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开的经济周期2》试读:究竟什么是经济周期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PDF 特维德 著,董裕平 译txt百度云网盘下载_西西网
西西网() 亿级数据量,互联网资源,一网打尽.
当前位置:>>>>《逃不开的经济周期》PDF 特维德 著,董裕平 译txt
分享者信息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PDF 特维德 著,董裕平 译txt
高速无密码下载地址
网盘分享链接地址
相关说明:
资源:《逃不开的经济周期》PDF 特维德 著,董裕平 译txt 相关文件均存储在百度网盘。本站为您免费提供强有力的网盘资源搜索,建议使用前选用百度杀毒 金山杀毒等杀毒工具通过后再使用。
    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的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百度云盘,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经济金融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珍藏版)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第1章 密西西比泡沫(5)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第1章 密西西比泡沫(5)
国家债务:20亿里弗尔
年财政收入: 1.45亿里弗尔
付息之前的年支出:1.42亿里弗尔
付息之前的盈余:300万里弗尔
当一个国家的债务差不多达到每年财政收入的14倍时,日子就会特别不好过。法国20亿里弗尔的债务中大部分是从大约40个私人银行家那里借来的,这些银行家也负责收税。当时的情形实在已经糟糕透顶,因为每年需要支付的债务利息就高达9 000万里弗尔,相当于利率为4.5%。如果财政盈余在付息之前就只剩区区的300万里弗尔,那你如何能支付高达9 000万里弗尔的债务利息呢?那时候,诺阿耶公爵被新任命为财政大臣顾问,他后来对当时的实际情况作了记载:
我们发现,加上王室的财产,国家的财政收入几乎被无比庞大的费用和巨额账单消耗光了。正常税收早就被提前吃完,而各种拖欠的债务还在逐年累积,各种债券、收费条例、预支摊派的名目如此繁多,把这些加总起来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
圣·西蒙大公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没人还有付款的能力,因为谁也拿不到薪金……
既然情况如此糟糕,那奥尔良大公还能干些什么呢?按照古代欧洲的传统,他可以有以下5种选择: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读书笔记
经济预测多数时候是项不可能完成之任务。所以当著名的《财经》杂志邀请谢国忠担任特约经济学家时,笔者甚至怀疑前《财经》杂志的编辑部是否踏空了房产,所以请他来不断唱空。已经不记得谢先生什么时候开始预言中国房地产要崩溃,也许是2005年?与那时相比,再看看现在的房价,恍如梦中,谢先生反复强调的“房价至少要下跌一半,赶紧卖房”的言论,不听也罢。
谢国忠直到现在似乎还不理解中国房价为何一涨再涨的根本原因。他怎么就没有看到中国这波从农村到城市,有史以来人类最大的迁移大潮?房价一涨再涨,是巨大的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反映。当然房价不可能涨到天上,需求总有一天会得到满足,那时或者之前几年就要开始回调——上涨是下跌的唯一原因。
拉斯·特维德的《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一书也提到两个学者有趣的预测故事。大萧条之前的1926年,菲利克斯·索玛瑞在维也纳大学发表演讲。一些听众觉得他所讲的内容非常怪异,因为当时的经济正处于繁荣时期,而且周围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然而,他却预言经济的繁荣景象将要以政府的破产和银行的崩溃而告终。1929年夏天,信贷银行为冯·米塞斯(哈耶克的导师)安排了一个报酬非常优厚的工作,这使他的女友欣喜若狂。但是让她更感惊奇的是,米塞斯根本不愿意接受这份诱惑。当女友问他原因时,他回答道:一场大危机即将爆发,而我不想让自己的名字与之有丝毫牵连。这两个故事应该会让某些经济学家汗颜。
经济周期的驱动力
要想预判经济周期,就必须对它的驱动力有深刻认识。如果用一台机器来象征经济,那么“货币”、“资产”、“房地产建筑”、“资本性支出”和“存货”就是它的五个活塞。有许多对资产价格在整个周期中的波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但是由于驱动周期的因素不同,研究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某一特定的周期可能是由房地产、资本性支出或者是存货的变动所支配的,或者是由这些因素的任意组合所支配;也可能是与短期以及长期利率急剧上升有关,或者也许不是这样的情况,它还可能涉及显著的财富损失,最终导致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发生。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阶段,这些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但有时候事先依然无法清楚地把它们区分开来。第一个因素“货币”,如中国的货币发行,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周期,仍难以清楚知道。
