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能合作 哪些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领域最有优势

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层意蕴
07:15来源:
从产能“输出”到产能“合作”,两个词汇的变化,背后大有深意。产能合作虽然同样是以输出产能为主,却将重心放在合作上,显然是以市场化思维进行产能运作、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的战略新选择
国务院日前举行座谈会,提出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种种迹象表明,以国际产能合作的形式实现产能“出海”,将使饱受产能过剩之苦、处于转型困惑期的中国制造找到升级新航向,通过走出去得到激活。
从产能“输出”到产能“合作”,两个词汇的变化,背后大有深意。产能输出是以自我为中心,将过剩产能输出到其他国家;产能合作虽然同样是以输出产能为主,却将重心放在合作上,是紧紧围绕其他国家的产品需求谋求合作,显然是以市场化思维进行产能运作、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的战略新选择。
国际产能合作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不平凡的常规之路,即与其他国家在传统产业领域进行产能合作。今年年初,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初步确定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16个早期收获项目和63个前景项目清单,后续还将在食品、轻纺、家具、建材等领域开展产能合作。“一带一路”沿线的大批发展中国家,都对中国质优价廉的传统产品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而在这些传统产业领域,我国的竞争优势非常突出,例如目前国际上每吨水泥产能的投资成本在200至250美元之间,而我国能够将其降到120至150美元。
这条常规之路的不平凡之处,是我国不仅把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的生产线直接转移到产能合作国,而且要在合作过程中讲信誉、守规则、重质量、铸精品,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带动中小企业和配套产业发展。
国际产能合作的另一条路径,则有利于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制造的高端形象,即与其他国家在资本、技术、管理、标准等各方面进行高水平、多方位的深度合作。当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高铁出海”,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道路。高铁是高端装备技术的集成,代表着一国的制造实力和科技水平,自2011年至2014年,我国以高铁产品为核心的海外贸易签约额增长超过300%,正是有着这样的底气,李克强总理才说:“我走到哪里,就把中国高铁推销到哪里!”
对外,让我国趋于过剩、其他国家却急缺的质优价廉产品走出去,让能够充分展示中国创造实力、日益强大的高端装备制造走出去;对内,则是利用产能合作的重要机遇,坚定中国制造的转型决心和创新活力,加快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这一内外兼修的目标,才是我国实施国际产能合作的真正内涵。
有了前进的目标,还有科学的手段——我国已明确提出在产能合作中实施全产业链战略,突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协同推进,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依靠整体优势增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这意味着,在国内大企业走向世界的同时,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借助全产业链战略联盟这一重要平台,加速转向技术型甚至高科技服务型产业,大、中、小企业的协同合作,将有力促进中国制造创新能力的提升,催生一批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我国实施产能合作的大棋局中,装备制造业成为当仁不让的“急先锋”,其本身的崛起之路足以被其他产业借鉴。仅以高铁产业为例。这些年来,我国通过对国外高速列车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产品,并带动铁路机车、地铁车辆、有轨电车等全类型轨道交通装备实现升级换代。中国制造走出去,必须在产能合作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新一轮全球化竞争中完成创新革命。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机遇,加快转型升级。在这条路上,难免会面对观念、渠道、融资等各种障碍,只需以遇山开路、遇河搭桥的心态坚韧前行,最终将迎来柳暗花明。责任编辑:赵翠翠
& & & & & &
& & & & & &
& & & & & &国际产能合作的理论与背景
我的图书馆
国际产能合作的理论与背景
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国内产业的整体输出,是国内产业输出需求与东道国当地输入需求的对接。以前,中国经济向外走,主要靠贸易,也就是产品输出。现在,要搞产能合作,是产业的输出,是能力输出。不再是简单地把产品出口到国外,而是把相关产业整体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去,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能力——发改委外资司司长顾大伟对“国际产能合作”的解读。
1国际产能合作的涵义&1.1国际产能合作的实质中国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装备产业的升级。中国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不是向国际市场输出落后产能,而是有国际需求的、有竞争优势的产能,将增加东道国相关产业实力。中国当前力推的“国际产能合作”将打造各国之间互利共赢的局面。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推动产能合作可以让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参与到全球跨国产业体系,有利于这些国家发挥各自优势,将各自生产要素投入全球化过程,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工业化进程,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进入新阶段,加快铁路、电力等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利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实施“一带一路”、中非“三网一化”合作等重大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抓手。当前,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掀起新热潮,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积极开展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投资合作,有利于深化我国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合作,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1.2国际产能合作的主要内容将与我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点带面,逐步扩展。1.3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行业任务-& 立足国内优势,推动钢铁、有色行业对外产能合作-& 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开展建材行业优势产能国际合作-& 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拓展轨道交通装备国际市场-& 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加强境外资源开发,推动化工重点领域境外投资-& 发挥竞争优势,提高轻工纺织行业国际合作水平-& 通过境外设厂等方式,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 推动创新升级,提高信息通信行业国际竞争力-& 加强对外合作,推动航空航天装备对外输出-& 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开拓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市场
