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快递业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影响怎么分析

&>&&>&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分析
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分析 投稿:夏隦隧
《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2期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分析吴昊,谭克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摘要:本文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快递业全天候高效地服务于生产和消费,对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就业具有…
2014年汽车销售经理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一篇 共2篇 【经典赏析】引导语:汽车销售经理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是不是找不到相关内容呢?汽车销售经理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有没有让你感到烦恼呢?小编来帮助你了。2014年是xxxx海马汽车销售公司重要的战略转折期。国内…
建筑艺术之中西方比较内容摘要: 从最初栖息在树木上和洞穴中,到后来房屋的建造,人类逐步远离风雨蛇兽的侵袭,极大地改善了繁衍生息的条件,跨除了人类文明史的重要一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西建筑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各自独立发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形态迥异…
《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2期
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分析
昊,谭克虎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
摘要:本文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快递业全天候高效地服务于生产和
消费,对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快递业服务民生,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加速器;快递业刺激内需,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快递业服务生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
关键词:快递业;经济;社会;作用
我国快递业起步于1979年,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创造社会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兴现代服务业。随着我国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生产及其组织方式、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快递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本文从多个层面阐述快递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快递业服务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器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和质量。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要求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党的十八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快递业是新兴服务业,服务于民生,主要体现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一)快递业方便百姓生活,提高生活水平电子商务不仅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更重要的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经济社会体制的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国际形势看,不管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还是气候变化,以及我国现在面临的经济形势,都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了应对之策。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经济形式和现代流通方式,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39.9%,农村网民数量达到1.46亿人,占中国网民人数的21.7%,而且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11年底,我国互联网宽带的接入用户达到1.5亿户,3G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的县城和大部分乡镇,3G用户达到1.2亿户,网购人数达到1.94亿人。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8.1万亿,同比增长27.9%,其中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1.3万亿元,增速高达66%,占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至6.2%。预计“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将突破18万亿元;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达80%以上;应用电子商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0%以上;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以上。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服务业态的迅猛发展,推动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促进网购快递需求快速增长,70%以上的网络购物,依靠快递完成交易过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时间和效率。快递业的兴起和发展克服了传统邮寄方式的一些弊端,满足了人们对快捷、高效服务的需求,也为电
作者简介:吴昊(1966-),男,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
谭克虎(1967-),男,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发改委项目“快递业发展的有关问题研究”(项目主持人:谭克虎,项目编号:B13I00100)的部分成果
子商务的迅速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持。日经济日报联合中国经济网进行的“快递在线调查”可见,快递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国家邮政局《2011快递市场监管报占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4%;约70%以上的网购需要依靠快递来完成,网络零售带动的业务总量占快递总量的一半以上,网络购物平均每天产生700多万件快递包裹业。
网上购物之所以广受青睐,一方面是能降低购物成本,如时间成本、交通成本、信息搜寻成本等;另一方面是相对于实体店,同一种商品的价格较低。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消费预算支出水平下,网络购物能,“电子商务+快递”模节省消费总成本。也就是说
式,既方便百姓生活,又相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电子商务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快递以低成本和快捷送达,这将更加深刻的影响到国计民生的众多领域。
(二)快递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快递业是由包装、装卸、运输、配送、存储、流通加工和处理信息等功能集合而成的服务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基数大,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快递业带来的间接就业比快递业直接就业的规
模还大,直接与间接就业比率是1:1.24。
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热情日益高涨。商业形态从实体店到电子商务,消费形式不断翻新,消费领域不断拓展。由于消费的急剧增加,消费在国民经济当中的作用日渐突出,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
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快递业使制造、销售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据测算,2002年快
递业对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比率为1:3.75,如果
结果显示,72.73%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使用快递。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
告》显示:2011年,网络零售交易额超8000亿元,费潜力;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面向城乡居民生
。由此可以发现,以商务快件为主的传统快
递服务已经扩展到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服务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化和对电子商务的重视,分销和消费扁平化,既降低消费成本,又提高制造和
