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亿的话,长城票房预测16亿要达到多少才不亏本

中国电影130亿票房究竟是大市场还是小市场?如果按照4:4:2票房分账比例,37,753家影院,每家一年才分到34万而已,净利润就更低了,为什么现在投资电影还那么热?
按照这个分账比例,一部投资过亿的,收回成本就要达到2.5亿的票房,上映就那么半个月。这是一件成本和风险非常高的事情,盈利的大片没几部,为什么现在投资电影还那么热?
【Ronan Zeng的回答(23票)】:
估计你是在大城市生活,所以你一算,这么豪华的,这么好的地段,按照你的数据一算一年就挣30万,是不是太少了?但是需要看见的是,你数据中1万家影院,都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电影院吗?很多县城还在用五六十年代的电影院,可能就一块银幕。就拿北京城中心四区电影院来看,你去看看华星和蓝岛,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不是每个影院都配有高收入的。
所以正常的算法,就是你拿身边的例子算一算。北京2011总票房13亿,按照40%分成投到100家电影院,每家平均也有600万年收入。你平时光顾的那些电影院收入还会更高。另外还有玩具、食品等其他业务收入。这么算,是不是觉得合理许多?
别忘了,中国很大,贫富差距也大,城乡差距也很大。
另外你说投资亏损的问题,我想指出一点,越是光鲜的行业,人们对于收益的期望就越低。这大概是一种心理学的现象。其他类似行业比如说投资足球俱乐部,国内鲜有赚钱的。投资者更看中的是获得的名望和exposure,而不是获利。尤其在中国,这种名望可能还能带来社会地位提升和结交更有权势的人物。除了投资,求职也是如此。我大学毕业时也面试过一些非常光鲜的行业,比如一些国际知名的公关公司和4A广告公司,这些公司每年招聘都能吸引大批名牌大学毕业生求职。但当我拿到offer时,完全无法相信自己眼睛,更无法想象面试时那些优秀的其他的candidate最终选择了去那里(当然也有人是认为这份工作确实适合自己)。后来再听说这些行业的朋友讲述他们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更是觉得难以理解。但是,这种工作却能带给你接近名利场的机会,也在某种程度吸引人们不计物质成本加入其中。
【magasa的回答(8票)】:
你这个怎么算来的?即使按你这个数学来也不对啊。
在中国,电影院分账大约能占一部片总票房的一半左右(具体如何分账,网上有很多扫盲贴,知乎上也有答案,你找找看)。
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银幕数接近10000。除了年久失修的那些,现在的电影院基本都是多厅,除下来不过一两千家而已。再加上一些零食饮料和纪念品的零售,收入还会多一些。
【李昀晟的回答(1票)】:
电影票房分成具体见
除了票房分成,零售,还有片头广告。
另问题是针对影院,而描述是针对投资制片公司,到底问什么?
个人理解,投资电影,跟风投很像,有一个挣了就全回来了
【柯振埜的回答(0票)】:
你看看华谊兄弟的招股书就明白咋回事了。从盈利来看,院线是最稳定的,所以很多影视公司都在布局下游,实现一体化。万达院线和金逸都打算上市。
【王俊的回答(1票)】:
关于影院赚钱的问题曾建楠已经说过了,我来说说为什么现在中国电影市场投资还是这么热?