再如资产价格,它倾向于在GDP下降前就出现下跌,并且在GDP开始下降之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资产价格的变动,也即财富效益对经济波动影响可能是最大的。
现实中经济周期很难预测
人们研究经济周期的目的应该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要设法寻求避免或者克服周期的政策措施。不过,一百年来的经济发展史,人们虽然在探究经济周期方面已经走得很远,也认识到反周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但是理论上是一回事,实际中操作又是另一回事。
近期伯南克在“美联储的第一个百年:政策记录、经验教训以及未来展望”会议上做了一个长篇演讲,回顾了美联储在重大经济波动时的应对,前四次都是完全错误的——加剧了经济波动,而不是熨平。而第五次也即2008年的金融危机,目前还有待时间检验。
人们已经知道,经济周期总是出现扩张现象,接着是普遍性衰退,然后是收缩,以及融入下一个周期的扩张阶段的复苏阶段,这个变化的序列是重复的,但不是定期的。人们还找到了许多经济与金融指标,并且这些指标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领先于周期的指标;一类是同步于周期的指标;还有一类是滞后周期的指标。但是人们更注意到了经济周期每次都不会重复,无论时间还是具体经济运行。
但即使这样,经济周期依然难以准确把握。混沌学让人们了解到非线性系统是如何运行的。洛伦茨的“蝴蝶效应”指出,初始条件的些微变化,结果都会大相径庭。模型在不同的尺度范围具有看起来相似的趋势,但是永远不会自我复制成完全相同的微小模型。罗伯特·希勒在他的新书《动物精神》中认为传统经济学走错了方向,因为没有把动物精神加入传统经济学中,否则无法准确理解经济的真实运作方式。而塔勒布认为,无论是短期预测还是长期预测都是不可能,因为经济中还存在反馈系统。
财富效应也存在
虽然经济周期的驱动力是货币和资本性开支等,但还存在着财富效应,而财富效应夹杂在其中,使人们无法清楚地区别开来,到底是哪一种因素导致了经济波动,而这些因素又到底占了多大的比重。
作者指出,全球2004年可变价格资产估计大约为全球GDP的400%-500%,其中房地产大约占了全部可变价格资产的一半。财富效应如何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多数人认为,这取决于人口分类和资产类别。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复杂,甚至很有可能不是线性的,而且在牛市与熊市两种情形下也不是对称的,但是可以简单地推测其数量级,而多数意见认为,财富效应占总资产价值变化的4%。
作者在书中还假设这样一个情景:如果资产价格出现严重泡沫,上涨到GDP的700%,而后再下跌到GDP的200%,那么资产价值的缩水量就等于GDP的500%,这个数乘以4%,就得到20%,所以如果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为2%,前两年的增长率被随后的两年2%的下跌所抵消,之后紧接着又有6年的时间是零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意味着有十年时间,经济是零增长的。
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看,4%的数据,很值得怀疑,至少在这个案例中,财富效应并没有达到4%。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国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和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财富损失是极大的,但经济并没有出现负增长——也许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财富效应只有2%,甚至低于这个数。
但无论如何,财富效应是存在的,有时候还非常大。2010年汇丰曾经估算中国住宅房地产价值大约占GDP的350%,这几年由于价格快速上涨,再加上房地产建造增速依旧很高,所以中国住宅房地产价值占GDP的比重应该是超过了400%,这还不包括商业地产价值——二者合计占GDP总值的500%,即使不到这个数,也八九不离十。
房地产市场:周期之母
房地产市场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市场经济国家。
不知道谢先生注意到了没有,如果中国房价下跌一半,且无法快速反弹的话,宏观经济会是什么后果?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由于特有的国情,地方政府卖地收入非常巨大,正是依靠卖地收入才支撑起巨大的基建投资;同时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以房地产为抵押的贷款金额非常巨大,一旦真的如谢先生所宣称的房价下跌50%,银行业和金融危机不可避免。
特维德称,房地产市场是经济周期之母,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经济波动影响很大。这个影响到底有多么可怕?典型的国家,房地产市场的总价值一般是年度GDP的2-3倍,房地产业大约占可变财富总量的50%。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国家的确发生了剧烈波动的例子,日本是其中最突出的例子之一。
最早研究房地产周期的是1932年芝加哥的一个名叫霍默·霍伊特的房地产经纪人和顾问,研究表明房地产存在一个18-20年的周期,这是一个行动缓慢但振幅巨大的周期。霍伊特指出,房地产周期的下跌阶段会持续很长时间,泡沫也在这个阶段破裂消退,房地产活动位于趋势水平下方的最短时间不少于10年,最长达到了26年。
