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式排污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英语

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我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
排污许可制度在我国实施由来已久,但至今未成为针对污染点源的核心管理制度,其主要原因是制度本身的不清晰、不衔接和不到位。时至今日,在国家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启动之时,反思这项制度运行的问题,剖析国际先进经验的可取之处,对我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排污许可制度的弊病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地方试点排污许可制度至今,已经有20多个省(区、市)向总计20余万家企业颁发了排污许可证。但是,这项制度定位不明晰、制度不衔接、监管不到位,存在制度缺陷与技术难点,难以有效管控排污单位的环境行为。
一是未成为点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一方面,排污许可制度并未获得充足的法律支撑。虽然上位法律对排污许可证做出了原则规定,但程序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多数地方无法对违反证照的企业进行监管和处罚。另一方面,排污许可缺乏制度衔接。现有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排污收费、环境监测、环境统计、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点源环境管理制度之间缺乏协调关联,排污许可制度未能起到企业环境管理核心政策的作用。由于缺乏许可证的统领,各项制度只是在污染防治的某一个阶段发挥作用,其主要功能表现出很大局限性,难以有效实施。
二是排污许可制度未能有效覆盖大部分污染源。各地在颁发排污许可证的过程中没有统一规定发证范围、发证程序、证照样式与许可内容等关键要素,因此或多或少存在对部分污染源的管理缺失。在已经进行污染物申报登记的企业中,只有30%左右获颁排污许可证;发证范围和种类不全面;排污许可证未能与环境功能区划挂钩,对改善环境质量作用很有限。“重证轻管”现象普遍,证照内容比较空泛,各地发放的排污许可证载明的内容较为简单,仅有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等数据,未对企业治理工艺流程、污染物排放地点、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等做出详细要求,也未将处罚结果记录在案,难以作为执法依据,无法起到守法和执法“百科全书”的作用。
三是许可证的管理手段并未跟进,源头准入容易,但证照管理缺失。多数地方排污许可证的管理形式简单,仅起到排污资格证的作用,未对企业遵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信息公开等法律法规提出明确要求,更缺少“一厂一策”的个性化措施。另外,许可停留在发证阶段即结束,制度的实质性作用并未发挥出来,没有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证后监管薄弱。基层环保力量不足,发证后难以实现全面监管,难以杜绝非重点企业的违法行为。
四是发放后的排污许可证用途不明。排污许可证用途不够明确,由于目前没有以国家文件形式出台详细的处罚条款,因此各级管理部门均无法依据法律执行无证排污的处罚,更无法要求企业执行按证排污。即使在部分地区,排污许可证的监督管理理念相对先进,也仅是把排污许可证用于银行借贷、金融准入等部门的管理需求,没有形成环保部门实质性的管理模式。
国际排污许可制度带来的启示
美国、瑞典、挪威、德国、日本等不少国家都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并卓有成效,但各国实施许可证的目的与出发点各有不同,实施手段各有区别,对中国的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而言,有可借鉴的内容,但也不能一味模仿。
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有:
全生命周期的排污许可。发达国家的排污许可制度,基本实施的是全生命周期的排污许可。以美国NPDES排污许可证为例,只要有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设施或活动,均需要获得排污许可。这一许可是贯通项目建设、试生产、运营、监管、后期评估全过程的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则是申请许可过程中的相关证明文件。因而,对于排污设施的建设与运行而言,实行的是一证式管理,不存在多重许可的问题。
排污许可证与环境质量相衔接。在国外,为了将污染源的排放行为与环境质量挂钩,一般通过建立污染排放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响应关系,确定允许污染源排放的浓度与总量限值,典型代表就是美国的TMDL计划。随着污染形势的复杂化,发达国家的排污许可从最初的仅面向固定点源开展,到逐步将其他形式的污染源加入许可范畴,如暴雨许可证、船舶临时污水排放许可证等。我国虽然在短期内难以在全国层面铺开基于环境质量的污染源管理,但可以在环境质量超标的区域(流域)或具体控制单元中,根据需要改善的指标需求,建立排污许可量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响应关系,以环境质量约束排污许可量。
精细化的证后监管模式。不论美国还是欧盟各国的排污许可证管理,都建立在完备的法律框架基础下,以完善的管理框架与精细化的制度体系设计作为排污许可制度顺利实施的保障。美国通过《清洁水法》、《清洁空气法》,欧盟各国通过“欧盟工业排放指令”(IED)的框架,搭建了一套完整的排污许可体系,包括完善的听证、罚款、法律监督程序。美国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排放特征和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采用不同的许可证类型以及相应监管模式;欧盟颁发排污许可证时也建立了完善的监督监测体系和标准规范,为环境综合决策提供支持。
凸显企业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各国实施排污许可证多年,企业自主承担治污主体责任的思路已深入人心,而政府主要是对企业排放行为开展监管。在我国,管理部门对企业“全管全控”的思路尚未完全扭转,在部分地区,企业的排放责任被加诸于地方环保部门。这一方面导致企业众多、地方环保部门难以管住;另一方面,地方环保部门承担了企业不依法排污带来的社会责难。强调企业主体责任,要求企业自主申报、自主承诺、自主监测,就是为了把相关责任还给企业,地方环保部门要承担的是监管与处罚职责。
