版法进行的。在丝网上制成特殊的覆膜,用光线扫描原稿表面,把反射光变为电能,再利用电解在丝网的覆膜上打孔,用这种方法做成与原稿相同的印版称为电子刻版法。它代表着丝印制版的方向,但应用范围尚不广泛。在国外也只是在印染业已进入实用阶段,在精度和分色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其工艺流程如下:
    丝网  →  覆膜  →  电能打孔  →  丝网印版
                   ↑
                电子扫描原稿
  ②照相腐蚀法。在厚40微米左右的不锈钢箔的表面上,用照相腐蚀法制成网目,在背面同样的方法制成图文,如图2-108所表示的一面形成丝网,一面形成图文,这就是丝网与版膜结合为一体腐蚀法金属印版。这种印版的伸缩率小,精度很高,所以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印刷及其它精密印刷。
  具体制版过程是在不锈钢箔片上涂布感光胶,干燥后密合度版软片晒版,经显影后形成耐酸膜,然后用氯化铁腐蚀,没有耐酸膜的部分腐蚀后成为凹陷,从而制成印版。工艺流程如下:不锈钢箔片→涂布感光胶→干燥→密合底版→晒版→显影→形成耐酸膜→腐蚀→丝网印版。
  另一种方法是,在金属箔上用照相法成像,再用腐蚀法制成版膜,并将版粘贴到丝网上,或使版膜和丝网在同一金属箔上制出,其工艺流程为:金属箔→表面处理→涂布感光膜→晒版→显影→腐蚀→脱膜→版膜上框→涂胶固定→金属印版。
  金属箔:用10~15μm厚的钼、铜、不锈钢或其他合金箔。
  表面处理:包括去脂、研磨和酸洗等,如钼箔的酸洗,采用20%的硫酸和5%的酒石酸氢钾混合液,液温75℃时浸泡3分钟。
  感光膜:起防蚀膜的作用,采用浮雕成像材料,且随箔材和腐蚀液的性质而异,如铅箔可用铬盐感光胶等。
  晒版:若制无网模版时,则用阳片一次晒版;若制有网模版(即丝网与模版同时制出)时,则需二次晒版,先晒图文,后晒丝网;对两面涂胶的金属箔,可一面晒图文,另一面晒丝网,然后两面同时显影和腐蚀。
  腐蚀:按金属箔材选用腐蚀液,如钼箔的腐蚀液为:浓硫酸1份、硝酸1份、水3份。用浸渍法、搅动法或喷射法进行腐蚀。
  脱膜:除去金属箔上的感光膜,对水溶性膜可用碱水浸泡;对光聚合膜则用三氯乙烯浸铴后轻轻擦除。
  版膜上框架:将做好的无网版膜或有网版膜涂胶,粘贴到金属框架上。也可以先将金属箔上框,然后制版,以便于操作,防止箔材折,皱但选用的框架应与腐蚀液不起反应。
  用腐蚀法制作的网目金属印版,其阶调层次的表现力,较常规印版有较大的提高。
  制作网印版时,先将金属辊脱脂处理,然后在辊上电镀,电镀层上建立感光膜和完成晒版、显影,最后抽出金属辊,进行腐蚀得圆网金属丝印版。
  ③铜(锌)板感光制版法。此种丝网版是利用铜(锌)等金属板制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先在金属板上填满硝化纤维漆,待漆干后,用细砂纸把金属板上凹处以外部分的漆磨平并露出金属板,剩下的则是金属凹下处填满硝基清漆的文字图案。然后将凹处的硝基漆图案文字处,溶贴在丝网上,取下金属板。一块金属板可以制得多块同样图案文字的丝网印版。此种方法适合文字图案面积不太大的仪器、仪表铭牌的印刷,工艺流程如下:备金属板→磨光→上感光剂→感光→烘烤感光板→腐蚀→涂橡皮→胶水→上漆→磨漆→粘板。
  备金属板:铜板或锌板。经过磨光,并用木炭粉抛光。
  上感光剂:利用骨胶和重铬酸盐配成的感光剂,倒一定量在金属板上,通过离心器使金属板上具有很均匀的感光药层。然后在暗室中将它放入烘干设备里进行烘干。
  晒版:将设计好的文字图案制成黑白图片透明稿,紧贴在金属板有药层的一面,进行曝光,用温水显影,再经干燥烘烤,直烤到铬胶膜呈现茶红色为宜。
  腐蚀:经过烘烤的铬胶膜变成了抗腐蚀层。我们用三氯化铁液(稀释到30波美度为好)。对金属进行腐蚀。腐蚀深度要掌握在0.04~0.05mm。
  涂胶水:腐蚀后的金属板要立即清洗干净、多面手干燥,在腐蚀后凹下的金属图案文字处,薄薄涂上一层橡皮胶水,而后涂布软性硝化纤维漆。
  磨漆、粘版:已上漆的金属板干燥后,小心用细砂纸平磨,磨至金属板上的文字图案全部露出来为止。将拉紧的丝网板,放置在金属板上,丝网紧贴在金属板上,用棉花粘香蕉水贴之。金属板凹下处图案和硝基漆之间事先涂有一层橡皮胶水,因此,虽然金属板凹处的硝化纤维漆图案纹样处溶贴在丝网上,但又很容易脱离金属板。
  ④电镀制版。这是照相和电镀相结合的一种制版方法,即用照相法成像,电镀法制模,其工艺流程为:金属版基→表面处理→涂感光层→晒版→显影→模版电镀→上网电镀→剥去金属版基、丝网上框→涂胶固定→金属丝网版。
  金属版基:用0.15~0.25mm厚的不锈钢、铜或钼箔。制版前需做表面处理,以便在版基面上电镀镍层时,既能镀匀,又便剥离。钼板的处理可用重铬酸钠水溶液浸泡,不锈钢板则用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电解去脂处理。
  感光膜:要有耐电镀液的性能,可用的有:PVA+重铬酸盐、聚乙烯醇肉桂酸类及橡胶类的感光胶。
  模版电镀:经晒版、显影制得的感光模版,可用氨基磺酸镍溶液、高浓度镀溶液或硫酸镍溶液进行电镀,得10~15μm厚的镍模版。
  上网电镀:制得的镍模版需粘贴到不锈钢丝网上,粘贴方法粘法、电镀接合法及压合法,其中的电镀接合法最常用,即把丝网放在镍模版上,然后在上面镀上5~10μm的镍层,最后剥去金属版基。
  用腐蚀法和电镀法制得的金属模版和感光模版相比,具有耐印、线条鲜锐和膜厚均匀的特点,缺点是成本较高,弹性较差。
  腐蚀法与电镀法比较,前者的膜层较厚,但线条质量稍差;后者的膜层薄,线条质量好,因此也有采用两者结合的混合法,其工艺过程为:金属版基(铜)→两面涂布感光膜→图像与丝网分别晒→两面显影→两面电镀→剥去感光膜→金属版基腐蚀→模版上框架。
  ⑤用激光法制造金属膜片。由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作)的普及和激光装置功能的提高,在金属模型制造及精密部件的生产中,采激光CAM加工的越来越多。
  按CAD进行精密图案设计时,用计算机及软件可迅速制造出精度高的膜片,这已是一大优点,从而不秘担心因单面浸蚀产生误差及两面浸蚀的膜片移动等问题,可制成优良的金属膜片。
  ⑥金属丝网及金属膜的复合加工。金属丝网及金属膜与采用聚酯丝网及不锈钢丝网相比,弹性好,但在印刷时对重要的表面和开口不能进行柔伸缩印刷。把金属丝网及朋在铝框上,要在金属线钢及金属膜周围留出余白,余白部分,用粘合剂贴合聚酯丝网并绷在框上。聚酯丝网部分很柔软,可用耐溶剂性强的树脂填孔,这种粘合加工叫做复合加工,在高密度高精度的印刷中起着重要作用。版膜周围聚酯丝网的部分距框的宽度如不够,会影响张力及印刷时的弹性,因此必须给定适当的宽度。另外,在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情况下,有必要判断是否只在刮板始动一边,把金属丝网及金属膜直接粘合在框上固定,还是用薄金属板连接铝框,提高强度。
  金属丝网形成的图像,与用树脂感光膜形成的图像相比,用镍箔形成的图像和用镀镍固定的不锈钢丝网的金属线的交点强度非常好,尤其是混合加工之后,将网固定在框上,它的累积尺寸的精度非常高。
