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勒索病毒补丁爆发,该封杀比特币吗

比特币为什么会火?此次勒索病毒该封杀比特币吗? - 时事热点 - 263理财财富网
比特币为什么会火?此次勒索病毒该封杀比特币吗?
  5月12日起,许多人都被“勒索病毒”的消息刷屏了,全球近百个国家共同遭遇了这场大规模的网络病毒袭击,高校告急,医院告急,许多公司单位的局域网系统也纷纷沦陷。  这一波来袭的病毒会锁定“中招”电脑的文件并发出“勒索信”,信中黑客提出支付赎金解锁,而这笔关键的赎金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币种,而是虚拟货币——比特币。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病毒爆发前两天,中国的比特币价格再度暴涨,最高突破万元!比特币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为什么“勒索病毒”偏偏选择比特币作为赎金?这么“火”的比特币,“你值得拥有”吗?  比特币火了?汇款便捷被黑客看中。  不依靠特定机构发行的比特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为什么在这次病毒袭击中,它会被犯罪组织所看中,成为黑客指定的“赎金”呢?这或许是因为其具有便捷、匿名的性质,可以实现快速的全球转账。  相比起其他方式,利用比特币汇款要更加“隐秘”。  正常的跨国汇款会经过层层外汇管制机构审查,交易记录会被包括银行在内的多方记录在案,甚至交易超过一定额度后,为防止洗钱等违规行为,还需向有关部门上报。  但如果用比特币交易就简单多了,只要输入数字地址,点几下鼠标,等待确认交易后,就可以完成交易(目前国内已经暂停提币)。  同时,比特币价格在近期大幅上涨,也是其被黑客看中的原因。  近期受量产减少、比特币ETF的利好推动,比特币价格一度创下新高。据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1时30分,中国的比特币价格突破10000元,2小时最高涨幅达5%,创国内比特币历史新高。截至5月12日,比特币价格最高涨到10777元/枚。  不过,火币网区块链研究中心负责人徐宝龙表示,“比特币病毒”这种称呼是误传,比特币底层技术区块链反能有效防止“永恒之蓝”漏洞引发的大规模感染。今天的事件就是典型的由中心化体系引发的“孤岛风险”,区块链因其去中心化特点,能有效防止此类事件。  价格破万:“一衣带水”传导带动  如果还与过往一样,认为此轮比特币上涨是中国投资者的功劳,那你就错了。  与比特币创下新高的价格相反,国内交易的热度正大大下降。近一周,中国比特币交易量仅占全球的10.5%,火币网5月9日交易量1.5万枚,比上一交易量高峰日少40%,为年初1月5日新高时单日交易量的0.3%,国内比特币交易市场趋于理性。  那么,比特币价格究竟为何迅速上涨呢?  OKCoin币行分析师称,目前,日元交易主宰了比特币市场,占全球市场的50%左右。本月初,日本政府在开始认可了比特币支付方式,据了解目前日本有约4500家商店接受比特币付款,从今年7月起,日本还将对比特币的买卖免收消费税,这让比特币的知名度和用户群得到很大的提升。日本交易平台价格于5月1日首次突破了10000元人民币,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内比特币价格的上涨,所以国内价格突破一万元也是大概率事件。  财经专栏作者、黄金钱包首席研究员肖磊则指出,国内比特币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在国际价格的带动下,差价导致一些需求持续存在,补涨要求逐步释放;另一个原因是,自从央行进驻各交易平台实行监管,国内很多比特币需求遭到了抑制,但国内场外市场逐步得到发展,场外交易越来越活跃,需求再次开始释放。  一位比特币交易者表示:“去年受英国脱欧等黑天鹅事件影响,比特币价格一路飙升,今年年初,比特币创下了8888元的历史新高。不过,好景不长,1月‘央妈’加强了对比特币平台的管理,不仅约谈平台负责人,还进驻平台开展现场检查,比特币价格从高位回落,迅速跌破5000元。此后价格虽震荡不休,但整体上又在缓慢上行。四月中旬起,国际市场上比特币价格不断刷出新高,但国内外比特币价差却有2000元,此次比特币上涨是对内外价差的一种修正。”值得买吗:高收益伴随高回调风险  那么问题来了,比特币是一种好的投资产品吗?答案是:风险很大。  “受暂停提币、收取交易手续费影响,比特币国内市场的成交已经非常清淡。”上述比特币交易者表示。  《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在今年1月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与北京市金融局、市工商局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进驻比特币交易平台,开展现场检查的结果即将出炉。