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喀麦隆华人华侨总商会总商会联系方式

  非洲中华总商会(英文名:Chinese General Chamber Of Commerce In Africa)成立于日。该商会是一个顺应中非合作历史潮流,服务非洲各国华商,促进中非经贸与投资合作,具有法人地位的,非赢利性非洲地区民间商会组织。非洲中华总商会在南非注册,总部设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唐人街8号。
  在中国侨联、中国驻南非使领馆以及南非政府的关怀下,总商会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和第一届领导集体。王龙水先生被选为首任会长。
  商会会员分为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会员总数为6891人,遍布非洲各个国家。
  商会秉承和谐民主办会,和气公平经商,以及桥梁、纽带和服务的宗旨,欢迎非洲所有国家的从事合法生意,拥护中非经贸与投资合作的华商加入本商会,并为他们的经商活动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便利和帮助。今天非洲大陆上约有近100多万华人,其中多数从事商业活动。商励和协助非洲华商,把非洲亟需的中国产品、技术和资本引进非洲,把中国需要的非洲资源和产品出口到中国。把这个生意做大、做好了,就是非洲华商对非洲和中国的最好回报,就是对非洲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贡献。
  商会自成立以来,积极推动非洲各国会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展商机调研,并组织总商会考察团赴塞舌尔进行合作交流和商务考察。商会鼓励会员经商不忘回馈非洲当地社会和祖籍国家乡,今年以来已经组织了为中国玉树地震、南方水灾,以及非洲当地的赈灾、扶贫等捐款活动。
  非洲是当今世界资源最丰富,投资回报率最高,充满各种商机的大陆。非洲中华总商会诚挚欢迎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商家与本商会联系,共谋发展,互利双赢。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18:29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王建旭:我想告诫想来非洲做生意的中国人
刚刚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是广府语系、潮汕语系和客家语系海外乡亲在家乡的第一次大团圆。
王建旭,嘉宾中的南非代表,有着典型的潮汕人优点,精明、敏捷、勤奋而坚韧,极有生意头脑,绝不墨守成规,不停地寻找和权衡机遇&&
即使在遥远的非洲,他也能长袖善舞&&在20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种桉树的下乡知青,成长为非洲华人的新侨领,甚至成为几内亚比绍驻南非名誉领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非洲是个干旱而炎热的地方,他却描述说,至少南非是四季如春;在不少企业的想象中,非洲是投资贸易的空白地,而他却告诫说,须了解清楚才宜踏足。他的谈话,让我们看到中国人在异邦奋斗的苦与乐,也让人们增长对非洲的认识。
在王建旭的房间,他不停地接听电话,与广州的朋友讲广州话,与潮汕老乡讲潮汕话,然后和我们讲普通话,与海南籍的实习生讲雷州话。
在他身上,似乎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尤其是潮汕人异乎寻常的与环境相适应的生存能力。
&在雷州,我度过了5年的下乡知青生活。&
记者(下简称记):你很有语言天分。怎么还会讲雷州话?
王建旭(下简称王):我的人生就是在湛江起步的,在雷州林业局林场,度过了5年的下乡知青生活。
记:对那段生活还有印象吗?
王:永远难忘,真是辛苦又有意思。我们的工作是种桉树,劳动量很大,吃的是南瓜和椰菜,每个月工资30多元。但几千知青在一起,还是很活跃、很积极向上的,我还当过农场团总支副书记,学会用雷州话念报纸。
记:除了干活,在林场时还会自学吗?
王:当时特别渴望读书,就一直自己看书。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就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上了线,但学校不理想,于是我就去寻求一条更好的道路。
记:还有什么收获?
王:认识了我现在的太太曾爱玲,她也是澄海来的。我们在农场结婚,没有钱举办任何仪式,只是领了一张林业局发的结婚证。
&背着&为人民服务&的挎包,我去了香港。&
记:你后来用什么理由申请去香港的?
&&& 在奇风异俗的非洲,中国人要打出一片天地实在不容易。
王:虽然我爷爷还在泰国,父亲是归侨,但当时泰国不是那么容易去的,我就想到香港去。我的妻子早在1977年去了香港。1980年她回来与我登记结婚,于是我也到了香港。我们当时拍不起结婚照,直到后来赚到一些钱才补拍。
记:刚到香港时,你是不是身无分文?
王:(笑)也不是,当时身上应该还有100块钱吧。我从林场到香港去算是退职,按工龄来算,一年补一个月的钱,我插队5年,就给我补了5个月的钱,于是我带着100多元到了香港,还背着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挎包。我妻子经济基础比我强,因此能给予我支持。(笑)
记:初到香港,你都从事过哪些职业呢?
