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方面,为什么中信民生光大小白卡银行微降,民生银行大降

07年中型股份制上市银行成本收入比呈普遍下降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07年中型股份制上市银行经营业绩分析  成本收入比普遍下降,人均效率指标进一步优化  (一)成本收入比普遍下降,营业收入增长快于营业费用增长。  2007年七行成本收入比延续了上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3.45个百分点。
其中降幅最大,达7.62个百分点,但其成本收入比仍高达46.26%,为七行最高,而的成本收入比最低,仅为34.89%,招行、浦发、、兴业等行也都降至40%以下。  各行成本收入比的下降主要得益于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虽然为了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各行营业费用也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增幅远远低于营业收入。2007年七行营业费用平均增幅为39.2%,而营业收入的平均增幅达到了51.2%,高出营业费用增幅12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下降最明显的民生银行该差距更是超过了2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各行单位营业费用的利润贡献率也普遍上升。该项贡献率最高,达到1.45,较上年末上升了0.41,增幅也居七行之首。兴业、浦发、中信三行该项指标也都超过了1,而民生银行该项贡献率最低,仅为0.53,但仍较上年末上升了0.09。  成本收入比的逐步下降和单位营业费用的利润贡献率的明显提升说明近年来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费用投入已经逐步转化为业务发展的强劲动力,经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二)营业费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2007年七行营业费用虽然延续了近年来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其内在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员工费用增长明显快于其他费用,成为推动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民生银行员工费用增长最快,增幅达68.2%,而该行其他费用增长率仅为18.8%;员工费用增长最慢,增幅为40.1%,而该行其他费用增长也为七行最低,仅为12.3%。  员工费用的高速增长主要源自两个因素,一是各行出于网点扩张和业务拓展的需要,员工人数出现较大幅度增加;二是银行经营业绩普遍大幅提升,与业绩挂钩的员工奖金等费用支出也大幅增加。截至2007年底,七行员工总数为105749人,较上年末增加18540人,增幅达21.3%。民生银行员工人数增幅最大,由2006年末的13831人增至2007年末的17766人,增幅达28.5%;招行的员工人数最多,达28971人,较2006年末增幅也达24.9%。  (三)各项人均指标进一步优化。  在员工人数显著增加的同时,七行的人均资产、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拨备前利润等指标仍保持了进一步优化的态势。  人均资产方面,除民生银行微降1.2%之外,其他六行都取得较大增长,其中深圳发展银行的增幅最大,达到22.0%,而的绝对额最大,人均资产为7183.66亿元,与上年末相比,也取得了8.6%的增长。  人均营业收入方面,得益于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各行的人均营业收入也都取得了较大提高,增幅都在10%以上。其中,兴业银行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86.1万元,居七行之首,与上年末相比增长33.3%,增幅也是七行中最大的。人均营业收入最低的是深圳发展银行,为126.07万元。上年末七行中人均营业收入最高的浦发银行在本年仅取得14%的增长,其绝对额也被兴业银行超过。  人均拨备前利润方面,增幅最大的是中信银行,达到57%,而兴业银行以122.69万元的人均拨备前利润高居七行首位;而招商银行该项指标的增长率和绝对额均居七行末席,截至2007年末,该行人均拨备前利润为48.63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1.3%。  在各项人均效率指标不断优化的同时,七行的人均营业费用也都有了较大的增长。截至2007年末,兴业银行的人均营业费用为67.55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5.6%,绝对额和增幅在七行中均是最高的。人均营业费用最少的是深圳发展银行,为49.07亿元,增幅最小是中信银行,为2.8%。  值得注意的是,兴业银行的这两项指标,绝对额和增长率都居七行之首,人均拨备前利润也居于领先地位,显示出较高的经营效率和强劲的上升势头。  七行贷款余额、增速比较
七行手续费及佣金业务收入结构占比(%)
七行平均资产回报率比较
2007年七行不良贷款率变化情况
按产品类型划分的贷款构成情况比较(亿元)
七行收入水平及结构比较(亿元,%)
