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父亲是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今年i90岁也沒有拿到每月300元的生活费和一年580元的养老金兵

致抗战老兵 【范文十篇】
致抗战老兵
范文一:一代宗师向抗战老兵致敬
走!慰问抗战老兵去!这正在成为很多年轻人微信微博里的晒照内容,一种对民族英雄的敬意正穿越年代的鸿沟,传承到更多普通的年轻人身上。一代宗师呼吁关爱老兵永远都是进行时!
“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保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赵学良说,目前整个保山市现有抗战老兵102位,平均年龄91岁,身体状况普遍很差。而在2005年对抗战老兵进行初步统计的时候,幸存抗战老兵约有350人。对于老兵们的迅速凋零,志愿者们感受更为直接。当他们跋山涉水赶到老兵家里的时候,看到有的老兵正在出殡,有的躺在床上已经几天没有进食,寿衣寿鞋摆在床边。能去探望的老兵,每年都在迅速递减,人,人,人……
90岁高龄的陈文展13岁就当上娃娃兵,16岁炸死4个鬼子活捉两军官。如今老人已退役几十年,带着一身伤病,落下风湿至今未愈。对这些年电视里越来越多的抗战片,陈文展说,他都不爱看。“还手撕鬼子,哪有那么容易!我们当年都是拿命拼的!”他们不怕死亡怕被遗忘。中国抗战老兵年龄都在80岁以上,这群曾经征战沙场的英雄的人数正一天天减少,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人文关怀,更切实际的是充足的健康保障和安逸的老年生活。70年前青春年少,70年后疾病缠身!
一代宗师呼吁善待老兵,目的是要对那段历史有一个交代,对后人有所教益,为让参加过抗战的杭州老兵们安享晚年。
范文二:为了中华民族不受侵略,为了同胞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他们放弃了温馨的家,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战场,抛头颅洒热血,很多人一去不归…。     抗战老兵是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的典型承载者。他们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绵延不绝,是因为一代代人的努力创造和忠心的保护。每一个时代都会赋予人们当代的责任。当日寇入侵,国难当头,当年的抗战老兵们勇敢地担当起了时代的重任,走向战场,成为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生死存亡的考验,显现出了他们的英雄本色。有人卖国求荣,有人忍辱偷生,但他们没有,以积贫积弱的国力对抗强敌,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他们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爱。让他们在苦难中不退缩,在生死决择时不含糊,在战斗中不畏惧。他们来源于人民群众中,植根于人民群众中,为了保护人民群众,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正如他们所说的“这样的祖国值得我守护,这样的人民值得我牺牲。”他们有钢铁一样坚韧的民族气节。抗战老兵们经历过生死考验,经历过失去战友,经历过征战的困难与艰辛,面对强敌,他们没有动摇信念,没有对胜利失去信心,保持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无数的战士牺牲了,留存至今的抗战老兵更加稀少,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当年战场上的残酷,感受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节操。  
  抗战的英雄们,我们的江山是你们用鲜血换来的,作为你们的后代我们倍感荣耀:你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你们不屈服于严刑拷打,不动心于高官厚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用铮铮铁骨扞卫了一个中国人的信仰,谱写了壮丽的革命诗篇。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我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们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深情地缅怀你们,你们是我们的骄傲,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象征,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榜样。     这种无私的爱国精神让我们后代钦佩,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不做只为自己的自私自利的人,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的更加文明强大,绝不让悲剧再次上演。     和平是需要付出牺牲的,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为了守卫家园,保卫和平而付出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的先辈吧!
最后一刻的大礼包
腊月27,离过年还有4天。远方的游子此时正在忙于回家过年。家中的留守老少都在盼望离家一年的亲人归来。
日,从14日梦中的西方情人节醒来后,带着对昨晚失落的回忆,此时的我们,一群普通得只有爹妈孩子记得的普通人组成的“关注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成员,为了响应深圳龙越基金会“为老兵送新春大礼包”的活动,更为了在年关尽头给老人们一份新年的礼物,贵阳地区第三组在组长汤明白的带领下,率领组内及组外志愿者:刘树林、熊承科、陈华、郑老虎、顾泽仁、刘九哥共七人小组,兵分两路直奔花溪、久安、青岩为我们最可爱的人(抗战老兵)拜年。
今天,难道一见的初春阳光格外明媚。在还未褪尽寒冬的早春,一路15度的阳光确是一种奢侈。在发放了久安王光华与花溪干城老兵的礼包后,二路人车汇合一处,兴致匆匆中去到青岩车继善老兵家,看见一个不幸的现实:一向身健心乐的老人此时输着氧气紧闭双目弥留世间。
我们来了。
一个月前我们来时,老人在六点钟的春天晨曦还未敲窗时,就早早的起来洗好排骨,在慢火煮炖中等待我们的到来。中午的欢声笑语与老人举杯欢畅抗战的往事,干!耳聪目明的老人每一次看见我们来到身边,都用爽朗笑声向我们干杯,然后用一曲邓丽君的“甜蜜蜜”与我们道别。
今天,没有酒,没有歌,只有春的暖阳。
为了不让老人激动,在老人孙女的叮嘱中我们静静的来到床前,静静的看一眼这个202师的青年军上尉老兵。突然,老人心胸起伏加剧,喉咙发出激烈的“哗哗。。。。。。”声。仿佛感觉到了我们的到来,好想与我们再一次举杯,好想给我们说说他投笔从戎的故事,好想再给我们唱一曲“甜蜜蜜”,然而,六天前的脑溢血击倒了这个1944年在南京干部训练团的学生。校长蒋介石,班主任邓文烈的学生车继善,在干部训练团突击学习日语,准备编入“占领军”出兵日本本土,然而在抗战结束后国内形势紧张的情况下未能成军进驻日本。带着一种无奈的遗憾在1949年的渡江战役后回到了家乡青岩,以修钟表为生。后来被评为特务,坐牢批斗陪杀场。记得我曾经在惊邪中问老人:陪杀场时你怕吗?老人微笑着说:“这一招,我见多了。”我感叹老人的胆识与智慧让他在那个“年代”度过了无数次的劫难。
看见一个连陪杀场都不眨眼的男儿,我们只有怀着沉重的心情祷告:老天保佑老人再一次度过这生死关头吧!