王:刚到香港,一开始我是在一家进出口公司给人打工。我还读夜校,学英语,不停地工作学习,生活得很充实。结婚生子后压力更大了,每天读夜校放学后,我还要去多打一份工,养家糊口。那时候的辛苦不是言语可以形容的。
&卖人参起家,后来又亏得很惨。&
记:你的第一桩生意是什么?
王:1984年,我开始做中药材生意。当时我有朋友在东北,那里的人参、鹿茸等都比较便宜,我把它们卖到东南亚,也比较有赚头。就这样,我做了五六年的中药材生意,也尝到了一些甜头。
记: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王:开头还顺利,直到1990年的时候,大陆市场开放了,香港人到内地去,内地人到香港,中药材直接交易,也不需要我这个中介了,我生意的空间就越来越狭窄了。
特别是在苏联解体那年,我依然按照以往的计划,购入野人参来卖,以前一条好的值十几万港币,但是苏联解体后,人参货源一下子多了,价钱掉了3/4,我只好低价卖出存货,跌得很惨,只剩下房子和车子。虽不至于捱饿,但我对这行心里有了阴影,想另辟空间。我跑到国外去考察了一下,把全世界都游了一圈,却在南非停了脚,一下就喜欢上了那里,气候、环境、教育、法律制度各方面都非常好,可以和欧美国家媲美,而经济还属于起步阶段。当时南非的种族制度已经完全取消,我觉得那里将是个民主、平等、能干事业的社会,机遇非常好。
&到南非后,我吸取了在香港的教训。&
记:但毕竟那里是陌生的非洲啊!你太太愿意去吗?
王:(笑)潮汕的女人是很听丈夫话的。她跟我到南非走了走,就同意了我的想法,于是就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一起移居到南非了。
记:你在南非还重操旧业,卖中药材吗?
王:不是。虽然南非各方面的环境都不错,但南非始终属于第三世界国家,轻工业等方面还不太发达,于是我便想从这方面入手。我观察了一下,抓住了一些商机。我发现,在香港和大陆入货牛仔裤,一条只需5元左右,卖到南非来就要几十美元。就算要缴税,我也能赚钱。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很快就赚到钱了。
记:你在那里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王:开头对当地不了解。我到西非想做木材生意,在森林里被蚊子叮了,患上疟疾。打摆子的感觉真不好啊,刚开始还以为自己感冒了,但接下来时热时冷,还上吐下泄,难受极了,要忍受两三天才慢慢好起来。另一方面,非洲的森林并不是成片的,一棵大树要长到几人合抱那么粗,周围的树就都全死光了,因为这棵大树把周围的养分全都吸收光了。我做木材生意的话,得为运送几棵树修路,很不划算,于是我不久就收手了。
记:你是主要靠做哪一门生意成功的?
王:到南非后,我吸取在香港的教训,认为做生意不能只做一种生意,不能一棵树上吊死,要做多方面的生意,为自己留多几条后路。我在南非开牛仔裤厂、加油站、餐馆和做贸易,都还顺利。最近这几年,我又看中中国前景巨大的环保市场,与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合作,提供美国污水处理方面的技术,也算是为国家环保献尽我微薄的力量吧。
&我更喜欢在那里没有压力的感觉。&
记:我们以为非洲是贫瘠而干旱的,你在那里这么多年习惯吗?
王:并非那么可怕。非洲是个有趣的土地,我尤其喜欢南非,有优美的自然森林,有宜人的气候,夏天不热,冬天不冷,最热时虽然在30度以上,但只要往树荫底下一坐,或下午5时后,就会凉爽起来,根本不需要冷气。水资源方面,南非比非洲其他国家还是充足些。为了珍惜水资源,南非以昂贵的水费来控制用水,我们家的水费就是电费的四倍。
另外,我更喜欢在那里没有压力的感觉。中国人为什么常常感觉压力很大、活得很累?就是因为我们太喜欢比较了,不仅和别人比较,还把自己的现在和从前比较,一比较就有一种不平衡的感觉,压力自然就会大。而在南非,我所见到的人们完全不一样,他们活得很轻松,不比来比去,觉得只要不犯法,自己高兴就好,这就感觉不到什么压力了。还有一点,在南非,不管认识你或不认识你的人都会主动热情地向你打招呼,让你处处感到随和亲切。我觉得这点是中国人应该向南非人学习的。
记:非洲的生活有趣吧?