四、资产质量总体改善,资本充足水平出现分化  (一)贷款质量总体继续改善,个别银行出现劣变苗头。  2007年七行贷款质量总体延续了近年来不断优化的趋势,除民生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出现微升外,其余六行都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  截至2007末,七行中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仅1.15%,较2006年末下降了0.38个百分点;深圳发展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虽然下降了2.38个百分点,但仍高达5.62%,为七行最高。结合2007年各行半年报数据可以看出,各行2007年下半年不良贷款率基本呈现稳步下降态势,只有民生银行出现反弹,由6月末的1.10%回升到12月末的1.22%。  从不良贷款余额来看,截至2007年末七行不良贷款总额为576.62亿元,比2006年末减少了68.75亿元,平均降幅为10.7%。不良贷款余额最少的是兴业银行,为49.49亿元,最多的是深圳发展银行145.67亿元。降幅最大的是中信银行,达到了26.6%。民生银行是唯一一家不良贷款余额上升的银行,该行2007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68.03亿元,与2006年末59.23亿元的规模相比,上升幅度接近15%。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信贷紧缩政策的作用下,由于新增贷款对不良贷款稀释作用的减弱,该行贷款质量已经出现了劣变的苗头。  (二)拨备覆盖率普遍提高,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贷款质量稳步改善的同时,各行没有放松对信用风险的防范,拨备覆盖率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七行中除深圳发展银行外,各行拨备覆盖率都超过了100%,其中最高的为浦发银行,达到了191.3%。深圳发展银行由于不良贷款余额仍然较高,拨备覆盖率没有明显上升,仅为48.3%,与去年末相比仅提高了0.7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拨备覆盖率的提高幅度与其他五行存在较大差距,分别仅提高了4.3个和0.7个百分点。从原因来看,民生银行主要是因为不良贷款余额出现了较大反弹,虽然其贷款减值准备余额较2006年末仍有19.4%的提高,但拨备覆盖率没能获得相应提高。深圳发展银行则在不良贷款余额下降14.4%的情况下,减少了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使减值准备余额同时减少了13.2%。  (三)资本充足率水平呈现分化态势。  在各项业务取得快速发展,资产质量总体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七行的资本充足率却有着较大差异。七行中,中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高,达15.27%,而深圳发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虽较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但仍只有5.77%,是七行中唯一一家未达到8%监管要求的。  从资本充足率的变化趋势看,七行显示出了明显差异,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先后于日和4月27日完成上市融资,使两行的资本金得到有效补充,资本充足率也随着大幅提升。民生银行在2007年6月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使资本充足率也有所提高。招行、浦发和华夏三行则基本保持了稳定,其中的资本充足率仅为8.27%,离8%的监管红线只有一步之遥,而深圳发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在红线之下。  七行流动性指标比较
七行生息资产与付息负债结构比较
五、结论与展望  1.2007年借助良好的经济形势,中型股份制上市银行的规模扩张速度达到一个历史性高点,呈现出近年来少见的高速增长。但2007年4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后,2008年美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条件下,中型股份制上市银行的扩张速度将经受经济波动的挑战。  2.在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在2008年宏观调控继续加强、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和贴现压缩空间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央行收缩流动性的决心不变,资金来源的限制可能成为商业银行、特别是流动性不够充沛的中型股份制银行拓展业务的最大不利因素,给银行的盈利增长预期制造了不确定性。  3.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和外部经济环境低迷的情况下,房地产、“两高一资”、出口贸易等行业中部分企业的信贷风险可能加大,相关行业的一些中小企业资金链条可能断裂,从而使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贷款行业高度集中、以中小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的部分中型股份制银行则更有可能受到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4.2007年中型股份制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长迅速,但利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过高(七行中有3家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超过93%,另外两家的占比接近90%),过度依赖信贷利差收入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  5.手续费和佣金业务收入是近年来中型股份制银行着力发展的重要业务品种,2007年良好的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环境给各行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使得各行的手续费和佣金业务呈现跨越式的增长态势。而且,从各行的手续费和佣金业务收入构成中也可以看出各行独具特色的发展战略和现实经营取向。  6.营业费用结构变化预示效益提高面临新的挑战。各行成本收入比的普遍下降也显示,中型股份制银行前几年的费用投入已经开始转化为经营收益,这也是七行各项指标不断优化的重要动力。但是,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型银行规模扩张的趋势在未来可能受到抑制,其边际回报也将逐渐下降。