有消息称,伴随着检查结果,“央妈”可能开出罚单。同时,央行还在推进比特币交易平台管理办法和比特币平台反洗钱规范细则。  肖磊提醒投资者,由于短期内比特币价格上涨过多,币价有一定的回调风险,国内比特币价格突破万元之后可能仍有上冲空间,但此后必定有冲高回落风险。国际市场上尚有比特币基金等概念支撑,而国内比特币基金获批概率较低,一旦获批失败消息公布,回调概率也很大。  OKCoin币行分析师也提醒投资者,比特币交易市场没有涨停、跌停机制,而且是7x24小时的全球交易,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在这种交易情况下,查看历史交易数据,可以看到比特币价格是暴涨和暴跌并存的,所以,比特币投资是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需要谨慎追涨,加强风控。由于比特币有较大价格浮动特性,不适用于资产保值,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那么我们再来假设一下,如果没有比特币,真的就能杜绝此类攻击吗?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需求决定供给,比特币诞生至今,已有超过9年的历史,在这长达9年时间里,犯罪分子曾利用比特币做过很多事情,比如买卖毒品、洗钱、资助犯罪分子等等,但不要忘了,中本聪创造比特币的初衷,是要建立一种更加安全快捷,且成本更低的支付方式。  比特币诞生之后,全球交易从2008年的几乎为零,增长到目前的每日交易额超过十亿美元,已经证明比特币本身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交易价值,其基础技术区块链已经得到大部分央行和各大金融机构的认可。  如果一个黑客有创造比特币或破解比特币的能力,可能就没有必要去勒索比特币了,这恰恰说明了比特币的安全性。  其实任何一种接受度高的交易媒介(货币),都存在被犯罪分子利用的情况,美元至今依然是国际毒品、军火等黑市交易的主要货币,包括黄金、钻石等,依然是犯罪分子最喜欢的交易媒介。  问题说到这里,其实就很简单了,比特币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监管,以及如何很好的向正面引导运用的问题,而不是如何将其消灭的问题,因为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要消灭比特币几乎是不可能的。  勒索病毒可以轻易攻破全球诸多操作系统,却难以攻破比特币,而且就算你消灭了比特币,也无济于事,因为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发展到这个阶段,就算消灭了比特币,也会有其他的加密数字货币出现来取代比特币的位置,绑匪不勒索比特币,还会选择其他类似的数字货币。  此次勒索病毒该反思的绝对不是比特币。  首先,勒索木马来源于美国NAS(美国国家安全局),黑客从NAS窃取的恶意软件,使用“永恒之蓝”的漏洞进行攻击(445端口漏洞)。此次攻击范围在勒索病毒攻击史上堪称历史之最。  勒索病毒背后,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全球性网络安全问题,早在2012年就有媒体爆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要求社交网络Facebook为其留后门。2014年再次爆出,对于一些大公司的网站和内部网络,美国国家安全局则通过后门和植入病毒的方式实施窃密。据《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棱镜”项目相继与微软(这次被攻击对象)、雅虎、谷歌、脸谱、PalTalk、YouTube、Skype、AOL和苹果等9家互联网公司合作。  此次勒索病毒再次证明,NAS等机构拥有攻破全球互联系统的“软件”,培植了更多的类似“木马”,来应对各类追踪和破解信息。“永恒之蓝”仅仅是其中一个漏洞攻击,但就能造成如此之大的破坏力。  NAS机构“培植”这些木马到底目的是什么?其对全球网络到底有没有实施全面的监控,用户隐私如何保护?这些木马如何防止被盗?等等,都是最令人不安的,也是首先值得反思的。  其次,令人遗憾的是,国内诸多杀毒软件领域的安全专家表示,中毒后要想恢复文件,目前除了交赎金外毫无办法,如果文件特别重要可以尝试交赎金,以免过期被“撕票”,但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恢复。这就相当于有人被绑架后,警察说我们也毫无办法。中毒者可能会感到无助和绝望。  这就意味着,当前的安全技术,对这个勒索病毒只能做到防范,而无法做到破解,被病毒加密的所有文件,都利用了数字加密技术,按目前杀毒软件的水平,是很难破解的,一旦中招,其重要数据将无法恢复,这对于整个国家网络安全方面来讲,不得不令人担心。