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会不会拖累全球时代的欧洲

欧洲经济会不会拖累全球
  ■帅 蓉
  近期欧洲经济数据表现不佳,通胀率低位徘徊、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景气指数难改善。欧元集团主席戴塞尔布卢姆日前表示,欧元区目前的经济形势不令人满意,复苏已经失去动力。
  分析人士认为,面临通缩和衰退威胁的欧元区可能陷入“长期性经济停滞”,并拖累全球经济。
  前景黯淡
  欧盟委员会本月4日发布秋季经济展望报告,大幅下调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报告显示,与6个月前的春季报告相比,201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从1.2%调降至0.8%,其中德国和法国今年的增速分别调降至1.3%和0.3%,意大利经济将出现负增长。欧盟报告还将欧元区2014年通胀率从6个月前预测的0.8%降至0.5%,预计到明年通胀水平仅将小幅升至0.8%。
  欧盟委员会认为,欧盟经济不仅相对其他发达经济体而言“异常疲弱”,也逊于以往金融危机过后的复苏时期。
  此外,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连续数月下降,仅10月略微上升;欧元区整体通胀率徘徊在0.3%、0.4%的低位,失业率则连续4个月保持在11.5%的高位。
  缺少投资
  法国经济研究所分析与预测部主任沙维尔?坦博表示,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被大幅调低,主要是由欧洲经济缺少投资所致。他表示,欧盟整体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自2008年开始步入下降通道,公共和私人投资均处于不足状态,长期来讲,这将引发潜在经济增速下降。
  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提出了300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容克称打算利用欧盟预算和欧洲投资银行等现有资源以及来自欧盟财政盈余国家的资金,推动公共与私人投资。
  欧盟官员多次强调,各国必须在遵守财政纪律的前提下进行投资,并寄望于德国增加投资。而德国是财政纪律的坚定捍卫者,对大笔举债一直深表忧虑,而债台高筑的欧洲另两大经济体法国和意大利也不太可能出台涉及大笔投资的措施。
  因此,投资资金如何落实,如何通过公共投资带动私人投资,答案不得而知。有经济学家称,这一计划并不足以改变目前的经济局面。
  拖累全球
  坦博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欧洲经济低增长状况或将拖累全球经济,因为欧元区需求减少既对新兴经济体造成影响,同时也将影响到正在寻求经济复苏的美国。欧洲经济主要风险来自于四方面,一是通缩风险,二是目前看来无法走出危机的事实,三是高失业率,四是沉重的债务负担。
  “以上因素可能导致欧元区物价长期处于缓慢下降通道,与日本通缩状况非常相似,”坦博说,“欧洲很可能面临‘长期性经济停滞’风险。”此外,俄罗斯对欧盟的经济制裁也是欧元区经济前景黯淡的原因之一,因为欧盟经济火车头德国经济的不佳表现与这些制裁措施密切相关。
  分析人士一致认为,欧盟增加投资以及量化宽松等政策要显现出效果,必须打破现行的经济政策才有望使欧洲经济真正从危机中走出来。欧盟目前的财政纪律政策规定,欧元区各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当年GDP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
  “然而,财政纪律已经写入公约成为欧盟法律,因此很难更改,显然欧洲经济掉入了自己的财政预算政策设下的陷阱里,”坦博说。
  《中国国门时报》
&&?&&&&?&&欧洲债务拖累经济复苏 全球经济或二次探底(二)_网易新闻
欧洲债务拖累经济复苏 全球经济或二次探底(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欧债危机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欧洲债务危机拖累了全球经济的复苏,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能否真正复苏,主要看欧洲经济能否复苏。而欧洲经济复苏的关键,就要看欧洲债务危机的走向了。  ●欧洲债务危机现在只是“治标不治本”,欧盟的救助措施可能只是“饮鸩止渴”  ●欧洲的债务危机极有可能引发欧洲全面的金融危机爆发;而这个导火索又将绑架全球经济极有可能引发全球再次出现新一轮经济危机,出现二次探底的悲观局面  华西都市报:次贷危机尚未彻底消失,欧元区又遭遇了主权债务危机。对此,你们是如何看待的?  周文重:主权债务,这是欧盟的一个大难题。过度举债是欧洲国家的通病,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因为是福利国家,政府负债率高,政府赤字很大。现在欧盟拿出了巨额资金救助希腊等国,但效果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欧盟各个国家都是主权国家,货币统一了,但由于没有共同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就很难做到一致。  张其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才刚刚开始,很多更严重的影响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  华西都市报: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将造成怎样的影响?  周文重:对中国来讲,欧洲债务危机会抑制对欧出口。至于外汇储备则受到的影响不大,但债务危机却影响了欧洲对中国的投资。