笔者认为,对于一些国际经验,应结合我国国情,在消化基础上予以适当吸收:
综合许可与分项许可。欧盟实施综合许可证,而美国实施水、气分项许可,这与政策实施背景相关。美国《清洁水法》出台较早,水质管理局也较为强势,首先推出了NPDES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实施。虽然综合性的排污许可一直是美国管理人员认为理想的管理模式,但由于历史原因与技术障碍,后来制定的《清洁气法》以及大气排污许可证已经难以并入管理。从美国与欧盟经验来看,综合许可与分项许可只是排污许可证的表征形式,其内涵表现则没有区别。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综合性的排污许可制度更符合简政放权的要求。
按设施发证与按企业发证。国外按设施颁发排污许可证主要是基于精细化管理要求,根据排污特征分设施管理。鉴于国内环境管理水平不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议以“一企一证”为基本要求,先关注末端排放;在有条件的区域或者行业,可以对设施或生产线提出更高管理要求。
与环境质量、环境容量挂钩。与环境质量衔接是排污许可制度设计的未来方向。由于我国现在的管理体系尚不够完善,现阶段将许可证与质量完全衔接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要实现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容量/环境质量关系的关联,在近期的排污许可制度管理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现阶段应首先抓好许可证的核发与证后监管。
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建议
要推进我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笔者建议如下:
将对事前审查手段的严格要求逐步转移到对事中管理手段许可证之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预测。“三同时”验收则是对在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中要求企业完成的污染治理任务进行验收的过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是在项目建成之前即已完成,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三同时”程序的审查则是在项目建成之初完成。这两步审查工作,从某种角度说,并不能保证项目在实际运行中产生的环境影响与审查结果完全一致,而项目在运行中实际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才是监管重点。这类监管应该贯穿于项目运行整体过程,并不是某一个环节。
因此,建议将事前审查的严格程度向后转移。一方面,在事前要求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更为贴近实际建成后的项目运行情况,只需要符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等要求即可发证;另一方面,证后监管应与事前企业自承诺的、在排污许可证中为企业制定的排放要求严格一致,当企业未按照证照要求排污时则启动处罚程序。处罚程序应包括行政处罚和必要时的刑事处罚,具体处罚方式应逐步通过法律法规等予以固化。
对申请许可证的企业实行“宽进严出”政策。所谓“宽进严出”,是指企业按现有的法律法规开展排污行为即可,并不要求企业在申领许可证时自证其的确已达到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即不在发证环节对企业设定额外的门槛。排污许可证是一种“身份证”还是“持枪证”,业内一直为此争论不休,两种声音皆有一定道理。但“持枪证”理论提出必须要求企业满足一定条件后才能持证,类似警察持枪,相关要求比较严格,这样势必将不少企业直接挡在许可证门槛之外。而在很多地方环境管理不甚严格、水平不甚高超的当下,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会始终游离在有效监管之外。
因此,笔者认为身份证的管理模式相对比较合理。在企业诞生之初即承认其排污可能性,同时根据法律法规提出适当的管理要求,这时并不要求企业直接具有合法排污的属性,而只需要企业承诺按照许可要求进行排污。这种方式只能代表企业所签署承诺书的内容是合法的,而不代表在签署承诺书、领取许可证之后企业的排污行为一直合法。这一方面可以把环保部门从难以对企业开展合法性认定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执法和处罚行为的加强,也使企业感受到许可证背后所代表法律的震慑作用,从而使这一制度能够成为有成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对排污许可证的许可内容和载明事项需要予以区分,并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异。根据《行政许可法》,“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可以设定行政许可。针对排污的行政许可,在内涵上是赋予污染源允许其排污的特定权利,从而将环境容量这种公共资源配置给污染源。因此所有许可内容都必须围绕“排污的权利”这种属性进行规定。另外一层含义是,与排污不相关内容,应不在排污许可证的许可内容中予以规定。但与企业环境行为密切相关的内容如监测要求、执行报告、环境应急等,并不属于许可内容,却属于许可之外必须有的相关要求,应在载明事项中予以明确。
许可证管理可首先选择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开展试点,之后再在全国铺开。在试点的选择上,可以挑选条件相对成熟、对制度改革积极性较高的地区,以及污染相对严重的行业开展。在试点地区开展许可证制度管理应主要考虑与其他管理制度的衔接,如环境影响评价、排放标准要求、区域/流域环境容量分配、排污权初始核定等。在试点过程中,对拟定的制度改革可采取不断改进的模式。在试点行业开展许可制度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加强行业环境行为的管控。因此,应主要明确企业与环境管理相联系的各技术节点,如主要排污点的管控、环境监测要求、环保部门的监管模式探索、信息公开等。上述两类试点可以分别从企业与外部的关联性,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特征两个层面对许可制度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这对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不无裨益。