更值得反思的是,此次攻击的重灾区是学校和一些企业,这些机构更加依赖于单一系统,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最后,需要反思的是,很多人的关注点停留在了比特币上面,而不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此次勒索病毒大规模爆发的时间节点很蹊跷,因为目前比特币市场正在经历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美国证交所(SEC)正在重申比特币ETF基金,而且证交会马上会公布审核结果,如果比特币ETF基金一旦审核通过,比特币就正式进入到了主流金融市场,在美国的合法地位将更进一步。  如果站在全球货币竞争的角度讲,能够跟美元竞争的货币未来肯定是一种新型的货币形态,而不是另一个主权货币。比特币从几分钱一个涨到现在一万多元一个,充分说明了其被逐步认可的一种新型货币形态,这对美元来说是一个战略性威胁。  实际上此次勒索病毒,截止目前,交赎金的三个地址,一共收到20个左右的比特币,收到的比特币并不多。另外,比特币虽然是去中心化且可以做到完全匿名,但其交易过程是公开透明的,也就是说,只要勒索者在获得比特币之后,出现使用比特币,或者将比特币变现的情况,就一定能追踪到所有纪录。并不是说完全无法追踪。  更进一步的讲,犯罪分子勒索比特币真的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些比特币收入?还是里面隐藏着更大的目的?至少目前看,通过此次事件,美国证交会批准比特币ETF基金上市的概率又降低了,全球对比特币的监管也将进一步加强,甚至可能会联合监管,成为又一个以美元计价的虚拟资产,而非货币形态。获益者是谁?  另一个历史背景是,全球信息、贸易和知识认知体系,逐步的在向全球化和去中心化发展,而货币领域的主权性质依然无法撼动,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全球化,因为在现有美元架构体系之下,公平性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各经济体获取美元的意志,很多时候跟黑客获取比特币存在类似的情况(这种说法并不夸张)。  比特币的诞生不是偶然,对于全球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发展来说,可能是承前启后的。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未来对比特币市场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从规范交易市场,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都在尝试建立一种比较合理的发展途径,用来观测和验证一些技术的应用,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情况,但对待新生事物,不仅要有警惕和开放的双重心态,而且还应该有全球性和历史性的眼光。  人类货币从金银发展到纸币,从纸币发展到数字货币,每一步都经历过极大的认知阵痛,但趋势就是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末了,想说,投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跟研究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技术完全是两码事,世界上比比特币稀缺的东西有的是,但都是有价格,而且价格也是波动的,很多时候也会套死很多投资者。具体参与投资比特币,还是要非常谨慎,不要盲目购买。  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263理财财富网最新消息。
禽流感最新消息各地感染情况汇总 概念
估计小伙伴们都知道了,从昨晚8点开始,一种
  作为《好好吃饭吧》的节目嘉宾,Twins
春天,花友们喜欢插盆栽的季节,也正是插花好勒索病毒爆发,该封杀比特币吗?|勒索病毒|比特币|美国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勒索病毒爆发,该封杀比特币吗?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肖磊
  勒索病毒可以轻易攻破全球诸多操作系统,却难以攻破比特币,而且就算你消灭了比特币,也无济于事,因为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发展到这个阶段,就算消灭了比特币,也会有其他的加密数字货币出现来取代比特币的位置。
勒索病毒爆发,该封杀比特币吗?