欧洲债务危机不仅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影响,美国经济也会受到影响,出口会受到限制。可以说,在关键时刻,欧洲债务危机拖累了全球经济的复苏,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不确定性。  张其佐: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比重已提高到9.6%,已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国。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影响非常大。欧洲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地之一,2010年以来,人民币对欧元已累计升值超过15%,本周欧元对美元汇率已跌破1.2的关口,如果延续升值趋势,必然要增加我国出口成本的巨大压力。预计今年三季度,出口受影响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不太乐观估计,今年对欧出口的增长将可能下降到6-10%;2010年、2011年,欧元区的经济都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当前,全球经济能否真正复苏,主要看欧洲经济能否复苏。而欧洲经济复苏的关键,就要看欧洲债务危机的走向了。  华西都市报:欧洲债务危机是否会继续恶化?  周文重:欧盟已经出台的救助机制,对希腊的救援款项也已到位。可以说,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处在一个观望期,等待观察最终的救助效果。目前,欧盟其实已经形成了“富国救助贫国”,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境地。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欧洲的经济既不会坏得无法收拾,也不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  张其佐:我的看法可能要更为悲观一些。欧洲债务危机现在只是“治标不治本”,欧盟的救助措施可能只是“饮鸩止渴”。2009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的经济增速为零,明显低于第三季度的1.7%;而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2010年一季度,欧元区的失业率1月份为9.9%,2月、3月则上升到了10%;对外贸易增长也十分缓慢。各个国家普遍存在财政赤字和债务率超过占GDP3%和60%的国际警戒线。  此外,欧洲的债务危机已经涉及到欧洲的银行,信贷紧缩将可能卷土重来。从这些角度来看,欧洲的债务危机非常容易出现新的“雷曼兄弟”。展望世界经济,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美国也出现了明显增长、而欧元区和日本则相对较慢、特别是东欧南欧极不乐观,欧洲的债务危机极有可能引发欧洲全面的金融危机爆发;而这个导火索又将绑架全球经济极有可能引发全球再次出现新一轮经济危机,出现二次探底的悲观局面。
(责任编辑:杨牧)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接受记者专访时警告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然有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
  记者:目前危机重重的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如何解决?会不会引发新的全球金融危机?  张其佐:虽然,2010年欧元区经济增长1.8%,但逐季环比增速明显放慢。失业率仍高达10%以上,到今年2月份通胀率按年率已上升到2.4%,已突破警戒线2%的目标区间。除德国经济复苏远好于其它欧元区国家外,其它欧元区国家复苏乏力,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务波及国家的经济则陷入负增长或零增长。日葡萄牙再次向欧盟申请金融援助,至此,葡萄牙成为继希腊和爱尔兰之后第3个申请金融救援的欧元区国家。同时,市场普遍担心西班牙会成为下一个申请金融救助的国家。如果一旦经济规模居欧盟第4位的西班牙遭受主权债务危机致命打击,那么欧元保卫战的规模不得不全方位升级。为了控制通胀,欧洲央行今年4月7日宣布提高欧元区主导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次加息体现了德国的意志,但对解决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不利,并会抑制欧洲经济增长。  虽然近期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商讨帮助欧元区国家解决债务的良策,认缴融资将达到7000亿欧元。但我认为,从长期看,欧元区各成员国存在的经济失衡的问题不解决,欧元区主权债务恶化并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随时都可能暴发。
