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没有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设备做透水混凝土

免责声明: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建材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上一篇:
下一篇:
企业类型:
经营模式:
荣誉资质:
销售网点:
主&&&&&营:
透水混凝土 透水地坪 压花地坪 R模地坪 艺术地坪 压印地坪 彩色混凝土
地&&&&&址:
上海上海闵行区莘庄高新技术产业园新源路号C316室
加盟上海盼石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品牌
投资金额: *
代理区域: *
您的称呼: *
您的手机: *
电话:86-021-中国粉煤灰脱硫石膏网
彩色透水混凝土如何走向绿色环保的道路
您的位置:》科普知识
彩色透水混凝土如何走向绿色环保的道路
彩色透水混凝土由欧美、日本等国家针对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的缺陷,开发使用的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彩色透水混凝土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是保护地下水、维护生态平衡、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的铺装材料;其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进程,现代城市的地表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与自然的土壤相比,现代化地表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我国这类问题就相对来说比较严重,不透水的路面阻碍了雨水的下渗,使得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被阻断,再加上地下水的过度抽取,城市地面容易产生下沉。传统城市路面为不透水结构,雨水通过路表排除,泄流能力有限,当遇到大雨或暴雨时,雨水容易在路面汇集,大量集中在机动车和自行车道上,导致路面大范围积水。
彩色透水混凝土系统拥有系列色彩配方,配合设计的创意,针对不同环境和个性要求的装饰风格进行铺设施工。这是传统铺装和一般透水砖不能实现的特殊铺装材料。不仅能在使用性能上消除路面积水问题,其一些颜色的搭配更是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观。
彩色透水混凝土在美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研究和应用,不少国家都在大量推广,如德国预期要在短期内将90%的道路改造成透水混凝土,改变过去破坏城市生态的地面铺设,使透水混凝土路面取决得广泛的社会效益。
彩色透水混凝土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还需要保持一定的贯通孔隙来满足透水性的要求,因此在配制时除了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外,还要通过配合比设计和制备工艺以及添加剂来达到保证强度和孔隙率的目的。透水混凝土由骨料、水泥、水等组成,多采用单粒级或间断粒级的粗骨料作为骨架,细骨料的用量一般控制在总骨料的 20% 以内;水泥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掺合料可选用硅灰、粉煤灰、矿渣微细粉等。投料时先放入水泥、掺合料、粗骨料,再加入一半的水用量,搅拌 30s ;然后加入添加剂(外加剂、颜料等),搅拌 60s;最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 120s 出料。
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施工主要包括摊铺、成型、表面处理、接缝处理等工序。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进行摊铺;成型可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动整平辊、手动推拉辊、振动整平梁等进行施工;表面处理主要是为了保证提高表面观感,对已成型的透水混凝土表面进行修整或清洗;透水混凝土路面接缝的设置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缩缝等距布设,间距也有不同的要求。
(C) 中国粉煤灰脱硫石膏网 | 京ICP备号-10 | 京公网安备技术支持透水混凝土配合比 【范文十篇】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
范文一: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论文
摘要: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有关,抗压强度随灰骨比增加而增加,随水灰比先增加后减低;对粒径为5~10mm的骨料拌制无砂混凝土,最佳灰骨比范围为(0.2~0.22)和水灰比范围为(0.28~0.30)。
关键词:无砂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抗压强度;骨料粒径
无砂透水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作为环境负荷减少型混凝土,无砂透水混凝土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本文重点探讨了不同配合比设计对无砂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
1 配合比设计
1.1 试验材料选取
水泥:四川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骨料采用5mm~10mm、10mm~20mm两种单一粒级的卵石,材料产地:四川腾龙资中石料场,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拌合及养护用水为饮用水。
1.2 试验过程
首先根据试验要求将全部骨料与约3%的水装入搅拌机中预拌(搅拌采用水泥包裹法),再加入水泥拌合,最后加入剩的水搅拌均匀。这样的投料顺序和搅拌程序能使骨料表面形成均匀厚度的水泥浆
层,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试件以3~6个为一组,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经自然养护28天后,分别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在透水系数测定仪上测定其定水位透水系数。试件大小为长×宽×高均为100mm的正方体试件。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透水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1)灰骨比(c/s)对透水系数影响
在骨料类型和水灰比等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灰骨比。其设计配合比见表2—1。
由上图可知:随着无砂透水混凝土灰骨的增加,透水系数逐渐降低,但当灰骨比在0.2~0.22之间时,对于骨料粒径为5~10mm的无砂透水混凝土,其透水系数最佳。
(2)水灰比(w/c)对透水系数的影响
根据图2—1的测试结果,选取透水系数最佳的灰骨比(c/s=0.22),改变水灰比,设计配合比见表2—2。
由上图可知:无砂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随水灰比的增大,透水系数增大,且粒径小的比粒径大的混凝土的透水系数略高,对于骨料粒径为5~10mm的无砂透水混凝土,当水灰比约在0.28~0.3之间,其透水系数最佳。
2.2 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1)灰骨比(c/s)的选择
增大灰骨比,即在保持骨料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泥用量。
灰骨比的增加使得骨料周围所包覆的水泥薄膜厚度加大,增大了粘结面,进而提高了无砂混凝土强度。但由于粘结面的增大,降低了内部有效孔隙度,导致其透水系数变弱。因此,在保持无砂透水混凝土合理透水性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水泥用量,才能比较合理地选定灰骨比。根据水灰比、灰骨比对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当水灰比为0.3时,改变灰骨比得抗压强度与灰骨比关系如图2—3所示。 由上图可知: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灰骨比的增大,抗压强度逐渐增大,且粒径小的比粒径大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更高。
(2)水灰比(w/c)的选择
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水灰比既影响无砂混凝土的强度,又影响其透水性。对某一特定的骨料,存在一个最佳的水灰比,当水灰比小于最佳值时,无砂混凝土因干燥拌料不易均匀,达不到适当的包裹,使无砂混凝土骨料之间粘结不牢,不利于强度的提高。反之,如果水灰比过大,水泥浆可能把透水孔隙部分或全部堵死,既不利于透水,也不利于强度的提高。
由上图可知:在灰骨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水灰比得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最佳水灰比在0.28~0.30之间,粒径为5~10mm的骨料其抗压强度比粒径为10~20mm骨料的抗压强度高出约35%。
(1)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有关,抗压强度随灰骨比增加而增加,随水灰比先增加后减低;对粒径为5~
10mm的骨料拌制无砂混凝土,最佳灰骨比范围为(0.2~0.22)和水灰比范围为(0.28~0.30)。
(2)无砂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随水泥用量增大而降低,且粒径小的比粒径大的透水性略高。
(3)无砂透水混凝土质量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确定、搅拌运输浇筑、养护均有较大的关系,只有施工人员按照行业规范标准,结合工程实际,严格履行各自职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1] 姜健,金怡,陈元元.无砂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8),91—92.
[2] 魏丽,魏柯.无砂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9—210.
[3] 曹宇,王华文.透水混凝土的工艺优化研究[j].建材世界,),19—22.
范文二:"%%&()%!*%’.&’M5C#’.
