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白酒塑化剂新标准事件对白酒行业发展积极的意义

塑化剂事件对白酒行业发展积极的意义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国家相关部门对此也能够形成客观、合理的看法和应对举措,基于此,塑化剂事件对白酒行业造成的影响,笔者认为不是一次灾难,而是一场“风波”,甚至是一场利大于弊的“清醒剂”。如何在这场“风波”中把握机遇、加速发展是白酒企业应该思考的重点。当年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奶业遭受重创,伊利、蒙牛等企业造成的财务亏损都是销售规模的10%左右,同时销量和市场份额当年都在显著下滑,而对于不含有三聚氰胺的三元、飞鹤极大利好,但事隔几年后的今天,伊利、蒙牛的地位依然坚固,三元、飞鹤依然没有形成气候。当时伊利采取了极为正确的公关策略,甚至这种策略转化了公司的商业模式,并进一步奠定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除去快速改进自己的工艺和上游供应链模式以提升产品质量外,伊利将更多的资源聚焦到和消费者的沟通上,比如通过同步视频让消费者可以在网上看到伊利的奶源现场、大规模邀请消费者到企业参观、用更高的产品标准向消费者进行承诺等等,这些做法不仅有效改善了消费者对于伊利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让伊利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和重视在资源和能力上得到固化,两年后回到常规轨道上的伊利一鼓作气,销量再创新高。中国的白酒企业在过去“黄金十年”发展经历了大跃进,不可避免滋生了企业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高速成长的背后反而对消费者越来越不尊重了。塑化剂的风波可能会对白酒消费者产品一定程度的消费抑制,对白酒企业敲了警钟,在安全事件的危局中是企业进行反思的良机,如果有更多的白酒企业能够因此回归到“做出好产品、尊重消费者”的常识上来,今天出现的塑化剂,未尝不是带给白酒行业的“及时雨”。基于以上,笔者对白酒企业给出的建议是:1、彻底自检,杜绝塑化剂超标出现;2、内部整顿、统一思想,在机制、流程、考核上将“生产优质稳定产品”的能力固化下来;3、对外资源配置上倾斜和消费者的沟通力度与方式,建立以消费需求导向的品牌推广模式和渠道操作模式;4、有实力的企业加快构建产业链条和平台生态,把控源头,保证质量;5、树立社会公益理念,以更大的视野和胸怀规划企业的未来方向。白酒企业若能借此契机正心诚意、发自内心、彻底改进,白酒行业未来的光辉与繁荣将值得期待。
推荐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大豫网官博
随手拍身边事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河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PE淡看塑化剂风波 联想称酒业布局不受影响
塑化剂风波对白酒行业的影响远未结束,资本市场也频频遭遇打击。近年,在部分企业IPO受阻,中概股依然处于“寒冬”的情况下,白酒行业高额的利润回报一直受到PE的青睐。面对塑化剂黑天鹅事件,对那些早已布局或即将投资酒业的PE来说,到底影响如何呢?“塑化剂仅是短期扰动因素,完全不受影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塑化剂事件是否影响酒业发展的采访时,一位联想控股酒业(筹)高层如是称,虽然白酒行业遭遇突然冲击,但不会影响联想酒业的布局。塑化剂长期影响有限“塑化剂风波对白酒行业的影响是长期还是短期?受冲击的是整个行业还是部分企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PE投资人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PE的投资周期一般长达数年,从目前来看,塑化剂只是短期扰动因素。在众多投资白酒行业的资本中,联想控股是最为积极的公司之一。近年来,联想控股加速布局酒业版图。据联想酒业控股公司 (筹)官网显示,2011年7月,控股湖南武陵酒公司;当年10月,全资收购河北乾隆醉酒业公司。未来2~3年,公司将继续加快并购步伐,持续收购优质区域性白酒品牌,并寻求全国性白酒品牌的整合机会。“塑化剂风波并不会改变联想酒业的发展规划。”一位联想酒业的内部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记者在君联资本的官网上发现,迄今为止,君联资本仅投资过一家酒厂——安徽迎驾酒业。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陈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酒业,君联资本向来谨慎投资,由于迎驾酒业已在证监会上市审核过程中,因此不便透露更多信息。但君联资本目前没有大规模投资酒业的计划,这与塑化剂风波无关。投资中国研究总监李玮栋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PE对白酒的投资在今年下半年已开始降温,已经投资的PE估计还在观望事态进展,不会马上考虑退出。一般PE与企业之间的投资协议中都会附加有对赌或回购条款,如果因塑化剂风致无法上市,PE可通过大股东回购等方式收回资金并锁定收益。反成投资洼地?有分析指出,塑化剂风波对白酒行业实际影响有限,恐慌情绪将逐步平息。但从短期来看,无疑将对整个白酒板块估值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未来白酒公司或将出现分化。其中,那些业绩增长稳定,估值有安全边际的一线白酒企业有望抵御行业周期性风险。“虽然塑化剂风波对白酒行业影响不大,但目前白酒企业估值过高,PE已经不太敢投了。”李玮栋进一步分析表示。
