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农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租赁合同是否有效的案例

改变土地用途的租赁合同被判无效应否退还租金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吕祝华 王月
  甲葡萄园艺场依法拥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该土地的用途为各类果树苗木。日,甲葡萄园艺场与乙化工厂签订协议约定将土地租给乙化工厂使用,租期为十年,每年租金7000元。乙化工厂于租期内给付过租金14000元,之后就一直拖欠租金。现因纠纷乙化工厂诉至法院请求确认双方之间签订的租用协议无效并要求甲葡萄园艺场返还其已交付的租金。
  原告认为:其与被告甲葡萄园艺场签订协议书违反《土地土地管理法》关于土地用途的规定,属违法行为,既属违法行为,则应按合同法第58条规定,宣告合同自始无效,原告方已经返还土地了,被告取得的财产亦应予返还。
  被告辩称,签订合同系双方意思表示自愿一致行为,且本葡萄园艺场亦将土地实际交付给原告使用,原告签订该协议亦属过错行为,不同意退还租金。
  最终,法院判决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协议书》无效,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对于本起案件,双方当事人对违反《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所签订的协议无效没有异议,但双方均对原告已给付给被告的14000元租金是否应当返还产生争议。即合同法第58条中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如何理解和适用?
  讨论中,因对该协议无效行为应当依据何种原则、遵从何种法律精神及对合同法第58条规定的理解不同,本案亦产生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应严格适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原被告双方在明知未经批准该农用地转变成非农用地的情况下签订土地租用协议,合同自始无效,被告不仅得不到原合同中规定的土地租金,还要将已收取的租金退还原告,这是合同法规定的返还原则,符合被告不得基于恶意行为得利的原则。
  第二种意见认为,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应审查合同法规定的返还财产的合法性与现实性。首先,本案不具返还租金的合法性,原告为恶意租用该土地且使用行为,原告诉求不合法。其次,本案也不具返还租金的现实性,土地租赁合同的连续性给付特征,决定了其已经履行的部分具有不可消灭的性质,况且原告也因原合同的履行获得了占有的收益。完全恢复原状已经不可能,已交付租金的返还操作性也很难,不予返还已经交付的租金,更加符合法律规定的意愿和公平合理的原则,故原告要求返还已交付租金的诉求不予支持。
  笔者赞成第二种意见,即裁判观点,具体理由为:
  一、合同无效设立的宗旨是什么
  从设定合同无效制度的目的出发,认定合同无效是为了防止因为无效合同的履行给国家、社会以及第三人利益带来损失,而防控危害时所引起的救济。而返还财产只是救济的一种,并不是惩罚性的制裁,不能机械的理解返还财产是无效合同的一般原则,当合同标的物性质决定了其不能返还时,则此时不能适用返还财产,仅因维护一方当事人的利益而适用返还财产,达不到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作用。在本案中合同确认无效的情况下,再采用被告葡萄园艺场返还已交付的租金则显然是不现实也是不公正的。
  二、合同法及民法通则对当事人的恶意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最基本的立法精神,即行为人不得从自身的恶意行为中获利。从预防不法分子利用无效合同进行恶意诉讼、恶意抗辩的情况来看。当事人明知自己签订无效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现客观情况对己不利,主动到法院申请确认合同无效,要求返还财产。如果支持返还已交付的租金则满足了不法分子的请求,其不但没有因此承担合同无效的不利后果,反而可以由此获益。这样一来就存在着鼓励、放纵当事人签订无效合同的风险,不仅有损交易公平、诚信原则,扰乱市场的交易秩序,交易安全亦得不到保障。本案中,原告乙化工厂要求返还租金的诉讼请求无法律依据,如支持亦违反法律精神。
  三、合同无效财产应当予以返还的情形及条件?被告的14000元租金是否具有逆转性及可返还性
  从土地租赁合同的连续性给付特征来看,决定了其已经履行的部分具有不可消灭的性质,并不能简单地“各自返还”和“恢复原状”,已经产生了一种无法逆转的事实状态,因此只能予以保留。如果已经全部或部分履行的租赁合同被确认无效,则由于承租人不可能向出租人返还其对租赁物已享受的使用之利,从而必然排除了合同无效溯及力的适用。即便支持已给付租金的返还,使用土地一方也应当支付相当于租金的“土地使用费”,双方就会因此陷于循环诉讼当中,造成当事人的累讼和司法资源的浪费。此时,合同无效只能及于未来,返还财产必然受到限制,否则,将导致承租人无代价地获得对租赁物使用的不公平结果。因此,出租人仍应保留其已获得的租金,承租人应返还租赁物而无权就租金请求返还,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请求返还财产时,法律并非一刀切,而应依据无效合同的性质、标的等因素对返还财产给予一定的限制,公正合理地处理无效合同纠纷。
  四、基于违法合同无效处理与基于合法合同解除处理的区别
  无效合同应当恢复到违法前的状态,双方将依照合同从对方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不支持获利,这是法律最低的保护形式。而合同解除是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通常多数非连续性合同的解除有溯及力,而多数继续性合同的解除无溯及力。若本案系合法合同被解除,则被告葡萄园艺场不仅不需要将已经交付的租金交还给原告,原告还应当将未交付的资金偿还给被告。但是本案系违法合同无效,不得依据违法行为获利,不能依据合同解除的处理办法来进行。
  五、被告违法出租土地的行为该如何惩罚
  从民事法律关系的角度看,即合同无效,未交付的租金无法取得,不得基于该违法签订协议的行为获利。从行政法律关系的角度看,可以依据《土地管理法》,由土地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但是从实施的现状来看,土管部门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欠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只是通过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等方式,对农村集体用地的用途进行安排,以维持正常交易秩序的公共管理,并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监督和管理。为了更好的将土地管理的立法精神落到实处,在土管部门还未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的情况下,被告葡萄园艺场不予返还已经交付的租金更符合现状要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牟菲菲
