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国家海关总署署王静春

乌镇镇乌镇镇多部门联合开展“十小”行业业主培训 - 南通市新闻资讯网
您的位置:&>& >> 正文
乌镇镇乌镇镇多部门联合开展“十小”行业业主培训
责任编辑:刘友慧
南通新闻资讯网为您提供内容简要:乌镇镇9月23日,乌镇镇20家美容美发、4家足浴店的24名业主参加了在镇政府会议室举办的卫生安全知识培训。
黄伟民副镇长到会做了动员,要求各业主统一思想,全力配合“十小”行业整治工
9月23日,乌镇镇20家美容美发、4家足浴店的24名业主参加了在镇政府会议室举办的卫生安全知识培训。黄伟民副镇长到会做了动员,要求各业主统一思想,全力配合“十小”行业整治工作。市卫生监督所乌镇分所向各业主讲解了小美容美发、足浴店的基本卫生要求及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毛巾、理发工具消毒方法等专业知识。工商、公安、质监、环保、城管、经贸等部门也就各自职能范围向各业主提出了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此次培训受到了业主的广泛好评,为“十小”整治工作的宣传以及推广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据了解,乌镇镇被桐乡市政府确定为“十小”行业整治与规范试点镇。 乌镇镇乌镇镇多部门联合开展“十小”行业业主培训 乌镇镇乌镇镇概念性总体规划乌镇镇标联合畔上居业主论坛业主联合会业主委员会联合会业主联合签名联合惩戒工作开展情况多部门联合发文格式
相关热词搜索:乌镇镇乌镇镇多部门联合开展“十小”行业业主培训
相关阅读:
&&|&& &&|&& &&|&& &&|&& &&|&&
copyright 南通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sp服务代码1032445 网审[2015]第006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编号:文许字[3号
新出网证 字024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南通市新闻资讯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苏ICP备号-4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利益 请联系 联系邮箱:请把#换成@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信息。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35卷第6期,Nov.,20;JoIlnlalofNonhwestUniver;rJNwu;【西部经济发展】;新出口退税政策对西部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宋丽颖;(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摘要:2004年实施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引入中央;对地方政府而言,导致财政压力的增加;关键词:出口退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11月,第35卷第6期,Nov.,2005,V01.35,No.6
JoIlnlalofNonhwestUniversity(PhilosophyaIldSocialSciencesEdition)
rJNwu
【西部经济发展】
新出口退税政策对西部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2004年实施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引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机制,
对地方政府而言,导致财政压力的增加。因而从出口退税率和分担机制两个方面论证了新政策对西部经济产生的影响,认为新的出口退税政策由于负担机制不科学,使地方政府面临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出口退税率;分担机制;西部经济;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75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_2731(2005)06-0026旬3
本文以陕西的样本为例,通过2004―2010年陕
西政府负担出口退税额的测算以及退税率下调造成
方法中的平均数法计算出陕西省外贸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18.67%,因此假定陕西省的外贸出口额将以每年18.67%的相对增长率增加,预测2004―
2010年度陕西省的外贸出口额(单位:万美元)分别为:205
926、244
380、290
015、344
172、408
的陕西政府的企业所得税损失,对共同负担机制的 
科学性及退税率下调对未来西部经济深层的、长远
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对西部
经济影响的趋势预测
(一)退税率下调对陕西外贸出口额影响预测根据平均出口退税率的定义,可得公式(1):
484713、575227。
(二)分担机制的确立对陕西财政的影响预测中央确定从2004年起,新增出口退税由中央和地方按75725比例分担,这一规定对地方政府来说需
要承担两部分的退税款:一是以后每一年度比2003
年实际新增出口退税款的25%;二是由于出口退税率
i:壹等×R
的降低所带来的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加大,利润空间压
缩而导致的地方政府应收的企业所得税损失。
(i=1,2,3,……n)
其中:R。。:平均出口退税率;c:外贸出口额;Ri:
1.陕西财政损失之一――超基数负担部分的
第i章商品对应的出口额;Ri:第i章商品对应的退
(1)2004―2010年度陕西省出口退税额的测算假设:
利用199r7―2004年度陕西省外贸出口商品分类表以及各种商品对应的退税率计算出199r7―2004年度陕西省的平均出口退税率分别为:8.10%、8.77%、12.