2“国际产能合作”与价值链理论
2.1“国际产能合作”是价值链优化的体现和必然选择产能输出体现了价值链理论下对国内产业价值链环节优化升级的要求;“国际产能合作”将实现中国部分行业产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优化配置,产能的优化配置实现了产业价值链与企业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整合;同时,“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了全球价值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优势互补。2.2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价值链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通过国际产能合作,中国与发达工业国家积极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流程与产品质量的提升,从价值链的角度实现了流程升级与产品升级。2.3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价值链功能升级与链条升级通过国际产能合作,中国将国内富余产能进行全球配置,国内着力发展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实现了制造业价值链的功能升级。同时,国内产业也将逐步整体向高端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转型,国内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现了价值链视角下的链条升级。
3中国提出国际产能合作的动因
3.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国内经济中最重要产业部门,第二产业发展策略急需转型,“国际产能合作”是重要的转型方向之一。3.2新常态及十三五规划下中国产业的新特点国内产业在创新驱动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移,中低端产能寻求国际合作机会。当前经济增速稳定、经济结构升级、发展急需动力更新、市场调控优化,“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对国内产业发展路径的明确也推动着相关产业实现产能的国际合作。3.3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中国环境下的应用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偏低,急需升级以提升产业附加值;主要产品价值链核心环节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中国企业获得利润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基本思路是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利用发达国家经验技术提高自身生产水平,重点投入发展创新,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国内企业价值链中低端环节过剩产能应输出,在全球市场寻求资源、成本、市场的拓展空间。3.4国际经济新形势——合作与发展成为主旋律国际间经济合作形式升级,产能的全球合作是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升级的必然结果:商品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资源国内配置转向资源全球配置。此外,东道国产能需求强烈,需与外国进行合作也是推动全球产能合作的重要动因。3.5中国产业当前的主要发展趋势
4“国际产能合作”未来发展趋势预测4.1短期影响:企业产能积极“走出去”产业: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传统工业制造业的过剩产能外移,本国产业的科技含量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保持中高速,经济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同时注意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企业:企业“走出去”成为趋势,国企民企把握契机进行产能输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4.2长期影响:创新驱动下中国产业实现整体升级产业: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成为本国产业主力,从产品输出向产能输出的方向发展;传统工业制造业在科创驱动下完成升级,在更高层次(如高技术产能输出)上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在中等速度,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绿色经济成为主流。企业:国内企业集中资源进行研发创新,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国产生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有完整的产业布局和明晰的发展战略。4.3企业下一步应该怎么做?:顺势而为,面向世界制定发展战略企业级战略:把握时代趋势,制定合适的发展型企业战略。业务单位战略(竞争战略):针对具体业务,合理分析业务所处状态,制定相应的业务单位战略;对于存在产能过剩的业务,积极寻求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的可能。职能战略(“走出去”战略):在进行国际产能合作时,全面综合分析“走出去”的机遇和风险,制定完善的“走出去”战略。来源:上海市商务委、普华永道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江苏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的产业选择及对策建议_参考网
江苏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的产业选择及对策建议
周志莹摘要:国际产能合作是国家提出的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多角度阐述江苏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意义,并应用实证方法筛选出十大优势产业,同时结合产业前沿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十大产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潜力,最后从财税、金融、服务、风险、人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江苏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对策建议。关键词: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制造业优势产业在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国家提出的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继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后,9月15日江苏省政府出台《江苏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行动方案》,开始着力推进江苏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与境外基地发展,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推动江苏装备、技术、品牌、标准和服务“走出去”。