1,首先这肯定跟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的,经济发展了,手里头有钱的人和企业就多了,而中国电影市场正在迅速扩大,处于上升期,这个增长率可比GDP增长率高多了。所以大量的热钱就涌入了电影市场,导致了电影投资热。
2,其次,电影投资尤其是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一般都是共同集资,就是每个人或企业都出一些,最后按出资比例分盈利,很少有人或企业单独投资一部大制作的电影,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投资的风险,因为投资者都知道,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说不定这部赔了一点,另一部就赚翻了。
3,还有一点也要提一下,同样是经济市场飞腐败和娱乐行业的腐败,导致一些老板为了洗钱或者泡MM而投资一部电影,这种情况在中国电影市场中也不难见到,因为有需求又有市场,自然水到渠成了。。。
4,最后我想说说电影盈利方面的东西,一部电影的盈利方式有很多种,尤其是现在多元化的今天,并不一定要靠票房盈利,当然一般来说还是要以票房为主的,尤其是大片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但如果单靠票房收不回成本也不要着急,海外市场发行权或者直接的买断,有时候也分海外市场的票房收入,比如好莱坞在中国的分账大片和一些批片。
但还有一些电影不依靠票房收入,或者说不以票房盈利为主的电影,这类电影一般都是一些小投资的文艺电影或者电视电影,它们靠出卖版权给电视台或者到海外获奖再卖电影的方式获得盈利,这类电影在中国也不在少数,现在还有付费电视的方式可以抽取版税。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也有很多付费的网络电视频道,比如优酷的付费电影。
此外发行DVD是以上所有电影通用的盈利手段之一
还有一些电影有衍生产品,比如一些动画电影,玩具,或者科幻电影都可以靠这些衍生产品长期盈利
【孙迪的回答(0票)】:
37,753家影院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数据明显有问题。2011年中国的总银幕数还未过万呢,按2011年日增5.5块的速度,2012年可能也就能达到12000块左右,对应的影院应该不超过2000家。再说了,投资电影是个多么好的洗钱渠道啊。
【霍克明的回答(0票)】:
我觉得电影票不如爆米花的利润高,就这样
【郭鑫的回答(0票)】:
截止到2011年,中国影院大概1900家,其中年收入过万的大概1700家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今年以来最难看的国产电影为什么能赚到2亿票房?
大明星+低成本+好莱坞式试片
&&截至昨天,《厨子戏子痞子》(下简称《厨戏痞》)票房已近2亿,而在此之前,管虎所有影片票房加起来,还不到1亿。虽然随着票房齐飞的,是一片口水,编剧宁财神甚至吐槽称《厨戏痞》是“今年以来最难看的国产电影”,但此次对于管虎来说,依然非常成功,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没期望《厨戏痞》能像《斗牛》《杀生》一样,能给他和片中演员带来奖项和口碑。他要的就是票房。
&&记者 冯泽
&&借鉴好莱坞模式
&&初剪开始就邀请观众试片
&&观众态度:这是啥玩意啊
&&1 &&为抢明星档期
&&两周写成一个剧本
&&导演态度:
&&并不以此为傲
&&北京电影制片厂大院子弟,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管虎算得上实打实的学院派。以前做戏,管虎也是纯正“学院风”,“现在做电影的大家都不太尊重了,认为挺容易就拍了,原来的话能带着人到岛上呆上一个月,做精神准备、文化准备、技术准备,基本上这是我对电影的一贯态度,我也一直是这么做事的。”
&&但《厨戏痞》不是,《厨戏痞》的产生纯属意外,“正好我们有一个电视剧(同样由黄渤、张涵予、刘烨主演的《火线三兄弟》),快拍完了,这仨演员的档期呢都给空下来了,就有这么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就觉得得紧紧抓住这个机会。”
&&要抓住黄渤、刘烨、张涵予这一个多月的档期,就得快。所以管虎快马加鞭,两周时间就整出了《厨戏痞》的剧本,“生编出来了,然后跟好几个人讨论什么的,然后剧本迅速落成,非常快。”
&&当然,两周写成一个剧本,管虎并不以此为傲,“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他觉得可以玩一次,“这次我其实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跟所有的演员我都说,咱们几个就是一帮大男孩儿,就好好做一个游戏,别觉得自己有多少经验,有什么品牌树立好了、有什么固定之规的,咱们就这么洒洒脱脱地去玩一次,我觉得人生当中需要那么一次,我也不觉得后悔,挺好玩的。”
& 不仅让明星零片酬出演,还要结成“利益共同体”
& 演员态度:电影能这么拍吗?