35%、13.47%、13.19%、14.01%、14.11%、12,6l%。
①外贸出口额和平均出口退税率是影响出口退税额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因素对出口退税额的影
响力很小,因此,出口退税额(r)为因变量,外贸出口额(C)与平均出口退税率(R。)的乘积Q为自变量,叼为其他影响因素。
根据1985―2003年度变动的退税率影响下的
外贸出口额的趋势可以清楚地看出,由于出口退税
率变动,陕西省的外贸出口额随着陕西平均出口退税率的变动而变动的。根据统计学中数值位置度量
收稿日期:2005J04―11
②在2004―2010年之问国家不再改变出口退税
作者简介:宋丽颖(1963-),女,北京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财政税收理论教学与研究。
万方数据 
③2004―2010年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2003年水平不变,即8.2767元。
建立数学模型如下:
r=风+芝:卢。×Q“+叼
(其中风够。捆:…??伊。为参数,n=1,2……)通过线性和非线性分析,发现出口退税额与外贸出口额和平均出口退税率乘积的三次关系拟合得比较好,见公式(3)。
r=岛+JBl×Q+卢2×Q2+卢3×Q5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函数关系式:
丁=6.372849―0.023
686×Q2+0.002
根据公式(4),可以预测出2004―2010年度陕西省的出口退税额分别为:22.59亿元、40.96亿元、62.79亿元、110亿元、191.48亿元、326.67亿元、
542.97亿元。
(2)陕西财政承担的新增加的出口退税额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2003年10月13日国发[2003]24号文)的精
神,确定的2003年末陕西省退税基数为13.37亿元。
 因此,按调整后的退税率,2004―2010年陕西财政
应分担出口退税数额如表1所示。
2004―2010年度陕西财政分担出口退税额的预测值
单位:亿元
年摩当年应’“
陕西分担数额
部分(超基数部分的25%)
200417022.599.222.31200520240.9627.596.90200624062.7949.4212.362007285110.0096.6324.162008338191.48178.1l44.532009401326.67313.3078.332010
542.97
529.60
132.40合计――――――
300.97
2.陕西财政损失之二――损失的企业所得税
出口退税率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呈负相关,由于出口退税率降低,导致陕西财政企业所得税损失
的预测见表2。
二、新出口退税政策给陕西财政
造成的压力分析
1.新出口退税政策对财政支出的压力
在对陕西财政损失之一――超基数负担部分
的实证分析,我们已经测算出了2004―2010年陕西
方数据政支出的比重是衡量陕西财政能否有效执行分担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如表3所示÷。
表2加咐一加如年陕西财政损失的企业所得税测算
单位:亿元
新出口退税政策对陕西财政支出压力分析表
单位:亿元
从表3可以看出:如果陕西财政支出按平均增长率16%匀速增长,前述预测的2004―2010年陕西省分担数额(超基数部分的25%)占陕西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4年的0.48%高速增长到2010年的“.20%,年平均增速高达319.05%,其未来的财政
压力之大显而易见。
2.新出口退税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压力
在对陕西财政损失之二――陕西财政损失的企业所得税的实证分析,我们已经测算出了2004―2010年陕西损失的企业所得税。陕西损失的企业所得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是衡量陕西财政能否有效执行分担政策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如果陕西财政收入按平均增
长率15%匀速增长,前述预测的2004―2010年陕西
财政损失的企业所得税占陕西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04年的1.61%高速增长到2010年的15.60%,其
减收的状况令人担忧。
分担数额(超基数部分的25%)。陕西分担数额占财
表4新出口退税政策对陕西财政收入压力分析表
单位:亿元
担的财政支出政策。
2.西部地方政府应积极应对,化解不利影响
(1)财政方面。由于本次改革的内容之一是由
地方财政承担超出2003年基数的25%的退税,出口企业会向具有较强财政实力、退税有保障的地区转
移,对此应积极营造地良好的政策环境,防止出口额
异地流失,确保出口额持续增长。第一,财政部门要建立出口退税资金的财政保障体制。在预算中足额安排须承担的出口退税增量资金,并确保到位,树立政府的良好信誉。第二,参照中央财政对欠企业的出
口退税款采取全额贴息的做法,逐步建立地方政府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分析认为,首先,新出口退税政策对陕西财政收支的压力是巨大的,作为西部经济财力较强的陕西面对新出口退税政策都要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更何况财力比陕西省弱的西部的其他省份呢?其次,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把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降低了3个百分点,无疑会造成地方政府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减少,使其不愿负担更多的支出。再次,地方要负担一部分的出口退税,使得外贸出口直接影响地方财政收
财政担保形式下的信贷新模式,缓解出口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如能提高贷款贴息比例,会大大提高企
业技术改造创新的积极性。
(2)外贸方面。西部各省的地方政府要积极研究其出口商品结构的产业发展措施,推进外贸出口
的战略性调整,以适应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企业的
未来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J?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M].费剑
平,林向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沈文.出口退税:在磨合中的利益博弈[J].中国工商,
2004,(2).