  记者:经过这一轮债务危机欧元区会不会解体?  张其佐:目前欧洲债务危机无疑是拖累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一大风险。欧元区解体概率的各种因素仍然是存在的。我曾在日《经济日报》发表《论欧元的地位及经济影响》,对欧元的地位及前景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作了初步分析,曾提出“欧元区在机制上的缺陷也会影响到欧元的稳定”的观点,记得时任里根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费尔德斯坦1999年也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对欧元的前景是极端唱衰的。现在看来,欧洲经过几十年努力,在1978年欧洲各国的货币均与马克挂钩构架了一个固定汇率机制,到日欧元的正式诞生,对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确实是一个创举。现在面对现实的欧元所存在的几大问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很难得解决:一是福利体制,需要一个十分庞大的经费。欧元区用借新债还旧债是很难维系,赤字和债务率有一个警戒线,但大部分国家均大大超标。二是欧元区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覆盖区内的一个统一金融中心和单一的欧洲债券,资本市场极不发达。比如发行债务不统一,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或单一的欧洲债券,虽然债市均以欧元计价,但都是各国各发各的债券,而各国信用等级太悬殊,虽然德国最强是3A级但一般只作储备而很少在市场交易。巴黎、罗马等金融市场不象纽约、伦敦、香港金融债券和股票市场具有规模大、流动性高、安全性好的信用信心特征。三是最要害的问题是财政不统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能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矛盾十分尖锐。财政货币政策其效果在经济周期阶段上差异比较大,衰退时一般采取财政政策效果比较明显,此时欧元区财政政策各国的态度是各行其是。事实上货币政策在单打独斗,而欧洲央行又主要奉行按照德国央行“通胀目标”来行事的。长期以来为降低货币政策带来的经济波动并促进增长和就业,欧元区各国均有扩张财政支出的欲望和冲动,这是欧元区政府赤字和公共债务大大超越警戒线的主要原因。四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太大,加之设计“最优”货币区理论也存在先天性重大缺陷。道理很简单,最优货币区和固定汇率制度需要整个欧洲各国经济平衡(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通胀率、就业结构、进出口贸易),但事实上欧洲除德国经济比较健康,而其它各国与德法两国在经济周期、经济结构和宏观调控经济指标和生产要素等方面,差异太大无法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五是欧元区是一个货币联盟,而非政治联盟,不是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
  记者:如何避免解体?  张其佐:欧元要稳定和存在,不仅要在现有的货币联盟的基础上,要尽快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金融中心、统一的财政、削减高福利、最终要建立一个具有国家主权的欧洲联帮政府。但要解决上述问题,几乎是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很难做到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 联系我们 |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热点:&&&&
欧洲债务拖累经济复苏 全球经济或二次探底(图)
本报记者杨东(右一)正与两位经济专家对话
张其佐  中美关系"关键先生" 周文重:大使就是"耳目喉舌"  5月27-28日,峨眉山麓,云淡风清。博鳌亚洲论坛候任秘书长、前外交部副部长、前驻美特命全权大使周文重与知名经济学家、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博士对话,本报记者就热点问题进行了独家专访。  是否加息,这涉及到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中国与世界一样,退不退出,正处于一个两难境地。  这些年来,人民币升值了不少,中美的贸易顺差却在增加,可见,中美贸易顺差的根源不在于人民币升值与否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较好。未来,应该效率和速度并重,整体保持在8%的增长速度,是可行的  中国经济应该也完全有条件保持不低于8%的增长速度。我个人认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继续防止世界经济的再次衰退,以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攻方向,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中国正面临加息压力经济仍将高速增长  华西都市报:从2月份CPI公布后,国内关于加息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加息问题你们怎么看?  周文重:随着“负利率”的出现,中国经济面临着加息压力。但是,究竟加不加息,何时加息,这个要问央行行长周小川。  张其佐: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4月份CPI已上涨为2.8%,预计到5月份(CPI)可能要上涨到3%,比1年期定期储蓄利率2.25%还高,与2年期定期储蓄利率的2.79%相比仍然是一个“负利率”,定期储蓄“负利率”无疑明显是应该加息的一个重要信号。因此,中国经济加息的压力很大。现在,中国央行首要的责任是币值的稳定和经济增长,也就是说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防止信贷的过度扩张;同时还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来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息的预期是一直存在的,关键是看央行何时“出手”。  华西都市报:加息这只“靴子”迟迟不落下,央行究竟在等什么?  