即使在许可制度全国推广之后,仍然可以保留一两处试点地区和行业,继续探索制度的完善之道。(吴悦颖 叶维丽)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责任编辑: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训练样题地理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训练样题地理试题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训练样地理【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训练样题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北京时间日11时26分,我国成功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发射升空,该卫星可为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贡献力量。据此完成1~3题。
1.当卫星发射升空时,巴西利亚(西三区)的区时是
A.12月6日23时26分&&&&&&&&&&
B.12月7日0时26分
C.12月7日1时26分&&&&&&&&&&&
D.12月8日0时26分
2.该日前后,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北京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D.南京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大
3.中巴04星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IT&&&&&&&&&
C.GPS&&&&&&&&&&&
日,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图1)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完成4~5题。&&&&&&&&&&&&&&&&&&&&&&&&&&
图1&&&&&&&&&&&&&&&&&&&&&&&&&&&&&&&&&&&&&&&&&&&&&&&&&&&&&&&&&
&&&&&&&&&&&&&&&&&&&&
4.此次火山活动喷出的火山灰极有可能飘向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5.图2中,能表示火山活动过程的是
A.①&&&&&&&&&&&&&
B.②&&&&&&&&&&&
C.③&&&&&&&&&&&
2014年9月,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抵达火星轨道,传回火星图片。读地球与火星数据比较表(表1),据此完成6~7题。
6.进入火星轨道的探测器,不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7.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太阳系天体,因为两者
A.有四季变化且周期相同&&&&&&&&&&
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近大气成分
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D.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
图3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当地一周天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影响该地一周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9.图4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该地11日昼夜温差最小,主要是因为当日&&&&&&&&&&&&&&&&&&&&&&&&&&&&&&&&&&&&&&&&&&&&&&&&&&&&&&&&&&&&&&&&&&&&&&&&&&&&&&&
A.白天①强,夜晚③弱&&&&&&&&&&&&&&&&
B.白天④强,夜晚③强&&&&&&&&&&&&&&&&
C.白天③强,夜晚②弱&&&&&&&&&&&&&&&&
D.白天②强,夜晚④强
图5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图示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西北风&&&&&&&&
11.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图6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地质构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褶皱&&&&&&
B.乙——山岭&&&&&&&
C.丙——谷地&&&&&&
D.丁——向斜
13.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内力挤压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图7中甲、乙、丙、丁分别对应2014年广东省四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情况。读图完成14~15题。&&&&&&&&&&&&&&&&&&&&&&&&&&&&&&&&&&&&&&&&&&&&&&&&&&&&&&&&&&&&&&&&&&&&&&&&&&&&&&&&&
14.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最接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15.促进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对外开放&&&&&&&&&&&&&&&&&&&&&&&&&&&
B.小商品经营
C.大城市扩散&&&&&&&&&&&&&&&&&&&&&&&&&
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
图8为我国年江苏、广西人口自然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近十年江苏、广西人口自然增长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江苏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B.广西的自然增长率逐年递增