一、江苏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的意义(一)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提供的新机遇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随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频繁、经济增长较低、周期波动较大的状态。为了促进经济复苏,发达国家将发展重点转向投资实体经济,以避免制造新的泡沫,一些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普遍选择。而占全球总人口的80%得发展中国家大多处在工业化初期,后危机时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实体产业发展的需求也十分迫切。而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产业体系完备,江苏作为我国制造业大省,工业经济规模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因此,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降低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门槛和成本,创造了丰富的全球市场空间,也为江苏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二)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战略,也是江苏企业与沿线国家(地区)在经贸、文化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交流的重大战略机遇。国际产能合作是江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1]。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相对于跨国直接投资,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更加有利于促进合作双方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将江苏优势产业中的富余产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可以促进各国经贸往来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加快东道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同时,通过工程承包、直接投资等形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三)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现实要求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已从以“引进来”为主,进入“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的发展阶段。国际产能合作是“走出去”的重要形式,利用我国的资金优势、产能优势、技术优势对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需求,这种合作具有投资大、领域广、方式多样等特点,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全面升级。江苏通过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可使企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广阔的国外市场、丰富的国际资源。同时,国际产能合作的不断深入,将有利于带动江苏企业、江苏装备、江苏技术、江苏服务、江苏标准走出去,促进江苏经济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企业也将更广泛、更深入地利用现有国际规则、国际标准,逐步培育和打造各类跨国公司,扩大国际市场影响力,从而有助于提高江苏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四)推动江苏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但也是资源和能源小省,环境容量窄,工业发展长期依靠生产原料和主要市场“两头在外”的模式,随着国内外经济格局不断变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传统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以高能耗高物耗和低价格竞争为主的粗放式发展路子难以為继。同时,江苏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传统制造行业还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光伏、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领域也出现产能过剩现象[2]。当然,这些过剩产能并不是落后产能,而是优势产业中富余产能,完全可以满足一些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因此,推进江苏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化解富余产能,鼓励企业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省内优势产业可通过与周边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合作,以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建设境外生产基地等方式转移产能,一方面可以扩大产业内关联生产环节的国际贸易份额,带动省内优势产业拓展和延伸产业价值链;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江苏省内日益紧张的资源压力,使土地、人才等投向更具价值和潜力的产业,从而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江苏优势产业实证分析2015年,江苏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103亿美元,仅相当于江苏利用外资总额的1/4,“走出去”与“引进来”水平相差较大。而且,江苏对外直接投资中制造业投资额仅为257亿美元,占全年对外投资总额的25%,制造业产能输出提升潜力较大。本节基于区位商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分析江苏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行业(产业),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筛选具有潜力的产业。(一)区位商分析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通过计算某一区域特定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优势地位的产业,并根据区位商Lij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3]。其表达式为:Lij=Gij/GiGj/G