 入,部分地方政府可能会因此减少对企业出口的支持
力度,甚至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对西部地区实行适当的倾斜政策
考虑到西部地区的财力薄弱,在现行出口退税
新机制不变的前提下,对西部落后地区实行一定的
[3]杨震.对我国出口退税问题的再研究[J]。税务研究,
2003,(12).
[4]钟华.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新思考[J].财经论
丛,2004,(1).
[5]丁敏.对新一轮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探讨及对策分析
[J].税务与经济,2004,(4).
优惠政策,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具体来说,首先建议
中央按西部各省2003年出口退税应退数增加退税
基数。其次,实行海关代征增值税中央与地方分成。地方分成部分用于解决出口退税超基数负担部分所需资金。再次,按照鼓励西部外贸发展和考虑其实际财政承受能力的思路,为扶植西部龙头地区,建立西部的对外开放窗口,对于西部出口贸易规模较大陕西、四川等省暂时保留出口退税全额由中央政府负
PositiveAnalysis
[6]丁晓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分析与选择[J].税务研究,
2004,(10).
[责任编辑卫玲]
t11eInnuencetot11e
Western
Economy
undertheNewPoliciesofExportTaxrebate―
SONGLi―ving
(.s如ooZ矿眈。加m如。以历№加e&,凰’。n.,iooto,lg£,凡眈阳蚵,艇’nn710061,吼iw)
Abstract:Theexpon
rebate(ETR)p01icythatwasimplementedin2004introduces
mechanismthatcentral
causes
andlocalgovemmentwiUbeartheexpenditureofETRtogether.Asto10calgoVemment,thispolicycreasingofexpenditure
thein―
directly.ThedissertationhasprovedtheinfluenceofnewEII’Rpolicies
westemeconomy
mainlyf而mtworepects,themteofETRandsharingmechanism.7rhisp印er
showsthatthenewETRpolicyhas
alleviatedmecentralgovemment7soverweightburdenwhichpmducedunderthe
ori舀nalmechanismtemporari?
ly,butmeanwhilethelocalgoVemmentwillfaceseriousch蠢Uenge.