相关新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解放思想...&&nbsp与村委会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是否有效
&农村土地租赁合同的效力,关键取决于土地的性质及相关规划。&
20101029125201012120151130240,000
240,000123“”23“”103020113812240,000137,4381
A200854262008612013530189,000200852910431189,0002362,839.68337850102008611010465,000501078&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关于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关于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中央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决定,是市委、市政府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上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出的重大部署。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本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就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三农”工作,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加快农村改革发展,需要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创新。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推进农村改革创新的有效手段,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本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流转的潜力很大。一方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总量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上的双轨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粗放低效、闲置浪费现象比较普遍,资产价值没有真正体现。
  (三)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利于实施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有利于促进新城和村镇建设,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显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有利于盘活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使用,增加土地流量,严格保护耕地。
  二、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九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总体目标,依托上海特大城市的综合优势,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要求,加强政策创新,全面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模式。坚持“规划先行、全面探索、分类指导”,实行统一规则、统一平台和统一监管,通过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稳步推进,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五)基本原则。一是总量控制。严格按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和耕地总量平衡的要求,强化流转的计划管理,合理确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供应的规模、结构和时序。二是有偿使用。除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性用地、农民在规定标准内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等情况外,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全面实行有偿使用,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三是同地同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交易方式、交易价格、使用期限等方面,与国有土地享有同样权利,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四是保障权益。合理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充分尊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流转意愿,流转收益主要用于发展经济和提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社会保障水平,注重保护其长远利益和生计。在征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时,按照法律规定,对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进行补偿。
  三、确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范围和内容