+28;4:18:621(18;95C5=D
透水混凝土的配制
孟宏睿!陈丽红"薛丽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学院,$"’%%’)
要: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试验中采用单粒级和双粒级卵石粗骨料,结果表明:透水
混凝土的透水性和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孔隙率有关;单粒级粗骨料幅差越大,配制的透水混凝土强度越高,透水性越差;双粒级粗骨料配制的透水混凝土性能明显优于单粒级粗骨料,双粒级粗骨料的掺配存在最佳比例。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骨料级配;强度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1+2&
$./;<7<42?<:12@12A1<B4C4:D#E5<271=2<31C<==21=<:175F749=C1=2<49=21>56BC1=2<49=21<:17:#(;1?7:;<:?<:12@12A1<B4C4:D85A@=:;5F:;1@1:1<2121C?4:;4:7@5#G52:;185<271<==21=<:15F749=C1=2<49=21H:;1B4==12:;174I1>4FFH:;1;4=;12:;17:219=:;:;1?A1<B4C4:D5F:;1@21@@1:1#(;1?<:12@12A156BC1=2<49=21<==21=<:CDB1::12:;<9:;<:5F:;#(;HA@:4A6A@25@52:459B1:?119>4:431=2<::;185<271<==21=56BC1=2<49=21#
@1:1;<==21=<:1=2<:459;7:219=:;
生态环境友好型混凝土是指既能减少对地球环境的负荷,同时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为人类构筑舒适环境的混凝土材料。透水混凝土是生态环境友好型混凝土之一,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其最大特点是有!&KL’%K的连通孔隙,具有透气性和透水性。将这种混凝土用于铺筑道路、广场、人行道路等,能扩大城市的透水、透气面积,增加行人、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交通噪声,对调节城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地下土壤的水位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世纪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开始研究开发透*%年代以来,
水性混凝土,并将其应用于广场、步行街道路的两侧和中央隔离带、公园内道路及停车场等,以增加城市的透水、透气空间,调节城市微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效果良好;/%年代以来,国内开始对透水性混凝土进行研究,但由于其抗压强度较低,以及地基状况、施工方法等原因,至今仍未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本试验主要研究透水混凝土,采用单粒级和双粒级天然粗骨料,在不掺入矿物细掺料及外加剂的情况下,通过优化颗粒粒径和调整配合比,运用常规施工方法,在满足必要透水性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实际
应用的程度。
;透水混凝土的结构特征
透水混凝土是由水、水泥、粗骨料组成的,采用单
粒级粗骨料作为骨架,水泥净浆或加入少量细骨料的砂浆薄层包裹在粗骨料颗粒的表面,作为骨料颗粒之间的胶结层,骨料颗粒通过硬化的水泥浆薄层胶结而形成多孔的堆积结构,因此混凝土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连通孔隙,且多为直径超过!AA的大孔。在雨天或路面积水时,水能沿这些贯通的孔隙通道顺利渗入地下,因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透水混凝土内部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孟宏睿,陕西汉中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副教授,!/.*年’月生,
透水混凝土内部结构模型
收稿日期:"%%-,%/,%"
根据结构模型可知,透水性混凝土受力时通过骨料间的胶结点传递力的作用,由于骨料本身的强度较
建筑技术第!"卷
高,水泥凝胶层很薄,水泥凝胶体与粗骨料界面之间的胶结面积小,其破坏特征是骨料颗粒间的连接点处被破坏,因此在保证一定空隙率的前提下,增加交接点的面积,提高交接层的强度是提高透水性混凝土强度的关键。
而可考虑"&!%’()。单粒级骨料易使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制作透水混凝土时须调整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否则极易出现骨料表面的水泥浆膜层厚度不均匀、流浆等现象,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透水性及质量稳定性。
原材料的品种与选择
($)在透水混凝土中,水泥石与骨料界面的粘结
强度是混凝土的最薄弱环节,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因此水泥的活性、品种、数量的选择尤为重要。透水混凝土要采用强度较高、混合材料掺量较少的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的用量以刚能完全包裹骨料的表面为最佳,形成一种均匀的水泥浆膜层,并采用最小水泥用量为原则;因过大的水泥用量不仅会造成透水性的减弱、增加成本,还会造成水泥石收缩量增大,形成裂缝,使混凝土的强度反而降低。
(#)粗骨料是透水混凝土的结构骨架,骨料粒径的大小视透水混凝土结构的厚度、强度、透水性而定。试验资料表明,透水混凝土的颗粒级配是决定其强度和透水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保证透水混凝土强度及其透水功能,粗骨料常用颗粒较小的单粒径。骨料粒径越小,骨料的堆积密度越大且颗粒间的接触点越多,配制的透水混凝土强度高,透水性能会降低。骨料粒径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所形成的结构骨架单位体积内骨料颗粒之间接触点数量越多,胶结面积越大,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须同时调整水泥用量。骨料粒径越大,比表面积越小,所形成的结构骨料单位体积内骨料颗粒之间接触点数量少,胶结面积越小,从而可提高透水性,但会降低强度。
粗骨料有连续级配与间断级配之分。连续级配即颗粒由小到大,每级粗骨料占有一定比例,相邻两级粒径之比为#%#,天然河卵石均属连续级配,连续级配的粒级间会出现干扰现象。为得到较小空隙率,相邻两级骨料粒径比应较大,才能使颗粒十分靠近,大颗粒的数量最多,这就是间断级配。如图#所示,将!个大球堆成最紧密状态,次一级小球直径只有正好小于此空隙尺寸,才能填入空隙中,设大球直径为",小球直径为!,若相邻两级粒径之比"&!%",直径小的一级骨料正好填充大一级骨料的空隙,此时骨料的空隙率最低,比表面积最小,接触点数量较多。但在混凝土中,骨料并非球形,粒径也不等,各骨料颗粒间有水泥砂浆层,故大颗粒间距可能增大,因
粗骨料间断级配原理
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试验时采用单粒级和双粒级汉江卵石粗骨料,单粒级为#*+($,--、+($!--、双粒级为大量$,($!--、$!(#’--四种粒级的骨料;
$!(#’--粒径的粗骨料和少量#*+(+--粒径的细骨
料,按一定比例掺配使用。
(!)拌和及养护用水采用地方饮用水。
!"!参数的确定
影响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因素有透水方式、密实程
度、原材料性能、配合比、成型方法和养护条件等。其中强度和透水性是对立的,确定参数时须综合考虑。
($)水灰比既影响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又影响其透水性。水泥浆过于干稠,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太差,水泥浆不能充分包裹骨料表面,不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反之,若水灰比过大,稀水泥浆可能将透水孔隙部分或全部堵死,既不利于透水,又不利于强度的提高。最佳水灰比介于,*#+(,*!+之间。
(#)骨灰比的大小影响骨料颗粒表面包裹的水泥浆薄厚程度以及孔隙率的多少,也就是影响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当水泥用量一定时,增大骨灰比,骨料颗粒表面水泥浆厚度减薄,孔隙率增加,透水性提高,但强度却降低了;反之,则透水性降低,强度提高。考虑较小粒径骨料的表面积较大,为保持水泥浆体的合理厚度,小粒径骨料的骨灰比应适当小一些。本次试验采用的骨灰比在
(!)$-!混凝土所用骨料总量取骨料的紧堆密度。
(’)根据骨料的体积空隙率及胶凝材料在骨料内的填充率为#+/(+,/,确定水泥用量。
!""#年第$期
透水混凝土的配制
"#$制作工艺的确定
根据上述原则计算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考虑粗
表!表明几种骨料在不同的配合比配制下的混凝土性能指标,从表中数据可看出双粒级骨料配制的透水混凝土性能明显优于单粒级骨料。这是由于两种粒级相互填充,它比单粒级骨料孔隙率小,骨料间接触点的数量较多,故强度较高;又由于两种粒级的相互填充,骨料的比表面积较小,水泥用量少,水泥浆包裹在骨料的表面,使混凝土内部存在一定数量的连通孔,故透水性也较好;在拌制过程中,双粒级骨料大小搭配,使混凝土不易发生离析,便于施工控制与操作。
配合比(水泥;水;骨料)
骨料表面要形成稳定均匀的水泥浆层,采用人工搅拌,搅拌时先往骨料中加入水进行搅拌,使骨料吸水率为骨料表面均被润湿后再加水泥拌和,形成包$%&’%,
裹骨料表面的水泥粉壳,最后加入剩余水量的水搅拌均匀。该搅拌顺序能使混凝土骨料表面易形成厚度均匀的水泥浆层,没有水泥浆下滴现象,且颗粒有类似金属光泽,以保证必要的强度和透水性。机械振捣!"(成型,试件尺寸为$""))*$""))*$""))。混凝土浇筑$+后开始常温下洒水养护,每天洒水#&,次,养护养护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以防-+后进行自然养护,水分散失。
几种配合比的试验结果
!0+强度8123$,/$$!/0$4/$!!/#$-/"!./$$#/0$!/.!!/-!./#$-/,!#/.
透水系数(8))8()
连通孔隙率8%
$试验结果与分析
本次试验采用汉江牌.!/#普通硅酸盐水泥,!0+
$’&!.双粒级
$/.!’/!!/4"/-!!/"!/4’/$!/"!/"!/,!/$!/!