王:那里允许人们配枪。我曾经打猎,打中了羚羊、野兔。约翰内斯堡还有一家餐厅,得到政府的特许,有50种不同动物的肉出售。
有长颈鹿肉啦、大象肉啦、犀牛肉啦、鳄鱼肉啦、鸵鸟肉啦等等,我尝过一些,还不错,跟牛肉差不多。当地人喜欢吃四足动物的肉,不像广东人喜欢吃蛇虫鼠蚁。(笑)
记:会讲非洲语言吗?
王:太复杂了,学不了,我都是讲英语。我去了那么多年,最不了解的还是当地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比如说,有个南非朋友去世,我在商会呼吁援助他的家人,结果他们却很不高兴,觉得我侮辱了他家,这令我很纳闷。另外,当地人单纯而直接,不像中国人,会客气地推辞,他们如果说不要,就是真的不要,如果你硬要他要,他会生气。我后来便学会顺从他们的习俗。
&当了领事,我履行签证、补发换发护照权等权力。&
记:除了南非,你还到过非洲其他国家吗?
王:差不多走遍了,连佛得角、圣多美那些小岛都去过。开头,要获得一些国家的入境签证,是很麻烦的事情,比如几内亚比绍在南非没有设立大使馆或领事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和几内亚比绍的政府官员交上朋友,也取得了总统先生的信任。当时的总统曾在中国留学,对中国人有感情。我向他们提出,为吸纳华人资本,几内亚比绍应在南非设立外事机构。这个建议最终得到该国政府的首肯,而且将担子交给我。1996年,经南非共和国曼德拉政府的核准,我担任了几内亚比绍驻南非约翰内斯堡名誉领事。我可能是非洲地区惟一担任领事的华人。
记:名誉领事有实权吗?
王:我因为不是几内亚比绍国籍,因此授予的是名誉领事,但工作性质和领事是一样的,也具有外交官证件。我去那里,外交部长都会来接。这6年来,我履行签证权、补发换发护照权等等权力,还要为那些在南非的几内亚比绍留学生们解决种种问题。早在1974年,几内亚比绍就与中国建交了;1990年,它又中止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转而与台湾建交;1998年它终于与中国复交,这是大势所趋。我只是为促进几内亚比绍与中国的关系推波助澜,如向该国官员宣传中国情况,并请外交官员到香港、澳门考察。因此,人们叫我&民间大使&。
&我认为有必要告诫国内想来做生意的人。&
记:你初到南非时,种族制度已经取消了。虽然制度取消了,但从实质上讲你觉得这种种族制度到底取消了没有?
王:在南非,黑人和白人的矛盾还不能说完全地没有了,我还是隐约感到有种族歧视这回事。但是在这方面,从曼德拉总统开始,就处理得很好,而且有法制的保护,至少表面上的冲突是大大减少了。
记:近年到非洲做生意的中国企业多吗?你曾经说过,中国大陆的一些公司到南非去做生意走进了误区,是什么问题呢?
王:大陆到南非去做生意的公司现在大概有几百家,但真正成功的没有几家。涌入南非的中国商家,以各种手段互相厮杀。他们当中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有因不了解情况吃亏的,也有自相残杀而受损的。比如说,汕头一家公司去做上千万元的设备生意,却没想到从签约到供货时,汇率已经跌到原来的六分之一了。一旦供货,注定亏本。我及时地制止了他们。
这里还涉及到心态上的和制度上的问题。到南非来投资的国企一般只派一两个人出来,这些人是为国家打工还是为自己打工?这个心态问题首先要摆正。一些人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亏公司而肥自己。再则,中国商家无序竞争,将商品蚀本抛售,自乱阵脚,这也是十分不好的。
记:你们怎样帮助中国的商人呢?
王:我认为有必要告诫国内企业以上的情况。2000年,我们华人自己出资,在南非开设了南非&中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我是中心主任,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还为中心剪了彩。这个交流中心是非赢利的,每年还要贴不少钱,既为南非的华人介绍中国,又为来南非的中国人介绍南非,将当地的相关法规政策翻译给中国商人,让他们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不会再吃亏上当。
&我领头筹办了潮人联谊会,填补了非洲空白。&
王:在交流中心同一栋大楼内,还有多个华侨社团,如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非洲潮人联谊会、南非洲粤港澳总商会。其中前两个社团填补了非洲的空白,促进会就集结了全非洲40多华人社团。这可以看出我们华人的凝聚力有多强!最近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访问了北京,钱其琛副总理还接待了我们。
记:在南非的潮汕人多不多?