公式中G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产值,Gi表示i地区工业总产值,Gj表示全国j行业产值,G表示全国工业总产值。当Lij>1时,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超过全国水平,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本文以《江苏统计年鉴(2015)》和中国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最新年度数据为来源,由上述公式计算出了江苏制造业中30个行业的区位商值(见表1)。表1江苏省30个制造业行业区位商值行业区位商值仪器仪表制造业284化学纤维制造业25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6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4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4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38纺织服装、服饰业137纺织业126通用设备制造业123金属制品业113专用设备制造业111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1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01医药制造业093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084其他制造业080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075造纸和纸制品业075汽车制造业06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06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5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56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048农副食品加工业047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04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043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040食品制造业030家具制造业029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026从计算结果看,江苏省30个制造业行业的区位商值中,工业销售产值区位商和从业人员区位商均大于1的行业有12个。区位商值大于14的“显著优势行业”,达到了5个,包括化学纤维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它们作为江苏的显著优势行业,专业化水平高,产业链及相关配套设施都比较完善。区位商值介于1和14之间的“潜在优势行业”有7个,这些行业具备一定的专业化水平,但优势还不是非常突出。(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实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评价一个区域内的优势产业[4]。本节采用该方法对江苏省制造业30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选取《江苏统计年鉴(2016)》中30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企业亏损面、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等11个基本评价指标,分别表示为X1、X2……X11。其中工业总产值等8个指标为效益评价的正指标,而负债合计、企业亏损面和资产负债率则为效益评价的负指标,通过数学处理把负指标转化为正指标。我们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以下综合得分(见表2)。表2江苏省30个制造业行业主成分法综合得分行业综合得分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40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0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98通用设备制造业18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40汽车制造业092专用设备制造业066纺织业059金属制品业04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1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008医药制造业-012纺织服装、服饰业-019农副食品加工业-025仪器仪表制造业-02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4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050化学纤维制造业-07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74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08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087造纸和纸制品业-090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01食品制造业-124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124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136家具制造业-158其他制造业-16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162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229从表2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到,江苏省制造业30个行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3个行业得分在4左右,具有显著优势;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个行业得分在1以上,具有相对优势;表中负数表示该产业处于江苏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之下。(三)综合结论区位商分析筛选出了我省制造业与全国相比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我省制造业内部相比较的优势行业。综合考虑区位商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来的结果,共选出10个行业作为我省的优势产业(见表3)。表3江蘇优势制造业筛选结果序号指标区位商分析值主成分分析值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44400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643983通用设备制造业1231844仪器仪表制造业284-027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41-008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384097化学纤维制造业251-0748纺织业1260599纺织服装、服饰业137-0191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101140根据表3,江苏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制造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三、江苏国际产能合作优势领域选择基于上文选择出的优势行业,本节通过分析这些优势行业的生产、研发、跨国经营等基础实力,以及该领域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及层次、国际前沿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等问题,综合判断这些制造业产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潜力。(一)高端装备制造业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15年江苏该行业实现总产值1839031亿元,约占全国20%,其中电子器件、电子元件、微型计算机(含笔记本电脑)、通信设备等领域占该行业销售产值份额较大。该行业中,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发展方向包括移动智能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光通信设备制造等等。可以鼓励优势企业采取兼并收购、投资建设、设施运营等方式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建设运营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与通信和网络制造企业合作。