“白酒行业突遇塑化剂风波,对投资界来说是好事,它也使得白酒的风险及早暴露,对投资者来说,算是提早预警。以后在投资相关企业时,PE势必将加强风险调查,无论是市场方面还是技术方面。”广东股权投资协会会长詹晓峰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道。而在白酒行业专家袁野看来,此次塑化剂风波并未影响资本进入白酒行业,相反,由于部分酒厂的部分产品突然遭遇塑化剂风波,致使整合行业成为价值洼地,这对于资本来说,恰恰是前所未有的投资机会。“对大的资本玩家来说,塑化剂风波并未影响其收益,受损的只是小投资者。所以,有的大投资者正抓住时机,加快布局。比如,一家湖北的企业已成功投资了贵州的酒厂。”袁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胡群)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科技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9330条
评论7828条
评论6687条
评论5995条
评论4636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如何看待白酒中的塑化剂?
 来源: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白酒产品中塑化剂风险评估结果》,塑化剂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国人对塑化剂的认识可谓是一波三折。
  国人最初开始关注塑化剂是在2011年的台湾塑化剂(起云剂)事件发生后。当时,台湾有不法商家非法地将塑化剂冒充乳化剂,卖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而进入一些饮料中。由于乳化剂的应用相当广泛,造成了一大批饮料和食品的召回和销毁。这是一起典型的食品掺假事件,属于犯罪行为,在国内引起了较大反响。此后,DEHP和DBP等塑化剂分别被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即通常所说的“黑名单”。
  但是,塑化剂并没有就此远离人们的视线,反而跟人们拉近了距离。2012年底,我国某名牌白酒被有关媒体爆料塑化剂(DEHP、DBP)“超标”,这让人们关注的焦点再次集中在塑化剂身上。不过,当时我国并没有制定和公布白酒中塑化剂限量标准。由于媒体大肆炒作,一时间该白酒股票大跌,并波及其他名牌白酒,造成了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消费者的担心,引起白酒销量下降。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更加担心。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该白酒中所存在的较高含量的塑化剂,是从生产中使用的含有塑化剂的塑料管道、容器或其他部件中析出的,并不是人为的非法添加塑化剂。经过行业的努力,一般大企业的白酒塑化剂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虽然两次事件的焦点都是塑化剂,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两次事件的本质不一样。台湾的塑化剂事件是人为掺假,属于犯罪行为;而大陆的白酒塑化剂事件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是单纯的食品安全问题。
  卫生计生委这次公布的《白酒产品中塑化剂风险评估结果》指出,“白酒中DEHP和DBP的含量分别在5mg/kg和1mg/kg以下时,对饮酒者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这是否意味着DEHP或DBP超过这个水平,监管部门就可据此判定产品不合格,就要对产品“扣留”“下架”“召回”?
  其实,这个指标并不能作为判断白酒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卫生计生委在发布该评估结果时,还发布了《白酒产品中塑化剂风险评估结果解读》,明确指出:DEHP 5mg/kg和DBP 1mg/kg不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就是说,即使抽检时发现DEHP或DBP超过这个水平,监管部门也不能判定产品不合格。
  那公布这个风险评价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对监管部门有什么用呢?