以此推算,2011年我国快递业拉动了3750亿元的经济增长规模。
(一)快递业是生产与生产、生产与消费的纽带生产、流通、消费三者之间关系紧密,流通连接生产与生产、生产与消费,流通效率对提高生产效率和消费水平具有重大的作用。一方面,流通连接生产与生产,高效的流通能大幅度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产品积压,提高企业之间的交易效率,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刺激投资需求。另一方面,流通连接生产与消费,高效的流通能顺利、快速、经济地实现消费品从企业到消费者,从而刺激消费需求,而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动力,进一步地刺
我国快递市场既包括国际业务的高端市场,也包括国内同城和国内异地快递等中低端市场,不同的业务和市场需要各种不同素质的人才,从高度专业化的机场工作人员、海关人员和经理人到普通的运输司机、收件员、分拣员和投递员等,可以给不同素质和
资历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国家邮政局有关数据显示,激投资需求。快递业是高效率的物流业,对于刺激内2010年快递业从业人员54.2万人,同比增长35%,需具有重大作用。远远高于全国同期城镇就业总人数1.5%的增长率,在第三产业中属于高速增长行业;2011年快递业从业人数超过70万人,同比增长29.2%;2012年快递业从业人员超过80万人,同比增长14.1%以上。据测算,我国快递业及相关产业创造了200万~300万个就业机会。
二、快递业刺激内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扩大消费
任何一个社会或国家都有众多的产业、部门和企业,这些产业、部门和企业又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们之间相互供应产品,用于生产和生活。它们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形成极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快递业连接社会生产的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维系这些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对提高整个社会的交易效率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在商品流通领域,将大幅压缩流通环节,实现从工厂生产到客户销售的扁平化。快递
业提供时效特快的“门到门”的递送服务,为实现流通结构的扁平化提供重要支撑。
(二)快递业发展促进社会化分工
快递网络的主体是由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体系。一个机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提高要素和整体网络的收益。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不断消除,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活动愈加活跃,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趋于高效率和快节奏,时间价值越来越重要,大量的样品、单证、商务函件、资料的快速传递需求,为函件快递业者提供了大量的货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高科技企业的大量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货值却很高,占用流动资金很大,快速递送能将这些产品尽快送给客户,并提供良好的包装、仓储、报关物流服务,满足了企业的需要,实现了最大可能的社会化分工,因此带来了巨大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和专业化分工经济。
三、快递业服务生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
“十二五”期间,我国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加快。《“十二五”综合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便捷、高通运输体系规划》
。在国家制定的关于服务业、电子商效快递服务”
务、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推动发展改革的重大政策中,快递服务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制定了针对性的措施。
现代制造企业对方便、快捷、高速的物质和信息交流的需求更为强烈。快递业与制造业加强深入合作,结成战略合作与联盟关系,相互融合和联动,将成为两大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两大产业联动发展,不仅对制造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也可以推动快递业本身服务水平提高前提条件
社会生产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连续性,伴随着连续不断“再生产之流”始终的就是快递,而且现代社会生产的总体效率和效益已主要不是依赖生产过程本身,而是依赖于与生产过程相伴的快递的有效性、准时性和合理性。因此,快递是社会再生产不断地有效进行、有效地创造社会财富的前提条件。
B2B模式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需要高效及时
(JustInTime)的快递业支撑得以实现,否则企业的高效生产将无法进行。从很大程度上看,快递业是社会生产的第三利润源泉。
(二)快递业有效减少企业库存成本
快递高效及时地为企业提供材料与零部件,能有效地减少企业的库存成本;不仅如此,快递企业为生业购买能力,提高企业的交货能力和生产能力,减少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库存成本。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2009年对北美、欧洲、拉美、亚洲的94个国家的公司调查表明,次日送达对生产至关重要。一半的受访公司表示因其库存维持在最少程度,故零部件的次日送达十分重要。2/3的公司表示,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它们需要零配件的紧急递送
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还可以放大要素的功能,产企业提供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能有效地降低企
调查结果和大量实例表明,世界各地的公司维持最小库存的做法日益盛行,所以对快递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公司只是维持关键配件的少量库存,同时要求供货商在生产开始后及时递送所需配件。快递帮助公司最大限度减少库存成本
(三)快递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企业不仅使用快递向客户递送产品,也通过快递提高生产效率。调查及实例研究表明,许多企业都经常或偶尔要求供货商用快递运送零配件,很多企业还使用快递向自己的生产部门递送配件。根据全球资讯管理公司的报告,快递帮助这些企业减少了3%-5%的供货成本[5]。
企业只需一个电话,就能获得快递企业的“门到门”的一条龙服务。优质的快递服务使企业拥有了最大化企业生产效率的机会。同时,快递服务有助于减少生产成本,减少仓储费用,使得企业拥有了采取注入订单生产模式的高效率生产组织模式;此外,由于快递服务可以使得中小规模企业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快速的运输服务,为这些企业创造了参与国际贸易的基础。
(四)快递业发展可促成新产业形态的产生并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升级演化,劳动密集型化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
在发达国家中,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60%以上,美国更是达到了70%
(一)快递业是社会生产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
。服务业之所以发展到
如此规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像快递业这样的新型服务业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快递业的发展促进了传统邮政业和传统运输业的改革。传统的邮政业和运输业无法满足社会对文件、样品等快速、便捷投递的特殊要求,因此,快递业大量分流和替代了这两个行业的传统业务,并且加快了邮政系统的改革和提高效率的进程。其次,快递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竞争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企业技术装备和增值服务能力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场三个不同层次,即国际快递、国内异地快递和国内同城快递,各层次服务提供商都具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发展势头良好。
快递是对分散的货物流动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以及先进的信息网具有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高度化等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物流体系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快递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现代快递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使先进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快递业全天候高效地服务于生产和消费,对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就业(上接第43页)
参考文献: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快递业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加速器,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参考文献:
[1]国家邮政局.2011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EB/OL].http://www.spb.gov.cn/folder92/2-07-.html,.