C.江苏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D.广西人口增长的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17.江苏人口死亡率相对广西较高的原因主要是,江苏
A.自然环境质量好&&&&&&&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老龄化&&&&&&&&&&&
D.出生率较高
图9是江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关于江苏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
B.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
C.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化速度快于90年代之前
D.城市化速度始终快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
19.下列关于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城市化的发展不断拉大城乡之间差距
C.城市化水平是指二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D.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图10是我国四省部分统计数据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图中四省社会经济状况相比,叙述正确的是
A. 河北省人均粮食产量最高
B. 广东省面积最大
C. 福建省粮食总产量最高
D. 浙江人口最少
21.图中关于各省粮食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北省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 福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
C. 水热条件充 足是广东粮食生产的优势
D. 浙江粮食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日中国第一条山区高铁贵广高铁开通运营,曾让刘伯温感叹“云贵万重山”的贵州迈入了高铁时代。读图11完成22~23题。&&&&&&&&&&&&&&&&&&&&&&&&&&&&&&&&&&&&&&&&&&&&&&&&&&&&&&&&&&&&&&&&&&&&&&&&&&&&&&&&&&&&&&
22.影响贵广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地形因素&&&&&&&
经济因素&&&&&&
气候因素&&&&&&&&&
D. 技术因素
23.贵广高速铁路的突出作用有
A. 加大煤炭、天然气资源的输送量
B. 减轻东部地区环境污染
C. 增强我国南北方的产业联系
D. 推动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
生态红线是指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严格管理的空间边界线。表2为2014年南京市部分生态红线区域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24~25题。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红线区兼有生态、经济效益
B.设置红线的主要目的是划定城市边界
C.生态红线区决定南京环境承载力
D.设置红线区将阻碍南京城市面积扩大
25.保护生态红线区对南京城市环境的意义
A.调节城市气候,扩大昼夜温差
B.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变植被类型
D.提高环境自净能力
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出现了久违的蓝天,一些网民称其为“APEC蓝”。读日北京PM2.5污染物排放构成图(图12),完成26题。&&&&&&&&&&&&&&&&&&&&&&&&&&&&&&&&&&&&&&&&&&&&&&&&&&&&&&&&&&&&&&&&&&&&&&&&&&&&&&&&&
26.要使美丽的“APEC蓝”成为“新常态”,以下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禁止外地机动车进入
C.全面关停污染企业&&&&&&&&&&&
D.洒水车日夜不停工作
单位GDP能耗是衡量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图13为2011年我国各省单位GDP能耗(单位:吨标准煤/万元)示意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对甲、乙、丙数据推测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无法比较
28.降低GDP能耗的措施有
①加速煤炭资源的开采&&&&&&&&
②进行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③优化产业结构&&&&&&&&&&&&&&
④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进京,图14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29~30题。&&&&&&&&&&&&&&&&&&&&&&&&&&&&&&&&&&&&&&&&&&&&&&&&&&&&&&&&&&&&&&&&&&&&&&&&&&&&&&&&&&
29.丹江口水库给汉江下游带来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A.灌溉&&&&&&&&&
B.航运&&&&&&&&&&
C.防洪&&&&&&&&&&
3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是
A.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B.控制地面沉降
C.延长航运时间&&&&&&&&&&&&&&&&&&&
D.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当太阳光球层上的耀斑频繁爆发的时候,可能造成地球上卫星通讯中断。
32.&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呈逆时针。
33.&一般认为,地震的震源在软流层。