周文重:是否加息,这涉及到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中国与世界一样,退不退出,正处于一个两难境地。全球经济也面临着各国经济刺激政策不同步的问题。  张其佐:我个人认为,央行迟迟不加息,是在等待一个有利的时机,会不会出其不意?需要指出的是,利率的调整与汇率的关联度较大,一般来说,利率的调整也会影响到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现在,欧洲债务危机面临恶化,全球经济复苏前景未明,经济刺激政策何时退出,的确需要慎重,要综合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来作出决定。  华西都市报:美国一直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如何理解这一行为呢?  周文重:人民币升值不能与中美贸易逆差来挂钩,升值与否更多的是要考虑国内的因素。这些年来,人民币升值了不少,中美的贸易顺差却在增加,可见,中美贸易顺差的根源不在于人民币升值与否。  张其佐:目前,全球都面临欧元对美元汇率不稳定的巨大风险。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和调整要把握好时机,从金融危机期间与美元固定汇率挂钩是正确的选择,是“非常时期非常之策”。一但经济恢复到“常态”就应回归到“一篮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上去,使人民币汇率更有弹性和灵活性、自主性和可控性。  华西都市报:中国经济还能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么?末来走势又将如何呢?  周文重: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较好。未来,应该效率和速度并重,整体保持在8%的增长速度,是可行的。增长过快和过慢,都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张其佐:中国经济应该也完全有条件保持不低于8%的增长速度。我个人认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继续防止世界经济的再次衰退,以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攻方向,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加快“三个转变”:一是在需求结构上,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在产业结构上,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在要素投入上,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事实上这次经济危机对中国最大的挑战和冲击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的挑战和冲击。为此,要准备好“新的刺激方案和计划”,紧紧抓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战略机遇期,尤其是要紧紧抓住以生物产业和新能源为主导的新一轮世界新技术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重点支持大力发展和培育包括生物产业、新能源、软件信息业、航天航空、高速铁路以及现代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使其大规模产业化,尽快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主导产业,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为迎接新一轮经济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杨东摄影吴小川  欧债危机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欧洲债务危机拖累了全球经济的复苏,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能否真正复苏,主要看欧洲经济能否复苏。而欧洲经济复苏的关键,就要看欧洲债务危机的走向了。  欧洲债务危机现在只是“治标不治本”,欧盟的救助措施可能只是“饮鸩止渴”  欧洲的债务危机极有可能引发欧洲全面的金融危机爆发;而这个导火索又将绑架全球经济极有可能引发全球再次出现新一轮经济危机,出现二次探底的悲观局面  华西都市报:次贷危机尚未彻底消失,欧元区又遭遇了主权债务危机。对此,你们是如何看待的?  周文重:主权债务,这是欧盟的一个大难题。过度举债是欧洲国家的通病,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因为是福利国家,政府负债率高,政府赤字很大。现在欧盟拿出了巨额资金救助希腊等国,但效果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欧盟各个国家都是主权国家,货币统一了,但由于没有共同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就很难做到一致。  张其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才刚刚开始,很多更严重的影响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  华西都市报: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将造成怎样的影响?  周文重:对中国来讲,欧洲债务危机会抑制对欧出口。至于外汇储备则受到的影响不大,但债务危机却影响了欧洲对中国的投资。欧洲债务危机不仅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影响,美国经济也会受到影响,出口会受到限制。