KeywoHls:RateofETR;sharingmechanicsm;westemeconomy;positiVeanalysis
万方数据 
新出口退税政策对西部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宋丽颖, SONG Li-ying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0次
参考文献(6条)
1.J?M?伍德里奇.费剑平.林向森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 20032.沈文 出口退税:在磨合中的利益博弈 2004(02)
3.杨震 对我国出口退税问题的再研究[期刊论文]-税务研究 .钟华 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新思考[期刊论文]-财经论丛 2004(01)
5.丁敏 对新一轮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探讨及对策分析[期刊论文]-税务与经济 .丁晓锋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分析与选择[期刊论文]-税务研究 2004(10)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王玲玲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分析与机制研究 2006
中国的出口退税制度从1985年正式实施以来,在经历了1994年税制改革和近年来的完善之后,日益成为我国税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在《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明确规定:出口货物退(免)税额只要不超过已征或应征的间接税,就不属出口补贴,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所以,我国应继续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本论文紧密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通过经济学分析和实证研究,对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着重分析了出口退税新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构建我国目标出口退税制度的建议。
本文以出口退税的理论研究为基点,首先,阐述了出口退税的基础理论及出口退税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出口退税制度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出口退税对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商品结构以及出口贸易方式的影响。具体来说,对出口退税额和出口额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出口退税额与出口额是显著相关的,接着用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分析净出口的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的乘数效应。然后阐述了出口退税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内在机理并分析了出口退税对贸易方式的影响,为讨论2004年出口退税新政策实旌后所产生的效应提供理论支持。第三,对我国出口退税的发展历程及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确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分析了出口退税制度发展的趋势。第四,阐述了2004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经济学影响分析。先分析了新政策出台的背景,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出口退税新政策的效应进行评价,由于此次调整是结构性的调整,所以在微观方面选取四个受影响比较大、有代表性的行业进行了分析。第五,分析了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出口退税制度一直存在的问题,二是出口退税新政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主要是新的分担机制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最后就出口退税分担机制出现的问题,阐述了日国务院就此进行的微调,分析了此次微调只是权宜之计。第六,选取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对其税收制度与出口退税制度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总结了出口退税方面的国际经验,以期为我所用。第七,基于前述分析,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我国的目标出口退税机制。一是加强出口退税管理机制。从实现征退一体化、建设计算机信息监控网络以及打击骗税等方面进行分析。二是优化出口退税的办法,推进出口外贸代理制的发展。三是结合中国的国情,选择合适的出口退税率,即“中性与非中性”相结合的原则。四是提出优化出口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对出口退税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结合上有所创新;结合最新的政策,对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新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剖析;提出了一套构建目标出口退税机制的建议。
2.学位论文 邹志明 我国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与发展 2006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经济发展中,出口退税制度始终是我国税收制度和外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贸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宏观经济调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国际上看,出口退税制度是一项通行的符合WTO规则的制度。因此,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欠退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发展,增加了金融系统的压力,损害了政府的信用;利用出口退税制度扩大外贸与保持人民币稳定之间相互矛盾,难以保持两者之间的稳定;出口退税制度变化反复让企业难以适从;生产的专业化使得产品从生产到出口往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跨越多个区域,导致地方政府之间的出口退税负担不公平;地方财政难以负担出口退税,地方政府为了缓解财政的压力往往采取限制外贸企业发展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出口退税制度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而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造成的。
问题的存在是因为制度本身具有缺陷,所以我们必须对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进行不断的研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这一制度,使之更好的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作用。2003年我国对出口退税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出口退税率、采用分担机制,之后又对分担机制进行了改进,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一些问题,其中分担机制的采用是一大亮点,一方面缓解了中央财政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地方政府加强对出口退税的管理,对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一机制还需完善,主要的几个方面是:理顺地方政府的权力义务关系,建立一套完善的从中央到省、地、县的完善的出口退税制度,确定合理的符合各地政府经济发展实际的分担比例,确定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由中央财政负担的出口退税基数,力争把出口退税制度改进成一项中央和地方都能接受,并且都能通过运用该制度对全国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完善的税收和外贸制度。我们应该认识到,出口退税制度的问题多是由于我国税收制度和外贸体制存在制度性缺陷引起的,因此,我们不能单纯的就出口退税谈出口退税制度改革,而应将其与税收制度和外贸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共同改革,共同发展。
3.学位论文 银辉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及其调整研究 2006