  ⑦圆网制版法。圆网丝印是在承印物上使筒状印版旋转进行印刷的方法。圆网丝印的承印物有单张和卷筒两种。后者的印刷机上有放卷、取卷及纸带张力调整装置。
  圆网丝印的心脏部分是上述的圆筒印版,印版的圆柱度、尺寸稳定性、版厚及通孔均一性等精度要求很高。圆网版的基本制造方法有电子制版法和粘合薄板多版法。前者适用于印刷连续图像,当然对于网目数和开孔率有一定限制,对于还原细微的图像有一定的困难。后者由于具有平版丝网的特征,可任意选择网目及开孔率,当然不适于进行连续图案的印刷。
  3.感光制版法。制版法质量高,效果好,经济实用,所以这种制版方法是现代丝网印刷中最主要的制版方法。
  感光制版法是利用感光胶(膜)的光化学变化,即感光胶(膜)受光部分产生交联硬化并与丝网牢固结合在一起形成版膜,未感光部分经水或其它显影液冲洗显影形成通孔,而制成丝网印版的。
  具体操作中,应首先制作好阳图底版,晒版时将它密合在丝网感光胶(膜)上,曝光时图形部分遮光,感光胶(膜)不发生化学变化,透光部分的感光胶(膜)发生交联硬化,然后用显影液冲洗,不肥光部分的感光胶(膜)被冲洗掉,受光的感光胶(膜)则留存下来,形成版膜。
  阳图底版与原稿的黑白、浓淡、明暗是相同的,若是相反则称为阴图。丝网制版原则上使用阳图,也有时使用阴图。
  制版工作室为半暗室,因此可采用棕黄色或大红色光作为照明光源,光的亮度以能清楚地看见物体为宜。
  感光制版法分直接法、间接法、直间法三种,从本质上讲上述三种制版方法的技术要求是一样的,只是涂布感光胶或贴膜的工艺方法有所不同,由于这三种方法是当前最普遍使用的感光制版方法,为此将这三种方法分别作介绍(图2-109)。
感光制版法的种类
  直接法。
  a.特征。是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这种制版法是把感光液直接涂布在丝网上形成感光膜,感光材料的成本低廉且工艺简便。这种涂布作业已被近来的自动涂布器所取代,但要想平滑而均匀地涂布感光乳剂仍然离不开操作人员的技术。另外,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涂布、干燥需要反复进行,为得到所需的膜厚,需要一定的涂布、干燥作业时间、直接法制版工艺流程如图2-110所示。
直接法制版工艺流程
  直接法感光膜的涂布
  a)丝网前处理。为防止由于污物、灰尘、油脂等带来感光膜的缩孔、砂眼、图像断线等现象,在进行感光液的涂布之前有必要使用洗净剂进行充分洗网。此时所用的洗净剂一般采用家庭用的中性或弱碱性洗衣粉即可,但市场出售的丝网洗净剂,常用的如20%的苛性钠水溶液,其脱脂效果好,能改善感光液对丝网的湿润性,可以十分均匀的涂布膜,因此使用这种丝网洗净剂效果很好。洗净作业从手工操作到使用自动洗净机(最常用的是喷枪,也有超声波洗净),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何种方法,都要经过洗净液脱脂洗净、水洗、脱水、干燥等工序。
  其它的前处理,还有用物理方法在丝网表面磨擦进行粗化的作业,以改善丝网对感光膜的粘着性能。另外,为防止丝网表面由于光的乱反射而引起图像的再现性降低,有时还在丝网表面用黄、红、橙等染料进行染色。现在为了防止光的反射,一般都选用已进行了工业染色的丝网。
  b)感光液的调制。直接制版用的感光胶有多种。其感光的时间、感光液的配方、解像力、耐溶剂性、耐水性均不同,应选择合适的使用。
  重氮感光剂是国内较普遍使用的一种,是在聚乙烯醇与少量的醋酸乙烯酯乳剂中加入若干助剂制成的。在使用时,应依照各乳剂的要求把一定浓度的重氮盐的水溶液加入乳剂,中,使其具有感光。剂中加入重氮盐感光基后,应该充分混合、搅拌,在冷暗的地方放置8小时之后才能使用。因刚刚混合的乳剂气泡多,混合不充分,如果马上使用,版膜易产生针孔,达不到规定的感光度。保存时要在冷暗处,最理想的是放在电冰箱内。
  最近从防止公害的观点出发,重氮盐开始取代作为感光基的六价铬(重铬酸盐)。重氮盐的感光度比铬酸盐稍差一些,但毒性小,不易产生暗反应。若把重氮盐的混合液放在冷暗处可以保存数月,如果将聚乙烯醇乳剂和重氮盐分别存放,可更长期保存。
  c)感光液的涂布。往网上涂布感光液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刮斗法和旋转法。
  旋转涂布是把版固定在涂布器上使之志,将感光液倒在版的中心,倒下的液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向四周均匀地涂布成膜的方法。与用刮斗涂布相比可得到厚度均匀的膜。如果感光液粘度、旋转速度、网目等条件不变的话,任何人都能进行质量固定的涂布。但只适用于小块版的涂布。大块版的周围就无法涂布(其范围是50×50cm),参见图2-111。
感光液的涂布
  刮斗涂布是涂布法的一种,让刮斗的前端与丝网接触进行涂布。刮斗是一种呈船型的涂布工具。其四边中的一边起到刮刀的作用,斗的内部是存贮感光液的。刮斗形状有多种,但都应具有槽和刮刀两部分。
  刮斗涂布包括手涂法和机涂法。手涂法用的刮胶斗如图2-112所示,斗的刮胶边呈不同半径的圆弧,斗边沿长度方向微凸,以保证涂布的胶层厚薄一致。由于重氮感光胶都呈强酸反应,因此胶斗需用塑料或不锈钢制作。但即使是不锈钢胶斗,胶液也不宜在斗中久存,漕因氧化作用胶液会起微泡而遭破坏。
  胶斗的长度随涂布面尺寸而定。我国生产的不锈钢胶斗,由6种不同长度组成一套,可供不同尺寸的图幅选用。通常图幅面积、胶斗长度及刮胶面积的关系如下:
  图幅面积=a×b(a为短边、b为长边);
  刮胶面积=(a+4cm)×(b+6cm);
  胶斗长度=a+4cm。
  这样,既省胶液,又有充足的作业面积。
  刮斗与丝网接触的刃口边,必须保证较高的平整度,不能有碰伤的痕迹。如果平整度低或有碰伤,涂布后的膜层则会出现条痕或膜层厚度不均匀的现象,从而使印刷后的图文线条出现毛刺和墨层厚度不均匀。刮斗的刃口边沿应光滑,以防在涂布时造成刮伤丝网的后果。由于绷好的网有一定的弹性,刮涂时容易出现膜的厚度不均匀的现象,即:中间部位膜厚而四边膜薄。为避免出现这类问题,通常制作刮斗时使接触丝网的一边略呈一定的弧状。这样可以避免因丝网弹性造成的膜厚不均匀的现象。在制作刮斗时尽量选用不生锈、耐腐蚀、重量轻的不锈钢材料。
  刮斗涂布的顺序见图2-113,图中:①把绷好网的网框以80~90°的倾斜竖放,往斗中倒入容量为6~7成的感光液,把斗前端压到网上。②把放好的斗的前端倾斜,使液面接触丝网。③保证倾角不变的同时进行涂布。此时如果涂布的速度过快,容易产生气泡造成针孔。④⑤涂布到距网框边1~2cm时,让斗的倾角恢复到接近水平,涂布至多涂的液体不剩下为止。这样全部涂布感光胶后,把框上下倒过来再重新涂布一次,然后干燥。第一次干燥应充分,若用热风干燥,应掌握适当温度,温度过高,有产生热灰翳的可能,必须引起注意。干燥后,再按同样的要领涂布2~3次,直至出现光泽。刮斗接触网的力量的大小依涂布速度不同而不同,如果把刮斗往返一次算作一个行程的话,一次涂布的感光膜的厚度在完全干燥状态下为1.2~1.6μm。因而7~8个行程后可以得到10μm的膜厚。
  通常涂布的丝网面是与承印物接触的面,为了提高其耐印力,可让刮斗在风上往返1~2次算作一个行程。
  这种涂布斗涂布只需稍作练习即可掌握,如果行程数固定,通常可以得到相庆的膜厚。但是膜厚的要求相当严格时,必须利用膜厚计测定。