没有了歌声的道别格外凄凉,我们在沉默中为下一个老兵拜年去了。
二小时,120分钟,我们还在送大礼包的路上,噩耗传来,车老归队。
回头,我们时隔7200秒后见到车老已经入馆停于灵堂。满屋悲哀,仿佛半个古镇都沉寂着伤感的情怀。老天没有保佑老人,这是自然的归属吧!些许慰寂我们的是:老人儿子告诉我们,老人可能就是在等待我们的到来吧,我们送给车老大礼包走后一会老人就平静下来安详的走了。
一跪三磕头,三柱清香三声佛号,“阿弥陀佛!”超度我们最可爱的人。
安息吧,老兵,老人!
贵阳地区第三陪伴组:汤明白
《向抗战老兵,致敬!》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今年是全国抗战70周年,衡阳抗战众观整个中国抗日史,这一站持续之弥久、战斗之惨烈、影响之深远,似乎无与之可堪比。我们要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向抗战老兵致敬。
二.活动介绍
此次活动有万姐传媒、赏金部落联合发起主办,全城接力,接力单位个人以拍摄向老兵致敬照片或者视频,并转发朋友圈,并推举接力对象,接力对象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与此活动。此次活动中我们将南山月饼进行公益售卖 ,将10%捐助给衡阳抗战老兵。让参与此次活动的单位或个人为抗战老兵爱心接力,铭记历史,奉献自己微薄之力。
参与视频或照片要求:
1作品必须带有“向抗战老兵致敬”的宣言。
2.老兵服装由活动发起方提供。(个人参与可以不借助此道具)
3.作品中的人物必须做出向抗战英雄行军礼。
4.成功接力的单位或个人将接力作品已经朋友截图发送到主办放公众号。此作品作为后续活动跟踪报道的素材。
示范: 参与者 万姐传媒
微信朋友圈接力文案:我代表万姐传媒向抗战老兵致敬!你接力了吗?@百合庆典李总,@阳光ktv龚姐,@感叹号刘总接力!(附上接力照片)
三.活动报名
活动报名通道:1请关注我爱衡阳 赏金部落微信公众号,并回复:单位名称+手机号码+向抗战老兵致敬 (个人参与,单位填下个人名字)
2 通过拨打主办单位电话进行报名
四.活动时间
9月2号-9月20号
9月2号由此次活动发起单位:万姐传媒
赏金部落公司 发起此次活动转发朋友,并推举接力小伙伴,开启此处活动!