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该行业是江苏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总产值位居江苏制造业各行业第三,占全国比重达231%。江苏在光棒、光纤、光缆和特种光缆以及光器件,光伏元件及设备制造、光伏电站设计建造,中低压成套电器、封闭母线、直流开关设备、桥架母线、开关柜、变压器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上具有一定优势。对于处于电力建设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江苏的产品很有吸引力,可以鼓励优势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重大电力项目合作,扩大江苏火电、水电装备和技术出口规模,积极开展境外电网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3通用设备制造业。目前,西欧、美国、日本等国的通用设备制造业比较发达,我国该行业集中度不高,90%以上为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与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江苏在制冷压缩机,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轴承、齿轮、传动和驱动部件,内燃机及配件制造,起重机等物料搬运设备制造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江苏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结合境外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扩大出口。另一方面,可以将江苏的装备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结合起来,以更高性价比的装备与工业生产线,满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4仪器仪表制造业。该行业是现代高科技产业,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将仪器仪表作为优先产业发展。近几年,江苏在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电子测量仪表制造、运输设备及生产用计数仪表制造等领域发展较快,但总体而言该行业中小企业较多,集中度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工艺水平、精密程度、技术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江苏企业可以和德国、美国等具有品牌、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引进优秀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促进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并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该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制造业,江苏该行业产值占全国20%。江苏铁路运输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迅速,在整车、信号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达到完全自主化生产水平;江苏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全国领先,目前产能约占全世界的1/10、全国的1/3,已成为我省重要的优势产业。江苏应通过积极开发和实施境外城市軌道交通项目,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整合,从而提升龙头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与发达国家开展合作,大力开拓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提高船舶高端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二)传统优势行业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015年江苏化工产业产值约占全国比重将近20%,但主要以初加工产品、基础化学品占主体,在产业集中度、生产技术及创新等方面,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江苏化工企业已开始在海外参与购置资产、购买资源、开矿建厂、与国外企业股份合作、参与国际并购等活动。今后应继续加大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力度,在市场需求大、资源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加强资源开发和产业投资,建设石化、化肥、农药、轮胎、煤化工等生产线,开展化工下游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同时带动国内成套设备出口。2化学纤维制造业。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化学纤维生产国,其产量超过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而江苏产量占全国1/3以上,在全国化学纤维制造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显著,特别是在合成纤维制造领域,江苏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当前,国内石化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化纤行业需求,可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缓解贸易争端,转移资本压力,同时,利用国际市场资源降价的优势,解决原料长期供应不足的矛盾。3纺织业与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和纺织服装及服饰业具有上下游产业链关系。2015年江苏纺织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业产值占全国比重均接近20%。江苏纺织与服饰行业分工明确、产品种类齐全、供应充足、销售渠道完善,形成了吴江、张家港、江阴和常熟等全国纺织名城,具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2008年以来,纺织业出现产值增幅下滑、出口放缓的现象,省内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在境外投资建厂,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正在成为江苏纺织企业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目的地。下一步可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境外工业园区,打造上下游配套、集群式发展的纺织产品加工基地。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该行业主体是钢铁产业,2015年产值占全国比重接近15%,规模优势明显,工艺和技术水平全国领先。当前,江苏钢铁产业正处于化解过剩产能进程中,可以作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一方面,有条件的江苏企业可以在重点国家建设炼铁、炼钢、钢材等钢铁生产基地,加速钢铁产能的全球化布局。