  这两天,因全球诸多地区遭到新的“勒索病毒”的攻击,加上犯罪分子勒索标的是比特币,更加引起市场关注。
  犯罪行为的发展,跟人类科技的发展,实际上是同步的。当我们有了手机,犯罪分子就会利用手机犯罪,当我们有了网络,犯罪分子就会利用网络犯罪。
  目前借助电话、短信、微信、社交媒体等工具犯罪的纪录要远远高于比特币,但人们更恐惧于比特币相关的犯罪,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比特币在支付安全性和收款匿名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且目前价格非常昂贵(一个比特币超过1万元人民币)。
  用比特币收款,不需要去金融机构实名开设账户,也不需要经过任何第三方机构,比如目前大家使用最多的第三方支付等,统统不需要。用比特币收款,只需要下载注册一个独立的比特币钱包就可以了。
  如果这次犯罪分子勒索的不是比特币,是美元或其他货币,犯罪分子给出的不是一个比特币钱包地址,而是一个某银行的收款账户,可能黑客在收到钱之前,就已经被锁定或抓捕归案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如果没有比特币这样一个匿名的类货币资产,黑客或许没有必要发起这轮攻击,因为病毒也不是自己创造的,没有什么挑战性,而且无利可图且风险极大(没法明目张胆的勒索)。
  比特币似乎成了此次黑客犯罪的核心问题。
  那么我们再来假设一下,如果没有比特币,真的就能杜绝此类攻击吗?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需求决定供给,比特币诞生至今,已有超过9年的历史,在这长达9年时间里,犯罪分子曾利用比特币做过很多事情,比如买卖毒品、洗钱、资助犯罪分子等等,但不要忘了,中本聪创造比特币的初衷,是要建立一种更加安全快捷,且成本更低的支付方式。
  比特币诞生之后,全球交易从2008年的几乎为零,增长到目前的每日交易额超过十亿美元,已经证明比特币本身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交易价值,其基础技术区块链已经得到大部分央行和各大金融机构的认可。
  如果一个黑客有创造比特币或破解比特币的能力,可能就没有必要去勒索比特币了,这恰恰说明了比特币的安全性。
  其实任何一种接受度高的交易媒介(货币),都存在被犯罪分子利用的情况,美元至今依然是国际毒品、军火等黑市交易的主要货币,包括黄金、钻石等,依然是犯罪分子最喜欢的交易媒介。
  问题说到这里,其实就很简单了,比特币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监管,以及如何很好的向正面引导运用的问题,而不是如何将其消灭的问题,因为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要消灭比特币几乎是不可能的。
  勒索病毒可以轻易攻破全球诸多操作系统,却难以攻破比特币,而且就算你消灭了比特币,也无济于事,因为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发展到这个阶段,就算消灭了比特币,也会有其他的加密数字货币出现来取代比特币的位置,绑匪不勒索比特币,还会选择其他类似的数字货币。
  此次勒索病毒该反思的绝对不是比特币。
  首先,勒索木马来源于美国NAS(美国国家安全局),黑客从NAS窃取的恶意软件,使用“永恒之蓝”的漏洞进行攻击(445端口漏洞)。此次攻击范围在勒索病毒攻击史上堪称历史之最。
  勒索病毒背后,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全球性网络安全问题,早在2012年就有媒体爆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要求社交网络Facebook为其留后门。2014年再次爆出,对于一些大公司的网站和内部网络,美国国家安全局则通过后门和植入病毒的方式实施窃密。据《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棱镜”项目相继与微软(这次被攻击对象)、雅虎、谷歌、脸谱、PalTalk、YouTube、Skype、AOL和苹果等9家互联网公司合作。
  此次勒索病毒再次证明,NAS等机构拥有攻破全球互联系统的“软件”,培植了更多的类似“木马”,来应对各类追踪和破解信息。“永恒之蓝”仅仅是其中一个漏洞攻击,但就能造成如此之大的破坏力。
  NAS机构“培植”这些木马到底目的是什么?其对全球网络到底有没有实施全面的监控,用户隐私如何保护?这些木马如何防止被盗?等等,都是最令人不安的,也是首先值得反思的。
  其次,令人遗憾的是,国内诸多杀毒软件领域的安全专家表示,中毒后要想恢复文件,目前除了交赎金外毫无办法,如果文件特别重要可以尝试交赎金,以免过期被“撕票”,但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恢复。这就相当于有人被绑架后,警察说我们也毫无办法。中毒者可能会感到无助和绝望。