$/.!$./"$!/"-/4$!/’4/0$./!$#/#$!/"$"/0$#$!/’
抗压强度#"/#123,抗折强度-/"123。水泥细度
$;"/’’;#/,
$’&!.双粒级
’/’%,安定性合格,烧失量$/’4%,活性矿渣掺量
分别在万能试验机上测定混-/04%。自然养护!0+后,
凝土抗压强度。用透水系数测定仪测定变水位和定水位透水系数,其方法是先将试件四周用蜡密封,然后将透明方框和试件间的接缝用蜡条密封,接着向方框中加水超过!"5)高,水通过试件渗漏,当水平面下降至刻度为$,5)时开始计时为!",水平面下降至$.5)时的时间为!$,方框中的水全部渗漏完毕时的时间为!!,则变水位透水系数和定水位透水系数分别为"$6($,"7$.")并测定总孔隙8!$9))8(:,"!6$,"8!!9))8(:,率和连通孔隙率。
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和抗压强度均与混凝土的孔隙率有关,孔隙率越大,透水性能越好,强度较低;相反,孔隙率越小,透水性能变差,强度提高。由表$可知:透水混凝土在骨灰比不变的情况下,随水灰比的改变,混凝土的孔隙率、强度、透水系数也发生变化,对一定粒径的骨料而言,存在着最佳配合比。表$中采用了两种单粒级粗骨料,最大粒径相同,但其中公称粒径上下限的幅差不同,幅差越大,骨料有一定的大小搭配,接触点比幅差小的骨料要多,孔隙率较小,强度高,透水差。
相同骨灰比不同水灰比的试验结果
$;"/’’;#/,!!/#"/-!-/4
$#/,$/4$,/,
$;"/’;#/,!./#!/,$"/0
$4/-,/-$-/.
$;"/!0;#/,
$"&$’$#/.’/,$-/’
$#/,’/.$,/-$!’.
#&$’$"&$’#&$’$"&$’#&$’
$;"/’";,/.
$’&!.双粒级
$;"/’;#/,
$’&!.双粒级
注:透水系数为定水位透水系数。
配制过程中,双粒级骨料的掺配比例非常重要,若小粒径骨料用量过多,则混凝土填充较密实,虽强度高,但透水差,水泥用量多;反之,透水高,强度低。试验过程中根据大骨料的体积空隙率,小骨料填充率一般为$#%&."%,确定小骨料用量。对一定粒径的骨料而言,也存在着最佳掺配比例。
($)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和抗压强度均与混凝
土的孔隙率有关。
(!)单粒级粗骨料幅差越大,配制的透水混凝土强度较高,透水越差。
(’)双粒级骨料配制的透水混凝土性能明显优于单粒级骨料,双粒级骨料的掺配存在着最佳比例。
赵铁军,李淑进/混凝土的强度与渗透性/建筑技术,($):!""!!"冯乃谦/实用混凝土大全/北京:科学出版社,!""$杨静/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姜德民,等/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砖的研制/新型建筑材料,(’):!""’
配合比(水泥;水;骨料)
!0+强度8123透水系数(8))8()连通孔隙率8%
奚新国,等/生态环境友好型混凝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混凝土,!""!(0):,&0
注:透水系数为定水位透水系数。
范文三:7.1对商品混凝土的要求
经考察及试验,本工程采用军星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
1)对水泥的要求
水泥的选用为整个混凝土工程生产施工的基础,选用的水泥应具有活性好、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水泥与外加剂间的适应性良好、并且原材料色泽均匀一致的特性,本工程拟选用河北太行山水泥厂生产的P.O.42.5R普通硅酸盐低缄水泥,要求采用同一批熟料,其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水泥主要技术指标
标准稠度(%) 细度(80μm筛余%) 比表面积(m2/kg) 化学成分 安定性
MgO(%) SO3(%) 烧失量(%)
27 3.7 / 4.46 2.24 3.24 合格
凝结时间(min) 抗折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初凝 终凝 3d 28d 3d 28d
2:00 2:58 5.9 9.1 28.8 57.1
2)对骨料的要求
粗骨料选用的原则是强度高,连续级配好,低缄活性,并且同一颜色的碎石,产地、规格、必须一致,而且含泥量小于2%,,大于5mm的纯泥含量要小于0.5%,骨料不得带杂物。
细骨料选用中粗砂,必须细度模数在2.3以上,颜色一致,其含泥量要控制在3%以内,大于5mm的纯泥含量要小于1%。
石子选用河北易县机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砂选用北京鹏达中砂,细度模数为2.7。
砂、石主要性能和筛分结果见下表。
砂的主要性能和筛分结果
主要性能 筛分结果
细度模数 泥块含量(%) 含泥量(%) 10mm以上颗粒含量(%) 筛孔尺寸(mm) 2.5 1.25 0.63 0.315
2.7 0.4 1.9 / Ⅱ区中砂
石的主要性能和筛分结果
主要性能 表观密度(Kg/m3) 压碎指标(%) 针片状含量(%) 泥块含量(%) 含泥量(%)
/ 3.4 6.2 0.2 0.2
筛分结果 筛孔尺寸(mm) 31.5 25.0 20.0 16.0 10.0 5.0 2.5
实际累计筛余(%) 连续级配,最大粒径20mm
3)对外加剂的要求
选用的外加剂必须减水效果明显,能够满足混凝土的各项工作性能,外加剂选用北京建筑工程研究院生产的AN10-2高效泵送剂。
外加剂性能
项目 减水率(%) 含气量(%) 抗压强度比3d(%)
结果 18 1.9 204
4) 超细掺合料
掺和料应能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并且部分替代水泥,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减少水泥石中的毛细孔数量和分布状态,且有助于对碱-集料活性的抑制,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选用盘山发电厂生产的磨细Ⅱ粉煤灰,其主要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其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粉煤灰的主要指标
项目 0.045mm筛余(%) 需水量比 烧失量(%)
指标 10 99 4.5
掺入超细矿渣,以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超细矿渣的比表面积大于4500cm2/g 。
5) 对商品混凝土塌落度的要求
混凝土浇筑以汽车泵为主、塔吊为辅的方式浇筑,为了保证泵送能顺利进行,要求入泵时坍落度严格控制在18cm到13cm。
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白天或夜天)、运输道路的距离、砂石含水率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情况,及时适当地对原配合比(水胶比)进行微调,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混凝土不泌水、不离析,色泽保持一致,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
6)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离析,要求混凝土要有足够的粘聚性,在泵送过程中不泌水、不离析。《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规定泵送混凝土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得超过40%,因此要求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泌水速度要慢,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可泵性。
7)对混凝土初凝时间的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不出现冷缝,根据当前气候,要求商品混凝土在结构施工期间的初凝时间保证在6-8h。
当气候有变化时,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的塌落度损失值,以便现场能够掌握混凝土罐车在现场的停置时间,浇筑混凝土时,搅拌站要派一名调度现场调配车辆,以便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随时调整混凝土罐车的频率。
8)对混凝土的进场检验
严格执行混凝土进场交货检验制度。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人员向现场混凝土工长指派的人员逐车交验,交验的内容有目测混凝土外观色泽、有无泌水离析,实验员对每车的坍落度进行取样实验,是否符合商品混凝土小票规定的技术要求,并作好记录。如遇坍落度大于18和小于13 cm的混凝土必须退回搅拌站,严禁使用。
9)配合比优化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在满足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控制碱-集料反应的前提下必须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良好的耐久性和满足清水混凝土的特殊要求。
为优选出强度、抗渗等级符合要求,施工性能优良(坍落度及经时坍落度损失、凝结时间符合要求,不泌水、离析,可泵性好),拌合物色泽均匀,符合混凝土总碱含量控制在规定范围的配合比,经试配,我们将采用以下配合比,并在施工中严格按此配比,不得随意更改,
配合比详见下表:
C30混凝土配合比
强度等级 C30 水胶比 0.45 水灰比 砂率 45.5
材料名称项目 水泥 水 砂 石 外加剂(RH-7) 掺合料(Ⅱ级粉煤灰) 矿粉
每m3用量(kg) 284 170 800
配合比在天气变化时,在进行试配后,优化调整,以确保颜色无明显变化。
7.2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浇筑主要采用汽车泵,局部采用塔吊配合。
2)混凝土泵送施工时,统一指挥和调度,搅拌站距离工地约5Km,从搅拌站到工地约需要20分钟,而每车混凝土浇筑时间约为墙体15分钟,楼板8分钟,因此,车数量为5辆,应用无线通讯设备进行混凝土地泵搅拌运输车与浇筑地点的联络,把握好浇筑与泵送的时间。