  这个结果并非毫无意义,它对消费者和监管者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个评估结果告诉我们,不必为白酒中可能含有塑化剂而担心,只要白酒中DEHP不超过5mg/kg或DBP不超过1mg/kg,就是安全的;但是,如果经常喝DEHP超过5mg/kg或DBP超过1mg/kg的白酒,就有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经常喝白酒,过量摄入酒精的危害更加需要引起消费者重视。由于科学家在评估中采取了比较保守的估计,如果偶尔喝DEHP超过5mg/kg或DBP超过1mg/kg的白酒,并不会造成健康危害。
  其次,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如果发现白酒产品中的DEHP含量超过5mg/kg或DBP含量超过1mg/kg,就说明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污染,应该进一步调查原因,同时进行整改,直至DEHP和DBP含量降低到正常水平。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白酒本身并不是什么健康的食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因为过量酒精摄入而引起的死亡人数高达300万,对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更是难以计数。对于消费者来说,过量喝白酒对健康没有任何好处,即使不用过于担心塑化剂的风险,也不能忽视酒精对健康的坏处,更不能肆意喝白酒。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白酒产品中塑化剂风险评估结果》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广泛用于树脂、塑料、橡胶、油漆及乳化剂等产品的加工生产中,是目前塑料制品中常用的增塑剂(俗称塑化剂)。由于该类物质属于外增塑剂,易于从塑料制品中溶出,进入环境,对食品造成污染。目前,由于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DEHP和DBP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
  2012年12月以来,白酒中塑化剂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的协调下,原卫生部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根据国际通用原则和方法,依据我国居民食物消费量和主要食品中塑化剂含量数据,对成人饮酒者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根据评估结果认为,白酒中DEHP和DBP的含量分别在5mg/kg和1mg/kg以下时,对饮酒者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为防止白酒产品中塑化剂的污染,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加工器具等食品接触材料的生产,以及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和加工器具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此外,还应采取一切措施,降低白酒中DEHP和DBP的含量水平。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责任编辑:李然]
核心价值观专区
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于6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
· ·|·|·|·|
光明网版权所有如何看待塑化剂事件对白酒行业发展积极的意义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国家相关部门对此也能够形成客观、合理的看法和应对举措,基于此,塑化剂事件对白酒行业造成的影响,笔者认为不是一次灾难,而是一场“风波”,甚至是一场利大于弊的“清醒剂”。如何在这场“风波”中把握机遇、加速发展是白酒企业应该思考的重点。当年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奶业遭受重创,伊利、蒙牛等企业造成的财务亏损都是销售规模的10%左右,同时销量和市场份额当年都在显著下滑,而对于不含有三聚氰胺的三元、飞鹤极大利好,但事隔几年后的今天,伊利、蒙牛的地位依然坚固,三元、飞鹤依然没有形成气候。当时伊利采取了极为正确的公关策略,甚至这种策略转化了公司的商业模式,并进一步奠定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除去快速改进自己的工艺和上游供应链模式以提升产品质量外,伊利将更多的资源聚焦到和消费者的沟通上,比如通过同步视频让消费者可以在网上看到伊利的奶源现场、大规模邀请消费者到企业参观、用更高的产品标准向消费者进行承诺等等,这些做法不仅有效改善了消费者对于伊利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让伊利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和重视在资源和能力上得到固化,两年后回到常规轨道上的伊利一鼓作气,销量再创新高。中国的白酒企业在过去“黄金十年”发展经历了大跃进,不可避免滋生了企业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高速成长的背后反而对消费者越来越不尊重了。
  塑化剂的风波可能会对白酒消费者产品一定程度的消费抑制,对白酒企业敲了警钟,在安全事件的危局中是企业进行反思的良机,如果有更多的白酒企业能够因此回归到“做出好产品、尊重消费者”的常识上来,今天出现的塑化剂,未尝不是带给白酒行业的“及时雨”。
  基于以上,笔者对白酒企业给出的建议是:
  1、彻底自检,杜绝塑化剂超标出现;
  2、内部整顿、统一思想,在机制、流程、考核上将“生产优质稳定产品”的能力固化下来;
  3、对外资源配置上倾斜和消费者的沟通力度与方式,建立以消费需求导向的品牌推广模式和渠道操作模式;
  4、有实力的企业加快构建产业链条和平台生态,把控源头,保证质量;
  5、树立社会公益理念,以更大的视野和胸怀规划企业的未来方向。
  白酒企业若能借此契机正心诚意、发自内心、彻底改进,白酒行业未来的光辉与繁荣将值得期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