2007年各行员工人数快速增长,员工费用逐渐成为营业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控制员工成本的过快增长,实现人力资本在不同业务中的优化配置,将决定这些中型股份制银行在未来经营中能否继续保持经营效率不断优化的势头。  7.资产质量不断提高中存在隐忧,宏观环境变化或带来真正考验。2007年下半年,在信贷从紧的政策背景下一些银行的不良贷款出现反弹,个别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居高不下。2008年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非常复杂: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因次贷危机而陷入衰退的风险不断增加,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政府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决心十分坚决,而从紧货币政策的核心就是“紧信贷”,这将使中型股份制银行以信贷规模扩张为主要动力的传统业务发展模式面临巨大挑战,新增贷款对不良贷款的稀释作用有可能减弱,因此中型银行在未来的一年中能否将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将取决于这些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能否经受外部环境变化的真正考验。  8.中型股份制上市银行努力实现营销服务及业务产品的创新,积极拓展电子银行、企业年金等新型服务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值得关注的是,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的柜面业务替代率进一步创出新高,其中网上企业银行柜面替代率达到了38%,网上个人银行柜面替代率达到了61%。来源:中国证券报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聂晶)
08-04-09 07:55·
08-04-08 08:09·
08-04-06 09:55·
08-03-28 09:05·
08-03-04 05:43·
07-12-27 11:16·
07-12-10 08:47·
07-05-16 14:04·
07-04-16 10:57·
07-03-22 13:00·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中信银行新闻>中信银行去年净利润微增0.69% 转型迫在眉睫
随着上市银行2012年年报陆续披露,股份制银行竞争格局呈现&巨变&:长期位居股份制银行第二、第三的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跌出同类银行前三。《财经日报》记者查阅年报发现,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营业收入、净利润,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已被民生银行全面赶超;而兴业银行在资产规模和净利润两项指标上,也超过了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被后起的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取代并非偶然。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民生和兴业两家银行的净利润平均增速均超过中信和浦发。虽然2012年银行净息差普遍下降,但民生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仍在提升,而中信银行则正好相反。民生兴业跃居股份制银行前三截至去年末,浦发银行总资产为3.14万亿,净利润为34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7%、25.29%。;中信银行总资产和净利润则分别达到2.96万亿元、310.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2%、0.69%。卡盟网-中信银行()据此,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资产规模、净利润被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超过而退出股份制银行前三已成定局。截至去年末,民生银行的总资产为3.21万亿元,实现净利润375亿元。而据兴业银行此前披露的业绩快报,截至去年底,总资产和净利润已分别达到3.24万亿元、347亿元,均超过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长期占据股份制银行第二、第三的位置。随着民生和兴业的迅猛赶超,其已被挤出同类银行前三,中信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下滑至第五。中信浦发净利增长连年下滑在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解释,该行去年净利润微增0.69%,主要是基于审慎经营的原则,大幅计提拨备所致。从资产规模、盈利能力指标来看,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被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超过,已是必然。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民生银行的总资产分别超过中信和浦发两家2500亿元、600亿元以上,兴业银行则分别超过约2800亿元和900亿元。此外,在营业收入方面,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亦不敌民生银行。据年报披露,中信银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894亿元,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29亿元,而民生银行的营业收入则超过千亿大关,达到1031亿元,兴业银行也达到876亿元。实际上,2010年以来,中信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就开始处于下降中。2010年,中信银行净利润增速为50.2%,2011年下降为43.28%,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更显疲态,去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净利润272.26亿元,同比仅增长12.38%,三季度单季净利润78.53亿元,比2011年同期的92.02亿元下降了14.66%。而民生银行当季实现净利润97.57亿元,增长超过30%。浦发银行同样如此。从2010年开始,其同期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5.09%、42.28%、25.29%,两年时间里增速下滑一半。