可以说,在关键时刻,欧洲债务危机拖累了全球经济的复苏,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不确定性。  张其佐: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比重已提高到9.6%,已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国。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影响非常大。欧洲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地之一,2010年以来,人民币对欧元已累计升值超过15%,本周欧元对美元汇率已跌破1.2的关口,如果延续升值趋势,必然要增加我国出口成本的巨大压力。预计今年三季度,出口受影响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不太乐观估计,今年对欧出口的增长将可能下降到6-10%;2010年、2011年,欧元区的经济都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当前,全球经济能否真正复苏,主要看欧洲经济能否复苏。而欧洲经济复苏的关键,就要看欧洲债务危机的走向了。  华西都市报:欧洲债务危机是否会继续恶化?  周文重:欧盟已经出台的救助机制,对希腊的救援款项也已到位。可以说,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处在一个观望期,等待观察最终的救助效果。目前,欧盟其实已经形成了“富国救助贫国”,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境地。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欧洲的经济既不会坏得无法收拾,也不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  张其佐:我的看法可能要更为悲观一些。欧洲债务危机现在只是“治标不治本”,欧盟的救助措施可能只是“饮鸩止渴”。2009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的经济增速为零,明显低于第三季度的1.7%;而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2010年一季度,欧元区的失业率1月份为9.9%,2月、3月则上升到了10%;对外贸易增长也十分缓慢。各个国家普遍存在财政赤字和债务率超过占GDP3%和60%的国际警戒线。  此外,欧洲的债务危机已经涉及到欧洲的银行,信贷紧缩将可能卷土重来。从这些角度来看,欧洲的债务危机非常容易出现新的“雷曼兄弟”。展望世界经济,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美国也出现了明显增长、而欧元区和日本则相对较慢、特别是东欧南欧极不乐观,欧洲的债务危机极有可能引发欧洲全面的金融危机爆发;而这个导火索又将绑架全球经济极有可能引发全球再次出现新一轮经济危机,出现二次探底的悲观局面。  调控不是打压房地产
周文重  政策调控的目的就是要抑制过高房价,政府不会把房地产“一棍子打死”,会让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  我个人认为,中国目前已出现了严重的高房价泡沫,所以不调整不行,这轮调控就是要挤掉高房价泡沫,让房价回到绝大部分中低收入居民能购买得起房的水平上来  华西都市报:今年以来,国家加强了调控,特别是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很大,对楼市、股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此,你们怎么看?  周文重:调控政策本身并不是打压房地产,而是抑制过高的房价。中国的房价过高还是土地问题,国家可以在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上下功夫,加大土地供应量,加大建设力度,解决好保障房问题。至于商品房,则可以放开,用市场的手段来调节。  张其佐:由于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加之中国正在加大对房地产调控力度,目前中国的楼市和股市处于一个观望的态度。房地产仍然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占了去年投资约30%。我个人认为,中国目前已出现了严重的高房价泡沫,所以不调整不行,这轮调控就是要挤掉高房价泡沫,让房价回到绝大部分中低收入居民能购买得起房的水平上来。  华西都市报:调控政策出来后,是否会影响房地产的投资?  周文重:政策调控的目的就是要抑制过高房价,政府不会把房地产“一棍子打死”,会让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  张其佐:挤高房价泡沫并不是不发展房地产业,一个健康的房地产业还不能垮。现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对房地产是有很大需求的。一定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建设,使房地产的投资总量和增速不能降下来。并使房价回归到一个合理的价格上去,我们需要发展的是一个健康快速的房地产业。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三管齐下”来根治高房价,决不能手软。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马涛)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竟然是孩子的妈……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债券 欧洲债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