  涂胶次数视要求的模版厚度而定。为使涂层表面平整,采取“湿除干”涂布法,即涂布与干燥交替进行(图2-114)。每交替一次称为一遍,一般膜层需涂2~3遍,每遍2~3次。如果胶的稠度、通孔率及涂膜作业参数发生变化,则涂胶次数亦应改变,甚至也可“湿涂湿”一遍完成。
  d)感光膜的干燥。涂布和干燥感光膜在黄灯下进行工作最安全。如前所述,使用热风干燥感光,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温度。
  感光乳剂在液体阶段感光度低,感光度随着涂布膜的干燥而上升,完全干燥后才能达到规定的感光度,所以晒版前应充分干燥,并且要做到在干燥后短时间内完成晒版。有很多因干燥不充分以致造成晒版失败的例子。
  干燥时如果膜面落上灰尘,也会产生针孔,所以膜面干燥的操作时间内,必须注意不要有灰尘。
  c.晒版。感光膜完全干燥后要尽快晒版,晒版时要把阳图底版的膜面密合在感光膜面上曝光。
在曝光前应对底版做进一步检查。底版的空白部分,其透明度越高越好,透明度高则光通量大,感光胶固化完全,显影后图像清晰,边缘整齐。
  曝光应该在专用丝网晒版机中进行。晒版机是晒制高质量的丝网版的主要设备。
  由粗线条或以块组成的图案可以用日光或自制简易晒版架晒版。
  在晒制由精细条或网点组成的图案时,则必然使用带有真空抽紧装置和经过选择的光源组成的专用丝网版晒版机。
  曝光中最重要的五一节是使丝网框和底版紧密贴附。丝网和底版接触不实,晒出的图必然发虚,严重时会完全报废。从这个意义上讲,带有抽真空吸附装置的晒版机将是用户的最佳选择。
  晒版用的光源一般采用弧光灯,此外也有用高压水银灯、卤素灯、氙灯的,还有使用一般的白炽灯和日光灯进行晒版的。不管那种光线,都要做到能使感光膜硬化,最理想的光源是能发出从紫外至青紫波长的光源。
  晒版前,必须确定阳图软片的正面和背面。应先检查正片,丝网感光膜面和晒版玻璃面上是否有污点或灰尘。然后将正片和绷框版装入晒版框内密合,再从玻璃面检查一次,如果正片图像放在了网框的正确位置上,即可通电曝光了。
  晒版的全部工序中,最重要的是曝光条件,如曝光条件搞不好,晒版就会失败。
  曝光是从量变到质变,产生飞跃的关键工序。晒版是制版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五一节。制版质量的好霈往往取决于光源、感光体表面与光源的距离及曝光时间等因素。
  曝光条件要依照乳剂的种类、涂布感光胶的厚度、光源和中类、光源至膜面的距离、光时间等决定。为此,应预先进行试晒求出合适的数据,根据数据进行实际作业。   a)光源与感光面的距离。光源与感光体表面的距离是晒版的一个重要条件,确定距离,还要考虑光源强度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光源与感光体表面之间如果很小,就会造成版面中间部位曝光过量,而且产生版面中心与版面边缘曝光不均匀。反之,如果光源与感光体表面间的距离过大,则会造成曝光不足或产生晕影,因此,不难看出光源与感光体表面的距离二者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阳图若是正方形时取对角线为D,若是圆形时取直径为D,光源和曝光面的距离为F时,至少要在正片的对角线或直径的一倍半以上的距离处放置光源。
  如果是管状排列的荧光灯,光源与感光面的距离可近一些。如果用F≥1.5D关系式,确定光源与感光本表面的距离,就能较好地掌握二者间关系,避免曝光过量或曝光不足的现象。
  如图2-115所示,灯距L又取决于图面尺寸和图面照度的允许差值。图面大允许斗的照度差小,L应大;反之则小。丝印制版时允许的照度差为10%,由此可定出图面与L的关系,图2-115中d为图面对角线长。C为图面中心照度,α为直照与图面角部斜照光间的夹角。图面角部的照度为
c·10/100=(1-cosa)
  得α=25°50′31″,故L=d,即灯距等于图面对角线长时,能满足晒版对照度均匀度的要求。
灯距、图面尺寸与照度差的关系
  b)光源、曝光时间与距离的关系。光源与感光膜的及曝光时间,就恍材料的要求和晒版机使用光源的要求而定。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在距离为50厘米处放置光源,曝光时间3分钟为合适时,若距离为2倍即100厘米时,曝光时间应成为12分钟,是原来的四倍。可是实际上是9分钟,为原来的3倍即可。曝光时间与光源到感光体表面的距离以及光源照射强度与制版质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当光源到感光体表面之间的距离固定时,光源照射强度越高,则曝光时间越短,光源照射强度越低,曝光时间越长。如果光源照射强度为一定时,光源到感光体表面距离越大,曝光时间就越长,反之,曝光时间就越短。
  在实际制版时,要根据所使用的光源、感光材料等来确定光源到感光体表面的距离以确定合理的曝光时间。
  c)光线的照射方法。光线应为垂直于感光面的平行光线。如果采用日光光线,则应把网版放置在太阳直射的位置上,不过太阳光并不是时时都有的,同时由于季节关系光线有强弱的变化。
  用弧光等点光源时,因曝光时间可延长,在许可的条件下距离以远为宜。
  最不好的是来自不同角度的交叉光线,这时可在光源与感光面之间放一片毛玻璃使光线扩散,光源条件可得到改善。
  显影。把曝过光的印版浸入水中一两分钟,要不停地晃动网框,等未感光部分吸收水分膨润后,用水冲洗即可显曩。显影应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有时用3.5~5.5kg/cm2的喷枪,从两面喷水显影。由于感光液的种类不同,有的容易显影,有的不容易显影,但无论如何都必须把未感光的部分完全溶解掉。图案细时,要用8~10倍放大镜检查细微的部分是否完全透空,必须完全透空才行。显影完了,再用海绵或吹风机迅速除去水分进行干燥。
  由于感光液的种类不同,对聚合度高的乙烯醇乳剂膜和耐溶剂性的乳剂膜,应用温水显影。
对于尼龙感光膜多用工业酒精来显影,直至最细的图像能充分显出后,仔细检查,图像全部清晰显出即可用清水冲洗,烘干即可。显影的酒精可保留,多次使用。
  由于感光材料的性质不同,制版要求和显影要求也就不同,通常不同感光材料所采用的制版方法和显影方法如表2-33所列。
表2-33 不同感光材料的制版方法和显影方法
感光材料名称 制版法 显影方法
重铬酸盐系乳剂 直接法 水显影
重氮盐系乳剂 直接法 水显影
感光性尼龙系乳剂 直接法 溶剂显影
重铬酸盐胶片 间接法 水显影
重氮盐系胶片 间接法 水显影
铁盐系胶片 间接法 水显影
  显影程度的控制原则是:在显透的前提下,时间愈短愈好。时间过长,膜层湿膨胀严重,影响图像的清晰性;时间过短,显影不彻底,会留有蒙翳,堵塞网孔,造成废版。蒙翳是一层极薄的感光胶残留膜,易在图像细节处出现,高度透明,难与水膜分辨,常误认为显透。为便于观察,可采用灯光显影水槽;也可采用自制灯光观察台。
  e.干燥。显影后的丝网版应放在无尘埃的干燥箱内,用温风吹干。丝网版烘干箱是制版专用设备,用于对丝网清洗和涂布感光胶后的低温烘干。烘干温度一般可控制在40±5℃。
  丝网烘干箱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烘干箱应配有自动控温系统或定时装置,并保持箱体内的清洁。