五.活动支持媒体
1.我爱衡阳自媒体 赏金部落网站
全城跟踪报道参与企业或者单位活动资讯。
2整个活动结束后,主办方统计参与企业义卖南山月饼数量,捐助公益金。
3.活动结束后,主办方组织此次活动参与单位、个人探望市区抗战老兵,送爱心月饼以及捐款。事后由支持媒体支持单位,总结报道此次活动。
六.活动推广
1.制作 《我向抗战老兵致敬,你接力了吗 ?》微信推广软文,并通过自媒体公众号进行推广。
2.制作易企秀《我向抗战老兵致敬,你接力了吗 ?》H5页面,在朋友圈进行传播。
范文五:致敬不能被遗忘的抗战老兵
——小杜鹃艺术实验学校受邀参演“微孝大爱”慈善晚会
华夏情,老兵梦。1月16日下午,由华声在线、湖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三湘都市报联合主办的湖南省第三届“微孝大爱”慈善晚会在长沙市实验剧场举行,来自各学校、艺术团、社区、企业的志愿者为抗战老兵献演了一台精彩的节目,给老兵送去了最温暖的问候。长沙市小杜鹃艺术实验学校的舞蹈《中华好儿郎》受邀登上“微孝大爱”的舞台,这也是我校继首届“微孝大爱”公益慈善晚会义演之后第二次亮相这个活动的舞台。
下午3点,三位白发苍苍的湖南抗战老兵已经全部到齐,他们胸前佩戴着亮闪闪的纪念章,整齐地坐在前排,对此次演出充满了期待。随着灯光暗下,主持人登台,演出就此开始。公益慈善演出分为《金戈铁马》、《家国同庆》、《放飞梦想》三个篇章,一个多小时的激情演出扣人心弦,志愿者们通过歌舞、朗诵等形式献情老兵,表达对老兵的无尚尊敬。我校孩子们表演的舞蹈《中华好儿郎》作为压轴节目,更是获得了老兵及观众们最热烈的掌声。
据悉,全国健在的抗战老兵约为两万人,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老兵们有的记忆已经衰退,有的伤口仍有余痛,有的依然处于贫困之中。老兵们历经了血雨腥风的战场,那一段硝烟弥漫的岁月,那一场用血肉赢得的战争,那一群如今已风烛残年的老兵,我们后辈不能遗忘。
对于抗战老兵这一特殊群体,杜鹃师生早就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怀。在这之前,学校就已组织参与了多次关怀抗战老兵的公益活动,如中秋节陪伴抗战老兵过中秋;重阳节前往安华山庄老年公寓慰问抗战老兵;陪老兵过生日;致敬抗战女兵活动等。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没有理由忘记历史,老兵就是一面旗帜,我们要铭记他们的故事,传承他们的精神。致敬不能被遗忘的抗战老兵!
文、图/王佳
范文六:1943年秋天,在中国华北某地,几名日本侵略军士兵拎着抢来的鸡正向炮楼走去。突然天空中响起炮弹下落的呼啸声,日军士兵吓得立即扔掉手中的东西就地卧倒。落地的炮弹炸伤了一人,他抱着腿哭爹喊娘地叫了起来,炸伤他的炮弹是由八路军的一门20式迫击炮发射的。   法国来的迫击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残酷的壕沟战成为战争的主要形式,挖壕对峙让迫击炮有了用武之地。为了有效打击对面战壕里的敌人,各国都开始积极研制迫击炮,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英国发明家斯托克斯在1915年研制的81毫米迫击炮,这种迫击炮可以分为3部分,便于携带和作战,已经具备了现代迫击炮的结构特点。   法国设计师布朗德在1927年对斯托克斯迫击炮进行改进,他以缓冲结构替代了原有的炮身与炮架的刚性连接,这一改进大大提高了迫击炮的性能。布朗德的设计成为著名的Mle27型迫击炮,这种性能优异的武器不仅装备法军,还出口到意大利、希腊和中国。1931年,位于南京的金陵兵工厂开始仿制布朗德Mle27型迫击炮,设计师将原来的81毫米口径扩大至82毫米。由于1931年正是中华民国20年,于是这种迫击炮被命名为20式迫击炮。   结构简单火力猛   20式迫击炮全长1.3米、重69千克,高低射界45度至60度,方向射界18度,可以分为3个部分:炮管、底座和脚架,其中炮管用于战斗,底座和脚架用于固定迫击炮体和承受发射时的后坐力。   作为一种曲射火炮,迫击炮的结构和发射原理与我们常见的榴弹炮、加农炮都不同。迫击炮是从炮口装填炮弹,炮手将炮弹从炮口放入,炮弹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并撞击炮弹底部的撞针,从而点燃炮弹尾部的药管并随之引燃附加药包,药包燃烧产生的气体膨胀形成很大的膛内压力,将炮弹推向空中。由于炮管中没有刻膛线,炮弹飞出后并不是旋转飞行的,为了保证其稳定性,炮弹底部加有尾翼结构。   20式迫击炮的重量能达69千克,这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体重,使用上需要包括指挥官、射手和副射手3人组成的战斗小组。战斗时,指挥官负责观察目标,测算距离并下达命令;射手负责瞄准和装弹;副射手负责运输弹药。当行军时,20式迫击炮可以拆分为3个部分,由迫击炮小组的3人肩扛。   20式迫击炮能够发射3.8千克的榴弹和4千克的黄磷弹,炮口初速196米/秒,射程在米之间。由于炮弹的重量较轻,士兵们能够更快地装填弹药,使每分钟的炮弹发射达到20~30发。   榴弹炮   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地面目标的野战炮。   加农炮   是指炮管较长,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常用于前敌部队的攻坚战中。