34.&全球气候冷暖的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干湿状况,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35.&工业区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多分布在城市外围。
36.&产业转移现象体现了区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37.&与社会经济环境相比,自然环境相对稳定,因而其对农业的影响基本不变。
38.&热带雨林生态的脆弱性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39.&长江进入汛期时,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40.&为降低运输成本,山区应优先发展运输量大的铁路运输。
三、综合题:请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4大题,共30分)。
41.&图15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C、D四处发育了冲积 扇的是& ▲&
,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2分)
(2)图中河流属于水循环的&&
环节。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该河流主要参与了&&
▲__&& 循环。(2分)
(3)图中洋流向&&
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2分)
(4)该地沿海平原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 。(2分)
42.&读三峡某小流域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流域内2001年农业收入构成(表3)。
&材料二:流域地形图(图16)。&&&&&&&&&&&&&&&&&&&&&&&&&&&&&&&&&&&&&&&&&&&&&&&&&&&&&&&&&&&&&&&&&&&&&&&&&&&&&&
(1)结合该流域特点,A河段主要的利用方式有&&
▲&& 。(2分)
(2)根据流域自然特征,当地农业生产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这样的农业结构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2分)
(3)为实现该流域可持续发展,当地规划将该流域划分为林草区、果林区、种植业区三类农业区。请将区划类型填入表4。(3分)
&&&&&&&&&&&&&&&&&&&&&&&&&&&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全省、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5个省的30个市,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材料二:图17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三:国民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会有相互影响,即波及效应。图18为钢铁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波及效应示意图(由圆心向外波及效应渐强)。&&&&&&&&&&&&&&&&&&&&&&&&&&&&&&&&&&&&&&&&&&&&&&&&&&&&&&&&&&&&&&&&&&&&&&&&&&&&&&&
(1)中原经济区中河北邯郸等市钢铁工业发达,当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
& ▲& 。(2分)
(2)图18显示受钢铁工业波及效应最显著的 产业是&&
▲&& 。(1分)
(3)钢铁工业和其波及效应显著的工业往往在空间上集聚,这种现象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
、&& ▲&
(4)承接沿海 地区产业转移,对中原经济区产生的影响有& ▲&
、& ▲& 、&
▲& 。(3分)
4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材料二:“一带一路”示意图(图19)。
&&&&&&&&&&&&&&&&&&&&&&&&&&&&&&&&&&&&&&&&&&&&&&&&&&&&&
&&&&&&&&&&&&&&&&&&&&&&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马六甲海峡附近常年受_&&
带控制,风浪较小;夏季科伦坡附近向&&&&&&
& ▲&&
(东/西)航行的船舶能顺风顺水。(3分)
(2)“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A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一路一带”的西端B地区乳畜业发达,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
▲&& _。(2分)
(3)“丝绸之路经济带”,联系了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西方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有&&
▲&& 。(2分)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
训练样题(地理)答卷纸
三、综合题(本部分4大题,共30分)。
41.(共8分)
(1)&&&&&&&&&&&&&&&&&&&&&&&&&&&&&&
(2)&&&&&&&&&&&&&&&&&&&&&&&&&&&&&&
(3)&&&&&&&&&&&&&&&&&&&&&&&&&&&&&&&
(4)&&&&&&&&&&&&&&&&&&&&&&&&&&&&&&&&&&&&&&
42.(共7分)
(1)&&&&&&&&&&&&&&&&&&&&&&&&&&&&&&&
(2)&&&&&&&&&&&&&&&&&&&&&&&&&&&&&&&&&&&&&&&
(3)(3分)
区域&农业区划类型
Ⅰ(小于300米)&
Ⅱ(300-500米)&
Ⅲ(500米以上)&
43.(共8分)
(1)&&&&&&&&&&&&&&&&&&&&&&&&&&&&&&&&&&&&&&&&&&&
(2)&&&&&&&&&&&&&&&&&&
(3)&&&&&&&&&&&&&&&&&&&&&&&&&&&&&&&&&&&&&&&&&&&&&&&&&&&&&&&&&&&&&&&&&&&&
(4)&&&&&&&&&&&&&&&&&&&&&&&&&&&&&&&&&&&&&&&&&&&&&&&&&&&&&&&&&&&&&&&&&&&&&&&&&&&
&&&&&&&&&&&&&&&&&&&&&&&&&&&&&&&&&&&&&&&&&&&&
44.(共7分)