范文四: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
砼设计强度(MPa) 水泥强度(MPa) 外加剂减水率 用水量(Kg/m?) 计算水灰比 水泥用量(Kg/m?) 选取基准水灰比 水灰比 0.48 0.53 0.58 30 42.5 13% 172 0.56 310 0.53 水泥(Kg/m?) 358 325 297 水泥 1 1 1 搅拌机用量 0.027 水泥(Kg/m?) 9.68 8.76 8.01 标准偏差 适配强度(MPa) 单位用水量 减水剂掺量 水灰比递增/递减 超量取代法(代砂法) 粉煤灰密度(Kg/m?) 水(Kg/m?) 172 172 172 砂 2.0 2.4 2.7 水(Kg/m?) 4.64 4.64 4.64 砂(Kg/m?) 731 772 809 碎石 3.3 3.3 3.6 砂(Kg/m?) 19.74 20.83 21.84 5 38.2 198 0.80% 0.05 15% 2.3 碎石 1(Kg/m?) 751 750 747 减水剂 0.80% 0.80% 0.80% 碎石 1(Kg/m?) 20.27 20.26 20.18 322 322 320 水 0.48 0.53 0.58 碎石 2(Kg/m?) 8.69 8.68 8.65 设计容重(Kg/m?) 设计塌落度(mm) 减水率后单位用水量(Kg/m?) 碎石 1 掺量(16—31.5mm) 碎石 2 掺量(5—16mm) 选取基准砂率 制作试块个数 碎石 2(Kg/m?) 减水剂(Kg/m?) 2.87 2.60 2.37 粉煤灰 0.18 0.18 0.18 减水剂(Kg/m?) 77.40 70.10 64.06 粉煤灰(Kg/m?) 1.71 1.55 1.41 172 70% 30% 44% 6 粉煤灰(Kg/m?) 63.2 57.3 52.3 2400
范文五:水泥
混凝土配合比
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的密度3.0~3.15g/cm3,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的密度2.8~3.1g/cm3; 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的堆积密度1~1.6g/cm3,矿渣水泥的堆积密度1~1.2g/cm3,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的堆积密度0.9~1g/cm3。水泥松方密度一般为
1.6~1.8g/㎝&sup3;,水泥真密度约为3.0~3.2g/㎝&sup3;。水泥石密度约为为2.0~2.2g/㎝&sup3;。
1.水灰比为0.68:1时的水泥浆比重是多少?
=(1+0.68)/(1/3.1+0.68)=1.678676
吨/立方米 注:不计水与水泥化合、结晶等引起的体积变化
2.水的比重为1,水泥的比重为3,用如下公式可算出每L浆液的含灰量,1/(0.4+1/3)=1.364kg/L,
1立方水泥浆含水泥量就是1364kg,其他水灰比也可用这个公式,什么水灰比代在0.4那就可以了,很方便.
3.混凝土配合比为1:2.3:4.1,水灰比为0.60。已知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用量为295kg。
现场有砂15m3,此砂含水量为5%,堆积密度为1500kg/ m3。求现场砂能生产多少立方米的混凝土?(保留一位小数)
1:2.3:4.1是水泥:砂子:石子
那么每立方混凝土所需的干砂重量为:295*2.3=678.5kg
需采用含水率为5%的湿砂重量则为678.5/0.95=714.2kg
现场含水率为5%的湿砂的总重量为15*kg
可生产该配合比的混凝土=31.5m?
{含水率=所含水的重量/湿砂的重量*100%
=(湿砂的重量-干砂的重量)/湿砂的重量*100%
所以此处湿砂的重量=干砂的重量/0.95}
4.混凝土在试验完的混凝土配合比为1:2.28:4.42(水泥:砂:石子)水灰比W/C为0.6,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C=280kg
现场实测砂子的含水率为2.8%,石子的含水率为1.2%
(1).施工配合比设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
(2).混凝土配合比各种材料的允许误差是多少?
1.先根据试验配合比和水泥用量计算出每方混凝土材料的用量:
水泥280 砂638 石子1238
根据水灰比 计算出每方混凝土的理论用水含量
因此,理论配合比一方混凝土的用料量:
水泥280 砂638 石子1238 水168
根据砂子的含水率和石子的含水率计算出施工配合比砂子的用量为:638*(1+0.028)=656
石子的用量为:1238*(1+0.012)=1253
用水量=168-(638*0.028+)=135
5. 这样的C30混凝土配合比是否合适?每立方施工配合比:水泥350 砂子707 碎石1091 水130 外加剂13 粉煤灰80
悬赏分:0 - 提问时间 08:48
每立方施工配合比:水泥300 砂子760 碎石 外加剂5.4 粉煤灰60
提问者: XUHONGXI123 - 一级
没问题,C40都没问题
回答者: 凤游四方 - 八级
水量会这么少吗?
回答者: sywzhh - 五级
泵送混凝土:坍落度180-220mm,水泥355,砂子675,碎石1080,水200,粉煤灰68,外加剂7.0
回答者: 要问清 - 一级
对于C30来说,你这配合比是可以的,而且你还加了外加剂和粉煤灰,这是出于其他性能的考虑吧。可见它的配合比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比如你用的砂子含泥量多少能影响到你的水泥用量,砂子级配是否合理;你用的石子是河石还是碎石,含泥量多少,级配是连接级配还是单粒级;水泥你使用的是什么牌号,型号是32.5还是42.5的;搅拌采用机械搅拌还是人工搅拌;
用水是普通饮用水还是河水、水灰比是多少......这些都影响并决定着水泥的用量。除此之外的因素还有很多,所以,做为工程使用的砼配合比国家要求必须按工地拟使用的实际材料进行试验室试配。
各种品牌的水泥体积安定性及早期强度等各项指标都是不一样的,施工中如果不进行试验及试用,会造成很大的水泥浪费或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严重质量事故。
如果是农民自建房屋或工程量不大的修补项目,可以采用加大水泥用量的办法,C30混凝土按C35-C40的配,反正用量不大,省下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费加到了混凝土中去也可,但也应找个有经验的师傅加以指导。
以下给出我曾经用过的混凝土配合比
(27.5水泥)
(32.5水泥)
(32.5水泥)
(32.5水泥)
以上数据仅为我当时施工用材料所确定的配合比,如工程使用,必须做试验配合比,并按施工现场砂石含水量调整施工实际配合比。
范文六: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1.1 混用。 3.1.2 3.1.3 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的规定。 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 1.1 选用。
表 3.1 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 (待测定) 类别 有机类 无机盐类 矿物材料 成份 聚合物乳液 Na2CO3,Na2SO4,CaCl2 硅藻土 硅灰 工业副产物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掺量范围 (%) 强度增长率 (%) 掺量 强度增长 主要技术指标
3.1 原材料 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 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
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集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碎石、卵石及陶粒,碎 石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一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 中的要求,并符合表 3.1.4 规定。
表 3.2 混凝土 用途 植生 路面 路基 粗骨料种类 料径 (mm) 碎石/卵石 陶粒 碎石/卵石 碎石/卵石 20~31.5 10~31.5 5~10 10~31.5 粗骨料的性能指标 压碎值 (%) <15.0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kg/m3) >2500 (kg/m3) >1350 >800 <15.0 <15.0 >2500 >2500 >1350 >1350
含泥量 (按质 针片状颗粒含量 量计) (%) <1.0 <1.0 <1.0 <1.0 (按质量计) (%) <15.0 <15.0 <15.0 <15.0
细骨料 常用建筑材料参考性能
材料 水泥 粉煤灰 矿渣粉 微硅灰 碎石 砂 钢纤维 聚丙烯纤维 PVA 纤维 水 减水剂 50 00 1450 - 1.2% - 密度 (kg/m3) 表观密度 (kg/m3)
堆积密度 (kg/m3) 00 孔隙率 (%) -
3.2 透水混凝土 3.2.1 植生透水混凝土性能符合发下表
3.2.2 路面透水混凝土符合表 3.2.2 规定 表 3.2.2
路用透水混凝土的性能
耐磨性(磨坑长度),mm 透水系数,mm/s 25 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率 抗冻性,% 25 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 连续孔隙率,%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28d),MPa 弯拉强度(28d),MPa C20 ≥20.0 ≥2.5
≤30 ≥0.5 ≤20 ≤5 ≥10 C30 ≥30.0 ≥3.5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3.3.1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宜符合现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的 规定。强度怎么计算? 3.3.2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规程表 3.2.1 中的性能要求。 3.3.3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宜符合一列规定: 1 单位体积粗骨料用量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 mg ? ? ? ?g