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舰炮和海岸炮也属加农炮类型。   抗战神炮杀敌多   由于当时的工业落后,迫击炮便成为中国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唯一能够大量生产的“重武器”。20式迫击炮在1935年开始正式量产,第一年的产量达到180门,炮弹约1.5万发。年,20式迫击炮的产量达到了11211门,其成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主要压制武器。   由于迫击炮能够隔山打牛一般击中障碍物后面的敌人,老百姓也称其为“吊炮”。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手中的20式迫击炮和炮弹的数量都很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八路军的迫击炮射手们勤学苦练,不断提高射击精度,出现了一大批“神炮手”,在黄土岭战役中以4发炮弹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李二喜便是其中的代表。在实战过程中,八路军还将迫击炮平射使用,专门攻打日军的炮楼和堡垒等目标。据统计,在中国战场上损失的日军中有大约60%是被迫击炮杀伤的。   自研迫击炮
日出现在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05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   新中国建立之后,解放军逐渐告别了手里装备的各国生产的不同口径型号的迫击炮,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迫击炮开始装备部队。今天,解放军装备的迫击炮主要包括我们自行研制的60毫米、82毫米、100毫米、120毫米及160毫米这五大系列。与抗日战争时期相比,现在解放军装备的迫击炮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位于世界前列水平。   在技术飞速进步、武器不断革新的今天,迫击炮却像个“老古董”保持其诞生时的基本模样。作为最有效的近战压制兵器之一,迫击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会继续活跃于各国的军队中,它们的曲射传奇远没有结束。
范文七:抗战老兵忆:罗荣桓下令活捉1个鬼子奖1斤猪
扫描到手机
来源:人民网 作者:黄琪 王君 记录 正文 我来说两句(194人参与)
?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90岁抗战老兵李德富 高射炮校顾问(正师职) 18日上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抗战老兵李德富在病床上唱起了解放军军歌,一曲歌了,依然深深回味 见习记者任勇 摄
战斗在长城上的八路军,使用缴获日军的歪把子机枪。(资料图)
1924年7月,我出生在河北新城县(现高碑店市),5岁随母亲、姐姐投奔在山东临城(现枣庄市薛城区)工作的父亲。15岁那年,我在山东加入了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五团。我们团在鲁南山区艰苦的环境中被锻炼成为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
当时形势动荡,日军把消灭八路军一一五师作为主要目标,伪军、顽军不断向我根据地进攻。日军企图运用“蚕食”战术推进,我军则采取“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对付他们。
1943年3月,我们接到情报,位于向城东北的小埠子村有一个伪军据点。上级命令,让我们拔掉这个据点。
小埠子村地势特殊,是个方圆二三亩的土墩,像一个碉堡,易守难攻。我们武器较为落后,为扬长避短,决定秘密奔袭,攻其不备,争取一举歼灭。
我们部队被称为“夜老虎”,走路悄无声息,擅长“突然扑食”,叫敌人防不胜防。黄昏时分,我们向小埠子村开进,敌人一直没有察觉。一声令下,我军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投弹手甩出成排手榴弹,颗颗扔进圩子里,打得敌人在方圆几十米的土墩子上抬不起头来,猛烈的火力把敌人封锁在屋内,只听乱吼乱叫,其中还有日军的喊声。
刚开始,我们以为是伪军害怕,装成日本人糊弄我们,但听到“啪,,,,嘣”的枪声,这是日本人三八式步枪独有的声音。
敌情发生变化,我们立刻把消息上报,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下令:活捉鬼子,拔掉据点;活捉一个鬼子,奖励一斤猪肉。
我们用平时学的几句不熟练的日语喊话:“缴枪不杀,我们优待俘虏。”日军继续向我军射击、投手榴弹。我们把围墙拆开了一个缺口,突进围内。屋内敌人大乱,冲了出来,我
们一阵猛烈的火力,又把敌人逼退到屋里。乘敌混乱之际,我们猛打猛冲,一时短兵相接,白刃拼搏,刺刀的撞击声,战士的怒吼声,夹杂着日军的狂叫声,真是一场鏖战。
敌人一个接一个被捅倒在地,我们终于端掉了这个据点。土墩子上躺着横七竖八的日伪军尸体,散乱地丢弃着枪弹、钢盔。这次战斗全歼守敌,还生俘日军5人,伪军50余人。