王:大概有1000多人吧。原来潮汕人在非洲是没有联谊会的,后来有一位朋友问我:&为什么潮汕人在世界各地都有联谊会,就是在非洲没有呢?&我想了想,也对。(笑)为了填补这一个空白,于是我就领头筹办了这个潮人联谊会。我们在联谊会喝功夫茶,讲潮州话,感受乡情。平时我的工作很忙,没有多少时间去细细品位功夫茶的香浓,只有在这里,我才能好好放松。
记:在南非还有没有经常吃潮州菜?
王:在南非很难吃上潮州菜,原料不容易购齐呀,所以我很怀念家乡菜啊!
记:你和家人用潮汕话交谈吗?
王:我和我太太讲潮汕话,但跟孩子们都讲广东话,因为他们在香港出生。他们跟我到南非生活一段后,为了让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我就让太太把两个孩子带到澳洲生活,而我一个人坐阵南非,在中国、澳洲、南非之间呈三角形飞来飞去(笑)
记:我还了解到,你曾为家乡兴建了两所村镇学校而出过力。
王:是的,我在香港做生意赚了些钱,就为澄海建了两所学校,一所是槐泽端本学校,另一所叫槐东学校。我觉得能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当年我想尽一切办法想要读书。想到那些即将失学的孩子,我实在于心不忍。我这么做也是为这些孩子们创造受教育的机会,希望他们有一天能成为祖国的栋梁。
记:你还是《南非华人报》社的社长。
王:没错。1999年以前,南非只有两份华文报纸,而大陆新移民们却没有一份自己的报纸。1999年1月,《南非华人报》诞生,但在各方面发展得都不大顺利,亏损了几十万兰特。1999年10月,报社改组,我担任社长,并捐款200万元,其他华人也捐100万元,报纸由原来的周报改为周二版,且成功推出电子版。我在最初时,每天都到报社工作半天,看版样、定标题。
&&&&&&&&&&&&&&&&&&&&&&&&&&&&&&&&&&&&&&&&&&&&&&&&&&&&&&&&&&&&&&&&&&&&&&&&&&&&&&&&&&&&&&&&&&&&&&&&&&&&&&&&&&&&&&&&&&&&&&&&&&&&&&&&&&&&&&&&&&&&&&&&&&&&& 日
关于王建旭的更多搜索信息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求 埃塞俄比亚 华人宾馆 联系方式 - 非洲市场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UID 343314
阅读权限 40
求 埃塞俄比亚 华人宾馆 联系方式
小弟将于7月左右去埃塞俄比亚, 预计呆2个月,
求 1) 亚迪斯亚贝巴 华人宾馆联系方式QQ,电话,要求安全,信誉好,
& & 2)当地华人卖机票/签证的QQ,电话。
[ 本帖最后由 saif_xjb 于
19:14 编辑 ]
UID 343314
阅读权限 40
回复 #1 Simeon 的帖子
没有知道的嘛,这里在埃塞 的华人 这么少嘛
(兑换汇丰恒生美金优于牌价)
兑换平安/招行/浦发/东亚美金
UID 1630858
积分 64985
帖子 15616
福步币 251 块
阅读权限 120
来自 O/B第一栏FE,FF,FA,FTA,中澳 ...
出口这个地区的倒是挺多
UID 2329816
阅读权限 10
携程好像有,呵呵。不然就在搜狗查一下。
[ 本帖最后由 fage007 于
11:42 编辑 ]
UID 2391193
阅读权限 25
直接去QQ上搜下试试?
UID 188581
福步币 10 块
阅读权限 25
上中国驻埃塞的大使馆网站看看,应该有些帮助吧。
UID 1658745
阅读权限 25
东方大酒店
UID 2097302
阅读权限 25
埃塞俄比亚 出差
兄弟,我也准备前去,不知道你是滞已一切安妥? 留个联系方式Q我?
UID 2421610
阅读权限 25
同去,11月初,有伴吗?
UID 2551020
阅读权限 25
我是办理埃塞签证的 在埃塞也有家中国人开的旅店,还可以充当导游~
UID 2562080
福步币 10 块
阅读权限 40
挺多的,,华人旅店那边,如果有人想询问,QQ我
UID 2600859
阅读权限 25
本人刚从埃塞回来。。出了机场不远就是柏林。辉成国际。。广东大酒店都可以住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喀麦隆华人华侨总商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