式中 mg—1m3 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粗骨料质量,kg,取值 1300 kg~1500 kg;
3 ? —粗骨料紧密堆积密度,kg/m ; ?g
α—粗骨料用量修正系数,取 0.98。 2 胶结料浆体体积 ①当无砂时,胶结浆体体积按
下式计算确定:
Vp ? 1 ? ? ? (1 ?? g ) ?1? Rvoid
' ?g ? g ? (1 ? ) ?100% ?g
3.3.3-2 3.3.3-3
式中 Vp—1m3 透水水泥混凝土中胶结料浆体体积(水、砂与胶凝材料的混合物的浆体体积),m3;
νg—粗骨料紧密堆积空隙率,%;
ρg—粗骨料表观密度,kg/m3; Rvoid—设计孔隙率,%,可选 10%、15%、20%、25%、30%。 ②当有砂时,胶结料体积按下式计算确定:
Vp ? 1 ? ? ? (1 ?? g ) ?1? Rvoid ? Vs
3.3.3-4 3.3.3-5
ms ms ? mg
式中 Vs—1m3 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砂的体积,m3; ρs—砂的表观密度,kg/m3; ms—砂的质量,kg; βs—砂率,在 8%~15%范围内选定; Rvoid—设计孔隙率,%,可选 10%~20%(路用透水砼)、20%~30%(植生透水砼)。 3 水胶比 RW/B 应经试验确定,水胶比选择控制范围为 0.25~0.35(0.33)。 4 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应按下式确定:
VP RW / B ? 1
3.3.3-7 3.3.3-8 3.3.3-9 3.3.3-10
mf ? mb ? ? f mc ? mb ? mf
RW / B ? mw mc ? m f
式中 mb—1m3 透水水泥混凝土中胶凝材料 (水泥+掺合料) 质量, kg/m3, 植生混凝土约 150~250kg, 路基或路面透水混凝土约 300kg~450kg; mc—1m3 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泥质量,kg; mf—1m3 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掺合料质量,kg; mw—1m3 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的质量,kg; βf—矿物掺合料的取代率,%,取胶凝材料质量的 10%~30%选定; RW/B—水胶比,0.25~0.35(0.33)范围内选定; ρP—透水水泥混凝土中胶结料浆体密度(水、砂与胶凝材料的混合物的浆体密度),需试验 测定,kg/m3;
表 2 不同原材料组成时浆体密度参考值
材料比例 水胶比
水泥 100 90 80 70 90 80 70 85 75 65 80 70 60 100 90 80 70 90 80
粉煤灰 0 10 20 30
密度 减水剂掺量 跳桌流动度 (kg/m3) (%) (mm)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0 10 20 30 10 20
5 5 5 10 10 10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70 85 75 65 80 70 60 100 90 80 70 90 80 70 85 75 65 80 70 60 100 90 80 70 90 80 70 85 75 65 80 70 60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0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0 10 20 30
30 5 5 5 10 10 10
10 20 30 5 5 5 10 10 10
10 20 30 5 5 5 10 10 10
5 单位体积用水量按下式确定:
mw ? mb ? RW / B
式中 mw—1m3 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的质量,kg。 6 外加剂用量应按下式确定:
ma ? mb ? Ra
式中 ma—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 Ra—外加剂的掺量,%。
4 理论体积法计算透水混凝土配比[2] 4.1.1 单位体积法按下式计算
? Rvoid ? 1
式中 mc、mf、mw、ms、mg—1m3 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泥、掺合料、水、砂、石的质量,kg; Rvoid—设计孔隙率,%,可选 10%~20%(路用透水砼)、20%~30%(植生透水砼)。 ρc、ρf、ρw、ρP、ρs—水泥、掺合料、水、砂的表观密度,kg/m3; ρg、ρg`—石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kg/m3; Vg—1m3 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石的体积,m3; 采用无砂透水混凝土时,
为零;当采用有砂透水混凝土时,砂率一般在 8%~15%范围内选
定,水胶比一般在 0.25~0.35(0.33)内选定。 1m3 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按式(3.3.3-1)至式(3.3.3-10)计算得到,具体参照例题。
例题 1 设计无砂植生透水混凝土配比,设计孔隙率 20%,粉煤灰掺量 20%,原材料种类及性能如 下: 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表观密度为 3000kg/m3;Ⅰ级粉煤灰,表观密度为 2250kg/m3;石灰 岩碎石:5~31.5mm,级配合格,表观密度 2700kg/m3,堆积密度 1500 kg/m3;外加剂为聚羧酸类 高性能减水剂(液体) ,含固量为 25%。试求: 填充法计算: 解:1 单位体积粗骨料质量,取粗骨料堆积密度由公式(3.3.3-1)可得:
mg ? ? ? ?g =0.98× kg
2 胶结料体积,由公式(3.3.3-2)及式(3.3.3-3)
Vp ? 1 ? ? ? (1 ?? g ) ?1? Rvoid =1-0.98×(1-νg)-1×20%=0.26 m3
' ?g ? g ? (1 ? ) ?100% =(1-)×100%=44.4% ?g
3 为提高强度,水胶比选 0.25 4 单位体积水泥用量,测试得到浆体密度为 1800kg/m3,由按式(3.3.3-7)、式(3.3.3-8)、 式(3.3.3-9)、式(3.3.3-10)确定: 胶凝材料质量: mb ?
VP RW / B ? 1
0.26 ?1800 ? 374 0.25 ? 1
粉煤灰质量:mf=mb×20%=374×20%=75kg 水泥质量: mc ? mb ? mf =374-75=299kg 用水量: mw ? mb ? RW / B =374×0.25=94kg 5 外加剂用量,暂定为胶凝材料的 0.2%,则式(3.3.3-10)可得:
ma ? mb ? Ra =374×0.2%=0.75kg
由计算结果,得到配合比各材料质量为水泥:粉煤灰:石:水:外加剂=299:75:1470:94: 0.75 单位体积法计算: 由于无砂,故 则由式(4.1):
=0;设计孔隙率 Pvoid=20%;取水胶比 W/B=mw/mb=0.25;粉煤灰掺量 20%,
? Pvoid ? 1
由式(3.3.3-1)可得 1m3 透水混凝土石质量:
mg ? ? ? ?g =0.98× kg
石的体积为: Vg ?
1470 ? 0.54 m3 2700
mw ? mb ? RW / B =(mc+mf)×0.25
设定水胶比 W/B=mw/mb=0.25,由式(3.3.3-10)可得用水量: 由上,并取水泥、粉煤灰、水的表观密度分别为 3000kg/m3、2250kg/m3、1000kg/m3,代入式 (4.1):
m (m ? m f ) ? 0.25 mc ? f ? c ? 0.54 ? 20% ? 1 00
由于粉煤灰掺量 20%,由式(3.3.3-8):
mf ? mb ? ? f ? (mc ? m f ) ? 20%
由上式得到: mc ? 4mf ,代入式(4.1),可得:
4m f 3000 ? mf 2250 ? (4m f ? m f ) ? 0.25 1000 ? 0.54 ? 20% ? 1
得到粉煤灰质理 mf=86kg; 水泥质量 mc=4mf=86×4=343kg 水质量 mw ? mb ? RW / B =(mc+mf)×0.25=107kg 粗骨料质量 1470kg 外加剂质量 ma ? mb ? Ra =(mc+mf)×0.2%=(86+343)×0.2%=0.86kg 由计算结果,得到配合比各材料质量为水泥:粉煤灰:石:水:外加剂=343:86:: 0.86
例题 2 设计有砂植生透水混凝土配比,设计孔隙率 20%,粉煤灰掺量 20%,取砂率 βs=10%,材料 种类及性能如下: 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表观密度为 3000kg/m3;Ⅰ级粉煤灰,表观密度为 2250kg/m3;中砂, 级配合格,表观密度 2650kg/m3;石灰岩碎石:5~31.5mm,级配合格,表观密度 2700kg/m3,堆 积密度 1500 kg/m3;外加剂为聚羧酸类高性能减水剂(液体) ,含固量为 25%。试求: 填充法计算: 解:1 单位体积粗骨料质量,取粗骨料堆积密度由公式(3.3.3-1)可得:
mg ? ? ? ?g =0.98× kg
2 有砂时,胶结料体积 由砂率 βs=10%,粗骨料质量 mg=1470kg,由式(3.3.3-6)可求得砂质量 ms:
ms ms ? mg
ms ms ? 1470
ms=163kg 砂表观密度 2650kg/m ,由式(3.3.3-5)可求得砂体积:
由式(3.3.3-4),胶结料体积:
Vp ? 1 ? ? ? (1 ?? g ) ?1? Rvoid ? Vs
' ? ? ?g Vp ? 1 ? ? 1? Rvoid ? Vs ?g
=1-0.98×-1×20%-0.062 =0.194m3 4 单位体积水泥用量,测试得到浆体密度为 1800kg/m3,由按式(3.3.3-7)、式(3.3.3-8)、 式(3.3.3-9)确定: 胶凝材料质量: mb ?