我们俘虏的日本人中,有一个叫山口的,在我军的感召下,后来成为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的成员。这也正是罗荣桓政委让我们生俘日军的意义。要知道,活捉鬼子可不容易,他们讲“武士道”精神宁死不被捉。“反战同盟”对于后来日本人投降,不能说没有作用。
小埠子战斗意义重大,在当时打击了日伪顽的嚣张气焰,增强了部队和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
范文八:1943年秋天,在中国华北某地,几名日本侵略军士兵拎着抢来的鸡正向炮楼走去。突然天空中响起炮弹下落的呼啸声,日军士兵吓得立即扔掉手中的东西就地卧倒。落地的炮弹炸伤了一人,他抱着腿哭爹喊娘地叫了起来,炸伤他的炮弹是由八路军的一门20式迫击炮发射的。法国来的迫击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残酷的壕沟战成为战争的主要形式,挖壕对峙让迫击炮有了用武之地。为了有效打击对面战壕里的敌人,各国都开始积极研制迫击炮,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英国发明家斯托克斯在1915年研制的81毫米迫击炮,这种迫击炮可以分为3部分,便于携带和作战,已经具备了现代迫击炮的结构特点。法国设计师布朗德在1927年对斯托克斯迫击炮进行改进,他以缓冲结构替代了原有的炮身与炮架的刚性连接,这一改进大大提高了迫击炮的性能。布朗德的设计成为著名的mle27型迫击炮,这种性能优异的武器不仅装备法军,还出口到意大利、希腊和中国。1931年,位于南京的金陵兵工厂开始仿制布朗德mle27型迫击炮,设计师将原来的81毫米口径扩大至82毫米。由于1931年正是中华民国20年,于是这种迫击炮被命名为20式迫击炮。
结构简单火力猛20式迫击炮全长1.3米、重69千克,高低射界45度至60度,方向射界18度,可以分为3个部分:炮管、底座和脚架,其中炮管用于战斗,底座和脚架用于固定迫击炮体和承受发射时的后坐力。作为一种曲射火炮,迫击炮的结构和发射原理与我们常见的榴弹炮、加农炮都不同。迫击炮是从炮口装填炮弹,炮手将炮弹从炮口放入,炮弹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并撞击炮弹底部的撞针,从而点燃炮弹尾部的药管并随之引燃附加药包,药包燃烧产生的气体膨胀形成很大的膛内压力,将炮弹推向空中。由于炮管中没有刻膛线,炮弹飞出后并不是旋转飞行的,为了保证其稳定性,炮弹底部加有尾翼结构。20式迫击炮的重量能达69千克,这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体重,使用上需要包括指挥官、射手和副射手3人组成的战斗小组。战斗时,指挥官负责观察目标,测算距离并下达命令;射手负责瞄准和装弹;副射手负责运输弹药。当行军时,20式迫击炮可以拆分为3个部分,由迫击炮小组的3人肩扛。20式迫击炮能够发射3.8千克的榴弹和4千克的黄磷弹,炮口初速196米/秒,射程在米之间。由于炮弹的重量较轻,士兵们能够更快地装填弹药,使每分钟的炮弹发射达到20~30发。榴弹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地面目标的野战炮。
加农炮是指炮管较长,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常用于前敌部队的攻坚战中。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舰炮和海岸炮也属加农炮类型。抗战神炮杀敌多由于当时的工业落后,迫击炮便成为中国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唯一能够大量生产的“重武器”。20式迫击炮在1935年开始正式量产,第一年的产量达到180门,炮弹约1.5万发。年,20式迫击炮的产量达到了11211门,其成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主要压制武器。由于迫击炮能够隔山打牛一般击中障碍物后面的敌人,老百姓也称其为“吊炮”。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手中的20式迫击炮和炮弹的数量都很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八路军的迫击炮射手们勤学苦练,不断提高射击精度,出现了一大批“神炮手”,在黄土岭战役中以4发炮弹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李二喜便是其中的代表。在实战过程中,八路军还将迫击炮平射使用,专门攻打日军的炮楼和堡垒等目标。据统计,在中国战场上损失的日军中有大约60%是被迫击炮杀伤的。自研迫击炮 日出现在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05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新中国建立之后,解放军逐渐告别了手里装备的各国生产的不同口径型号的迫击炮,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迫击炮开始装备部队。今天,解放军装备的迫击炮主要包括我们自行研制的60毫米、82毫米、100毫米、120毫米及160毫米这五大系列。与抗日战争时期相比,现在解放军装备的迫击炮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位于世界前列水平。在技术飞速进步、武器不断革新的今天,迫击炮却像个“老古董”保持其诞生时的基本模样。作为最有效的近战压制兵器之一,迫击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会继续活跃于各国的军队中,它们的曲射传奇远没有结束。