过往的研究结论表明:房地产周期是缓慢的,但振幅很大,并且在反转的时候会变得很可怕。房地产周期的高峰和股票及商品市场的高峰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但是每一次房地产危机则与整体经济危机的恶化是一致的。
回到中国的现实,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令人担忧,也没法不担忧。因为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变本加厉。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然而却束手无策——当经济体量大到目前的规模时,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已经很弱。2008年时还可以出台四万亿——姑且不论政策是否妥当,以目前的规模,再遇到危机,即使八万亿亦无力扭转局面。同时投资者担忧房价的波动也合情合理。即使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从2000年到2010年,房价也剧烈波动了两次,一次是SARS造成,一次是金融危机。我们又怎能排除现在这一个十年,房价不会因其他因素剧烈波动?而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价值如此巨大,如果波动,那就很引起一次危机也未可知。
(本文刊于《证券市场周刊》的“私家书斋”,2月29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读《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后感
读《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后感
关键字:&nbsp
  早就听说《逃不开的经济周期》这本书,读完后感觉打开了另一扇门,不仅仅是能够助力于个人投资,更多的,是对一个循环产生的思考分析方法,才是精华所在,每个行业都是有升有落,专注于自己的优势所在,才是立身之本。现在总结一下读书心得。
  1、文中吸引我的是历史上的经济事件,人名我记不住,只记得经济周期是从纸币开始才有人正式关注,我很佩服那些古人,能很深刻的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总结成要点,形成能传播到未来的知识。从生活中的点滴思考,归纳,一个人,才能真正成长,成熟。
  可以说,经济周期正式发挥作用,是在于纸币的大量运用。在纸币刚采用的过程,出现过大量印制货币导致通货膨胀,经济崩溃的事情,那是四五百年前的事情。一句话说的好,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曾经出现的案例,在现代社会也不断发生。像我国在大量的印制钞票,大量发行M2,不就是同样的情况吗?通胀在持续,如果国家找不到泄洪口,就会遇到同样的失败。相信习大大有这样的能力。
  2、前半部讲解的是货币发展历史及历史大记事,后半部是针对经济周期进行分析,采用各种各样的理论来分析,其实,每种理论都是具有局限性,而现代的学者,就是将各种理论融汇贯通,变成放之四海皆准的指引。比如说,曾经有学者认为,有收入就会支出,以此为观点来解释国家经济现象,诚然,在未有此类明确观点的时候,这样的观点,确实能解释部分经济现象,但,有更多的经济现象会让这样的理论变成悖论。而许多人,都会不断完善相关的前人理论,从而达到理论进步,进而指引实操。
  3、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经济周期是多久。我想,现代的人们,经过互联网和读书,很多知识都已经了解,而像经济周期的观点,已随着教材,以及历史实证,深入头脑。当然,我会说,有几个时间段的经济周期是重要的,4.5年期,9年期,18年期等,但是,我还是记不住,只记得18年期是房地产周期。
  学习到的可以说有两点:
  3-1、从世界各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房地产对经济影响很大,远远超过股票市场,同样的大跌,房地产将可能导致经济崩溃,金融系统崩溃。而股票市场,更多是消耗掉国民财富,不至于到经济崩溃的情况。因为,房地产占GDP总量高,约有2-3倍,其连带有许多相关产业,如原料、人力、资金、银行贷款等,波动大将极大影响国家GDP的增长。所以,国内现在的房地产大开发,尽管泡沫化严重,但是国家总要不断出台政策,避免房地产崩盘影响国家经济根本;
  3-2.经济在发展,可以说,不同的经济周期,都有一个或数个引领的龙头,从农业、到商业、到工业等,不停变化,以后的互联网,医疗,还有工业制造等,在周期内,只有引领的行业,才会有好的福利,即你可以从中赚到更多的钱。当然,也有非周期性的,比如日常用品,医药等,属于不管什么情况都是人类需求的,这样的行业,都一直会有赚钱的机会。而对于我而言,三十而立,应该想清楚,以后的道路了。而不是每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同样,注意自己不要位于夕阳产业。
  乱起八糟写了一大堆,不知所云。这样,只能说明,此时此刻的我,思路是多么的混乱,没有清晰的思路,幻想能一飞冲天,赚大钱,简直是白日做梦。
  要多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然后,想怎样做?才能达到。
正在读取...
肖乐义 的近期作品[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最新资讯
本人出售外汇精确交易图表,十万元一张,闲聊试探者免言!
肖乐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