VP RW / B ? 1
0.194 ?1800 ? 276 0.25 ? 1
粉煤灰质量:mf=mb×20%=276×20%=55kg 水泥质量: mc ? mb ? mf =276-55=221kg 用水量: mw ? mb ? RW / B =276×0.25=69kg 5 外加剂用量,暂定为胶凝材料的 0.2%,则式(3.3.3-10)可得:
ma ? mb ? Ra =276×0.2%=0.55kg
由计算结果,得到配合比各材料质量为水泥:粉煤灰:砂:石:水:外加剂=221:55:163: .55 单位体积法计算: 设计孔隙率 Pvoid=20%;取砂率 βs=10%;取水胶比 W/B=mw/mb=0.25;粉煤灰掺量 20%,则由 式(4.1):
? Pvoid ? 1
1m3 体积粗骨料质量,取粗骨料堆积密度由公式(3.3.3-1)可得:
mg ? ? ? ?g =0.98× kg
石体积 Vg ?
1470 ? 0.54 m3 2700
ms ms , 10% ? ,得砂质量:ms=163kg ms ? 1470 ms ? mg
由式(3.3.3-6): ? s ?
砂的体积: Vs ?
163 ? 0.062m3 2650
? Pvoid ? 1
m (m ? m f ) ? 0.25 mc ? f ? c ? 0.062 ? 0.54 ? 20% ? 1 00
由于粉煤灰掺量 20%,由式(3.3.3-8):
mf ? mb ? ? f ? (mc ? m f ) ? 20%
由上式得到: mc ? 4mf ,代入式(4.1),可得: 粉煤灰质量 mf=65kg, 水泥质量 mc=4mf=65×4=262kg 水质量 mw ? mb ? RW / B =(mc+mf)×0.25=82kg 外加剂质量 ma ? mb ? Ra =(mc+mf)×0.2%=(65+262)×0.2%=0.65kg 由计算结果,得到配合比各材料质量为水泥:粉煤灰:砂:石:水:外加剂=262:65:163: .65
参考文献 [1] [2] CJJ/T 135-2009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宋中南,石云兴.透水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范文七:摘 要:采用水泥裹石法拌制并在1.0MPa静压下成型制备透水混凝土,讨论单粒粒级骨料的粒级、水灰比、水泥用量、外加剂及纤维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及透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适粒径单粒粒级骨料可以形成足够多连通孔隙;水灰比的大小决定水泥浆稠度而影响强度及透水率,水泥用量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率影响是矛盾的,增大水泥用量使骨料间粘结点增多,并能填充骨料间孔隙,因此强度增大,透水率减小;纤维作为增强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强度而对透水率影响较小。综合,在粒径为5~10mm、水灰比为0.25、水泥用量为400、外加剂掺量为1.75%、纤维用量为0.6kg时,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达36.2Mpa,透水率为0.29mm/s。在此基础上得到计算透水混凝土配合比的体积法。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配合比;抗压强度;透水率   透水混凝土起源于荷兰,后在欧美地区广泛使用,而在我国尚属较新型的路面材料。透水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渗透能力,使雨水能够渗入地层。国内很多大中城市对透水混凝土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据统计,北京、天津、西安、济南四城市的透水铺装年需求量总合超过1000万平方米。在北京市及其他多地区的地方标准中,已将渗透性作为检测检测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环保生态意识的提高,以及相关政策和规范的出台,透水混凝土将更广泛的用于城市道路的新建和改造。   目前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普遍较低,且没有系统的配合比计算方法。通过分析各因素对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规律,得到由目标孔隙率及强度确定各个参数,并由体积法最终计算得配合比。   1 实验原材料及步骤   1.1 实验原材料   四川利森水泥集团生产的42.5R矿渣硅酸盐水泥;自筛分单粒级石子;外加剂为奈系高效减水剂;成都科龙化工的聚丙烯纤维;自来水。   1.2 实验步骤   根据目标空隙率及强度目标计算配合比,按照计算配合比称取水泥、骨料、水、纤维及外加剂,采用水泥裹石法在强制式搅拌机中拌制得透水混凝土,在定压(1.0Mpa)状态下静压成型,标准养护条件养护28天测定其性能。   强度及透水系数均参照JC/T945-2005中测定方法测定。   2 各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分别考察骨料级配与粒径、水灰比与水泥用量、减水剂及外加掺料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及透水系数的影响。   2.1 骨料粒径的影响   当配合比中其他组成材料用量一定:水灰比为0.25、单位水泥用量为400kg、外加剂为7kg,外加纤维为0.6kg。采用不同粒径的单粒粒级粗骨料进行拌制,考察公称粒径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及透水系数的影响,结果如表1。   由表4可得,随着减水剂用量的增大,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透水系数开始变化幅度较小,略有增加后随之减小,且至减水剂用量为2.25时透水系数降至与普通水泥一致。这可能是由于透水混凝土为干硬性混凝土,减水剂用量增大使水泥浆的稠度降低,在较小范围内随之增大而流动性变好,能够较均匀的包覆骨料,从而抗压强度增大;而减水剂用量增大到一定值之后,稠度足够大导致水泥浆体在底部沉积,强度减小且透水率小。   2.4 纤维的影响   当配合比中其他组成材料用量一定:水灰比为0.25,水泥用量为400kg,粗骨料粒径为5~10mm,外加剂为7kg。采用不同纤维用量进行拌制,考察聚丙烯纤维用量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如表5。   由表5可得,随着纤维用量的增大强度先有所增大后减小,而对透水率的影响较小,这是可能是由于纤维的存在能能够阻止水泥裂纹扩展,从而使得强度增大,后纤维用量增大,由于分散性不良原因导致在混凝土中团聚,使得强度降低;而纤维用量对混凝土孔隙影响不大,从而透水性变化不明显。   2.5 讨论   综合各影响因素,为制得满足要求的透水率和强度较高的透水混凝土,需选择合适粒径单粒粒级骨料以形成连通孔隙;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水灰比及水泥用量以满足强度要求及保证孔隙率,水灰比的大小决定水泥浆稠度而影响强度及透水率,因此要求水泥浆稠度合适是其能包覆骨料且不在混凝土底部沉积而堵塞孔隙;减水剂用量影响与水灰比影响类似;水泥用量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率影响是矛盾的,水泥用量的增大使骨料间粘结点增多,并能填充骨料间孔隙,从而强度增大,而连通孔隙减少,透水率减小,因此水泥用量必须控制得当。而纤维作为增强剂使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强度而对透水率影响较小。   3 配合比设计   3.1 配合比计算方法   普通混凝土以强度和和易性为目标确定W/C、水泥用量、砂率和骨料用量,而由于透水混凝土为水泥掺量和水灰比均较小的干硬性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有较大区别。透水混凝土是根据目标透水率,即目标孔隙率先确定骨料粒径,由于透水混凝土为保证连通孔隙,因此采用的是单粒粒级骨料,根据强度要求确定水灰比、水泥用量及外加剂用量,再利用体积法确定骨料用量,再在此基础上加入合适比例纤维作为增强剂。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目标透水率来确定骨料的堆积孔隙率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粒径的骨料;(2)根据强度要求确定水灰比、水泥用量及外加剂用量;(3)利用体积法确定骨料用量;(4)根据水泥用量定纤维用量。   3.2 对于确定要求(强度、透水系数)的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核算   根据计算所得配合比再进行配合比的核算,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物料配比拌制混凝土,评定其和易性,流动性太低则增加水泥浆用量,流动性太大则增加骨料用量,直至达到要求;(2)在1.0MPa恒压下加载成型,测定强度及透水率,强度不符合要求则增加或减少水泥用量,透水率太低则加入小比例较细或较粗一级的单粒粒级骨料;(3)再根据上述调整计算得最终实验室配合比。   4 结语   各个因素对强度及透水系数的影响如下:   合适粒径单粒粒级骨料可以形成足够多连通孔隙;水灰比的大小决定水泥浆稠度而影响强度及透水率,水泥用量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率影响是矛盾的,增大水泥用量使骨料间粘结点增多,并能填充骨料间孔隙,因此强度增大,透水率减小;纤维作为增强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强度而对透水率影响较小。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目标孔隙率先确定骨料粒径,由于透水混凝土为保证连通孔隙,因此采用的是单粒粒级骨料,根据强度要求确定水灰比、水泥用量及外加剂用量,再利用体积法确定骨料用量,再在此基础上加入合适比例纤维作为增强剂,根据计算所得配合比再进行配合比的核算。   参考文献   [1] 程娟,杨杨,陈卫忠.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J].混凝土,2006, 204(10).   [2] 张艳娟,张洪涛等.一种静压成型混凝土透水砖的制备与物理性能试验[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3] 王海燕,刘华章.混凝土透水砖的配合比设计、生产与施工[J].新型建筑材料,).   [4] 李伟.高强混凝土透水砖的研制[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7, 18(7).   [5] S.B Parka, Mange Tia.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waterpurification properties of porous concrete[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作者简介:吴金花(1986- ),女,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