范文九:杨良平现在是一个93岁的老人。头发花白,纷纷脱落。   时隔74年,这名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到滇缅远征军的老兵,在故乡浙江新昌渡金边村大姐家的院子里,用当年挥动冲锋枪的手势,诉说着那一场场战争的残酷和荣耀。挂在上衣口袋处的4枚战争勋章,相互碰撞,发出“叮当”的响声。      这是一个老兵的故事。   8年抗战,74年思乡。这是一段老兵和那个岁月有关的记忆。   日,在双方亲属和志愿者的帮助下,杨良平来到南京,见到了朝思暮想、找到了失散59年的妻子,演绎了一段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      淞沪会战:“神枪手”死里逃生      1937年,保卫上海的“江湾战斗”打响,守护上海外围的国民党部队,在艰难抵抗多日后,在日本兵炮火的凶猛进攻下,向上海城撤退。这时淞沪抗战已经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日本兵伤亡惨重,伺机纠集重兵赶来。   18岁的杨良平是国民党第71军36师106团307步兵连的“枪手”。8月初,在家排行老二,年仅18岁的杨良平,被从瓜田里拉去做“壮丁”。   这是一支从浙江绍兴、萧山、温州等地征集来的新兵团,在杭州集训1个月后,淞沪会战打响,这些新战士被紧急调往前线布防。   战斗在一个中午打响了。日本兵黑压压的像蚂蚁一样,通过河面上的一座桥袭来。国民党军在桥头艰难抵抗。遭遇敌人两挺机枪火力攻击后,杨良平所在的连战士伤亡已经过半。   “我们去干掉他!”连长命令道,他带上杨良平在机枪的掩护下,匍匐、绕弯从身后接近敌人。杨良平用“汉阳造”步枪两枪击毙了桥头上的日机枪手。部队像狂风一样席卷过去,拔掉“钉子”,这次战斗后,杨良平在团里有了“神枪手”的美称。   “36师官兵虽数度向这座桥发起冲击,但因缺乏战斗经验,加之山炮营尚未到达,无炮兵支援,几百名士兵在桥头壮烈牺牲,进攻受挫。”杨良平回忆。   战斗持续到傍晚6时,日军阵地没有拿下,以36师的伤亡惨重告终。清点战场时,在短短5个小时的战斗里,36师死了2000多人。为了保持部队战斗力,淞沪会战在顽强抵抗多日后进行撤退。      南京保卫战:“我看到日本兵屠城”      淞沪会战失利后,国民党军边打边向南京撤退。   10多天后,杨良平所在的36师3000多人,撤退到南京城,与当时的守城部队展开阻敌战。师级军官接到撤退命令,杨良平并不知道。他们在南京城阵地上守了8天。   日,日本军攻陷南京,并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行动。这天夜里,杨良平一觉醒来后,发现一个连的100多号兄弟,全不见了。日本鬼子已经进城了。   杨良平逃出南京城后,沿着长江边一路往西跑。他意外碰到自己部队。   一个月后,很多士兵在武汉从广播里听到了日本兵屠杀南京城的消息,掩面痛哭。   杨良平的部队在武汉被整编。1942年春天,杨良平所在的36师106团,因伤亡惨重,被整编进71军88师2026团,仅仅3个月,重新更新装备后,接到命令开赴云南。   部队经过10多天的急行军,在1个月后到达云南保山。杨良平的部队一直坚守保山前线,抗击日军袭击。   1944年4月下旬,蒋介石签署了《中国远征军怒江作战命令》,作战部队拉开滇西大反攻的序幕。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上将,下辖第十一、第二十两个集团军及直属特种兵部队,先期兵力10万人,向怒江前线集结。   杨良平作为远征军的一员,在生死中见证了战斗胜利,并活了下来。国民党军展开了中国远征军中三大战役中的松山大战。杨良平的部队就是从保山前线开往松山战场的。国民军第八军接替28师继续攻击松山,集中7个半团及军直属队的兵力,共计3万余人。   杨良平所属的71军88师作为国民党军队中的王牌部队,任务是从侧面夹击进攻守山日军。“进攻部队伤亡惨重,战事推进以米为单位,双方再次进入胶着状态,今天你抢占了这个山头,明天他们又抢回去。一场战斗下来,有两个团人员所剩无几,几乎全部打完了。”      远征作战:“我不能死,我要回家”      1944年5月中旬,杨良平和100多名特务连战士,用50多挺“捷克”轻机枪,守护在怒江维通桥的桥头,等候日军一次次从桥头展开的疯狂进攻。将士们的任务就是严防死守桥头,不能让日本兵靠近半步。   日军用迫击炮对桥头轰炸,几名战友被炸飞了。“我眼前是一片红,然后变黑,什么也看不到,感觉逐渐失去直觉。”杨良平说,自己想着不要死不要死,还要活着回家见母亲。所幸,他并没有被炮弹击中,而是被强大的震响震晕。   在之后的战斗中,杨良平中枪了。“那天我带着10多个兄弟,去打探敌军阵地。”为摸清敌军阵地的兵力和布防,已升任特务大队队长的杨良平和战士出发了。攀上悬崖,穿过日军守卫的阵地前沿,他们进入了日军的阵地,摸清了敌人方圆几公里的布防。就在携带信息撤退时,被日军侦察连发现,遭到围攻。几名战友中弹后掉进了脚下的滚滚怒江中。杨良平被3发子弹击中双腿,一发子弹打在后脑勺的钢盔上,他滚落到荆棘丛中。随后,被战友救起。在美国一家战地医院,经过紧急抢救,他最终保住了性命。   日,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战役开始第8天,密支那战役转入地面争夺战。7月7日,抗战爆发七周年的纪念日,身处前线的郑洞国、孙立人等司令长官向中国军队下达总攻令。   