  立式烘干箱占地面积小,适用于面积较大而精度要求不高的丝网版。
  卧式烘干箱占地面积大,适用于面积较小而精度要求较高的丝网版。
  两种烘干箱分别为多排式和多层式,可保证多块丝网版同时烘干。
  烘干时事先应把网版表面的水分吹掉,避免干燥时水分在丝网表面下流而产生余胶,影响线条边缘的清晰度。如果用坚膜剂处理版面,在水洗完毕后即可进行,注意布流均匀。
  网版干燥后,可在透光检验台上进行检查,是否有气泡砂眼等污染痕,图线边沿处可用胶液进行修整。
  f.版膜的强化及修正。在印版干燥前或干燥后,为了强化版膜,提高耐水性及耐溶剂性,可采取涂布无水稀铬酸液的做法。但从防止公害的角度出发,是不宜使用铬酸系药品的。最近,市场上已有毒性比较小的坚膜剂出售。
  其次,为了堵塞针孔或版上不应有的开孔部分,可用堵网液或制版用感光液涂抹堵塞。
  印刷过程中,网与框的结合处有时会产生漏墨现象。尤其是粘合剂固定时比较容易产生漏墨现象,这时应以适当的材料遮挡,防止油墨溶剂漏出与粘合剂接触。
  为了增强版膜的耐印力,可将修后的印版再曝光(二虹光),时间长短视光线强弱而定,保留在网版上的胶膜经再次受紫外线照射,可更加坚固耐印。
  坚膜分物理坚膜及化学坚膜两种方法:
  化学坚膜法是用化学药品处理制好的模版,改变其中的亲水基团(如-OH、-COOH、-NH3等)或提高其聚合度和交联度,从而增强整个膜层的耐水性。如间接模版中明胶的亲水基团-NH3,可用下列坚膜液加以处理:
  二乙二醇              1份
  甲醛水溶液(40%)         2份
  水                 12份
  当间接模版转贴到丝网上后,立即用毛地膜液涂湿丝网,历时2~3分钟,然后铺吸水纸进行压实,经12小时后才能使用。处理中,坚膜液中的甲醛会与明胶的氨基起如下缩聚反应:
  R-NH2+HCHO→R-N=CH2+H2O
  束缚了亲水基团。
  呈立体网状结构,提高了双耐性。
  合成水溶性高分子物质配制的铬胶、重氮胶及感光树脂胶,制造厂都生产有相就原坚膜液。它们的处理方法基本相同,即将坚膜液涂于模版的两面,水平放置,待自然干燥后,放入50~60℃烘箱内烘干0.5~1.0小时,或自然干燥一天后使用。
  物理坚膜法实际上是在模版一面或两面涂一层耐水保护膜,借以增强耐水性。这有两种工艺――预上漆法及后上漆法。
  预上漆法的工艺流程为:网版前处理→干燥→涂过氯乙烯胶→干燥→砂毛→冲洗→干燥→涂感光胶→干燥→晒版→显影→干燥→用感光胶修版→修版部分曝光→用醋酸丁酯擦去图像处的漆膜。
  后上漆法的工艺流程为:网版前处理→干燥→涂布感光胶→干燥→晒版→显影→干燥→封网及修版→印刷面刮漆及图像部除漆→干燥→刮墨面刮漆及图像部除漆→干燥。
  除漆要求只除去图像区的漆膜,不能除去模版表面的漆膜。最好用吸漆机吸除;或者用布沾适当溶剂,从反面来回擦抹图形处的漆膜,直至除尽。比较上漆的两种方法可知:预上漆法,制版速度较快,网版便于再生;后上漆法制版周期较长,但模版耐抗性好,适于大批量生产。
  物理坚膜法不适用于丝网目数大于220目/英寸的任务。化学坚膜法的作业简便,但坚膜后的模版脱膜困难。
  g.封边。为保护粘网框面的清洁,便于网框再生,以及防止油墨溶剂侵蚀而影响粘结力,需用胶带封贴框架的内侧及粘网面,如图2-116,也可用耐溶剂的涂料封涂该处。
网版的封边法
  h.检查。网版的检验是整个制版工作的最后工序,也是极其重要的工序。显影之后曝露出的小缺点可以通过修版纠正,如果发生大缺陷,则必须重新制版。在网版的质量检验中,至少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曝光时间是否正确。除用密度梯尺对照检测胶膜硬化程度外,还可以看底版的精细在丝网上的再现程度如何,要观察线条是否完整,边缘是否清晰,锯齿形严重等等。
  网孔是否完全通透。检查丝网印版质量,包括图文是否全部显影,图文网点、线条是否有毛刺、残缺、断笔及网孔封死等现象,如果发现上述状况后应及时采取各种方法进行补救,可考虑重新制版,以确保印刷质量。
  只有十分通透的网孔才能使丝印油墨顺利通过。如发现丝网版上该通透的网孔仍被胶膜封闭着,应再显影。仍无效果时,则应重新制版。
  检验各种感光材料的适应性能。不同的感光胶膜有不同的适应性能。使用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的印料,应选用耐溶剂的感光胶膜;使用水溶性涂料作为印料,则应选用耐水型感光胶膜,二者不可混淆。这种检验工作应结合使用说明书,并对承印物有所了解时,才能正确掌握。
  检查网膜是否存在气泡、砂眼以及靠近网框的四边未被封网情况。对气泡、砂眼应及时补救。对四边丝网进行封网,以避免印刷时造成漏墨。用胶纸带将丝网与网框粘合部分粘贴。
  检查晒版定位标记,是否符合印刷的要求。
  i. 直接制版法故障及原因。
  显影中感光膜流失不能成版。
  a) 曝光不足。
  b) 感光剂的剂最量不足或失效,感光度降低。
  整版图像产生浅淡的灰翳。
  a) 感光液的涂布、干燥工序的工作场所过分明亮。
  b) 正片密度不足。
  c) 曝光时间过长。
  d) 感光液涂布和干燥时,加热过度。
  e) 曝光时间不足,显影不充分。
  图像的细微部分不显影。
  a) 曝光时间过长。
  b) 正片表里颠倒,正片与感光膜面贴合不良。
  c) 丝网前处理不充分。
  d) 感光膜过厚及感光胶的种类选择不适当或感光胶失效。
  涂布后的丝网版存有大量气泡。
  a) 丝网脱脂处理不充分。
  b) 涂布感光胶前丝网清洗不干净。
  c) 在涂布过程中丝网烘干和感光胶的温度差较大。
  d) 感光胶的保存温度过高。
  e) 感光胶和涂布层过薄。
  f) 涂布速度不均匀。
  版面针孔过多。
  a) 尘埃是造成的主要原因。
  b) 有时是因感光液自身起泡所造成。
  c) 使用涂布刮斗时,涂布刮斗移运过快也容易起泡产生针孔。
  d) 加入感光剂过量也会产生针孔。
  e)涂布面是很容易落上灰尘的,所以必须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如晒版玻璃面、阳图软片面、感光液涂布面都必须保持完全清洁。
  f) 可在感光液中加入少量辛醇作为消泡剂。
  丝网印版显影后出现明显的气孔。
  a) 显影后是否进行了高温烘干(这是应该注意的)。
  b) 是滞使用了保存期很长的感光剂。
  c) 是否有灰尘落入感光胶内。
  d) 感光剂和乳剂混合时是否注意了充分搅拌,是否待气泡消失后使用的。
  e) 掌握曝光时间是否合适。
  晒版后图文分辨力不高。
  a) 显影是否充分,显影后是否使用清水加压冲洗。
  b) 二次使用的丝网,使用前是否已清洗干净。
  c) 丝网是否处于水平位置干燥。
  d) 是否选择使用了分辨力高的感光胶。
  j.多色版的定位。多色丝印的阳片和晒版,都要为印刷的套合作好准备,使分色阳片上的套准标记,落在各网版的相同位置上。否则会给印刷的上版、换版及套印带来麻烦,甚至造成废版。这里介绍两种定位方法:
分色晒版的定位
  量测套准法。预先在各网框的四边框面上刻出中线坐标;当网版建立好感光层后,将框面上的中线,用铅笔轻轻予以延长到一定;使底片上的中线坐标与网版上的中线坐标重合套准,如图2-117中的1、3及a、c或按规定的晒版位置,在网版上求作实际的坐标线,再与阳片套准,如图中2、4及b、d。套准后用胶带粘牢,即可进行曝光。