范文八: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摘要:无砂透水混凝土具有多孔、透水性好、有一定的强度,在挡土墙台背作为排水或反滤结构。本文对无砂透水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进行了试验,分析影响无砂透水混凝土强度及渗透系数的因数。
关键词:无砂透水混凝土; 配合比; 渗透系数; 水灰比;孔隙率
无砂透水混凝土是由粗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又称多孔混凝土。它是由粗骨料表面包裹的一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的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渗透性。用在挡土墙台背排水结构中,起到反滤和渗水作用,并可承受适当的荷载。具有透水性和过滤性好、施工简便、省料等优点。目前,无砂透水混凝土的研究及施工经验较少。对无砂透水混凝土的作用及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施工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不规范。
二、原材料的选择及试验方法
无砂多孔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主要是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粗骨料的类型、粒径及级配
水泥:采用PC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步骤
(1)确定水灰比范围
水灰比既影响无砂透水混凝土强度,又影响其透水性。对不同粒径、不同颗粒形状的骨料,其合理水灰比不同。水灰比过小,水泥浆过稠,水泥浆较难均匀地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不利于强度提过,反之,如果水灰比过大,水泥浆又会从骨料颗粒表面滑下,包裹粗骨料颗粒表面水泥浆过薄,同样不利于强度的提高,同时由于水泥浆流动性过大,水泥浆可能把透水空隙部分或全部填实,也不利于透水。根据混凝土施工提供经验水灰比0.38~0.50。选择0.36、0.38、0.40、0.42、0.45五个水灰比。通过变动水灰比寻找一个最佳水灰比。
(2)确定骨料用量
1m3无砂透水混凝土的出骨料用量宜取紧密堆积状态下的碎石质量(1490kg/m3)。粗骨料用量过少,灰骨比过大,会使部分粗骨料颗粒漂浮在水泥浆中,影响无砂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和透水性能。
(3)确定水泥用量
参照规范的经验数值250~350kg/m3。选择3个水泥用量水平270、300、330。
(4)试拌成型
将碎石和水泥装入搅拌机,边加水边搅拌,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延长,本文中搅拌时间4min,以便水泥浆均匀包裹在骨料表面。
3、试验方法
(1)透水系数:采用定水位透水系数测定方法。渗透系数按照以下经验公式计算,精确至1cm/s。
式中:kt为渗透系数,cm/s;q为渗水量,cm3;a为试样渗水面积,cm2;t为渗透时间,s。
(2)孔隙率的测定方法:对于硬化后混凝土的孔隙率假定连通孔隙体积占绝大多数。因此我们采用静水力学天平称量测定。孔隙率按下式计算:
四、结果分析
1、抗压强度:
从试验结果看,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比普通混凝土偏低,主要与水灰比、水泥用量、孔隙率有关:
(1)水灰比的变化对强度的影响很大。对于同一粒径的骨料,其最佳水灰比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强度随着水灰比减少而增大。但当水灰比太小时,无砂透水混凝土因干燥拌料不宜均匀,水泥浆不能均匀地包裹在粗骨料表面,达不到适当密度,反而不利于强度的提高。如果水灰比过大,水泥浆又会从骨料上滑下,也不利于强度的提高。
(2)水泥用量增加水泥用量可使水化产物相应增长,提高胶结料的数量和胶结强度。从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骨料粒径来说,水泥用量越高,无砂透水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3)强度一般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大,而在实际测得孔隙率中仅为开口空隙及半开口空隙,而无砂透水混凝土中的闭口孔隙无法测得。
因为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到目前为止仍无成熟的计算方法,因此其结构特征可以近似认为无砂透水混凝土的表观体积由粗骨料堆积而成。对于同一粒级碎石,由碎石的紧密堆积密度确定。无砂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就直接受到骨料表面水泥浆体的体积影响。一般认为,水灰比越大,浆体体积越大,水无砂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就越小。其次,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过多的水泥用量会填充到骨料间的孔隙中,孔隙率降低,强度提高。
3、渗透系数
(1)孔隙率渗透系数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其主要是受连通孔隙的影响。
(2)水灰比渗透系数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少。这是由于水泥水化产物所需要的结合水是一定的,但在拌制无砂透水混凝土时,为了获得必要的和易性,采用了较大的水灰比。水泥灰比越大,在无砂透水混凝土试块中下部的水泥浆就越多,导致有效孔隙率减少,渗透系数也随之减少。
(3)水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用量的不断增加,有效孔隙将不断减少,最终表现为渗透系数的显著减少
(1)无砂透水混凝土的强度与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有关,对同一粒径的骨料拌制无砂透水混凝土,存在着最佳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2)无砂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透水性随水泥用量增大而降低。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渗透系数与连通孔隙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3)采用单方水泥用量、碎石用量分别为300kg和1490kg ,石子粒径5mm~10mm,能制得抗压强度15.7mpa,孔隙率21.9 % ,透水系数1.98cm/ s 的无砂透水混凝土,应用在挡土墙墙背排水结构中,与土工布一起使用,取得比较好的排水效果。
范文九:摘 要: 高透水性混凝土与普通的透水性混凝土的不同之处,是采用单粒径骨料,骨料粒径差别较小,从而使其内部形成的孔隙不被小颗粒粒径填充,达到强透水效果。本文分析了高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步骤,着重讨论了水灰比对高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指出制备高透水混凝土时,使水泥浆液包裹在骨料表面,而又不产生浆液流动,可为高透水混凝土的制作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透水混凝土; 配合比; 水灰比   1 高透水性混凝土的原材料   骨料可以是卵石、也可以是人工碎石。骨料作为构成透水混凝土的最基本材料,它的性质不仅影响到透水混凝土的强度,而且骨料的粒径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孔隙直径,因为骨料的直径越大,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就越小,而平均孔隙直径也会越大。透水混凝土的骨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因为透水混凝土的破坏部分是由于骨料间相互挤压剪切,使得骨料发生断裂而破坏。骨料的形状也是影响透水混凝土性质的重要原因,骨料选择时,必须选择颗粒状的骨料,形状接近圆形为佳,避免较多的片状骨料,因为片状骨料不仅影响透水混凝土的强   度,而且还会影响其透水性能。水泥作为透水混凝土的胶结材料,虽然强度破坏时有个别骨料发生脆断现象,但是骨料的强度一般都远高于混凝土的强度,而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粘结强度将是透水混凝土的最薄弱环节,破坏主要还是首先发生在骨料和水泥石层中。因此,水泥的品种、强度、数量等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极大。制备混凝土所用水泥的品种一般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两种水泥技术要求见表1。配制高透水混凝土时,一般要使用42. 5   以上等级。   减水剂是一种能显著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显著减少其拌合水量的一种化学外加剂。因为用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和孔隙率,所以,减水剂的使用能尽量减少水的使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控制孔隙率。   2 高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高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原则是根据选用材料的性能,在确保透水性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高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制首先是满足透水性能,失去透水性能这一条件,也就失去了高透水性的本身的意义。因此,高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能像普通混凝土那样仅以满足强度为首要条件的配制。