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的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铁矿石资源较为丰富,资源开发潜力很大,与这些国家开展铁矿石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合作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四、江苏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对策建议基于江苏制造业优势产业,扩大国际产能合作,需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的综合作用,为企业提供财政税收、金融支持、综合服务、风险管理、国际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撑。(一)完善财税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方面,在用好用足国家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财政政策同时,加大省商务发展、新兴产业、工业和信息化产业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对国际产能重大项目的倾斜支持,重视对专项资金的跟踪监管,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加大财政资金对国际产能合作技术开发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境外开展技术合作。在扶持方式上,改变以项目直接补贴为主的财政补贴方式,建立“以奖代投、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避免企业遭受反补贴贸易调查和不必要的争端。税收支持政策方面,明确税收优惠的产业导向,按照国家装备“走出去”的出口退税政策,对企业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的出口设备及产品按规定享受出口退税。落实国家有关多边、双边税收协定和境外所得税抵免政策,使境外投资企业及时享受相关税收协定待遇,避免双重征税。运用税收政策分担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部分风险,根据企业的规模、获利能力、地区与行业等,建立延期纳税、加速折旧、计提海外投资准备金制度等多种激励措施。
(二)构建金融支持体系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优惠贷款和国家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的专项基金。支持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对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提供低息、免息、贴息贷款。鼓励省内商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国际合作项目资信较好、经营前景较好的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力度。支持省内金融机构加强服务于国际产能合作的融资产品创新,推出买方信贷、流动资金贷款、并购贷款、境外资产或资源抵押贷款、内保外贷、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创新金融产品,探索以境外股权、矿权、资产等为抵(质)押提供项目融资。针对特定的地区、特定的市场,省级设立若干类似中非发展基金的股权投资基金,实行商业化运作。设立省级对外并购基金,鼓励民间资金参与,通过股权并购,在国际上获取知识产权、品牌、市场份额和资源。鼓励省内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中非合作等重点合作地区建立海外分支机构,拓宽境外金融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推动企业合理拓展人民币境外投、融资业务,稳步推进境内母公司使用人民币间接为海外企业提供贷款,鼓励银行使用人民币保函为海外企业提供支持。(三)健全综合服务体系整合完善主管部门和服务机构的协作机制,为企业提供出入境管理、通关、商务考察、出国参展、商务洽谈、合作争端解决和海外维权等方面的便利化办理程序。建设省级层面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收集、转化、处理和及时更新国际投资信息,增加企业获取所需信息途径。培育和引进法律、会计、税务、咨询、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认证等中介組织和机构,为企业国际合作项目提供资信证明、投资国的法律法规咨询及法律可行性意见书,调查和提供国外合作方的资质、信用及项目经济可行性评估等,帮助企业处理应对国际合作中的相关问题。积极推动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分析同类企业在同一投资区域的密集程度,加强内部协商与合作,避免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中的恶性竞争。鼓励创建企业联盟,促进企业抱团出海,基于市场化运作方式组织上下游相关企业逐步成立投标联合体、合资项目公司、国际工程总承包公司。(四)加强投资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评估、预警、管控体系,研究重点投资国的环保、劳工、税务、采购、知识产权和重点产业标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制,制定风险防范预案。跟踪重点投资区域和行业领域的市场信息和国情变化,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及时、准确的国际市场信息和风险防范预警。帮助企业加强对投资国法律体系的了解,使其投资和运营符合投资国的法律规定,并能够在风险发生时运用法律手段减少企业自身的损失。完善国际产能合作保险保障体系,发挥保险对风险的转移功能,充分利用现有国际投资担保机构的同时,建立省级投资担保机构,对风险发生做出更为及时、有效的反应。建立政、银、保与企业的风险补偿机制,企业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发生损失风险,按照“1+3”模式(即企业+保险、银行、政府)的风险共担模式,予以风险补偿。推进境内外社会保障和保险的对接,增强对海外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权益的保障。(五)培养国际合作人才充分利用和发挥江苏教育优势,针对重点国别、重点领域及重点专业需求,制定国际产能合作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跨国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大与合作国双向人才培养、就地人才培养力度,有效解决文化及语言差异给合作带来的障碍。采取政府适当资助,企业和高教密切合作的办法,使得人员培养能够将理论与业务相结合,培养造就精通业务、熟悉规则的高层次跨国型经营人才。输送相关部门和企业专业人才到发达国家、国际产能合作地区学习锻炼,加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市场分析、商务规则、法律法规、投融资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把握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际人才回流的趋势,大力引进国际化专业人才,设立人才引进办事机构,通过中介机构、外包平台和大企业等渠道,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引进外国专家和海外智力,推动人才向企业集聚。参考文献:[1]夏先良构筑“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J].国际贸易,2015 (11):26—33[2]王本力,张海亮,曾昆国际产能合作:化解产能过剩新思路[J].中国工业评论,2015(11):64—69[3]方鹏程区位商视角下的深圳优势产业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11(9): 40—41[4]孙硕,唐铜生基于PCA 模型的南宁制造业优势产业分析[J].商业研究,2012(7):76—81
中国经贸导刊
中国经贸导刊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产业产能过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