  这就意味着,当前的安全技术,对这个勒索病毒只能做到防范,而无法做到破解,被病毒加密的所有文件,都利用了数字加密技术,按目前杀毒软件的水平,是很难破解的,一旦中招,其重要数据将无法恢复,这对于整个国家网络安全方面来讲,不得不令人担心。更值得反思的是,此次攻击的重灾区是学校和一些企业,这些机构更加依赖于单一系统,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最后,需要反思的是,很多人的关注点停留在了比特币上面,而不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此次勒索病毒大规模爆发的时间节点很蹊跷,因为目前比特币市场正在经历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美国证交所(SEC)正在重申比特币ETF基金,而且证交会马上会公布审核结果,如果比特币ETF基金一旦审核通过,比特币就正式进入到了主流金融市场,在美国的合法地位将更进一步。
  如果站在全球货币竞争的角度讲,能够跟美元竞争的货币未来肯定是一种新型的货币形态,而不是另一个主权货币。比特币从几分钱一个涨到现在一万多元一个,充分说明了其被逐步认可的一种新型货币形态,这对美元来说是一个战略性威胁。
  实际上此次勒索病毒,截止目前,交赎金的三个地址,一共收到20个左右的比特币,收到的比特币并不多。另外,比特币虽然是去中心化且可以做到完全匿名,但其交易过程是公开透明的,也就是说,只要勒索者在获得比特币之后,出现使用比特币,或者将比特币变现的情况,就一定能追踪到所有纪录。并不是说完全无法追踪。
  更进一步的讲,犯罪分子勒索比特币真的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些比特币收入?还是里面隐藏着更大的目的?至少目前看,通过此次事件,美国证交会批准比特币ETF基金上市的概率又降低了,全球对比特币的监管也将进一步加强,甚至可能会联合监管,成为又一个以美元计价的虚拟资产,而非货币形态。获益者是谁?
  另一个历史背景是,全球信息、贸易和知识认知体系,逐步的在向全球化和去中心化发展,而货币领域的主权性质依然无法撼动,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全球化,因为在现有美元架构体系之下,公平性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各经济体获取美元的意志,很多时候跟黑客获取比特币存在类似的情况(这种说法并不夸张)。
  比特币的诞生不是偶然,对于全球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发展来说,可能是承前启后的。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未来对比特币市场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从规范交易市场,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都在尝试建立一种比较合理的发展途径,用来观测和验证一些技术的应用,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情况,但对待新生事物,不仅要有警惕和开放的双重心态,而且还应该有全球性和历史性的眼光。
  人类货币从金银发展到纸币,从纸币发展到数字货币,每一步都经历过极大的认知阵痛,但趋势就是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末了,想说,投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跟研究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技术完全是两码事,世界上比比特币稀缺的东西有的是,但都是有价格,而且价格也是波动的,很多时候也会套死很多投资者。具体参与投资比特币,还是要非常谨慎,不要盲目购买。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冯梦雪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财经专栏作家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勒索病毒爆发,该封杀比特币吗?|勒索病毒|比特币|美国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勒索病毒爆发,该封杀比特币吗?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肖磊
  勒索病毒可以轻易攻破全球诸多操作系统,却难以攻破比特币,而且就算你消灭了比特币,也无济于事,因为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发展到这个阶段,就算消灭了比特币,也会有其他的加密数字货币出现来取代比特币的位置。
勒索病毒爆发,该封杀比特币吗?