出口贸易的发展不再一味强调量的增长,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才能保证我国外贸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近年来,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各显所长,来积极引导出口贸易发展,其中出口退税政策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出口退税的改革尤其是退税率的结构性调整,正在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中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利用图表分析了平均出口退税率与出口增长,用计量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出口退税额与出口贸易额,得出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与出口贸易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退税率结构性调整对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从其行业性影响中可以看出出口退税的政策导向作用,维持或调高农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农产品加工业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得到提高,农产品出口企业也会更有经验面对政策调整;而逐步取消国内不能满足需要的短缺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以起到保护资源作用,短期会对其产生消极影响,但长期来看,是为了使我国这些行业更主动地发展其国际竞争力
;保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出口前景好的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低其他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更有利于机械行业的出口结构优化。
再以出口退税政策中的分担机制为切入点,认为通过完善分担机制、建立动态出口退税基数、在不同区域实施不同分担比例、加强征退一体化,可以让中央和地方都积极地参与出口退税的实施,以促进各地出口企业的发展。
本文认为要切实发挥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贸易的指导性作用,应围绕着“退多少、谁来负担、怎么退、如何保障”这些方面来努力,中央政府应注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灵活运用退税率的结构性调整,地方政府应提供资金保障、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地方出口企业的辅导,出口企业应通过调整经营结构经销方式以及加强内部管理水平来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发展出口贸易。
4.学位论文 杜秋娟 地方政府与我国出口退税制度改革 2007
出口退税,是指国家为了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将已报关离境的商品在国内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缴纳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企业,从而使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的一种政策制度。它是一项符合WTO规则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制度。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制度。1994税制改革,我国建立起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结构,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开始逐步发展完善。随着增值税以票控税征收管理体系的逐步建立,以计算机管理为依托的出口退税管理体系也在逐步成熟。在出口退税制度实施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它对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提升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外贸出口总量迅速膨胀,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加剧,贸易摩擦不断,外汇储备猛增,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出口退税作为对外贸易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我国政府积极运用出口退税制度的调整和改革,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控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同时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实现中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税收管理体制方面,1994年分税制实施后的出口退税由中央财政承担,中央政府通过以进口增值税收入承担出口退税支出来保证政府间利益关系的稳定,但是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不断加大及出口退税率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大幅度调高,中央政府承担的巨额出口退税支出形成中央财政支出的巨大压力暴露出分税制下原有分担机制的缺陷。同时这种机制也带来地方政府之间的隐性转移支付等问题。地方政府权利、利益和责任的脱节使得地方政府出现既支持出口企业多退税又袒护出口企业实施骗税等问题。2003年出口退税分担机制改革,以2003年的出口退税额为基数,增量部分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比例分担。这种做法又引发地方承担过重的出口退税压力及地方政府间财税关系的不平衡,2005年政府重新调整出口退税退库办法及分担比例,但未改变出口退税改革形成的地方政府间财税关系失衡的矛盾。我国出口退税改革还应理顺中央与地方分担机制,实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利与责任的统一,提高出口退税管理质量,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5.学位论文 徐海蓉 出口退税新政对台州开放型经济的效应分析 2005
出口退税作为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广为WTO成员国所采用。自我国1994年财税改革以来,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出口退税率也经历了从调低到调高再到调低的循环反复的过程。出口退税政策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但大量的出口欠退税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日国家实施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新政产生了怎样的效应,这是普遍关注的话题。
本文以退税新政在台州市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应为例展开研究,采取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出口退税新政大大加快退税速度,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促进企业转变出口经营战略,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也给地方财政增加负担;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外贸公司面临考验,诱发地方保护主义。提出台州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要从“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和升级;加快走出去步伐;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效益,实现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建议科学设置出口退税分担机制,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要求恰当设置出口退税率,使出口退税既符合税收中性的要求,又能实现税收的调控职能。
6.期刊论文 景长新.王静.JING Chang-xin.WANG Jing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陕西财政运行的影响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日发出&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财税[号).虽然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会在某些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如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减轻中央财政负担等,但对于地方财政而言,负面影响更大些.本文通过对调整出口退税率对陕西财政影响的定量分析,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
7.学位论文 夏佩红 论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政策效应 2006
我国自1985年开始推行出口退税制度,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历了多次的调整。2003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明确了“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基本改革思路。与以往各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不同的是这次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政策目标具有多重性的特点:一是为了解决出口欠退税问题,缓解国内逐年增长的财政赤字的压力,消除财政和经济运行的风险隐患;二是为了调整出口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出口效益,推动外贸体制深化改革;三是为了调节贸易平衡,缓解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针对上述政策目标,出口退税率下调、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出口退税成为退税机制改革的两大核心问题。