  (六)划定流转范围。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原则上均可流转。
  (七)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途。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用于工业、商业、旅游业、服务业等经营性项目。禁止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商品住宅开发建设。国家和本市基础设施、公共管理和服务设施等公益性项目建设需要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依法征收为国有后使用。
  (八)规范使用权流转。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代表同意,符合规划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通过租赁、出让等方式进行流转;各类用地的使用期限最高不超过同类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最高年限;政府参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建立最低限价制度。土地使用者依法有偿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通过转让、转租等形式进行流转。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抵押。
  (九)探索指标流转。通过土地整治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并加以保护利用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在满足整治区内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后,可以在全市范围内流转。
  (十)建设流转平台。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国有土地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增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的服务、管理功能,建立城乡统一的上海市土地交易中心,探索国有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两种产权、同一市场、统一管理”的新途径。
  四、做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基础工作
  (十一)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权属。农村集体土地原则上以村为单位,确权给村农民集体所有,并在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属于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登记时予以载明。市、区县两级土地管理部门设立负责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机构,从事土地登记具体工作。各镇(乡)规划和土地管理所负责做好基础调查工作。
  (十二)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坚持“先规划、后流转”的原则,通过规划,明确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等。积极吸收公众和村民参与规划编制,村庄规划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以切实保护村民利益。鼓励宅基地、乡镇企业等向规划点集中。
  五、完善流转收益分配使用制度
  (十三)合理设定收益分配方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或指标流转取得的收益,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社会保障和发展生产等。土地使用者以转让、转租等方式依法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发生增值的,应当向政府缴纳一定比例的增值收益。
  (十四)加强对收益分配使用的监管。设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资金专户,建立以镇(乡)为单位的财务监管体系,每年对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收益的分配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向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开。
  六、切实加强领导
  (十五)明确工作重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近阶段,要搞好各项基础准备和动员宣传,选择部分镇村进行局部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逐步铺开。相关试点区县和镇(乡)政府要周密部署,认真准备,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实施办法,组织落实各项试点工作。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二○一○年一月三日
已投稿到:以一则案例浅析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房屋合同效力问题
[]――() / 已阅10185次
以一则案例浅析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房屋合同效力问题
一、基本案情
单某系新疆某县城镇居民,5年前,从某乡某村村民李某处购得一幢位于该村的老宅基地房屋(带院)。房款付清、房屋交付并经装修后,单某就从山东老家将其父母接来并入住该房屋,一直至今。2014年6月,单某突然接到李某通过邮局寄来的一封EMS快递件,这份快递件打破了单某及其父母平静安宁的生活。原来李某欲起诉单某,要求确认双方当初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并要求单某将该房屋院落还给李某。单某对此不能接受,无法容忍李某的反悔与忘义,故来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
二、主要问题
5年前单某与李某签订的宅基地房屋买卖协议是否有效?
关于这个问题,学界和实务界争议颇大,各地法院在处理上也不尽相同。现予以具体分析:
1.学界主流观点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关于这一问题,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城镇居民不能购买农村宅基地房屋,其主要理由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日实施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国办发[1999]39号)第二条也进一步指出:“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再次强调,“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通知》(国办发[2007]71号),指出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由于房屋买卖必然涉及宅基地买卖,而宅基地买卖是我国法律法规所禁止的,因此,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房屋的买卖合同因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认定为无效。
2.最高人民法院的观点
关于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目前态度也不明确,在其内部,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1)有限肯定说。《最高人民法院专家法官阐释民商裁决疑难问题(续)》(吴庆宝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不支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等。但是,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批准,经卖房人同意签订买卖合同的,只要实际居住占有、付清价款的,应当认定为合同有效。但未经集体组织同意,至产生纠纷时并未办理实际交接的,其效力另当别论。不过从长远眼光看问题,如果购买农村土地使用权,购买农民居住用房,有利于扩大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个人增收、创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有效,并加以支持。(2)否定说。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通知》(法发[2008]36号)指出,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促进宅基地制度的严格管理与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承载着广大农民居者有其屋的社会功能,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相关国家政策的宅基地转让行为,以及其他变相导致农民丧失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为,应依法确认无效。
3.地方司法实务观点
在地方实务中,主要存在三种做法。
以学界主流观点的理由为基础,根据国家政策,认为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购买农村宅基地或房屋而与农民所订立的买卖合同应当认定无效。这也是地方多数法院比较一致的做法。
(2)折中论,即以认定无效为原则,以认定有效为例外
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农村私有房屋买卖纠纷合同效力认定及处理原则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京高法发[号)指出,与会人员多数意见认为,农村私有房屋买卖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主要理由是:首先,房屋买卖必然涉及宅基地买卖,而宅基地买卖是我国法律、法规所禁止的。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国务院办公厅199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国家土地管理局[1990]国土函字第97号《关于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具体应用问题请示的答复》也明确规定:原宅基地使用者未经依法批准通过他人出资翻建房屋,给出资者使用,并从中牟利或获取房屋产权,是属“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违法行为之一。其次,宅基地使用权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与特定的身份关系相联系,不允许转让。目前农村私房买卖中买房人名义上是买房,实际上是买地,在房地一体的格局下,处分房屋的同时也处分了宅基地,损害了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是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第三,目前,农村房屋买卖无法办理产权证书变更登记,故买卖虽完成,但买受人无法获得所有权人的保护。第四,认定买卖合同有效不利于保护出卖人的利益,在许多案件中,出卖人相对处于弱者的地位,其要求返还私有房屋的要求更关涉到其生存权益。
与会者同时认为,此类合同的效力以认定无效为原则,以认定有效为例外,如买卖双方都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经过了宅基地审批手续的,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审理的宋庄“画家村”农村房屋买卖纠纷案以及其他相类似案件的终审判决均以上述理由为依据,认定该等买卖合同无效。但该等判决也综合权衡了买卖双方的利益。首先,全面考虑了合同无效对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尤其是出卖人因土地升值或拆迁、补偿所获利益,以及买受人因房屋现值和原买卖价格的差异造成的损失;其次,对于买受人已经翻建、扩建房屋的情况,应对其添附价值进行补偿;再次,判决返还、腾退房屋同时注意妥善安置房屋买受人,为其留出合理的腾退时间,避免单纯判决腾退房屋给当事人带来的消极影响。