关键词: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中信银行去年净利润微增0.69% 转型迫在眉睫"内容由卡盟网中信银行搜集整理,如转载卡盟网原创文章请标注来源,并加入出处链接,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卡盟网中信银行此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中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作参考。
"中信银行去年净利润微增0.69% 转型迫在眉睫"其他相关文章
中信银行信用卡额度中信银行信用卡还款中信银行信用卡积分
我要办中信银行信用卡
中信银行文章点击排行榜
信用卡计算器
中信银行热门标签
卡盟网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卡盟网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所有:卡盟网()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
申请友链联系QQ:&&&&推广合作联系QQ:&&&&卡盟贷款交流群: &&&&卡盟信用卡交流群:
卡盟网微信二维码中信银行多项指标预警 民生存贷比83%超标
  至上周,、、的2009年年报最终问世。14家上市银行2009年成绩单全部交齐。据统计,14家银行去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5.09%。  同时,以净利润超四成的亮丽业绩拉开银行业2010年一季报的序幕。  截至4月30日,中国银行、、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14家上市银行首季报也已全部亮相。  14家银行一季度业绩全飘红,净利息差下降  据统计,14家银行季报中,净利润增幅均在40%左右。其中,工行一季度净利润最多,同比增长18.19%。华夏银行则是净利润同比增长最快的银行,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3.07亿元,同比增长86.09%。交通银行今年一季度报显示,实现净利润104.51亿,同比增长30.82%。  从盈利总额看,工行、建行、中行三大国有大型银行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稳坐三甲。  数据显示,中行2010年一季度净息差为2.04%,较上年同期下降0.10个百分点。建行一季度净息差为2.39%,微降0.19个百分点。深发展一季度净息差为2.42%,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南京银行一季度的净息差为2.53%,环比下降5个基点。  安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高源指出:半数以上银行单季度息差低于2009年4季度。息差表现不佳的原因包括:贷款目标的控制、资金成本的上升。整体感觉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上升得更快一些,国有银行在资金成本的控制方面还是有比较显著的优势。  中信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亮“红灯”  中信银行2009年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下降2.11%,净利润143.2亿元,同比上升7.98%。2009年,中信银行净息差2.51%,比上年下降0.6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季度末中信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分别仅为8.31%和9.34%,已经无法满足监管要求,因此需要尽快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资本充足率和贷存比的双重压力使得中信银行在2010年扩张的步伐大幅放缓,该行的资产规模在2010年1季度呈现了负增长。  另外,中信银行2009年贷款同比增长51%,存款同比增长33%。由于贷款增长远快于存款增长,其存贷比由2008年底69%上升到2009年底的79%,已经高出了监管机构所要求的75%。  不过这一问题在一季度通过加大吸存力度得到改善,中信银行存款在2010年一季度较2009年底上升9%,同时负债下降达50%。这样的调整下,虽然贷款稳步增长(较2009年底上升6%),但存贷比下降到76%。  北京银行资本充足率同行领先,低存贷比保证未来贷款增长  据年报显示,2009年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到5334.69亿元,同比增长了27.92%,实现营业收入118.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3%,实现净利润56.33亿元,同比增长3.99%。
责任编辑:聂晶
搜狐理财博客热点
汇率仅和股市中的部分投资标的有时会有一定联系。比如人民币升值……
搜狐理财社区话题
同样的病,患者不同,治疗费用千差万别!就拿最普通的感冒来讲……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理财媒体封面
理财?大视野
搜狐金融德胜论坛:小胜靠力,中胜靠智,大胜靠德 ……
本栏目由搜狐理财每周一固定出品,汇聚最新最全理财产品资讯。[]
被誉为美国“借壳王”,共参与了100多例反向上市收购交易……[]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信信托 民生37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