透水性的好坏主要以孔隙率来反映,所以,孔隙率和强度是高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指标。下面,阐述采用试配的方法确定高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设计优化步骤。   2.1 计算高透水混凝土的试配强度   2.2 骨料的用量采用骨料紧密堆积密度来确定。   2.3 水泥用量C=69.36+784.93 f /f 来计算。   2.4 合理水灰比确定   水灰比的大小将影响着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能,当水灰比较大时,会产生浆液,在重力作用下,浆液将会向下流动,填充底部孔隙,影响透水性能; 当水灰比过小时,水泥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   2. 5 计算1m?各成分的重量   2.6 试配   通过上述步骤计算得到的配合比,是参照经验公式和参数确定的初步材料用量,它同材料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必须通过试验进行配合比调整。进行试拌时,要观察用水量,调整水灰比,按照前述原则,观察拌合物含水量情况,若集料表面干燥、松散,水泥浆不能包裹集料,应适当增大水灰比; 若水泥浆含量过大,出现水泥浆下滴现象,应适当减小水灰比,直至保证水泥浆均匀包裹集料,用肉眼观察骨料表面浆液晶莹剔透、粘结性好,用手轻握骨料聚团状而手面没有稀浆析出。   2.7 测定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   养护到一定龄期后,分别测定各试件的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并进行对比分析。   3 高透水混凝土制作效果应用   为了更明确地说明水灰比对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能影响,试验对比了各种水灰比下各组试件的强度和透水性。通过改变水灰比的大小,采用插捣击实的方法成型,标准养护,测得28 d 抗压强度及透水性能,见表2。   从图1 可以看出,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而到一定值时( 6 ~ 8 粒级为0. 31) ,强度开始降低。当水灰比较小时,水泥浆较少,而不能完全包裹在骨料的表面,甚至有的部位出现散粒体状况,水灰比为0. 25 时,通过抗压试验后的现象表明,大多数颗粒都处于散粒状态。因此,强度较低时,若水灰比再小,拆模后,试块不能成型。当水灰比达到0. 31 时,透水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最大值,此时,水泥浆包裹在骨料颗粒的表面,新拌的透水混凝土处于凝团状态,没有水泥浆液流动,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当水灰比高于0. 31 时,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开始下降。当水灰比大到一定程度时,水泥浆液开始出现流动,当成型时,即使不采用振捣,水泥浆液也会在自重的作用下,流动到试件的底部,使得底部强度较大,而上部骨料粘结性能较差,导致强度下降,如图2 所示。   透水性能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从透水系数曲线图3 可以明显看出: 水灰比较小时,透水系数比较大,这是由于颗粒比较松散,颗粒间的粘结性也比较差,孔隙率比较大的缘故。随着水灰比的增大,颗粒间的粘结较好,孔隙率也降低。当水灰比过大时,水泥浆都集中在试件底部,底部的孔隙率很小,甚至接近普通混凝土,所以其透水系数很小。由图4 可以看出,两种水灰比下,高透水混凝土的表面孔隙率明显不一样,从而其透水性能也相差较大。   4 结语   1) 高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对其强度和透水性能影响较大,尤其是水灰比的选定,要结合不同骨料的粒径,通过试配,达到理想的效果。   2) 确定高透水混凝土水灰比的原则是要确保水泥浆液包裹在骨料表面,而又不产生浆液流动,用肉眼观察骨料表面浆液晶莹剔透、粘结性好,用手轻握骨料聚团状而手面没有稀浆析出。
范文十: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水灰比、灰骨比、骨料粒径对无砂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为制备性能良好的无砂透水混凝土提供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对粒径为5~10mm的骨料拌制的无砂透水混凝土,其最佳灰骨比范围为0.2~0.22之间和水灰比范围为0.28~0.30之间。  关键词:无砂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抗压强度;骨料粒径  无砂透水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作为环境负荷减少型混凝土,无砂透水混凝土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本文重点探讨了不同配合比设计对无砂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  1 配合比设计  1.1 试验材料选取  水泥:四川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骨料采用5mm~10mm、10mm~20mm两种单一粒级的卵石,材料产地:四川腾龙资中石料场,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拌合及养护用水为饮用水。  1.2 试验过程  首先根据试验要求将全部骨料与约3%的水装入搅拌机中预拌(搅拌采用水泥包裹法),再加入水泥拌合,最后加入剩的水搅拌均匀。这样的投料顺序和搅拌程序能使骨料表面形成均匀厚度的水泥浆层,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试件以3~6个为一组,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经自然养护28天后,分别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在透水系数测定仪上测定其定水位透水系数。试件大小为长×宽×高均为100mm的正方体试件。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透水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1)灰骨比(C/S)对透水系数影响  在骨料类型和水灰比等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灰骨比。其设计配合比见表2—1。  由上图可知:随着无砂透水混凝土灰骨的增加,透水系数逐渐降低,但当灰骨比在0.2~0.22之间时,对于骨料粒径为5~10mm的无砂透水混凝土,其透水系数最佳。  (2)水灰比(W/C)对透水系数的影响  根据图2—1的测试结果,选取透水系数最佳的灰骨比(C/S=0.22),改变水灰比,设计配合比见表2—2。  由上图可知:无砂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随水灰比的增大,透水系数增大,且粒径小的比粒径大的混凝土的透水系数略高,对于骨料粒径为5~10mm的无砂透水混凝土,当水灰比约在0.28~0.3之间,其透水系数最佳。  2.2 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1)灰骨比(C/S)的选择  增大灰骨比,即在保持骨料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泥用量。灰骨比的增加使得骨料周围所包覆的水泥薄膜厚度加大,增大了粘结面,进而提高了无砂混凝土强度。但由于粘结面的增大,降低了内部有效孔隙度,导致其透水系数变弱。因此,在保持无砂透水混凝土合理透水性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水泥用量,才能比较合理地选定灰骨比。根据水灰比、灰骨比对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当水灰比为0.3时,改变灰骨比得抗压强度与灰骨比关系如图2—3所示。  由上图可知: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灰骨比的增大,抗压强度逐渐增大,且粒径小的比粒径大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更高。  (2)水灰比(W/C)的选择  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水灰比既影响无砂混凝土的强度,又影响其透水性。对某一特定的骨料,存在一个最佳的水灰比,当水灰比小于最佳值时,无砂混凝土因干燥拌料不易均匀,达不到适当的包裹,使无砂混凝土骨料之间粘结不牢,不利于强度的提高。反之,如果水灰比过大,水泥浆可能把透水孔隙部分或全部堵死,既不利于透水,也不利于强度的提高。  由上图可知:在灰骨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水灰比得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最佳水灰比在0.28~0.30之间,粒径为5~10mm的骨料其抗压强度比粒径为10~20mm骨料的抗压强度高出约35%。  3 结论  (1)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有关,抗压强度随灰骨比增加而增加,随水灰比先增加后减低;对粒径为5~10mm的骨料拌制无砂混凝土,最佳灰骨比范围为(0.2~0.22)和水灰比范围为(0.28~0.30)。  (2)无砂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随水泥用量增大而降低,且粒径小的比粒径大的透水性略高。  (3)无砂透水混凝土质量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确定、搅拌运输浇筑、养护均有较大的关系,只有施工人员按照行业规范标准,结合工程实际,严格履行各自职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姜健,金怡,陈元元.无砂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8),91—92.  [2] 魏丽,魏柯.无砂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9—210.  [3] 曹宇,王华文.透水混凝土的工艺优化研究[J].建材世界,),19—2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华翔粉煤灰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