8月1日深夜,由104人组成的中国“敢死队”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杨良平是104名中国敢死队员之一。敢死队任务是摸清和消灭松山主峰的日军,夺取阵地,为大规模的炮击确定方位。在当地向导带领下,104名敢死队员攀爬过绝壁、以蔓藤代路径,只携带自身轻武器,开始艰苦的敌后迂回。   在美国陆航轰炸机的强劲火力支援下,远征军袭占马面关和桥头,日军守备部队大部被消灭。日军第18师团指挥官水上源藏少将拔枪自杀。   是夜,半边月亮爬上天空,杨良平说,“那是抗战八年最高兴的日子”。      隐姓埋名:“我做了内战的逃兵”      远征胜利后,杨良平因作战有功,晋升为副团长。离家8年后,他与老家父母第一次通过书信取得联系,他给家里寄去一张“戎装照”。据说,母亲拿着照片在村里见人就说:这是我儿子,他当了军官。   幸福很短暂。日,国共两党谈判破裂后,内战全面爆发。第二年春天,杨良平所在的部队71军88师接到命令,紧急从云南赶赴湖南,参加内战。   “很多战士想不开,中国人为什么打中国人?”杨良平说,“战士觉得赶走日本鬼子,可以回家娶媳妇,孝敬父母了,不想战争又将他们拉入生死中。”在部队整装开往湖南时,“部队里出现了异常”,每个团都出现了逃兵,几乎一夜之间有的连跑掉20多人。   部队开到湖南衡阳时,杨良平也跑了。“我真的不想参加内战,我做了内战的逃兵。”   从此,他将叫了10多年的名字杨明改为杨良平。担心做逃兵被抓枪毙,他决定先到云南保山躲避,等形势好了再另做打算。3个月后,杨良平到达保山。他以躲避战火的上海人自称,在金沙江边搭建了一个草棚,靠穿越边境到越南做一些药材生意,过着隐居的生活。   1948年底,他辗转来到上海,并在铁路局成了一名工人。后来,杨良平进入南京华东革命大学就读。1951年,杨良平和妻子陈秀珍结婚,并到山西开始新生活,结果,老人“在那里把妻子丢了”。   杨良平回忆,当时政府领导找他,认为“陈秀珍是资产阶级小姐,你是工人阶级,你们必须离婚”。杨良平拒绝。1952年一个深夜,一群人把杨良平捆起来,在地洞里关了几个月后,送到煤矿挖煤。杨良平偷着跑出来后,四处打探妻子的下落,几个月都无任何信息。“真是想死的心都有”。担心再次被抓,他前往云南谋生,自此与妻子离别。思念妻子成疾的他,在云南保山的一座寺庙里做了和尚。   随着时间抹平记忆的伤痕后,他又还俗,并与保山一当地女子结婚。从此,将身份隐藏到2006年。      回家:“我亏欠母亲一生的眼泪”      2011年初夏的新昌大佛寺边,一个平常的傍晚,93岁的杨良平回家了。   50多位家族后代前来迎接这名阔别74年的长辈。72岁的杨继沛是杨良平已故大哥的长子。“我奶奶临终前最记挂的就是你。奶奶一直很小心地保存着这张照片,直到她去世。”杨良平听着,身体颤抖着,嘴里呢喃着:“我这次回来就是要去磕个头的。”   5月12日清晨,老人家要为父母上坟。刚到山脚,杨良平老人就抑制不住地激动起来。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视力不好,后辈们想把老人背到墓前,但老人拒绝了,并不容商量地说:“我要走着到父母坟前。”   “爹、妈,原谅儿吧,忠孝没能两全……”游子回归,乡音已改,鬓毛已衰。父母坟前,洒一杯白酒,烧一点黄纸钱,叩首再叩首,他所要将一生的眼泪留给黄土下的母亲。   5月13日,志愿者和媒体帮杨良平找到了失散59年的妻子陈秀珍。   “啥,她还活着?我想看看她,都50多年不见了。”5月17日,在双方亲属和志愿者的帮助下,杨良平来到南京,并于下午3点在南京一家咖啡厅见到了朝思暮想寻了59年的妻子。   两人双手紧握,两个思维清晰的老人相互搀扶着坐在椅子上。“你是秀秀,我是杨良平呀,你能看清楚我吗,我看不清楚你了。”两位老人聊了3个小时。   陈秀珍回忆,1952年在杨良平被抓和丈夫失散后,她最后乘坐火车回到娘家南京,一直将这段婚事埋藏在心底,再未提过。   一晃59载。
范文十:7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抗战的胜利。到今天,哪怕最“年轻”的抗战老兵,都已是耄耋老人。已有成千上万的抗战老兵,带着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细节和故事,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离去。如今健在的每一位,都是一部亟待挖掘、抢救的活的历史。   日,习近平在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活动时,亲切看望了多名抗战老兵,其中包括三位原国民党抗战老兵。   一代抗战老兵,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是为祖国而抗日的,其英勇事迹可歌可泣,后人永世不能忘记。   让老兵老有所依   老兵们不仅是历史、细节和故事,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经历了种种坎坷、磨难,这对他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百味杂陈,甘苦自知。今天哪怕最“年轻”的抗战老兵,都已是耄耋老人,记住他们,不仅要承认他们的抗战历史功绩,更应给予其应有的待遇和照顾。   关注抗战老兵,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日,习近平主席和两位抗战老战士一起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更引发各方关注。