  销、孔套准法。销孔套准(图2-118a)能提高套合效率和精度,减轻劳动强度。它也是标准化、系统化的一种套准作业。即原稿与分色阳片进行销孔套合,阳片与网版也进行销孔套合,后者的作业方法如下:
装有销的配图版
  先做一块透明的配图版(图2-118c)。版上绘出网框尺寸及中线,版的上方及左方打有三个孔,孔内插入三个销子(图1-118b),用胶带粘牢,供网版依靠之用。
  然后用螺钉或环氧胶将销钉片固定在配图版上。
  分色晒版时,将配图版置于晒版框内,打有定位孔的阳片套到配图版的定位销上,而网版依靠三个销子定位,这样保证了各网版上图位的一致。
  另一种作法如图2-119所示,将定位销贴到晒版机玻璃上,网框上装以套合夹。晒版时将阳片和网版都套到定位销上。
  k.脱膜。制版失败或印刷完毕后,为使网版再生,需将模版从网上除去,这种除膜工作称税膜。
固定有套合夹的网框
  脱膜时首先应把印版上残存的油墨彻底清除,否则剥膜就很困难,因此必须用溶剂或除垢器彻底清除残墨。如果版上的油墨是硬化型的,清除就比较困难。去膜剂常用的有漂白粉、次氯酸钠、过氧化氢、苛性钠、氨水、高锰酸钾加草酸等。
  其中次氯酸钠在市面上以10%的氯溶液出售。这种稀释液可用在洗涤餐具方面,除膜时要加入20~50%的水使用,这时稍有氯气的臭味。
  3%的过氧化氢(双氧水),稀释到15%左右才能使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浓度,在使用中过氧化氢溶液会渐渐稀薄,稳定性较差。
  向丝网上涂过氧化氢时,要把网面向上,下面铺上白报纸,涂后放置5~10分钟,膜面发白后再用水冲洗。
  脱膜要求迅速、简单、安全,特别是对丝网的安全。
  脱膜用的脱膜剂视感光胶和丝网类型而异,通常商品感光胶同时配有相应的专用脱膜剂。
  明胶体系模版的脱膜方法有:①热水溶胀法:将印版浸于43~46℃热水中,待明胶膨胀后,用刷子擦刷及强水冲净。②用漂白剂氧化;通常将漂白剂加水10倍作为脱膜液,作业时先将模版在热不中泡胀,然后用刷子粘脱膜液涂刷印版两面,停留少许时,用高压水冲除。③用酶制剂溶解:酶制剂有粉状及液状两种,它们能使明胶高分子中的肽键水解。作业时先水湿印版的两面,撒上酶粉或喷上酶液,然后用薄膜封盖两面,以防水分挥发,保持10~30分钟,再进行水冲。冲结,用5%的冰醋酸或食用白醋呼之。酶脱膜法十分安全,可为蚕丝网所用。④用感光胶厂家生产的配套脱膜剂。
  非明胶体系模版的脱膜法。如PVA、PVA+PVAC等感光胶,可用的方法有:①用高锰酸钾氧化;配制6%高锰酸钾水溶液,用丝网滤去未溶晶片,以防止脱膜时割伤丝网。配好的溶液可长期备用。作业时将溶液涂于印版两面,历时4分钟,即可水冲。对染色丝网,历时不能过长,否则有退色的危险。②用次氯酸钠或过氧化氢氧化:用4~5%的镒氯酸钠溶液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涂或浸泡印版,数分钟后用热水冲洗。
  对于未过两天的新鲜模版,可用沸水烫除。通常用不淋或浸烫10~15分钟即可。对明胶系模版,更宜用蒸气热烫,再行水冲。也可用烧碱水或氢氧化钾溶液腐蚀,但应控制浓度和时间,并戴橡皮手套作业。一定浓度的强民有腐蚀模版,但对合成丝网破坏,严重故不宜使用。
  坚膜处理过的模版,用上述一些方法进行脱模,均难奏效。有的采用强腐蚀剂破坏其膜,但对丝网很不安全,应试验为之。
  一些溶剂型模版,脱膜时应用相应的溶剂和脱膜剂,如手刻虫胶模版用乙醇脱膜,国产尼龙感光模版用SA-Ⅱ专用脱膜剂。
  必须注意,模版上若有其他残物(如油墨、封网胶及油污等)时,脱膜会发生困难。因此,上脱膜剂前,应先清除残物。若在印刷后立即清洗油墨,在清洗后未干前,即行脱膜,则可获最佳清洗效果。
  一些合成高聚物的模版,被某些乙烯基油墨侵入,因此在正常脱膜处理后,仍会出现一些残膜(称僵膜),这种残膜需用溶剂去除。
  模版被完全去除后,网版上的图像部分有可能出现油墨的淡迹,称为“鬼影”。它是丝网因印刷磨损,油墨侵入及交织处,油墨嵌入的结果。鬼影的去除较难,英国AUTC-TYPE公司的做法是:先涂一层适当的溶剂,再涂一层强碱性的洗网浆,然后用刷子作旋转运动的刷除,历时15分钟,用水冲净,效果较好。
  脱膜除手工作业外,还有专用的脱膜机。最先进的脱膜机能使油墨清洗、脱膜及去脂三步工作一并完成。由于机器装有温度控制系统,故有很高的脱膜效率;脱洗出的物质,经循环系统过滤后,溶剂得以回收再用,既免污染,又省溶剂。
  1. 制版用辅助剂。
  洗净剂。在制版时为了去除附着在丝网上的地及油脂,可用中性洗剂如磷酸三钠的5%水溶液(加温到5℃)水洗或用刷子刷,水洗后再行干燥。现成的洗净剂在市场也有出售。
  前处理剂。是一种粗化尼龙、聚酯丝网表面的药液,它可提高丝网与感光膜的粘着性能。以前使用耐水砂纸或苛性钠水溶液处理,现在是把研磨剂放在碎布上,在尼龙丝网的表面进行研磨,或涂布5~10%的偏甲酚、甲醇溶液,放置数分钟后进行水洗。尼龙的专用前处理液及经过前处理的制品在市场上都有出售。对聚酯丝网进行前处理时,可使用强酸的混合液,放置10分钟后进行水洗。但是近来在一般的直接法及直间法中,由于感光剂及技术的提高,已不再需要这些前处理,主要在间接法和粘着性较差的直间法中加以使用。不锈钢丝网不需要前处理,只要洗净即可。
  防光晕液。在使用尼龙、聚酯丝网时,为防止因产生光晕而使图像模糊,一般把丝网染成黄色。防光晕染色剂,市场上可以买到。使用时用毛刷在丝网上涂布2~3次,或浸泡数秒钟后水洗。重氮系的感光乳剂呈黄色,所以使用重氮感也剂制版时,并不一定非要这一处理不可。另外,也有预先使用阳离子染料在高压锅中把丝网染成黄色或红色的。在使用黄色丝网时,曝光时间要比无色的丝网增加约20%。
  填孔剂。是一种用于堵住感光膜面上的针孔及框四周的网孔的乳剂。市场上出售的填孔剂,多与感光胶配套使用。如北京太平桥印刷材料厂生产的DS-Ⅰ型封网胶,就是与DS-Ⅰ型重氮感光胶配套使用的填孔剂。涂布时,使用毛刷容易出现针孔,因此使用不锈钢质的涂布斗,特别是在间接法及直间法中使用较多。
  坚膜剂。是一种主要在直接法制版时用来增强感光膜哟度的药剂。坚膜处理有化学坚膜法及制作覆膜两种方法。
  前者主要使用铬酸系的水溶液、硼系的无色的水溶液及重氮系专用的感光乳剂水溶液。曝光、显影后,涂布在两面,放置数分钟后,用压缩空气及水喷淋图像部分,而后进行干燥。上述坚膜法对高精度的制版不太适用。
  后者多使用聚氨基甲酸乙酯进行涂布。在制作精度高的丝网版时,干燥后放平用这种溶液进行滚筒涂布覆膜达到坚膜目的。
  粘合剂和胶纸带。把丝网固定在框上要使用粘合剂和胶纸带。用于丝网的特制的快干型粘合剂市场上有出售。胶纸带是用来保护粘合面以防止因洗剂及溶剂的浸入而发生开胶现象的。胶纸逞是在茶色纸的一面涂布聚氨基甲酸乙酯,赋予耐水性和耐溶剂性的,另一面涂布的是树脂粘合剂,用于制版后贴在版的边缘上。涂布在胶纸带上的粘合剂是聚丙烯或酯。粘接型聚丙烯胶纸带为彩色纸带,按其使用目的的不同有不同的颜色。聚酯胶纸带是真空镀铝的,因此也被称为铝纸带或银纸带,耐溶剂性极强。
②间接法。
  a.特征。在0.12~0.06mm左右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片基上,涂布上以明胶为主体的感光乳剂之后,在该软片上进行曝光显影形成明胶质的图像,并将之转贴到绷好的丝网上。这种制版方法就是间接法。间接法比直接法更容易得到精细的版,并不需要特殊的网框。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时间的长处。其缺点是版的寿命较直接法短,费用高,版膜容易伸缩。