&&靠着“生编”的剧本,外加人情,三位金马影帝不仅一个个被管虎拿下,还被他说服以零片酬出演,拿片酬当投资,做影片的出品人。这样,整部影片的实际投资也大大地被拉低,如果按照几位主演市场行价,《厨戏痞》没有5000万很难拿下,而最终加上宣发,这部影片的实际投资没有超过3000万。
&&在好莱坞,这种演员以片酬入资的方式很盛行,汤姆·克鲁斯等一线演员参演的影片,他们一般也都是制片人,而且也会参与最后的票房分成。
&&一旦决定要拍,演员还得使出全身花活,因为这戏最后卖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自己收入。于是,管虎和三位演员边拍边讨论,从剧本到表演,四人的讨论无所不包,尤其是表演。虽然,还有一种可能是:用力过猛。
&&刘烨说其实一早就知道他们仨人表演体系不一样,“涵予是一路,很明显有他的表演体系,黄渤也是,我们三个都是做表演的,在一起一磨就知道大家不是一个体系出来的。”
&&最终他们找到了一个能够把三种表演体系熔为一炉的“钥匙”:大家都夸张一点。
&&所谓夸张,管虎说解释起来简单,就是“反着来”,“刘烨不是高吗,不是大吗,不是天天东北汉子吗?那最怂是什么样呢?他说是那样,啊好,那就来这个。”包括张涵予也是,阴阳怪气说台词,他以前从没这么干过。
&&向来搞怪的黄渤,这次也被管虎的“夸张”搞得内心忐忑不已,尤其是拍到男扮女装大跳艳舞那场戏的时候,直问导演:“电影能这么拍吗?”?当时,唰的一下,黄渤面前就多出80多台摄像机,“真的有80多台,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人手一台手机,就在那拍我。喜剧你知道,多一点就过了,我就说赶紧给我关了,如果最后没用但流出去了,我就毁了。”
&&回想起那段场景,管虎哧哧地笑。
&&3 借鉴好莱坞模式
& 初剪开始就邀请观众试片
& 观众态度:这是啥玩意啊
&&拍完,黄渤几位依然不知道这样演到底行不行。
&&为了确保票房盈利,管虎和投资方决定,借鉴好莱坞模式,邀请普通观众提前试片。从影片的初剪开始,他们就开始分批邀请观众看。该片另外一位出品人焦爱民说第一次试片的时候很多观众还不适应,“因为特效还没做完嘛,所以有时候我们只能用字幕代替,比如说一个画面里会出现‘此处有爆炸’的字样,这些观众就觉得这是啥玩意啊。”
&&不管观众适应不适应,但确实帮了管虎,之前管虎觉得观众怎么说和他怎么做其实是两回事,自己也不想屈从,但整个过程下来,他觉得观众并不像想象中那样,“他们还是挺有水准的,提的很多建议是有用的。有帮助的干吗不听呢?”
&&对于管虎来说,这个试映也是为他自己,“我其实是想真正了解一下市场是怎么回事。”
&&这条路可以赚钱但不值得高兴
&&导演最终态度:
&&好歹电影它对文化是负有责任的
&&不能光想着别人兜里那俩钱
&&这种市场化操作的直接结果是,《厨戏痞》虽然被一片口水“淹没”,但票房比管虎之前所有电影票房总和还高出一倍多。
&&但在管虎看来,《厨戏痞》票房好,并不值得多么高兴,“因为这更加证明我之前的认知正确,那就是现在的观众还不够成熟,你稍微贴近一点,他们就很买账。”
&&管虎自认其实很了解老百姓的想法,“我差不多有八年时间在做电视剧,有很多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电视剧是什么,它是站在跟老百姓打交道的第一线,是像二人转一样直接面对面的。他不喜欢,你马上就失败,没下次。那么这八年是在干吗?一是在锻炼,一是在测验自己是不是有这种叙事性,为老百姓服务的故事性。我觉得我身体里是有的。”
&&不过,《厨戏痞》在管虎眼中,至多还是一个试验而已。管虎自己内心,还是希望拍一个相对凝重、残酷、大的史诗感、民族感的这样一种电影,“同时它又是具备非常强烈的商业性的、好看、吸引你。”
&&是不是冯小刚《集结号》那样的?“比这个大,这个太小了吧。我说的大小是指格局,不是指钱啊,格局是指一个创作者的见识,透过历史你要说什么。”虽然看不上《集结号》,但管虎又很喜欢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对,必须拍这样的片子。其实套句酸词儿,内地导演不能被香港人影响太多了,好歹电影它对文化是负有责任的,不能光想着别人兜里那俩钱,对不对?”
[] [] [] []推荐到广播
61220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纯真哪儿去了)
(柴可夫斯基)
(丸山老村長)
第三方登录:请问投资2亿的话,票房要达到多少才不亏本?_电影票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73,331贴子:
请问投资2亿的话,票房要达到多少才不亏本?收藏
票牛教你如何买到热门、便宜、真实的演出门票!