[2]OxfordEconomics.TheImpactoftheExpressDeliveryIndustryontheGlobalEconomy[EB/OL].ht-tp://wenku.
7e9dd5a6878f.html,.
[3]ShangyaoYan,Chun-HungLai,Chia-HungChen.Ashort-termflightschedulingmodelforinterna-portManagement,2005,(11):368–374.
[4]J],达瓦.快递业发展十大趋势[信息与电脑.(1):50-52.2012,
[5]刘玉瀛,刘彦平.快递物流市场分析:欧洲的J].现代管理科学,2011,(1):103-105.发展和经验[
(编辑校对:段钢
2009(3):56-65.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0]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
J].JournalofAirTrans-络进行协调和管理。现代物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tionalexpresspackagedelivery[
[1]Bayon,J.R..BusinessServiceFirms,Service
ApaceandtheManagementofChange[J].Entrepreneur-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93-111.析[J].世界经济,2007(8):52-62.shipandRegionalDevelopment,
[2]——日美产业比较[M].并木信义.瑕瑜互见—1990年中译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7):99-105.2011(6):56-62.财贸经济,
J].中国流通经济,2012(7):26-31.业比较分析[
J].中国流通经济,2011(08):27-30.相关建议[
.中国流通经济,2010产资料流通又好又快发展[J](11):15-18.
[8]“蓝海战略”[J].丁俊发.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2007年(07):4-5.铁路采购与物流,
[9]冯泰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介变量[J].数量影响—
(编辑校对:韦群跃)
[11]Stigler,G.J..TheDivisionofLaborisLimitedJ].JournaleofPoliticalEcon-bytheExtentoftheMarket[
[12]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13]M].经济科李陈华.流通企业规模效率研究[[14]Rivera-Batiz,L..IncreasingReturns,Monop-J].RegionalScienceandUrbansumptionandProduction[
[15]——体制与运行[M].纪宝成等.商品流通论—-17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J].财贸经济,2006(10):12-22.及其影响[
[3]):185-193.王晓东.论我国工业品批发体系重构与完善omy,
[4]J].[M].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中文版:287-290.谢莉娟.论当前批发体系萎缩的实证涵义[[5].姚瑶,左斌.2011世界500强生产资料流通企学出版社,
[6]王丹.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税收政策现状及olisticCompetitionandAgglomerationEconomicsinCon-[7]):125-153.何黎明.把握发展趋势创新流通模式实现生Economics,
《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2期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分析吴昊,谭克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摘要:本文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快递业全天候高效地服务于生产和消费,对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就业具有…
《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2期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分析吴昊,谭克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摘要:本文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快递业全天候高效地服务于生产和消费,对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就业具有…
《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2期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分析吴昊,谭克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摘要:本文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快递业全天候高效地服务于生产和消费,对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就业具有…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你现在的位置:> >
论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会计城 | 日
来源 : 互联网
摘要:本文从产业分类的角度,重新界定了现代物流产业的概念与主体。通过对现代物流产业领域发展特征及趋势的分析,揭示了现代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确现代物流产业的社会地位,从理论上阐述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关键词:物
  摘要:本文从产业分类的角度,重新界定了现代物流产业的概念与主体。通过对现代物流产业领域发展特征及趋势的分析,揭示了现代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确现代物流产业的社会地位,从理论上阐述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物流产业;贡献率;产业地位
  一、现代物流产业的界定分析