  这两天,因全球诸多地区遭到新的“勒索病毒”的攻击,加上犯罪分子勒索标的是比特币,更加引起市场关注。
  犯罪行为的发展,跟人类科技的发展,实际上是同步的。当我们有了手机,犯罪分子就会利用手机犯罪,当我们有了网络,犯罪分子就会利用网络犯罪。
  目前借助电话、短信、微信、社交媒体等工具犯罪的纪录要远远高于比特币,但人们更恐惧于比特币相关的犯罪,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比特币在支付安全性和收款匿名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且目前价格非常昂贵(一个比特币超过1万元人民币)。
  用比特币收款,不需要去金融机构实名开设账户,也不需要经过任何第三方机构,比如目前大家使用最多的第三方支付等,统统不需要。用比特币收款,只需要下载注册一个独立的比特币钱包就可以了。
  如果这次犯罪分子勒索的不是比特币,是美元或其他货币,犯罪分子给出的不是一个比特币钱包地址,而是一个某银行的收款账户,可能黑客在收到钱之前,就已经被锁定或抓捕归案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如果没有比特币这样一个匿名的类货币资产,黑客或许没有必要发起这轮攻击,因为病毒也不是自己创造的,没有什么挑战性,而且无利可图且风险极大(没法明目张胆的勒索)。
  比特币似乎成了此次黑客犯罪的核心问题。
  那么我们再来假设一下,如果没有比特币,真的就能杜绝此类攻击吗?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需求决定供给,比特币诞生至今,已有超过9年的历史,在这长达9年时间里,犯罪分子曾利用比特币做过很多事情,比如买卖毒品、洗钱、资助犯罪分子等等,但不要忘了,中本聪创造比特币的初衷,是要建立一种更加安全快捷,且成本更低的支付方式。
  比特币诞生之后,全球交易从2008年的几乎为零,增长到目前的每日交易额超过十亿美元,已经证明比特币本身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交易价值,其基础技术区块链已经得到大部分央行和各大金融机构的认可。
  如果一个黑客有创造比特币或破解比特币的能力,可能就没有必要去勒索比特币了,这恰恰说明了比特币的安全性。
  其实任何一种接受度高的交易媒介(货币),都存在被犯罪分子利用的情况,美元至今依然是国际毒品、军火等黑市交易的主要货币,包括黄金、钻石等,依然是犯罪分子最喜欢的交易媒介。
  问题说到这里,其实就很简单了,比特币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监管,以及如何很好的向正面引导运用的问题,而不是如何将其消灭的问题,因为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要消灭比特币几乎是不可能的。
  勒索病毒可以轻易攻破全球诸多操作系统,却难以攻破比特币,而且就算你消灭了比特币,也无济于事,因为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发展到这个阶段,就算消灭了比特币,也会有其他的加密数字货币出现来取代比特币的位置,绑匪不勒索比特币,还会选择其他类似的数字货币。
  此次勒索病毒该反思的绝对不是比特币。
  首先,勒索木马来源于美国NAS(美国国家安全局),黑客从NAS窃取的恶意软件,使用“永恒之蓝”的漏洞进行攻击(445端口漏洞)。此次攻击范围在勒索病毒攻击史上堪称历史之最。
  勒索病毒背后,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全球性网络安全问题,早在2012年就有媒体爆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要求社交网络Facebook为其留后门。2014年再次爆出,对于一些大公司的网站和内部网络,美国国家安全局则通过后门和植入病毒的方式实施窃密。据《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棱镜”项目相继与微软(这次被攻击对象)、雅虎、谷歌、脸谱、PalTalk、YouTube、Skype、AOL和苹果等9家互联网公司合作。
  此次勒索病毒再次证明,NAS等机构拥有攻破全球互联系统的“软件”,培植了更多的类似“木马”,来应对各类追踪和破解信息。“永恒之蓝”仅仅是其中一个漏洞攻击,但就能造成如此之大的破坏力。
  NAS机构“培植”这些木马到底目的是什么?其对全球网络到底有没有实施全面的监控,用户隐私如何保护?这些木马如何防止被盗?等等,都是最令人不安的,也是首先值得反思的。