《大连晚报》日B2版《城里人当年买农村房该返还吗?》对该等买卖合同持肯定态度。本案中,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涉案房屋买卖合同时间是2002年,契约签订当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有关规定,而该规定只是对农村村民宅基地的拥有数量、面积及取得方式等作出了规定,而对城镇居民可否购买农村住房则未涉及。即是说,协议签订时,国家尚未对城镇居民购买农村住房作出禁止性规定,双方当事人买卖房屋的行为并不违法。虽然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其中有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的规定,但该通知非国家颁布的法律或行政法规,且下发时间在涉案协议签订5年以后,故协议签订时并不违法。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协议签订当时,涉案土地性质为集体所有,时至今日,该土地已经被国家征收,由此,涉案协议的签订触犯国家有关农村宅基地政策的事实已经不存在,原告王某是为了获取因动迁可获得的利益而否认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此举有违诚实信用原则,故不能予以支持。
4.笔者意见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十一条规定,“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第二十一条进一步规定,“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根据《决定》精神,应该说,农村房屋及其宅基地向城镇居民转让,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支付合理对价,是可以允许的。可以预见,上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该等转让合同的限制将逐渐取消。
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出台前,在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下,实务中,对于该等买卖合同的处理,采用北京法院的“折中论”是相对合理的,既不违背现有的国家政策规定,又可以综合权衡买卖双方的利益,以彰显诚实信用这一民法上的“帝王”原则。据此,在审判实践中,作出农村宅基地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后,如何认定当事人信赖利益的范围就成为问题的关键。目前国内各学说关于信赖利益的范围,都认为应包括两个部分,即所受损失和所失利益。其中,所受损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准备缔约的费用,诸如考察费、差旅费、住宿费、餐饮费等;第二,缔约费用,包括交通费、通讯费等;第三,已付款项的法定利息;第四,提供担保所受损失;第五,添附价值的损失等。所谓所失利益,又称消极的损害,从与损害发生的原因事实的角度讲,系指如果没有原因事实即能取得的利益。以本案为例,房价涨了,李某基于巨大的利益否定原合同效力并要求单某返还房屋,此时单某是否可以请求李某赔偿房屋差价呢?笔者以为,这种情形中的房屋差价就是单某所失利益,单某完全可以主张李某赔偿房屋差价,以弥补其受到的损失。
最后,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房屋的合同,应认定为有效:
(1)出卖人将宅基地上所建房屋卖与城镇居民前或同时,该房屋所占宅基地因征收已转化为国有土地,原为农民身份的出卖人已经转为城镇居民,则宅基地的性质已经发生转变的。
(2)城镇居民购买农村的私有房屋后,如果所买卖的房屋已经有批准权的机关批准和当地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办理了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产权变动手续,并取得合法权属证书的,可以认定买卖合同有效。
(3)城镇居民购买房屋后,已将户口迁入房屋所在地,申请加入当地集体经济组织,转为农民身份的,可以认定买卖合同有效。
(4)买受人、协议签字人虽然为城镇居民身份,但其配偶或父母、子女为购买房屋所在地集体组织成员,且在购买房屋时系家庭成员共同出资,亦为共同居住的,村集体组织同意其买卖合同内容的,可以认定为家庭共同购房,买卖合同有效。
(5)在日《土地管理法》修订之前,农村村民将房屋转让给回乡落户的干部、职工、退伍军人以及华侨、港澳台胞的,应当认定买卖合同有效。
(6)对同一房屋经过多次买卖、转让的效力,可以依据最后一手买受人的身份和交易情况,结合上述原则进行判断认定。
(7)城镇居民购买的小产权房,已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小产权房所在小区办理了相关征用和出让、规划、施工验收,补交土地出让金、交易税费等,依法完善了商品房出售合法化手续的,可以认定买卖合同有效,由合同当事人合理承担有关土地出让金、交易税费等费用。
【作者简介】总共2页  1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网友评论&&&&&&&
《法律图书馆》公众微信
关注《法律图书馆》网站公众微信号,即可每日获取最新的法规法规,法治动态等法律专业信息。
关注方法: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law-lib
凡购《新法规速递》安卓手机版服务三年,赠预装法规软件的最新款七寸平板电脑一台。购一年服务者,另有U盘赠送。
软件可以在线全文检索法规50万件,离线查看本地法规3万件,还可以实时下载新的法规到本地。
软件有免费版可
&软件收录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及地方性法规约13万件。“云检索”功能,可以在线全文检索、浏览50万件法规,可下载收藏浏览过的法规。2015年推出免安装绿色版
软件可以免费,但未注册用户不提供更新和在线检索服务。
&&&收录1949年至今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事务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英文法律、英文行政法规、英文地方性法规;各地裁判文书、仲裁裁决、合同范本、法律文书、立法草案、法规释义、参考文件等信息;数据库记录近60万件,每天增加法规数百件。
提供数十种组合检索方式,并有自定义首页,收藏法规,保存浏览检索记录等多种个性化功能。
系新法规速递软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兼具数据本地化及云端查询功能,使用本软件将与您的手持终端完美结合为一部掌上法律宝典。
本软件适合安装在使用苹果系统的智能手机上或平板电脑上(iPhone或Ipad)。可以在线全文检索法规50万件,离线查看本地法规3万件,还可以实时下载新的法规到本地。软件有可在Apple Store下载使用。
使用4G的U盘,方便您将法规数据库随身携带,在不同的电脑上方便使用。同时也可以当作普通U盘使用,复制拷贝文件。软件功能和完全相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