这两位老战士,一位是中国共产党抗战老战士焦润坤,一位是中国国民党抗战老战士林上元。当年,出身家境迥异的他们,不约而同地将青春投入滚滚抗日洪流之中。   日,民政部发表声明,重申针对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有关政策。对抗日作战牺牲的或负伤致残以及编入到人民解放军序列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队伍老战士,享受同等待遇,或追认为革命烈士,或评定残疾等级并给予相关抚恤,或纳入现行优抚制度给予优待补助。   志愿者在行动除了政府层面,在我国,关爱抗战老兵的主力是志愿者。他们中有收入不菲、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也有无固定收入的学生,他们中有曾亲历战争的老人,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南京72名抗战老兵成为首批惠及对象,这个名单,最初就来自于“两支半民间力量”。它们是“1213志愿者同盟”和“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以及统战部下属的、由老兵组成的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乡土调查、走访、确认、采集口述史、采集影像资料、在金钱与物质上给予帮助,志愿者们大多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着自己的努力。   单从外表看,很难把年轻时尚的文心跟战争、老兵一类的词语联系起来。但实际上,文心从事寻找老兵工作已经10年。2004年,文心还是河南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她参加了一次公益活动,首次接触到老兵群体。“当时见到的那位老兵叫赵金典,他住在一间半山腰的草棚子里,已经不能下床了。”文心说,当时她就哭了,捐出了身上所有的钱,然后下定了决心。   2005年,文心回到南京。一到周末,她就坐着火车、大巴到各地寻找抗战老兵,除了江苏,她去的最多的是安徽、山东、河南、云南等地。“当时还健在的老兵比现在多得多,我到了村子里,一打听谁打过仗,就能打听到。”文心说,“他们的生存状态很差,当时全国都没有几个人在做老兵关爱工作,没人知道他们的功劳。”   乡土调查的过程是艰苦的,文心经常能接到这样的线索,“某老兵住在大别山区的一个村里,名字也不能确定。”但文心坚持了下来。2007年12月底,文心陆续在西祠胡同网络论坛发布“关爱老兵活动”的帖子。响应者甚众。文心便成立了以QQ志愿者为主体的1213志愿者同盟。   7年时间过去了,1213志愿者同盟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志愿者组织,除了江苏,还覆盖了安徽、云南以及其他地方。   这些年,文心和南京的志愿者们在业余时间寻找到300多名抗战老兵。这一次,他们向民政部门提供了一份50多人的名单。目前,政府已经接棒,但志愿者的工作还会继续下去,“有些事情,必须得志愿者来做。志愿者能够成为老兵与政府之间的纽带,也可以与政府的作用互补。”文心说。   “我们没有能力给予他们荣誉”   “其实不能说他们是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他们的称号应该是‘国民革命军’抗战老兵。”钱肖松嗓门很大,整个公司里都回荡着他的声音。   就像大多数从事老兵关爱事业的志愿者一样,老钱之所以走上这条路,也是因为关注历史。“2011年,我读到了一些解禁的资料,开始关注中国远征军。后来,又看了孙春龙的纪录片《老兵回家》,深受触动。”钱肖松说。后来,他开始关注“关爱老兵网”,这是中国早期关注抗战老兵的网站之一。   老钱说,联盟的志愿者工作量极大,“我们把南京分了三个片区,每个片区差不多有20位老兵,我们的原则是,两个月必须要登门拜访一次。”这么做,一是为了掌握老兵的最新动态,二是多跟他们聊聊天。   在老钱看来,目前已经发现的老兵中,居住于南京本地的,比全国其他地方的情况都要好。这些老兵最需要的,其实是精神上的认同感。   在这一点上,他深感无力。“我们能付出金钱、时间和情感,但我们确实没有能力给予他们荣誉。”   时不我待,善待抗战老兵   从民间到政府,对于抗战老兵的关注与日俱增。时光匆匆,岁月易逝。善待老兵,除了拿出诚意,更需先做到“及时”二字。   老兵离世的速度正在加快。对于曾经参与过抗日战争的国民党老兵,无论国家还是社会的关照,都不应该含糊。优抚每一位被遗忘的老兵,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种历史责任,更是一种民族道义。反过来,对待老兵迟至的抚恤,所慰藉的也绝非这群日渐凋零的老兵们的内心,而是整个民族的心灵。   尊重历史,首先铭记历史、还原历史;善待国民党抗战老兵,首先尊重他们抗战的事实。有的地方已经向社会发起“寻找当年抗战老兵”活动,并提供一定数量的困难救助,这是善举,也是本分。这样的工作离不了媒体参与、社会组织推动,更需要政府加快行动,形成更周密的制度化安排。   记住每个抗战老兵,记住国耻国难,记住抗战的惨烈,也记住英雄的血泪。今天,我们国家日趋富强,让每个健在的老兵都有安稳的晚年,是我们理应承担的道义和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 的文章

 

随机推荐