  b.间接制版法的要领。间接制版法晨0.12~0.06毫米薄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片基上涂布以明胶为主体的感光乳剂制成感光膜的。国产感光膜的规格、用途,可参见本章第三节。
  把阳图底版与感光膜(菲林膜)密合在一起,经曝光、显影形成图像,再将图像转移到绷了框的丝网上,再经干燥揭去片基制成版膜,这种制版方法称为间接制版法。
  间接法比直接法做的印版精度高,并且不需要使用特殊的晒版装置。图2-120为间接制版法示意图。
  间接制版法工序与直接制版法所不同的是,首先将阳图底版密合在具有感光性能的感光膜上,经晒版、显影制成图像后,再向丝网上转贴。其工艺流程如图2-121所示。
间接法示意图
1-版膜 2-丝网 3-吸水纸 4-模版 5-平板玻璃 6-丝网印版
间接法制版工艺流程图
  c. 间接法制版各工序要求。
  晒版。间接法软片晒版比较简单,间接法晒版是从片基的一侧曝光,在间接法软片的片基上,将阳图软片与乳剂面贴合,固定在晒版框上,为了防止光晕,可在片基一侧放置黑或红色厚纸,图像尺寸大,要求精度高时,要吸真空进行晒版,使底版与软片更加贴合,提高晒版质量。
  曝光时,只要能发紫外光的光源均可使用,若要制作精度高的丝印版时,必须使用点光源,采用金属卤素灯和高压水银灯最为理想。最好不要使用荧光灯光源。正确的曝光可使用曝光量计测仪计算,可以准确地掌握曝我时间。间接法软片显影后的膜面厚度一般为10微米,这样的厚度,印刷的精度和耐印力最佳。
  硬膜处理。间接法软片晒版后,要在过氧化氢水溶液中进行硬膜处理,在1.2%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中浸泡一分钟最为合适。但不要使用热水,因热水稀释过氧化氢,氧就会跑掉,这样就起不到硬膜
+的作用,所以使用的水不要超过20℃。
  显影。把经硬膜处理后的间接法软片,放在平版上竖起用30℃的水进行冲洗充分显影,并冲洗干净,图像线条部分不能留有任何明胶膜,否则网孔被堵油墨不容易透过。
  丝网的前处理。显影后的软片在向丝网转贴之前,应将丝网进行前处理。不锈钢丝网,只要进行脱脂处理就可以了,但尼龙和涤纶丝网仅进行脱脂是不够的,还要用清洗剂在整个网布上进行刷洗,毛刷不得掉毛,刷洗彻底之后用水冲洗,冲洗到丝网表面能有干净的水膜,这就证明丝网前处理已完毕。
  转贴。前处理好的丝网,转贴前再用水冲洗一次,使丝网的表面有足够的水膜,将软片乳剂面与丝网贴合,放置时尽量不要出现气泡,若大张的软片,可将网框斜立着,将软片从下向上固定好。如果要想进行多色套印需在丝网指定位置放置软片时,也可事先在网框的四周固定好规矩。如果在台上放上平整的纸,进行转贴时,可以吸收软片贴合时挤出的水分,效果也是较好的。
  干燥。吸水后的网版,要竖起来自然干燥,若加温过高进行强制干燥时,由于图像边缘细小部分的干燥程度不一样,会出现翘曲,在进行印刷时会造成破损,或易引起脱膜现象。自然干燥的版,因为整面干燥平均,印版不会出现破损现象,印版精度好,印刷数量大。若干燥后,发现软片的一侧发白,这就证明乳剂已从片基自然脱离,这时用手就可将软片片基很容易地揭掉。
  堵眼。在剥掉软片片基之前,在印刷面一侧,用刮斗涂布一层封孔剂之后,再将软片片基剥掉,因图像部分有片基的保护,封孔剂不会涂进图像中去,封孔剂只涂抹薄薄的一层即可,因这种封孔剂具有耐溶剂的性能。涂完后,进行干燥,制版就算结束。
  d. 间接法制版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网与膜粘合不良,版膜脱离。
  a) 丝网脱脂处理不充分。
  b) 感光片的图文曝光时间过长,表面硬化影响粘结牢固度。
  c) 曝光光源温度过高,使感光片产生热硬化,影响了版膜与丝网粘结效果。
  d) 显影时间过长,使感光膜层膨润,粘结力下降。
  显影困难。
  a) 曝光后,感光片是否立即显影。
  b) 是否使用了过期的底版软片和过期的间接法软片。
  c) 底版软片与间接法软片贴合不实。
  d) 掌握曝光时间不适当。
  印刷后出现图文不完整。
  a) 显影不充分。
  b) 图文部分的感光乳剂冲洗不彻底,使网眼堵住。
  c) 曝光时底版与感光膜贴合不实。
  d) 图文部分的网孔擦洗不干净。
  ③直间法。
  a.特征。直间制版法是直接制版法和间接制版法混合使用的合称。直间法与间接法的区别在于,直间制版法是在制版时,首先将涂有感光材料的塑料片基感光膜的感光膜面朝上平放在工作台上,将绷好的网框平放在膜面上,然后在网框内放入感光胶并用软质刮板加压涂布,使感光膜与丝网粘合,最后经风吹干燥后揭去片基,而后用于晒制丝网印版。经显影、干燥后制出丝网印版。
  直间制版法与直接制版法及间接制版法的不同之处是:直间法是通过膜片的厚度来获得丝网印版的厚度,而直接法是靠多次涂布感光胶来获得丝多印版的厚度,直间制版法是先贴膜后晒制,而间接制版法是先晒制后贴膜。
  直间制版法制版用事先安一定的厚度涂成的感光膜,可节省涂布时间。另外,事先将感光胶涂布在片基上,所以保证了丝网印版的平整度,如图2-122所示。
直间法示意图
  b.直间法工序流程。把直接和间接两种制版方法混合使用,即先将感光膜用水、醇或感光胶贴到丝网上,干燥后撕掉感光膜上的聚酯片基,密合阳图底版,曝光、冲洗显影、干燥制成印版,这种制版方法称为直间法。直间法的转贴膜是在曝光前,显影和直接法相同。
  直间法制版工诹流程如图2-123所示。
直间法工艺流程
  使用重铬酸盐的直间法。重铬酸盐暗反应快,与PVA混合虽不能产生感光性,但当在PVA干燥膜上涂上重铬酸盐水溶液时,就可彻底浸透乳剂膜并赋予感光性。利用这一特性,可采用图2-124直间法(A)和图2-125直间法(B)的方法制版,这两种方法在赋予了感光性后,与直接法的操作方法一样。
使用重铬酸盐的直间法(A)
  使用重氮树脂的直间法。重氮树脂与重铬酸盐一样有暗反应,不能预制感光性软片。以重氮树脂取代理铬酸盐,可采用直接间法B(图2-125)。在改良重氮树脂并改进制造方法、包装方法后,现在已可预制感光性软片,其使用方法如图2-126所示。
使用重铬酸盐的直间法(B)
利用重氮树脂的直间法
  贴上没有感光性的软片,要想赋予感光性,在操作时要临时涂布,这样就存在着由于交联剂不能完全渗透,导致硬化不足的问题,显影后会引起膜层变化,不能制成15μm以上的厚膜版;如果采用预先涂布的方法,这些问题虽然可得到改进,但由于重氮树脂有暗反应,会产生贴附时的粘着怀不良和影响解像力等问题。因而软片要放在阴暗处保管,并在厂家指定的期限内使用。
  贴附作业。目前使用预涂感光性软片的比例正在日益增加。预涂感光性软片的贴附方法的要领与其它软片方法大致相同。
  贴附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水贴法迹称毛细管法,用水溶下软片的感光膜后再粘合到网上。另一种方法是把感光液作为粘合材料使用,把感光膜贴附在网上。
  a)水贴法。一是把绷好的丝网彻底洗净,去掉油脂、污垢、灰尘后进行干燥。把直间法软片按需要大小裁切,并涂布感光层,此时要确认软片上有否灰尘附着,当有灰尘附着时,会产生针孔及粘合不良,二是将网的背面朝下把网板放在感光膜上,然后用喷枪充分水淋,再用柔软的橡皮刮板轻轻刮压除去多余的水分。