(1)&&&&&&&&&&&&&&&&&&&&&&&&&&&&&&&&&&&&&&&&&&&&&&&&&&&&&
(2)&&&&&&&&&&&&&&&&&&&&&&&&&&&&&&&&&&&&&&&&&&&&
(3)&&&&&&&&&&&&&&&&&&&&&&&&&&&&&&&&&&&&&&&&&&&&&&&&&&&&&&&&&&&&&&&&&&&&
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训练样地理【解析】
【答案】1、B&&
2、B&& 3、D
&考点:考查区时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3S的应用。
【答案】4、A&
【解析】考点:考查地质循环及气压带风带。
【答案】6、A& 7、D
【解析】考点:考查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级别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答案】8、A&&
【解析】考点;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
【答案】10、C&& 11、B
试题分析:
10、从图中可知亚欧大陆形成高气压中心,太平洋形成气压中心,风从高压流向低压,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右偏后就是实际风向为西北风。
11、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也跟着南移,故B正确。A北移,为北半球,C虽然南移,但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风向有误;D为直射赤道无移动。考点;考查气压中心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答案】12、D& 13、B
试题分析:考点: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
【答案】14、A&& 15、A
【解析】考点:考查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意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答案】16、C& 17、C
【解析】考点:考查人口再生产类型及特点。
【答案】18、C&& 19、D
【解析】&考点:考查城市化特点及意义。
【答案】20、A&& 21、C
【解析】&考点:考查农业生产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答案】22、A&& 23、D
【解析】&考点:考查交通线路的区位及意义。
【答案】24、A&& 25、D
【解析】考点: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6.【答案】A
【解析】考点;考查环境污染问题。
【答案】27、A& 28、B
【解析】考点:考查能源资源的地区差异及经济发展差异。
【答案】29、C&& 30、B
【解析】考点: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影响。
【答案】31、B&& 32、A&
33、B 34、A 35、B 36、A 37 B、38、A& 39、B
【解析】41.&【答案】
&& (1)、C&
(1分)& 流水堆积作用(1分)
(2)、地表径流& (1分) 海陆间(1分)
&(3)、北(1分)&&&
增温增湿(1分)
(4)、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解析】考点:考查水循环、洋流、及气候类型和自然带。
42.&【答案】
(1)、航运、灌溉、养殖(任选两点,2分)
(2)、种植业比重过大(或以种植业为主) (1分)& 水土流失(1分)
(3)、I ---种植业(1分)&&
II----果林区(1分)&&&&
III------林草区
【解析】&平原地区,适合发展耕作业,II丘陵地区,适合果树种植III为低山地区,适合林草的生长。
考点:考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font COLOR="#.【答案】
&(1)、铁矿、煤炭资源丰富;铁路等交通发达;市场广阔(任选两点2分)
(2)、金属冶金工业(1分)
(3)、减少能耗和运费,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 (任选两点2分)
(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发展;(任选两点,2分)可能带来环境污染(1分)(共3分)
【解析】考点:考查工业区位条件、工业集聚的好处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4.【答案】
(1)、从沿海向内陆(1分)& 赤道低气压带(1分)&
(2)、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1分)&
城市水平高,传统饮食习惯,市场需求量大(1分)
(3)、优化产业结构(1分)& 治理污染,美化环境(1分)
&(3)、资源型城市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生产设备老化等。所以借鉴西方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方面有调整产业结构,使其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治理污染、美化环境,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等。
考点: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季风环流、传统工业的整治措施等。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
训练样题(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判断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三、综合题(本部分4大题,共30分)&(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发展;(任选两点,2分)可能带来环境污染(1分)(共3分)
我的更多文章:
( 10:30:19)( 07:57:57)( 08:03:15)( 08:02:00)( 09:40:01)( 08:43:30)( 08:40:23)( 06:48:39)( 08:20:58)( 07:27:5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洛斯模式及借鉴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