理论上,出口退税率下调和出口退税分担机制对缓解出口退税资金紧缺矛盾、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以及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有积极意义;但也会带来抑制外贸出口、造成地方财政困难、引发中小企业生存困境等问题。出口退税新机制实行两年以来,其正面效应和不完善之处逐渐从理论剥离到现实。
本文围绕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三大政策目标,对出口退税的政策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的几点建议。全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出口退税的涵义及其经济意义,阐明了我国进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分析了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背景,通过考察历史和环境,阐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深层次原因及其政策目标;第三部分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前后及更长的时间段――两年内,对出口退税新机制的总量效应、结构效应和微观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从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带来的副产品情况等方面对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政策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前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五部分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的几点建议,即建立以彻底退税为目标的相对稳定的出口退税制度、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增值税分配机制和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建设。
出口退税政策总体上是构成出口经营环境的稳定制度,而不是一个调节出口的手段。作为一种制度,它应该是足额、及时、稳定而可预期的。然而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更多的是被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工具,出口退税制度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和制度设计目标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当前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延续了将出口退税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意图,所以尽管实现了一些短期目标,但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仍旧无法保证,甚至它已经开始引发了一些新问题,所以不仅需要针对新出现的问题研究对策,而且需要抓紧研究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出口退税机制。
8.学位论文 王志恒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研究 2007
2007年7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较大力度的调整以控制贸易顺差、缓解国际贸易摩擦。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8月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49.8亿美元,仅增长32.8%,比1-7月减缓48.1个百分点。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财政部税政司官员谭崇均在谈到我国出口退税调整的未来方向时说,近期这一政策的出台将尽量减少频率,争取多征求企业及行业协会的意见,精心设计,只做完善性的微调,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本文结合出口退税近期的政策调整,联系出口退税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理论,运用最新的数据,对出口退税的政策效应做出分析,并为政策措施的完善提出建议。文章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为前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逻辑结构。,前言的介绍有助于读者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为下一步展开讨论奠定了坚实的背景基础。
第二章为出口退税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主要分两个部分,包括我国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和出口退税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一节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主要从出口退税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出口退税的一般原则和出口退税的方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一般经济学原理来看,鼓励本国出口需要实施出口退税,从税理方面来看,间接税的转嫁性要求出口退税,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增加出口商品竞争力需要出口退税;出口退税符合国民待遇原则,避免重复征税,体现税收公平,符合属地税收管辖权原则,体现税收的主权特征,符合税收中性原则同时也符合国际惯例原则;退税、先征后退、免抵退税、免抵税和免税是我国现行出口货物增值税的主要退(免)税办法。这些讨论加深了我们对出口退税理论的认识。第二节出口退税的国内外研究综述部分首先介绍了出口退税的理论渊源,包括早期的重商主义的观点、重农学派布阿吉尔贝尔的思想、古典学派威廉?配第的思想、亚当?斯密的思想以及大卫?李嘉图的出口退税思想,紧接着介绍了出口退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西方现阶段对出口退税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实施出口退税政策的选择、出口退税分担机制、出口退税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出口退税与汇率的关系等。通过对上述国内外出口退税研究的综述和评论,一方面向读者介绍了出口退税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向读者阐述了现阶段出口退税研究的主要问题,从而为下文出口退税发展和政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34新出口退税政策对西部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_图文等内容。 
 为了对政策 实施以来以及对今后财政经济造成的影响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本文拟以浙江省为例,就 新的出口退税对浙江财政收支的影响作一实证分析。 一、出口退税...  白重恩、王鑫、钟笑寒: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经济学》 (季刊) , 2011 年第 3 期。 陈平、黄健梅:中国出口退税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 《...  的分析, 结合近期我国 的出口退税的政策,简要分析了出口退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弥补产品的可变成本,出口企业会保持稳 定,不会轻易退出本行业而转入到新的生产...  经济目标的要求,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2004 年初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从原料型和资源...2.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章...  通过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 和运用
年的数据实证表明,出口退税在我国作为一项财政性出口促进政策,不 仅对我国出口总额有显著影响, 而且对我国出口...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纺织业影响综述_经管营销_...一、我国纺织品出口退税调整过程 随着经济和外贸发展...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出口退税对中国出口增长具有...  的影响郭长胜(德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山东德州 253023) 摘要: 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日起, 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新的重大调整。 通过这次退税的调整...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目 录...消费税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建立 了以新的增值税、消费税制度为基础的出口货物退...  出口退税调整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影响, 再结合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来分析出口退税调整对...并提出从政策上促使加工贸易的中西部 梯度转移;张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关总署各司司长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