为什么要5亿?
个人看法,不对勿视,2/43%=4.65,再交点税什么乱起八糟的,应该要到5亿的...
5亿不可能!3亿吧
六亿的呢。。。
5亿,但国内电影投资都吹出来的,对半2.5亿就行了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我算给你听,票房收入里固定要减掉5%的电影专项基金费,3.3%的税,剩下91.7%是分给院线,影院,发行方还有制片方。其中院线占5%,这个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一块收入,发行方的收入依照他们的发行宣传效果,分红区间在10%到15%,我们就按照最高的15%来算,这里最后还有71.7%的票房收入是归各大影院和制片方之间定的协议了,一般院线没有下限,但是有一个分成上限是最高不能高于50%,制片方有一个下限是最少也要占43%,所以4楼的那个朋友说的43%,是这么来的,但也不是固定43%。要根据协议,大部分规定里上映的第一周的分成,制片方会占很高的比例,有些甚至会达到80%,在第二周后,开始分成比例向院线倾斜,慢慢越到后面,越有利于院线,但上限最大不超过50%。这是制片方为了在一部片的上映期(现在国产片大概是一个月)内,让影院尽可能多地排片,而设定的协议规则! 所以这个影院和制片方之间分成比例,不是固定的,开始一周内,制片方的比例会高于50%,甚至达到80%,然后逐渐下降,所以按照2亿的投资来说,制片方所拿到的钱最低也有总票房的43%(因为上映前期,制片方分成比例要远高于43%,后期才逐步降低到43%,所以平均数要高于43%),如果要不亏本,我们就按照制片方拿最低的43%的票房收入来算,2亿除以43%,即4亿六千万,也就是票房只要能接近4.6亿,制片方就可以保本还赚上一笔。
如果说心花路放投资达到了1.25亿,那么票房3.75亿回本。如果买到10亿,那制片方赚多钱呢?刨除投资。净利润2亿左右。
附加告诉你们一点,影院现在也不是单靠票房可以维持经验的了,现在票房对于很多影院来说,只能保本,场地租金,员工开支,水电费,荧幕维护费,商场管理费(很多影院是在商场内还要交管理费)等等合起来每年都是很大的开销。现在影院要想艰难地生存下来,光靠票房是不够的,只能抵掉上面的大部分开支,剩下的还要靠卖品费,电影衍生产品费,广告费等来支撑。以上收入里最可观的收入是卖品和广告费。卖品费里以爆米花+可乐为最佳搭当,也是最暴利的组合,爆米花一般最贵的进口原料,一大桶也只要七到八块,但是进了影院的小卖部可以卖到20-30块不等。中桶一般是15块,小桶10块。所以这个价格可以说是翻了好几倍。可乐大杯原价只要两块到三块,进影院后价格也抬高到六块,甚至七块。所以这是绝对稳赚不赔的生意,万达影院一年光卖品就销售了3亿多,其中爆米花占了卖品总收入的71%。爆米花现在已经成了电影院的神器,除掉原材料,物流和人工成本,毛利率竟然高达66%以上,可见有多爆利了! 影院还有一个重要收入来自广告,分为映前广告和场地广告。其中映前广告是大头,也就是在影片开播前播放的广告。这块收入比场地广告更为稳定,只要电影上座率有保证,这块广告收入也相当可观!而场地广告,而相对来说,所占的收入比例要低不少,是电影院利用场地空间,腾出来所做的广告,有广告招租和冠名广告两种。 除掉以上两种收入外,电影衍生品未来也会有不错的销路,比如变形金刚的玩具或者纪念品,手册等。这些在外国是比较成熟的产业了,但在国内电影衍生品的产业还处于萌芽阶段,不过未来会成为 影院拓宽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
(制作+发行+宣传)*2.5
这是最基本的盈亏线。如果光制作就花了2亿,宣传发行起码也得花1亿吧,你不可能不吆喝就想大卖,那么总成本就是3亿,票房起码得7.5亿才能保本。国内电影,没人敢保证自己票房能有7.5亿,所以也不可能有人真投资2亿去拍一部电影,所谓亿元大作,基本都是吹牛
一七得七 二七四十八 三八妇女节 五一劳动节 六一儿童节。。。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的名字票房70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