  再将框内侧的水用海绵或麂皮去除,干燥(图2-127)。干燥后剥离片基即可在网上得到有光泽的平滑的感光膜。
1-喷雾器 2-水3-丝网 4-感光膜 5-片基 6-刮板
1、 6-丝网 2、7-网框 3-感光膜 4-片基 5-直间法软片
  更为简便的操作方法是:把绷在框上的丝网用洗净剂彻底脱脂后,再用喷头冲刷洗净。把按需要的尺寸裁剪的直间法软片,按图2-128贴附,用刮板赶掉多余的水后干燥。这样可在洗净丝网的同时进行水贴附作业,并可得到灰尘、污垢少的感光膜。
  b)感光液贴附法。是一种把感光液作为粘合剂,贴附软片的方法。与上述水贴法一样,在平台上放好软片上面放置绷好了的丝网框,由上向下洒布感光液,用柔软的刮板如同印刷一样往前推进,推进一次即可。如有不均匀的现象也可反复多次。涂布均匀后,用小型刮斗或布把剩余的感光液去除后干燥,如图2-129所示。乳剂贴附还有其它的两三种方法,无论如何方法都要防止产生气泡。
  c)预涂感光片的特殊使用方法。各种膜厚的预涂感光片在市场上均有出售。用同一类型的预涂感光片也可制成不同膜厚的牌。例如:前述的贴附,剥离片基后,在上面再重叠贴附,即可得到任意厚的感光膜。
感光液贴附法
1-刮版 2-感光液 3-感光膜 4-平台 5-片基 6-网框 7-丝网
  c.直间法操作注意事项。
  裁切感光膜片要按图文净尺寸每边大出50~70mm。在平滑的玻璃板上贴膜,一定要保持室内卫生,感光膜要用毛刷轻轻刷去尘土,膜面向下扣放,操作贴膜时再翻过来使用。
  贴合时要用绒布润湿丝网,形成均匀的水分或涂一我乳胶再将软片复合上去,用橡皮刮板刮去多余的水分,膜面如有白点即为气泡,应想法挤压出来,否则会使网膜粘合不牢而造成脱膜。
  覆膜后的丝网版放置暗室内用30℃左右温风吹干,撕下片基,经充分干燥后的膜版即可与阳图底片紧密贴合进行晒版曝光。
  冲洗显影与直接法相同,若精密的图文显不出影来,可用5℃温水喷洗,注意勿损坏版面。
吹净膜面水分在温风下干燥,经检查修整好的印版即可使用。
  ④ 三种制版法的比较。
  直接、间接、直间制版法,这三种制版方法是现代丝网印刷中最主要的制版方法。前面介绍了各种制版法的操作程序,但是这三种制版方法都有其特点和不足,如表2-34所列。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印刷品的用途及丝网印版尺寸和印刷具体要求,扬长避短,确定采用哪一种制版法。下面就三种制版方法的主要特点和不足仪次进行介绍。
三种制版法比较
涂布方法比较项目 直接法 间接法 直间法
操作过程 涂感光胶于丝网版的两面→晒版→显影→修整 晒感光膜片→固化→显影→贴膜→干燥→揭去片基→修整
贴膜→干燥→揭去片基→晒版→显影→修整
工序 先涂后晒 先晒后贴 先贴后晒
显影 常温清水 固化处理后温水显影 常温清水
感光材料 感光胶 感光膜 感光膜
操作 反复涂胶,较费 操作复杂 以贴代涂,操作简便
膜层厚度 可以调节 厚度固定 一般固定,也可增厚
印版质量 胶网结合牢固,耐印,易出现居齿现象,涂层过厚则细线条不易清晰。
线条光洁,但膜层不够牢固,耐印力低 介于直接、间接二种方法之间
适用范围 费用较低,用途最广 费用较高,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少量印品印刷 费用较高,转贴膜版有一定技术难度
  a.直接制版法的主要特点和不足。直接制版法主要工诹是先涂布感光胶后晒制,由于涂布采用手工反复涂布,操作比较简单,膜厚可以通过涂布次数来调节,但是涂布比较费时间。采用直接制版法制作的丝网印版,胶膜与丝网结合比较牢固,耐印力较高。但是分辨力不是太高,图像边缘容易出现锯齿状现象,网膜较厚时,细线清晰度容易受影响。
  b.间接制版法的主要特点和不足。由于间接制版法主要采用的是先晒制的感光膜再与丝网贴合的工序。同时显影时需要用双氧水活化处理,再经温水显影,这种制版方法操作比较复杂,但是版膜厚度均匀、稳定,采用间接制版法制作的丝网印版,分辨力比较高,图文线条光洁,但耐印力较低,不如直接制版法所制出的版膜的耐印力高。同时膜层与丝网结合牢度也相对较差。
  c.直间制版法的主要特点和不足。由于直间制版法主要采用的是在丝网上用感光胶贴合感光膜,然后进行晒制的工序,所以操作比较,制版时间,膜厚可以固定,也可随意增厚。采用直间制版法制作的丝网印版,分辨力和耐印力都比较高,其不足大致与间接法相同。
  d.三种制版法的性能比较。如表2-35所列。制版中有两个关键参数――粘网面积和模版印刷面的表面积。模版与丝网的粘结面积愈大,耐印力愈高,反之则差,故直接法>直间法>间接法。在直间法中,三种贴膜法的粘网面积(图2-130)和耐印力亦成正比关系:感光胶贴膜法>水贴膜法(毛细管贴膜)>感光剂贴膜法。
直间法版膜的粘网面积
  e. 三种制版法与制版精度有关的因素。
  与精度有关的因素。在前几节里,已就丝印制版中存在的故障及解决的办法作了介绍,但影响制版精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归纳为以下15点:
感光制版方法性能比较
性能制版方法直接法 直间法 间接法
耐机械力 很好 好 差
耐印力 5~10万 1万、3万、5万
感光剂贴膜、水贴膜、感光胶贴膜
图像清晰性 差或好 好 很好
分辨力 稍差 好 好
制版工时 长 短中
价格 廉 中 贵
适用性 能印不平整面 能印平面和曲面 只能印平整面
  a)丝网,包括使用丝网的种类、丝网目数的高低、丝径的粗细、丝网开口面积的大小、丝网伸缩率的大小和丝网和编织方法以及丝网的颜色等。
  b) 网框,包括网框的材质、网框尺寸的大小和网框的强度等。
  c) 张力的大小。
  d) 绷网角度的选择。
  e) 网框与丝网的粘结方法。
  f) 丝网的前处理。
  g)感光材料,包括感光度的高低、分辨力的高低、感光材料的粘结性、感光膜的伸缩率、感光膜厚度和感光膜硬度、耐水性、耐溶剂性和耐磨擦性以及耐印力的高低。
  h) 感光剂的调合时间,调合后放置的时间。
  i) 感光剂的涂布方法。
  j) 干燥方法及条件,包括干燥温度、湿度以及干燥的时间。
  k) 晒版方面,包括所用光源种类、曝光时间的长短、光源的距离等。
  l) 照相制版所得底版的密度。
  m)显影方面,其中包括,显影方法:水显影、温水显影、药物显影;显影条件:温度、浸泡时间、喷水器的种类和使用等。
  n) 显影后的干燥温度及时间。
  o) 二次曝光时间的选择及修版。
  制版问题的解决方法。根据上述原因,就三种制版方法中有代表性的10个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说明如下:
  (a) 图像分辨力低,层次丢失。
  产生的原因:
  a) 晒版时,底版与胶膜接触不实。
  b) 底版(阳图片)质量不好。
  c) 感光胶本身质量差,分辨力低。
  d) 光源选用不当。
  e) 丝网目数太低。
  f) 显影冲洗处理不当。
  解决的办法:
  a) 采用真空吸附或其它方式使之紧密接触。
  b) 检查底版密度和图像质量。
  c) 选用高质量感光胶。
  d) 使用与感光胶光谱波长匹配的光源。
  e) 提高丝网目数。
  f) 检查显影冲洗程序,调整水压和水温。
  (b) 图像边缘清晰度差。
  产生的原因:
  a) 晒版时,底版与胶膜接触不实。