  其次,令人遗憾的是,国内诸多杀毒软件领域的安全专家表示,中毒后要想恢复文件,目前除了交赎金外毫无办法,如果文件特别重要可以尝试交赎金,以免过期被“撕票”,但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恢复。这就相当于有人被绑架后,警察说我们也毫无办法。中毒者可能会感到无助和绝望。
  这就意味着,当前的安全技术,对这个勒索病毒只能做到防范,而无法做到破解,被病毒加密的所有文件,都利用了数字加密技术,按目前杀毒软件的水平,是很难破解的,一旦中招,其重要数据将无法恢复,这对于整个国家网络安全方面来讲,不得不令人担心。更值得反思的是,此次攻击的重灾区是学校和一些企业,这些机构更加依赖于单一系统,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最后,需要反思的是,很多人的关注点停留在了比特币上面,而不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此次勒索病毒大规模爆发的时间节点很蹊跷,因为目前比特币市场正在经历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美国证交所(SEC)正在重申比特币ETF基金,而且证交会马上会公布审核结果,如果比特币ETF基金一旦审核通过,比特币就正式进入到了主流金融市场,在美国的合法地位将更进一步。
  如果站在全球货币竞争的角度讲,能够跟美元竞争的货币未来肯定是一种新型的货币形态,而不是另一个主权货币。比特币从几分钱一个涨到现在一万多元一个,充分说明了其被逐步认可的一种新型货币形态,这对美元来说是一个战略性威胁。
  实际上此次勒索病毒,截止目前,交赎金的三个地址,一共收到20个左右的比特币,收到的比特币并不多。另外,比特币虽然是去中心化且可以做到完全匿名,但其交易过程是公开透明的,也就是说,只要勒索者在获得比特币之后,出现使用比特币,或者将比特币变现的情况,就一定能追踪到所有纪录。并不是说完全无法追踪。
  更进一步的讲,犯罪分子勒索比特币真的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些比特币收入?还是里面隐藏着更大的目的?至少目前看,通过此次事件,美国证交会批准比特币ETF基金上市的概率又降低了,全球对比特币的监管也将进一步加强,甚至可能会联合监管,成为又一个以美元计价的虚拟资产,而非货币形态。获益者是谁?
  另一个历史背景是,全球信息、贸易和知识认知体系,逐步的在向全球化和去中心化发展,而货币领域的主权性质依然无法撼动,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全球化,因为在现有美元架构体系之下,公平性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各经济体获取美元的意志,很多时候跟黑客获取比特币存在类似的情况(这种说法并不夸张)。
  比特币的诞生不是偶然,对于全球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发展来说,可能是承前启后的。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未来对比特币市场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从规范交易市场,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都在尝试建立一种比较合理的发展途径,用来观测和验证一些技术的应用,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情况,但对待新生事物,不仅要有警惕和开放的双重心态,而且还应该有全球性和历史性的眼光。
  人类货币从金银发展到纸币,从纸币发展到数字货币,每一步都经历过极大的认知阵痛,但趋势就是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末了,想说,投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跟研究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技术完全是两码事,世界上比比特币稀缺的东西有的是,但都是有价格,而且价格也是波动的,很多时候也会套死很多投资者。具体参与投资比特币,还是要非常谨慎,不要盲目购买。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冯梦雪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财经专栏作家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特币勒索病毒 知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