&&&&物流产业的概念国内外并不统一,就连国际上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要界定物流产业的涵义,首先要界定清楚物流的概念。物流对我们物流产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言,对其理念和精髓的把握并不十分透彻。在中国物流领域,通常认为“物流”(logistics)即是相关的物资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移动。涉及运输、仓储等层次的活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与反向流动及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显然,西方发达国家对物流的认识已达到极高的水平,已提升至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新境界。说明物流活动以运筹学为理论基础,是一个极其复杂但又有较高的科学与管理技术含量的一种营利性活动。由此,我们可以依此类推,产业(industry)原是指生成一组密切替代的同类商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这一企业集合面对着相同的买者和卖者集合。物流产业部门从事的有关商品或服务的高效率与高效益流动,其职能活动日趋社会化、市场化及组织化,因此愈来愈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门类。故我们将物流产业定义为:物流产业是指专门从事将商品或服务由起始地到消费地发生空间位移,对其进行高效率与高效益流动及储存为经营(活动)内容的营利性事业组织的集群。显然它是流通产业的子集,但又是从流通产业中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和商品实体的移动的传统部门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这就是所谓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也就是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中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它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国内贸易业、对外贸易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及仓储业等。物流产业是集交通运输、通讯、物资供应、仓储保管等产业的部分职能于一身的新兴产业部门,且绝非是各职能的简单加总,而是将上述产业社会职能依照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的发展规律,并以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为前提,浓缩形成一个崭新的致力于提高社会总体效率和效益的产业部门。
  二、物流产业发展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产业是在传统物流活动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物流实践的不断总结、社会物流资源的全方位整合,以及伴随着其发展过程中物流管理与物流科学技术的日臻完善,并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相吻合的条件下产生的。作为一个对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联动性极强的产业,它不仅成为各产业部门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而且业已成为物流实践活动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标志。具体说来,物流产业主要有如下的特征:
  1、对相关产业及部门物流资源的整合性
  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物流产业是从流通产业中游离出的一个新兴产业部门,是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的结果,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由以往的物流活动内部化,逐步转变为物流活动的外部化和社会化,这一切均是从社会总效益、总成本、总流通费用的角度出发,力求降低流通成本、交易成本及减少流通环节。就产业组织个体而言,企业物流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客观环境迫切需要有一个专业化的物流产业群体,其发展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的阶段,建立起一个无形的物流平台,为社会及企业提供“中间服务”,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在社会环境的孕育下,逐步诞生出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物流产业。因此,物流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资源整合的基础之上,将社会较为零散的物流资源进行重组与整合,作为回报向社会各产业部门提供具有个性化、差异化、标准化的物流服务。
  2、现代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具有高耦合性
  物流产业和国民经济中产业部门之间的高度耦合,主要体现在物流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是随着社会对物流活动的大量需求而形成的新型产业部门;社会呼唤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企业物流职能的外部化,需要物流产业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其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部门(第一、二、三次产业)及组织;物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对立面,及物流产业的职能得以发挥和满足物流服务需求得以解决,避免造成物流“瓶颈”而使社会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以达到货畅其流。从社会分工与交易的理论角度出发,在其他投入要素日臻完善的今天,物流这条“短腿”始终成为制约着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的因素。按照社会技术进步的一般历史规律,生产领域的技术创新往往先于并较多地运用于流通领域,重大的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也在生产过程中迅速得以实现,然后逐渐影响流通领域。不言而喻,现代物流产业的诞生,它是随着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及其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客观上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发达的物流产业部门。
  3、行业壁垒的相对坚固性
  物流产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产业的社会职能,以高效化的物流活动推助和影响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物流产业作为全社会的“后勤”服务部门,所发挥的社会职能是其它产业部门无法替代的,即便是传统的物流部门其社会职能过于单一且被人为地分化为运输产业、仓储保管业、流通加工业、包装业等,从其产业及组织的社会经济地位来看,也是依附于流通产业部门中。而现代物流产业则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网络技术、信息系统、运筹管理、系统工程等大量技术与手段的应用作为技术投入,相配套的硬件物流设施与设备和资金的投入,在进行科学合理的物流规划和设计中,对物流知识与管理技术的投入,以及对大量人力资本的投入,使该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极高的属性,且随着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产业组织的出现,更使这种知识与技术含量急剧加大。显而易见,物流产业中行业壁垒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成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构成对新进入者的障碍,同时也是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行业内优胜劣汰的关键要素。因此,物流产业部门中行业壁垒的坚固性,是由现代物流的管理、技术、人力资源储备及其他相关手段与核心技术所决定的。
[获取更多干货,请关注会计部落微信公众号]
你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