  b) 显影冲洗不够。
  c) 曝光时光互的衍射。
  d) 感光胶膜涂布不匀。
  e) 相对于图像选择丝网目数太低。
  解决的办法:
  a) 采用真空吸附或其它方式使之密合。
  b) 从两面冲洗图像直到干净和清楚。
  c) 使用有色丝多。
  d) 检查涂布工序,增大丝网张力。
  e) 提高丝网目数。
  (c) 图像细线和小网点消失。
  产生的原因:
  a) 晒版时底版与丝网胶膜贴合不实。
  b) 底版密度不足。
  c) 曝光时间过长。
  d) 光源照射不均匀。
  e) 显影不充分。
  解决的办法:
  a) 提高真空晒版机的真空度。
  b) 选用密度高的软片制作照相图文底版。
  c) 减少曝光时间,或者增大光源与被曝光体之间的距离。
  d) 选用点光源。
  e) 充分进行显影。
  (d) 印版产生气泡。
  产生的原因:
  a) 感光胶在使用前搅拌不均匀或感光胶本身有气泡。
  b) 制版环境灰尘较多,丝网版膜上落有灰尘。
  c) 涂布感光胶的速度不均匀或由速度过快(使气体残留在感光胶内)。
  d) 晒版时,制版软片上落有灰尘。
  解决的办法:
  a) 在涂布感光胶前,将感光胶搅拌均匀,或适当加以消泡剂。
  b) 注意制版环境空气中的灰尘程度,尽量减少灰尘及防止灰尘落入。
  c) 在涂布时,要保持涂布速度均匀,另一方面刮涂速度也不宜太快。
  d) 晒版时的底版要保证清洁无灰尘,这也是避免产生气泡的一个重要方面。
  e) 印刷图像线条锯齿现象。
  (e) 印刷图像线条锯齿现象。
  产生的原因:
  a) 丝网目数选择不当。
  b) 曝光不足。
  c) 胶膜厚度不够。
  d) 曝光时光线的衍射。
  e) 绷网张力不均匀。
  f) 显影时水压过大。
  解决的办法:
  a) 根据图形更换适当的丝网。
  b) 进行曝光试验,增加曝光时间。
  c) 均匀涂布,增加胶层厚度。
  d) 使用有色丝网。
  e) 提高绷网张力和均匀度。
  f) 减少冲洗压力。
  (f) 印版显影困难。
  产生的原因:
  a) 曝光时间过长。
  b) 刮胶以后,存放过久。
  c) 干燥温度过高引起热交联。
  d) 感光胶已经曝光。
  e) 晒版时底版怀胶膜接触不实。
  f) 感光胶失效。
  g) 曝光时光线的衍射。
  解决的办法:
  a) 进行曝光试验,调整曝光时间。
  b) 缩短存放时间。
  c) 按使用说明控制干燥温度。
  d) 检查操作室灯光。
  e) 采用真空吸附或其它方式使底片与感光胶膜紧密接触。
  f) 更换新感光胶。
  g) 使用有色丝网。
  (g) 底膜残留。
  产生的原因:
  a) 感光乳剂配制与使用间隔过长。
  b) 涂布不均匀。
  c) 干燥温度过高引起热交联。
  d) 曝光灯源选用不当。
  e) 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f) 晒版时底版与胶膜接触不实。
  g) 底版本身黑白反差小。
  h) 显影时间不足。
  i) 显影温度不适宜。
  解决的办法:
  a) 缩短使用间隔期。
  b) 增加丝网张力,用上网浆器均匀上胶。
  c) 按感光胶使用说明,控制干燥温度。
  d) 合理选择灯源,以强紫外光为宜。
  e) 进行曝光试验,调整曝光时间。
  f) 采用真空吸附或其它方式使之紧密接合。
  g) 检查底版清晰度和黑度。
  h) 增加显影时间显透图文。
  i) 按使用说明,控制显影液温度。
  (h) 网版有针孔。
  产生的原因:
  a) 丝网脱脂不良除垢不净。
  b) 底版不洁,晒版玻璃上有污物。
  c) 涂胶速度过快。
  d) 乳剂中有气泡或污物。
  e) 丝网纤维上有水,干燥不良。
  f) 曝光不足。
  g) 胶膜厚度不够。
  h) 感光胶失效。
  解决的办法:
  a) 用质量好的清洗剂把丝网清洗干净。
  b) 清除阳图片和真空架玻璃上的尘土污物,检查玻璃有无划痕。
  c) 缓慢均匀地上胶,每个行程之后,丝网转180°。
  d) 均匀搅拌混合乳剂,使气泡溢出,过滤去除污物。
  e) 在规定的温度下,彻底干燥丝网。
  f) 增加曝光时间,进行曝光试验。
  g) 增加上胶次数。
  h) 更换新感光胶。
  (i) 感光胶膜与丝网粘结不好。
  产生的原因:
  a) 丝网脱脂不良除垢不净。
  b) 干燥时间不够。
  c) 冲洗不合适。
  d) 曝光不足,不应溶解部分在显影时缓慢分解。
  e) 涂布不均匀。
  f) 胶体与感光剂混合不均,乳剂放置时间过长。
  解决的办法:
  a) 用质量好的清洗剂把丝网清洗干净。
  b) 在规定的温度下彻底干燥丝网。
  c) 按感光胶使用说明检查冲洗温度。
  d) 增加曝光时间,进行曝光试验。
  e) 增加丝网张力,用上网浆器均匀上胶。
  f) 搅拌混合均匀,并检查其配比,检查制造厂家规定的贮存期限。
  (j) 网版龟裂使用时间短。
  产生的原因:
  a) 丝网脱脂不良除垢不净。
  b) 木制网框产生形变。
  c) 网版张力松驰感光膜面产生不平衡的收缩。
  d) 干燥温度过高使丝生形变。
  e) 胶膜厚度不够。
  f) 油墨细度不够或有异物。
  g) 机械性磨擦。
  h) 溶剂不当,与感光胶发生反应。
  i) 曝光不足。
  j) 油墨质量差,在网版上干燥块,洗版太多。
  k) 印刷时刮板压力过大。
  解决的办法:
  a) 用质量好的清洗剂把丝网清洗干净。
  b) 更换为铝制网框。
  c) 增加绷网张力。
  d) 按感光胶使用说明控制干燥温度。
  e) 均匀涂布,增加胶层厚度。
  f) 继续研磨油墨并过滤后使用。
  g) 洗版时应用较软的物品擦洗。
  h) 注意溶剂的使用与感光胶匹配。
  i) 进行曝光试验,增加曝光时间。
  j) 提高油墨质量,避免干燥过快,减少擦版次数。
  k) 减少刮板压力,修磨刮刀刃口。
  4.投影感光制版法。投影感光制版法是采用专门的投影仪,将小张阳片的图像放大投影到涂有感光膜的网版上,经充分感光和显影后,制得丝网印版的。图2-131为投影晒版系统。由于版膜材料的感光度较银盐软片为低,因此对投影仪的质量要求较高,除需有优良的光源和光学镜头外,还可靠的机械稳定性,以适应低感光底材料曝光时间长的要求。投影版膜主要用在大版作业中,可节省银盐软片,减少暗房的照相设备和空间,但因投影晒版系统的投资较接触晒版系统为大,因此尚未广泛采用。
直接投影晒版系统
1-控制台 2-灯箱 3-软片夹 4-镜头 5-摄影版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关注过以下新闻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
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
近期,北京印刷协会顺利完成了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交…
资讯Elet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丝网印刷可以印绸子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